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第一篇: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用创新之光照亮中国梦前行之路
伟大的文明无一不起源于创新的梦想。古老中国曾经是世界最重要的创新之地,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均诞生于此。然而海洋时代的固步自封、科技落后,不仅导致了经济衰败,也让民族遭受“洋船利炮”所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送“蛟龙”入海、“上九天揽月”,不光是实现宇宙的探索,更是为了用领先科技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唯有将创新融入发展进程,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产能相对过剩,全球竞争走向白热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强调通过创新摆脱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为科学发展打通经济血脉。
创新是“民族梦”的灵魂。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不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带动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中国高铁展现中国速度,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振奋。历史的车轮从远古中缓缓驶来,又继续向未来飞驰而去,依靠的便是创新这个驱动力。
创新是“发展梦”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创新的活力,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时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可以说,创新的事物才是科学的,才是发展的,才是进步的。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有“禾下乘凉梦”,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有“中国芯梦”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有“搜索梦”,乃至无数人怀揣的科学梦、发明梦,汇聚到一起,让人备感创新的激情与力量。
创新是“中国梦”的助推剂。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我们党主动创新的能力,源于我们党善于学习的本领,源于我们从事业的创新中获得了宝贵的创新自信。党的十八大向全党提出了谆谆告诫:“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这既是对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创新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是助推“中国梦”的关键力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要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用“创新”铺好“中国梦”道路,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让“中国梦”绽放得更加美丽!
第二篇: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个人也好,政党也罢,其存在和发展总需要一个根本的支撑。支撑个人和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信仰,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 在世界各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信仰”。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共产主义理想登上历史舞台,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了亿万人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共产主义也由一个政治理想演变为伟大的社会革命实践。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些,都是由信仰点燃的熊熊烈火。
共产主义信仰照亮了中国求存图强之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正是共产主义信仰,支撑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生死时刻,勇于舍生取义、坚贞不屈,即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上绞刑架前慷慨陈词:“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夏明翰在临刑前的最后时刻,昂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方志敏在狱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备受人们爱戴的江姐,在敌人施用老虎凳、带刺的钢鞭、电刑等各种酷刑下,留下了铮铮誓言,“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以血肉之躯彰显了信仰的力量,才使中国发生了改写历史的沧桑巨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了信仰,就丧失了希望。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在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特别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精神滑坡、理想信仰丧失问题比较严重,直接间接引发了腐败问题,并有蔓延滋长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到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能否经受考验,很大程度在于我们能否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惟有坚守,才能保持革命本色,自觉拒腐防变,永葆革命青春!
信仰,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体现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对于重庆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而言,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一部《红岩》,塑造了先烈们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英雄群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一本《忠诚与背叛》,诠释了红岩精神,还原了真实的红岩,产生了灵魂的拷问。生活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重庆的广大党员、干部得天独厚,长期接受着红色文化的熏陶。今天,我市红红火火的“唱读讲传”活动,成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力引擎”,它让人们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信仰之光照亮了我们的前进之路。当前和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传承与创新,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把“唱读讲传”活动坚持下去、推广开来,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而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让共产主义信仰的灯塔高高矗立!
巴金说:“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今天,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共产主义信仰必将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引领我们克服千难万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上)
(一)又一个7月来临,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95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这一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辉煌,正如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1945年,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脚步从这里启程。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95年,3句话。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95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二)亿万万人家国,九十五年拼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也会给他们的选择一个肯定的回答。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 1 这位赣东北苏区的创建者,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却“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只因他是“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这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那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1000多名留美学生不畏艰辛奔向新中国,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新民主主义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该取的道路”,“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2008年5月,瞿永安的11位亲人在汶川地震中丧生。在满地瓦砾的家门口,这位北川县副县长泪流满面磕了三个头,随后起身投入抗灾一线。在那场特大地震之后,从80后女警察蒋敏、组织部长王理效,到参与援建的干部崔学选,定格下无数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在汶川震区考察救灾和重建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95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在他们身上,有着这个群体的心灵密码,有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他们相信,“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在这真理里,凝聚着智慧与知识的结晶,也蕴藏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路径。沿着这条真理之路,沉沦的中国才能走向复兴,亿万中国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视追寻这样的真理为理想,他们以实践这样的真理为信仰。
他们秉承,“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们把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在这条道义之路,他们将小我消融于“大我”,成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他们视承担这样的责任为使命,他们以坚守这样的价值为意义。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95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思想史,也构成了一个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心灵史。真理之光与道义之光交相辉映,让这一段历程群星闪耀,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天空。
(三)并非每个共产党员,都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多时候,信仰是选择的结果。回到他们思想的源头,才能理解共产党人95年来的选择,才能发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2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马克思是第一个把世界作为政治、经济、科学和哲学的整体来理解的人。这位“现代社会思想之父”,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人类智慧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正如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希克斯所言,“大多数希望弄清历史一般进程的人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或者这些范畴的某种修正形式,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范畴形式可用”。
对于有识之士,马克思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有志之士,马克思更开掘出广阔的精神空间。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基础。在马克思的历史批判、经济批判、政治批判中,“人的解放”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也是他终生奋斗的使命。从为人类谋福利的道德信念,到对人的命运的客观探讨,再到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直至追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出一条个人和人类追求超越性价值的道路。
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正是一个完美例证。他出身富裕家庭,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一位贵族小姐,还是《莱茵报》主编。但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一贫如洗、儿女夭殇,直到1883年3月在办公桌前永远地睡去。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马克思一生的际遇,正实现了对“人”的定义。
一部人类文明史,产生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分别体现着人类对真与善、实然与应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则努力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把科学的真理性与价值的超越性,统一于共产主义理想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世界的东方,吸引如此众多信仰者的根本原因。
(四)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国人最早知道“共产主义”,是在江南制造局出版的《西国近事汇编》中。为什么这个国人并不熟悉的概念,能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奠定无数人信仰的基石?
3 一本中文初版《共产党宣言》,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深深的精神共鸣。1926年,这本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的书辗转成为山东广饶刘集村党支部的学习材料,曾因国民党搜查、日伪军“扫荡”而被埋进锅灶、藏在粮囤、塞进鸟窝。然而,那位“大胡子”却让刘集村成为“红色堡垒”,190人走上革命道路,有据可考的烈士就有28人。这些“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道理,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让人看到还有一条革命的道路、还有一种解放的理想、还有一种自由的力量。
伟大的思想,总能诉说时代深藏的心曲,总是属于人类永恒的历史。“阶级斗争”“无产者”“社会主义”这些概念,深刻地切中了当时中国的脉搏;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这个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一经播撒便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以95年前的7月为起点,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不屈不挠的奋斗、义无反顾的牺牲、改天换地的豪情,推动百年中国的浩荡前行。
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建设年代的艰难局面,他们激情燃烧、无私奉献;面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他们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改革开放的千钧重担,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担当。无数英雄儿女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无数志士仁人凝聚在真理的旗帜下,实事求是以谋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4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到让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造不出来,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中,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得出的结论,直到今天仍在被一次次验证。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鼓舞数十亿人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奋斗,指引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社会理想不断探索。晚年张学良回忆当年和红军作战,曾经这样追问:谁能在缺衣少食、围追堵截中把这样的队伍带出来,而且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强悍的战斗力?67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曾经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
4 身精神。”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曾经这样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700多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迈向社会主义强国,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实践、一套新的政治制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五)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走过95年,时代场景几经转换,保持“赤子之心”,何其之难。
相比于战争年代的烽烟四起、血雨腥风,我们现在少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多了深水区的“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相比于建设年代的激情澎湃、质朴单纯,我们现在少了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多了不同利益的纠结交汇、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甚至,相比于三十多年前,我们现在也还需面对更多声音的鼓噪喧嚣,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语境。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
一些人视马克思主义为雾里看花,以共产主义为空中楼阁,丢弃了理想与方向,忘记了信念和担当。一些人崇尚“实用主义”,热衷“及时行乐”,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把私欲看作人生的目标。一些人对群众感情淡漠,习惯高高在上,淡忘了鱼水关系,割裂了血肉联系。翻阅贪官忏悔录,总能看到在权力、财富、美色的诱惑之下,信仰的城池如何失守、精神的旗帜如何变色。
如果说,信仰曾经体现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闪耀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迸发在“追赶全世界”的改革之时,那么,今天的共产党人,更需把信仰写在全面小康之路、伟大复兴之路上。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断重申信仰、强调理想,视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的“钙”,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共产党人的“总开关”,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告诫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唯有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不断线的思想教育反“四风”、改作风,严规矩、强纪律,打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惩治腐败不手软,打虎拍蝇无禁区,彰显“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扎牢制度治党的铁笼子……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扶正祛邪,不仅让党心一振,更试出了人心向背。
5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守“人民”这一核心价值,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到深化改革、转型创新、脱贫攻坚,既有发展路径的选择,也有发展价值的坚守,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思考,也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道义性的追求,在创造震撼人心的“中国奇迹”同时,也努力书写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1925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征询意见调查表时,毛泽东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1世纪的今天,走过95年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信仰,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
(六)每一个国家民族,每一段历史时空,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印,要怎样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之源?
与中国的现代转型相伴随的,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转型。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去魅”。我们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主张利益、保护利益,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毋庸讳言,我们的时代也出现了令人忧心的错位,在一些人那里,物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精神追求被彻底放逐。于是,责任能够淡漠、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放眼全球,这是一种颇具世界性的“现代病”,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从来没有那么多国家里的人民,感到精神上如此空虚与沉沦。”
方此之时,回望我们党近百年为信仰而奋斗的光辉历程,更有现实意义。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对真理与道义的不懈追求,以对国家与民族的勇敢担当,在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同时,也为中国构筑起一个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几代共产党人积累的精神基因。那种超越个体与小我、献身整个人类的理想和情怀,至今依然令人敬仰。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得到净化。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被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不求显达于世、不求暂得于己,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本应顺风顺水者偏向荆棘而行,本可锦衣玉食者不惜向死而生。埋骨雨花台的烈士,74%受过高等教育;葬身渣滓洞的英灵,70%出身富裕家庭。这些信仰的献身者、理想的殉道者,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让亿万人呼吸到了“英雄的气息”。
6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获得方向。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薪火相传,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将国家民族带到更好的境界。焦裕禄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沈浩扎根小岗村,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杨善洲放弃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永恒的丰碑上记录着这些时代的先锋,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刻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这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觉悟,也是一个集体的精神传承。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汲取力量。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风从影随,紧紧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休戚与共、生死相随,共同书写下“中国奇迹”。农民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林县的乡亲们,在悬崖上开凿出红旗渠;无数劳动者全力打拼,开创国家的未来。这是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建设人民共和国的理想,实现“中国梦”的召唤,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高远的世界,绘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回到马克思主义,回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会发现,在物质之外、利益之上,个人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生命还有担当。
(七)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有历史学家提出三种历史时间——“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对应着历史中的“结构”“局势”和“事件”。“事件”只是“闪光的尘埃”,而“结构”才是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95年风云激荡,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为中国历史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结构”。这种“结构”,既是基本的制度体系,也是根本的思想体系,更是耀眼的信仰光芒。
95年来,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党,已经成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规模执政党;这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国家,已经从低谷走向复兴,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潮平海阔,千帆竞发,我们的工作已经写入人类的历史,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改变人类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9日 01 版)
7
第四篇:重温入党誓词 照亮前行之路
长治东收费站——杨华侨
自11月18日建管处下发《关于开展“学习党的章程、重温党的誓词”活动的通知》(晋长平高党„2014‟36号)以来,我站积极响应、认真对待,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精心筹划组织,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小休班例行学习时间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至今已经逾两周时间了。两周来,通过细致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受鼓舞和感染,更加清楚了作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省和反思之中。
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单位、亲友,可能会有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对党的宣誓应该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入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应该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去恪守。入党誓词很短,只有八十字,但字字珠玑,意如山重;读起来简单,做起来艰难;履行一段时间容易,坚持一辈子更难。作为一名党员,应时时牢记,时时恪守,这一信念一刻也不能模糊,心中的旗帜永远也不能卷起。
但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一些人身上,入党宣誓时的激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誓言,改辕易辙;还有些人忘却了誓词,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似乎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十分缥缈
1 和遥远;更有甚者,一些人已经成为自己誓言的叛逆,认为“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要去掉虚的,扔掉远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投身于贪污、受贿、奢侈、腐败的浊流,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毋庸讳言,组织上履行入党手续是容易的,尤其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难的是从思想上入党,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更是这样。入党之后,如果又手握权力,面对安逸美好的生活,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考验,能否忠于入党誓词?这个考验并不亚于当年革命先烈面对老虎凳和辣椒水。为此,经常重温入党誓词,切实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更显得十分必要。
重温入党誓词,意义大于形式,其意义在于笃行。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理清思绪,扫浊清流,让理性的光辉照亮前行的道路,与时俱进,恪守承诺,践行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照八十字的入党誓词,回头看看自己哪些脚印走歪了,及时纠偏;汲取“溺水者”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抬起头来向优秀的党员们学习,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倘不能这样,“重温”之后无以行,不恪守,即使是常常“温故知新”,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更要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自觉运用党的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作风深入、注重实效、多办事、办实事、办好
2 事;其次,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三,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四,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超前性;最后,提高自律能力,树立良好形象,切实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这样才能真正的坚守并践行我们入党时的誓言,才能真正履行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2018考研心得:燃起考研热情,照亮前行之路(定稿)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心得:燃起考研热情,照亮前
行之路
此时,窗外阳光正好,案头上翠绿的银杏叶随风招摇,手边的柠檬茶也飘出缕缕清香,而我抬眼所及之处,便是那犹如金子般闪耀的几个大字——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在这张薄薄的纸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姓名、专业、录取级别等信息,更多的是那段诉说不完的曲折的追梦历程。
意志不坚,追梦路几经搁浅
和所有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一样,我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早已收拾妥当的行李,登上奔赴异地的火车,继而开始了我在新闻学领域的第一堂课。但很快对新生活的幻想统统在残酷的现实下变得不堪一击。曾经向往的优雅的校园环境,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以及自由度极高的选课都成了天方夜谭。等待我们的,只有日复一日循规蹈矩且枯燥无味的“高中生”似的生活。每每和友人抱怨至此,他们也只能无奈地说“谁叫咱们上的是三本呢!”是的,高考的失利让我不得不止步于一流学府门前,而当我真的踏入三本校园,过上重复又疲累的生活,甚至遭受来自各方的嘲笑和白眼时,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人生轨迹就如此定形了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吗?于是,在疑惑和不甘的双重折磨下,渐渐有个念头在内心深处成形——考研。
这是我步入大学后头一回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但可惜的是,它也仅仅只停留在想法的阶段。对考研信息一无所知,加上对专业选择模棱两可,让我在反复斟酌中渐渐厌倦了对未来生活的规划,而与此同时,我迎来了生命中第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在男友的影响下,曾经那个只知道拼命念书的我消失不见了,重生的是一个喜爱活跃在学生会、社团以及学校各大演艺晚会上的“校园名人”。接踵而至的赞誉和关注让我迅速迷失在了眼花缭乱的各类活动中,同样迷失的还有心底深处曾悄然萌芽的考研之梦。
倏忽间,就这么玩玩闹闹地到了大三下学期。说来也巧,大概是运气太好,在这前三年里每一场考试当中,我都无一例外地占据班级前三名的位置,加之这几年作为“校园名人”积累的经验,竟让我误以为自己真的是格外优秀,与众不同的。所以对于未来,自命不凡的我总显得有些过分的气定神闲。但真正改变我这观念的,却是一次印象深刻却不怎么愉快的交谈。
那是在大三接近尾声的时候,热爱短片创作的我自信满满地带着精心准备的DV作品参加了江南区域的高校短片大赛,原以为自己独到的拍摄手法和零碎的叙述方式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最终的评分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垫底。心中的愤懑和不解刹那间向我袭来,我竟在思绪紊乱中拦下了当届一位颇负盛名的老师。在向其诉说了缘由之后,那位老师却并未对我的质疑作出任何回应,他只是淡淡地问我:“你懂什么叫越轴吗?关于蒙太奇的类型你知道多少种呢?”他连续发问了几分钟,而我只如同一桩木头杵在那里,想张口却无言以对。不是真的不理解这些再熟悉不过的词汇,也不是太过紧张导致大脑一时短路,而是那位老师嘴里飞扬的不屑和骄傲深深刺激了我。所以到最后,当那位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作为一名非影视专业的学生应该从最基础的部分学起”时,内心的酸楚翻江倒海涌来。我终于意识到,要想汲取丰富的影视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获得业内人士的肯定,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去更好的专业学校进行深造,我必须考研!于是,大一时因为自尊而产生的考研念头,终于在大三末被我找了回来,而此刻使我内心倍加坚定的,唯有那份对于影视 第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行业最真挚的热爱。
初涉职场,考研梦成坚实后盾
考研的决心是有了,但是备考的时间却不再充裕。那时距离2012年研究生考试也仅有半年的时间,我却在目标院校和专业选择上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与父母商量过后,最终还是敲定在了南师大电影学专业。我还记得当时的自己,一边翻看着前一年的招生简章激动不已,一边因为自己是跨专业考生而颇有几分焦虑。好在这样的情绪很快就被突如其来的毕业实习通知给冲淡了。系里规定,每位大四学生必须参加历时至少四个月的毕业大实习,实习单位须在学生实习达标后才准其离开。所谓达标,则是每个人必须发表至少60篇新闻稿才算合格。
就在这样的层层重压下,我竟然收到了当地电视台的面试邀请。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不想留在电视台实习的我却意外被总监相中,成为来面试的30人中格外幸运的六分之一。于是乎,考研计划再次被打断,我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我在电视台工作的第一天。
从七月到十月,从仲夏到深秋,在这段与摄像机、采访麦、编辑器做伴的日子里,我经历了许多在校园中无法见识到的社会百态,心智也逐渐成熟起来,可唯一令我放不下的,还是那犹如灯塔般照耀未来旅途的考研之梦。
那时候,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实习期间我还是选择了在空荡荡的宿舍楼里勉强度日。当时,学校的食堂早已关闭,澡堂也已停业,每天饿着肚子去上班,晚上回来洗凉水澡已是家常便饭。学校的地理位置太偏,每天早上五点半不到我就必须起床,搭乘一个半小时的汽车到达市中心再徒步前往电视台,晚上回到宿舍,还必须与神出鬼没的蟑螂、飞蛾、爬虫斗智斗勇。一开始,艰苦的住宿条件和陌生的工作环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平日里想要应付所有的工作内容已是极难,更不要说抽出时间来进行考研复习了。有时候,好不容易歇了下来想要翻开电影史读一读,却又立马被制片人指派出去采访了。就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原本的考研复习计划已经落下了许多。每每望着放在书桌上已经偶积尘屑的专业书籍,我都感觉自己的心在隐隐作痛。必须改变如此糟糕的现状!我暗暗地下了这个决定。于是我突发奇想,既然每天光是坐车的时间加起来就有几个小时了,那我何不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看书。为了每次在车上都能有个空位方便读书,我把起床时间又提早了半个小时。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变得少之又少,可我却好似打了鸡血一样。辛苦不算什么,对我来说,能时时徜徉在电影研究的海洋里,才是最大的满足。
转眼便到了研究生报名的日子,我在电视台积累的发稿量也已达标,与此同时,我愚公移山般的复习方法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点点成效,这是最令我欣慰的事情了。可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却再次陷入了寝食难安的境地:南师大在2012年的招生目录上将电影学的书目全部更换,相应要求也有所更改。这一消息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希望似乎正在面前一点点地化作泡影。消沉了几天之后,我突然醒悟道:既然曾经花费了那么多心血,熬过了那么糟糕的境地,都不顾一切地抓紧机会准备考研,现今不过是又一次选择罢了,我怎么可以退缩!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毅然决然地报考了难度更大但书目较少的上海交通大学。尽管在那时,我拥有的仅是一整个夏天所积累的新闻制作经验,和不知从何而来却是庞大的自信心。
持之以恒,丑小鸭最终华丽蜕变
离开电视台回到家后,生活重新步入正轨。但在那时,离考研也只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而我的复习成果可以说是零:英语单词尚未背,真题也一遍未做;政治参考书还崭新如初;专业课部分,由于更换了报考院校,我甚至连必考书目都还没有买到。虽已宽慰自己不过是一场考试,不必太过焦虑,但一想到曾经付出的努力和忍受的艰辛,我却始终无法让自 2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己懈怠下来。所以,这三个月里的每一天都被我当成了最后一天来过,用“废寝忘食”来形容自己的备考状态也毫不为过。每天凌晨四点,手机闹铃准时响起,在微寒的晨风中,我开始了一天的复习。上午是接受政治理论熏陶的最佳时机,下午则是与异邦字母大玩游击战的特约时分,晚上便是和电影史做伴的良辰吉时。一天时间就这样被我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了节约时间,我将三餐的主食几乎都换成了面包饼干之类,有时左手还抓着半截吐司,右手已经在奋笔疾书了。在当时看来,虽然复习的日子格外疲惫甚至有些痛苦,但是每当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个知识点,或是翻看完一章节的理论要义,又或是完成一道稍有难度的阅读题时,我就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内心的充实感也与日俱增。
很快,考试的日子就在眼前。尽管在这三个月间,我已竭力抓住流逝的每分每秒,但是碍于时间紧迫,我还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放在了公共课的复习上,对于专业课,我实在分身乏术,为此,我既焦灼又无奈。但即便心有戚戚,走上考场之前,我还是安抚自己平静下来。我想,不管结果如何,我确实曾经毫不懈怠地努力奋斗过,就冲这一点,我也问心无愧。所以,就算这次失败了,我也绝不会因此一蹶不振,不大了明年再来一回。抱着这样的心情,眼前的试卷也仿佛不再那么面目狰狞。虽然公共课的题目依然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在考专业课时却格外顺利,几道简答题涉猎的内容恰好与我当初筹拍短片时所关注的方向有重合的部分,而论述题要求罗列的观点又几乎涵盖了我在电视台实习时积累的经验。两门专业课答得是顺风顺水,好不轻松。
最终,初试成绩果然给了我最大的心理慰藉。不出所料,公共课压线而过,专业课委实高分。终于,我没有辜负自己这三个月的魔鬼备考,更没有辜负自己对电影专业的热爱,这完满的结果更坚定了我要在这一行业做出一番成就的决心。
之后的一个月,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我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交大的专业复试,赢得了追梦旅程上的首场胜利。在那之后的复试战场上,我克服了以往犹豫不决和懦弱胆怯的缺点,勇敢镇定地和所有来自国内一流院校的高手们一一过招。虽然初试成绩让我的基分大打折扣,但我还是满怀信心且不卑不亢地在老师面前呈现了最佳状态。没有料到的是,被我埋怨许久的实习经历却成了我扳倒其他对手的不贰法宝。最后,也许是我的诚恳以及对影视的热爱彻底打动了老师,我终于顺利地考上了交大的研究生。
时至今日,回想起梦想成真的那一瞬间,我还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可我清楚地知道,如若不是我的坚持与忍耐,如若不是我曾打破桎梏向往明天,今天的喜悦根本不会到来。
人生,总是在曲折回旋中明朗,而成功,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