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论文(全文)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论文(全文)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论文声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担负着培养我国声乐教师的责任, 高校声乐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年来, 尽管我国在培养声乐教育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在实际教育实践过。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论文

声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担负着培养我国声乐教师的责任, 高校声乐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年来, 尽管我国在培养声乐教育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在实际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提出, 声乐教育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给学生以职业技能, 使学生个人爱好和职业素质发展统一, 进而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 在新的改革形势潮流中, 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理性思考,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析

1996年, “全国高师声乐教学研讨会”和1998年“全国高等师范声乐集体课教学研讨会”上, 遇会专家针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会上针对声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实质性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实质上的意见。回顾历史,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一对一”授课的教学模式, 即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学方式。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自身的优点, 并培养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声乐演唱人才。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不了自身的缺陷, 如它解决不了学生如何进行教学的关键性问题、教学成本较高等。因此, 这种教学方法偏离了我国声乐教育教学的初衷。

2001年,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出台, 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崭新的一码。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为审美体验为中心, 要求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重视学生参与性和音乐的实践性, 提倡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树立多元的文化理念等。这些为高校声乐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 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了音乐课程内容, 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感受与欣赏、识读乐谱能力等。要求音乐教育要体现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理念中体现《标准》的具体要求,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2 声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注重学生技术训练, 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 必须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中, 声乐教学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教学, 注重的是学生的声乐技能学习。这导致许多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比较薄弱, 如个别学生德育素质不高, 不思进去;由于扩大生源, 许多学生本身文化素质低, 学习能力较差, 致使教师在讲解声乐作品时, 注重的如何教, 而忽略了学生的如何学。除此之外,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舞台上常常出现忘词、走调等问题, 使得演唱水平不高。因此, 这些现象的出现, 说明了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2.2 忽视对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

高师声乐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师范性技能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不仅要具备唱的能力, 而且也应强调学生具备教的能力。然而, 从实际情况看, 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唱轻教”的问题。尽管教育系统在不断强调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育教学过程中的“师范性”。但事实上, 在学科的建立上和教学上, 仍然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演唱技能教授, 在发声及演唱相关的音质、共鸣、声音统一等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是对歌曲所蕴含的声乐文化知识、时代背景、风格特点等方面的讲解和传授却相对匮乏和忽略。

2.3 声乐教学内容单一, 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传统的声乐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匮乏。在我国声乐教育最开始, 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基本上沿袭的是西方音乐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而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 形成了“重西轻中”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声乐文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一些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不会说课、不会分析教材, 甚至不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同时, 在参与教学研究的能力较低, 教学实践的能力的培养问题变成了声乐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 声乐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3.1 加强声乐教材的建设

声乐曲目教材的选用, 决定着声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声乐教学中教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但现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如曲目难度与学生程度不适合, 曲目与学生声种不适合等。因此, 首先, 选择有适合曲目的声乐曲选集。曲目要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 符合大纲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其次, 教材内容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注重中西教材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最后, 把曲谱教材、声响教材、文献教材三个方面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表达情感, 从而提高学生演唱水平。

3.2 加强声乐理论教学内容

近几年来,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很多学生缺乏对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的了解, 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课堂上只能用“好像”等词语来向学生解释有些专有名词, 这给学习者造成一种不信任感。单纯的声乐技能课已经不能胜任声乐的学习的需要, 因此必须要充实理论, 声乐理论课的建设是势在必得。首先, 增加生理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应该了解最基本的怎样保护自己的嗓子;在什么情况下演唱, 对嗓子是一种损害, 怎样调节身体机能, 达到最好的演唱状态;声区的定义、对音区的不同解释、歌唱的共鸣体、男女的变声期、发声气官和发声原理等最基本的常识。其次, 增加声乐心理学教学内容。在声乐教学中, 往往注重学生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 而忽视了歌唱心理学对演唱的重要性。歌唱者除掌握发声、咬字、唱腔、旋律、表现等技巧基本功外, 还应该培养健康而稳定的情绪。因此, 在声乐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上将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为主, 来克服演唱中出现的心里紧张。除此之外, 设增声乐理论课程。学习声乐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来积淀, 要具备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素质就必须开设声乐作品分析、中外声乐史、中外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声乐艺术美学、声乐学基础等相关课程。

3.3 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多方面技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践环节的基础之上, 没有艺术实践活动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的声乐教学, 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他人面前演唱和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学生演唱、组织、编导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师范类的声乐专业的实践不仅仅在与技能的实践活动, 而且实践活动同样重要。因此, 教师要把学生平时的训练当成日后的课堂。

定期组织学生观摩教师的课程, 加强实习环节建设, 积极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比赛。

学生通过教学实践, 检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教师、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3.4 改变学生学习方法

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拥有全面的素质和知识含量, 这不仅是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 还包括文化知识。这要求学生改变学习观念, 学习多方面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探究性学习是以人为本的学习, 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的活动方式,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特长, 要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 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个人和体验的的作用。在声乐教学的课堂上, 学生通过讨论设计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5 改变教师声乐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转换以往的老师的主导位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而老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和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树立“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应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格尊严、意见和见解、想象力、创造力等。除此之外,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合作学习的指导理念。音乐学科的学习是一门综合艺术, 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感官相配合, 且需要学生集体的智慧来完成。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共同、开放、包容的状态下共同协商和讨论, 其最后的结果不但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 并且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能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随着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深入,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本文分析了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对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声乐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声乐教学,教学观念,思考

参考文献

[1] 许讲真.民族声乐教学50年的辉煌历程[J].中国声乐教学, 2000, 2.

[2] 李晓亮.我国当代声乐教学艺术发展的特点及其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 2002.

[3] 邹长海.声乐教学艺术心理学[M].人民声乐教学出版社, 2000, 8.

[4] 薛良.歌唱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5] 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