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研究
近年来各高校逐步建立起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困难学生补助以及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同时, 国家也在逐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与资助范围, 在此形势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但目前, 全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 各家认定方法也是大不相同, 不少高校缺乏认定依据、量化标准, 工作程序不够规范, 资助对象确定的不够精准, 不能保证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精准确定资助对象, 提高资金使用率, 是提高资助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从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认定工作调研、认定量化标准和认定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研究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为学生资助工作确定精准资助、实现公正公平提供有力依据。
一、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
(一) 规范认定的组织机构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 应成立各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组织机构。一般由分管校领导、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校级认定组织机构全面指导、组织和管理认定工作。二级学院成立以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为组长, 学生办公室、学生辅导员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 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在班级认定工作中, 成立以班主任任组长, 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 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 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 学生代表人数视班级人数合理配置, 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认定组织机构成立时, 应将成员组名单进行公示。
(二) 规范认定的工作程序
在组织认定过程中要确保渠道畅通、程序规范,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所需材料、认定要求、认定政策确保学生能及时了解。学校要根据国家要求制定相关制度, 确定工作时间, 统一布置启动全院认定工作。认定过程中要自下而上, 从班级到二级学院再到学校逐级做好评议、审核、审批工作。班级认定工作是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基础环节, 更是关键环节, 首先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提出申请, 班级评议机构做好材料审核评议及学生访谈工作。在班级评议过程中, 为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 材料的审核、学生的访谈等工作应由班主任完成, 评议小组中的学生代表重点评议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等情况。
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确定后, 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后报二级学院级认定工作组审核。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班级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 应将结果反馈班级认定评议小组后予以更正。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 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如师生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在接到异议材料时应及时给予答复或反馈处理结果。如对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校级认定组织机构提请复议。
校级认定组织机构在接到提请复议后应及时反馈处理结果。校级认定组织机构在接到二级学院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后应在适当范围内公示, 确定认定结果,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研
(一) 材料审核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认定提供的材料是核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重要佐证, 所以材料的规范性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大部分高校统一使用的模板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由家庭所在地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盖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 很多学生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含糊, 为认定工作带来困难。为更精确的掌握学生情况, 可以让学生提供配套材料, 例如填写父母健康状况较差的, 可以让学生提供病历等证明;家庭成员残疾可以提供残疾证明等等, 为后期的认定标准量化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二) 学生访谈
学生访谈工作是家庭经济经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一些在材料上模糊不清、不能具体说明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某次交流会上, 一位985高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了一个案例:本校的一名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其父母的工作单位都填写的是这所985高校, 依据这项情况, 负责此项工作的辅导员在核查过程认定该学生家庭经济不困难。但经过学生反映, 后期访谈调研后得知, 该学生父母均是学校临时工, 父亲是保安, 母亲在食堂打扫, 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所以学生访谈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标准
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确性, 确保资助资金得到公平有效的分配, 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主观意识的认定模式, 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标准, 推动该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
量化指标一:家庭基本情况。在家庭基本情况中的量化指标可细化为孤儿、单亲、父母健在、低保家庭、建档立卡家庭等几个项目。孤儿设置加分权重由高到低可依次为烈士子女、福利院抚养、亲属抚养等, 父母因意外或疾病双亡但有赔偿金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列入其中。单亲家庭设置加分权重由高到低可依次为疾病致使一方去世、意外致使一方去世, 意外或疾病去世但有赔偿金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列入其中。父母健在的家庭加分权重可根据双方丧失劳动能力均无经济来源、一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经济来源来设置。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 (区分脱贫情况) 设置相应加分权重。在几个项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标准值, 权衡项目之间的加分权重。
量化指标二:家庭所在地情况。该项量化指标可根据家庭所在地区类型、家庭所在地户籍性质和家庭所在地自然条件。家庭所在地区类型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 给予相应的加分权重, 其中的贫困地区要增加分值。家庭户籍地性质根据城市和农村给予相应的加分权重。家庭所在地自然条件可根据近几年的情况依据地震、水灾、旱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予相应的加分值。
量化指标三: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年收入应包含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所有收入, 包括种植、养殖、劳务 (建筑、运输、服务、手工等各行各业) 、亲友馈赠、保险、房屋租金、集体分红、拆迁安置补偿等一切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定加分权重。家庭负债情况根据实际负债原因设置加分权重。家庭拥有交通工具根据交通工具性质、用途、价值设置加分权重。
量化指标四: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可依据本人健康状况、父母健康情况、父母劳动力情况、应尽义务的赡养情况。本人健康可依据残疾等级、患病情况 (患病所需治疗费用情况) 设置加分权重。父母健康情况可根据双方残疾情况及患病情况、一方残疾情况及患病情况设置加分权重, 在患病情况中还应考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等问题。父母劳动力情况可根据双方年龄、健康状况设置加分权重。应尽义务的赡养情况可根据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系亲属的人数、劳动力情况设置权重。
量化指标五:家庭成员工作学习情况。可依据父母工作情况、家庭成员学习情况设置加分权重。父母工作情况可细化为父亲职业、职务、级别、月平均薪酬等, 母亲职业、职务、级别、月平均薪酬等。家庭成员学习情况可分为家庭成员就学人数、家庭成员就学层次、家庭成员就学地点等项目, 并设置相应权重。
量化指标六:在校消费状况。可依据生源来源情况、在校饮食消费情况、使用通信工具情况、使用交通工具情况、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设置加分权重。生活来源可根据家庭给予、勤工助学、学校资助等情况设置分值。在校饮食消费情况可根据月平均消费情况设置分值, 此项应区分一日三餐消费情况和零食消费情况。
使用通信工具可根据学生使用手机、笔记本等通信工具的实际价值设置分值。在校使用交通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值。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可细化为生活必需品开支、学习用品开支和娱乐消费开支等项目, 根据情况设置分值。
量化指标七:班级民主评议。班级民主评议分为学生代表评议和班主任评议。班级民主评议主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日常行为、消费情况作出评议。班主任评议含学生诚信表现、思想品德鉴定、学习表现、遵纪守法表现等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项评议的加分权重。
量化指标八: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整个量化指标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二级学院的量化指标权重, 二级学院在复核过程中, 可根据掌握属实情况, 给予加减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是对认定新形势的思考和探索, 学校在制定量化指标时应结合实际考虑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地域情况等, 不断细化和完善量化认定标准, 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问题
(一) 地方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材料难以准确
根据我们在调查核实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来分析, 可以看出, 有些地方可能在细化认定标准和严格执行评选程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在具体确定贫困户时, 可能还存在着“人情户”、“关系户”、等现象, 被认定为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与认定情况不符合, 脱贫数据可能及时更新不够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二) 家庭收入的实际数据难以准确
现行情况下, 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众多, 家庭的兼职收入难以核实。例如:在一个认定案例中, 学生填写的申请认定情况表中, 父母是双下岗, 街道民政部门也给与核实确认。但经过访谈和调查, 该学生父母双下岗后, 在外地自谋职业, 收入可观, 家庭经济并不困难。所以, 在申请认定学生的家庭收入方面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有待实现。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科学、合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对于合理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精准资助的号召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认定工作调研、认定量化标准和认定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研究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为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庆实.中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7.
[2] 谭亚男.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 2017.
[3] 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R].人民日报, 2018-3-1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