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教学理论在《海军英语》课程中的实践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 (ESP) 是指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ESP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它把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两者相结合, 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与学习者相关的职业方向和周围环境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为一体, 职业生活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ESP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1作为专业英语公共课程, 通过《海军英语》课程的学习, 海军学员掌握海军通用术语和专门表达方式, 进一步巩固和拓宽英语知识与技能, 提高用英语从事海军通用职业信息的口语和笔语交流能力, 为更深层次的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从《海军英语》课程的课程标准来看, 用ESP外语教学理论指导, 可以为当代海军军官开辟更加实用和高效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海军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海军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海军学员在海军职业领域内具备较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特别是听力和口笔语沟通能力, 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成为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海军军事装备、业务沟通、文献阅读、文件处理等知识) 、又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听、说、读、写、译) 和较好的军事英语素养 (前两者的结合) 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讲, 海军学员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要求
沿用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模型的思路, 首先界定专业人士在专业交际情境中所需调用的各种能力。这
些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ESP语言能力、语境几个部分, 每一部分在专业交际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海军英语》课程在这几个方面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以英语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 因此基本的语言功底训练便首当其冲。首先, 在听力理解能力方面, 要求学员能听懂英语授课, 能基本听懂与课文内容相近, 篇幅较长的, 用英语正常语速讲授的海军专业讲座或课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第二, 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要求学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展开讨论, 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第三, 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要求学员能读懂英文版海军一般题材文章, 能基本读懂海军综述性文献。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第四, 在书面表达能力上, 要求学员能写海军一般性题材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海军职业相关的英语摘要、报告和论文, 结构基本完整、内容较为丰富, 文理通顺。能运用基本的写作技能。第五, 翻译能力方面要求学员能借助词典对海军一般题材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译文基本通顺、达意。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除此之外, 在词汇量的积累上, 推荐海军学员在巩固基础阶段所学词汇量的基础上, 掌握海军职业通用术语1000个以上 (含复合词) 。
(二) 知识技能获得的方法层面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定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拟采用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个体参与、小组协作和实践演练三方面。第一, 通过完成课前预留研究课题、讨论题、思考题, 参与课堂互动, 完成练习等教学活动, 掌握海军军兵种知识、武器技术装备及主要学科常识, 并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该部分属于个体参与课堂活动范畴。第二, 通过参与小组活动, 搜集与查阅资料, 讨论解决方案, 写出小组研究小结、发言提纲 (或发言稿) , 并进行课堂发言与辩论等教学活动, 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 并分享协作学习效果此类活动属于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第三, 通过参加外事活动、与外军学员座谈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体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项活动属于更高要求的内容, 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应用能力, 可谓是输出驱动学习法的实践演练验证。最后, 通过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学习过程, 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课外的活动固化为海军学员自身的学习习惯养成, 为海军培养具有国际化综合素养的现代军事人才。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层面
该层面是从人文精神的升华角度提出的更改要求, 也是任何一门人文学科, 包括大学英语和军事专业英语等知识传递的最高境界。具体来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拓宽眼界, 了解先进国家海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有选择地吸收外军的先进理念和战术技术知识, 增强对我海军的理解和热爱, 坚定为海军事业无私奉献的信念。同时通过对不符合我国国情的理念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评价, 形成鉴别能力,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ESP教学理论中, 强调专门用途英语的社会性, 因此培养海军军官的军人核心价值观也是必修科目之一。
三、ESP理论与《海军英语》课程的交集
(一) 《海军英语》与通用英语的衔接
根据《海军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该课程安排在生长军官大学第五学期开课。海军生长军官同地方大学的学制设置一样, 四年完成本科学业。成为海军院校的大一新生后, 开始接触大学英语课程, 第一至第三学期, 学习通用英语, 学时安排为50, 60, 50。第四学期开始学习通用军事英语, 第五学期学习《海军英语》。通过前三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 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储备, 具备了学期军事英语的能力。第四学期开设通用军事英语, 一方面为了让学员能够逐渐适应大学英语与军事英语的过渡, 另一方面, 通用的军事英语在词汇、知识等方面, 不是非常专业或者生僻, 会让学员有平稳而有序地过渡到《海军英语》的学习。
作为海军学员, 一定要了解有关海军军事方面的知识, 并且能够用英语去传递知识。而ESP正是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目标, 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ESP与通用英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需求的认识上, 普通语言学家们重视语言描述, 而ESP专家们则强调实际使用语言的知识范围和能力, 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有规则的符号系统, 也是一个动态的资源,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不仅有对语言系统的认知行为, 也有对语言使用的实践行为。从理论基础上看, 专门用途英语 (ESP) 是应用语言学项下的重要分支, 以服务于不同职业活动内容为目标, 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目的性于一身, 为广大从业人员所认同和接受, 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3 (同1)
(二) 信息的传递与语言技能的培养
信息的传递可以说是ESP教学理论的最终目的, 在此过程中强调以信息传授为目的, 以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使用 (通用英语的教学目标) 为手段, 有效地将两者结合, 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海军英语》课程的第一章《海军组织编制与使命》 (Navy, Organizations and Missions) 为例, 具体分析传递信息和培养语言技能。该章节的特点是以英语说明文形式概述海军组织编制及使命等基本知识。
重点要求学员了解上述主要内容的英文表达, 各个部分的关键词汇, 在表达方式、词汇选择、句式选取上与通用英语的异同。此外训练学员通过选择专业领域的词义, 达到准确翻译相关专业表达。此外在写作方面, 要求学员仔细观察课文中句型的选取, 知道军事英语语言的特点是简洁、严谨、正式, 避免口语化和非正式问题的使用。难点是术语的记忆, 常见编制机构的名称, 并能熟练流利地使用英语语言介绍海军组织编制与使命的概况。表达定义的表达、分类说明、职责目的、时间顺序、能力要求、发展过程、体系与层次、辖区与使命等功能意念的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 便是本章节学习的关键点。为了达到以上要求, 教学活动的安排、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 要求课前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环环相扣, 统筹协调, 互为补充。课前老师需要布置单元重点学习内容和研讨课题, 学员学习小组分工合作, 查找资料、阅读和讨论、拟定课堂报告提纲和内容;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 学员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组织课堂讨论, 老师适时点评反馈, 并通过补充、归纳、提升等方法加大语言输入与输出量;课后要求学员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巩固主题内容和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技能。同时可以选取语法翻译法、听说领先法、认知法、交际法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科根据情况选择任务式、功能式、情景式、交际式、合作式、讨论式等。
(三) 考核评价
为充分体现ESP教学理论的实践, 《海军英语》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各个章节中与主题、功能意念和海军术语相关的词汇、听说读写译能力, 不仅有专业知识的考核, 还有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根据学员平时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小组研讨、课堂发言、期中考试与完成作业任务的情况, 评定出他们的平时成绩, 也是对整个《海军英语》课程学习过程的鉴定。学期末课程结束时, 组织学员参加期末闭卷考试, 一方面检测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测试读、写、译的功底。
四、实践中的挑战
有学者提出ESP教学研究存在几个亟待关注的领域, 在《海军英语》课程中同样不容忽视。首先要处理好《海军英语》教学中的军事知识的传授与语言技能培养的关系。在ESP教学中, 究竟是学科知识传授比语言技能培养重要, 还是正好相反, 或者能不能笼统地说二者同等重要。4这些问题如果在《海军英语》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选用、课堂教学的开展都需要提前预计可能面临的挑战。海军学员在第五学期已经接受了语言基本技能提高的授课, 根据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的观察与询问, 他们期待能够接触到与他们职业相关的军事知识, 因此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主观学习的意愿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海军英语》以传授专业军事知识为主要目的, 开展课堂活动, 同时兼顾语言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需求与学习者渴望的基础上, 获得专业学科知识, 在成就感的滋养下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提高综合的军事英语语言使用能力。
第二大挑战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问题 (军校的师生称呼为教员和学员) 。《海军英语》的课堂采用“双主联动”的教学模式, 即教员处于主导地位,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整个课堂活动就像一个“旅游团”的行程安排, 教员是“导游”, 引导“游客” (学员) “参观” (参与各种课堂活动) , 必要时做详细的介绍, 需要时让学员欣赏、吸收、学习。教员处于中心地位, 有绝对的权威。学员可以在“旅途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沿途风景美不美, 虽然需要导游引导, 但真正体验美的, 是游客自己, 而不在于导游是否讲的天花乱坠。
因此在《海军英语》课堂教学中, 作为“导游”的教员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评价者、激励者、参与者, 课后的研究者和评价者。作为“游客”的学员则应是课堂的主角、合作者、信息吸收者、知识欣赏者、真正的受益者。这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也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 教员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 还要具备丰满的军事知识储备, 才能在预期中达到教学目的。
五、结语
目前国内的ESP研究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如三重三轻的极端化倾向:重综合性的宏观研究, 轻ESP教学中某一专题的研究;重经验介绍, 轻理论研究;重思辨式的争鸣, 轻实证研究。理论上存在的层层障碍, 让ESP在实践中成为颇有争议的聚焦。但《海军英语》课程在定位高、任务重的背景下, 承担着培养海军军官综合军事应用能力的责任, 教员与学员都在较高的平台上朝着身负的使命努力前行。因此, ESP教学理论的高标准, 与《海军英语》课程产生了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的共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困难肯定在所难免, 但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海军英语》课程将会成为ESP教学理论实践的领域。
摘要:以ESP教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海军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该课程的开课时机, 分析了《海军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恰当衔接, 以及在授课过程中同步培养海军学员的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 为了较高的教学目标预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 教员与学员的角色分配等问题, 会为课堂实践带来诸多挑战, 因此在挑战中制定应对方案, 让ESP教学理论在《海军英语》课堂上曲折前行。
关键词:ESP,《海军英语》,教员与海军学员,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坚承, 陈恒汉.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群建构:以ESP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4) :154-156.
[2] 严玲, 侯福莉.论ESP评估中的争议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7 (5) :64-68.
[3] 沈小涛.ESP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教育﹒理论, 2006 (9) :46-59.
[4] 李箭.ESP:教学研究:一个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8, 12 (4)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