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bellee英文赏析
第一篇:annabellee英文赏析
英文影视赏析
《辣妈辣妹》影评
摘 要:由导演的《辣妈辣妹》是一部喜剧、家庭、奇幻电影,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母女由最初的互相不理解,经过交换灵魂而得以亲身体会对方的生活,最后隔阂消除,母女益发情深的故事。当噪音不再是噪音,继父并不是恶父时,当她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别人的生活,以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已生活的状态,不是因为我们倔强的就要这样,而是你们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辣妈辣妹的剧情简介
黛丝·科尔曼(杰米•李•柯蒂斯 饰)是一个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女儿安娜(林赛•洛翰 饰)与小儿子。但黛丝跟安娜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的做法。妈妈一直不理解高中的女儿,并且试图控制女儿的生活,不允许女儿参加乐队,对于女儿经常得到的F加以批评,并总是肯定的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很努力„„我可以通过所有的考试„„”。女儿同样不理解妈妈,她试图向妈妈解释些什么,而且一直认为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为安娜乐队及母亲再婚的事,两人又闹起来,互相表露着各自的不满。这天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两人同时冒出个念头,希望自己变成对方,并表示如果换做是对方,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这种幻想,在一块神秘饼干的参与下,居然实现了……一觉过后,妈妈和女儿如愿地换了灵魂,惊恐中她们不得不接受事实,走进对方的生活,互相配合做好各自的事:妈妈去女儿的学校上学,女儿去代替妈妈做一名心理医师,虽然这并不是她们待见的。这期间经历的事,才让母女认识到各自的生活,理解到各自的感受。或许处在她的位置你会比她做得更恶劣,就像妈妈被女儿的朋友考试所害,在受到帮助时,她竟恶意的去报复。她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对方,同时也让母女学会彼此谅解。 与此同时,女儿作为“未来继父的未婚妻”终于真切的了解到继父的想法以及继父对自己和母亲的爱。糟糕的是,苔丝妈妈不久就要嫁人,再做新妇了。就在跌跌撞撞中,母女两人在相互体会着对方的生活,最终在妈妈的婚礼上,母女二人终于回到各自的躯体。
二、影评
1、本片最重要的是反应母女之间的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中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相同。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们爱自己的孩子,给了孩子们所想要的一切,但是却并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内心的世界,所以一味的以自已的方式去给予他们。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不理解,既然给予了一切,为什么还要有所限制,所以我们抱着各自所持有的态度相处着。因此在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没有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不要对别人的做为轻易的Say No!
2、在身份互换中女儿也清楚的明白了继父的想法和继父对母亲和她的爱,如果不是这次的互换,也许女儿永远都无法知道继父的爱。这足以说明表达出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爱,我就要把我的爱表达出来。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愧疚。我如此爱我的父母,但十四年来好像从未面对面的对父母说过“我爱你”。至多是在信中、电话里吝啬的说“想你”,而从未告诉过父母我对他们的爱。尽管现在是文字表达,但我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每每长大一天,我的爱就会多一点,父母不仅给予我肌肤,还给了我思想和品德。
3、 影片中的男主角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时是被安娜的个性所吸引的,在安娜进入母亲的身体之后,其个性魅力仍无法被容颜掩饰,男主角转而对“母亲”着了迷。 这让我很感动,觉得男主角很真诚。我虽然无法接受那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这也可能是真爱的一种吧,如果那种东西存在的话。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那种接近灵魂的交流,很美好。
三、总结
母女之间的交流沟通很重要,虽然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影片中的那种交换灵魂的事,那只不过是对换位思考的另一种幻想式诠释。但是,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很微妙的,有人用言语,也有人用行动。无论如何以何种形式交流,最终,浓浓的亲情终会渗入心底的角落和每一根血管,有句话说的好:血浓于水。况且,母女之间本就是血肉相连的,冲着这层不可分割的让人窝心的联系,为人子女的都应该以最宽大的胸怀拥抱母亲。我会在成长中体会父母的感受,也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一个越长越大的女儿的心。
第二篇:呼啸山庄英文赏析
Wuthering Heights which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highly regarded novel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t has a secure position in the canon of world literature. As a shattering presentation of the doomed love between the passionate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haunting love stories in all of literature. In Wutherin
The story ended with Heathcliff’s suicide. He died for love and his death shows his love to Katherine. He gave up the revenge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fter he knew that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shows that he was kind in nature. It was the cruel reality that twisted his humanity and made him become brutal and heartless. This kind of recovery of humanity was sublimation in spirit and it glared a kind of humanitarian ideal of the author and endows the terrible love tragedy some hope. Therefore, Heathcliff’s change of “love---hate---revenge---a recovery of humanity”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but also a clue throughout the whole novel. According to the clue, the author arranged an unpredictable scene for us. Sometimes it was the moor full of clouds, sometimes it was courtyard with a sudden rain and wind. The story has always been shrouded in a kind of mysterious and horrible atmosphere.
The novel is actually structured around two parallel love stories, the first half of the novel told about the love betwe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while the rest dramatic second half told developing love between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 In contrast to the first, the latter tale ends happily, restoring peace and order to Wuthering Heights and Thrushcross Grange.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s love story is that it involves growth and change. Early in the novel Harleton seems brutal, savage, and illiterate, but over time he becomes a loyal friend to young Catherine and learns to read.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s love, on the other hand, is rooted in their childhood and is marked by the refusal to change. In choosing to marry Edgar, Catherine seeks a more genteel life, but she refuses to adapt to her role as wife, either by sacrificing Heathcliff or embracing Edgar.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s love is based on their shared perception that they are identical. As Catherine declares, “I am Heathcliff,” while Heathcliff, upon Catherine’s death, said that he cannot live without his “soul,” meaning Catherine.
Catherine’s betrayal and her bitter destiny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whole story. It made Heathcliff change his love to hate. After Catherine died, the hate became the motivation of his revenge. He successfully attained his objective. Not only he let Edgar and the Linton died in desolation and possessed their property but also let their innocent younger generation experience the hardships. This kind of crazy revenge clearly showed his uncommon and rebellious behavior. This special spirit of revolt was formed by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his special character. Heathcliff’s love tragedy was a tragedy of the society and that time.
Wuthering Heights was known as “most strange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it was an unpredictable "strange book". The reason is that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sentimentalism that lies in the works of the same age. It replaced the deep sadness and depression with intense love, brutal hate and ruthless revenge. It just like a strange lyric poem, imagination and intensive emotion existed among the words and between the lines and it had a kind of amazing artistic power.
第三篇: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刮痧电影赏析
《刮痧》讲述了在两种差异文化的冲突下,人的状态。一个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悲剧,一个普通的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美国,男主人公大同以为自己实现了“美国梦”,成为了真正的美国人,可是命运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刮痧”—中国再普通不过的一种中医疗法,在美国却成了虐待儿童,“妻离子散”让大同陷入了痛苦和困惑中,也让他明白了即使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表面上他多么和谐的融入美国的生活中,但并不代表他已经是一个美国人,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
男主角名叫“大同”,显然,这是有意引用《礼记·大道之行》中的“天下大同”之意,人与人不设防。无障碍地平和相处,是谓“大同”。“大同”一直以来是人们的梦想。男主角一开始坚定地相信它是可以达到的,他在一开头的获奖感言中便说:“八年前,我还是一个新移民,站在街头卖画为生,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你们中的一员·······”,他说这就是他的“美国梦”,但我更认为这是他心中的“大同梦”,他相信自己可以完美地融入当下的美国文化中,完美蜕变,了无痕迹——不过,梦终究只是梦,与坚硬的现实一磕碰,便要显露其中的虚空了。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大同深深的挫败和无奈,浓重的悲哀仿佛通过镜头渗透进每个观众的心中,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能被理解的孤独感。
有一个人物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加起来可能不超过一分钟吧,老
霍出现的镜头分别是“扮兵马俑”、“在赌场”、“巴士上猝死”、“霍华德墓碑”。一开始觉得匪夷所思,电影中为何要穿插进这样一个有点无厘头的角色呢?后来一想,是想给个对比吧!大同是在众多移民到美国的人中生活得较为如鱼得水的一个,有事业、有家庭、有荣誉。但这样的角色毕竟不是多数,绝大多数的移民的日子过得并不顺。老霍年纪大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没有年轻人强,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来到异国他乡,耳边都是自己听不懂的话语,眼前都是自己不认识的异国人脸孔,无依无靠。他这样的人只能做做类似“扮兵马俑”的工作挣点钱糊口,没有朋友,没有亲人,闲暇了在赌场耗时日,庸庸碌碌,形单影只。最后,他在巴士上猝死了,也是了无声息。那名美国警察轻描淡写地说:“心脏病,很常见,每天这样的人有很多。”是啊,这样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在文化差异的碰撞中难以适应、不知所措,寂寞又卑微地活着,又了无声息地死去。大同,是少数;老霍,才是大多数!
此外,给我更深感触的是文化与文化间的代沟。片中有一幕,美国的一位女护士,对许大同在妻子难产时做出“只要妻子,可以不要孩子”的表态惊诧莫名,甚至认为许没有人性,女护士发出怒吼:“你们东方人真是野蛮!”这句话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尽管种族歧视在法律上早已废除,但在一些西方人的心中,仍然对华人存在偏见。最近几年,由于华人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重视家庭、教育和职业道德,经过长期的努力大部分人获得了成功,进入移民精英行列,但是他们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歧视,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为西方人
对东方文化的不了解而遗留下来的历史偏见。
大同在法庭上的歇斯底里,原本让一件在国内可能只要三言两语便可以说清的事,放到了具有文化差异的美国却变成了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死结。当原告律师把孙悟空说成一只“野蛮的中国猴子”,并想以此证明大同是个具有暴力倾向的人的时候,大同终于忍无可忍,当场失控发飙冲过去想殴打这名律师了。我想,大同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对方律师在自己面前搬弄是非,更深层次的是,对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理而自以为是的解读,这激发了大同心底隐秘但却始终强烈的民族荣誉感——我是个中国人,我决不允许你信口雌黄污蔑我的祖国的文化!
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宣扬“人人生而平等”,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种族歧视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对亚裔还有黑人、拉丁裔等等,这个问题的根源由来已久,而我认为美国社会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很多是由于美国主流社会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或误读而造成的,这也是中西文化差异沟通障碍的一种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宣传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中美交流,增进美国人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了解,改变美国人对华人的旧印象。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消除文化差异的关键是要有一颗包容和相互理解的心,就像片中大同的朋友昆兰一样,愿意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体验“刮痧”,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只愿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融合,
思想能够淡化肤色,交流能够加强理解,求同存异的同时,多元文化的社会能够和谐共处。
第四篇:西风颂英文赏析论文
The analysis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Ode to the West Wind is the most famous lyric poem written by Shelley. There are five stanzas in the poem. In the first stanza, the poet uses the personification like “breath” to help describe the wet wind scatters the dead leaves and spreads seeds, here the poet gives us a image that the west wind is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In the next two stanzas, the poet describes how the west wind conquers the sea and the sky, we can see the west wind’s great power. In the last two stanzas, the poet expresses her wish to become the west wind.
From the poem we can see many images are used, such as “the dead leaves, the cloud and the wave”, and they all help to describe the west wind’s power, so is the west wind also just a image? To get the answer we must know the background when Shelley wrote the poem.
The poem was written in 1819 when European worker’s movement and the revolution were going on. British working class fought with the bourgeoisie for their right to make a living. Concerning this fact we can see that the west wind is not only a image, it is a symbol, namely that the west wind is like the revolution which destroys the old world and creates the new world. In this poem, the poet turn to the west wind for help because in her heart, the west wind stands for the moral and the spirit, it can give people power.
The poem is a ode. The stanza used in this ode was developed by Shelley from the interlaced three-line units of the Italian terza rima: aba bcb cdc and so on. Shelley’s stanza consists of a set of four such tercets, closed by a couplet rhyming with the middle line of the preceding tercet: aba bab cdc ded ee. This kind of rhyme breaks the old rule and describes the west wind’s great power vividly.
第五篇:英文电影经典台词赏析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作为国际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英语成为国人必修的课程之一。而英文电影作为现在的流行趋势,它成为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英文电影极其重要。本文我从英文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现状环境入手,找到从英文电影中最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听力、口语、语音面貌等各方面有更强的认识,尽量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些,并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英文电影这个行业现状前景广阔。
【关键词】英文电影 发展趋势现状 语音面貌
一、诸论
电影是中西方文化交际的媒介,而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受多重因素制约。本文通过对言语交际行为中合作原则的回顾,分析了英文电影中的英文原版经典台词。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我们选取该题。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英文电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的素材来源广泛, 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 反映了欧美国的语言、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对英语电影并不陌生,在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广泛应用过。
如果能够利用英文电影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 增强语感, 更好掌握握所学语言的语言和文化, 而且最重要是可以让学生摆脱学习英语的枯燥、单调,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根据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际以及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实际, 总体来说, 选择电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看该英文影片所包含的语言信息量大不大;
(二)看该影片内容是否贴近生活;
(三)看影片中人物的发音是否清晰、标准、地道;
(四)看该英文电影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语言的载体和文化沟通的桥梁。它集图像和声音为一体,具有艺术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它为学生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材料生动、直观、逼真;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潜能,引发学生想听、想说的强烈愿望;它能为学生自然主动地听说英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使得学生愿意听、说英语,喜欢听、说英语。总之,原版英文电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兴趣。
(二)提供真实的语境。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去接触和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English Native Speakers)以及他们的说话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机会很少,而电影来源于生活,它所展示的语言和交际场景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生活中的语言和交际场景。 这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能体会在真实情境中该怎么运用英语来交流。 生动、逼真的话言和画面使大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三)学习文化语言。展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映射着语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息息相关,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根植的文化,而原版英文电影正是通过鲜活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展示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等,使得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有深入的了解。
(四)欣赏英文电影。1.选择合适英文电影。选择比较经典的英文电影,如《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狮子王》(The Lion King)、《阿甘正传》(Forest Gump)等等,在让学生欣赏这些影片之前, 教师应提前准备和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与影片有关的文字和图片、电影脚本以及关于该部影片的影评等, 以帮助了解剧情,看脚本时还要标注比较难的单词和语句。2.去掉电影字幕。去掉电影中中文字幕,或者切换成英文字幕或无字幕来练习听力。一边观看,一边跟着角色说话,尽量去模仿影片人物的发音及语气,这样既锻炼了听力,又提高了口语。3.记录影片中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经典台词。准备一本笔记本,以便在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中记下影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经典台词,学生通过课上跟读、课后背诵这些词汇和经典台词,将有助于他们提高其口语水平。4.学习英文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 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也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5.给影片配音。给英文影片配音是一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有挑战性活动,同时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这项活动要求比较高,它是在把人物对白准确地记下来,并且能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背诵对白、反复模仿等。这样的话,通过配音练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口语表达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无论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 都具有其他教学媒体如录音机、收音机、投影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选择合适的英文电影,并且让大学生欣赏这些英文电影,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视觉、听觉上极大程度的满足,扩展了学生对不同国家( 特别是英语国家) 的文化、习俗、社会概况的了解, 而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后活动, 还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将英文电影欣赏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服务。 诚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大学英语电影听说教学的教材紧缺;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 学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进行设备检查;教师需要观看大量电影再从中进行精挑细选, 工作量大大增加, 面临更大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80- 150.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1998(2):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