范文网 论文资料 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第一篇: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山东临沂等三市发展物流园区考。

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临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山东临沂等三市发展物流园区考察报告

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考察组

2011年5月31日

5月下旬,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组织长沙、益阳、岳阳、郴州、衡阳等市物流园区负责人和当地政府主管领导,专程到山东省临沂市、济南市、日照市学习考察发展物流园区的经验,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山东省济南市是省会城市,临沂市和日照市是全国商贸物流示范城市。他们对发展物流园区工作起步早、力度大、进展快、效果好。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认识水平高。三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物流园区工作,坚持把物流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摆到与发展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同等重要的位臵来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规范运作。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全市要基本建成两大综合性物流园区、三个物流平台和一批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运转有序、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物流市场旺。“十一五”期间,三市的物流总量年递增率都在15%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茁壮成长,规模物流专业市场成批涌现,

1 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充分释放,物流的社会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济南市依托四大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10年未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6.02万家,年营业收入2370.8亿元。临沂市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2010年,物流总量达到3000多亿元,货物运输量2.74亿吨,货物周转量809.3亿吨公里,航空货运量2019.1吨。日照市去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2.4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5%。

3、拉动作用大。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吸纳就业人员、扩大生产、拉动消费、增加财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临沂市物流从业人员达15万人之多,物流业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1.5%,实现生产总值2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5.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57.2亿元,三次产业占比达到11:50.3:38.7。日照市是个只有287万人口的省辖市,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349.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5亿元。济南市到2010年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生产总值3910.8亿元,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7.28:45.90:46.82调整为2010年的5.50:41.87:52.63。

二、三市发展物流园区的基本经验

济南、临沂、日照三市发展物流园区的经验很多,最值得学习借

2 鉴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依托优势建设园区。三市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依托产业集群、依托商贸市场、依托交通枢纽、依托信息科技建设物流园区,从而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济南市着眼于为全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这个大局,在城市东南西北的城市郊区间建设了四大园区,各个园区功能分工各有侧重点,实行差异化经营,优势互补,科学发展。其中位于济南市主城区北大门的盖世国际物流园,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居民生活物资配送优势,建成了一个集储运、流通、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2010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20亿,日均人流量6万人、车流量1.2万辆、货流量5万吨,从业人员5.5万人。临沂商城拥有各类大型专业批发市场93个,总营业面积90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5万余个,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达30万人次,围绕市场搞服务的达30万人、搞加工的100余万人。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6个省市区,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700亿元。市里依托这些批发市场资源,布局了三个现代物流园区,配套建设了现代仓储区、商住服务区。由于有丰富的商品交易作为依托,使得物流园区搞得红红火火,去年物流配套总额达到3000亿元。日照市凭借独特的港口优势设立物流园区,去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27亿吨,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06.1万标箱,实现进出口总值133.14亿美元。

2、整合资源聚集园区。三市在发展物流园区工作中,十分重视

3 现有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分散的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聚集到园区,形成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五流融合的繁荣局面。在临沂商城物流园内从事货运配载的业户2000多家,物流从业人员20多万人,设有专业货运配载站场15处,营运车辆2.1万台,大型停车场3处,物流配送区域北至黑龙江、西至西藏、西南至云南、南至海南,基本实现了国内全覆盖。商城年物流货运量6800万吨,货运周转量50.3亿吨公里,资金流量近500亿元。济南市盖世国际物流园先后有1100多家物流和商贸企业入驻,特别是中远、中海、宝供、天地华宇、台湾统

一、海尔、海信、国美、苏宁、格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为园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日照市港口物流园和三运物流园,先后有300多家物流企业入园,聚集道路货运车辆1.8万辆,其中集装箱运输车辆500余辆,快件和厢式货车800余辆,使园区的物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3、龙头企业主导园区。考察中我们发现,三市的大型物流园区中都有几个经济实力较强、经营规模较大、经营管理较好、发展后劲较大的企业集团,主导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这是物流园区运作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兰田集团是临沂市最早创办批发市场和建设物流园区的两家企业之一,通过近10年的努力,相继建立了纺织品、汽摩配件、家电厨卫、小商品、五金机电、农资、教育用品等16个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占地2000余亩,总建设面积120万平方米,经营户已达1万余家,年交易额过百亿元。集团下辖建设公司、市场公司、物流公司、臵业公司、客货运公司等多家二级公司和几十家三级公司,

4 总资产12亿元,年缴税过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商贸物流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正是这个兰田集团主导着商贸物流园的发展,为园区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盖世集团是盖世国际物流园的建设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目前,集团资产总额达56亿元,仓储面积150万平方米,园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之一。日照三运物流园的始作者是一家国企改制的运输公司,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功地将园区打造成能为社会提供物流信息交易、物流方案策划、仓储理货、加工包装、配送配载、商务办公、停车食宿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4、政策引导扶持园区。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轨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初始阶段是自发性草根式的运作,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自有的土地开发市场、建设园区起步,然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扩大规模,逐步规范管理,逐步打造特色品牌。济南市盖世国际物流园就是由历城区华山镇盖家沟村投资建设的,1998年以30万资金、300亩土地起步,涉足配货站及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2005年,由村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后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不断完善土地政策,不断完善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功能定位,不断规范经营管理。按他们的话说,就是先建设后规范、先发展后完善。在政策扶持方面,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临沂市为例,市委市政府自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城区市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对物流用地、市场准

5 入、规划布局、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收费管理、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5、人才队伍支撑园区。人才是园区的第一财富,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关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盖世集团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办企业发展成全国闻名的现代大企业,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智力投资,真心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2006年1月,他们聘请了国家及省内有关科研单位、政府、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物流专家和知名企业家组成专家队伍,作为公司发展的智囊团,凡是涉及到集团发展战略的重大事项及管理流程体系变革,均经过专家顾问团会议研究后作出决策,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保障。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员工培训,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开设了中高层培训、基层骨干培训、普通岗位培训、新员工入职教育培训等课程,采取内训、外训、封闭训练、外出参观交流等培训模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2010年,集团投资建立了盖世集团网络商学院,致力于将集团建设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大型现代企业,将园区打造成为现代物流企业成长的摇篮。

三、加快我省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机遇期和黄金期。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开创全省物流园区发展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端正建设物流园的思想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物流园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物流园区和供电、供水、供气及公交系统一样,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创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整体优化,对其它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物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有机构成,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园区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性设施。在土地供给上,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效益账。从而自觉地把物流园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象投资其它基础设施那样,支持物流园区建设。

2、以需求为基础布局物流园区。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一定要以需求为基础,以产业、市场、交通为依托,以着力整合资源、推进集聚发展、防止同质竞争、推动产业升级为原则,合理调整物流园区的布局,优化物流园区的结构,促进物流园区的转型升级。物流需求的规模、结构、特点,是物流园区设立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物流园区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各地在物流园区的选址方面,最好选择城乡结合部、公铁水联运交汇点、产品生产与销售的集散区。同时应淡化城市意识,模糊城市边界,打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防止同类型物流园区在同一地区的有效辐射半径的重复建设。此外,还要防止物流园区建设上出现的“需求不清、定位不准、功能不齐、布局不顺和实施不力”的

7 倾向。

3、着力培育优势企业主导物流园区。物流园区运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在于是否有一批经济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营管理好的优势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入驻园区。否则将可能成为有场无市的空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力气整合本地分散的物流资源入园经营,积极引进国内外的物流项目、工业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仓储和运输企业入驻园区。对入园企业中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要给予必要的支持,有目的地进行培育,让其做大做强做专,成为园区经营的主力军、领头羊。要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重组资产和整合业务,打造一批本土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发挥在园区经营活动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4、尽快制定物流园区设立的基本条件。在国家层面对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未出台之前,建立根据我省的实际,由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研究制定《物流园区认定办法》,对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明确多么大的需求量,设立多么大的物流园区;要设臵居民消费、生产配套和中转物流量的核算标准;要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硬性规定;要有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把这些标准和条件,作为规划布局、批准立项的依据。建议先对省市两级重点物流园区进行认定,凡符合条件的园区可列为全省示范项目,在土地、投融资及税收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

5、出台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专项政策。建议针对物流园区发展

8 的实际情况及其特点,在用地保障、税收支持、金融服务、财政扶持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财税扶持方面,设立省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优先向重点物流园区倾斜。对园区内企业的纳税由管委会统一结算,自纳税起,前三年由同级财政分别按新增营业税地方留存部分的100%、75%、50%奖励给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方面,对纳入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享受工业用地价格政策;园区项目用地出让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围内设定;所缴纳的出让金,地方分成部分的50%返回给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仓单质押”、“股权质押”贷款融资,全程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票据融资等业务创新,为物流园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支持园区优势企业改制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优化配套环境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物流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物流业相关联的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真正形成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为物流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篇:临沂区域经济发展

资料一:

二、“劳工荒”为什么“荒”?

近几年进驻我县的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之所以落户我县,除了看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准我县地价低和工价低。对于一个劳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山区县而言,县内一两千人的用工需求,根本不是问题。但事实上,政府和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劳工荒”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持续扩大之势。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调查,我

们认为“劳工荒”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1、低报酬导致企业固步自封。

造成“劳工荒”的原因很多,但最集中的声音是工资待遇过低,这是民营企业的资本家不断追求更高利润的本质所决定的。虽说我县民企工资待遇在近两年有了很大幅度增长,但与沿海同类工种的工资相差还有很大差距。待业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到家乡企业就业,而宁可背井离乡?这关键是招工企业没有为从业人员算一笔帐,他们认为待业人员在家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嫌工资低,自有不嫌工资低的人进来。据新力公司一名熟练拉丝工介绍,该公司针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广东同类企业的计算方法相同,在广东她每月可以拿到1200-1300元,在新力只能拿到800元,对于生手每月一般只有300元左右。这类企业招工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工资承诺,没有最低工资保障,只是以计件来计酬,出错还要受罚。待业人员对这类应聘不感兴趣,即使聘了,由于从生手到熟手的过程太长久,令他们失去自信,积极性大打折扣,很难有一颗安定长久的敬业心。加之这类企业不是自己掘池养鱼,而是等天下雨、碰巧钓鱼,在员工的培养、培训和教育上不愿花费精力和资本,不愿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不愿改善员工伙食生活,总是渴望行政干预,协

助招工,而是企业一直在“招工—熟练—跳槽—再招工”的循环中越走越“荒”。

2、低素质导致务工越来越难。

由于我县教育宏观调控不协调,“普高热、升学热”成了教育主流,职业教育、劳技教育被视为无能的选择。近十年来,一部分青少年宁可在复读、再复读的高考升学中走出通城,誓不回县;另一部分初、高中毕业升学无望就只想早点就业,却不知无一技之长的打工只能是年年一个样,越干越落后。老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更新设施设备和科技含量,部分新办企业、新上项目更是以设备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服务先进为主要特色,如亚科微钻,这就必然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文化素质、服务素质等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县内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职业培训专业短、师资少、管理乱、质量差、学费贵,群众少口碑,企业少联系,招生靠乱吹,就业无起色。因此,一方面企业技工荒,另一方面职校招生荒,再一方面务工

人员急得慌。

3、宏观政策引起劳务市场波动。

1975年是我县人口出生的转折点,受此影响,20-30岁的劳动者要比30-40岁的劳动者数量明显减少,文化素质要明显增高,但敬业精神、吃苦意志要明显减弱,体力型劳务市场行情开始下跌。尤其是随着这几年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民返乡务农的积极性有所上升。一些中青年农民扳着指头一算,工资没有粮价涨得快,回家种田不仅免税,而且还有各种补贴,上可以对老人尽忠尽孝,下可以照顾孩子。近几年,城区上学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城区房价上涨等问题产生,许多家长不得不选择放弃务工,

宁可少赚钱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因此,进城务工人员总量正处在下坡阶段。

4、密集型劳动让民工发展无望。

20-30岁的务工人员希望通过打工开阔视野,学到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县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进行的是“单兵作战”的手工操作,注重的是廉价劳力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不关注民工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素质培育提升。因此,这类企业生产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技术工种少,务工者想通过打工学技术、学知识、学管理、求发展的愿望难以实现,进厂什么样,干几年依然一个样,也

就自然而然出现“劳工荒”。

5、无权益保障让民工日益心冷。

从2004年起,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应对民工荒,先后采取提高工资标准,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为职工买社会保险,解决员工子女异地就学难等等措施,使部分城市“劳工荒”出现回流。而我县目前劳务市场、就业市场还没有建立一套比较规范、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一是企业在招工宣传、与劳动力市场沟通和与职业技术学校对接上缺乏主动性,没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没有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没有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用工关系没有通过法定手段来维系,没有确定全县统一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双休日、节假日加班没有相应提高报酬,有的企业厂规过于苛刻,失去人本管理原则。三是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甚至对政府部门上门作工作心存反感,部分企业员工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保障。四是在劳动仲裁上,一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纷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存在偏袒企业,忽视民工现象。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多是摆设,没有发挥好“工友之家”的维权作用。五是人才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的“红娘作用”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没有有序组织人才交流的能力,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

信任,县内企业招工主要靠内部职工的相互牵线介绍,因此,现有职工的安定感、满足感及其对企业的满

意度,直接影响到招工效益。

三、如何解决“劳工荒”?

可以预见,随着各地经济的加速发展,对熟练工人、技能工人的需求不断增长,“劳工荒”问题将更加

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1、改善民工待遇。

对出现“劳工荒”的企业,各职业部门要深入调研,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建议由劳动部门结合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劳动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并备案,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当然,低工资投入也是我县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的一个优势,在科技含量没有达到先进水平时,如果我们一味提高工资待遇,也必然导致企业丧失竞争力。什么样的工资才合适,这需要劳动部门把好参考关,定期向社会公布县内社平工资标准和农民平均收入,引导企业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

用合适的工资待遇留住人。

2、调节劳资关系。

“劳工荒”是因为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不道德的劳资关系不可能支撑经济的长期发展。调节劳资关系必须靠政府行为,因为单个企业不会因为“劳工荒”而改变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更不会联合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如联合提高劳力市场价格,联合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等。这就只能靠政府及职能部门保持理性,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依法建立本县内的和谐劳资关系。一是要组织企业老板学习与劳动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办厂、治厂。二是逐渐推行职工劳动养老保险金制度。先从有条件的老企业、大企业做起,逐渐向新企业、小企业扩展,力争在五年内全部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三是规范劳动仲裁制度。劳动仲裁委员会在企业用工中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妥善调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纠纷问题,维护工人和企业双方的正当合法权益。四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依法组建

工会及职工代表大会,为员工建立一个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平台。

3、发挥市场主导。

“劳工荒”实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反映,既然是以市场为主导,就不必回到采用行政手段过分干预的老路上去,引导企业克服过度依赖政府的思想,只能以市场供求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去继续作用缺工企业。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企业如何购买并使其转化为资本,进而创造财富是企业的经营策略。政府只能引导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管理缺陷,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把自身问题解决好了,

民工自然会返流。

4、整合职教资源。

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家必须注重劳动力成本的支出,除增加薪酬外,还要增加员工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教育成本,像玉立公司自己创办了培训中心,开展员工轮训活动。从县内职业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块头太小、品牌不精等状况看,必须走职教资源整合之路,集合资金、集合管理,整顿招生市场,加大教学管理,突破专业师资引进难,突破校企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突出公办职教为主体,突出特色专业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几个具有优势的职校,解决县内企业“技工荒”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同时,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岗位培训,定期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提高职工的

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

5、规范就业网络。

建立规范的劳务就业信息网络,是解决“劳工荒”的重要途径。政府必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打击非法招工行为,完善现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的职能,鼓励它们跨地区为用工企业实行人力资源配置,以企业为主,园区办为辅,对用工需求做到早筹划、早安排,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英特网等多种信息平

台广泛宣传企业,发布用工信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6、完善招商政策。

招商引资的目的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更重要的安排了就业,解决了脱贫致富的问题。如果我们所引进的企业仅仅只想利用廉价劳动力来制造廉价产品,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回报,那么这样的企业只会破坏地方就业行情,对地方经济长远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我县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上,除了进一步加强服务外,还要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如污染环境、安全隐患大、损耗资源、低工资待遇、强体

力劳动、有损精神文明建设等。

7、推动以工哺农。

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援农村,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玉立、福人等老牌企业已经着手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了。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实施“以工哺农”工程,要从感情上激发企业家关注农民,要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家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要从政策上向以工哺农项目倾斜,要从商机上点拨企业实施工农结合战略。先可以依托三和木业、龙腾竹业、银珠米业、强人乳业、福人药业、百丈潭酒业等企业投资农技开发,扶持一批特色农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做大品牌效应,扩大产业富农辐射面,实现农民务农与务工两结合,那么农民务工的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

8、调整发展战略。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十分注重改善招商引资服务环境,认为有了企业就不愁就业难,在人才战略上研究得不够,在劳力市场管理上研究得不够。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工荒”,就必须从制度建设上着手。一是确立“准产业工人”地位。打破农民工到城镇自主择业的各种限制,允许部分准备从农民过渡到产业工人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户口,要求企业为其购买失业保险等服务,失业和再就业同样享受低保和相关免税政策。二是全面提升公民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职教投入,加大农民工转移培训力度,扩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的滋润面。三是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战略。按照招商引资“回归工程”经验,出台一系列人才回归工程政策,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引导本土大学本科生回归,引导外出务工的技术骨干回归,同时,也鼓励回归企业带动人才回归。四是搭建企业管理交流平台。宣传部门要主动依托《福人》、《犀利快报》、《明天》等宣传平台,认真总结和推广玉立、福人、平安等公司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留住员工,用人本化理念管理员工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五是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实行党员安家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六是促成企业创新发展模式。要促进企业加速发展,必须催生企业老板与职工良性互动,自觉地将起初的依靠低工资发展的战略调整到依靠科技、依靠品牌、依靠服务信誉发展的战略上来,我们只有

认识了这种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着手进行,我们的企业才有不断发展状大的希望。

资料二:时下,一方面,企业用工普遍觉得“招工难”,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又熙熙攘攘,大学生遍地都是,求职者感觉就业困难,为什么中国会有这种给予人“劳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并存的奇怪现象呢?

我们来仔细分析:

一、企业一方

其实,劳动力并非没有,而是缺少适合企业的劳动力。企业招工无非要在二方面考虑,一是工作经

验,企业希望招来的新员工能驾轻就熟,减少培训成本,二是工资待遇,这是直接成本。

前一个问题是由大学教育内涵失当造成的。中国的教育,理论多于实践,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应该着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实习,应当让大学生在后期实习阶段就真正“入行”,以便毕业后即能与相关企

业衔接。

后一个问题是由腐败和低利率金融制度引起的。腐败和低利率金融制度引发营商环境恶化,今天,企业普遍进入萧条状态,生意难做,获利困难,企业一方普遍感到劳工成本占比较大,因此,招工的时候,

出价不会很高,除非骨干员工。

二、劳动力一方

中国教育的普及使大批大学生成了新生代劳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应聘,一是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宠爱有加,大手大脚,所以攀比心很强,这反映在应聘心态上也是不切实际地攀比工资待遇。凡事无法从小处做起。二是父母和学生本人也希望尽快“回本”,毕竞一路求学过程,不但激烈艰苦应试,而且因为教育腐败,花费也不少,所以,父

母和学生本人都期望淘到好的职位。公务员热考,即为一例。

当个别行业出现“劳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时,并不说明什么,是市场的一时失调。但当整个社会出现“劳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时,则只能说明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经济生产脱节了,说明中国

社会的运行已偏离健康正常的常态了。

教育要做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必须弱化强加于教育身上的政治,还教育本身纯

粹的文化传递、积累及应用的功能,就象美国那样。而这又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改革。

一个区域性的社会系统内,经济、文化教育、政治三要素是交互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三篇:临沂发展规划

近日,《临沂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通过市政府批复。根据规划,我市将“沿河发展,北上东进”作为近期发展的战略,城市主要往北发展,重点建设北城新区及河东区北部。

据了解,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共包括北城新区、兰山区、罗庄区、高新片区、河东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场共5个区块,具体为北起三和十三街、南到南外环路、西起京沪高速、东达临东路范围内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约287.5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的北城新区及河东区北部,具体区域涉及兰山区聚才路、大山路以北的商贸物流园区和双岭路以北临沂大学城;北城新区公共中心建设及三和五街以北居住社区建设;河东区沿东兴路发展沂河东岸的滨河住宅区;以及罗庄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区建设。

该规划不仅确定了我市近期发展重点,还对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出了具体规划。这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也让外来游客享受便捷的服务。 规划确定“一河六片”多城区组团式空间布局

据市规划局有关人员介绍,依据我市城市近期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以“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城市发展策略为主导,结合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规划确定“一河六片”结构,确定六片区近期重点发展区域。

兰山片区:片区范围包含兰山区老城部分,涉及金雀山、银雀山、兰山区三个街道办事处的规划城市建设区用地。远期规划为城市的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历史文化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近期以旧城改造为主,重点改造解放路以南、沂蒙路以东、金源路以北、沂河以西区域。改造内容包括住宅升级改造、道路交通贯通疏解等。

北城新区片区:片区范围涵括兰山区南坊街道办事处的城市建设用地。远期规划为城市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和科研、休闲疗养基地。近期建设为继续完善公共轴建设,结合地产开发和景观建设提高新区人气。 罗庄片区:范围包含罗庄行政区的规划城市建设区用地,主要指双月街道办事处及盛庄、罗庄、罗西街道办事处的建设用地范围。远期规划为城市的主要工业基地。近期建设的重点为村庄整治,工业引进,壮大产业规模。

河东片区:片区范围为河东行政区的九曲街道办事处的城市建设用地。远期规划为城市的航空港和大型物资集散中心,重点发展民营企业。近期建设重点为以房地产开发带动沂河东岸景观带建设,同时依托临沂火车站北站的建设发展仓储转运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片区范围为沂河路、工业路、西外环路和罗六路围合的区域。远期规划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近期建设的重点为村庄整治,产能落后和高污染企业的改造,现代化高新产业引进。

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范围包含芝麻墩、梅埠街道办事处的建设用地区域。远期规划为对外贸易加工基地,以国家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建成主要出口货物加工集散地。近期建设重点为现代工贸物流业等工业园区建设,并稳妥推进村庄改造。 各片区用地规划采用集中布局,六片区之间由河流、铁路和绿带自然分隔,形成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具有水系景观特色、环境优美的用地布局结构。 城区形成“三横、两纵、一环”格局

为完善城市出入口规划,提高公、铁、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拓展运输市场和腹地,巩固临沂作为全国商贸中心之一的地位,该规划以通道建设引导新区开发和跨河发展的思路,将临沂城区规划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路网系统大结构,充实城市内部交通结构,缓解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构筑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交通环境。

据悉,“三横”规划对解放路和沂河路进行升级改造,陶然路向东延伸与内环路对接,加强沂河东西两岸各片区的交通联系;规划沂河路和陶然路建设成为东西向的快速路,升级解放路,近期为交通性主干路,远期将改造成快速路。 “两纵”规划对东兴路和蒙山大道——罗四路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城区2条南北向的快速干道,加强南北城区的交通联系。 “一环”规划对东外环路——沃尔沃路、G206——罗十路进行升级改造,与南外环、三和十三街形成城区外部环形快速路,引导过境交通绕外围走,疏解城区交通。

打造“两心四片”公共服务结构

根据规划,至2015年,建成区范围内公共设施用地达到4412.73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19.1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21.01平方米。规划形成“两心四片”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结构。

“两心”:兰山综合服务中心及北城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四片”:河东片为物资集散、仓储转运、批发贸易及大型基础设施基地配套的片区中心;罗庄片为南部工业基地及居住区配套的片区中心;高新区片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基地及居住区提供配套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经开区片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基地及居住区配套的片区中心。

兰山部分行政办公西迁。规划至2015年建成区范围内行政办公用地达到328.34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1.42%,人均用地1.56平方米。 近期市属行政办公用地进一步向北城新区行政中心搬迁,集中布置,结合沂河水系,展示临沂新的城市形象。兰山部分行政办公结合古城保护,搬迁至兰山西部工业大道和临西九路之间小涑河北岸,促进兰山区西部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提高。

城区商业中心升级。规划中确定,至2015年建成区范围内商业金融业用地将占城市总建设用地13.02%,人均用地14.31平方米。 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结构安排商业金融用地,设置市级商业服务中心1处、区级商业中心6处、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多处。其中市级商业中心位于双岭路与北涑河之间,蒙山大道以西,占地约800公顷,以商贸批发交易为主。

规划新建23所小学。规划至2015年建成区范围内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达到510.6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2.21%,人均用地2.43平方米。以大学城为基础形成兰山区文教中心,继续扩充临沂各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并尽快在其周围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科研产业基地及高新创业园区;保留现有的各类专业技术院校。规划新建23所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小学服务半径原则按照500米规划控制,特殊地区不超过1000米;中学服务半径原则按照1000米控制。

4年内建成保障性住房9.8万套。规划中确定,至2015年,临沂市城区总人口达210万,规划居住用地约为7567.06h平方米(不含中小学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32.8%,人均居住用地36.0平方米。 至201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约9.8万套,供地730公顷,主要安排在兰山片区南部、兰山片区北部、罗庄片区北部、河东片区北部、经开区北部等地段。其中兰山片区南部238公顷(合3.2万套)、兰山片区北部240公顷(合3.2万套)、罗庄片区北部80公顷(合1.1万套)、河东片区北部85公顷(合1.2万套)、经开区北部87公顷(合1.1万套)。 古城遗址将被划为历史街区

规划中,还对我市建成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保护进行了规划,将逐步恢复护城河,重点整治河道宽度。通过清淤、治理排放、建设公园绿地和湿地公园等方式,改善城内河道水质。

整治金雀山和银雀山的山体景观,通过山体绿化,再现历史风貌;控制金、银雀山及其周边地的建筑高度,调整用地性质和拆迁不协调建筑,塑造城市景观界面。 古城遗址将被划为历史街区。划定北至涑河、南至解放路、东至沂河、西至蚂蚱庙街的临沂古城遗址区域为历史街区。保护现存建筑和街区传统肌理,标识古城城池和重要建筑位置,恢复古城的围合感和历史景观节点的标识性;控制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高度,将历史古城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与展示的中心。 临沂高新区西部三大功能园区完成规划

2010-12-27 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废石料场,如今成了遍地黄金的“聚宝盆”。这一奇迹正在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园区上演。12月中旬,当记者再次来到曾经被称为“乱石岗”的马厂湖废旧工矿用地时,见这里已今非昔比,犹如寒冬中的一抹春色,道路整齐,空气清新,不少厂房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这个废旧工矿用地上即将建起两平方公里的新兴光电工业园区,主要定位于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类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记者了解到,将马厂湖废旧工矿用地打造成两平方公里新兴光电工业园是高新区深入推进西部园区建设的又一大手笔。

“2008年,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进行区划调整后,高新区的发展空间在西部,园区建设的重点在西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潜力也在西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玉洪表示,开发建设西部新园区,是实现高新区“二次创业”目标的关键所在,是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跨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因此,高新区鲜明地提出了“提升东部,开发中部,突破西部”的发展构思,全力把这项事关高新区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抓紧、抓实、抓好,将西部园区打造成全区经济发展的“动车组”。今年以来,高新区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发展主线,紧紧抓住全市“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的契机,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动力,以西部园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西部园区建设年”活动,掀起了工业经济大干快上的新高潮。全区呈现出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发展增幅不断攀升的良好局面。

规划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速度。高新区高点定位,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对西部新区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按照“繁荣东部、提升中部、突破西部”的发展布局,高新区在西部规划建设了三大园区,分别是以解放路为北轴线,依托临沂西郊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区;以启阳路为中轴线,利用现有的加工制造业基础,规划建设马厂湖先进制造业园区;以湖北路为南轴线,利用“西气东输”的气源优势,规划建设新型低碳工业园区。三大园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围绕三大园区的开发建设,高新区成立了3个园区建设指挥部,分别确定了一名管委会领导担任总指挥,将园区建设任务与招商团队年度指标、项目入园安商服务等工作捆在一起进行考核,实行招商、安商和园区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新机制,全力加快推进西部新辟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3个园区已完成了高标准的规划,开工建设了化武路、工业路、镇东路、工业二路南段、银雀山路西段等6条支线道路,正在完善供排水、强弱电、燃气管道等配套设施。

为了优化西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高新区顶住各种压力,采取果断措施,于2008年下半年集中关停了西部120多家石料开采场、石子加工场和石灰窑,彻底解决了西部粉尘污染源的老大难问题,也为今年“创模”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还积极开展西部生态绿化建设,再造西部秀美山川,把西部“C”型生态观光带建设成为集植物园、采摘园、休闲园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为西部园区的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筑牢招商引资平台,项目落地自然水到渠成。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确保入驻园区项目质量,高新区坚持“宁舍金山银山,不舍青山绿水”的原则,重点吸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项目。如今,西部园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7月份集中奠基的高升建筑机械、鲁兴胶业、华强家具、航宇汽车配件等6个项目,总投资3.6亿元,全部于今年6月之前投产运营,截至目前以上6个项目共实现利税3600万元。最近在深圳举办的“高新区科技项目合作暨人才引进恳谈会”上,高新区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强劲发展势头,一举签下了临沂中孚工业园建设项目、绿色能源产业园建设项目、电子信息以太网项目、三角家用电器制造项目等4个投资额高达29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年底前,高新区还将有浙江名门世业集团公司投资的西部新城项目、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公司投资的园林植保机械项目等十几个总投资超百亿的项目进行签约。

盘活遗留违规项目,是高新区加速西部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几年来,高新区为破解发展中的土地制约瓶颈,一方面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力度,狠抓挖潜,努力协调解决区划调整前遗留的违规占地和停产企业、闲置低效土地问题,使搁置的多个项目再次启动起来。今年以来,高新区共在马厂湖镇工业一路南段盘活11个违规停建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5.6亿元,占地面积576亩,涉及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具生产等行业领域。目前,盛永动力、雨兴管业、鹏飞轮胎、威孚电源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部分企业车间等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年底前均可投产。这些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年可实现产值近7亿元、利税6000万元。

高新区人正是凭借着一股努力拼搏的劲头,扎实进取,永不言弃,从而实现了西部园区的蝶变。随着沂星电动汽车、银宝机电市场、铁马特种车辆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纷纷落户西部园区,一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工业园区和环境亮丽的市区“西大门”闪亮登场。与此同时,高新区也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足以令人骄傲的答卷:省科技厅、省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全省14个高新区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高新区保持了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5项指标增幅第一,技工贸总收入、批准入区项目2项指标增幅第二。

采访的最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玉洪表示:“当前,临沂市形成了以北城新区为龙头,东、南、北三面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功能区,唯有西部空间巨大、商机无限,急待开发。高新区作为临沂的西部,自我加压,开拓奋进,随着高新区西部园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将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个与东、南、北三面遥相呼应的临沂西部新城区。”

第四篇:临沂经济开发区情况(修改)

全省经济开发区

工作会议材料

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

努力打造一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2月21日)

在全省上下统筹谋划“十二五”、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意见》之际,省政府召开这次开发区专题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临沂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辖三个街道、20万人口。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临沂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商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之区、现代工贸之区、名牌集聚之区、生态旅游之区、文明和谐之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发展。2010年实现业务总收入420亿元,工业总产值320亿元,财政总收入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的5.2倍、8.3倍、21倍、15倍和17倍。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 —1—

位于全省开发区前列。2008年以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一举实现了“三年翻两番”,成为全省提档进位最快、最具成长性的开发区之一。

一是致力于打造现代工贸之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5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6亿美元,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要有以沃尔沃—临工、山重建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以华澳能源、海普瑞、中化肥业、施可丰化肥、美国SD年产30万吨乙二醇、翔宇医药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以广顺、美国德维比斯、雅博士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以浪潮LED照明、明斯普LED、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沂达微型电动汽车、天丰新能源、金升铜业、亿铭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年货物周转值突破500亿元。开发区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累计达到190家,累计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5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

5.1亿美元。

二是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之区。强化政策引导,两年累计扶持企业资金3500余万元,鼓励企业上技改、创名牌、求质量、争市场、增效益。加大技改扩建力度,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35亿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68%的企业成立了技术中心,3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搭建科技孵化平台,先后建立科汇高科园、中科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开发—2 —

所、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载体,慧普软件园成为全市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被评为省级软件园。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5%,占比全市第一,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是致力于打造名牌集聚之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累计拥有15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13个山东名牌(著名商标)。201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亿元、利润1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26倍。有60家企业产值过亿元;2家企业纳税过3亿元,20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比2005年增加19家,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四是致力于打造生态旅游之区。优化生产环境。建成了“十纵十横”160公里的路网框架,绿化面积860万平方米,敷设各类市政管网650公里,“七通一平”更加完备。加强政银企合作, 20余家金融机构在开发区开展业务,2010年各类贷款余额115亿元。优化生活环境。发挥滨水靠山优势,一批房产超市、酒店餐饮、体育休闲、总部基地项目快速推进。2010年,成功承办了世界四大顶级赛事之一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仅用86天完成主场馆全部建设任务,被誉为“开发区速度就是F1速度”。优化生态环境。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9万亩,安置了70多个工商贸项目。开发区被评为“山东十大低碳经济园区”,并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区。

—3—

五是致力于打造文明和谐之区。解决安居之忧。利用四年时间累计拆迁53个村,其中整体拆迁42个村;开工建设8大社区839栋楼房430万平方米,6.2万名群众回迁入住。解决生财之忧。建立了“人口信息数据库、人力资源市场、三级就业服务组织”三大平台建设,累计免费培训群众就业1.2万人。大力发展街道工贸小区、沿街商业开发、特色种养殖业等。解决后顾之忧。重点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成了社会福利中心,确保群众“应保尽保”。先后投资建成了12处中小学、区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文教卫生设施,提高了教育、医疗水平。

“十二五”期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和“上规模、扩总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将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意见》为契机,牢牢把握跨越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着力在“四个更加注重”上下功夫,力争到2015年实现业务总收入17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5亿美元,实现“五年总量翻两番、达到中等以上国家级开发区水平”目标。

一是更加注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植,实现产业集聚新突—4 —

破。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推进工程机械、生物化工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培植扶持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大产业格局。二是更加注重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力争“十二五”末,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3%,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与主城区同样靓丽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新城区。三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新期待。富民惠民是开发区发展的最终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感情和责任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安居住房、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脱贫解困“五个全覆盖”。四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在管理体制上,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原则,在内部机构设置上,不搞上下对口,把大量的服务、经营性活动交给中介和企业去办,集中力量抓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在运营机制上,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用人机制上,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开发区创业,打造“人才创业高地”。在奖惩机制上,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激励约束政策,在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的同时,细化量化街道村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5—

尽管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们成立时间较晚,与省内先进开发区相比,与各级领导厚爱期望和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按照这次会议的领导指示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开发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推动开发区实现“三个率先突破”,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和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6 —

第五篇: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

(2015年—2018年)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是一所临沂市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前身是隶属于济南铁路局教委的两所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即临沂铁路小学、临沂铁路中学,1997年6月合并为临沂铁路职工子弟实验学校。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于2003年12月移交地方,成为一所市直学校,更名至今。学校占地41.4亩,建筑面积2179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个,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在校学生3942人,在职教职工236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教育学校,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示范学校,临沂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临沂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家长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临沂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临沂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临沂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临沂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

号。

一、学校办学优势

(一)办学条件相对较好。

近几年来,学校高起点高标准新建了两座教学楼,改建了一座科技楼,学校完成了整个校园的硬化、绿化和美化,高标准配齐配足了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安装了大屏幕一体机65套,完成了标准化数字校园基本硬件建设,实现了信息教学“绿色班班通”,建成了标准化考场60个,建有室内体育馆和铺设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各一个,有舞蹈、陶艺、技术、图书、阅览、微机、实验、机器人、科技活动等功能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教风学风浓郁,教学设备先进,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236人。其中高级教师30人,一级教师8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2人,本科学历19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现有省特级教师3人,沂蒙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1人,市教学能手15人。性别结构:男教师:76人,女教师160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教师90人,占38%;31-50岁教师112人,占47%;50岁以上34人,占15%。合理的师资结构、较强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前期的改革探索奠定了较好基础。

近年来,我们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明确了 “九年奠定一生”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构建了“一二三四”办学策略,确立了“科技先行,特色强校”发展之路,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科技特色。在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语文主题学习、音体美选课走班、德育序列化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改革创新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942名在校学生。按照标准要求:小学生均占地不小于26.01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不小于24.32平方米。而学校占地面积仅41.4亩,生均占地面积只有5.53平方米。

学校现有小学36个班,学生2380人,平均班额66人;初中24个班,学生1562人,平均班额65人。超大的规模和过大的班额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

(二)课程建设不够优化。

主要表现为:课程理念还没有达到高度的认同,课程建设与学校育人目标吻合度不高,课程的整合还处在设想阶段,课程体系架构不够

到位。

(三)课堂教学改进有待深入。

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略显沉旧,教学方式有些传统单一,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起始阶段,语文主体学习刚刚起步,整体教学虽然有所改进,但仍处于低位徘徊,经验总结提升推广不够。

(四)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

主要表现为:教师成长缺少规划,成长路径不够明确,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不够清晰,成长助推方式不丰富。教师缺乏专业引领,外出学习机会不够多。

(五)教研科研活动不够深入。

主要表现为:缺少教研科研的制度设计,学科组教研流于事务性工作,科研活动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偏离。整体教科研气氛不浓,积极性不高。

(六)德育序列化设计与实践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缺少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的系统性设计,阶段性、年级性目标指向不够明确,实际运作中过于碎片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还有待加强,家校携手还有待加强。

(七)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为:中小学壁垒未彻底消除。纵向很长,横向较短的结构导致年级内教研效益不高,跨年级教研不易开展。“5.5+3.5”的学制构建还不成熟。课程的整合还不到位。资源还没能实现优化配置。

(八)信息化“引擎”作用发挥不充分。

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校园建设还缺少整体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的结合还不紧密。

第二部分 学校三年发展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发展,理念先行。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九年奠定一生”的办学理念。

“九年奠定一生”是一种客观的实际。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达九年,这九年恰恰是学生身体心智品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从懵懂孩童长成睿智少年,身体长高了,心智成熟了,思维品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日渐形成,知识学养、道德修养、人文涵养、科学素养日渐丰厚。由此不能不说,九年的教育将奠定学生的一生。

“九年奠定一生”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教育是一项急不得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太过功利,需要我们慢下来,慢慢用心去做。而这九年在人的一生中是起始阶段的关键九年,也是一段很漫长的时光。任何一名儿童,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潜下心去用九年的时间精心培育,就一定能把他(她)培养好,从而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九年奠定一生”是一种责任的担当。学生在校接受九年的教育,“九年不成,责任在我”。作为学校,作为教育者,责无旁贷,不能推责:既不能纵向推——推给幼儿园、高中、大学;也不能横向推——推给家长、社会。

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从校长到老师,要勇于担起这种教育的责任。因此,“九年奠定一生”是一种教育的承诺,是一种责任的担当。

“九年奠定一生”是一种人文的情怀。给我九年,就能奠定学生的美好人生,这是对人的高度的尊重和美好的期待。根据现代多元智能理论,人的能力是多元的,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无论其个体差异多大,教育只要契合,人人都可成才。

“九年奠定一生”蕴含着一股暖暖的善意,一种博爱的情怀,一片对学生的无限的尊重和美好的期待。学校要坚定不移地秉承这一理念。 由此,学校确立了三个层次的立体发展目标。

要把沂州实验学校办成有教育理想、有办学品位、有学校特色、有美好未来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依据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就把发展目标定位在要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家长愿意并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学校。具体说来:

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幸福而有未来;

让老师: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热爱教育,幸福而有尊严;

让校园:生 动 动、活 泼 泼、快 乐 乐,幸福而有生机;

让家长:认同老师,认同学校,认同教育,幸福而有信心。

二、学生培养目标:有未来的人

这里当然是指更加美好的未来,那么,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应该培养哪些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

具体的讲就是:人文+科学,基础+特长。

人文+科学:人文即有人文精神,侧重通人情达事理;科学即有科学素养,侧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特长:基础即要全面发展,侧重全面;特长即要个性特长,侧重个性。

三、教师成长目标:德能兼备

德,即师德。促使全体老师重新认识教师职业,永葆教师职业良知,用心育人、全心做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能,即师能。促使5%的老师成为省级名师,10%的老师成为区域名师,20%的老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50%的教师成为校级教学能手;80%的教师成为学科优秀教师;100%的教师成为学科合格教师。

第三部分 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彻底解决学校规模班额过大问题

(一) 增量要“缩”:减少初始年级的招生人数。小学一年级招生2016年平均班额控制在60人以内,2017年控制在50人以内,2018年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一年级招生采取本校六年级直升的方式,2016年平均班额控制在60人以内,2017年控制在55人以内,2018年控制在50人以内。

(二)存量要“扩”。改扩建中学实验楼,增加教室数量,适当

“稀释”大班额。

(三)实行内部挖潜、外部引进等措施,解决教师和其他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充分挖掘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

做好“九年一贯制”的文章,要从管理体制的设置上,管理机制的运行上,从学校资源的配置上,从学校课程的开发上,从德育教育的序列化设计上,真正“一以贯之”的“贯”起来,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

(一)小学六年级学生直升我校初中,不再对外招收七年级新生。这就使学校得以将学生的9年学习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 小学、初中实现无缝衔接。

(二)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学校致力于建立依法治校、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召开教代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学术与道德委员会、教师发展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育教学委员会,强化学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1.成立了“四大学段”。各学段成立学段管理委员会,对本学段的教育教学负起全面责任,让最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作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提高了管理的效益。

成立了“四大学院”,即少科院、书画院、文学院、艺体院,四大学院的职责是面向全校进行特色教育。

“四大学段”和“四大学院”的建立,构建了“分段管理,条块结合,职责分明,运转协调”的高效管理体制。

3.实行了竞聘上岗。学校进行了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和教职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竞争出活力,合作出效益,让智慧的涌流涌现,让教育的生涯出彩,让人生的梦想实现。

(三)探索实行“5.5+3.5”学制改革。

根据我校九年一贯制的特点,通过课程整合进行学制改革的探索,实现“6+3”学制向“5.5+3.5”学制转化。从而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自然平滑过渡,也期待着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为了加强课程的研究、开发、建设、管理,学校将成立课程委员会,专门负责全校的课程工作。

(一)课程构建

1.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全面系统规划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 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

2.研究并构建系统的学校课程体系,制作成图,并发布学校课程研发指南。

3.优化师资,规范设置课程总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4.加大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进行二度开发、二度创造:跨年级纵向整合学科课程,跨学科横向整合年级课程。 5.积极构建两类校本课程:

(1)一类是学科延伸类,积极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

“问题导向”德育课程项目,借助有关专家的现场指导,研发出有学校特色和教师特点的优质校本课程。

(2)一类是综合拓展类,结合四大校园的创建,积极研发对学校 发展目标、育人目标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并由四大学院积极开设与学院任务相符的特长发展课程。

6.探讨建设小初学段衔接学科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引桥课程,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五门学科入手,打通中小学学科教学方面的鸿沟,并融德育教育进品社,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7.积极参与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尽快转化学习成果,提升学校各级领导及教师自身对课程的领导力,提升学校课程领导的专业水准。

(二)课程实施。

规范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配齐配好课任教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1.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2.针对校本课程、音体美整合课程等实行选课走班,由教师申报课程、学生网上选报课程、学生走班上课等途径来实现。

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 4.继续深入推进临沂市“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临沂市教育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启动了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开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孝敬、诚信、感恩、分享、责任、爱国、交往、早恋、交流合作、手机和网络、挫折与减压、冲动与自控、人生理想、法制教育、生命与安全等15个专题进行课程开发,以视频教学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我校作为实验校积极参与实践研究。

(三)课程评价。

1.对于学科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三者结合着使用。

2.对于校本走班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建立学分管理规章制度。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将学生、小组、学科教师、班主任等都作为评价主体,探讨综合评价的运作机制,出台评价工作操作流程、评价细则等一系统评价制度。

四、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1.编制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读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堂教学新理论,更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完善学校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观测量表,组织教师学习,引领课堂教学改进活动。

3.归纳形成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探讨形成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4.开展创建“灵动课堂”品牌活动,组织人员深入研究“有灵魂、有灵性、有灵气,情绪高涨、智力振奋、思维灵动。”的课堂。

5.开展课堂教学改进研讨活动,举行“人人都上公开课、节节都是展示课”活动,分层次举办知名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历练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6.响应上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全员上录相课,结合录相课开展好晒课、评课、研课、磨课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并研究课堂教学。

7.构建合作学习运作模式,深入研究小组划分、职责界定、文化构建、小组评价等工作,组织人员研究小组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做好小组成员培训、小组表彰等引领性工作。

8.组织课堂教学方面的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全校性、全员性赛课活动和“我的课堂教学法”教学论文比赛活动、教学设计比赛活动、说课比赛活动等,促使教师自我反思提升。

出台教师备课制度,从备课流程、备课内容、备课呈现等方面规范、提升教师备课。

10.参加教育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争取有更多的专家进校园、进课堂,努力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11.继续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学校将进一步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在传承以往教学改革沉淀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升“语文主题学习”水平,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快乐成长,让老师在陪伴学生阅读中感受到职业幸福。

五、继续推进德育序列化教育

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九年在校接受教育的契机,针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品德、品行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立足九年,统筹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一)构建“以德育人、全员参与、自主管理”的全员育人的德

育工作体系。实施学段、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育人模式,形成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教育的格局,实行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规划德育系列方案。纵向设计为“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即低年级侧重习惯养成;高年级侧重责任担当,横向设计为“孝、善、礼、慧、志”,以四大校园建设为平台,构建学生的入校课程、开学课程、节日

础而全面的培养目标,通过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科技创新、学习力提升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

(三)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在响应上级“十万教师进百万家庭”活动的前提下,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全体教师与所辅导学生及家长的定向联络机制,就联系的方式、联系的内容进行规划,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好家校联络、家长教育等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活动,促进家校之间的有益沟通,引导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四)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创建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校上课活动。一方面对家长进行通识教育,明晰家校双方工作要点,开展好家校合作;另一方面邀请优秀家庭教育专家和优秀学生家长参与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庭教育。

六、 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明确工作职责、确立工作目标及任务,专门负责教师培训。

1.拟定培训规划。学校拟定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即培训规划;教师拟定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构建“一年即合格,三年成新秀,五年成能手,十年成骨干,十五年成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成专家型教师”的教师发展道路。

建立业务档案。建立教师业务培训档案、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等,搜集教师成长过程材料,记录教师成长足迹,为研究教师培养提供材料支撑。

3.制定规章制度。拟定教研活动制度,出台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校级教学新秀评选制度、教育科研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

4.成立读书组织。组建骨干教师读书会、青年教师读书会、班主任读书会,开展“读一本教育名著,讲一处精彩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对各个层面的教师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

5.设立“沂州讲堂”。定期举行教育教学论坛,开展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校内经验交流,并邀请区域内名师进校讲学,邀请知名专家进校讲学。 6.开展师德培训活动。印制师德培训材料,加强师德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警戒线”等文件,同时不断结合时事,组织教师学习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文件,采用自查自纠和签署承诺书的方式,促使老师升华教师的职业修养,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老师的师德素养。 7.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组织教师“两字一话一机”基本功比赛,提升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派教师外出学习。外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选送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参观学习,开阔教师教育视野、丰厚教师教育底蕴。

9.成立名师工作室,实施“领雁工程”,开展骨干教师培养活动。 10.实施“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活动。 11.落实全校学科组“大教研”活动,全校统一时间,学科教师全员参加,邀请专家入校进行面授。

12.落实学段备课组“小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 13.学校规划教育科研方向,设计课题选题指南,组织课题研究培训会、指导会,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14.组织开展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研究成果的评比活动,引导教师总结个人研究成果,不断提升个人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15.组织开展校级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评比活动。

16.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和考评机制。建立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的奖惩性评价和以教师成长为目标的成长性评价。

七、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大力加强四大校园建设

四维校园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书香校园重在读写,科技校园重在创新,人文校园重在养德,生态校园重在和谐。

(一)书香校园。

书写:书写的普及目标是,从我校毕业的所有学生人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流畅的、实用的硬笔书法——行楷字;提高目标是让部分爱好书法的学生写一手有相当艺术水准的毛笔字。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水到渠成,人人过关;编写教材,确定教程,配置教师,保障时间,分配空间;及时展示,加强评价,不断强化。

阅读:阅读的意义在于塑造灵魂,提升修养,完善人格。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广泛阅读,才能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为精深、才能获取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知识,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能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韵润心灵,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学生阅读根本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 读什么——读中华传统经典;读优秀古诗文;读现代文。

怎么读——形式多样,反复诵读。对经典和古诗文达到熟记程度,现代文要有相当的阅读量。

附:临沂沂州实验学校读经次第方案:

二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经》《孝经》 三年级:《弟子规》《诗经》《孝经》《论语》

四年级:《弟子规》《诗经》《孝经》《论语》《大学》《中庸》《易经》

五年级:《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中庸》《易经》《道德经》

六年级:《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易经》《道德经》 七年级:《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道德经》《孟子》 八年级:《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道德经》《庄子》 九年级:《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道德经》《菜根谭》

(二)科技校园。

科技是生产力,科技是文化力,科技是教育力。通过科技教育,让少年儿童成为教育行为的主体,让其与火热的社会相联系,与神秘的大自然相接触,与前沿的科技信息相连接。

高点定位,打造科技教育活动平台。

学校成立“银河之星”少年科学院,加大资金投入,配置科技设备,培训科技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教育渠道。组建“小实验家”活动室,举办以“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组织开展了院士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鸡蛋撞地球、纸飞机比赛、科技故事大王演讲比赛、科技征文比赛、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比赛、扑克牌叠高创意比赛、科技电影周、我是小小发明家等十项科技主题活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一项科技活动,积极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搭建平台,努力把少年科学院办成青少年科学探究的家园、健康成长的乐园。

挖掘资源,拓展科技教育渠道。

一是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以“依靠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以课程为抓手,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使科技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是“走出去”体验科技的无穷魅力。借助“银河之星”少年科学院这个平台,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到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气象馆、中国天文馆、中国科技馆、中国地震救援中心、中国空间研究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科技场所,直观感受,亲身体验,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三是“请进来”助力科技校园的形成。聘请国际欧亚科学院崔伟宏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红章教授、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周幼红

让科学家走进校园与同学们零距离交流,激发同学们的科技热情,开阔同学们的科技视野。

(三)人文校园。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教师幸福的工作。

坚持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倾注人文关怀。如:课前健脑操,课间一杯水,随时开窗透气,有效控制噪音。打造生本课堂,打造人文课堂。

构建丰富的校本课程让学生选择,选择体现尊重,选择呈现快乐,在选择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透视未来。

形成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职场文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职业幸福在课堂,教师的职业幸福在专业成长。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幸福健康成长。

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幸福工作。

(四)生态校园。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追求文明与幸福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但同时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基于此,

畏生命、追求公正。为此我们致力于:

对学生进行生态理念教育。努力达到三种境界: 求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扬善-----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致美-----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野。

打造绿色生态校园。让整个校园充满绿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和文化。校园不大、美丽如画。

打造生态课堂。教室的物理环境是生态的,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噪音可控;课堂教学是生态的,民主、开放、支持、生成、情感相通、思维灵动。 构建生态课程。

八、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助推教育的现代化

为实现信息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学校在未来三年,将以实施“12345”信息化应用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齐全、先进的设备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实现WIFI校园全覆盖,购置大型教育网络资源网站(中考资源网、小学资源网等)和管理应用平台(大集体备课资源平台等),校内精品教案、精品学案、课堂视频和课件资源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管理——教育信息化的前提。

为更好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遵循设备要“有人管、有人用”和教师要“会用、用好”的思路,逐步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做好培训工作,四是完善评价方案。

(三)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以实施“12345”信息化应用工程为突破口,引导全体师生自觉 应用教育信息技术这个“引擎”撬动课堂,引发教学变革。

“1”即一平台:教育云平台。依托市教育局平台定制开发集网络教研、网络个人备课、网络集体备课、网络资源建设、班级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教师空间为一体的、互联互通的大型综合教育服务平台。 “2”即两资源:大集体备课资源和优课(微课)资源。

通过教育城域网,把全部课程的课时资源、骨干教师编写的教案和学案上传到大集体备课平台,再传输到每一间办公室、每一口教室。

“3”即三空间:教师空间、学生(家长)空间、班级空间。

学生(家长)空间:可以发布个人博文,记录学生数字成长档案。可在线创建兴趣活动小组。

班级空间:可共享学习资源,创建班级特色栏目,发布家庭作业、导学案,并能在线互动。

教师空间:能接收教学研修资讯,实现教师的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发布个人博文等,能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在线网络个人备课和网路集体备课。并能够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可在线进行教育反思、理论实践等。 “4”即四化:教师备课电子化、集体备课网络化、师生交流空间化和学校办公信息化。

“5”即五活动:“微课”评选活动、“优课”评比活动、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同步课堂”教学活动、“智慧课堂”教学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将乘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东风,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继续谱写临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有教育理想、有办学品位、有学校特色、有美好未来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