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7S”管理加强校企对接论文
“7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 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7S”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etsu)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afety) 、节约 (Saving) , 因每项的开头字母都是“S”, 所以称“7S”, 其核心和精髓是“素养”。下面对“7S”管理做一简要论述, 希望能对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校企文化对接和校园文化建设, 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帮助, 培养出更多更好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1“7S”的起源
日本汽车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 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 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丰田汽车公司的倡导下, “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同、推崇和采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有的公司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约 (Saving) 及安全 (Safety) 这两个要素, 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服务 (Service) , 形成了“8S”;加上效率 (Speed) , 形成“9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谓“7S”“8S”“9S”都是从“5S”演变而来的。
最近十年以来, 许多发达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借鉴企业的“7S”管理, 在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力推行“7S”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取得了显著成绩, 成为各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推行“7S”的重大意义
中职学校实施“7S”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它能以学校日常工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实验实训教学为契机, 在建立良好的办公、学习和实训场所的同时, 对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有利于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激发学生潜能、增强上进心、培养团队精神、克服拖拉习惯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它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推行“7S”具体作用有:
1) 改善和提升企业 (学校) 形象, 改善员工精神面貌;整齐清洁的工作 (实训) 环境, 能够吸引客户, 并且增强自信心。
2) 减少浪费, 改善物料在库周转率。由于场地杂物乱放, 致使其他东西无处堆放, 这是一种空间的浪费。
3) 提高生产效率。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使个人心情愉悦;东西摆放有序, 能够提高准工作效率, 减少搬运作业。
4) 减少质量故障, 保证品质。一旦准员工养成了做事认真严谨的习惯, 他们生产的产品返修率会大大降低, 提高产品品质。
5) 保证安全生产。通道保持畅通, 准员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 会使生产及非生产事故减少。
6) 提高设备寿命。对设备及时进行清扫、点检、保养、维护, 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7) 降低成本。做好“7S”可以减少人力、财力, 从而降低成本。
8) 缩短作业周期, 确保交货期。生产制度规范化使得生产过程一目了然, 生产中的异常现象明显化, 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作业, 以确保交货期。
3“7S”管理的内容
1) 整理 (Seiri) ——将工作场所的全部物品区分为有用的与没用的, 有用的留下来, 其他的都清理掉。
目的:改善和增加工作面积, 腾出空间, 活用空间;现场无杂物, 行道通畅, 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降低成本, 节约资金;形成干净、整洁的生产、实训或生活环境。
2) 整顿 (Seiton) ——把留下来的有用的物品规划摆放位置, 并放置整齐, 加以标示, 使之易于找到。简言之, 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做到定位、定品、定量。
目的:房间里的物品一目了然, 节约寻找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 清扫 (Seiso) ——就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 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 使之恢复正常。
目的:减少环境污染与损害, 清除场所垃圾, 净化学习环境。
4) 清洁 (Seikeetsu) ——维持“3S”的成果, 将整理、整顿、清扫坚持到底, 并制度化。清洁, 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
目的:创造干净、美观的学习、生产、实训或生活环境。
5) 素养 (Shitsuke) ——每位成员养成按照规则做事的良好习惯, 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提升职业素养。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预备员工”, 增强团队精神。
6) 安全 (Safety) ——就是清除安全隐患, 保证工作现场工人人身安全及产品质量安全, 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的:杜绝安全事故、规范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保证生产连续、安全、正常进行, 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所有的生产、实训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确保健康成长。
7) 节约 (Saving) ——就是对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合理利用, 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目的: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 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 切勿随意丢弃, 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使用价值。秉承勤俭节约的原则, 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
4“7S”之间的关系
“7S”之间彼此关联:
1) 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
2) 清洁是指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 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3) 素养是指培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遵守做事规则。开展“7S”容易, 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
4) 安全是基础, 要尊重和关爱生命, 杜绝违章。
5) 节约是结果, 是推行以上“6S”并坚持安全生产的必然结果, 节约美德也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5“7S”现场管理法实施策略和重点
整理:就是彻底的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 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 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需对“留之无用, 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 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经常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用的”观念加以检讨。
整顿:把经过整理出来的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简而言之, 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定量。
抓住了上述几个要点, 就可以制作看板, 做到目视管理, 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物品放置方法, 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
清扫:就是彻底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 设备经常维护和保养, 使之保持正常。
清扫活动的重点是必须按照规定确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 准备清扫器具, 实施清扫步骤, 方能真正收到实效。
清扫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 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 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 对设备的清扫, 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结合起来。
3) 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 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油、水泄露等异常状况发生时, 必须查明原因, 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清洁: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 使现场保持最佳状态。清洁, 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清洁活动实施时, 需要坚持三个观念: (1) 只有在清洁的工作场所才能产生高效率, 生产高品质的产品; (2) 清洁是一种用心的行为, 千万不要只在表面下功夫, 清洁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 而不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 (3) 坚持“三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 不要弄乱, 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 现场工人同样需要清洁。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 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素养: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 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素养是“7S”活动的核心, 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 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 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安全: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 创造一个零故障工作场所。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 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全员参与, 排除隐患, 重视预防。
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合理利用, 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 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当然, 推行“7S”管理, 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首先对师生进行全员培训。实施中要进行教育、训练;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和监督下较长时间坚持;从强制到自觉, 从外化到内化, 方能在一段时间后形成良性循环, 创造出有序的工作、学习、实训、生产和生活环境。
摘要:本文从分析“7S”的起源、内容和重大意义出发, 提出实施“7S”管理的策略和重点, 对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校企文化,“7S”管理,职业规范
参考文献
[1] 曾兴禄.7S管理知识概论.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
[2] 7S管理内容.华夏基石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3] 石兵.实训教学6S管理.四川德阳黄许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