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浇板裂缝的原因
第一篇:浅议现浇板裂缝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及防治措施
[导读]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摘要:通过实际调整,总结施工经验,从混凝土原料方面、施工质量方面、设计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砼现浇板裂缝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由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年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研究。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1.1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1.1.2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 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1.1.4 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 施工质量方面
1.2.1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2.2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1.2.3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1.2.4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好施工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2.5 楼面垫层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2.6 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1.2.7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1.3 设计方面
1.3.1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1.3.2 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建设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3.3 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1.3.4 在楼房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直径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但它与预制板相比,还是优点要大于其缺点的,并且它的这一缺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现浇板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性能方面,采用现浇板后,将使楼、屋盖的结构刚度及强度、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2.1.1 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如必须使用,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2.1.2 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2.1.3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近十几年来,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导致商混凝土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2 施工质量
2.2.1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2.2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2.2.3 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2.2.4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设施工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2.2.5 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ф6-ф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ф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2.6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要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2.7 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刚浇筑后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可采用覆盖保温的办法创造适宜的潮湿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加强混凝土表面养护,尤其在7天内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是防止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3.1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 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3 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4 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在具体施工中,可视情况做如下处理:
3.4.1 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3.4.2 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4.3 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3.4.4 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3.4.5 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第二篇: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曲靖市建宁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姜海方
摘
要:通过实际调整,总结施工经验,从混凝土原料方面、施工质量方面、设计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砼现浇板裂缝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由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年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研究。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1.1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1.1.2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 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1.1.4 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 施工质量方面
1.2.1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2.2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1.2.3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1.2.4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好施工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2.5 楼面垫层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2.6 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1.2.7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1.3 设计方面
1.3.1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1.3.2 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建设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3.3 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1.3.4 在楼房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走私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但它与预制板相比,还是优点要大于其缺点的,并且它的这一缺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现浇板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性能方面,采用现浇板后,将使楼、屋盖的结构刚度及强度、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2.1.1 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如必须使用,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2.1.2 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2.1.3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近十几年来,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导致商混凝土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2 施工质量
2.2.1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2.2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2.2.3 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2.2.4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设施工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2.2.5 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ф6-ф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ф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2.6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要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2.7 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刚浇筑后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可采用覆盖保温的办法创造适宜的潮湿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加强混凝土表面养护,尤其在7天内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是防止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3.1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 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3 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4 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在具体施工中,可视情况做如下处理:
3.4.1 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3.4.2 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4.3 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3.4.4 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3.4.5 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参考文献:
[1]纪午生,建筑施工工长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陈昌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通病防治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方承训.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三篇:现浇板混凝土网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处理措施
在工程实践中,楼板常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缝,其主要原因有: 1.楼板厚度不够或者偏薄 2.保护层厚度不够或者偏薄 3.混凝土施工时,钢筋下沉 4.施工等荷载原因
5.开裂部位,石子多、砂浆少造成局部网状裂缝
针对此类裂缝建议在板面,采取全面积表面封闭的办法处理。
网状裂缝柔性封闭剂是特别针对混凝土硬化初期因干燥失水等原因所产生的表面不规则网状裂缝的修复而研制,采用高性能聚合物乳液和无机填料复合而成,固化后形成橡塑共混的“树脂合金”体系。具有极强粘接力和较高的韧性,刚柔结合,有效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浸入,避免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结构的进一步损坏,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绿色环保,是一种既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柔性,又具有无机材料的耐久性等优点的新型混凝土保护材料。
材料特点
阻止氯化物及酸、碱、盐等物质渗入混凝土内部,防止钢筋锈蚀; 防止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渗入,防止混凝土碳化;
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耐候性。同类产品已在欧洲使用的时间在二十年以上; 良好的柔韧性,封闭并跟随裂缝变化,符合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要求; 无毒、无味、无污染,绿色环保,简单方便,价格便宜。 材料用法
1. 基层要求及处理
施工前,基层若有凸起部位、孔洞及受损处,应清除或修补,并清扫干净; 湿润基层:施工前,干燥的基层宜用水湿润表面。 2. 底涂处理
底涂:配置A9底涂材料,2小时内使用完;底涂要充分干燥后(约6小时),方可进行面涂施工。
3. 面涂施工: 面涂配料:A9胶液: A9粉料=1: 2.5,面涂鹰均匀涂刷,不得有漏涂部位,涂刷厚度以1~2mm为宜。 4. 养护
施工24小时后,材料固化,自然养护7天后方可使用。
第四篇:商品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质量事故是指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不经过技术处理已难以修复的质量缺陷。或可以修复,但费用很高或可能影响使用功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商品混凝土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等领域,对现场的文明施工是带来了便利。但是,商品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在工程后期及使用过程中更为明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妥,会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承载力,耐久性,严重者将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因裂缝的存在,也增加了用户与开发商及政府间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下面从图纸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及施工过程方面谈谈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设计方面原因
建筑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楼板裂缝。主要表现为钢筋配置过多或过少引起的裂缝。
二、从商品混凝土自身角度分析
1、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由粗、细骨料(砂、石)、水泥、水及其他掺合料和外加剂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就很多;
2、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不同型号的水泥的含碱量不同,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反应,形成胶状物质,从周围吸水膨胀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采用的粗细骨料级配不连续,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不到位,为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4、商品混凝土在上料时,搅拌台上有计量但无控制,质量控制处于失控状态,计量偏差导致水灰比失控,从而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不一,形成裂缝;
5、混凝土供应方面,由于工程多或未考虑交通等因素,造成混凝土供应不上,前一车入模的混凝土超过了初凝,后一车还没到,时间上脱节,形成冷缝;
三、从施工角度分析
1、施工时,钢筋控制不到位,保护层不符合要求,模板支撑不牢固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楼板裂缝,线管的埋设不合规范,层叠现象严重或设计不合理等;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分层混凝土间的振捣,使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振捣不到位;
3、混凝土压光时间未掌握好,一般木蟹抽2~3次,有的工人为了省事,混凝土还没初凝或刚初凝打一遍后就用薄膜盖上了,未能消除混凝土内外产生的拉应力,而形成裂缝;
4、部分工程为了加快料具周转,提前拆模或虽然按拆模试块强度拆模,但拆模试块弄虚作假,用标养的代替同条件的或同条件的试块养护不到位等;
5、由于气候等原因,养护不及时,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需水的作用才能完成水化过程,没水造成混凝土“烧死”而形成裂缝;
6、为了抢工期,未达到1.2Mpa就上人或过早上材料,造成混凝土内部被破坏;
7、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主要表现在垂直面裂缝较多);
8、周边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造成了内部应力超负荷,产生裂缝。
针对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不难看出,除了要掌握商品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严格把握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拌制计量和运输关,更重要的控制重点还在施工环节这一关。一般可以从商品混凝土拌制现场和施工现场控制两大方面入手,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全过程监督,具体措施如下:
一、做好施工前的设计工作
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增加构造配筋。对四周的阳角处楼板配筋进行加强,减少裂缝的出现。
二、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制过程、运输方面
1、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根据各工程的施工现场状况、结构特点等合理设计相应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改善骨料级配;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
2、拌制过程中,加强交底和工人的自身素质,严格控制上料的计量,不得随意加减,根据工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配比以满足施工需求;
3、根据搅拌地点到浇筑地点的路程、路况等因素,合理控制发车时间间隔和发车数量,确保浇筑地点有车但不过多。
三、现场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1、切实贯彻执行现行的国家、地方、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施工前认真编制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切实做好交底工作;
2、现场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因模板的支架等位移或挠度过大,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挠动,从而影响其硬化的过程;
3、严格控制钢筋的原材质量,按设计及规范控制钢筋的绑扎质量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控制负弯矩筋的绑扎质量;
4、安装的线管预埋,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内的线管外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3,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的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在穿线管处增加钢丝网等加强措施;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私自加水或减水剂来调整坍落度,并且严格控制楼板的浇筑厚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控制混凝土供应,确保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连续浇筑,防止人为冷缝的产生,如遇供应问题,可采取减慢浇筑速度或塔吊配合施工,防止冷缝的产生;
6、正确控制混凝土的收浆和压光时间,第一遍收浆是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遍收浆和压光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最好紧接第二遍压光后,再进行一遍压光,并扫毛,这样既防止了开裂,又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7、采取自然养护时,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d。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未达到1.2Mpa时,严禁上人;未达到设计上料荷载(约10Mpa)时,不得上料,同时,材料应分散堆放,不得产生集中荷载,吊运时不得对平台产生冲击力;
9、拆模时,依据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值和规范、标准及上部传递的荷载情况,严格控制拆模施工,不得早拆、野蛮施工。
第五篇: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形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设规模日趋宏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更为广泛,结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混凝土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混凝土裂缝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是建设工程技术人员极为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阶段最常见的一种缺陷。裂缝能用肉眼看见的称为宏观裂缝;另一种是微观裂缝,其宽度应在 0.05mm 以上。多数轻微细小的宏观裂缝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不会有较大影响,只是有损结构外观。混凝土结构产生宏观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低劣、配合比选用不当;或是由于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有误工艺欠佳;或是设计有误;另外,就是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估计不足;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或减少产生宏观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几种类型:
1. 塑性明落度裂缝:在初凝前发生,骨料本身的自重下沉,水向上浮出现泌水;
2. 塑性收缩裂缝:由于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化热高,产生裂缝; 3. 干缩裂缝:混凝土因失水干燥,引起体积收缩变形,混凝土受到约束时,产生裂缝;
4. 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构件产生应力,又受到约束,产生裂缝; 5. 水化热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中,水化热过高,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偏差过大,产生温差裂缝:
6. 收缩、温度裂缝:混凝土在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面及里面逐渐蒸发失水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燥收缩;
7. 沉降裂缝:当下沉的固体颗粒遇到水平钢筋或受到侧面模板的摩擦阻力时,就会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沉降差,在混凝土顶部表面形成塑性沉降裂缝;
8. 温差膨胀裂缝: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第 1 页 共 5 页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出现肉眼可见的温差收缩裂缝 (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需要及时覆盖保湿、保温养护的主要原因 );
9. 振捣工艺不当发生的裂缝:振捣不足部位混凝土构造比较疏松,拆模后易出现蜂窝、麻面,过振部位则粗骨料下沉,表面泌水、泌浆易由表及里发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10. 养护不足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筑后不及时养护,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和早期干缩裂缝;
11. 钢筋锈蚀膨胀导致裂缝:混凝土结构在大气条件下,由表及里逐渐碳化,待碳化透过保护层,钢筋失去了混凝土碱性介质的保护作用,造成了引起锈蚀条件;
12. 浇筑工艺不当产生的裂缝:墙体等垂直结构浇筑时,如浇筑速度太快,下层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可能发生沉降,产生横向裂缝。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为止,这么多关于裂缝的问题,应当怎样去控制,前面我们也说了一些,但是具体的操作起来,对于我们来讲也是有限的…… 通常我们把裂缝就其开裂的深度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在结构表面形状可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谢裂缝等;裂缝按其发展情况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裂缝按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混凝土硬化前的塑性裂缝和硬化之后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
目前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阶段出现裂缝很常见,尤其在楼板和墙板中更为突出,己成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少量是由于支撑不足或施工荷载过大引起的荷载裂缝,荷载裂缝是指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裂缝;绝大部分是变形裂缝,变性裂缝是指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温度变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
现在大力推广 C40 以上的中高强混凝土,各种掺合料的加入,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现在的茶细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是对于混凝土形成早期开裂的影响也很大,掺量的多与少,替代水泥的用量,以及养护能否达到要求 ? 这些都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我们知道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其抗拉强度
第 2 页 共 5 页
并不是同比例提高,在 C30 以下它的拉压比约为十分之一,而 C60 的混凝土其 拉压比则为二十分之一。因此从混凝土抗裂角度上讲,仅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用不大, 我们希望的是高强度、高韧性、低弹模的混凝土,这就要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性能 ( 比如纤维混凝土 ),最近几年国内的各种高强塑料纤维发展很快,利用它和混凝土组成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可成倍提高抗拉强度和韧性。从技术角度上讲对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极为有利,但从经济角度上讲,价格偏高,还不太适用。
混凝土的组分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水胶比增大,水泥用量增加,水化热总量增大,增加了升温,使温度应力加大,收缩变大,变形加大;其二,用水量的增加,水泥水化需要的水灰比约为 0.26,现在为了流动度的需要,混凝土的水灰比远远超过此值,在同样水灰比的情况下,增加用水量 ( 水灰比不变 ) 也就是说在同体积塑性混凝土中水所占的绝对体积就增加了,这就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干缩;( 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 0.42 的范围内,减少水泥用量,减少用水量,用水量控制在 180kg/m³) 在有,石子用量减少,粒径变小, 砂率增加,这也是保证塑性混凝土而不得己采取的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干缩和开列的因素很多,水泥、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料以及纤维等组成材料的种类和掺量变化、配合比、周围介质条件、结构特征因素等都有影响。化学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己经非常广泛,由于化学外加剂品质、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的差异,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干缩影响也是非常混乱的和相互矛盾的。外加剂的普遍应用,由于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不一,从减少裂缝上讲,宜采用微膨性的外加剂;粉煤灰等掺合料的应用,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泥水化升温,减少收缩,这对抗裂是有利的,但是掺入粉煤灰使早期混凝土强度降低,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又不利。应当加强早期养护,粉煤灰掺量到底多少合适根据工程特点,通过计算和实验来决定,而不能单从经济角度考虑,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由于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分布于水泥不同,矿物掺合料的加入导致整个胶结料的粒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硬化水泥石和过渡区的孔结构;如果矿物掺合料的粒径远远小于水泥,则产生充填作用,使孔细化。矿物掺合料有潜在活性或火山灰性,当掺加矿物掺合料后,胶结材的总体水化速度将改变,从而使硬化水泥
第 3 页 共 5 页
石和过渡区的孔结构发生变化。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不同部位和工序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 ( 不仅限于满足规范要求 ),并坚决贯策执行是减少或解决裂缝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措施。
但是也有的人认为,多掺矿物掺合料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 防止产生裂缝;也有的人认为,少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会小……众说纷纭,总之,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与配合比设计方面多考虑全面一些,对混凝土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考虑混凝土存在、可能发生的裂缝问题,尽量避免。
根据季节选择好浇注混凝土的时间,合理安排各结构部位的浇筑顺序( 柱、梁、 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其沉重量是不一样的,在这些交接部位很容易出现裂缝。 )温度的差异,浇筑后的养护具体按排问题。采用合适的工艺手段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并有良好的施工方案。
此环节施工单位往往不够重视,前己述及由于混凝土组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温度和收缩变形较自拌混凝土大了许多,加强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早期湿养护,水泥的水化在饱和状态下方能正常运行,当相对湿度小于 80% 水泥的水化几乎完全停止。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越高供水越难,施工单位常常不采取可行性方法来保证湿养护。如能保证湿养护 7 天,则裂缝会大大减少。另外,温度急剧的变化对混凝土的裂缝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外界的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明显变化时,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加快,造成内外温度影响混凝土产生早期收缩而应起的裂缝,我们都知道,混凝土外表面可以早期养护,但是,模板内部混凝土实体无法进行人工养护,那么就产生了,温度差异,使混凝土产生早期收缩裂缝,对于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混凝土及施工工艺都有相应联系,不单单是混凝土设计及质量本身的问题……
防止新浇筑混凝土初期前的塑性收缩裂缝,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表面蒸发速度。因此,在高温低湿的环境施工时,应在浇筑振捣后立即覆盖薄膜保湿养护。施工中混凝土早期裂缝,很多是温度应力引起的,干燥收缩则加剧温度裂缝的发展。因此,对早期混凝土的温度养护具有与湿度养护同等的重要性。
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有时要分出主次因素很难,但是只要我们从配比、原材料、矿物掺合料、化学掺合料等各方面精心的设计,采用
第 4 页 共 5 页
合理的构造施工单位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切实落实,细心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浇筑后混凝土的湿养护,则混凝土结构中的许多裂缝是可以避免的。既要经济性又要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各项性能指标,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为了建设工程的事业更好地得到发展与进步,我们应不断进取、思索、研究……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