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精选)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精选)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第一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安远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梅伟春近几年来,安远县坚持把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工作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远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梅伟春

近几年来,安远县坚持把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工作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快了该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期,为全面掌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我部对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安远县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我县农产品主要以脐橙、食用菌、生猪等三大产业为主。2009年底,全县果业面积达34.2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30万亩,水果总产量达25万吨,其中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生产各种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栽培4500袋。据调查,2009年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2009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40000平方米,全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2009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

到5296万美元;全省第一家引进橙汁加工企业—养生堂基地果业有限公司。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以脐橙、食用菌、生猪三大产业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8个,涉及果业、食用菌、生猪等加工品种,其中2个是省级龙头企业,4个是市级龙头企业;据统计,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2009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2009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现有职工人数达1543人。目前,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上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上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水平低。我县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只有小部分经过加工利用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装备差,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初级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2、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含金量低,创新力度不够。我县多数农产品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程度低,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除深圳中宝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属种植、养殖、饲料、屠宰、畜牧业深加工等一体化的公司外,其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低层次初加工的企业。同时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3、投入资金不足,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在财政、信贷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倾斜不够,加工企业资金运转困难,加工企业贷款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促销程度不明显。我县“三百山”牌农产品没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销售途径不大。同时存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

三、发展对策

1、加快培育和开发主导产业,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根据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科技、加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脐橙、生猪、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县各级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实行从品种选育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开发,形成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带动和促进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水平。通过技术参股、技术转让、买断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开发力度。加强科技和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加大对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最大化。

3、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严格贯彻“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二是加大标准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农民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主动把执行的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引入基地、农户,按标准化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三是切实加强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相关标准的要求,实行产业化开发、企业化运作,实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4、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作增强。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探索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与农产品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优势,让农民在产、加、销等环节中获利,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

5、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资金上,要制定有关标准和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补贴,兑现奖励政策。在用地上,各相关部门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建用地方面的支持。

6、加强资源整合。一是在品牌使用方面,对同一类型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在组织形式上,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二是在经营模式上,鼓励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延长链条,加强与合作社、市场的连接,加快推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市场”、“ 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价值最大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农工部

第二篇: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关键作用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经营状况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乐山市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6%的西部城市,被列为全国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综合试点市之一。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梯级发展的龙头企业群体,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

乐山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平均气温17.8度,平均降雨量1062毫米发展种养业条件得天独厚。从1997年开始,我们就将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培育壮大林竹、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五大产业上,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003年以来,我们以五大产业为主导,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特色、打品牌”的发展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点整合林竹、畜牧、茶叶资源优势,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宽做长产业链条,做优做响农业品牌上下功夫。我们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通过创新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方式,大力培育专业村、专业乡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满足农户需求与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方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52家,县级龙头企业87家,带动农户41.5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5%。

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我们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普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档次,形成强有力的科技产效机制,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我们重点建设的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畜牧、茶叶、花木、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园为核心区,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建立了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200万亩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我们以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把农业科技园作为农业科技转化的窗口,促进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显著提高了农业科技对乐山市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战略。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先后制定并发布了9个农业质量标准体系、51个农业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企业标准为辅的种养殖、生产管理、加工包装的质量标准体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配套完善操作规范。同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龙头企业主动把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了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增强了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引进先进设备和新工艺。我们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推广实用农业技术,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运用先进工艺,实现科技成果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

利益均享风险共担

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紧密利益关系,是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抓住产权、利益、风险三个基本要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

创新产权联结机制。我们在产前和产中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农户可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龙头企业根据生产要素入股的份额,实行按股分红。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参与经营的经济主体只有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产业化经营才有生命力。我们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自觉地把扶持生产环节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和义务,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要求,使农民在参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分享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增值带来的收益。

创新风险保障机制。我们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公积金、风险基金等提留积累制度,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许多加工龙头企业和营销组织按照“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按章程在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障金,对成员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适当高于市场价收购,以丰补欠,结余滚存,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三篇:抓住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

抓住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庄天慧 潘 坤

《 人民日报 》( 2013年03月20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战略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新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当前应抓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四化同步”几个关键环节。

重视质量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产品供求关系依旧偏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凸显,体制机制创新亟待突破,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坚持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培育新的产业化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从而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其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和安全高效化学投入品的研究,特别是在作物遗传育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良种优化培育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另一方面,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现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并着力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科技素质、市场竞争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农民。应提高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优化整合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基层干部和行业能手等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对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打造立体化、复合式、多维度的现代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四化同步”是新形势下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工业化为经济支撑、以信息化为科技助推、以城镇化为空间依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集成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其次,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涉农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产业化引领、规模化带动效应以及在吸引资金、更新技术装备和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文明格局,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四,健全“四化同步”的体制机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四篇:“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关键词

创新创业: 十二五” 创新创业:“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关键词

日期:2011-09-13 14:25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新时期农业农村科技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 供给。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代农业产业链、应用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农村科技创业培训和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总体上要接近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

科技日报:您认为“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陈传宏:在新的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农业农村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总体上要接近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部分领域要居世界前列。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以及农业应对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重点把握五大任务

科技日报:要达成以上目标,您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要重点发展那些领域?

陈传宏:“十二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科技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首先,加强农业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的前沿引领能力。重点支持农作物高产优质抗逆分子机制、农业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等基础研究。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突破分子设计、药物靶标发现、现代食品工程化技术、农业物联网以及智能化农机等前沿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新制剂、新装备,培育和发展生物种业、农业生物药物等新兴产业,促进农机装备、食品制造等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其次,加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能力。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粮食与农产品有效供给、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装备与农用物资、农林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大力发展动植物育种、农作物高效生产、畜禽健康养殖、节水农业、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和农业环境调控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支撑和保障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的产业支撑能力。以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农业生物制品等产业为突破口,集成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和支撑计划的研究成果,创制优良动植物新种质新品种、生物药物、生物燃料等重大产品,实现重点优势领域的战略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的技术突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加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集成技术研究,提高农村科技的民生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城镇规划布局,建设和谐优美新村镇,进一步强化民生科技工作,把农村环境、农村医疗、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民生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供强有力科技保障。

第五,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的创业创收能力。面向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需求,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实施力度。继续深入实施星火计划,促进星火产业带和技术密集区发展。全面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和合作组织。在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农民专业组织为依托,科技特派员服务站为中介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大学及科研机构农技推广、农业专家大院等科技服务模式,形成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科技兴县(市)工作,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期间,六项举措保障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

科技日报:目前,在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上,我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陈传宏:在这个方面,首先深化农业与农村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切实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廉洁的农村科技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国家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导向,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资源配置,对国家科技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星火计划等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项目预备库,简化项目指南,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专家、基地平台、涉农企业等在项目申报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管理、信用管理和成果管理体系。

第二,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和区域性定位,要大幅度提高R&D经费中农业科研投入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并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给予农业领域重点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稳定支持。在农业领域加快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第三,着力培育涉农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支持大中型涉农企业加强自身研发机构和研发能力建设。围绕生物种业、食品产业、生物能源、农业装备等重点产业创新链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资源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倾斜支持,鼓励和促进企业超前、深度参与技术研发。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第四,加强农业科技基地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在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强化农业主产区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与预警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完整、装备精良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加快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基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切实做好农业领域“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统筹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第五,加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强化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和技术引进机制,促进高技术成果的成熟和产业化。积极推进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继续稳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突出园区在科技创业、新型及战略性产业培育、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新农村建设、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第六,加强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立足现有国际合作基础,通过政府间的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多种民间渠道,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我方主导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计划。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等一系列困境。只有通过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才能解决这一系列困境,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可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三农”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引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个“一号文件”以改善我国农业落后的面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等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些问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来强调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依据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我国如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来分析我国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以及实现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建议。

二、我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也存在许多严重的矛盾。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为顺利解决这些矛盾提出方法。

首先,我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009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6.35亿亩,而粮食产量为10616亿斤。与同一时期的美国产量大致相同,但是美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却远远小于我国。美国的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远远高于我国。其他的如玉米、棉花等产量也远远高于我国。这说明我国农业与美国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但是我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落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大力推广新技术。

其次,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相对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农民的种粮收入太低。经过我国政府对农村的税费改革,农民的负担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是,粮食价格的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扩展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使我国农民摆脱单纯地依靠种粮收入生活的困境,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个原因也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美国相比,我国农业不仅在科技方面落后,在机械化方面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的机械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完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而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平均在50%以下。而且地域之间差异比较大。南方地区的机械化水平比北方稍高一些。在许多偏远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更是无从谈起。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导致我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土地上。从而阻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但这之间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将这些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我们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可以吸收吗?很显然是不能的。因此我们要扩展尽可能多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的大力推广机械化也是行不通的。

第四,我国农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中以粮食作物为主。200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50160万吨,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油料、糖料的产量分别762万吨、2569万吨和12188万吨。与种植业相比,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也是导致我国农民收入水平长期较低的重要原因。但是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又不能直接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我们只有在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的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农村生产的潜力。 第五,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太低。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都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以河南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农村劳动生产率又低,只要少部分的粮食可以卖给国家,获得收入。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商品率非常落后。这也是导致我国农民收入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面对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的制度设计缺乏创新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坚持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承认,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能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限制了农民自主发展的诉求。它不仅阻碍了我国机械化农业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还将我国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当前,对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显得日益紧迫。

三、农业产业化才是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的必然性。我认为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解决以上所提到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我们可以看到第二部分所提到的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六个突出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我国农村制度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几个原因共同导致了我国农村生产劳动率低下,再加上我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农产品商品率程度低,进而造成我国我国农民收入低。从而形成了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问题采取的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方法。例如,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只是的单纯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没有给我国农民提供新的增加收入的途径,因而这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因此要解决这一系列突出问题,就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使我国农业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的困境。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使我国农业摆脱这一困境。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其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由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基本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通过主导产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整条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通过规模经营来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之后,我国农民的收入自然就会提高。由于农业产业化实行市场牵动龙头,这可以大大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我们来看我国农业走走产业化道路的充分性。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我国才能完成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任务。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只有农业产业化才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怎样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国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也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通过农业产业化的道路,顺利实现现代农业的伟大目标。我认为在我国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行制度性变革,改革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相符合。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我们要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的农业进行深入的改革是相当必要的。我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农民释放出土地的经营权,将土地的经营权卖给国家认可的企业。这些企业扩大生产或者整合整条产业链,吸收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可以农民把土地的经营权以股票的形式入股当地的龙头企业,然后农民进城打工。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前我国农业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扩大生产规模。这对于在我国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的农村进行深入的改革也是在我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前提。

其次,农业产业化的推广一定要与机械化相结合。只有实现了机械化,才能大幅的提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力。没有机械化的配合,我国的产业化最终会因为生产率太低无法推进。否则,无论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多么的高,都无法转化为最终的利益。离开了机械化的产业化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国家要大力支持农用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第三,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市场化和企业化。市场化就是要求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企业化不仅要求龙头企业规范化的经营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我国企业在整合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市场为方向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可以被看作是企业中的员工。因此一定要注重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龙头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要专门安排扶持农产品加工的补助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第五,要在一个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可“一刀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们要意识到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从而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经过对我国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和美国的新奇士模式的对比,我认为美国的新奇士模式是最成功的,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新奇士模式是一种农业的产业链,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科技指导、股东、收购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因为它通过政府或者是中间批发商来给农民做整合,整合了整条产业链。只有在整条产业链高效整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做到了以下两点。第一,给农民股权。农民的股权不是看他们实际出资多少,而是根据每个农民生产多少农产品来配给股权。如果农民A有5个橘子,农民B有3个橘子,农民C有2个橘子,那这三个农民的股权就是50%、30%和20%;第二,聘请职业经理人贯穿经营整条产业链。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必须公开、透明。每一个产业链环节必须赚合理的利润。通过这两点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公平地分配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我国山东潍坊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地方龙头企业成功的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它的成功也对于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国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了农业化,但是,这其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在农业化工程中一定要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否则,可能导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失败。

第一,在我国进行农业改革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外资趁机进入,收购我国农业公司。现在在我国一些地区,孟山都等跨国公司利用农业改革的机会收购具有“农产品收购许可证”的中国农业公司,从背后提供资本,从而大面积收购中国土地。这个趋势如果继续下去,我国的农业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在我国推广所谓的高科技“转基因”农业。在当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副作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引进。区域农业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一定要严格审核具有“农产品收购许可证”的企业资格,并对这些企业的股权提出严格要求,以防外资趁机进入我国农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第二,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农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在产业化过程中,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不可能由区域龙头企业吸收所有的剩余劳动力。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农民的意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解决这一部分农民在城市地区的就业问题。一定要防止某些地方为了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强迫农民放弃土地的现象出现。这样做只会是我国的“三农”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第三,要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打破惯性思维,在科学研究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展更多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切忌一拥而上。这可能会造成我国区域农业龙头企业恶性竞争的后果。旅游农业和绿色农业无疑是两种重要的发展模式,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所有地区都适合推广这两种模式。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农业产业化决策。

五、总结

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使我国农业摆脱当前的困境。我们一定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扎扎实实地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民成为这一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只要我们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就一定可以顺利解决。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单纯依靠市场和农民的力量是无法顺利推进的,这就要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解,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服务。经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一定可以实现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伟大目标,顺利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溢海 李雄诒 发展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8) [2]郭建宇 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1):8-17 [3]郎咸平 谁在拯救中国经济[M] 东方出版社 2010(3)

[4]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J] 人民日报 2008(1)1 [5]郎咸平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M] 东方出版社2010(9) [6]鄂道银 扬中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9):219-223 [7]胡 军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1):304-307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