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zhi学案教师版
第一篇:wangxizhi学案教师版
《品质》导学案(教师版)
盐城市时杨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学科必修3专题2编号:06使用时间:2014年3月2日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品质》导学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盐城市时杨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学科必修3专题2编号:06使用时间:2014年3月2日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第二篇:茶馆导学案(教师版)
《茶馆》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以长篇小说和剧本著称于世,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品数量也很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离婚》《二马》等;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剧本《茶馆》《龙须沟》《方珍珠》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1951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其他
《茶馆》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二、字词积累
1.语音
戊戌(wùxū) 拉纤(qiàn) 侦缉(jī) 贵庚(gēng) 沏(qī)茶
官饷(xiǎng) 眼拙(zhuò) 珍馐(xiū) 咂摸(zā mo)
2.语义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
惹人注意:招引(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事物上。惹,招引、引起;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珍馐:珍奇名贵的食物。馐,美味的食物。
体面:(1)体统、身份。(2)光荣、光彩。(3)相貌或样子好看、漂亮。
咂摸:寻思,反复研究。
满面春风: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春风,指笑容。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三、文章概貌
1 1.社会阶层状况
本文属于第一幕,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情况,可以通过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认识那个时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封建主义
庞总管是封建主义势力的代表,宋恩子和吴祥子是封建主义的爪牙。他们极端落后、保守、反动。死守“祖宗的章程”,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不顾民族危亡,只顾自己作威作福。庞总管这个70多岁的老太监,居然买一个15岁的黄花闺女作老婆,还要操办喜事,荒唐之至。封建顽固派镇压维新运动,倒行逆施,是有社会基础的。听茶客甲乙丙丁的议论,就可以看出腐朽的寄生阶级他们是仇视戊戌变法的。
帝国主义
《茶馆》并无一个洋人出场,但是我们分明感觉幕后是列强的势力。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依仗洋人的势力,“连官面上都不惹他”。二德子对常四爷如狼似虎,一见马五爷就软了,奉承都来不及。
这幕戏更多地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大量倾销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崇洋媚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刘麻子一人身上,就是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农村经济,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渣滓
为数众多的城市居民没有正当职业,非不正当职业又不加取缔,不但有唐铁嘴这样的无赖,而且有刘麻子这样的地痞。刘麻子乘人之危,昧着良心拉纤,把人家15岁的大姑娘卖给70多岁的老太监,把价钱压到10两银子,从中捞取190两银子。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抽大烟,却又讨茶喝,死皮赖脸,落拓不堪。更有一批地痞流氓与营中兵丁相勾结,动不动就打架斗殴,为了一只鸟,竟要大动干戈,社会秩序的混乱可想而知。
民族资本主义
秦仲义乡下有地产,城里有买卖,他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都卖了,开“顶大顶大的工厂”。以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是有爱国心的,他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梦想着用民族工业对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拯救国家命运。他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市民
茶馆老板王利发正像他自己说的也是“苦命人”,为了维持经营,处处赔小心,“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连唐铁嘴那样讨人厌的下三烂,他也不愿得罪。房东来了,更是嘴甜如蜜。他的经营,非常艰难。
常四爷所遭遇的是政治压迫。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没有丝毫言论自由。 还有那个做小买卖的老人,82岁了,“没人管”,所谓“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的社会理想荡然无存。
农民
这一幕康六卖女是重头戏,无独有偶,又有乡妇要卖十来岁的小妞。康六把女儿康顺子卖给老太监,自己也明白这是丧失了人性,但是无可奈何:“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么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东家逼债,举家断炊,在死亡线上挣扎,他的命运悲惨到连亲情、人性也顾不上的地步。
2 总而言之,这幕戏反映了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封建顽固派的猖獗,预示着清王朝的崩溃。
2.主题思想
课文节选的第一幕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际的社会面貌,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3.总体特色
(1)结构特色: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形成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没有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众多,相对独立。
(2)语言特色: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潜台词丰富。 课文精析
1.本文作为剧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茶馆》一剧的创作是一个创新。人物多,头绪多,随着人物的进进出出,有如万花筒一般,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好戏,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全剧没有一个中心人物,而是轮流突出,剧作家用这样的办法作社会生活面面观。将众多人物比较一下,也有轻重之分,在舞台上的时间有长有短,人物身上的戏也有多有少。大致可以分几个类型:
第一类,人物在舞台上时显时隐,例如王利发虽然一直在舞台上,需要他说话才说话。这样的人物不少,如唐铁嘴、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李
三、茶客甲乙丙丁,庞总管,有时有戏有时没戏。
第二类,人物出场后,剧情以他为中心展开,例如秦仲义。
第三类,人物上上下下,例如二德子、康
六、黄胖子、乡妇、小妞。 第四类,人物出场时间很短,随之即去,例如马五爷,老人。
剧作家又设置了一个后院,让双方打手在这时会面,二德子、黄胖子则出出进进,增加了舞台层次感,增添了剧情的厚重感,增添了热闹气氛。
一个个场面的编排是颇具匠心的。虽然没有一个中心事件,但是讲究剧情的波澜。剧作家把常四爷、松二爷出场安排在前面,秦仲义的出场安排在中间,庞总管的出场安排在后面,这样编排,体现了剧作家的匠心。这一幕剧情如同有中心事件一样,有波澜,有高潮。常四爷说“大清围要完”那句话是秦仲义在场时说的,宋恩子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却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剧作家将他们的行动安排在庞太监出场之后,就是要在最后一部分集中表现顽固派张牙舞爪。
2.节选第一幕中的人物各有何性格特点? 常四爷、秦仲义、王利发是第一幕中刻画得最为鲜明的人物。
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爱国者的形象,他正直,热爱祖国,痛恨洋人,痛恨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对穷人、弱者,他慷慨相助,对特务、爪牙、地痞流氓充满蔑视,勇于抗争。他倔强,敢于憎,敢于怒,敢于当众宣布“大清国要完”,是个有血气的硬汉子,是正义和反抗力量的代表。
秦仲义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财大气粗,自命不凡,对穷苦人很少同情,试图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对清王朝的统治存在着阶级本能上的对立,在与庞太监的对话中,软中有硬,绵里藏针,体现了新兴阶级的锐气。
3 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是圆滑自私的小业主的典型。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于练、普于应酬,八面玲珑,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强者面前他忍气吞声;在弱者面前,他虽无害人之心,但却没有多少同情心。在黑暗的旧中围,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3.本文的人物语言有何特点? 《茶馆》人物的台词高度个性化。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第一幕写的时间是清代末年,人物语言有时代色彩。《茶馆》中人物是北京人,人物语言有北京话的特点。《茶馆》中人物众多,每个人台词不多而个性各异,人物语言有精练之至而异彩纷呈的特点。《茶馆》中人物有不少邪恶之徒,无耻之徒,人物台词常有讽刺意味。例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
4.整体把握第一幕的主旨,理解潜台词的含义课文的结尾“茶客甲”有一句话:“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文中从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一定要扣住剧本来回答。) 总结:作者虽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大茶馆折射出小社会”,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随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戊戌(xū 沏茶(qī)嗜好(shì)
B.搭讪(shàn)坤角(kūn)淘汰(tài) C.茶盅(zhōnɡ)造孽(niè)缧绁(shi)D.咂摸(zā)神龛(kān)痞子(pǐ)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割据
掌腰
老气横秋
风声鹤唳 B.抱怨
舒服
硕果仅存
暴殄天物 C.寒酸
麻烦
兵慌马乱
庸人自扰 D.津帖
鞠躬
尽善尽美
魑魅魍魉
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B.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C.我国已经加入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 D.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江华在信中提出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此感谢他对我的疏忽的补充。
B.正如从躯体上分离出来的手不能成为手一样,与其他人隔绝开来的人便也不成为人了。 C.我们顺利地按照守林人所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密林深处的小湖,大家高兴极了。
D.老校友生动的报告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听起来感到特别亲切。
4 5.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静,又干净。 ①行人也不多
②没有一点尘土
③地下只有一些水塘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6.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王利发 ②松二爷 ③康顺子 ④崔久峰 ⑤吴祥子 ⑥刘麻子
⑦宋思子 ⑧唐铁嘴 ⑨常四爷 ⑩巡警
老林
老陈
A.①②④⑤/⑦⑨/③/⑥⑧/⑩
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 C.①②③/④⑩/⑤⑦⑧⑩/⑨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⑩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⑥我要是会开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换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④⑥相同;①⑦相同;④⑤相同。
D.②④不同;①⑥不同;③⑤不同。
附:剧情简介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 历史画面。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着的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了每月给他们送钱。十多年前被刘麻子卖给庞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带着养子康大力找到茶馆,见到刘麻子要跟他算账。原国民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既不满现实,又悲观失望,对王利发说“中国非亡不可”。刘麻子贩卖妇女,为两个逃兵说媒,宋恩子、吴样子以抓逃兵为名,把逃兵的钱全部拿走,并抓走刘麻子充当逃兵交公。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败落不堪,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砸掉茶馆。王利发被逼得走投无路,把儿子、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 5 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度日的常四爷,一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送葬。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茶馆与他一起,被旧时代埋葬了。
第三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
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长亭送别》导学案
王实甫
【学习目标】
1. 欣赏文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 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 鉴赏崔莺莺的形象。
【学习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习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前预习案
一、关于元杂剧
1、定义: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元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元杂剧的基本特点:
2、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唱即唱词;白即说白,是戏剧人物语言,是我们鉴赏的重点;科即科介,就是舞台说明,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
3、杂剧分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幕,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曲牌类似于词牌,和曲子的内容无关,只规定曲子的韵律、格律、字数、句数,一韵到底,一人主唱。
4、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化,也是同剧情的变化相对应的。
(1)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2)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
5、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的韵文。宾白既可以穿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可用于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6、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7、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基若干小类,以
- 1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上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在文中有何作用?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采用了排比手法。用了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二、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李清照的哪一诗句表情达意的手法相同?
采用了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手法相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两个典故。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下阕):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
三、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阅读文章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
- 3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课后巩固案
1、下列四项均有错别字,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 ) A、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婧疏林桂住斜辉。
B、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需寄,你确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C、到京师服水土,乘程涂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D、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义,怜取眼前人。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C ) A、忳忳(行动迟缓的样子)
破题儿(开始,起头)
弃掷(遗弃)
靥儿(笑脸) B、揾做(用手指按)
煞强如(远胜过)
谂知(深切体会,深知)
口占一绝(即兴作诗) C、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赓续(继续)
玉醅(美酒)
泠泠(清淡) D、栖迟(留恋)
只索(只好)
余荫(多余的荫凉)
推壶(假装整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 )
A、同样辛辛苦苦努力一年,有些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兴高采烈;而有些同学却并不满意,黯然销魂。
B、春节前夕,亲人和朋友从远方赶来与我们相会,那相会的月台上,有深深的期盼和破镜重圆的惊喜。
C、保定新区80岁的刘世昌王秀情老夫妇结婚六十一年来,举案齐眉,互相敬重、扶持,从未红过脸、闹过别扭。
D、春节期间,在外务工的男人回了家,与妻子团聚,可春节过后,又要外出打工了,又要劳燕分飞,一别又是一年。
4、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段戏文,分析不当的是( B)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风、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
B、这首曲词的前四句,由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
C、最后是个设问句,先暗中点明离别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
D、整首曲词,借对秋景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凉的氛围,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相融合,景语境语不可复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5、[滚绣球]一曲中有“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金圣叹赞其为真正妙文,下面的解释哪个是错误的( B ) A、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的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
B、莺莺看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随这种情景,勾起了内心的离别之情,正是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C、这两句是紧扣莺莺惜别的心理进行描绘的,刻画出莺莺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的生动形象。
D、“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的那种不忍遽别的,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6、《长亭送别》这折戏的矛盾焦点是(D )
- 5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福和个性解放所作的斗争,并且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写出了青年反封建的胜利。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离经叛道的觉醒青年的时候,就曾经以爱读《西厢记》作为体现他们思想默契的凭证。由此可见,《西厢记》是封建社会中鼓舞青年反抗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的教科书,影响深远。
其次《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也是异常突出的。过去国外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不注重人物心理的刻划,缺乏深刻的感染力量。《西厢记》的成就,却是对这类论调的有力驳斥。在这部杂剧中,作者对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的批判,主要通过崔莺莺的矛盾与觉醒的过程体现出来。剧中主人公的性格,既鲜明,也揭示了时代与环境的制约。作品正是透过人物复杂细致的心理活动的刻划,说明社会的黑暗与贵族小姐为摆脱封建桎梏的痛苦而真实的过程。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的第三折,也是历来为人们啧啧称道的,精采的一折。无论从表现主题或者从矛盾冲突来看,《长亭送别》都占有极重要的位臵。它紧扣着对门第婚姻的批判,是封建势力与追求个性解放、坚持自由结合的青年交战的第二个回合。《长亭送别》所叙写的,就是张生被迫与莺莺分离、上京取应时的场景。这一折,使全剧从欢乐的气氛再次走向低沉,但也为全剧增添了曲折,反过来又有力地烘托了结尾团圆的喜剧效果。从这折戏中不难看到,双方在伪装的礼节背后隐伏着激烈的对立情绪,老夫人在饯行席上虚应故事的安排与对张生的冷漠,恰与莺莺为张生被迫长期分别而产生的痛苦和关切形成鲜明对照,封建势力的残酷与罪恶,也从此获得了再次的暴露。《长亭送别》正是以其对主题与矛盾冲突的成功体现与人物心理的细致刻划,以其语言的华美精丽而成为《西厢记》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有相对独立的完整性的。 3.故事梗概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据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二、元曲大家代表作及故事梗概
1、关汉卿《窦娥冤》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
- 78 -
第四篇: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要市第二中学
张新颖
1、教学目标:了解考纲中形象考察的内容 A、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B、掌握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C、掌握人物形象考察的答题模式
2、 明确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他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其中包括: (1)鉴赏人物形象(2)鉴赏景象。(3)鉴赏事物形象
3、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2) 学以致用,规范答题步骤和方法
4、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诗歌鉴赏考点导入: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本节课内容) 应该说,试题充分考虑到考生与传统诗歌的隔阂,取材、命题较为浅易。但古诗鉴赏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答题不规范、不完整,容易漏掉一些要点,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殊为可惜。
二、概念理解: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1、形象:1)定义:诗歌中所展示的生活图景
2)分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3)考查类型:了解作品描绘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
2、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
1)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出塞》中戍边将士的形象;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 回顾课本,举例:)
三、高考回顾:(2010.福建高考)(投影参考答案,投影学生练习,两相比较,总结方法技巧、答题规范)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
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①本诗描写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②描写了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③作者通过对这一隐者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解题方法(学生总结)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 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诗人自己还是诗人想要刻画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关注人物的外貌、 动作、 心理、神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的细节描写。
(3) 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4)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2、答题步骤:答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①概括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
(概括人物形象) ②刻画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及创造氛围的特点;
(结合句子分析) ③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形象作用)
四、当堂自测:(学以致用,投影学生答案,自主纠错,找到方法,教师适当点拨)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问: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②萤虫飞回休息,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③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2、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学以致用,投影学生答案,自主纠错,领悟方法,教师适当点拨)
题葡萄图 ( 徐渭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问: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②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词写出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字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③抒发了诗人虽怀有才华却抑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五、课后巩固: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鹭图 ( 唐•刘羽 )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整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步骤一)②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
三、四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 (步骤二)③ 诗人以白鹭自喻,表达自己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痛苦之情。(步骤三)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答题方法和套路,规范格式。)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人物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参考答案:①本诗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形),心理、神态(神)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学垂钓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什么样的形象)。 ②诗的
一、二句重在写小儿的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里学钓鱼;
三、四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走了鱼而不敢与路上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他顽皮可爱、聪明机灵,不拘形迹。(具体说明形象的基本特点) ③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形象的意义)
附: 《创新》P120“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A.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B.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C.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D.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E.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F.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G.爱恨情长的形象。H.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第五篇:《热爱生命》导学案 教师版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热爱生命》导学案教师版
导学过程
一、课前知识储备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消磨
称颂ng
垂暮mù
厚赐
.mó.sò..cì躁o动不安
稍纵即逝
丰盈ng饱满 .zà.shì.yí
二、课堂研读 (一)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阐释了什么?怎样阐释? 讨论后明确,阐释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①“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最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2)作者既然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优越无比”,那么为何又在第三段中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③在“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想增力生命的份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也就说作者认识到了生的本质之后,会更加珍惜此生。此时,做到此生无憾了,那么对告别人生还有什么惋惜呢! (3)三个自然段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三个自然段都紧紧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中心来谈。,作者从对“度日”的理解谈起,深入到对生命的热爱;作者用“不过”一转,谈的似乎是生死观,但他要使此生无悔,同样还是在谈对生命的热爱,而且第二段谈得更具体,更深入,对我们更有启发教育意义。
(4)问: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5)、问: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三、课堂小结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热爱生命》 :
① 以议论为主,间有叙述
② 对比论证的运用
③ 语言正统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① 对比论证的运用
② 语言简洁而富有警示意义
《信条》:
① 从小事入笔,小中见大,平凡中寓深意
② 语言透彻,简洁,语义丰满,富有渗透力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
资料链接:
1、作者资料补充:帕斯卡尔是一根思想的苇草
脆弱:
1、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
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
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
4、39岁英年早逝
伟大: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年”的《思想录》。
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2、文体常识
随笔 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
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此处学生无 )
导学过程
一、课堂研读
(一)、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2、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你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明确: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这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伟大。
3、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4、如何理解“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一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
5、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明确: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二)课堂小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熟悉的、鲜活的生命,在不经意之间,在我们无法把握、无法预见的偶然中,刹那间便阴阳两隔了。生命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人去灯灭。这时,你不得不承认生命的脆弱。有些时候它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所谓人的伟大和不朽,都只能来自于精神层面,剔除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载负着生命的肉体就变得空洞、虚无和没有意义。可见思想与人之重要。
不管人类多么渺小脆弱,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能思想,可以探索世界,改变世界。伟大的思想造就人类文明的力量。面对人类创造的奇迹,曾经悲观厌世的浮士德不禁感叹 “停一停吧,你真美丽”,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整理的思想火花,那将别是一番滋味。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3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二、背诵下列名言
思想的魅力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一个头脑,从生活得来一个头脑。
——蒙田
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勒南
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知觉的指导。——西塞罗 思想是会享用它的人的财产。——爱默生
《信条》导学案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导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思考问题:
言行就是介绍信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招聘一名经理一时间应征者云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选中他?他既没有介绍信,又没有人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你错了,他带来许多介绍信”总经理告诉他的朋友,“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泥土,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前来应聘的残疾青年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底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人都从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他却拾起那本书并放回桌子上;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细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修养都不具备,那么有再多的经验和介绍信又有什么意义?”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 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问题: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回答
二、自读这篇课文,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较深的信条,并在旁边适当作一些批注。
三、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写作思路。
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接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作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这些条条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等。作者进一步阐释,十七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应用到成年,实践于家庭、社会,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为中。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四、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探究:
(1)、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
4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提示: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作者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的去实践,并获得成功
(2)、思考、讨论,概括文章主旨
提示: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3)、重点研读16条信条,找出感悟最深的几条,分析理解它们的内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要有谦让的态度,要能够舍弃物质利益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2、公平游戏
平等守信,“游戏”才能公平进行否则,就会惹起事端,造成矛盾,引发战争
3、不打人
文明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
4、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拾金不昧
5、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尽责对己、对人、对家、对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起码减少了别人对你的责任与义务
6、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
本分不偷、不摸、不贪、不占、不抢
7、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
8、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便后冲洗
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护环境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
9、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 均衡营养,身体健康
10、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和谐生存
11、每天睡个午觉 休息劳逸结合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
1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仁者爱人
13、“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儿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作者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生命本身很神秘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也许我们还没有办法探究出它为什么这样,可是它已经是这样了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
5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14、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
死亡凡是生命都是自然的奇迹要承认、要尊重、要热爱所有的生命,更要热爱珍惜自己
15、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常识是最重要的没有常识就不能够生存、生活,就不能够进行学习与发展人生从孩子开始,也就是从常识开始”看“是观察,也是学习多看、多学,进而深思,想清楚认清事理
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条自己的人生信条 示例:
1、失败和成功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
2、你无法要求别人怎样,但你可以要求自己怎样
3、只有多读书,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人的知识面愈广博,视野愈开阔
4、天助强者
5、在任何处境中,都要保持着平静乐观的心态,保持着幽默
6、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学会欣赏别人
7、 生命是一种过程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8、用宽容的心面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9、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做到最好
七、总结主旨
《信条》,本文从自己年幼时学到的朴素的信条谈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阐述了生活、生命的信条,其实都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们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八、感悟文章哲理美,思考本文语言美的特点 机智、幽默、朴实
九、掌握随笔的文体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所学的一般散文、杂文的特点,总结随感文体的特征 提示:
1、“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
2、“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
3、“随笔”讲求“文化”品味,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
4、“随笔”取材“小中见趣”;较为“闲适”;
5、“随笔”语言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十、课堂总结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读《信条》一文,让人想到了《论语》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强调实行,使之成为人的内在富尔格姆这里强调实践,不仅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要实践,而且要扩展到世界与社会政府的行政
第十课 《短文三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消磨时光(xiǎo)
回避(bì) ..器皿(mǐn)
.B.躁动不安(sào)
.弥补(mí)
.
枯燥无味(zào) .丰盈(yínɡ) .不堪重负(kān) .
6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C.稍纵即逝(zònɡ)
.推衍(yǎn)
.D.风和日丽(hé)
.
顽石(wán) .
虚度此生(dù) .囊括(nánɡ) .
老练通达(dá) .根茎(jìnɡ)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称颂
恩赐
宛惜
垂暮之年 B.糊途
寄托
坚辛
公平游戏 C.饱满
光荫
脆弱
坚实可靠 D.赋予
苦恼
畜牲
一无所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指挥大师艾森巴赫的指挥下,钢琴家朗朗和世界著名的费城交响乐团在民族宫大剧院上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真可谓琴瑟和谐,让所有的观众大呼过瘾。 ....B.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党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意愿,“摸着石头过.....河”,从农民自发包产到户中受到启示,在全国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路。
C.另一方面,预期美联储退出QE的呼声从年初开始响起,直到本月20日消息落地,整整一年的时间,黄金市场好像如芒在背,忍受着美联储退出QE的魔咒和压力。 ....D.人大代表张丰瑞说,作为本地的企业负责人,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植,..本地企业在创税过程中贡献突出,但在政策上,本地企业相对于招商企业来说并不存在优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济州总领馆在获悉“海娜号”被扣押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同海航及韩方进行了多次沟通,要求韩方确保邮轮上游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在船上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B.美国航天局12日宣布,该机构1997年发射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进星际空间,目前正在寒冷黑暗的银河中漫游。
C.相关官员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很复杂,要考虑到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因此又不能影响到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
D.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22日发布新的宣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15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热爱生命》,回答5~6题。 5.《热爱生命》的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些“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我”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人”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我”觉得生命值得称赞,富于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7~10题。 ①有东西大家分享。 ②公平游戏。 ③不打人。
④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⑤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 ⑥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 ⑦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⑧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⑨便后冲洗。
⑩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
⑪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⑫每天睡个午觉。
⑬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⑭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⑮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 ⑯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7.以上属于生活习惯的是哪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属于遵守公共道德的有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属于个人修养的有哪几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看”字最重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羊肉饺子
①母亲一大早跑到镇里去买做饺子的馅料,儿子有胃病,听别人说羊肉温补气血,祛寒暖胃。母亲绕着菜市场转了三圈不见卖羊肉的,反反复复问了几个卖猪肉的人,其中一人说:“您又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年三十,卖羊肉的人早回家过年了。”母亲盯着肉案上的猪肉,急得眼泪滴了下来。
②回到家,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交待父亲在家擀好面皮,马不停蹄直往市里赶。 ③菜市里只有两家肉铺还开着。气还没歇一口,母亲就说:“老板,羊肉,来五斤。”“对不起,大姐,刚卖完!”“那你可不可以快点告诉我,买羊肉的人走了多久?”“大概三分钟吧。”“老板,朝哪个方向走的,我马上去找。”
④母亲朝着老板手指的方向开跑,一边跑一边拉着别人问有没有买过羊肉,别人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她。跑到了市场尽头还是没问到,母亲颓丧地反转回来。正当她用衣角去擦脸上的汗时,拐角处一老大爷正弯腰挑拈荸荠。这东西便宜,儿子打小就爱吃,她也想称两斤。母亲弯下身子,眼睛陡亮,老大爷的菜篮里有一块羊肉。就是他,就是他,他就是刚才买下最后一块羊肉的人。
⑤母亲高兴地问:“老人家,这羊肉真新鲜,多少钱一斤买的?”老人如实回答。母亲这时压低声音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我儿子今天才回家,想吃我包的羊肉饺子,可是到处买不到羊肉,师傅,可不可以挪一半给我,我给您三倍的价钱。”“我这块才二斤不到,给了你,我们吃什么?!”母亲一急,扑通跪在老人面前,泪眼模糊。“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好吧,给你半斤,只能半斤„„”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
⑥老人随母亲重新回到肉案,肉案老板依照老人吩咐切下一小块。母亲拿着一小块的肉欣喜万分,脱口而出:“菩萨保佑!谢谢老师傅!”
⑦母亲回到家时,父亲的面皮早已整齐地躺在桌上。母帝抓紧时间剁馅,肉剁得细如雨点,点点滴滴与葱花、地菜交融在一起。捏出荷叶边,一个个含苞欲放,清香诱人。父亲看着摆放整齐的饺子,才发现早过午时,俩人还没吃过一餐饭呢。父亲对母亲说:“我们把没包完的面皮再和一点面粉做疙瘩吃吧。”母亲说:“你丢两个饺子进去,我们一人一个,尝
8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尝看味道如何。”
⑧母亲从父亲手中接过碗,轻轻地把饺子放入口中,突然皱起了眉,大惊失色:“唉,咸了!”母亲着急,赶紧把手中的碗撂到一边。“吃了再说,你不饿我可是饿得头晕。”父亲津津有味地吃着圆溜溜的疙瘩,很享受地望着母亲急迫的样子,微露浅笑。
⑨母亲跑到厨房东翻西找,接着传来碗跌碎的声音。父亲惊问:“你要干嘛?”母亲找来一个矿泉水瓶,用针刺出一小孔,打开蜂蜜罐,把蜂蜜倒入瓶中,再把原来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打开,挤出一滴蜂蜜注入,然后把饺子的荷叶边重新捏好。“你绣花啊,不嫌麻烦,用个小匙把蜂蜜往饺子里面倒不就行了。”父亲十万火急地说道。“这才叫均匀,依你的做法,到时甜的甜,咸的咸。”
⑩黄昏时分,儿子还没回来。母亲叫父亲在家烧开水,自个儿拿着手机跑到村外去接儿子。时间一点点在母亲的眼眶中流淌,母亲在寒风中不停地兜圈,不停地搓着手。母亲记不住儿子的号码,只是不断地把手机贴在自己冻得通红的脸上,手架酸了,又把电话在胸前暖和一会,再把电话贴向耳朵边,生怕漏接了儿子的电话。
⑪远处的爆竹声声,烟花四散,直看得母亲心痛。“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铃音乍响,母亲吓了一跳。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妈,我昨天遭贼了„„今天排了一上午的队,马上就要上车了,明天下午到家。”“这傻孩子,早不说。”母亲的泪在慌乱中如烟花飘落。
⑫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母亲不识字,当然没读过这样的句子。不识字的母亲默然转身走向来时的路,母亲走得很慢很慢。“嘭”的一声,一朵烟花高高地升起,在半空中炸开,华彩四射,照耀着母亲,也照耀着她脚下依稀的回家的路„„
(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②段交待了母亲买羊肉的原因,镇上的菜市竟然没有羊肉卖,从侧面证明了羊肉的“温补气血,祛寒暖胃”,不容易买到。
B.笫⑤段结尾处“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说明母亲的哀求,尤其是母亲的下跪让那老人既惊慌又感动,最终答应挪一块给母亲。
C.以“羊肉饺子”为题,一方面突出了本文的叙事线索,使故事结构清晰完整;另一方面又生动地表达出这饺子馅里浓浓的母爱。
D.笫⑩段“时间一点点在母亲的眼眶中流淌”,把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期待,而“流淌”突出了期待的漫长。
E.父亲这一形象的描写是为了与母亲构成对比,父亲较为淡漠自私,对生活也没有太高要求,只要有碗面疙瘩吃便觉得“很享受”了。
12.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
(1)远处的爆竹声声,烟花四散,直看得母亲心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在歌颂母爱的主旨下刻画了母亲的哪些性格特征,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处划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高考热点
15.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分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9 射洪中学2013高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本课设计:肖桂兰
校对:刘洋
审定:邵明灿
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一划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心灵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写创新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许多已经过去的成为历史的人或事件,对今天的我们有借鉴或者警示意义,以史为鉴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少走或不走弯路,请把“以________为鉴”填充词语补充完整后,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