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分析
第一篇: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分析
服装销售周期月份分析
常言道:服装生意看老天爷脸色吃饭 ,天气对服装销售的影响太大了,老天爷让让你卖夏季就不能卖秋季呀,天气那么热怎么卖外套呀,许多服装零售商对于服装的淡旺季划分有误解,就本人从业8年的经验总结起来,服装销售的季节计划分还真是门学
问,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心得,和做服装的同伴们分享:
一月:
冬装天气寒冷,属旺季,特别是有元旦长假,冬装买价高、利润高,到下旬时如春季货品有到店铺,也可一起销售 ;
二月:
正好是在春节前后、元宵佳节、情人节,冬装降价销售,春装开始进入销售季节;三月:
换季季节,北方冬装大甩货,下旬是春装销售旺季,天气冷暖交替不稳定,牛仔裤销售较好,南方气温较高的地方终端可能已经要上夏装了;
四月:
月初北方春装销售旺季,天气升温较明显,南方已开始进入夏季销售,短衣,T恤、体闲裤都是旺季;
五月:
五一长假北方春装促销甩货,夏季短装全面正价上市,南方气温已偏热,夏装开始热卖,下旬部分已有开始折价;
六月:
北方夏装销售旺季,南方进入淡季,气温热,夏装热销,跑量大,但价格低,月初终端会适量补充新款,如特价款、短裤、背心;
七月:
服装夏装滞销季节,是最淡季节,此时天气异常炎热,终端很多在促销、清库甩货、装修;如没装修终端已开始上秋季长裤、牛仔裤;
八月:
北方开始进入秋季,长裤、牛仔裤、长衬开始销售,外套开始上货,中下旬的学生潮是个小高潮,是抢占第一波的黄金销售期,南方此时是每年最热的“秋老虎”;九月:
北方秋装进入旺季,如降温较早,终端在下旬开始上呢料外套和棉马甲,此时天气开始降温,日夜温差较大,风大;秋装全面上市销售;
十月:
十一国庆长假销售旺季;北方已开始销售薄棉类,秋季降价,南方进入全面秋季销售量季;国庆节的到来下半年服装旺季正式开幕,消费高潮集中在国庆七天长假,人多,成交量高,但秋装价格适中,利润适中,故需配合促销来最大限度加大成交量,充分利用国庆来跑量;十月的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国庆七天长假,长假后消费者心理疲劳,将出现销售低谷(10天左右),要充分利用国庆长假做销售,以提高销售业绩。
十一月:
秋冬过度季节,北方秋装全部甩货,冬装销售稳步增长,大衣、羽绒服上市;南方也开始进入冬装正价销售,价格高,利润大。
十二月:
北方冬装最旺的季节,疯狂销售,加上平安夜、圣诞节、双休日等黄金销售周期,天气寒冷,还可配合促销提升冬装成交量;南方此时秋季甩货,冬季热卖;
以上服装销售季节划分,受天气和季节气候规律南北气候差异影响较大,结合服装
从业实践经验分析所得,供大家参考。总体而言,希望大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最后,在此祝所有的朋友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谢谢!
第二篇:分析隐形眼镜的生命周期过程
隐形眼镜市场周期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很难硬性规定出具体的数量界限,通常是以产品销售的显著变化为依据划分的。我认为隐形眼镜的生命周期目前处在成熟期。接下来,我就分析一下隐形眼镜生命周期过程。
1导入期。
在1971年,博士伦首先开发出了一种商品化软镜,并获得FDA(美国联邦食品医药管理局)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软性隐形眼镜。由于第一个进入这个市场,博士伦在品牌和市场上都拥有先发优势。但新产品刚投入市场,顾客对产品还不太了解,所以只有少量追求新鲜的顾客可能购买。在导入期,从开发新的隐形眼镜的设想到产品制造成功的时期,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由于隐形眼镜刚上市,市场竞争不激烈,但是它的成本很高,所以通常利润偏低或者不盈利。因此,在整个20世纪的70年代,博士伦在美国隐形眼镜市场上都具备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
2成长期。
隐形眼镜进入市场一段时间之后,通过作广告、促销等销售策略,使他的知名度不断上升。一些潜在的顾客对产品熟悉之后,便纷纷来购买。于是隐形眼镜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一些企业看到隐形眼镜市场有利可图,便纷纷进入市场,因此隐形眼镜的市场竞争就变得非常的激烈。竞争者为了抢占市场都设法开拓许多销售渠道,有的公司就用增设销售网点的方法。例如:视康则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建立一个强大的分销网络。各公司除了要使公司的销售量上升,主要还要使其生产成本降低。而威视特公司则发明了一种能够廉价生产一次性隐形眼镜的方法,使公司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利润迅速上升。
3成熟期。
该阶段隐形眼镜销售量达到最高,销售增长速度减缓,市场需求量逐渐趋于饱和。但市场竞争还是十分的激烈,市场的竞争者相对稳定,主要是博士伦、威视特和视康三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各个公司为了巩固市场地位,维护市场份额纷纷开始研发新的产品。例如:视康就引入了一些全新的隐形眼镜配戴概念,如:
无需护理液的日夜型和天天抛弃式隐形眼镜;彻底消毒、一步到位的双氧护理液;高效除蛋白酶十分钟护理液等。公司为了保住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投入了大量的营销费用,比如在产品的服务,广告和推销等方面。该阶段,利润达到最高,并开是下降。各个公司应对这种情况都采用改变价格、质量改进、服务改进等方法来延长产品的成熟期。
4、衰退期。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或新的代用品出现,将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顾客便开始选择其他产品,从而使原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迅速下降。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者也越来越少。于是,产品进入了衰退期。在衰退期,企业突出一个“转”字。有些企业则降低促销投入,收缩营销战线,把各种资源集中到最有利的细分市场上。而有的企业就当机立段,放弃经营,退出市场。
第三篇:路面预防性养护及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作者:朱伟雄
摘要:简要介绍预防性养护理念和预防性养护措施,以及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道路项目方案比选中的应用。阐述预防性养护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关系,应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进行预防性养护策略方案的效益及成本分析,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计算方法。
公路路面养护一般分为日常养护、矫正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等。通常意义上的养护都是指被动式的矫正性养护,即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就优先进行维修,或称之为“破者优先”(Worst First)模式。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一效益的养护策略。
预防性养护实际上是业主对道路的又一次成本投资,成本属于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成本发生的时间段为整个运营期。为了合理地进行投资,获取最大收益,道路管理者就需要对道路的整个成本进行优化,特别是运营期的成本投入。因此,业主想通过优化选出最具成本效益的养护策略计划,而这个养护方案的效益分析就应选用合适的工具来进行。当前,最为常用的就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它比较适合分析长期投资的项目方案。对于这种投资,管理部门不仅要考虑到道路的技术效果,还要考虑经济效果。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主要用来评价经济效果,即评价项目合理或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程度。
本文介绍预防性养护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的关系。
1 预防性养护及其主要措施
路面预防性养护概念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本理念是:(1)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2)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而矫正性养护一般是修补路面的局部损害或对某些特定病害进行养护作业,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是一种事后、被动的养护方式,治标不治本,各种局部病害积累起来将形成全局性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导致昂贵的修复(大修)工程。
目前用于柔性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措施主要有:雾封层,石屑封层,超薄冷拌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开普封层),薄层及超薄热沥青罩面(密级配混合料、OGFC开级配磨耗层、多孔隙路面、SMA、Novachip超薄粘结磨耗层、封缝)等。
2预防性养护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预防性养护的核心就是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评估这些措施成本效益的关键方法就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所谓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Cycle Cost Analysis,简称LCCA),主要是基于某个合理的基础经济指标,对2个或2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综合考虑备选方案在整个使用年限内(从实施开始到最终丧失使用功能为止)的所有费用,包括建设成本、养护成本以及用户成本,并对其进行分析,选出能在使用年限内提供必需的性能且成本最低的方案,即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LCCA法主要用来评价经济效益。因此,被分析的这些方案本身都应具有2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让状态良好的道路保持更长的时间;二是措施的实施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路面。而且由于这些预防性养护措施都是主动性养护策略,对业主来说是一种提前投资。所以希望所投入成本能发挥到最佳经济效益。
LCCA在对成本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时,对象是养护方案。对同一条道路在同一时间采取的措施方案如果不一样,造成道路的性能变化就不同,从而延长的道路寿命长短也会不同,相应的成本效益也会不同。一般养护方案的比选主要有3个步骤:
(1)采取的方案能够提高路面性能
路面性能包括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或者是寿命周期成本的高低。如果一套方案对上面这些方面都没有任何改善的话,这样的方案就没有理由被采用。 (2)备选方案的成本效益
评价养护方案的效益应该包括对路面性能的评价,而不需对处理方案本身的性能进行评价。例如,假设在某一路面上要做封层,这时在成本效益分析时应该是将这一路面在进行封层处理后的寿命与另一相似的而未进行封层处理的路面寿命进行比较。封层本身的寿命可能也就只有5年左右,然而它可能会将路面的寿命延长10年。同样,如果实施裂缝封补而使得路面寿命额外延长了若干年,那么在决定养护方案的成本效益性能时就应该考虑路面寿命延长产生的价值。
(3)选择最佳养护方案
一旦处理方案的成本效益被确定后,便可根据这个指数选出最好的材料以及最为先进的施工技术。
3 LCCA法对预防性养护策略方案的效益分析
预防性养护措施对道路的寿命延长是指当采取养护措施后,路面的性能值提高使得性能衰减到某个水平值的时间推迟出现的时间长度。在实践中,一些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延长的寿命总结如表1所示。
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后的成本效益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路况质量的提高和为后期的养护节约成本,而对路况的质量提高可以通过与不采取任何措施状况下的路况质量做对比。图1所示为采取养护后的性能衰减趋势和不采取养护措施的性能衰减趋势。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成本效益关系可以通过图
2、图3表示出来。
从图2可以看出,当路况随着时间逐渐衰减,特别是当道路的性能很低时,养护费用成本一般都很大;而在正确的时间采用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后,路况性能有所提升,养护成本会减少且路面的寿命也会相应延长,大修的时间也会推后,次数也会相应减少。从图2中还可以发现:在路面经历了75%的设计寿命,其质量下降40%时,进行预防性养护,假如要花l元钱;如果等路面质量下降到80%,亦即其剩余寿命仅为12%时才进行养护,那么这时通过大修所得到与进行预防性养护所得到相同的路况时所需的费用就为4~5元或更多。更为重要的是,路面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下降了40%,而路面剩余寿命也迅速从60%下降到18%。推迟路面的养护将会面临着路面的大修和重建,这不仅使路面长期处于较低的服务水平,还会造成寿命期的高费用。如图3(a),如果在路面状况不太好时(新建后第15年)选择罩面(大修)1次,罩面的价格为8万元,则30年的寿命期内的养护维修费用为8万元。如果选择路面状况较好时就进行表面处理,如图3(b)所示(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措施2次),其价格每次为2万元,则在服务期内的养护费用为4万元,但后者可以使路面长期保持在良好状态。
4 LCCA法对预防性养护方案的成本分析
一套预防性养护方案,包括多种养护措施,不同措施对道路性能的改善也不同,因此产生的成本效益也会不同。为合理选择这些措施形成一个最佳策略,就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分析的核心就是对这些措施的成本进行估算分析,即将不同时间点的成本放在同一个基点进行折算,它是对整个道路建设项目进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一部分,而一条道路的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发生的过程可用图4表示。
一个道路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即总成本就是图4中初始建设、大修、养护所有成本的总和,而初始建设成本、大修成本、养护成本都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以及现场管理费用,其中大修和养护成本中还涉及到一个现场交通控制的费用。
在分析某单个养护措施的成本时,可划分为3部分:实施时所需的业主成本;实施养护时给用户带来不便所造成的用户延期费用成本;安全费用成本。其成本表达式为:
式中,MC为每种类型的养护方案实施所需要的业主成本;DC为由于采取养护造成的用户延误成本;SC为由于进行养护所需要的安全成本;N为寿命周期长度;PWF为折现率;Xij等于1,指方案j在第i年内使用,等于0则不被采用。 整个成本计算过程中,除了对业主成本、用户成本计算外,还要计算残值。期末残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正值代表材料仍可利用,而负值代表处理残余材料的费用比材料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可以用计算期末残留的路面材料价值来估算,或者可用初始费用的百分比来估算,它是根据路面残余寿命的百分比或以往经验及历史资料推算的。
5 LCCA分析计算方法
采用LCCA对养护策略方案的成本进行评估时,一般采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把不同方案各种现金流量折算在同一基年下的净现值后进行比较。
例:某一项目有2个初始方案,方案l的初期建设费为800 000元,20年后的修复费为200 000元,30年后的期末残值为100 000元;方案2的初期建设费为600 000元,第12年及22年的修复费分别为300 000元和200 000元,30年后的期末残值为60 000元。分别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时,其成本总额结果有明显的差异(表2)。计算过程如下:
当采用3%折现率时,方案1的成本比较低;而采用5%折现率时,方案2的成本比较低。这时,方案的选择完全受到折现率的影响。分析期也是现值法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计算成本时,首先要确定折现率和分析期。采用现值法进行分析,要求每个方案的分析期相同才能进行比较,设计寿命相同时(即设计成同等交通量下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新建设计方案可以在相同的计算期内很容易地进行比选。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大多数情况都在不同的设计寿命期方案间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在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后,路面寿命延长,设计方案的寿命就会不同。在以下3种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分析期:
(1)假定各个方案不断重复实施,直到所有方案都一致达到设计寿命,从而将各方案设计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析期。例如,某一项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预估寿命为18年,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预估寿命期为12年,这2个方案可以在36年的计算期内进行比较。其中,水泥混凝土重复实施1次,而沥青混凝土重复实施2次。
(2)对一个或多个方案增加未来的修复使用期,从而达到相同的计算期。如前例所述,在沥青混凝土方案12年寿命期后,加铺薄层使其延长6年,则可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18年的分析期内比较。这种调整方法可能比最小公倍数法更符合实际。
(3)选取某个方案的设计寿命(首选最短的)作为分析期,其它方案的“剩余寿命”作为其残值。
6分析
从LCCA在对方案进行比选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分析期应该足够长,才能选出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如果以我国规范规定的设计年限作为分析期,并不适合用LCCA法作长期战略的评价。在分析中,以初建期为基年,运营期的成本是整个成本分析的重点,它占整个寿命周期总成本的大部分。运营期的成本包括2部分:(1)业主成本、用户成本;(2)业主成本与用户成本之间相互约束,其总和影响着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结果,方案的成本效益表现为用户成本的减少与业主成本增加的比值。因此,合理计算每一次投资即养护的业主成本和用户成本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过程的关键。
7结语
通过分析及相关概念的介绍,得出以下结论:
(1)预防性养护这种主动养护方式,是未来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2)预防性养护措施是解决路面功能改善的有效途径;
(3)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是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评估这些措施成本效益的关键方法就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4)预防性养护措施对道路的寿命延长是当采取养护措施后,路面的性能值提高使得性能衰减到某个水平值的时间推迟出现的时间长度;
(5)预防性养护方案分析比选应采用现值法,并要合理取用折现率及分析期。
第四篇: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谢建均黄强
(萍乡供电公司,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各项技术的发展,各项电力设备和管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中的电力一次设备室分配,输送和直接生产电能的主要设备。电力一次设备在电能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最用,负担着较重的任务。电力一次设备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着电能输送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其管理力度,更新管理理念。我国电力系统今年来实行了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正对我国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该模式实施的必然性和实施要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284-01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网结构在城乡范围内开始迅速扩展,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各个供电企业在电力设备的技术管理、运行维护、检修和安装方面的工作量也在逐渐加大,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相应增加。然而,相对应的电力一次设备安装维修技术人员的人数严重不足,造成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过大,。我国现有的设备到期必修和定期检修方式,与设备的良好运行存在较大的矛盾,导致供电企业的效益增长缓慢。
一、某供电企业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的现状
本文以某供电企业为例,分析了其现有阶段的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该供电公司截止到2007年年底,共有变电站70座,总的变电容量为109759.21MVA。但该公司现阶段的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检修方式仍以定期检修为主。但是由于断路器和变压器等各项设备在制造和应用水平方面来看,这种盲目地延长检修周期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二、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推广的必然性
(一)原有的定期检修和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
我国现行的定期检修和非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它忽视了设备运行运行在性能状态、运行环境、个体质量与基本情况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检修过程中,很多设备在检修时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问题,然而未到检修期却难以按照正常状态运行,或是运行状态不好的设备却没有进行应有的修理。 定期检修和非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设备检修过于频繁,尤其对于那些不应该进行多次拆装的电力设备,甚至会发生“越修越坏”的现象;
2、另一些设备却存在检修不足的问题,或是检修操作不规范、不到位,使设备难以恢复原有状态,从而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
(二)设备运行状况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原有的电力一次设备总量和可靠性普遍不高的条件下,定期检修和非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对于供电公司的规范检修和设备安全运行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金属绝缘封闭开关GIS、断路器和自冷变压器等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一次设备在可靠性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充分延长了电器系统的检修周期,较大的降低了检修成本,因此,可靠性较高的新型设备为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改
进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三、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
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是在一次设备的前期管理基础之上,利用预警反事故、在线监测和综合人工点检等措施,未详尽或相同的设备提供的状态分级检修的综合管理模式。
(一)电力一次设备的前期管理程序的标准化
电力一次设备的寿命周期、维修工作量和工作性能基本形成于其设计阶段。任何检修或维护都不能起到提高性能的作用,只能是减缓其性能衰减的速度。
原有的设备管理人员通常忽视设备前期的程序化管理,使得后期的设备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所以,要将单纯的后期设备管理模式变为新的前期与后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时限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前期设备管理会涉及组织管理、财务经济和专业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由企业的各个分管部门分别执行,同时,按照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规范进行统一要求。对各个管理部门来说,前期的设备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型设计阶段。管理部门要编制出统一的电力一次设备操作规范,并收集设备常见故障及事故的资料,在项目的招标时使用;第二,设备制造阶段。管理部门制定出电力一次设备的制造和试验规范,对于较为重要设备还要进行全过程的建造,严格执行设备出厂试验规范;第三,设备安装阶段,严格执行电力一次设备验收规范,编制设备验收表,对设备安装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第四,设备投运阶段。加强设备使用初期的检查工作,加强设备投运初期的关键点监测工作,撰写设备使用评估报告,从而促进电力一次设备的完善使用。
(二)生产设施管理维护的规范化
设备使用寿命是整个寿命周期中最为重要阶段,也是设备运行产生经济效益和发挥作用主要时期。电力设备每年都会因为操作失误或使用不当等问题,而造成故障,所以,设备运行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与维护是设备保持运行状态,减少和防止人为故障与非正常磨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设备维护。日常的设备维护时电力设施管理人员的最主要责任,操作者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加强设备的紧固、清洁、润滑和检查等常规维护工作。日常的设备维护要做到定路线、定记录、定标准、定人、定量、定时和定点,设计出一套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其次,设备定点检验制度。设备定点检验制度作为主要的电力社管理体制,其核心是设备关键点的检验。专职的顶点检验人员不仅要负责对设备进行定点的检验,还要对设备的日常管理负责,在设备的维修和操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设备定点检验制度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内同;一方面是定点检验人员对自己管理职责内的设备负有全部责任,需要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定点检验主要有技术部门的精度检验,设备倾向性和技术诊断,技术人员的深度测试,检验人员的专业检验和操作人员的常规检验五个方面组成。
四、总结
随着电力系统对于企业社会与经济效益和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供电单位实现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供电企业实施以供电设施为基础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以供电设施的分级检修和点检为基础,以前期管理为主线,进行所有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在检修中实现集中抢修。同步检修,模块检修和状态检修相协调,能够极大地提高供电的效果和稳定性。但要掌握好供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问题,这一问题是供电企业管理难度
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环节。因此应该在管理过程中着重解决好体制矛盾,加强技术检测,从而加快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但醒.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0,(3):12.
[2]林育楠.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6):45.
[3]徐立子.电力一次设备在线检测对智能电网自愈功能的作用[J].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2010.
第五篇:太阳照常升起叙事分析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魂驰荡的梦幻色彩,以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该片以一种梦幻般的表现手法讲述了四个故事。这种独特的叙事主要呈现为碎片化的特征,主要表达了人类的善意、宽容和自我尊严。
看《太阳照常升起》,我有这样的一点体会:很有看点,但没看懂。于是,转过去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全神贯注的想要解开自己疑惑的东西。遗憾的是,仍没找到合理的答案。于是导演站出来说话了:“看不懂是因为想得太多了,我十岁的女儿和老母亲都能看懂,我相信中国观众的心里特别明白”。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主要源于姜文的碎片化叙事特性。
《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组合段叙事和开放式结局。
一 组合段叙事
组合段叙事就是将一部影片分为几个叙事段落,分述不同空间里的不同人物,最后或明或暗地以某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姜文也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叙事,通过《太阳照常升起》来表达自己对那个独特年代的独特感受。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1958—1976年那个疯狂年代的疯狂故事,由四个看似独立实则相辅相成的的故事构成,分别为“疯”,“恋”,“枪”,“梦”。
疯: 开篇是一双性感的女人的脚,走在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里,村里的房顶上长着草,动物色彩绚丽,路上铺着白色的沙„„周韵因为一双鞋子不见而疯掉,做出了抱羊上树,跟猫说话,刨树,挖坑等等的疯事,最后不知去向。
恋:从南洋归来的梁老师被劳动改造当起了厨子,喜欢弹吉他唱歌,同时也赢得了以林大夫为代表的不少女人的芳心,直至发生了“摸屁股”事件。“摸屁股”事件是梁老师命运的转折点,最终,被流言中伤的梁老师以自杀了结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枪:被老公忽视了的唐妻因为耐不住寂寞而和生产队里的小队长搞到了一起,当老唐发现了这一奸情以后,扣响了指向小队长的枪。
梦:这应该算作整个故事的开头。戈壁滩上有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同行。老唐的老婆在讲述自己在南洋的时候她和老唐的爱情故事,另一个女人则戴着一块黑纱,一路沉默的听,她就是还没生产的小队长的妈。但同途孰归,一个走向了尽头,一个走向了非尽头。走向非尽头的人开始了遥远的梦。
影片采用了倒叙,插叙,顺序等方式将故事分成四段。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三个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周韵疯了,梁老师自杀了,唐老师开枪杀死了小队长。事实上,姜文就是运用这样的一种组合叙事,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立体地展现了这样一种现实——尽头,是每个人的宿命,因为那是一个独特的时代。
二 开放式结局
就结局而言,封闭式结局一向在叙事艺术作品中占据主流位置,电影也不例外。传统的闭合式结局在影片结束时,基本上会解答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满足观众被激发的所有情感,观众带着一种完美的体验离开。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开放使结局。在电影中合理使用开放式结局,不仅可以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俗套,而且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含蓄的思索与感悟空间,提升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开放式结局可以简单地分为单结局式开放和多结局式开放。《太阳照常升起》无疑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因为很多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一头雾水,心中的很多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从而也给观众自己提供了可以发挥想象的艺术空间。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下,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一位网友说:“看<太阳照常升起> ,仿佛做了一个梦.一个奇异的梦.一个幻想的梦.一个带有理性的梦.一个理不出头绪的梦.一切都那么模糊难辨,一切又那么清晰易懂.不过还好,这是一个好梦.” 想起广东的《南方窗》杂志扉页曾经引用一句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的,压抑的年代过去了,太阳照样生起,太阳照姜文的模样升起。但曾经的太阳却一去不复返地湮没了,曾经的纯真爱情,曾经的理想与激情,曾经萌动的青春岁月,都伴随着新的冉冉升起的太阳而彻底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