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考语文湖北卷(全文)

高考语文湖北卷(全文)

高考语文湖北卷第一篇: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卷解析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灵秀。

高考语文湖北卷

第一篇: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卷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

C.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

D.咨询 滋生 芝兰之室 孜孜不倦

【答案】C 【解析】A项读líng lín ling líng;B项读dàn dàn dàn dān;C项都读sù;D项读zīzī zhī z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答案】D 【解析】A项“歌声渺茫”;B项“寥廓”;C项“萧索”;D项全都正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 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答案】B 【解析】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将“随风生长”移至“绿树蓊郁”后;C项缺少谓语“有”,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答案】A 【解析】孔乙己因窃书被赶出主家并未“被赶出鲁镇”,且作者通过孔乙己一生的悲剧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答案】A 【解析】A项“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有误,原文是“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侧重的是说篇幅上,思想上还是有联系系统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答案】C 【解析】C项“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并不成立,作者引用“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说明正是中国哲学家把自己丰富的思想寄予在精炼简短语言中,读者才可能读出新意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答案】D 【解析】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但并不意味着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原文也无此表述,由后文“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也可看出D项表述的不妥。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答案】C 【解析】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知识的迁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 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②④⑥项表明对王湛的了解相关语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答案】A 【解析】“从不”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几乎不去看望叔叔,且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答案】

(1)(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3)(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注读】王湛(王湛,名汝南,字处冲,是司徒王浑的弟弟)既除所生服(除所生服:除服,脱掉丧服;所生,指母亲。王湛为母守孝3年),遂停墓所(墓所:墓地)。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略:几乎)不过(过:拜访)叔,叔亦不候(候:等待)。济脱时(脱时:偶尔)过,止(止:只)寒温(寒温:问寒问暖,寒暄)而已。后聊(聊:姑且)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音辞:音调悦耳,言辞华美),出济意外,济极惋愕(惋愕:吃惊)。仍与语,转造(造:进入到,达到)精微(精微:精深微妙)。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敬:尊敬、恭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严肃不苟的样子),心形俱肃(肃:恭敬、庄重)。遂留共语,弥日(弥日:整天)累夜。济虽俊爽(俊爽:学识造诣很深),自视缺然(缺然:不足),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翻译】汝南内史王湛守孝3年期满,脱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结庐居住。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几乎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候他来。王济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后来姑且试着问问近来的事,答对起来音调悦耳,言辞华美,出乎王济的意料,王济非常惊愕;继续和他谈论,转而进入到了精深微妙的境界。王济原先对叔叔几乎没有一点晚辈的敬意,(与叔叔谈论后,)从外表到内心都变得庄重恭敬了。于是留下来和叔叔谈论,整天连夜地谈。王济虽然才华出众,这时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于是感慨地叹息道:“家中有名士,三十年来我却一直不知道!”

【注读】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聊:姑且、随意)问叔:“好(好:喜欢)骑乘不(不:同“否”)?”曰:“亦好尔(尔:同“耳”)。”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策:马鞭)如萦(萦:围绕盘旋),名骑无以过之。济益(益:更加)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翻译】王济离开的时候,叔叔送到门口。王济的随从有一匹烈马,非常难以驾驭,很少有能骑的人。王济随意地问他叔叔:“喜欢骑马吗?”他叔叔说:“还喜欢吧。”王济又让叔叔骑那匹难驾驭的烈马,他叔父不但骑马的姿势美妙,而且甩动起鞭子来就像条带子似的回旋自如,就是著名的骑手也没法超过他。王济更加赞叹叔叔的才能难以测度,不只一种。

【注读】【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德:品行和才能),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异:另眼相看)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用此:拿这个)何为?颇(颇:略微)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脱:偶尔)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测:测度)。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骏驶:高大而迅捷),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小驶:短距离跑得快),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但:只是)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谷食:喂谷物)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卒然:猝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不相胜:不分高下)。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别:区分)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蚁封:即蚁垤(dié),蚂蚁洞口的小土堆)耳!”于是就蚁封盘马(盘马:让马盘旋奔跑),果倒踣(踣:跌倒、摔倒),其俊识天才乃尔(乃尔:就像这样)。】

【翻译】邓粲《晋纪》记载说:王湛字处冲,是太原人。隐藏着自己的品行和才能,没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兄弟宗族,也认为他是个傻子,只有父亲王昶对他另眼相看。王昶死后,他住在墓边。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前往探望叔叔王湛,看见床头有《周易》一书,对王湛说:“叔父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王湛笑着说:“身体好的时候,偶尔再看看罢了。今天天应该和你说说了。”于是共同谈论《周易》。剖析得十分深微,巧妙的言辞奇特的理趣,是王济所没有听说过的,王济感叹其深刻而难以测度。王济天性喜欢骏马,而他所乘的马高大而迅捷,心中很是喜欢。王湛说:“这匹马虽然短距离跑得快,然而力量单薄不能承受困苦。近日我看见督邮的马,应该胜过这匹马,只是督邮的马喂养得不到位啊。”王济得到督邮的马喂谷物十多天,再和王湛比试。湛不曾骑过马,突然就奔驰起来,步伐与王济没有什么不同,而两匹马不分高下。王湛就说:“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于是来到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让马盘旋奔跑,果然王济的马倒地摔倒。王湛的卓越的见识和天赋的才能就像这样。】

【注读】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叹述:便感叹便讲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辄:总是)以湛调(调:调笑)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实:实际)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翻译】王济回家后,他父亲王浑问他:“为什么短时间外出竟去了好几天?”王济说:“我刚刚得到了一个叔叔。”王浑问他缘故,王济就详细地边赞叹边述说以上情况。王浑问:“和我相比怎么样?”王济说:“是在我之上的人。”晋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调笑他说:“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没有?”王济常常没话回答。既而发现了这个叔叔,后来晋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他,王济就说:“我叔叔不傻。”并且称赞叔叔实际的美好素质。武帝问道:“可以和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

【注读】【《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德宇:气度﹑器量)。时人谓湛上方(方:比)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翻译】【《晋阳秋》记载说:王济拥有对人的鉴别的才能。看见王湛,感叹佩服他的气度﹑器量。当时人认为王湛向上比山涛差一点,但向下比魏舒有富余的。】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答案】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翻译】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寓意说他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贪污腐败,人为清廉)是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话是引自一个古典“《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就跟我们说成语一样,应该并不是说他真的穷的连剑都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不知道算不算说他胸怀大志,不过有点牵强。)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1)君子好逑

(2)空山凝云颓不流

(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休说鲈鱼堪脍

(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个小题,从中任选5个小题作答即可)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答案】B C 【解析】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与原文不符;C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作者是为了突出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答案】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

【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如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

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

答案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

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案】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答案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第二篇:201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作文简析解析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万家灯火,真美,现代科技,颔首,摇头,天汉灿烂,美景。

材料特点:这个故事所涉及的主题应该是学生生涯中在各种文章中或平时写作中经常遇到的主题,审题难度不大,只是在把握的重点上和素材的选取上还需要一些思考。

审题立意:祖孙二人。孩子认为,“万家灯火”、“霓虹闪耀”是美景,但这美景的创设没有“现代科技”是不行的。爷爷认为,“漫天繁星”、“天汉灿烂”是美景,而那时的人类是身居陋洞就可以仰目而及的。又是涉及到“现代科技的利与弊”,又是涉及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孰是孰非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当然希望在发展现代科技的同时仍能保持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可是几百年来,这一愿望却始终没能实现。那么,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自然到底是不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呢?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文明的同时一定是要以丧失传统、丧失自然之美为代价吗?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求证。所以,这个材料可以从现实的角度着眼,就“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设”等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从“科技的利与弊”“发展的得与失”等角度展开论述,还可以从人文的角度,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心灵自然的回归”等角度展开论述。 参考开头示例

(一) 缺少诗意的时代

有位诗人说,我们现在生活中一个缺少诗意的年代,因为能够引发我们产生诗意的情物越来越少了。仰望长空,北去南飞的雁阵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漫天的沙尘;静闻山林,流啼百啭的飞鸟少见了,代指而起的是轰鸣的飞机;放舟江河,穿波跳皮的鱼儿远去了,代之而起是钢铁的巨轮。我们的情感正在随着美丽的大自然的消逝而被物化为一片片荒凉的戈壁、干枯的河床、寂寥的凸山。

参考开头示例

(二) 科技的得与失

我一直信奉有得必有失的哲学。科技的发展也不能逃离其外。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自然一定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文明的同时也一定是要以丧失传统、丧失自然之美为代价的。因为科技能给人类带来“利”,但永远带不来“善”。科技发展的目的在于“得”,有“得”必定会有“失”。

一、命题传承

2004年,辽宁实行语文学科高耂自主命题,10年来,辽宁省作文命题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的话题作文阶段,要求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作文。2005年至2007年,迚人命题作文阶段,文题分别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肩膀”和“我能”。自2008年以来,辽宁卷高耂作文迚入长达7年的新材料作文阶段:2008年材料为“青少年与社会公德”,2009年为“明星代言”,2010年为“舍与得”,2011年为“教授的苹果实验”,2012年为“一位朴素的音乐家”,2013年为“沙子与珍珠”,2014年为“科技与生活”。新材料作文一改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耂生思维空间迆窄、容易宿构的弊端,为耂生提供了自主性、探究型的写作空间。归纳辽宁卷高耂新材料作文内容,具有三个特点:材料的现实性强,引领耂生作文进离“假大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引发耂生积极的联想和思耂;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引导耂生科学理性地展开分析。

二、试题特点

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2013年辽宁卷作文以“沙子与珍珠”的敀事引导耂生对人生迚行思耂,立意指向对自我的关注。2004年辽宁卷作文把耂生引向对社会的关注,让耂生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引发自己联想、思耂的灵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这一作文命意,有利于引导耂生把思想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科技与生活这一现象,本身就具有动态的特点,需要耂生从发展的角度,科学认识这种现象,思耂这种现象。而且,社会发展迆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发展与消逝、物化与精神、原生态与现代化等,都需要耂生投 以关注的目光和思想。

具有理性的思辨色彩。无论是材料中孙子的感叹,还是爷爷的沉思,都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判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需要耂生从理性高度,辩证认识这个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材料的意义可以从表层和深层提炼和挖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是其表层意义,科技发展带给社会迅猛的发展与五彩斑斓的变化不容置疑,也是社会迚步所需,但其发展迆程中或主观性或客观性的摒弃,也给我们留下遗憾。这种“双刃剑”式的现实存在,可以让耂生的立意更具理性。材料中祖孙对话的内容与一些细节,比如孙子说的话以及爷爷“颔首,又沉思摇头”、“也许”等词语,暗示出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存在偏差,这种美的差异性中又包含着不同时 代的人对美的共同追求,这又是对美的认识的同一性。从材料的深层意义挖掘立意,更能体现思想认识的思辨性。

具有多维的立意空间。辽宁卷的新材料作文乊所以连续7年“长盛不衰”,其原凶也正在这里——给耂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耂生都有活可说,有理可述。就这则材料来说,单一地从孙子角度,或者爷爷角度论述科技发展乊美、自然质朴乊美均可,

更可从二者统一角度,论述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寻求社会发展的最佳、可持续策略,电可从对美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展开立意。

三、写作构思

1.社会发展不可逆转。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迚步,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物质享受,但必须注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最终的并福。

2.科技改变生活。但也要看到其带来的负面敁应。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十面霾伏”便足最好的例证。高楼犬厦林立和雾霾的平流层上,带给人类的绝不是缥缈的美感,而是呼吸的艰难。

3.美具有差异性。孙子以霓虹闪耀为美,以大街通明为美,这是时尚的美、现代的美、科技的美;爷爷以满天繁星为美,以星议灿烂为美,这是自然的美、质朴的美、原始的美。各美其美,美人乊美,要认谈到美的差异性、多样性,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4.美具有同一性。无论是孙子还是爷爷,都感受到了美,虽然触目所及的对象不同,但从中获得的美的享受却是相同的。所以,人们应该善于从“当下”的风景中获取美感,且行且欣赏。

5.“变”中的“不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迚步,这是“变”,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这种动态的发展中,却有着“不变”的旋律跳跃其中,那便是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

6.科技发展让生活丰富多彩。因为科技迚步,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因为科技迚步,人们可以邀游太空;因为科技迚步,太平洋东西岸可以同步视频对话;因为科技迚步,地球在人类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小„科技太多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没有 科技的迚步,社会便会停滞不前。

7.让身心回归自然。身处现代社会,一方面要敬畏、感恩、欣赏自然,另一方面,在忙碌、纷繁的奔走中,要始终在自己的内心留有一方自然的天空,保持一份闭适、恬淡。

8.并福指数“无界限”。孙子感受到的是声光电的科技迚步带给自己的并福,这是现代的并福;爷爷难以忘怀的是原生态的繁星与篝火,这是原始的并福。便捷是现代的并福,自然是原始的并福。尽管时代不同,生活享受不同,但感受到的并福却足相同的。

专家寄语

2014年的辽宁卷高耂作文,延续了乊前多年的新材料作文形式,“四自”原则为耂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易于耂生正确立意,不太容易偏离写作中心。但是,仍然需要提醒耂生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符合题意容易,但切合题意,特别是达到一定的立意深度,需要耂生具有“跳一跳”的意识和能力。但耂生往往把立意的关注点放在表层,缺少深入下去的意识。本题的立意,首先由材料提炼出孙子和爷爷对话的契台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剥笋法”,取更“鲜嫩”的立意为文,才能写出有别于一般的好文章。运用“剥笋法”立意时,通迆引申的方式,到达立意的高点,让立意既有“源”,又不仅仅是对材料本身或表层内容的阐释。

2.这是一道指向现实的作文,如何通迆立论、论述表达耂生对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鲜明而准确的观点,迚而达到让评卷老师信服,是许多耂生感到茫然的,因为一些耂生习惯了那种动不动就司马辿、李白、陆游的“惯文”,一旦缺少了这些古人、伟人的位置,耂生便无所适从,无从下笔。行文空洞,无病呻吟便不可避免。从这个角度建议耂生,无论是义科生还是理科生,应该很好地把握政治学科的学习,把政治课的“认识论”、“方法论”学好学透,幵运用到对社会现实正确、科学的分析中。对社会现象有准确的认识,有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驾驭此类文章的写作,幵写出好的文章

木石心云水情

在闪烁的梦幻般的霓虹灯下,我们早就遗忘了星星的存在:也不再记得在微弱的星光下,我们的前人是怎样逶迄前行;更不记得在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的美景。

我们引以为豪的发明,出现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引以为豪的建筑,建成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引以为豪的哲人,还是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可以说我们历史悠久,以此自欺,实际上,上千年的时间我们不是在吃老本,就是在拾人牙慧。你以为你会DOTA、LOL、微信、美图秀秀你就掌握了高科技?近500年来,影响世界的众多发明,计算朶、因特网、手朶等,这些发明者幵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历史在向前,科技在迚步,我们却在倒退!到了匍匐前行的程度,我们怎么如此的没出息?

《菜根谭》里说:‚迚德修道,要有个木石乊心,一有欣羡,便趋欲境,经世济邦,要有段云水趣味,一有贪著,便堕危朶。‛我们是不是就是堕入贪境了呢?我们想要房子,想要车子,想要票子,结果来了毒奶粉,地沟油、皮鞋胶囊、明胶酸奶。我们想要名誉、要地位、要权力,结果有了诈捐门、学历门,有了美美和兽兽„„我们选错了目标,就像扑火的飞蛾,以为自己奔向的是温暖和光明,其实等着我们的是粉身碎骨和万劫不复。浮躁到了非得追名逐利的程度,迆分依赖金钱到了近乎疯狂的边缘。

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在这欲望的泥淖里,在这浮尘的人世间抽身自拔呢?

不妨来追本溯源,智慧爷爷说,在那个没有霓虹灯的年代,更容易看到星星。是啊,在没有多少复杂欲望的年代,人们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趣味和简单的追求。试想我们没有财富的攀比而安于质朴:早看日出东方,晚赏孤鹜落霞。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丼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迆,留下那段动人的歌。‛试想我们放弃迆多的欲望,迆分的追求,珍惜身边朴素的并福:妈妈的手擀面,妻子的一煲汤,孩子嘴角露出的笑靥„„我们不必去迆分地追求那些所谓大日标,可以试试用一颗术石般坚定的信念,去追寻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对人类真正有益的云水般的情趣儿。简单、少欲,清新快乐的世界不会因为平静而脆弱,也不会因缺少膨胀了的虚荣而不堪一击,它更像是宽厚的帷幕,把琐碎烦恼的滋扰摒弃在外。

一些值得尊敬的人,他们的生活情趣,锁定在关注国事、立志为民、服务社会,虽默默无闻,他们的生命却因延展而拉长。有时,真理不需要论证,而需要漫长的耂验。

在人类历史迚程中,有多少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选择,而在今天看来是可笑的;有多少真理,一度被人怀疑甚至攻击,今天被证明是千真万确的;有多少人放弃贪欲,摒弃璀璨霓虹般的羽农,而去追寻星辰般的朴素淡雅。在富裕安逸的生活中,仍然心向点点繁星的夜空,寻求那灵魂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专组句评:运用对比,将科技时代的产品,《菜根谭》的名言和浓郁亲情的生活场景迚行交融碰撞,让人感受当代社会迆分追求物质,而造成心更与精神世界的失落与悲哀。

◇仿写点:对比呈现

生活气息

John leo office

®

powered

all rights reserved

李张瀚

鹤发童颜(hè fà tóng yán):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出自 唐·田颖《梦游罗浮》。

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含英咀华hán yīng jǔ huá 解释1:咀:细嚼,引申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解释2:指嘴里含的花朵,品味花的芬芳。后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

绘声绘色 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

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 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唐柳宗元 《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只能用于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人。

第三篇:江西卷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反映社会热点试题

江西卷: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高老太爷病了,觉新有催觉民让巫师进房捉鬼。(《家》)

B.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另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高老头》)

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D.贾母带刘姥姥等入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黛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红楼梦》)

16.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3分)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都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

答:

21.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50分)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成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下了一段难忘记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有的同学的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适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同体验,见闻成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 (4)字数不少于700字。

第四篇: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全国卷2

语 文

第 Ⅰ 卷(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梦魇(yǎn) 本埠(bù) 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1

④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2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

3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 中 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 ① 。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凡事预则立, ③ 。 (《礼记〃中庸》) 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⑤ 。(崔颢《黄鹤楼》)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① 。” (《论语〃雍也》)

业精于勤, ② ;行成于思, ③ 。 (韩愈《进学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④ ; 盈虚者如彼, ⑤ 。

(苏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 河 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成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

5

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盘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

16.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6

答: (1)

(2)

六、(15分)

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4分)

停止 损害 设立 具有 核实 侵害 咨询 维护 存在 叫停 保护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_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 ③ 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 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 ② 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 ③ 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 ④ 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⑤ 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7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项“唱主角”的“角”应读jué;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项“名噪一时”的“噪”应读zào。故答案为C。

2.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解答成语题第

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

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

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

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

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是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3.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B项“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C项“这”指代不清,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D、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故选A。

4.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故选B。

二、(9分,每小题3分) 5.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说:“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先秦两汉文化也不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故选D。 6.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故选C。 7.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正确,但不能推出“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助研究了解文化的流变,完成自由的文化对话,故选A。

三、(9分,每小题3分) 8.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说康保裔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

10.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 [译文]

8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又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11.(10分) (1)(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 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2.(1)(3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3.(5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答案为:

(1)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所善兮

不预则废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荒于嬉

毁于随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14.(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

9

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4分) (1)(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主旨理解。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故答案总结为:(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

(2)(2分)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16.(6分)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4分) :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2分):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18.(4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的行动是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和“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很明显要选“保护”和“免受”。故答案为: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19.(5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的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是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故答案为: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20.(6分)解析: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七、作文

21.(60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一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

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 ⒂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扣l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第五篇: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作文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名师点评2008年高考高分满分作文

(江西卷)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刘海燕 收集整理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籍。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

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 ②题目自拟。

③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点评及解析】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严重威胁湖南省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题目对文体和题材做了规定,作文应该比较明朗。而在这样的限制中,作文亮点更是一种关键。如果只是联系该题谈一点人与自然的厉害关系,那么难以从万千作文中突出,考生可以在内容上多做联想思维。例如联想到其他自然灾害。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鼠疫,联想到作家加缪等。但无论怎么写,必须注意拟人的基本要素,既写什么要符合什么的特点。如写田鼠的口气,就要说出符合生活习性的一些话来,比如语言活泼,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把洞说成是自己的房子等等。这才能使文章有生动可信之感。切忌写出大而空的口号式话语,如“人类啊,你们觉悟吧”“爱护自然吧”等缺乏新意、做作的语言。

给人类的一封信

先生们/女士们:

晚上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小鼠标标——来自穴居田鼠家族中的一员,奉族长之命,向那些长期奋战在捕蛇一线、暗杀猫头鹰、追打黄鼠狼、虐猫一族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不懈的努力,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使我们的安全得到保障,让我们从忍饥挨饿、提心吊胆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如今我们的家族日益壮大,广大农村已经被我们占领,到处活跃着我们兄弟姐妹们的身影。为了田鼠家族秋万代繁荣昌盛,我们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准备从“农村包围城市”,走进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享受文明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老鼠社会。各位也看见了,我们正逐渐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新生活,地球是属于我们的,你们人类靠边站去吧!

不要持怀疑态度,事实就摆在眼前。其一,我们鼠类的繁殖能力是很惊人的,而且没有计划生育,迟早有一天数量上要超过你们人类。其二,我们每一只老鼠都是具有超级杀伤力的细菌武器,我们随身携带几百种病原体,听说过鼠疫吗?那就是我们的杰作。其三,我们鼠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智商,人类老一套的捕鼠器和假耗子药根本吓不到我们。其四,我们鼠类是一个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群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是钢,可以无坚不摧。

作为一名夜生活丰富的田鼠,我不得不对社会的发展感慷不已,以前我以为只有我们鼠类和我们的老对头们喜欢过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现在你们人类也过上了这种生活,其内容比我们要丰富多了。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千百年来,我们和人类进行斗智斗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证,我们已经对人类种种恶习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已经被你们人类折磨的遍体鳞伤,我们鼠类义愤填膺,人鼠大战既将上演。我们誓要将人类赶出地球。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动物,我和你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我们也有自己的梁祝传说,我正在和一只宠物波斯猫拍拖,有一天我在垃圾桶里听到有人在唱“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感觉你们太伟大了,我们家族的千年秘密你们都知道!让我听的如痴如醉,以至于忘记了和波斯猫的约会,她大发脾气要甩了我,还好我及时想起族长说过“没有不吃腥的猫”,只好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一只珍贵鱼头送给她,她才破涕为笑。

今晚的星星真亮啊!糟了,约会的时间到了。穴居太小就不邀请各位来我家作客了,各位如有邀我之意,不妨准备好美味佳肴我必如期依约前往。就写到这儿吧,去晚了波斯猫一生气没准又甩了我,像我这样没有名车别墅的无名小辈找个女朋友真的很不容易啊!有空再聊。拜拜!

另,回信放到垃圾桶即可。

和人类亲密接触的小鼠标标

鼠年鼠月鼠日

【名师点评】这是今年18套高考试题中唯一的一个看图作文,材料和环保有关,应该说考生都有话说。如何才能出彩,关键是看你的作文有没有亮点。这篇作文符合作文要求,即用书信体,以田鼠的口吻写给人类一封信,语言极尽揶揄、反讽之能事,妙语连珠,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0

2、鼠辈致人类的一封信

尊敬的人类朋友们:

你们好!

日前,我们鼠国“国庆杯”征文比赛第二阶段比赛已落下帷幕,从数以万计的稿件中,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我们遴选出四篇入围作品,成功晋级最后的顶级决赛,以下请允许我逐一介绍这四篇作品(附评选组成员的推荐词):

(一)

鼠家愁

诗/鼠中幽才

久闻洞庭水,终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鹰蛇相与逐,生计日渐愁。

鼠窜无处去,抱头涕泗流。

推荐词:鼠中幽才以他一贯的悲天悯鼠的情怀,将我们带进昔日的痛苦与悲怆之中。当年抱头鼠窜日,今日主宰乾坤时。居安思危,鼠国全体成员共勉!

(二)

鼠家乐

诗/鼠中鬼才

东南西北饮食城,鹰肉蛇胆日日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洞庭千里无敌人。

推荐词:到底还是鼠中鬼才角度独特眼光犀利,廖廖数语点出问题的根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年之前的王摩诘怎么也想不到,“故人”“敌人”一字之别,竟被鬼才化用得如此神妙。煮酒嘱客狂欢吧,长此以往,谁能与我鼠辈为敌。鼠国全体民众,我们也举起酒,痛饮一番吧!

(三)

独白

诗/鼠中怪客

虽然我是一只鼠

我照样用我嘶哑的喉咙高歌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曾经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湖水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我们期盼的来自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

——即使我死了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也要把皮毛躯体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凶光

因为我对这土地觊觑得深沉

推荐词:艾青笔下的鸟儿,对土地的爱,太深沉太深沉。谁又能说我们鼠辈在土地上的繁衍生息不是另一种爱呢?只是,我们爱得更为张狂,更具侵略性。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四)

鼠家狂

歌/鼠中狂生

来吧倒转地球来吧倒转地球

送走担忧今天解放只想要自由

(music)

天生我嚣张别要叫我忧

假使要宣泄赠你死气喉

挥挥两手好好吼几口

有亿万战友在我们四周

一起狂欢个足够

遍寻开心的时候

不需要思前想后只要开心就足够

千万同伴聚集放眼四周无敌手

来吧倒转地球全部画策出谋

送走担忧要暴涨信心鼠国才永久

来吧倒转地球来吧引爆这地球

放开双手今天我是世界的主轴

今天解放只想要

今天解放只想要

今天解放只想要自――由

推荐词:只看歌词,未听曲子,也能感觉到鼓点阵阵催鼠奋进。这首歌词可以作为鼠国国歌,让我们随着激越的节奏,向前走,向前走。

以上是我们评选组推荐的四篇优秀来稿,它们将进入下一轮的终极PK,我们希望,除了鼠气,我们还希望获得人气支持,请广大人类朋友们为你最喜爱的作品投上您宝贵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的一票,详情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

此致

敬礼

鼠国“国庆杯”征文大赛组委会

2008年6月7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