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通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通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第一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岗位能力证书关于“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岗位能力证书”认换申领办法为了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协。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一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岗位能力证书

关于“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岗位能力证书”认换申领办法

为了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颁发的“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简称CPS)项目的持续、稳定地发展,为证书持有人提供更有效的、更广泛的职业发展平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共同推出“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证书”认定合作项目;凡取得了“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经过审查和成绩备案,即可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采购经理岗位能力证书”。此举对持证人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继续教育、能力评估以及岗位待遇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中英合作采购与供应教育认证项目全国管理中心制定的认定及申领流程,特制订本认换申领办法。

一、“岗位能力证书”的级别及认定条件

“岗位能力证书”分为三个岗位级别,分别是采购经理助理,采购经理和高级采购经理。 “岗位能力证书”认定对象是获得“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持有人。认定条件为:CPS初级证书持有者可申领“采购经理助理岗位能力证书”;CPS中级证书持有者可申领“采购经理岗位能力证书”;CPS高级证书持有者可申领“高级采购经理岗位能力证书”。“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持有者经审核、评估、认定即可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相应级别的“岗位能力证书”。

二、“岗位能力证书”申领流程

助学单位集体申领或社会考生个人申领,均须照以下流程办理。

(一)非当期:凡在2011年上半年及以前已经申领了CPS证书的人员,均可申领“岗位能力证书”,申领时需要向我中心提交以下资料:

1、下载“岗位能力证书”相应级别申领名单汇总表(见附件1),填写后发至我中心邮箱gdcplm@163.com;

2、一张2寸蓝底照片(护照证件照片),背后用铅笔写好申请人姓名(打印照片或照片表面污损无效),请用小袋子把照片装好;

3、交纳“岗位能力证书”申领费120元/证。

(二)当期:2011年下半年及以后申领CPS证书的同时申领“采购岗位能力证书”,申领人需要向我中心提交以下资料:

1、下载“岗位能力证书”申请表(见附件2),填写后发至我中心邮箱gdcplm@163.com;

2、一张2寸蓝底照片(护照证件照片),背后用铅笔写好申请人姓名(打印照片或照片表面污损无效),请用小袋子把照片装好;

3、交纳CPS证书费100元/证;

4、交纳“岗位能力证书”申领费120元/证。

当期申领时,CPS证书及“岗位能力证书”须同时申请。

三、“岗位能力证书”遗失办理:

“岗位能力证书”补证费50元(不含邮寄费)。

四、注意事项:

(一)以上照片均为蓝色同底2寸正规护照证件照片,打印或表面污损无效;

(二)以上所列资料均提交到我中心,不要发到北京。

(三)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于我中心。

附件1:“岗位能力证书”相应级别申领名单汇总表

附件2:“岗位能力证书”申请表

附件

3、“岗位能力证书”样本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第二篇:ILT证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岗位能力证书”

关于ILT证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岗位能力证书”

互认及申领流程的通知

为了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颁发的“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简称CPLM) 项目的持续、稳定地发展,为证书持有人提供更有效的、更广泛的职业发展平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共同推出“中国物流职业 经理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证书”认定合作项目,凡取得“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经过审查和成绩备案,可以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 中心颁发的“物流经理岗位能力证书”。

鉴于英国物流与运输学会ILT证书已经与“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实现互认,持有ILT证书的学员在证书有效期内可以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物流“岗位能力证书”。

为保证此项目顺利进行,ILT中国认证总部制定了“岗位能力证书”的认定及申领流程,请各地区ILT代理机构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一、“岗位能力证书”的级别及认定条件

“岗位能力证书”分三个岗位级别,分别是物流经理助理,物流经理和高级物流经理。 “岗位能力证书”认定对象是获得英国物流与运输学会ILT证书的持有人。

认定条件为:

ILT一级证书持有者可申请“物流经理助理岗位能力证书”;

ILT二级证书持有者可申请“物流经理岗位能力证书”;

ILT三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可申请“高级物流经理岗位能力证书”。

ILT证书持有者经审核、评估、认定即可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相应级别的“岗位能力证书”(样本见附件一)。

二、“岗位能力证书”申领时间

从2011年9月~2012年12月,申领“岗位能力证书”每年四次,时间为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从2013年开始,申领“岗位能力证书”每年两次,时间为4月和10月。其他时间不予办理。

三、提交资料

(一)个人须向ILT代理机构提交:

1.申请人身份证号码;

2.ILT证书号码;

3.一张2寸蓝底证件照片(背后写好申请人姓名)

4.交纳“岗位能力证书”费120元/证。

第三篇:云南财经大学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选修考试重点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

绪论

广义的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还包括无形的资财。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的含义1资源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

2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资源的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资源分类1自然资源、社会资源;2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社会资源具体来说有: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营管理资源 、信息资源、市场资源、时间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

资源的特性:内涵的动态性、结构的层次性、功能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 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分

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角度来理解自然因素存在的价值。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处外界的客观存在物。

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

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

1陆地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海洋自然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气候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底资源 3太空自然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资源的特点

1有限性指任何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可替代资源的品种也是有限的

2区域性是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

3整体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触动其中一个要素,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整体性要求对自然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开发。

4多用性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多种用途。

土地资源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一个综合系统,它由地球上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成果所组成,土地由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完整复杂的一个综合系统。

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关注的是其生产能力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 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土地与国土的区别:所谓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土地的属性:(资源属性 、资产属性 、生态属性 、工程属性 、社会属性 、权籍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 (整体性 、生产性 、面积的有限性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时间变化性 、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多用途性、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 (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土地的生态属性 (支撑功能 、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土地的工程属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形、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

土地的社会属性: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占有过程,一方面形成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地权和地籍。地权即土地权属,主要指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土地的特征:(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

1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功能的永久性)

2土地的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林地包括:

1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2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3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10-19%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论述土地保护的形式与对策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2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批准权限: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集中征地审批权

4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对粮、棉、油等优良耕地,按规定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严格管理,特殊保护。 5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

土地所有制形式概念: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分类:全民所有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和农民集体。

(2)内容的限定性。两种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义务均受到法律较严格的限制,表现在无论是哪种主体均不能以买卖、赠与、互易等任何形式进行土地所有权的交易

(3)客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的差异性,其划分是以城市和农村的地域为标准

土地他项权利主要包括地役权、地上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借用权、耕作权和土地抵押权等

地役权:是指为了自己使用土地的需要,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或者说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的使用或经营自己的土地的权利。地役权的发生须有两个不同归属的土地存在,为他人土地利用提供便利的土地称为供役地,而享有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

我国耕地形势:1耕地减少2 砍伐森林 3开垦草原 4围垦湿地

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占用耕地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2005年下降到1.4亩 ,2007年底,这一数字仅为1.38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0%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不好全国大于陡坡的耕地有近9000万亩(600万公顷),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40%,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9% 沿海和中部省份耕地面积减少较快

世界土地资源质量变化:1.土壤盐碱化 2.地力衰退 3.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 5.土地污染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土地管理体制的类型(模式)

1.集权制和分权制

2.首长制和委员制

3.统一管理和分别管理

4.业务指导、业务领导、双重领导、垂直领导

水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1)人力资源

(2)智力资源 (3)信息资源 (4)技术资源

(5)管理资源

人力资源以人口为自然基础,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力的人,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的。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的数量,二是劳动者的素质。

智力资源主要指开发创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物质资源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

信息资源是指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是一种非实体性、无形的资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技术革命,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称知识、智力社会)。

技术资源是指人们可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现实技术和潜在技术

管理资源是指管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比喻,当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相结合,将显示其重要作用。 水资源

广义: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称。狭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的主体是—— 冰川 我国水资源形势

我国多年平均的年降水总量61889亿m3(648mm) 年径流量27115亿m3(284mm),

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295mm)。 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

从全国平均来看,中国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到21世纪中叶,进入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

南方的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无论从人口和经济,还是从环境和生态来看,都属于丰水区。但是也有局部地区缺水,其原因是水污染严重,使不少地区发生“水质性”缺水

南方的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无论从人口和经济,还是从环境和生态来看,都属于丰水区。但是也有局部地区缺水,其原因是水污染严重,使不少地区发生“水质性”缺水

内陆河流域地广人稀,人均水资源量高达4876 m3,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水多。因为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54 mm,相应的径流深只有36 mm,远远不能满足境内建设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用水。

农业用水(64%)》工业用水(22%)》家庭用水(14%)

目前,从全国平均来看,我国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到21世纪中叶,我国进入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多,增长快、水污染、水浪费) 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实行计划生育、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

农 业 用 水(改变灌溉方式: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改为滴管、喷灌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推广节水器具。)

水污染

缺水1—2%出现口渴、缺水5%出现烦躁缺水15%出现昏迷、缺水20%危及生命

水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正常的水供给或水灾害防御秩序造成威胁的一种情形。看待水危机的视角不同,建立的应对机制与做出的决策将大不相同。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用水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时,就很有可能发生水危机。

直接水危机是指突发事件对水安全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直接水危机包括天灾和人祸 。

间接水危机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水无关的突发事件对水安全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主要是指人祸,如战争、疾病、恐怖活动、爆炸、罢工、游行等其他政治或经济突发事件给水安全造成的威胁或危害。 直接水危机与间接水危机有如下的主要区别:

1、从造成的原因看 直接水危机是由与水直接相关的事件诱发的,间接水危机是由与水间接相关的事件诱发的;

2、从发生的规律上看

直接水危机一般有规律可循,可以根据频率分析或积累的管理经验进行预报预测,间接水危机无规律可循,偶然性极大,无法预报预测;

3、从发生的频率和数量上看 直接水危机是多发的,大量的,间接水危机是偶发的,少量的。

研究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七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黄河水系、辽河、海河、淮河水系、松花江水系)

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是水污染。 水污染造成原因(1.病原体污染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 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 。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还会粘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痛痛病(镉)

猫舞蹈症(汞) 水质标准

1. 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2. 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3. 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4. 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海洋资源

内陆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内侧的全部海域,它与国家的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国家对其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领海:是沿着国家的海岸和内水,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12n mile领海。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的限制,其宽度不超过200n mile。专属经济区既非公海也非领海。沿海国家对其主要是经济性的。

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路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其组成部分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对地理上大陆边宽不足200n mile的,扩展到200n mile,超过200n mile,不到超过350n mile或不得超过2500米等深线100n mile。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是重要的人类共享资源之一。

广义的海洋资源: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都属于海洋资源范畴,如海洋上风能、海底地热、海上城市、海底隧道、海滨浴场以及海水中各种资源等,凡是海上可以利用的空间,能创造财富的物质和能源,可供人们生存、生活和娱乐的一切与海洋有关的设施。

狭义的海洋资源: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有关的资源,如海水中的动、植物、各种化学元素、海底矿产、海水动量。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及其利用

条件: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要达到一定的含量,现在具备或未来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 海水直接利用或淡化利用

化学元素的提取使用 海洋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砂矿指存在于砂砾石沉积物中的矿床。这是由于岩石或矿床在地表环境下遭受风化和侵蚀,其中一些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矿物被保留不来,并经一定距离的搬运,和砂砾一起堆积在低洼处,形成可开采的砂矿。许多宝石矿物因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故易于形成砂矿。由于砂矿中的有用矿物不是在原地形成的,所以也称次生矿床(不是原生矿床)。

淡化的方法(冷冻法 、蒸馏法、反渗透法、点渗析法) 动力资源(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洋热能、盐度差能) 产生原因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对地球海洋水体的作用造成的。 风作用在海面上产生的波浪运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波浪能。

海洋中的海流和潮流所储存的动能称为海流能。海流能是海洋中一部分海水的远程流动。海水沿着一定的路线不停的流动,形成“海中之河”,所以叫海流。

海洋热能,也有人称之为“海洋里的太阳能”,是海水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所以海水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能十分丰富。

大洋海水的平均含盐浓度大约35‰,相比之下江河的淡水所含的盐分就少得多了。这样,在江河的入海处,河水与海水交汇之地或河水与海水之间,便存在含盐浓度的不同,这就是含盐浓度差。由含盐浓度差形成的能量,就是含盐浓度差能。

空间利用(海洋交通运输空间、海洋生活和生产空间、海洋旅游空间、海底电缆、海洋储藏空间)

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的概念 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社会资源包括

(1)人力资源

(2)智力资源

(3)信息资源(4)技术资源(5)管理资源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人力资源包括已处在就业状态的劳动力 ; 尚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包括潜在劳动力,如现役军人、青年学生、家务工作者、在押犯人等。 人力资源的性质 1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从整体上制约着人的素质形成的发展。不同时代人力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区别管理。

2能动性: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作用、个体行为本身的能动性、可激励性。

3资本性:投资的结果、具备预期的收益、产权性质。

4时效性: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受到人的生命和人的知识寿命的限制。 人力资本的特征

表现形态的无形性(作为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则是无形的。) 存在形式的载体性(只有依附于人的身体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资本累积的自我性(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积累。) 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投资主体由政府、组织、家庭或个人中的一方或多方。) 影响因素的社会性(人力资本载体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

价值实现的高增值性(其价值实现过程不仅仅融转移、增加价值为一体。)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1. 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2.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1. 信息的普遍性2. 信息的依附性3. 信息的传递性4. 信息价值的不定性5.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载体(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电子型文献)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的软件方面的知识;其二是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硬件方面的知识。两者的总和就构成了这个组织的特殊资源,即技术资源

中国科技特点(重现象描述、重经验总结、重“经世致用”、善附会,比附、重既成,不验证) 西方科技特点(寻找原因解释现象,重理性认识;求知“所以然”;以原因解释现象

求知精神,探索精神,多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性

概念明晰、逻辑严密,重内涵、定义、定理;推理严谨,逻辑严密

定量研究、数学表达,重“质—量—度”,量化描述,数学表达,精确、准确、明确;

严格检验,严密论证)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 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

智力资源是一种由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组成的特殊社会资源,它既包括作为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本身这一无形资源,又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等有形资源。

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数量

第四篇: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

正文

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

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同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人口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人们一面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一面增加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努力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面对这一现实,首先就是要使环境不再恶化,守住现有较低的环境质量水平线;其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供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相应的决策选择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种选择——保护环境。唤起近13亿民众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

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2、1资源的定义

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它包括三层涵义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

2、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短缺严重。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量的增大,总体资源稀缺性加剧,耕地、淡水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为很强的“加权效应”。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扩张受到限制,消费资源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受到限制。进入工业化社会冲破这许多限制,在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驱动下,消费资料尤其是多种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使人均消耗资源大增,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强有力的“加权效应。”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表明,1960~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倍加于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为人均能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欲望无限,21世纪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呈增强态势。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这种“加权效应”不断升级,资源短缺加剧,许多已亮出“黄牌警告”。

(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资源的有利方面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实现节约和优化资源的产业结构,包括节约和优化使用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工业结构,节约和优化经营使用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外贸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也都有不足的方面,总体上是稀缺的。要从稀缺性上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从源头上保护好资源,在实践中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社会的发展,主要使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有

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说中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使资金回拢,由国家统一规划,减少了科技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国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由原先提出的义务教育到教育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利用权力集中资源使广大受教育群体得到资源优化的待遇。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中国而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的。央央中国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资源多样,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着13亿的大国而言,这让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又是少得可怜。所以巨大的人口又迫使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资源的利用。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人的任务。

3、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1社会经济的定义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

3、2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人口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

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消费的主体也是人,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消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首先,对人口过少的国家:1,缺少潜在需求。2,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3,市场规模小,影响贸易活动。其次,对于人口过多的国家:1,人口增长吞噬经济发展成果,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那么所需要的资本额也要相应增大。2,在土地及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压力九越重。工业社会前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得从农业中准备。而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量减少,劳动力生产水平及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以及起飞所必需的资本形成也会随之降低。并且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多不利条件: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加失业;降低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导致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2)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些国家由于抓住了人口爆发所带来的机遇,而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例如, 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及其有利的一面:1,增加投资吸引力,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发展初期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加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利用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

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结: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等都是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丽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龙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龙口,264000 张巧玉,宗世富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李建民 原新 陈卫民 朱镜德 黄乾 姚从容 吴帆

第五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要求,我部决定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现将该计划要点指南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计划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二○一○年五月四日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点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

方面力量,采取一系列鼓励、引导和扶持措施,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引导和带领一大批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二、工作目标

2010—2012年,三年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其中,2010年不少于10万人,2011年不少于15万人,2012年不少于20万人。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都得到创业培训,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都得到创业指导服务。市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机制初步建立。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按规定认定创业培训(实训)机构,选评一批创业培训师和讲师。探索建立模拟公司、信息化创业实训平台等,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实训)或演练。进行求职登记的毕业生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积极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在校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服务。

(二)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注册资金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将大学生创业见习纳入就业见习总盘子实行统筹管理。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开办网店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创业辅导和便

利条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多渠道建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多渠道拓展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引导活动;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将创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实训)紧密结合,指导大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为大学生制定创业路线图。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组织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成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专家志愿团等;建立创业大学生俱乐部、创业大学生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发挥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

(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服务。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发挥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的优势,建立一批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将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相结合,细化、规范服务流程,建立不同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根据当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创业场地、创业设施等硬件建设,制定大学生创业园区房租补贴、经营场地补贴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引领大学生创业工作指导小组,统一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正在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地区,本计划的组织实施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加强各部门行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本计划顺利实施。

(二)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计划制订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细化分解并落实。开展工作进展调度通报,开展工作总结和绩效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就业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加强工作调研和业务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将本计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强化推动。建立重点地区和行业(领域)工作推进机制。要指导创业型城市创建城市以及其他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多、创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将本地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纳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建工作重要内容,重点推进。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一批重点行业(领域)(如信息技术、服装服饰、文化创意、物流、动漫、电子商务等),鼓励指导行业协会、社团组织根据本计划制订引领大学生在本行业(领域)创业的行动计划,报我部备案后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

(四)树立典型,宣传引导。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创业大学生、创业导师、支持创业金融机构、大学生创业基地典型。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宣传交流,引导社会舆论,增进全社会

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培育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环境。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三年总体计划和分实施方案于5月31日之前上报我部。计划实施情况请及时上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