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大数据时代下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索(精选)

大数据时代下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索(精选)

大数据时代下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索一、大数据时代下, 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对秘书人才培养的意义(一) 数据处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当代社会信息化、数据化席卷全球, 与数据信息密切相关的数据信息分析、数据服务加工。

大数据时代下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索

一、大数据时代下, 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对秘书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 数据处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代社会信息化、数据化席卷全球, 与数据信息密切相关的数据信息分析、数据服务加工领域蓬勃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领域, 企业借助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运用完善机关企业日常管理和实现企业的规划和发展, 因此收集数据、合理整理分析利用数据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新的经济发展领域带动行业就业发展, 与数据信息相关的行业自然成为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新兴行业, 大量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技能的从业人员也将成为人力市场上急需的重要资源。

广东 (特别珠三角区域) 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指出:广东应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战略定位之一是:发展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基地。规划纲要突现“服务业”。此外,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政策”、“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等政策积极影响下, 极大推动了广东省服务型经济的发展。

顺应广东 (特别珠三角区域) 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广东地区的机关、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来完成海量的企业数据收集、筛选、数字化加工、整理、归档和分析等服务工作。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 主动适应规划纲要战略要求,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 探索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和前沿价值。

(二) 文秘人员将成为企业数据前台处理服务的主力军, 数据前台处理服务岗也将成为秘书岗位设置的新生长点

目前, 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专门设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岗位, 却常把海量文档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整理归档、筛选利用的工作交付给办公室秘书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文秘人员大部分以企业机关办公室为主要工作场所, 主要从事文案工作、信息传递沟通工作, 日常接触企业档案数据频率高, 涉及档案数据范围较广, 并掌握一定的档案信息管理知识和熟练的常用办公软件、办公设备使用技能, 秘书从业人员的岗位特点决定了文秘人员较容易胜任信息数据处理服务工作, 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必将成为秘书应具备的能力新要求之一。

另一方面, 根据公共信息网公布的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数据分析可见:随珠三角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 文秘招聘数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高技能复合型秘书的招聘市场并不尽如人意, 紧缺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调整需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秘书人才。

因此, 加强秘书数据处理能力培养, 提高数据信息加工处理、整理归档、筛选利用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是商务秘书培养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突破职业发展瓶颈, 拓宽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 “跨领域”校企协同培养是实现文秘专业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信息处理能力培养需要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平台、成熟的数据处理技术基础, 还需要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信息处理技术人员参与指导, 最终培养质量也需要企业行业标准来评价。因此, 打破秘书人才培养围绕行政办公室的传统做法, 创新思维, 选择具备上述条件的信息科技、数据服务类企业 (机关) 开展“跨领域”的合作, 协同育人, 在资源上形成合力, 相互带动, 才可以切实有效实现的人才培养新要求, 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促进文秘专业校企合作向产教结合的“校中厂”等模式深入开展。

二、“跨领域”校政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

(一) 构建“234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紧扣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为中心, 对企业机关“档案信息化”的新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把商务秘书文秘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关联起来, 探索具有广东特色, 突现“现代服务业”、体现“校企双主体”的‘234’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其中:

“2”即“双”, 校企双主体。以两支培养队伍 (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 和两个培养阵地 (学校与企业) 为主体,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优势。

“3”指“三阶梯递进”——根据职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职业认识、职业认同、职业塑造) 的培养目标和规律拟定阶段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式, 实现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改革;评价体系;

“4”指“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四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以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为基础和保障。

(二) 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框架

针对“信息处理能力”人才培养规律, 整合校企合作资源, 制定合理全面的总体合作框架, 通过“前期介入→签定合作协议 (拟定合作模式) →校内实训场所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企业见习”五个阶段, 并明确各阶段的校企协同育人目标、主要内容以及校企双方权责, 搭建条理清晰, 运行规范的合作框架, 逐步推进信息处理能力“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三) 开拓优质校政企合作和教学实践基地, 校政企三方良性互动

依托优质合作基地的优势:权威的档案管理主管政府部门、大量数据资源、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平台、成熟的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专业的数据处理技术人员, 共同搭建深度融合的“跨领域”校企合作平台,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 在具体项目中通过师资互聘, 实现双导师制, 校政企共同参与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教材编写、指导顶岗实习等,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实现教育资源 (教学内容、实践平台) 、人力的资源 (校内外师傅、徒弟) 的共建、共享和共生, 培养与企业、行业接轨的秘书人才, 达到主体的多赢。

(四) 构建“三阶段 (递进) , 两配合”课程实践体系

1.遵循岗位能力

培养“职业认识——职业认同——职业塑造”阶梯递进的规律, 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运作需求, 构建“三阶段 (递进) ”实践体系, 对应开展“见习—轮换制跟岗实习 (校内外) —就业型顶岗实习”实践实习。

2.“工作室”和“技能竞赛”两配合

“工作室”以校内企业模式运营, 面向社会、合作企业和学院师生提供档案信息数字处理服务、培训和推广的现代服务机构。

“技能竞赛”,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等拓展类比赛, 以赛促建。

(五) 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的改革

根据“三阶梯”递进的培养规律, 课程设计总体突出秘书行业和档案信息处理特性, 以工作任务开展流程和关键技能点为主线有序合理设置课程,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开放性。紧扣企业项目需求, 将课程实践、课程实习、顶岗实习灵活贯穿于三年学习中, 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融合和衔接, 实现“234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实现校政企互惠共生的目标。

(六) 完善师资结构, 实现校企师资“互聘”, 整体提升师资素质水平

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政企通过师资“互聘”, 企业人员到课堂和实习指导一线去, 学校教师落到企业, 实现师资流动, 资源优势互补, 完善师资结构, 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提升综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是:

1. 完善专任教师结构, 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

通过教研科研使专任教师具备高职人才培养先进理念, 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 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2. 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企业教师参与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教学和实训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教学活动, 并参与科研与教研项目, 积极发挥企业市场作用和政府的规范作用。

(七) 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开展, 确立多元评价体系

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课程改革讲究开放性、实践性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任务驱动、理论教师和实践师傅双管齐下。课程考核方式确立校企共同参与“多元评价体系”、职业资格考试、竞赛成绩等多种成果评价。

(八)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保障制度, 保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健康运行

制定“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学生实训守则、实践管理条例、准员工管理制度等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评价制度;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教师管理制度等。在政府导向性政策扶持下, 明确校企双方权责, 保障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摘要:紧扣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高职发展规划“两个中心”, 遵循文秘岗位人才培养规律和行业发展趋势, 探讨大数据时代下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模式。通过构建商务秘书信息处理能力“跨领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搭建校政企协同培养框架, 依托企业 (机关) 优质平台, 以真实企业项目为推动开展“跨领域”合作, 培养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秘书人才。

关键词:商务秘书,数据处理能力,跨领域,协同育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