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第一篇: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解析
进些年,尽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小微企业融资依旧是个难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并未让这种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投融天下(tourongtianxia.com)分析师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调整理念入手,有针对性地修正相关政策。
深入依靠市场机制
实践表明,依靠行政命令让银行加大小微信贷投入,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可能带来银行行为扭曲的后患。今后应转变思路,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主动提供服务。
第一,逐步淡化“两个不低于”要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道理相同,信贷市场也是分层次的,不同规模的银行面对的客户群本就不同。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导致小微 信贷风险偏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某大银行反映,近两年新增不良贷款中80%来自中小企业。因此,不宜强行要求大银行去做小微信贷业务。今后即便有大银行 转向发展中小业务,也应该是市场竞争和商业银行自主选择的结果。
第二,引导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信贷机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模式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大银行经营小微企业贷款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而小银行在利用“软信息”方面更有优势。今后应在设立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方面进一步放松管制,支持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小微信贷领域。
第三,在统一小微企业 信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支持政策。近年来银监会多次出台鼓励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中小微企业统计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政策 效果很可能会打折扣。同时现有政策措施仍然比较模糊,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偏大。对此应进一步明确统计标准,细化政策,提高政策引导的效果。
第四,更好地使用财政资金引导银行增加小微贷款。实践证明,财政贴息对商业银行的引导作用远大于行政命令。鉴于目前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等问题突出,应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整合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贷款贴息。
第五,转变发展债券市场理念。国际经验证明,债券市场对小微企业融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并非体现在小微企业直接发债,而是通过使大型企业更多地进 入债券市场来提高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可得性。因此,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重点,不应再绞尽脑汁地搞小微企业入市的“金融创新”,而是要提高债券市场的规范性 和市场化程度,使优秀的大中型企业能够更为便捷地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避免这类企业挤占小微企业的信贷市场。
以制度环境为切入点
投融天下分析师认为,更重要的是:从制度环境入手,改善小微企业生存环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就融资论融资,而要从全局的高度,统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大力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如此才能使更多企业成为银行的客户。
第一,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行政位阶。目前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仅为工信部内部的司局级机构,不仅行政位阶偏低,职能也偏窄。在下一步机构改革中,应借鉴国外经验,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支持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建立小微企业信贷统计系统等措施改进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
第三,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对现有各类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进行梳理,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年度计划。
第四,强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在财务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市场开拓、融资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为小微企业提升自身素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建立新型信用担保机制
同国外不同,我国在担保模式上采用了商业性担保为主的做法,导致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公司大量出现。尽管这类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问题,却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使银行放松了信贷管理。
鉴于这种商业性担保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不可持续性凸显,投融天下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尽快整合财政资金设立非营利性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与商业银行分担风险,提高银行的资本使用效率。同时基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也要对得到担保的贷款设置利率上限,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二篇:融资租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长期以来,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已成为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在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获悉,融资租赁可望成为未来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经过30年的发展,融资租赁业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恒信金融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思明介绍,2006~2010年,我国融资租赁当年新增业务额从700亿元增长到6500亿元,公司数量从最初的
三、四十家发展到近280家,业务规模也从世界排名的第23位上升到第4位。预计2011年,我国新增融资租赁业务额将达8000亿元,世界排名或将跃居第2位。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私募基金、国家主权基金等投资机构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将有望部分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会上表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批融资租赁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少融资租赁企业十分看重中小企业这一巨大市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东表示:“中小企业是公司的主流客户,其中包含自然人、工商户等,服务群体更加复杂。通过这几年对融资租赁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已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三大难题制约行业发展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在风险控制、专业化、资产管理和法律监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钢表示,该公司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风险控制,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该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虽不是很大,但是客户数量却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民企,约有1000个合同。如何控制这个风险?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十分重要。从选择厂商开始,需要根据不同的厂商所拥有的不同客户群及其不同的质量水平,进行风险管控。
第二个难点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程度上。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需要依靠专业化管理来提升其风险识别能力、日常监管能力及拓展市场能力。因此,业务部门的设置、风险敞口体系、法物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具备专业化水准。
第三个难点在于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处置能力。资产处置能力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意义也有所不同。一家公司在创办初期可能坏账和不良资产会比较少,但3~5年后积累了一些不良资产,该怎么办?由于客户的规模较小,但数量比较多,此时资产处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能够打拼到全国各地,把相应的债权收回来。
除此之外,一些与会企业还反映,价格制定、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等也是融资租赁业日后亟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融资租赁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可供同行借鉴的经验。
李永钢与同行分享了该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创新经验。他说,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一开始就和保险经纪公司设立了单独的险种——租赁一切险,而目前还很少有租赁公司使用这一方式。这种租赁一切险,就是把公司整个租赁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保险全部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保险,这个险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在专业化方面,浙江汇金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雄伟认为,应该选择公司熟知领域的中小企业来服务,而不能包打天下,比如该公司就根据区域和特色经济做选择。同时前期要做好对行业的研究和预测,对行业的风险模式、盈利模式等要了如指掌,并对客户的现金流进行分析。
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小勇则建议,租赁业要和国家鼓励的产业相融合,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实现盈利最大化。如国家的主导产业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应为租赁业坚守的行业。
德益齐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齐赣也介绍了其公司在租赁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该公司专门设立了资产管理部,对产品从面世到日后每一年的变化情况都进行曲线分析。公司对客户进行信贷评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客户的现金流、偿债能力以及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参考这个资产管理曲线。
本文来源于搜钱网(),欢迎分享,
原文链接:
第三篇:设立财务公司破解融资难题
消息:自9月1日起实施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变化:此次新办法,将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申请前一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的总资产最低限,由80亿降到50亿元人民币;每年总营业收入底线由60亿元降为40亿元;净资产率要求由35%降至30%等。
效果:这些准入要求的降低将催生一大批新的财务公司。据银监会透露,目前我国大约有6000户企业集团,涵盖众多行业,其中很多集团都有设立财务公司的愿望,其中不少已向银监会递交了申请。随着财务公司队伍的壮大,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也将得以壮大。
诱惑:办法在规定了财务公司的基本业务后规定,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还可申请从事下列业务: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等。
第四篇:小微企业发展创新的难题(大全)
小企业发展创新的难题?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最近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广大中小企业是拍手叫好。危中有机,机在哪里?机在创新!我们是家小型的医药研发企业,结合企业多年的发展经历,谈谈小企业发展难在何处。
1、 难在出身
小企业在设立之初,主要资产集中在轻资产,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及固定资产,在注册时就给排除在门外了。技术、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创新型公司的核心资产,“轻资产”在资产评估时面临很大难度,源于国内至今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软资产“评估机构。连出身都有难度,从何谈经营呢?
2、 难在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及政出多门
如新药研发前有科技部、卫生部的政策扶持,最终获得了上市资格——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新药价格是国家发改委定价的,市场准入又有药品招标及医保目录限制,到头来,新药研发企业落得个“叫好不叫座”。大笔投入,很大的政策风险(在申报新药四到五年时间内,就要面临《新药注册管理办法》的两次变动!,如此频繁的政策变动从1999年以来每隔两年发生一次)。国内医药行业的经营者苦不堪言。创新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成了政策频繁变动的牺牲者。
3、 难在融资
一个新药研发企业好不容易熬到一定规模了,要想融资,企业苦于没有太多的抵押物。实际上,研发企业资产的存在形式——“新药证书”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它是知识产权存在的一种形式。目前银行服务只能说与企业需求这个发展趋势是背离的!银行有的是数砖头的人才,而没有懂科技项目的人才,所以,不少小企业也只是为了融资方便,不得已花银子去买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迎合银行数砖头的要求。不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数砖头的本性,创新型小企业融资难在短期内实难会有很大突破。
懂专业的不懂金融,懂金融的不懂专业。政策性的科技银行是解决之道。何况在我国科技银行还是金融业的空白之处。信托本就是解决之道,信托面临的问题与银行一样,还是缺乏既懂金融又懂实业的专业人才。不然,信托也不会拿着饭碗在找饭碗了。当然,行业投资基金及企业债券也能为企业找到融资方法,今年要开出的创业板又增加了创业投资的退出途径。
“集结号”、“喜洋洋和灰太郎”、“杜拉拉”所获得的金融服务让我们欣喜的看到了银行业做出的努力和变化,这一缕曙光就是我国创新类企业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多新药研发机构的智力成果成为银行的抵押品,获得融资,明天的中国也会有自己的辉瑞、自己的可口可乐!
因此,振兴政策的制定需要从创新的源头抓起,要多开企业参与的政策制定听证会。创新政策的制定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梳理解决好目前部门利益影响整体利益格局的现状,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这是小企业的心声,也是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第五篇: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若干建议
2013-3-
4内容提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解决这一难题。扶持中小企业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过分依赖于银行机构的融资渠道,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尚未打通,缺少直接融资渠道。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应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予以扩展,给予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使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以催生更多适宜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国外经验借鉴,政策建议
自2011年4月以来,因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倒闭潮见诸报端,9月份温州企业主集体跑路,鄂尔多斯信贷告急,10月份河南担保公司又遭挤兑风波,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一次受到广泛关注。浙江、广东等地中小企业也因资金短缺出现的新一轮中小企业倒闭潮,更加剧了民众的忧虑。因此,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近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逐步改善,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1.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少。近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屡屡见诸各种媒体,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在杭州、苏州、成都、大连、青岛等地大约80%的受访企业表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仅占10%左右,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在谋取金融支持时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资金来源规模的不断萎缩,中小企业可借用的资金也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2.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攀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体现在“难”上,而且还体现在融资“贵”上。据工信部《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根据银监会《(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小企业融资四现象值得关注》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某一直辖市一些银行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普遍执行基准利率上浮政策,上浮幅度为20%-30%,个别行甚至高达50%—60%;同时,部分银行还增加了较多贷款附加条件,通过收取顾问费、咨询费、“扣存放贷”等方式,以实现不低于基准利率上浮40%水平的小企业贷款业务综合回报率。同时中小企业还要承担授信审计费、抵押物保险费、担保费、评估公证费、财务费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贷款成本。
3.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由于证券市场、公司债券发行准入的门槛较高,加上我国目前的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民间信贷缺少信用体系和文化的支撑,因此,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字显示,中小企业融资98%以上来源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5%左右,相对狭窄的融资渠道给中小企业融资形成了一道硬性约束屏障,限制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满足。再者由于近期银行贷款渠道收窄,一些企业开始转向社会渠道融资,甚至借高利贷。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民间借贷异常火爆。据有关资料显示,仅浙江省温州市民间资本就达6000-8000亿元。浙江60%以上的小企业依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一段时间月息高达15%。福建厦门、石狮近期连续发生几起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事件,除向社会公众融资外,还有部分
银行和担保公司牵涉其中。
4.中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较低。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产权不明晰、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自负盈亏、自我积累的意识,部分企业仍存在“重分配、轻积累”的思想。这种缺乏自我积累机制,高度依赖银行信贷,将会出现资金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几乎所有的科技创新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始的,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绝对没有中小企业主动性强、动力强,这是一个规律。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当前,通胀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猛增。实际上,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正在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以及中小企业的劳动用工,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燃料等多种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度上涨,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
2.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银行贷款风险大
中小企业存在较高的倒闭率与歇业比率,资产状况差,资信等级低,贷款缺乏抵押物与担保资源,自己拥有的资产信用度不高,同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誉较低,其经营管理,发展前途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还不了贷的风险也相对严重。中小企业因其信用等级普遍较低,财务不健全,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具体的账本,银行认为给中小企业贷款有风险,而且给中小企业贷款没有多少利润,把一亿元贷给大企业,一次审贷,5万元钱贷给一个中小企业,要审贷很多次,成本很高,所以贷款部部长一般的心态是,少贷不贷就是做好工作。在传统的授信方式下,银行很少考虑为其融资。
3.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不同的信息,就融资而言,主要指借款人拥有关于自身资信、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而贷款人却因收集成本过高不能获得信息的这样一种状况。一般来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总体处于信息不透明状态,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向资金供应者有效传递真实或有价值的融资需求信息。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还贷风险将导致借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但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结合紧密,缺乏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有效制约,还贷风险问题较大企业严重,理性的银行能对此做出考虑,信贷资金配给在选择时候倾向于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所占比重大,缺乏商业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用固定资产,且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信息披露机制达不到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并且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大,收集信息的成本高,贷款给中小企业对银行的风险收益不对等,导致银行缺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动力,大幅度减少了信用贷款,绝大部分需要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难以找到被银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担保,可现有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由于规模的限制,自身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后续资金支持不足,担保产品单一,缺乏有效率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再度雪上加霜。
5.资本市场尚需完善,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市场主体结构不均衡,个人投资者过多,机构投资者不足,而个人投资者的
专业知识和资金实力有限,加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二是资本市场对公司上市的硬性指标要求适用于大企业,不适用于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三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有限,创业板的开设虽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上市融资机会,降低了上市的门槛,但是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
6.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专门的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扶持。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总体上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还是不够。各种优惠政策往往倾向于照顾国有大型企业,而忽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此外,现实中政策缺乏实质性的操作性,使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实际最终无法实现。
三、国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做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内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部门、各地区都结合自身特点,相继出台贯彻落实上述法律、文件的实施意见和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中小企业局,使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得到优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1年中央财政层面安排的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达到51.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2亿元,增加的资金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资金和奖励,其中10亿元用于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建设,6亿元用于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的完善。
(三)实行倾斜的信贷政策。2008年度央行统一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鉴于2011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银监会要求全部大型商业银行都要设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同时放开中小型商业银行设立分行的限制。很显然,这些政策反映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在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国家鼓励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近几年来,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问题,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降低中小企业上市门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2011年,国家又推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重大举措,不断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省金融办、工行省分行推出集合债的新型融资模式,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和担保,并通过券商进行捆绑式发行债券,将主要解决单个企业申请规模受限制和中长期贷款的问题。
四、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在建立在完善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市场在内的中小企业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与扶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支持系统,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制度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为了扶植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设立了财政专项基金,开办了小企业
投资公司为美国中小企业的增长、扩张和现代化提供产权资本和长期的债务融资,建立了专门投资于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日本政府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它们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帮助就是担保贷款。近年来,小企业管理局还制定和实施了“债券担保计划”,“担保开发公司计划”、“微型贷款计划”等多种资金援助计划,为按正常渠道无法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担保,获取资金。日本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八部法规,各级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局和中小企业科,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全国性的政策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了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信用担保体系。欧盟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发展资本市场、开办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等四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积极扩大政府信贷担保份额。香港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实施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由政府提供信贷担保,协助中小企业向参与计划的贷款机构取得贷款,每家中小企业可获得的信贷保证额为获批贷款额底50%,最高为600万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信贷担保份额扩大至70%。信贷保证额可灵活运用于营运设备及器材贷款与运营资金贷款,保证期最长可达5年。若中小企业已全数还清还在计划下获批信贷保证的任何一笔营运设备及器材贷款或营运资金贷款,该中小企业可使用相应的信贷保证多一次,以600万为上限。法国对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地方投资公司给予优惠信贷,贷款总额不能超过投资总额的70%。法国还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私人公司借钱,但要由投资公司担保。
(四)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有限,难以达到常规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到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门槛过高,因此,在常规的股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第二板(高科技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股票市场,这是发达国家发展创业投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通常做法。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要低,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上市。美国的NASDQ市场为成熟的风险型高科技中小企业走向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第二板市场的培养功能,可产生更多的合格的企业资源,由此吸引更多投资,推动市场繁荣。随着投资回报的提高,风险投资者也更积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为创业板输送更多优良的企业,从而实现企业和市场之间发展的良性循环。美国最具成长性的公司中有90%以上在该市场上市。直接融资渠道的开辟与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金融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能力等诸多因素,需要改革创新、综合协调、配套解决。通过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总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缺陷和不足,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新模式,为此建议如下:
1.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快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执法力度,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中小企业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
政府应探索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机制。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农村信用社应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
3.积极推进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改革与创新金融体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适当降低信贷门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受信业务;对效益好、市场大、有信用的中小企业,拓展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业务;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探索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际金融组织投资和使用国外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中小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同时,重视引导典当融资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4.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信用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新设机构、增资扩股、定向募集、规范管理等途径,引导其做大做强,放大担保融资的乘数效应。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和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业自律性组织。改进规范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其规范化经营,理顺抵押担保环节,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融资担保平台。
5.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建议政府想方设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运行、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的信贷能力。研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励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挡案试点。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简化工商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内在融资能力
首先要规范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机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尤其要促进企业建立规范透明、真实反映企业状况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再次,要打造消费者信得过、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用品牌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最后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同时要及时向银行通报企业的发展规划,邀请银行参与项目论证,主动争取银行的理解和支持;要积极参与资本运作,探索使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尽量减少对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依赖。
7.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完善现有中小板、创业板块的上市审批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
导体系;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特别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香港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券融资方式;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开展创业投资,推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业的发展,鼓励其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推动银行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的发展,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债的发行规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体系。此外,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典当、租赁、商业信用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还可以大力开展与大企业合资、合作、联营等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经营方式,积极参与合作金融组织的股权扩充和改组,以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