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议书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议书
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议书
**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经 营 项 目
建
议
书
项目名称:**县农业综合开发高产油茶基地示范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单位: 单位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时间: 联系电话:
1
一、 项目背景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粽、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为数不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树种之一。茶油产业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增加森林碳汇,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且还可以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满足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 1.1产业政策背景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曾多次对发展油茶产业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200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广西、福建、贵州、湖北、浙江、安徽、广东省(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国家农业局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对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进行扶持,推动油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200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当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主要任务是适当恢复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大力改善品质。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要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广泛调动山村农民和龙头企业
2 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山地资源利用潜力,努力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食物消费结构、促进山村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再次对发展油茶产业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对油茶良种补贴政策进行认真研究;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施油茶良种补贴政策;7月。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10月下旬,在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亲自关心下,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规划新造高产油茶林2487万亩。2009年11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江西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指出,当前,各地要把油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作为兴林复命支柱产业及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村综合开发的重要手段来抓,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因此,发展油茶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1.2区域发展背景
江西是我国油茶栽培最适宜区,油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四分之一。2004年江西省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油茶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以我国油茶低改工程,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一村一品”工程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带动下,农民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2010江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茶油产业发展决定》,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我省 3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1.3项目定位
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和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其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多为红壤、黄壤,自然条件优越,是江西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万亩,素有“油茶之乡”美誉。但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产量不稳定,大小年差别大,而且有30%的油茶林常年处于每亩产油5公斤以下。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油茶树龄老化;二是品种混杂退化;三是缺乏科学经营管理;四是投入不足;五是采摘不及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木本油料尤其是绿色有机茶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茶油在市场上不但十分畅销,而且价格走势看好,销售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为了改变目前的油茶经营现状,满足市场需求,急需建设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基地,以样板示范形式宣传低产油茶知识,培训农民集约经营技术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改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也是目前加快**县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推广应用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民科学经营需要
4 **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但由于经营主体对高产油茶认识不足,现有油茶林处于半荒芜状态,林内杂草灌木丛生,长势不旺,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仅有5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江西省在油茶良种培育与油茶经营管理等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江西省林科院、江西省农大、赣州市林科所先后培育出一批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在集约经营管理下,每亩平均产茶油50-80公斤。农民是林地主要经营者,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短时间内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册宣传,要使农民完全接受现有高产油茶林产油量是传统油茶林的10余倍是不现实的,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这句古训。****公司在高产油茶苗木培育及嫁接技术、苗木栽植和油茶林改造,抚育管理、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通过建设低产林改造基地,实行集约经营,促进农、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产品数量和品质,以样板形式展示高产油茶“魅力”,才是提升农民对高产油茶认知度、促进其集约经营油茶的最佳方法。因此,实施本项目意义重大,非常有必要,而且很迫切。
2.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消费第一大国。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口激增,粮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达到2400万吨,但自产的食用植物油生产总量约为1000万吨,自给率仅为40%,随着人们对食用植物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国内耕地面积有限,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将提高国内粮油产量任放置于山地,通过新造高产油茶林,改造现有油茶 5 低产林,大幅提升茶油产量,将有利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据专家测算,种植1亩高产油茶林,其产量相当于1.15亩油菜或是2.3亩大豆,但其产值相当于4.2亩油菜或4.63亩大豆,如果全国茶油年总产量达到300万吨,以油菜平均亩产油40公斤计算,则相当于可置换出7500万亩耕地来种植粮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宜油茶树生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6.8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5.4%,为充分发挥区域自然条件优势,高效利用处于闲置状态的荒山荒地土地资源,积极挖掘其生产潜力,积极发展高产油茶,不断提高茶油产量,不仅可以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而且还能提升国内食用油品质,增强国民健康体质。因此,实施本项目意义重大,非常有必要。
2.3增加林农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和谐新农村,根本上要靠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当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等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县乡村人口6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8%,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均年收入只有4815元。因此,为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当地政府近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油茶具有综合利用率高、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等特点,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人们和社会 6 对良好生态环境、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油茶资源优势,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实施本项目非常有必要,而且很迫切。 2.4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提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或农业收入问题,不提高农民或农业的收入,农业和农村就无法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农村,根本上要靠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当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等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项目区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5.4%,农村基本上在山区。分析山区农村经济增长潜力点,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项目区气候条件,依托项目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以茶油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切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山区农村经济收入加快山区农民致富步伐。因此,在项目去发展油茶产业既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又能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2.5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公司是规模化、专业化加工、销售精制食用油,油脂副产品的企业,公司生产的食用油获得了“****”、“****”证书。公司加工生产茶油只有拥有自己的油茶原料生产基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油茶籽的品质。为确保产品的优良品质和充足优质原料供应,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指导农民对低产油茶林采取改造等措施,迅速提高现有茶油林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油茶高产生产基地。公司还加强优 7 良品系繁育,引进繁育优良产品,建设自己的推广示范基地,并带动农民种植高产优质的油茶品种,形成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原料品质得到了保证,山茶油的质量才有立足根本,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和利用 2.1项目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
**县位于江西省**部,*东经***—****′,北纬***′ —***′之间东与****交界,南与本省***县毗连,北临***,西接***。县境东西宽约60公里,南北长约85公里。 2.1.2自然资源状况 2.1.2.1地形地貌
**县属***山脉,整个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变缓,西北为低山,东南为丘陵,中部为丘陵河谷,最高峰海拔为****米。全县山区面积占49%,丘陵41%,平原占10% 2.1.2.2气候
**县属中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风交叉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17.2---19.6摄氏度之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6.1摄氏度,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29.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700—2100毫米,平均日照为1947.7小时,年均无霜期251—27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2.1.2.3水文
8 **县位于****的下游,境内主要河流有:发源于****,全流域在**境内,与***在**县城****汇合为***;发源于**山脉***,全流域在**境内,发源于****,发源于****、发源于****。地表水较为丰富,水质较好,稍经处理即可饮用。 2.1.2.4土壤
境内成土母岩常见的有花岗岩,片麻岩,白云片岩、石英砂砾岩、灰岩、砂岩等。 2.1.2.5大气环境
项目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微生物含量少,空气清新;在方圆1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厂矿企业,避免了废水,废弃造成的污染。空气的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 2.1.2.6植被
境内森林植被属于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带,由于气候温和,水分充足,适合植被生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因而县内植被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特有植被繁多的特点。其植被组成主要有松科、杉科、壳木科、山茶科、樟科、大科、杜鹃科、木兰科、禾本科等。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影响,现状植被以人工次生类型为主,其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等。 2.1.3社会经济状况 2.1.3.1行政区划与人口
**县现辖****村等**个镇和****个乡共**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78.8%。乡村从业人员数为28.4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 9 48.9%。乡村从业人员数19.5万人,占乡村人口的42。3%。 2.1.3.2交通运输
境内陆路交通便捷,**铁路、***国道、***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另有***、**、***三条公路干线,全县98%的行政村通公路,各种公路里程1300余公里,县城距***飞机场**公里,距***港**公里,距浙***港**公里。交通网络比较发达,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 2.1.3.3经济发展
据统计,2010年末**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元。 2.1.4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江西省是油茶的原产区,也是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辐射到广西、福建等省份。为积极推动茶油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5年期,江西省开始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把”加快建设油茶林“放在商品林建设首位;目前,全省油茶林总面积1120万亩,油茶林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但油茶产业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龙头企业少、科技水平低等问题,全省油茶林平均茶油产量不足5公斤/亩/年,不到高产油茶的10%。为有效改变这种情况,江西省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走科技兴油之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1000万亩,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为高产油茶培育,其关联产业主要为营造林和茶油加工。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社会参与林业发展积极性很高,通过林地流转,合作经营和“企业+农户+基地“等形式,社会造林面积大幅增加。油茶产业是新时期林业朝阳产业,各级政府对茶油产业发展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油茶面积不断增加,茶油加工企业数量。规模也在不断发展。据统计,全国14个茶油主产区现有茶油加工企业近1700家,具备年产茶油11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达去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可年产茶粕68.4万吨,茶皂素1.9万吨,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 3.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为使油茶高产稳产,造林山场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平均坡度小于25度。PH值5-6微酸性的沙壤土、紫色土或轻粘壤土为宜,石乐含量低,交通方便的稀疏油茶林地。该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县***乡***村、***村、***乡**村。 3.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适宜
项目建设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明显、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837毫米,无霜期长达267天。境内土壤以红壤,黄红壤和黄壤为主,具有土层深厚。颗粒小、质地较粘、水分状况和透水性较好的特点。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和生长。 (2)政府的重视、
11 近年来,为了加快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油茶产业发展,2005年启动了油茶产业“1155工程”,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油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油茶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高产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随着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通过明晰林权激发了农民主动自觉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
**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副县长组织,财政,发改委,林业,农业,科技,农工部等部门的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对发展油茶产业的企业和大户给予项目。苗木、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备的政策扶持措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建设条件。
(3)油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盛果期长、收益稳、用途广、又不与粮棉争地等特点。被称为红壤丘陵低山上的“铁杆庄稼”,深受广大林农的喜爱,在**县的丘陵、山区栽培历史悠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发展。林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油茶的良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方法。垦复管理以及采收、榨油、及乡土树种的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随着林农对油茶和绿化苗木产业认识的不断加深,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广大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项目实施单位实力强
从****年起,公司先后投资****多万元,在***县采取不同合作方式建设高产有机油茶基地5万多亩,培育优良油茶苗***多万株。 12 公司还注册成立了“*****基地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油茶生产,带动全县***万户林农发展油茶,户增加收入近***元。公司计划五年内投资2亿元,发展高产油茶林基地20万亩,年产茶油10000吨,实现产值5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加工基地的龙头企业。 (5)市场前景
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低档油品,高档保健食用油消费比例很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食用橄榄油已逐渐称为习惯,希腊等橄榄油生产和消费国橄榄油人年均消费量达到20升。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发展茶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供应市场,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民使用有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6)科技有支撑
**县目前已经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县林业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油茶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研究,几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整理了大量的有关油茶的技术资料,为发展油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公司具备了承担项目建设能力,该公司有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7人。近几年来,先后多次派人参加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技术上优势明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技术保障。 (7)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县交通运输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县距**高速公路6公里,距***国道15公里。目前已形成了以****为中心, 13 覆盖全县各乡(镇)、行政村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公司
企业性质:
基本概况:*****公司为一家油茶原料林基地培育,茶油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位于江西省*****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公司创建于***年,注册资本为***万元,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及产品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公司生产的山茶油荣获先后获*****证书,****等荣誉称号。2009年起公司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采取不同合作方式建设高产有机茶油基地6万多亩,带动****万户林农发展油茶,户均增加收入****元。
主营业务: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精制食用油,油脂副产品销售等。 人员及财务状况:
公司现有员工***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10%,2009年公司资产总额24534万元,净利润3937万元,资产收益率17.82%,资产负债率41.62%。
四、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期和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县**乡**村,***村,***乡***村。
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油茶低产林抚育型改造5000亩,项目建成稳产后,年产油茶鲜果240万公斤。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为2年。即2012.2-2014.2年。
五、市场分析与销售前景
项目产品为油茶鲜果项目。建设单位是家集油茶林培育、茶油加工与销售为一体企业,项目产品全部为企业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茶油。 14 因此,本项目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主要针对公司终端产品茶油进行剖析
5.1市场分析 5.1.1市场调查
茶油是一种高质量保健性食用油,其营养成分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接近80%,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D.E.F.K和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还含有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多酚、山茶、山茶皂等。自古有“益寿油”之称,在我国历属皇家贡品,明清时期极为盛行。茶油能与国际著名的橄榄油媲美,所以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茶油科降低胆固醇、调整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国际粮农组织已将我国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同时,茶油还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和工业等领域,果壳可制碱、栲胶、活性炭 等,茶籽榨油后的茶粕可提取茶皂素,发酵后可作高蛋白饲料,还能通过粉碎做生物杀丛剂、机床的抛光粉和水泥防冻剂等。
目前,茶油在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等地深受欢迎,其国际市场不断拓宽。现在全世界山茶属植物种或变种已超过200种,分隶于4个亚属20个组,其中将近90%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和西南地区。常年产油量约占食用油市场的近1%。 5.1.1.1食用油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
油料作物呈现供不应求之势,尤其是近年来生物柴油日益走俏市场,部分油料作物供应生产生物柴油,导致植物油短缺,食用油供应紧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健康已成为 15 消费者更加关心的问题,人们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保健功能的橄榄油、茶油等食用油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全球人口快递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油茶主产我国,茶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由于国外油茶面积很少,整体产量很低,国际市场使用的茶油原材料主要来自我国。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用于加工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粕提取皂素,做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茶油在国外十分热销,高级茶油的售价在国际市场上已达到25万元/吨以上。目前,我国茶油产量仅为27.7万吨,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如果加工成精制油进入国际市场,缺口会更大。
(2)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名列前茅。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据统计,目前全国食用油消费量达24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18.5公斤;而作为高档食用油之一的茶油,全国年总产量为27.7万吨,人均占有量仅为0.21公斤/年,总产量和人均年消费量仅占全国总产量和人均年消费量的1.23%,而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随着我国均居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食用油消费总量将会逐年上升,同时,食用油的品质也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具有保健功能的 16 茶油等高档油品需求量将快速上升。
(3)省内市场分析
江西是油茶的原生区,也是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有23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全省现有茶油林面积1120万亩,占全省经济面积的79.6%,常年产油量约5万吨。油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江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食用油的平均消费量相对较低。
江西的食用油加工业海比较落后,目前,全省市场上食用油的销量近80%于外省品牌占据。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逐步上升,对食用油的需求总量将不断加大,因此对江西本土食用油一茶油的消费总量也将不断加大,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5.1.1.2副产品市场
油茶全身都是宝,产业链长,综合利用价值高,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
在工业上,茶油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生产肥皂盒凡士林等,也可以制成硬脂酸和甘油。在医药上,茶油可用于制作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在化妆业上,茶油可做成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茶籽榨油后的茶粕中仍存在5-6%的茶油,另外还可继续提取4%的高品质茶皂素,其茶皂素是出口创汇的号产品。随着油茶加工企业对茶粕进行精深加工,原来被农民丢弃的茶粕价格还是一路攀升,从300元/吨,猛增到去年的1800元/吨。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安全,易被微生物分解,有利于环境保护。经实验证明,它可配制无公害洗涤剂、各类工业乳化剂、无公害杀虫剂、啤酒发泡剂和食品工业乳化剂等。提取完茶皂素的余粕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蛋 17 白质、淀粉和木质素,稍作加工即可作为禽、畜、鱼饲料和机床抛光粉。另外,茶籽壳还可以提取糠醛、栲胶和木糖醇等,加工处理后可作活性炭和食用菌的培养基材料。 5.1.2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食用油消费大国,也是人均食用油消费小国。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为17.3公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年销量45公斤相比,差距相当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食用油消费量还将逐年上升,到了2015年,按人均食用油年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000多万吨。按照目前我国食用油的生产能力,即便每年增加100万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约2000万吨,而这需要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在当前粮食供求偏紧的全球背景下,拿出这么多地来进行油料作物播种显然不太可能,食用油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不仅如此,我国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作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的油茶,在我国年产茶油仅为27.7万吨,高档食用油的人均占有量仅为0.21公斤/年,源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20公斤/年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占有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因此,由此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健康、优质植物食用油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未来的茶油市场将非常旺盛。如果我国要达到人均茶油占有量需增加50倍。另外,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特有茶油的优质特性的认识,国外茶油市场的销售将变得更加火爆,使得国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工业市场,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18 此外,茶油副产品茶粕、茶籽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粕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粕还可以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茶粕、茶籽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部分东南亚国家每年都要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粕来进行加工,提取茶皂素,制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未来油茶副产品与主产品医药具有广阔的前景。
六、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868.9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63.30万元,建设投资605.60万元。建设投资按项目建设内容分:其中:油茶示范林营造工程投资512.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84.5%;辅助工程投资32.90万元,占5.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90万元,占5.3%;基本预备费28.80万元,占4.8%。 6.2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建设单位自筹资金。 6.3中央财政资金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单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不低于5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因此,本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23%。 6.4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0万元,占6.9%,(其中省配套40万元,市
19 县配套20万元)。 6.5自筹资金及来源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中规定,其自筹资金不低于所扶持的财政补助资金总额。本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为455.60万元。
七、效益分析 7.1 经济效益分析 7.1.1 基础数据
⑴项目效益计算期:根据项目特点和油茶林生长过程,确定项目效益计算期(经营期)为20年,其中项目建设期1年,抚育顺延3年,经营期19年。
⑵固定资产折旧:房屋建筑等土建工程折旧年限20年,残值10%;机械设备工具等折旧年限10年,残值5%。
⑶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按可分配利润10%计提。 ⑷税收政策:农林苗木、造林企业享受国家免税政策。 ⑷地租:根据公司与农户的租赁合同,基地地租为项目产生效益后净利润的30%。
⑹投资单价:项目投资包括营造林投资(材料费、劳务费、地租、管理成本)、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可行性研究编制费、工程监理及招投标费、科技推广与培训费和竣工验收费等)。 7.1.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⑴营业收入:根据油茶林的特点,确定本项目产品产量指标:其中,新造油茶鲜果单位产量:第5年160公斤/亩,第6年320公斤/
20 亩,第7年480公斤/亩,第8年680公斤/亩,第9~20年800公斤/亩·年。根据产品特性和当地市场行情,综合确定项目油茶鲜果的销售价格为2.2元/公斤,采摘成本为0.55元/公斤。项目在整个计算效益期(20年)内稳产后油茶鲜果产量可达200万公斤/年,累计产值6182.00万元。
⑵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司属农林经营企业,享受国家扶持免税政策。
7.1.3项目总成本
项目效益计算期内总成本由经营成本、营造林投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分摊及其他费用摊销构成。经计算,项目总成本为4315.83万元,其中经营成本3745.13万元,营造林投资摊销512.0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分摊28.40万元,其他费用摊销30.31万元。 7.1.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种类、技术方案等要求,对投资项目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计算,并进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⑴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经计算,整个经营期内净现金流量1567.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1.5%,财务净现值(i=8%)255.73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12.1年,项目财务效益良好。
⑵利润与利润分配分析:在整个经营期(20年)内,项目产品销售收入6182.00万元,总成本费用4315.83万元。实现项目累计净利润为1866.17万元,提取盈余公积金后,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679.18万元。投资利润率17.6%。 7.2生态效益分析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
21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基因库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生态功能。项目造林地选择为宜林荒山,以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营造的油茶林,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生态效益。项目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油茶属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它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树冠大、主干矮,可以绿化荒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二是油茶属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具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油茶的制氧价值、滞尘效果、抗化学物质污染、改善地下水质、降温增湿作用都十分显著;三是油茶树皮光叶厚、四季常绿、不易着火,又具有防火功能;四是油茶树属于长寿树种,一般栽植5~6年后郁闭成林,生长周期达50~80年,既能持续提供食用油加工原料,又能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五是油茶树在冬季开花,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连片的油茶林冬景非常优美,是很好的生态景观,给“绿色青山”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3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顺利实施社会效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项目具有良好的示范带状作用,有利于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提高林农经营油茶水平,提高林业新科技应用率;二是项目实施直接带动项目区1000多户农民参与高产油茶建设,解决项目区茶油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问题,促进**县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项目实施有利于调整山区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按每户经营油茶2亩计算,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构建和谐山村提供经济保障;四是油茶经营周期可长达50年,项目的实施可为项目区农户提供80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以每个劳力每年参加油茶林营造和管理100天计算,项目可长期解决400个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发
22 展壮大,企业需工量还将继续增大;五是油茶幼林期采用间作套种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油茶幼林抚育工作量,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促进油茶快速生长,而且还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 7.4综合分析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油茶产业发展,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油茶产业发展政策。
***县属低山丘陵区,自然条件优越,油茶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但油茶培育业依然以老油茶林为主,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单位面积产量低,为改变项目区油茶产业发展滞后现状,充分发挥其油茶产业发展优势,树立油茶经营新理念,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项目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项目建设单位****公司是一家油茶原料林基地培育、茶油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高产油茶培育经验丰富,而且还与*****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示范高产油茶新技术,加快项目区油茶产业发展;有利于发展壮大企业实力,缓解企业原料供应矛盾,增加企业经济收益;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林农收入,优化项目区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3
第二篇: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议书
2012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财政补助项目建议书
(编制大纲格式)
项目名称:项目类型: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扩建):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万元
其中申请财政补助万元
项目申报单位
单位名称:(公章)单位性质:单位负责人:(签章)
县级开发部门(公章)县级财政部门(公章)负责人 (签章)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如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项目区概况。
2.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情况介绍(如:县级以上政府规划、集中区名称、地点、建设时间、土地使用性质、加工消耗农产品带动的主导产业,入驻企业的数量、名称和规模等)。
3.有利条件及其利用方式。
4.制约因素及其消除对策。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概况。发展历程、现有产品类型、商标品牌知名度,主型业务,研发能力,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等。
2.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及近两年损益情况,银行信用等级等。
3.配套生产基地情况。
4.市场销售情况。
四、产品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
1.市场分析。包括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分析,市场前景分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等。
2.产品生产及销售策略。包括产品的市场定位、生产规模、预期
目标,销售策略、营销模式、销售队伍及网络等。
五、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任务与规模。
2.主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3.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设备、种畜、种苗、公益性基础设施、科技措施及其它等。
4.项目实施进度等。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及估算依据。
2.资金来源渠道与筹措方法。
3.资金使用与管理。
七、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1.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八、项目组织与管理
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模式、运行管护等。
九、项目效益分析(估算)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盈利能力分析。
2.银行贷款归还能力分析。
3.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增收评价。壮大农业优势产业情况,产、加、销、服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带动农户数,安排劳动力就业人数,
生产基地规模,农民增收等情况。
4.其它影响评价。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农村等。
附件:
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2.由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200
9、2010财务审计报告
3.项目建设用地权证或租赁合同
4.环保部门审批意见
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6.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
7.科技措施证明材料(如新技术认定证书、技术鉴定与推广意见、技术依托协议等)
8.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
9.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即带动农民增收佐证材料)
10.其它证明材料
第三篇: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本(整理)
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项目
建
议
书
我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田大面积闲置、荒芜,造成优质耕地的退化,为了扼制该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有效利用好耕地、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进行调整,深化改革传统农业经济的道路是致力于生态农业、绿色养殖业、旅游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与发展。我村本着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劳动力情况,经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反复研究特编制了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议书。
一、项目内容
1、项目背景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业产业空心化,农村经济愈发萧条,上至国务院,下到我区我乡均要求发展好农村经济,深化农业经济形态的改革,保证13亿人口以食为天的根本,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项目名称
石佛村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
3、项目承办单位
兴隆场乡石佛村以村委会组织、统筹、村民出耕地,即村民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对外招商引资,具体承办单位待定。
4、项目主管部门
1
兴隆场乡石佛村(暂定)
5、项目拟建地
兴隆场乡石佛村一社和二社,即从杨家湾到祝家扁
6、项目建设单位
待定
7、项目建设周期
三年
二、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4-11-21
4、《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
5、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2011-03-09
6、《巴中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2011-11-23
三、项目规划
1、项目规模
本村约三千亩土地整体规划,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绿色养殖、系列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新型优美乡村,总投资约5亿元。
2、建设内容
2
○1生态农业
○2绿色养殖业
○3农副产品深加工工厂
○4乡村农家风味美食街,以当地农户自建,统一规划,特色经营的农家乐为主要业态。
○5生鲜农产品采购基地
○6年货特供基地
○7农业、畜牧体验式旅游及品鲜基地
○8野炊基地
○9户外拓展基地
四、项目的区位优势
1、地理优势
石佛村紧邻兴隆场乡场镇西侧,距镇中心仅1公里,到恩阳新区约10公里。省道恩玉路从我村境内通过,距恩阳机场仅三公里。南下巴渝、巴南高速,东进亦有巴万、巴陕高速,西与巴唐高速相连,北与巴广高速相邻,到以上高速路入口均不超过1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物流快捷方便。
2、经济优势
我村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区域中心,到此三地均约300公里路程,三小时即到达我地。辐射该三地消费人口约1.5亿人,在西部大开发之下,此区域经济较发达,是优质的生态农副产品消费区。
3
3、环境优势
我村全境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5℃,无霜期291天,平均日照1460小时,年均降雨量1050mm,水资源丰富。农作物常年以种植果蔬、小麦、水稻、玉米、红苕为主,养殖以牛、羊、鸡、鸭、鱼为主体。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3850亩,土地肥沃,适宜耕种。
4、劳动力优势
我村由于距场镇较近,本村村民978人,适龄劳动力500余人,4个农业合作社,262户人口。
因此我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毗邻农副产品主要的城市消费群,适宜生鲜、优质的农副产品集中上市。
五、项目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的空心化急需改变,这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三申五令强调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集体化方向发展。生态农业结合观光旅游业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我地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深化了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使农业发展内容元素多样化,充满活力。开拓了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农副产品的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优美乡村,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了我
4
村乃至我乡农业结构的调整。
六、项目的前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优美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回归自然。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界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回归田野,回归自然,体验生鲜食品是现代社会人们理想的追求。生态农业观光园只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好、品质优良的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高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稀有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游客不但与自然亲近,还可吃到各种生鲜的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自娱自乐体验到农村田园式的生活。烧烤、野炊、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农业的5倍以上。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吃穿住行以外追求增多,游乐是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趋多样化,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增多,双休
5
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近郊游,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是周末游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现实中,这样美丽的,人文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就应运而生。
七、项目建设的意义
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需要
今天,已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熙攘攘的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忙碌穿梭的人流,人与人的距离拉远,紧张、烦躁压迫着他们的神经,于是生态业、休闲游应运而生。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错落有致的沟壑,恬静的畜群,纯朴的农民,新鲜的绿色有机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2、优美乡村的建设需要
我市是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新农村的发展不仅是漂亮的新居建设,其重要内涵是新居配以优美环境,并以新的农业生产形态为支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新的农业经济体。
3、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低效、低产、低收益的传统形态。高效的农业观光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其把农业纯生产的形态扩大到观赏、体验、采鲜、养生的社会需求中,拓展了传统农村发展的路径,给传统的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4、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第三产业发展领域
6
社会资金及财政资金投入的必然需要
在当前房地产业低迷,汽车产业增长乏力的转型时刻,观光农业是从第二产业衍生出的服务形态,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资金及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支持的方向;也是十八大后党和政府特别强调的农业发展方向。
八、项目的特点及形态
生态农业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体验式旅游活动。结合我村地形地貌,劳动力等情况拟建成如下形态:
1、农业教育
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技术、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农业知识。
2、农业观光
根据我村地貌、地形把农业建成以休闲观光、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场所。
3、农业体验
让游客深入园区观赏了解的同时,可现采现卖,游客与村民互动,体验收获乐趣。
4、品鲜农副产品
游客自行采摘,村民现场销售,可携带回家,可现场尝鲜,亦可赠与亲朋好友。
7
5、森林观光
我村地貌起伏较大,森林面积不小,地形多变,配以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可设狩猎场、垂钓区、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
6、拓展训练基地
我村地貌落差大,且依山傍水,可建成拓展训练基地,为巴中市户外运动,户外能力拓展,体育运动——自行车山地赛的活动基地。
7、农副产品年货基地
我村农业观光园的农副产品应盯准年货消费群体,以提供生态的猪、牛、羊等农副产品为主要业态,并辅以初加工手段加工,使其成为我地巴中市城市人口年货的主要提供者。集种、养、宰杀、加工、送货上门,各环节消费者亦可参加与体验、监督的一条龙式年货服务基地。
8、农家乐美食体验
以我村自产的农福产品为主要食材,以农家菜、特色风味食品为主的农家生活体验。
九 、项目的环保理念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使农业观光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自然景观及森林,同时保留发扬川北民俗、民居的风采。
2、兼取景观性娱乐与环保性
8
对养殖区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并、种,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农作物等措施,即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且对农作物不会产生第二次人为破坏。
3、生态有机
对农作物均使用有机肥料,拒绝化学肥料的使用。
4、服务设施的环保性
在办公区、服务区、生态农业园林展示区、停车场均采用较严格的环保措施,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人畜粪便等严格处理,不得产生对原土质、地下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十、项目的总体方案
1、新农村聚居点
川北民居风貌、农家乐风味美食、住宿服务、年货展示、销售街区
2、服务区
工作人员住宿、停车场、接待厅、厕所等
3、景观区
经济作物、花卉观赏区,占地50亩。
4、种植区
生态有机农作物种植区、游客现采、村民现卖,占地500亩。
5、养殖区
农畜养殖及观赏,养殖1000头大型农畜以上,占地150亩。
6、狩猎区
9
游客现场在山林中抓鸡点杀、体验生鲜生态美食,使用山林荒地,不影响原貌,不用耕地。
7、户外拓展区
集体育锻炼,户外能力拓展培训、娱乐于一体的活动锻炼基地,在山林中就地生态搭建,不破坏原貌。
8、野炊区
巴中城市人现采、现烹的野炊基地,利用荒地5亩建设。
9、农副产品加工区
对本地消化不完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有机生态食品为主加工外销,占地20亩,年加工食品2000吨以上。
十一、项目的实施的保障
1、村民支持
我村村民的大力支持,热情度高,在恩阳区及兴隆场乡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我村村委员会组织专人做了大量的调研,此项目符合我村实际,既改善环境又提高了收入,村民大力支持。
2、组织保障
我村将成立项目推进小组,专人负责项目的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的协调。
3、政策及项目资金支持
1交通专项资金对村道路建设的支持 ○2土地整理资金的支持 ○3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倾斜 ○
10
4农产品的农业补助资金 ○5养殖畜牧的专项补助资金 ○6新农村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资金支持 ○
4、资金保障与来源
我村以村委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项目筹备委员会,下设项目推进小组专人负责招商引资,严格考查有意向、有实力、有养殖经验、有销售渠道的个人和企业投资建设(注:具体投资企业待定),以及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成功人士自筹捐款推进项目的建设资金。 十
二、项目的市场分析
恩阳区、巴州区均未建成一个集种、养、采摘、宰杀、加工、送货上门、现场监督体验于一体的一条龙式的农副产品服务基地,生产、销售各环节用户均可参与的新型农副产品服务基地,产品生态,消费者放心,市场广阔。
现食品安全是我国现阶段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此项目解决了消费者的担心,迎合了他们对生态绿色食品的追求,据调查我国乡村旅游及绿色生态食品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仅以巴中市城区人口做效益分析,巴中城市人口(含恩阳区约五十万人,人均在乡村旅游,绿色生态食品年货上消费800元/年,那整个产业为4亿规模,我村农业观光园能吸引十分之一的消费者,即可切下4000万元的蛋糕。此市场分析还未含销往其它省市深加工的外销农副产品的收益。
11
十三、项目的投资收益分析
1、生鲜果蔬的销售收入
2、生态畜业的销售收入
3、农家乐、食住服务的收入
4、农副产品、年货的销售收入
5、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附加收入
十四、项目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一旦实施,将对我村乃至兴隆场乡产生巨大的影响与示范作用,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种植业单亩提高收入200元以上,整体增收100万元/年。
2、养殖业将产生1000万余元的收益。
3、农家乐等服务业年收入将达400万元以上。
4、农副产品深加工收益1000万元以上。
5、增加就业岗位150人左右。
6、为国家增加了税收收入。
7、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作用。
8、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9、中国梦的实现,人心所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十五、项目发起单位
恩阳区兴隆场乡石佛村村委会
二0一五年四月十一日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白菜烂市、果农滞销、我县莲藕伤农等事件,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好做强。近年来,我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64万亩,产量达到了57.9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6亿元。同时加大了特色农业发展,优质苎麻、香椿、糯稻、果蔬等产业基地达75万亩,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249个。农业产业话水平得到提高,流转土地14.2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24个,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业品牌创建取得突破,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5个。“大竹苎麻”、“大竹香椿”、 “东柳醪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力发展了牛、羊、鱼、香葱、莲藕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实现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起步阶段。
六个问题:
1、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2、规模龙头企业相对较少。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规模上说还较小、装备还比较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3、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不足。民间资金投入有限,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由于农业产业化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有效抵押物不足,农民贷款难,龙头企业融资难。
4、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农业有名气而无名牌,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靠出售原始产品维持生产经营,使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缺乏合同履约机制,企业与农户还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部分企业随意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有的企业虽然与农户签订了收购订单,但当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时,这些企业大都考虑自身利益,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挫伤了种养农户的积极性,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6、产业发展仍然有风险。卖难问题时时困扰菜农、果农,投入与收益相差太大,损失严重。今年的白菜烂市、柚子果农难卖、莲藕的滞销。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菜农、果农的发展信心。
为了响应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未来五年建成“西部特色农业示范县”的目标,突出抓好香椿、糯稻、竹林、畜禽等
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建设“中国红香椿基因库”,打造“中国香椿之源,振兴苎麻产业,打造“世界麻都”。特提出
六点建议:
1、切实注重舆论宣传力度。我县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在丰收时节,出现卖难现象,究其原因,我县产业只注重基地建设,未大力推荐宣传我县农产品。为把我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要有大手笔的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告牌、报刊、杂志等媒介,把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向省内外推荐宣传,充分吸引客商眼球,提高我县农产品在省内外的占有率。
2、捆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实行土地指标倾斜。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项目所需用地,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实行电力优先使用,对其生产用电优先安排,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电价计收电费,不准额外收费。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贴息政策要继续实施,并且今后每年都要有较大幅度增加。对新发展300亩以上的产业,县财政要给予资金扶持,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加强银行信贷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将龙头企业列为信贷优先支持对象,增加贷款投放。推动形成“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
3规模发展龙头企业、特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途径,着力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
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促成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同时,要切实利用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瞄准国内外产业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形成新一轮农业招商引资高潮。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香椿等蔬菜作为全县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按照一大产业、一个规划、一笔资金、一项政策、一班人马、一名联系领导、一套考核制度的“七个一”标准,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扶持措施,集中资金予以重点扶持,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基础,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着力整合同类产品品牌,形成合力,集中扶持打造出一个品牌,形成全县统一的品牌,逐步消除同类产品多个品牌的格局,努力把特色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4、运用科学利益连接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模式,使利益连接机制逐步由松散型
向紧密型转变。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
5、搞好规划,做好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持之以恒地长期实施,才能有效地实现县委、县政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按照各自地理条件、气候、光照等资源,考虑将产业培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产业特色景点片区建设。以产业培育,提升旅游档次为重点。在景区规划内,积极动员群众,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栽植特色经济作物,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打造景区靓丽风景线。
6、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
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从而保障各方利益,维护稳定。
第五篇:2010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指南
农业部
一、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项目安排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重点、集中扶持、科学公正的原则。
二、项目内容
1.申报条件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从事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料、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优先扶持开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试点的龙头企业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龙头企业。
2.资金使用范围和补助标准
A类项目:龙头企业基地建设项目。每个项目补助资金约80万元,主要用于:
A1—对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及特色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重点补助其在基地建设中新品种改良和推广、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A2—对畜产品、水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重点补助其在基地建设中建造改造温室、圈舍、池塘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费用。 B类项目:中介服务组织试点项目。每个项目补助资金约60万元,对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中介服务组织(合作经济组织),重点补助其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收购、运输、仓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费用。
龙头企业要严格按照A类和B类的资金限额申报项目。
3.申报数量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按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申报范围,筛选1-3个项目上报。
三、申报程序
1.龙头企业向当地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地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龙头企业的项目申请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并指导龙头企业填制《2010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书》(格式见附件1-2-1),上报省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
2.省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种植、畜牧、水产等产业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申报条件对项目进行筛选,提出审核意见。省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对项目的申报情况负责。
3.省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将申报文件、项目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产业化办公室)2份,同时将这些材料的电子版发送到邮箱:59193163@163.com(电子邮件的“主题”写“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9个字,“附件”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文件、项目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邮政编码:100125
联系电话:010-59193163(兼传真)、59191412
联 系 人:康志华 王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