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潮汕人漂洋过海, 到南洋, 也就是现今印度尼西亚、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谋生的人尤其多。潮汕人在东南亚的发展, 促进了潮汕文化和东南亚民族文化的交流, 同时, 华侨回国之后在家乡的发展与建设, 在语言, 文艺乃至。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

潮汕人漂洋过海, 到南洋, 也就是现今印度尼西亚、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谋生的人尤其多。潮汕人在东南亚的发展, 促进了潮汕文化和东南亚民族文化的交流, 同时, 华侨回国之后在家乡的发展与建设, 在语言, 文艺乃至建筑风格上都不可避免的抹上了东南亚民族文化的色彩。汕头骑楼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里形成的一种建筑类型。汕头骑楼始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 是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是我国开埠的34个城市里至今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呈放射状结构的骑楼城。

但随着骑楼建筑环境的衰落和传统骑楼商业文化的式微, 传统骑楼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南生贸易公司创办于1911年, 大楼始建于1932年, 一楼、二楼为苏广杂洋广货, 三、四楼为酒楼, 五至七楼为旅社, 是小公园商业圈繁华的代表。但历经百年沧桑, 现今的南生贸易公司, 即百货大楼已是危楼, 残破不堪。 (见图1)

一、现状问题分析

(一) 骑楼建筑破败, 结构老化

小公园街区建筑功能独树一帜, 楼下经商楼上居住。但随着建筑原有功能的蜕变, 目前的多数房屋直升单一的居住功能, 大部分历史建筑处于荒废闲置专题, 如南生贸易公司旧址等。由于年久失修, 大部分骑楼已经成为危楼, 有些仅剩支撑承重结构。目前小公园骑楼街区共有危房2588座, 主要位于中心区域和西片区。

(二) 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消费层次低

目前小公园街区内居民住房水平远低于汕头市平均水平。以街区内的永祥街道为例,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5.33平方米/人, 而汕头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17平方米/人。公共设施整体滞后,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仅占6.7%, 人均市政设施用地0.06平方米/人, 居住生活质量较低, 导致居民大量搬迁, 留守于街区内的住民多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 多处骑楼空置。这使得街区内消费丧失活力, 商业逐渐萧条。

(三) 市政设施不完善

骑楼街区内电缆分布杂乱无章, 内部卫生设施缺乏。在对骑楼的改造中, 应当对卫生设施和电力网线重新调整和布置。小公园这一路段的公交车车数少, 班次少。这就出现了等车时间长和严重的公车过载现象。同时, 骑楼街区道路狭小, 交通压力大;且骑楼街区内居民主要的停车方式是沿街停靠, 这加剧了街区的交通堵塞程度。

二、骑楼改造与华侨文化的传承

(一) 骑楼建筑的改造措施

骑楼内部多为砖柱承重木楼板或早期钢筋混凝土结构, 因年久失修, 小公园骑楼街区共有危房2588座。对于一些建筑质量较差或对影响骑楼风格的建筑可采取部分拆除与保留的办法, 保留其完好的部分, 更新其新的生命力。改造中在不拆分骑楼商住两用功能的初衷下, 对已经出现险情的骑楼, 及时整修骑楼建筑内部, 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对拆除或翻新坍塌或受损严重的房屋。骑楼建筑的宽度大多在4.5-6m之间, 其“建筑-廊道-街道”的空间结构使得骑楼普遍店面狭小, 采光差和缺少休憩空间。我们可以通过拆除隔墙或者廊道的方式扩大底部空间, 以满足目前商业功能的需求。 (见图3)

(二) 骑楼商业模式的创新

骑楼街区内除商业店铺较丰富外, 其余主要是经营日常小商品店、中低档摊贩, 装修简陋, 产品种类相对单一, 店铺格与商品缺少本地特色, 老字号商号稀缺, 应鼓励开发旅游产品资源, 形成更多汕头本地商业品牌。这为游客与消费者打造更深刻更有趣的汕头印象,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商业功能转型, 并进一步打造适应现代商业功能需求的骑楼街区。

(三) 骑楼历史文化的延续

为了打造多层次化的商业空间体验, 同时不妨碍大人流量通过和商铺经营, 本次规划结合历史遗存和地理位置将小公园片区分为两段:第一段以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和侨批博物馆为主, 第二段以孙中山纪念亭为主。这既是强化骑楼与汕头开埠、华侨文化的联系, 也为汕头的特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骑楼作为旅游资源可据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深切的名俗文化, 为街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

三、小结

骑楼记载了近代汕头城市的发展历史, 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也为现今人们研究汕头华侨历史和城市发展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物质资料。汕头市政府对老城区的改造和历史文脉越发重视, 开始计划位骑楼街区的修复工程, 汕头市政府于2017年3月开始了小公园骑楼街区的规划整治, 并计划于2018年启动二期修缮项目。政府也有意将小公园骑楼街区打造成潮汕特色文化历史街区。在这一背景下, 改造骑楼, 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 传承华侨文化是重中之重。

摘要:汕头骑楼始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 骑楼建筑环境的衰落伴随着传统骑楼商业文化的发展而式微, 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汕头小公园骑楼街区现今状况, 探讨骑楼街区的改造措施, 更好地保护骑楼建筑并传承华侨文化。

关键词:汕头,小公园,骑楼街区,华侨历史

参考文献

[1] 袁奇峰, 蔡天抒.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历史街区改造困境——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7) :68-77.

[2] 易成栋, 张中皇.中国城镇家庭住房状况分析——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J].中国房地产, 2013 (16) :3-11.

[3] 陈敬, 刘加平, 王芳.商业业态变迁下的海口骑楼街区[J].建筑科学, 2011, 27 (10) :13-18+24.

[4] 杨韵怡.梧州传统骑楼商业空间的发展更新研究[J].美与时代 (城市版) , 2016 (11) :23-24.

[5] 陈敬, 刘加平, 王芳.商业业态变迁下的海口骑楼街区[J].建筑科学, 2011, 27 (10) :13-18+24.

[6] 张智敏.传统骑楼街与现代商业的一次对话——基于历史保护的上下九步行街更新改造设计[J].南方建筑, 2011 (02) :51-55.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1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改造骑楼,打造“侨”牌论文(全文)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