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分类及控制论文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校拨款逐年上升, 社会团体对高校的捐赠也在增加, 但仍不能支撑高校庞大的日常教学开支。高校一般采用银行贷款弥补资金缺口, 再加上财务管理并不十分健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的风险等级。虽然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出现破产的可能性较小, 但可能会出现资金流动周转速度过慢、日常开支难以满足等情况, 这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制约。
一、高校财务风险分类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理论界将财务风险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集资金进行资本扩张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企业负债经营导致企业利润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例如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更属于狭义的财务风险。
(一) 财务总体失衡的风险
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地方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以及社会慈善捐赠三方面。中央以及地方财政难以负担所有高校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开支, 高校的教育事业收入即学生缴纳的学费具有季节性, 通常情况下一年收缴一次且屡有拖欠的情况发生, 民间社会团体的捐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一旦高校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可能出现流动资金不足, 严重时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另外高校的资金充足也可能因使用不当而造成财务总体状况的失衡。
(二) 还贷付息的风险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普及, 原有的学校规模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 各高校都面临着扩大学校面积修建新校区增加教育经费的问题,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是众多高校采取的筹集资金方式, 高校通常高估自身的偿债能力, 贷款的规模较大, 而银行认为高校不会破产经常对高校的高额贷款审查不严。不同于财政拨款和慈善捐赠, 商业贷款需要还本付息, 高额的利息可能诱发以贷还贷的情况出生。高校面临巨大的压力, 利息将占据高校日常开支的重要一部分, 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高校的负债增加必将会减少日常开支, 减少鼓励支出, 这不可避免的对教学科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 财务管理的风险
高校不同于企业, 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高校的财务人员相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能力相对较弱。首先高校的预算编制较为简单缺乏固定的衡量标准, 通常仅考虑当年需要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考虑较少, 而预算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再进行调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不同于企业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 高校的预警系统普及程度不高, 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这就对财务风险缺少监控, 而有些高校虽已经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但财务人员警惕程度不高, 风险信息的传递就会产生一定的时滞。另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并不完善, 这些情况的发生是高校内部控制、内部稽核以及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最后高校财务风险责任的界定尚不明确, 高校领导的责任意识不够强。高校领导人大多为任期制, 往往只注重任期内科研和教学成果而忽略了对财务的监管, 这些高校财务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往往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一) 增加教育经费, 合理使用经费, 减低收支比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素质人才的充裕为我国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因此中央、地方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教育财政经费投入, 设置鼓励扶持措施, 还可通过产学研结合、吸收社会慈善团体捐赠等方式使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增加高校的资金收入, 降低其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各高校应该明确长期发展目标, 适当地引进各层次的学科人才, 改善科研教学环境, 充分发展传统优势学科吸引更多的财政拨款, 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增加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 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深造。高校综合实力以及影响力的提升将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和慈善团体捐赠, 高校的经费收入将得到提高。
经费获得后合理的使用也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应清醒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情况、发展前景以及还账能力, 合理的进行设施建设以及科研投入, 高校对于设备购进以及大型固定资产的建设一定要进行科学研究规划, 充分考量学生规模数、工程规模数、资金拥有量等因素要使得所有现存设施都已经发挥出最大的用途, 避免出现闲置浪费不能盲目购置修建。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方面也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 应先集中考虑发展高校传统优势学科再利用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如果对各个学科进行平等的投资, 不仅不能建设好优势学科, 其他学科由于缺少经验学习也很难发展起来, 资金安排的不合理将提高了财务的风险。
(二)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编制的工作应本着科学、全面、严谨的态度, 充分考量高校发展的切实需要以及高校现有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应对各项花费进行严格监管, 比较预算与实际花费之间差异,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对预算偏差及时进行调整。高校还应该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控。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指标, 例如资产负债率、负债偿还率、收入支出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衡量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收益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并设立恰当的“警戒线”有利于高校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
(三)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提高财务业务能力、强化风险意识、明确责任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高校应对财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以及业务能力培训, 并给大家创造更多相互交流讨论机会, 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增强风险意识和业务能力。针对责任感不强的问题, 政府可发挥监督职能出台法律规范来约束高校普遍存在的大额举债行为。
高校领导应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应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并不是一时的, 而是与学校长期发展息息相关, 也不是无法预测不可控的, 应提高高校领导对财务风险的认识程度并对高校领导建立健全追责和考核机制。高校领导在进行重大项目决定时应该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校园内部可采用各种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宣传教育, 使得每位师生都了解到财务风险并参与到降低财务风险的工作中来。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要完善, 各个岗位财务人员的分工安排应该明确清晰, 做到权责分明, 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高校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 还应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对高校内资金的收支、使用进行监控核查, 尽量从源头降低财务风险。
(四) 完善高校贷款审批手续
目前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相对于企业来讲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时较为便利, 由于审批手续不严, 高校不能明确认识到自身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偿债能力, 贷款的金额往往都很大。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高校贷款审批手续, 避免出现无力偿还, 以贷还贷的情况。同时对高校贷款的使用情况也应该进行一定的监管,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贷款避免出现贪污腐败、无端浪费等情况。
政府还应联合金融机构建立高校信用评估体系, 通过对高校以往自身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比以及以往贷款还本付息能力的考察为高校进行信用评级, 并作为高校下次贷款规模、贷款利息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具有普遍性, 高校应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从而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 为实现高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摘要:近年来国家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性与规模扩大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甚至不得不举债办学。高等学校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 作为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法人主体, 高校在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监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的分类以及管控问题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蒋明丽.浅议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J].会计师, 2018 (21) :47-48.
[2] 李栋, 王玉玲.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8, 23 (3) :371-375.
[3] 倪吉.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8 (6) :221.
[4] 李小玲.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及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6) :32-35.
[5] 胡信生, 拓东玲, 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J].教育财会研究, 2004 (6)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