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全文)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全文)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第一篇: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一切条件都还不成熟。不管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而不是急于求成。这只能是拔苗助长。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第一篇: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一切条件都还不成熟。不管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而不是急于求成。这只能是拔苗助长。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和议论。有人认为调结构、促改革就要以增长为代价,也有人对我国经济前景产生疑虑和担 忧。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全面分析。

回顾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增速在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这其中有近几年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规律性原因;有全球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常态慢增长,以及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减弱,外部需求增长速度出现趋势性下滑的阶段性原因;有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结构性原因。这些趋势性变化,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依据。

深刻认识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理性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从中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例如,尽管增速明显“换挡”,一些人所担心的就业问题却并未出现。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700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左右,这说明我们可以把GDP增长7.5%左右作为确定改革发展稳定平衡点的重要指标。再如,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投资增长快有其必然性,同时这一时期的生态约束矛盾也最为突出,如果投资增长太快,资源环境将难以承受。把握了这个阶段性特征,就可以恰当地选择投资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避投资超越支撑条件的过快增长,把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拉动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不能强行推高,也不能任其失速。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是万万不行的。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业和收入就上不去,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力度就会受到影响。我们不能刚刚走出了盲目攀比、“唯GDP”的误区,又走进了任由下滑、“去GDP”的误区。今年上半年,一些省份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回落,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如果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速继续下滑,或更多省份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市场预期会受影响,民生和社会支出无法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回旋空间会被压缩,保持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就会动摇。从这个角度说,完成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十分重要,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了周密部署,提出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这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确定的,代表着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对我国至关重要。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物价水平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又获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下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同时也是我国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能不能完成预期目标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下半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也正面临一些困难,其中一些还十分突出。我们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坚持底线思维,主动作为,让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动力更充沛,并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中国是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第一个提出全面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方案的国家,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预期也较为正面,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依旧陷在经济危机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困局中。因此,我们判断除中国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2014?2015年将依旧处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2014年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来自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对全球的溢出效应极其明显,而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退出依然可能对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美、日、欧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主权债务问题也将是未来影响国际经济的重要因素。其中,主权债务问题最严重的是日本;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是否还会出现个别小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也是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国际经济在2014年依然具有明显的风险因素,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正在复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经做出了明显的调整。新兴经济体中,中国也将迈出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步伐。银联信在报告中表示,预计2014全球经济将好于2013年,总体有望达到3.5%左右的增速。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仍处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取得新进展。虽然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不牢固,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宏观调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较大,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如何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呢?就是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中国如今的制造业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节点,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劳动力剥削。美国人聪明之处就是控制了产业链,自己控制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而把利润最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的劳动力。而且往往造出来的产品都返销美国,国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真是“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政府为了保障出口,保持着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或者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出口。这种思想方式似乎有悖于“经济发展,全民共享”的理念,为增长而增长的思维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政府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政府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2011级外国语学院英语2班 苏瑞瑞

第二篇:如何看待当前(2014)经济形势

一.单选题

1.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四个突出特点()。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稳增长、快推进、促改革、调结构

B.重保障、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D.紧治理、快推进、促改革、惠民生

2.以()、()为重点,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价格监管、居民消费

B.保障制度、调控思路

C.平稳增长、居民消费

D.创新宏观、调控思路

3.以()和()为突破口,深度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创新,重点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内在的动力。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体制改革、管理体制

B.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C.扩大需求、转变职能

D.体制改革、扩大需求

4.国内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不协调的因素仍然存在,其中()()成为国内经济的主要矛盾。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B.经济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C.产能不足、有效的需求不足

D.经济能力不足、公共资源短缺

5.以()为落脚点,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倾斜,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价格监管

B.改善民生

C.管理体制

D.扩大需求

6.在出口需求受到国际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线。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7.总书记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指导方针。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8.财政金融改革稳步实施,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完善税制、减轻税负

B.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D.创新宏观、调控思路

9.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改革方案的实施对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作用并不大。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10.我国不具有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第三篇: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经从贫困、落后、封闭的国家,迈向正在现代化的小康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瞩目中国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对中国的崛起心怀嫉妒。中国的崛起的确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所以有人会有些不舒服。但是我想,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然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多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金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 700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同比增长 1.8%,增加 307 万人。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应较为充足,消费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各个月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行,远低于全年物价总水平调控目标。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27 元,同比名义增长 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 元,同比名义增长 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986 元,同比名义增长 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3120 元,同比名义增长 12.1%。9 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

外贸出口将温和回升。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改善,温和复苏有望延续。美国下半年在就业和房地产回暖驱动下有望加速复苏。欧洲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欧元区将延续复苏势头。日本将在国内消费和投资推动下继续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年初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金融动荡后,经济形势趋于稳定。我国出口环境有所改善,国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也将减轻贸易企业负担,外贸出口有望保持回升走势。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结构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短期周期性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外需明显不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大幅升值进一步抑制出口增长;企业盈利前景不佳以及去库存化等因素导致投资出现减速;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市场调整导致消费稳中略降。

从中期结构性因素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化解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

从体制机制因素来看,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尚未到位,各部门、各地方行政效率较低影响到政策落实。此外,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不作为现象,稳增长政策执行不到位。

三、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长期问题。首先是有害气体减排与工业化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整个大气环境被破坏,南极和北极的冰川都在融化。工业化加大了温室气体排放,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与我们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减排承诺。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但是,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不能承担相同的义务。尽管如此,我们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南到北,我们的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污染,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的水污染更是严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生活美好,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最终目标。如果人均GDP达到一万、两万美元时,水都不能喝,GDP还有什么用?所以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等环境已经污染了再治理它就太难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再次,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很令人忧虑。资源匮乏了,环境污染了,我们的后代该如何生存?对石油、煤炭、水以及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近海油田不开发,煤矿基本上也不开发,资源得到了很好保护。美国不开发其地下资源,主要是买其他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很自私。自私的一面我们不学,但保护环境的一面我们要学,要借鉴。我们不能耗竭式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我们现在也要学会保护资源。我们要学会资本运作,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我国外汇储备的应用,相当大部分应该放在这方面。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海外资源做支持,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最后,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给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要有更大的支持。

四、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对中国有利也有挑战

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在不断分化。先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差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在此形势下,欧元区于1月推出欧版QE,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放松”。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好于2014年,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通胀和增长目标,将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实行超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也表现为“放松”。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抬头、制造业回流、失业率下降等都使经济向好。但美国2014年11月宣布退出QE,并于2015年年中可能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表现为“收缩”。发达经济体之间宏观政策的收和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美国是世界超大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放松带来的影响,不足以抵消美国在宏观政策上收缩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再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是表现相对较好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都相继采取了放松的宏观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分化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同挑战。

总之2015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坚挺回流、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对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国每年进口约三亿多吨,如果价格降一半,我们进口原油会节省一千亿美元左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棉花等。但是,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以后,必然引起新一轮的世界通缩。一旦通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中国产品出口将形成严重需求约束。还有,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20多个国家开始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使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展望

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中国如今的制造业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节点,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劳动力剥削。美国人聪明之处就是控制了产业链,自己控制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而把利润最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的劳动力。而且往往造出来的产品都返销美国,国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真是“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政府为了保障出口,保持着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或者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出口。这种思想方式似乎有悖于“经济发展,全民共享”的理念,为增长而增长的思维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政府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政府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第四篇:如何看待当前(2014)经济形势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出口需求受到国际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线。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2.以()为落脚点,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倾斜,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价格监管

B.改善民生

C.管理体制

D.扩大需求

3.我国不具有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4.国内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不协调的因素仍然存在,其中()()成为国内经济的主要矛盾。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B.经济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C.产能不足、有效的需求不足

D.经济能力不足、公共资源短缺

5.以()和()为突破口,深度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创新,重点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内在的动力。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体制改革、管理体制

B.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C.扩大需求、转变职能 D.体制改革、扩大需求

6.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着力点之一:推出更多的公共资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7.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需求()。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D A.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B.人民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C.群众需求、投资需求、发展需求

D.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发展需求

8.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四个突出特点()。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稳增长、快推进、促改革、调结构

B.重保障、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D.紧治理、快推进、促改革、惠民生

9.总书记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指导方针。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10.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改革方案的实施对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作用并不大。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第五篇: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良好

一、200

9、2010年的中国经济

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作出努力,维持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是二次探底没有出现。在房地产问题上,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可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

1.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2.“十一五”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2008年以来的扩张性政策使得我国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显著。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部门民间资金选择了“蛰伏观望”,扩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民间投资份额有所降低;2010年,经济形势转好,很多民间投资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活跃度增强。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内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渐趋活跃。

4、出口将保持增长

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回升,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外需有可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正拉动。

5.十六大以来积累了宝贵经验

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国际方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沉重,流动性泛滥,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本身问题,但必然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中,也不同程度存

在通货膨胀问题。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给宏观调控设置了障碍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结构性的,也有体制性的,使得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本章小结

2011年,虽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的总体经济环境在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不出现重大特殊事件,估计2011年GDP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一、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 财政政策: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

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 政府支出,增加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

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 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

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例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

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出现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

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原因

1. 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逐步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2.

3. 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的资金支持,也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

三、财政政策主要是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只有继续实施,才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

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途径

1.

2.

3.

4.

5.

   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优化投资结构 完善税收政策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目标: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 途径:直接或间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机构、公司要破产,挽救它们就要提供额外的货币,让它们有喘息之机。中国和

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当前,受输入性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面临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而且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向

正常的增长轨道。因此,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中性的政策,既不过度的宽松,也不是过度紧缩。一方面可以使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增长相匹配,避免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转向正常的增长轨道,货币政策随之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宏观调控方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中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01204 早新闻

2、央行官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101105 财经早班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其内涵在于:

二、稳定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较明显的物价上涨压力,月度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一度超过5%。

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上涨

三、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18亿亩);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

 农业脆弱,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 几次通胀都与农产品有关,说明我们的农业还是薄弱的,基础还需要大力加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供给方面要继续高度重视农业,下大力气去发展农业; 需求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措施,配合一些必要的行政办法,控制投机性行为,维持市场秩序,保持

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预计2011年CPI总水平将会保持在4%左右,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四、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关系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措施,是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最终目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不应将调结构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立起来:调结构、转方式是为了更好的增长,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稳定价格总水平不仅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五、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改革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时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我们要在“十一五”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继续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提供保证,要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注意从全局角度综合来看。

2011年,我们要对国有经济继续改革,对财政、税收、金融这些方面体制进行改革,还有资源型产品的税收,环境税,这些改革怎样使它们有一个更高的框架来做统一指导、发挥更大的效果,加强顶层设计非常必要。

六、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强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 学有所教:加强重点领域建设,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扩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全面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本章小结

2011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承前”,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进一步克服;“启后”,今后经济发展不仅要考量增速,还要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

几个热点问题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稳定、可持续的动力。

过去消费增长也是较高的,但大大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从长期看,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待提高。

因此,国家将长期持续刺激消费的政策,特别是对那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收入的政策要加大力度,使消费加速、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能稳步提高,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能保持在50%左右。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突击力量。

投资是促进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大助推器,比如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以上。

经济衰退时政府增加投资,经济过热时削减投资,投资似乎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灵丹妙药。实际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比较贴切。投资既能帮助经济快速走出低谷,又容易使经济走向过热。

沉重代价: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过程,重复建设,盲目铺摊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投资效益大幅度下降,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积累等。

因此,必须深化预算制度和投资制度改革,努力解决政府、国有企业和大学等企事业单位的软预算约束和投资失败无人承担责任的严重弊端,使政府投资保持在一个合理规模,更多地鼓励民间投资,使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避免大起大落。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出口的数量,还取决于进口的数量,直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甚至打起来货币战,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增加数量为主的粗放式的出口方式将遭遇更多的阻力和困难。

出口企业必须下决心改变对外贸易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争取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能稳定在10%左右。

二、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抑制房价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经验不足,同时没有足够重视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使所有的住房需求压力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上,增加了当前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难度。

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含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 抑制投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住房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运用各种手段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坚决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资需求,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涉及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24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其中一半是约束性指标,与人民生活、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类有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大增,一半关乎民生。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

于7%……

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民工都可以先采取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但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居住要方便。

三、收入分配改革

“蛋糕”越做越大。

“蛋糕”分配变得越来越关键,这不仅是作大“蛋糕”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作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人群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劳动者报酬比重持续下降,资本所得明显上升;

收入分配不规范,寻租投机现象比较突出;

建立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

◆工薪阶层:建立工资谈判机制(政府要支

持处于弱势地位的劳方)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完善,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计划。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国富”到“民富”的重要转变。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促进和谐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努力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四、如何看待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重要的安国之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到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9亿,城镇就业3.2亿,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9:27:34;

2、“十一五”时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

3、非国有经济就业比重由74.6%增加到78%,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4、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近4500万人;

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要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就业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提出了挑战;

3、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会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

4、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的转移要求调整产业就业结构,加强

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在国家“就业优先”的战略指导下,在政府促进就业的多项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就业形势将会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就业压力,需要努力克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