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及案例分析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一、高职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内外在需求
从社会层面来讲, 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 而自主创业是应对就业压力、优化就业结构的一种方式。同时, 社会的多元化也造就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学生自身角度而言, 不少90后高职学生崇尚个性和自我发展, 不满足于拿固定工资, 希望自己当老板, 开创一份事业。
(二) 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4年下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 从普及创业教育, 提供工商、税务、银行开户等多方便利, 提供资金场地支持, 加大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1]与此同时, 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文件, 鼓励和扶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笔者所调研的常州市为例, 该市围绕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鼓励和扶持更多大学生来常创业。2016年, 常州市正式出台了旨在鼓励和扶持更多青年大学生创业的《常州市“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在3年内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 完成创业意识培训30000人, 创业培训6000人, 扶持大学生创业3000人, 其中创办企业的不低于1000人, 带动就业10000人。行动计划中所称的大学生, 是指普通高校在校生 (含休学创业的大学生) 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毕业5年内的高技能人才、在国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 (含学士) 的留学人员, 享受同等待遇。
(三) 学校层面支持
据调查, 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高职院校为例, 在创业课程方面, 各校都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创业课程;在创业培训方面, 都与常州市大学生创业中心合作, 每年培训GYB (产生你企业的想法) 和SYB (创办你的企业) 学员;在创业实践方面, 各院校都建立起了创业园或创业实践基地, 提供场地和服务, 为在校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在创业活动方面, 各院校的创业大赛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优秀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得诸多荣誉, 有的项目还获得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二、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调查及案例分析
(一) 累积演化型
在调研中, 这是最普遍也最简单的一种模式, 占到了高职学生创业比例的六成。很多学生在内外部资源, 如资金、经验、心理储备等方面受限的情况下, 会在创业初期选择那些壁垒较低, 容易上手的行业, 可以在创业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和资源, 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再转向自己更想做的行业。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门槛较低, 风险性较低, 能够为创业者提供“试水”的机会。但这种模式属于低层次创业, 竞争力不强, 可持续发展性受限。
例如,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同学是一名贫困生, 在校期间, 为学生宿舍配送桶装纯净水, 由于踏实肯干, 不怕吃苦, 从刚开始一个个宿舍跑业务到后来形成常州五所高职院校的宿舍全覆盖, 受服务人群超过一万。李同学在初次创业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能力, 也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后来成功转向果蔬在线销售领域,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 连锁复制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通过一定的出资加盟已有的品牌或成熟的商业模式, 有助于学生减少创业前期的探索过程和品牌推广费用, 并且, 学生还可以通过连锁企业成熟的店铺装修风格、经营管理模式、系统培训体系等, 迅速锁定目标客户, 快速进入创业实践状态。在我们的调研中, 此类模式占高职学生创业模式的三成左右。
例如,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程同学在校门口沿街店铺开设的“大大鸡排”店就属于此类模式。前期, 程同学与同学集资缴纳了10万元加盟费, 连锁品牌提供装修指导、原料配送、技术培训等服务, 只花了一个半月时间, 程同学的新店就开张营业, 目前运行良好。
(三) 技术驱动型
此种类型的创业学生大都拥有良好的技术特长, 以技术为依托进入市场。这种模式相较于前两种更具技术含量, 能够避免低端同质化竞争, 也更容易获得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在调研中, 此类创业模式的比例相对较低, 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 应该与高职学生的学业基础及研发能力有关。
例如,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孙同学是15级物联网专业的学生, 在做自闭症儿童康复志愿者的过程中, 研发出多功能感统训练刷, 并获得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 2015年底, 孙同学注资10万元于成立了“常州灵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致力于自闭症康复训练的网络平台开发, 包括自闭症康复训练的网络课程开发, 家庭康复训练的在线指导, 感统训练器材的销售等等。2016年, 该项目参加江苏省互联网+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 同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创业项目, 获得10万元扶持资金。
(四) 概念创新型
概念创新型创业模式指创业者 (团队) 受到较低的内外部环境的制约, 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迅速成长, 实现财富的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和冒险精神, 对客户的价值主张有深刻的理解, 拥有新颖的创意, 并能够通过模拟孵化迅速转化为互补性资产从而实现商业化, 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Google、Facebook和联邦快递都属于这种模式。
例如, 常州电大王同学创立的“二次元工作室”, 聚焦小众非主流COSPLAY文化, 通过网络营销相关衍生品, 如服装、道具和书籍等, 同时, 通过网络直播电台聚焦感兴趣的受众, 获得“打赏”及广告收入, 目前, 正与两家风投机构进行接洽。
三、案例总结
(一) 多种因素影响创业模式选择
在如今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 高职学生有意愿进行创业的越来越多。而其个人基本特质、创业动机、资源整合与转化能力及外部环境等都影响着创业模式的选择。
(二) 创业者的创业素质至关重要
案例中的几位创业者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利用各种资源, 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在校期间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创业素质的培养, 并且想方设法进入实战训练,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进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三) 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核心力量
初创团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以上几个创业案例中, 他们都有自己的合伙人或搭档, 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 能够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但是, 一些项目进入发展期后, 团队成员的内部矛盾有时会凸显, 因此, 如何巩固核心团队是许多创业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的难题。一般而言, 可以通过共同的愿景、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分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保证初创成员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四) 资金问题是创业成功的基础保障
资金问题既包括创业项目初始期投入的启动资金, 也包括项目发展过程中持续性投入资金。前者是项目成立的保障, 后者是项目发展的要求。在以上案例中, 几位同学的资金来源于兼职的积累和家庭朋友的支持, 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同学集资和大赛的奖金、资助。调查显示, 资金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作为创业者而言, 一方面, 资金的筹措能力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 选择项目时要量力而行。
(五) 全方位的系统支持为创业成功助力
几位创业者首先得到了亲人朋友的支持和学院的扶持, 有的还获取了省市级的扶持。国家政策的支持能够保证创业者“找准方向”, 不违背国家发展大势;行业发展的支持保证了创业者“抓住规律”, 走在正确的路上;家庭的支持能够保证创业者“找到归宿和幸福”, 稳定后方支撑。[2]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创业活动在高职学生中的比例在上升, 很多年轻的创业学生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有创新思维有闯劲。
2. 创业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与创业者素质匹配, 也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扶持。
3. 创业项目的选择, 创业模式的选择非常关键, 创业者应结合自身能力和特点。
4. 高职学生创业还面临着诸多障碍。
(二) 建议
1. 创业主体
高职学生作为创业主体, 是创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内生力量, 也是关键的核心要素。因此, 提升创业主体的创业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一方面, 从自身角度而言, 创业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学习, 不断探索, 不断提高。这当中包括, 把握宏观背景和行业动态, 顺势而为;对商机的敏锐捕捉和判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 多方位利用和整合资源;做好战略布局, 进退有度等。另一方面, 应不断完善高职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 构建起面向实践、整合资源、导向明确的创业教育体系, 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支持。
2. 政府层面
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对创业成功具有本质性、整体性的作用, 是创业活动繁荣发展的保障。政府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中坚力量, 而政策体系是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强有力的支撑。因此, 政府首先应从政策入手, 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门槛, 全方位多角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其次, 政府还应积极促进优质资源整合,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导向支持及配套服务, 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创业。
3. 学校层面
高职学院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首先,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 不能沦为形式主义, 也要避免急功近利。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人才培养, 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教授。应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师资配备、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 与专业与市场结合, 形成一体化培养体系。其次, 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依托创业园、创业实践基地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与此同时, 通过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形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提升创业实战水平。[3]
摘要:通过调研,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模式进行分类并且选取案例进行分析, 从创业主体、政府层面及学校层面提出优化高职大学生创业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模式,案例
参考文献
[1] 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 (5) :50.
[2] 姚毓春, 赵闯, 张舒婷.大学生创业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园创业企业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 2014 (4) :91.
[3] 叶华.微创业模式研究进展及其教育路径概述[J].职业时空, 2015 (7)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