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通用)

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通用)

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第一篇: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 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的研究文献综述2010040203 刘祥[内容摘要]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是近年来国内外媒体研究与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创办于1998 年的台湾公共电视,一直以其沉稳。

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篇:台湾消费文献研究综述

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的研究文献综述

2010040203 刘祥

[内容摘要]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是近年来国内外媒体研究与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创办于1998 年的台湾公共电视,一直以其沉稳、平实的风格,独行于竞争激烈的台湾媒介市场。但近些年来,与整个台湾社会对公共电视发展寄予厚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公共电视深陷公共性难以实现、受众群难以扩大、集团化运作受阻的发展困境。本文选取200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这些内容做了分析和梳理。针对台湾公共电视当前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现状,笔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台湾公共电视;公共;公广集团;公共性;媒体改革;

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是近年来国内外媒体研究与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李瞻教授就提出了在台湾创建公共电视的构想,以期解决当时的三家官控商营电视台(台视、中视、华视)竞争无度、败坏社会风气等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此想法没有得到当局的重视和回应,直到1990年6月,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台湾的公共电视筹备委员会才正式成立自此。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众多学者纷纷撰写论文对台湾公共电视的发展问题进行讨论。笔者以2000年1月—2013年5月为时间界限,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共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118篇。笔者主要以这些研究论文为样本,并结合其他有关台湾公共电视的研究资料,对近年来台湾公共电视的发展现状与困境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综合来看,国内外对于台湾公共电视发展与困境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理念建构之不易

所谓公共电视,一般都是在《广播电视法》或专门的《公共电视法》要求下成立的;作为社会公共财产的、非营利、非政府性的电视机构,其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公共电视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共”二字,这两个字看起来简单,实质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涵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或出于不同的目的,来认知“公共”,往往得到的是关于这个既模糊而又富有争议概念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台湾公共电视台前总经理胡元辉提出:“将公视理解为‘大家的电视台’或许是公视最素朴的界定,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人往往将这种‘大家的电视台’等同于‘免费电视’或‘公益电视’,而对诸如‘公众近用’等更深层的意涵则是不知其所以。” 胡元辉总经理倡导“公共电视的‘公共’两字的要义在于建构公共领域,实践公共价值。”另外,海外知名传播学者冯建三教授对此曾经有过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比喻:“台湾的公共电视不如公共厕所。”他借用了这样一个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告诉我们:已成立多年的台湾公共电视仍然只是少数人的电视,就覆盖面而言,它甚至只能望“公共厕所”之项背,根本谈不上“公共”。

公共媒体的公共性问题一直是传媒研究和新闻学者讨论的重要论题。在实践层面,深嵌于不同历史结构与政治图景中的公共媒体的公共性建构方式颇为不同。特别是在政治民主转型与商业体系先行与主导的媒体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台湾公共电视,其公共性建构与实践的独特经历引人关注。许多学者认为台湾公共电视最后的形成是必然的,因为台湾公共电视诞生的过程,正是台湾民主化进程最为快速的二十年。因此,可以说台湾公共电的公共性建构过程是台湾民主深化在媒体领域的呈现。另一方面,名实相符的公共电视是在学界、业界、民间团体倡议与政府和政党回应的“上、下合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公共电视独立于党政军势力与商业宰制的理念得以形成,其制度与实体得以形塑,并成为历史与现实脉络中各方政治博弈主体相互角逐与较量的公共性样本。

众学者从结构论与过程论双重视角出发,对台湾公共电视公共性建构过程中的理念形塑与实践发展予以梳理,发现了虽然台湾公共电视的成长既与台湾政治民主化历程紧密扣合,并在政府、政党、民间团体等各利益群体的互动、呼吁与回应下共同完成,但同时,台湾的民主政治仍不成熟,威权统治的残余、深层的族群对立以及公民文化的欠缺同样阻碍着公共电视的公共性施展,民众更缺乏對公共媒體的想像,公共理念的建构着实不易。

政经势力介入公共电视

公共广电需排除政治与商业的不当干预以保证独立运作,又因其名义上为公众所有且由行政与立法部门代表公众行使职权,而必须向行政立法机构与公众问责,故而兼顾“独立”与“问责”的“臂距之遥原则”成为公共广电制度安排的重要准则被写入许多国家公共广电机构的内部政策文件中。长期以来, 台湾的电视业一直坚持“新闻节目向政治输诚、非新闻节目向商业靠近”的原则,极力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在这样的媒介环境里, 势单力薄的公视怎么可能担当电视公共领域的中流砥柱呢?因为无法满足政治经济势力的诉求, 公视很难融入主流社会并且获得强权的青睐, 所以, 势单力薄势成必然。 台湾公视以政府拨款作为主要经费来源,从而在财务上对政府有所依赖,这也令公视在运作上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为继续获取充足资金,必须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另一方面,公视为凸显其公共性又必须排除政府的不当干预与影响,以对公众问责。事实上, 今天的公视经常被新闻从业者及学者批评为“回避主流社会的现象与议题, 不敢碰敏感、争议性(即使重大、关键) 的题材”, 缩手缩脚、担心犯忌, 结果自我矮化、自我边缘化。

在台湾威权体制留有残余、民主政治还未成熟、公共领域尚未完全塑成的情景下,公共电视在其实践过程中,必须面对党派政治力量的介入,财团经济势力的操控以及媒体工作者本身或显或隐的族群、统独立场等障碍,其公共性难以充分彰显,而这些问题并非单纯地依靠公共电视自身的创新与变革便能解决。在台湾竞争性政治背景下,出于选举考虑,政治人物不愿意提案修法付费收看公视,最有利于发挥公共性、增加公众参与感的收取执照费的方式被束之高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视公共参与的本质。台湾公视如若不能突破经费上的限制,那么在以商业电视为主流的台湾媒体领域中它将难逃日益边缘化的宿命,这一结论也代表了台湾大多数学者与专家的意见。台湾学者陈炳宏教授认为对于政治力的影响,公共媒体最重要的基本精神在于,不应接受任何政治力的不当操弄,而公共媒体在面对各种政治力影响時,应该让它们在公开场域里竞逐,不受黑箱式或暗盘式的不当操控,而公共媒体在面對政治裡介入時,要避免政治力的不当干预,首重主管机关的角色、董监事的选任,以及经事与人事的规范设计,并规范公视法修法。

公广集团整合与编制混乱

台湾公共广电集团是台湾第一个且是目前唯一的公共媒体集团,以创建媒体的核心价值评判标竿,开创广电文化崭新面貌,彻底改造台湾媒体的行业竞争生态,同时大力促进社会健全发展为核心使命.其组成成员包括既有的公共电视台、已完成公共化的华视外,公广集团还通过相关法律条例将原住民族电视台、客家电视台及台湾宏观电视之制播交给公视基金会办理,由此近一步扩充了公共广电集团版图范围。但集团内部的整合并不乐观,学者方苏提出华视作为一家传统的无线电视台,在由商业电视台向公共电视台的身份转变过程中,原有的价值理念、内部文化同公共电视的价值理念、内部文化的难以融合。除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内在分歧之外,公视与华视运营模式的不一致,也严重阻碍了公视与华视的资源整合。公共化之后的华视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并接受更多的限制(很多之前作为商业电视台时可以采用的作法,即便是对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大有裨益,现在考虑到公共电视的定位和责任都不得不舍弃)。而这样一种“公共的定位,商业的运作”的模式,不仅使华视的生存举步维艰,而且违背了公共电视台非营利的原则,同公视无收视压力、依赖政府拨款及社会捐赠的生存模式产生激烈的冲突,更加直接影响到华视与公视的顺利整合。

另外有学者提出,在公共广电集团运营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各家电视台的定位仍然有重叠的现象存在,如公共电视台就有多个针对客家人、原住民的电视节目,与客家电视台、原住民电视台的节目定位(客家电视台以全球客家人为服务对象,旨在发扬客家族群既古典又优美的文化价值;原住民电视台则是以积极落实保障原住民媒体近用权为己任,努力打造成为原住民族喜爱与信赖的公共媒体;宏观电视台以海外侨民、台商、留学生与各种背景的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促进侨胞与全球华人对台湾的了解)重叠。公广集团成立之初,集团就试图将这些节目进行适当整合,但由于各种利益团体的博弈,最后只好作罢,保持原样。

商业与公共的博弈

台湾公共电视一直都在为公共利益鼓与呼,然而,在市场早已被瓜分完毕。台湾公共电视的一贯做法是不迎合受众,坚持自己的节目制作准则,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素养。关于公共电视这种培养受众的理念,台湾公共电视的元老级人物翁秀琪教授认为:“没有一家电视台象公视一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青少年身上,专门为青少年们量身定制了很多节目,这些节目的制作水平都很高,多次获得各项大奖。我们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青少年成为具有民主意识的、有文化的、有思想的真正的公民。”也正因为这样,对于公共电视而言,无论是其收视率、占有率,还是接触率(三者都是衡量电视台被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它都远远低于台视、中视、民视、华视等传统无线电视台。但麦哲伦等学者仍然肯定了公共电视,它在强手如林、政治和八卦甚嚣尘上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并且保持自己的特色,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侯惠芳对公视的新闻政策作了清晰的解释和说明: /你若做新闻, 你出大力, 你的收视率一定高, 因为它跟大多数人相关。我们不习惯那种吵架、谩骂的节目, 我们也不屑做这种节目, 可是有很多人要看。但即使公共电视有再多的经费, 我们也不选择做那些节目。公视保持客观的报道态度, 避免了在政治立场上的纠缠不清。在各政党和政治势力都想插手公视的时候, 公视以专业判断作为惟一的标准, 对之一视同仁。公视内部将这种一概拒之门外的做法称为“恐怖的平衡”。

针对公共电视在于商业电视竞争中的不足与缺陷,笔者整理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如刘新传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方开源, 解决资金问题;如争取追加部分预算,部分学者提出以“扶老携幼”的办法, 解决公视资金的困难。用无线电视的商机作为活水的源头为公视注入生机, 使商业台与公共台得到均衡发展, 以建立一个适合人性的电视环境。若走此路径, 政府便需顺应市场机制, 建立顺势引导的政策。通过提供互动节目的服务, 以节目养节目, 向观众少量收取收视费, 可以享受原本市场机制无法提供的服务, 此法应能获得普遍认可。

②建立竞争机制, 完善公共服务;从以公民为念, 强调责任, 节目制作为先、题材选择为辅的独占结构, 转变成以消费者为念, 强调市场经济,题材选择与制作并重, 以生存营收为导向的竞争结构。采用三种策略应对,第一是区别策略: 既然公视本质上与商业电台不同, 就不应在同一时段与竞争对手播同一类型节目; 第二, 焦点策略: 既然公视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节目类型的设计和内容安排, 应采焦点策略, 以加深观众印象; 第三, 差异化策略: 在节目设计、组织、资源分派和行动方案中体现与商业电视的差异, 以建立独特地位和形象。

③修改公视法规, 优化治理结构;《公视法》 的相关条文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公广集团。为了使台湾公共电视在法制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修法工作势在必行。

小结:

对于台湾公共电视的发展与困境,电视界相关学者专家的争论颇多。中心议题主要集中在公共理念建构,政治经济势力介入,公广集团作用实质化,公共电视发展的出路与前景等方面。针对目前的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公共广播电视发达程度可以成为国家的社会民主程度评判的标准之一,而台湾公共电视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如政党或政府企图控制广电媒体,公共电视收视率低,影响范围偏小等。 其实创办公共电视,的目的不是要取代商业电视等, 而是为了弥补它们的不足, 实现电视体制的多元化,从而充分维护民众的认知权利和表达自由, 开发电视作为大众文化工具的巨大潜能。笔者认为只有各媒体和谐共存, 各方扬长避短, 既竞争又合作,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取长补短, 参股、融合, 才能走向共同繁荣。

作为公共媒体独特样本的台湾公共电视从概念提出到集团化构建迄今经历近几十年的发展,在政治民主转型语境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博弈与互动中,它已然成为台湾商业化媒体环境中的重要媒体样态,逐步建构起其公共性理想并呈现出独立于政府与商业的公共性特征。笔者认为,台湾公共电视及其公共性呈现的发展与完善既有赖于公共电视理念与制度的丰富与健全,还寄望于宏观层面台湾政治民主的深化与公共领域的崛起。

同时在另一程度上说,虽然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不同, 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在电视政策制订方面, 如何协调政党利益、电视产业的经济利益、人民利益, 是大陆相关政策制定者必需直面的核心问题。从此角度来看, 台湾公共电视政策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陆电视发展,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学建. 公共电视的四大难题—从台湾公视的经验和困扰说起[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1)

[2] 麦哲伦. 台湾公共电视:拒绝吵架和谩骂[N]. 南方周末. 2004/02/26 [3] 刘新传. 商业与公共的博弈:台湾公共电视政策的形成、变迁及启示——以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TBS)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0) [4] 刘新传. 台湾公共电视政策的形成与动因分析——一种公共政策视角[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04)

[5] 刘新传. 商业环境主导下台湾公共电视规制初探[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01)

[6] 方苏. 台湾公共电视发展困境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 张侃侃. 台湾公共电视:社会生态、多元话语与日常实践[D]. 兰州大学 2011 [8] 殷琦. 公共媒体的公共性建构及其现实困境——台湾公共电视的理念与实践[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 杨琪. 台湾公共电视的独立性分析——以台湾《公共电视法》诞生与演变为例[J]. 新闻传播. 2011(03)

[10] 何真维. 台湾媒体公共化进程分析[D]. 暨南大学 2008 [11] 冯建三,卢迎安. 公共电视:理念、实践与挑战——访台湾政治大学冯建三教授[J]. 新闻大学. 2008(02)

[12] 刘宏宇. 微博时代新媒体公民传播权实践及理论前瞻——从台湾公共电视PeoPo公民新闻传播谈起[J]. 新闻界. 2012(08) [13] 张玮珊.台视华视公共化政策可行性分析[D].台北: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2001 年. [14] 胡元辉.媒体与改造——重建台湾的关键工程[M].台北:商周出版,2007: 222-224. [15] 周勇闯.经营媒体 整合资源——台湾东森媒体科技集团考察报告[J].新闻记者,2002(9):56-58. [16]翁秀琪、陈百龄、陈炳宏、郭力昕、庄国荣、冯建

三、程宗明、苏瓜藤.《电视改造无望? 无线电视公共化可行性评估报告》.台北:”行政院”新闻局, 2001年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数篇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消费的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学术论文;综述

一、研究概况

1. 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Value System)。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Henry Assael)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1]。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2]。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2. 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3]。例如,西方学者埃斯科菲( Escoffery Cam) 和米勒(Miner Kathleen R)对大学生上网获取信息的消费行为作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网消费行为的差异与迷恋上网程度的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结论[4]。陈新光(ChenXinguang)、李小明(Li Xiaoming)、斯坦顿( Stanton Bonita)等学者研究了大学生的吸烟消费行为和心理,发现了大学生吸烟具有被动性、从众性和虚荣心等特征[5] ,黄小波、李一玉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发现体育消费具有齿轮效应,喜欢运动的人会越来越喜欢[6] ,霍力、杜文广实证研究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旅游消费具有较大情绪化特征[7],弓太生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鞋类产品的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的鞋类消费具有追求时尚性特征[8]。以上研究管都从特定产品(服务)出发研究了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近市场、实践性强。本文试图吸收上述两方面理论的优点,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特定商品结合起来分析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特点。

3.消费心理和观念的研究

以消费结构为专题研究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心理学为背景进行的,或者为商业市场服务而展开,基调却基本一致,总体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不成熟的。徐兰宾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稳,个性化、感性化特点明显;左新荣等认为还存在攀比心理、放任心理、虚荣心理、郁闷心理,而余展洪认为大学生的储蓄观念薄弱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注: “ 财商”一词由罗伯特·清崎提出“ 财商与你挣多少没有关系,它是测量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闫缨概括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 趋同心理”,即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化,使得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并呈现出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使得大学生们搭上宿舍、朋友、老乡的班车不停地“ 消费”着,在趋同心理影响下的消费行为,带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消费除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外,有的大学生忽视经济能力,在超出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大学生消费的原动力,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解释和研究。心理学可以采取试验的方式考查大学生消费的心理动机,社会学可以研究外界社会环境在塑造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作用,教育学可以通过教导灌输的方式来

二、分析与思考

我国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是在90 年代后半期兴起的,从各个学科角度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在调查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厚重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 一)理论深度不够

在已有的研究中,80.5% 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并且多半是进行一次简单的数据收集,或者描述性研究,而在更加深一层次的理论探讨还很缺乏,调查后达到的结果总是给人以“ 相似”、“ 千篇一律”的感觉,人们似乎可以在一开始了解到要研究的对象时就知道结论是什么了,于是每次研究的特殊性和个性消失了;虽然有19.5% 是以理论为主的非实证研究,但是经过查询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教条式的论述。总的看来,大学生消费研究较多停留在经验性的表面研究,理论挖掘比较少,探讨深层的文化理论因素更是几乎没有。

( 二)研究方法缺乏综合性、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实施来看,多是采取概率抽样对大学生消费者个体进行选取,这样虽然可以获得较多大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但是所采取的统计方法多是描述分析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上,或者比较肤浅,或者与理论隔离;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的个案分析,于是可能会存在探讨的变量有错位,或者不完整。因此,已有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对于探讨大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的可信度不高。

( 三)研究领域的延展性

通过文献回顾,知道已有研究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从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比例看出,多是对大学生消费的综合考虑,而对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的具体研究不足,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大学生消费文化。大学生消费者是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但是同其他群体一样也要受到传统和现代文化、家庭和社会风俗的影响,甚至在其审美观上当然也是后天形成了,因此,从文化上考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第二,研究领域可扩展性。已有研究的主题过于老成,多是重复同一问题进行没有新意的 反复讨论,虽然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到与时俱进的影子,如对网络和信息消费的研究近两年来已有出现,但是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如具体到短信消费,数码产品购买等消费行为却还是没有出现。另外,已有研究都是只看到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和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消费特征的形成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却被大多数研究所忽视,这是值得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何结南、陆汉文:90 年代大学生消费研究述评《. 青年研究》,199(9 4). 2 李慧英等:大学生的消费———谈艰苦奋斗引导《.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7 11). 3 刘志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 商业研究》,200(2 2). 4 卢思铮、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 5 彭慧蓉、钟涨宝: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 经济师》,200(4 7) 6 彭锦霞: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 5)

7 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 4). 8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思想理论教育》2002 9. 对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余奎、 李诚 学学报 第 23 卷 10.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赵富才 2003:聊城大学学报 第 6卷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既存在着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不良的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有益的建议,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换言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随。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二)无法抗拒的符号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2]于是,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同学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别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趋同性的时尚消费让大学生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你用传呼机的时候,我已用上了手机;你刚用上3000元的手机,我却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万元的,以此来显示我的与众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3]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参考文献:

[1]李晔南, 程刚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其影响因素2008年版,第32页.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 付啸玲,李金华 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成因分析,

[4]赵慧敏,袁媛 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唯物辩证法思考2010年 [5]胡夕坤,孙雪,祁巍 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思想道德教育 [6]杨克勤,施建青 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及对策。

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1.内在原因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相当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

2.外在原因 (1)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2)社会环境原因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的纤毫毕露。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这些观念却未必合适。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招聘单位对应聘者外貌的要求;广告的诱惑;奢侈消费的相关报道;向往群体的消费代言等,都对高速发展环境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3)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广义上的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在这方面,媒体也许负有一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延斌,肖武平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国内研究 2007年第1期 [2] 张志祥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 2002年第5期

[3] 高博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2005年第15卷第4期

[4] 张克荣 当代大学生高消费行为分析与引导策略 2010 年12 月(总第261 期) [5] 闫缨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2005年第1期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的意义不言而喻,他是商业社会人们延续生活的基础,每个人都不可缺少。通过消费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我国的改革开发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中国的发展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连续增长率持续多年保持在10%左右,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样,在消费领域中,居民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也在逐年增加。在这个庞大的购买大军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和巨大的潜力,构成了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群体力量。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及特点将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其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就更显得重要了。

(一)对非理性消费、盲目消费的消费心理分析

1、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全国范围而言,各地区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距同样明显,对于来自农村特别是有欠发达的地区来的大学生来说,本就高昂的学费就已经成为了很大的负担,即便是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大多数的同学也都是没有直接经济来源的,全靠家长的资助。面对突然可以自由自主的进行消费的情况,很多同学显得缺少理性的选择,对于花钱没有计划,以至于在学期后半段时期,很多同学就会进入到“一穷二白”的窘境。

2、对于非理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可以说是因为个性而引起的一种消费自主心理。大学期间,每位大学生在伴随自我意识的不断加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也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开始对家庭的消费有了发言权;开始要求自我消费的自我选择权,不再是全都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所购买的服装表现出不喜爱甚至反感的情绪。同时也开始要求自己作主进行消费的支配。作为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网更宽,外出、聚会、出游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相对足量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并能够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实现。

(二)消费群体影响的消费心理分析

1、消费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对群体内部的成员会施加影响,并导致群体成员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消费群体运用内部沟通、规范影响其成员,而群体内部也会出现从众、模仿等心理。

2、消费者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回报性等方面。一般来说,群体的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回报性越强,则该群体的影响力越大。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的消费群体而言,探索意识和冒险意识非常突出。对于新商品能一直保持强烈的兴趣,消费敏感性强。大学生群体,总是会以一种好奇的心情来尝试购买新推出的商品,而当新产品受到群体内部几个成员的承认后,就会迅速的在其他成员身上产生影响,其他成员也会“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相继购买。同样,如果内部成员对某一产品产生抵制,那么在群体其他成员那里也会对该产品产生抵触情绪。

(三)追求时尚名牌的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分析

在面对名牌商品时,不光是受群体消费心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友谊的需要之后,就要需要满足尊重需要。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努力,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建立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体系,使得最终能够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炫耀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虚构的心理,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评价的自我虚构。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逐流行、追逐名牌。 很多大学生就是这样认为,以拥有各种各样的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成为能吸引别人注意的亮点。这种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并借此使自己的形象得以提升、高大,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行为,在无形之中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不论是出自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会受此影响,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于是,这种炫耀心理不断的传染开来,重物质的非理性消费就蔚然成风了。同时,一些学生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被别人看不起,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于是自己“勒紧裤腰带”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样也在助长着孩子的虚荣心理。

(四)对于超前消费和恋爱消费的消费心理分析

包括在恋爱过程中的表现欲,物质性,也反映出来了大学生的将“虚荣作怪充当慷慨”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恋爱就是花钱的“潜规则”,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得到印证。在大学生的“恋爱账单”上,也反映着社会主流爱情文化的情况,电影、电视剧、小说、网络中上演的一幕幕浪漫爱情故事,浪漫的追爱情节,潜移默化的为处在恋爱中的大学生情侣们提供了各种可以被学习、效仿的情节,并“指导”着现实中的执行情况。于是,在浪漫成为大学爱情的主旋律的情况下,惟有金钱才可以为浪漫提供有力的支持。爱情既是浪漫的,也是现实的,爱情是必须有物质支撑的。作为无经济来源的完全消费者,这种恋爱消费方式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而在我们对大学生恋爱中的虚荣攀比声讨中,也要对社会大环境进行修正。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变革,“透支未来”的提前消费,划卡消费,也为大学生的盲目过头的消费现状,负有一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期

[3]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7 [4]美] 约瑟夫•查思特罗著,林语堂译, 人生日常心理指南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0 [5]田义江. 消费心理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1 [6]“80后”:中国版“垮掉的一代”?[J] 市场报 2005年12月09日 第二版

[7]杜佳征. 京大学生消费两极分化 实际需求为每月600-700元 [N] 北京日报2007年7月04日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个性、文明、科学的消费观 在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一方面要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另一方面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倡导责任意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树立财商观念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三、加强对大学生消费意识,提高体育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能力将随着其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个人的经济能力的增加而提高。当大学生的基本物质的到满足和满意的时候,他们才会把钱花在体育上,因此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消费观。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四、.加强对大学生消费意识,培养节约行为

面对大学生的花费问题,社会、家长、学校应该怎样看待?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费,我认为,应结合„消费教育”开节约课,甚至不仅是大学生,中小学生都应该配备从小节约的相关课程,不定期地给学生灌输节约理念。”同时,也向大学生提出倡议:“节约不是„丢面子‟,并希望更多的大学生都能做到„节约上大学‟,不仅节约自己私人财物,更要节约社会公物、社会能源。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消费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中,不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伦理认识能力;而且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修养,还要努力营造节俭的社会氛围。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五、作为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父母,其言行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应与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因为家庭作为大学生消费性支出的主要承担者,作为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应该对孩子的消费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能要多少给多少,不然会助长学生消费的盲目,要重点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从而遏制其乱消费。总之,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的不健康消费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理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消费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和引导。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最有效率、最大限度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优势,发挥各自角色的应有作用,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网络互联:zuowenw.com

[2]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3]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课题组.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第四篇: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蕴藏了巨大潜力,农村消费信贷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

(一)消费信贷的含义及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意义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及基本动力,消费信贷的产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 观要求 。、所谓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购买消费品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它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旨在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刺激或满足个人即期消费需求。其中农村消费信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更有其重大的经济及政治意义。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因此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是转换增长模式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对破解“ 三农 ” 难题进 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随着对农民税收 负担的减免及各方面扶持政策的逐步 落实 ,农民的收入较以前有所增加 。农 民为提高生活水平 ,在建房 、 置车 、 购买 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 、 教育等方面的 消费投入也在增加 。可是无论在收入 还是消费上的增长速度都远远慢于同 期城镇的增长 。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 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农民对 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并呈逐渐 增多的趋势 。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农村 信用社顺应这一趋势 ,围绕国家开拓农 村消费市场的政策导向 ,积极地开展了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有益探索 ,取得了 一些进展 ,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但是 , 从总体上看 ,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还处 于起

步阶段 , 不论是重视程度 , 还是信 贷产品的创新 、 信贷服务的适应性等都 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能适应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急迫需要 ,也不能 有效挖掘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巨大潜 力 ,以至于被人们认为应该具有广阔发 展空间的农村信贷市场却发展缓慢 ,严 重滞后 。金融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在农村 ,以及农村信 贷市场上却体现得极不充分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

学者胡志诚(2011年第十二期)认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环境不足是影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80%的银行机构反应农村消费信贷风险控制较难,农村消费体系建设进展缓慢,导致农户资信评估困难,银行机构信贷发展和管理成本加大,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

张俊、曾凯(2011年第四期)认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从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之一。在消费潜力巨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致使有家电消费意愿并具备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不愿消费,其潜在的消费需求难以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你那个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是缺乏,所以农民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支出。

作者贺永玲(2009年8月)指出农民相对更为保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束缚了消费信贷的发展。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在农村表现的尤为强烈,对“借钱消费”行为还难以完全接受。二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风险预期增加,抑制了农民扩大生产的行为,仅满足于传统的田间耕作。三是当前诸如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大多不涵盖农村居民,生病、养老、丧失劳动力后的生活费等需农民自行储备,使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更加难以改变。四是大多数农村居民在习惯上更注重考虑子女的未来生活,满足于“隔代消费”。这些因素的存在总体上限制了对农村消费信贷的需求水平。

作者李辉(2006年)在其文章中指出,农民收入水平低,承贷能力差是直接影响消费信贷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增收措施,单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据调查显示,我过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这种收入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农民应付日常消费尚可,若用于还本付息的消费贷款,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提出的若干建议

作者唐健(2010年12月)认为大力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色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业务品种。金融机构要价款农村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内开发多样性、系列性金融产品,适合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适时推出灵活便利,易于被农村消费者接受的消费贷款种类。二是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由单一的贷款支持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积极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银行卡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学者周文魁(2010年第四期)认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有积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拓宽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内部管理,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推广票据业务,畅通结算渠道,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减轻农民利息负担。金融机构应转变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思想,树立以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并重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新理念,重视研究和开发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简化贷款手续,改进服务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适用于农村的消费信贷产品。

作者李香稳(2010年6月)提出深入开展农村消费信贷政策宣传。以农村金融机构为重点,形成对消费信贷的正确认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重点仍然囿于传统的生产性项目,在消费信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方面自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制约和不足。必须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认识,建立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机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消费信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经验,提高业务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督促各金融机构尽快设立经营消费信贷的专门业务机构。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消费客户群体等,尽快地使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要加强针对农户的消费和信贷知识宣传。积极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舆论宣传媒介,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在摈弃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现代消费观念。

作者刘宝珍(2009年)认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是应对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对策。近年来,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已经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全免费,农村“低保”和养老政策也在逐步推广。但是,“广覆盖,低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没有让农民彻底从“看病贵、上学难、存钱养老”的顾虑中解脱出来。只有建立起覆盖整个社会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给农村消费信贷“松绑”,让农民更敢消费。同时,政府应进一步简历相关法律制度,制定有关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和监督机制,使个人信用报告、法律责任、催收贷款、提前还贷等问题有法可依,依法维护农民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为消费信贷进入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高亮, 2007年11月(10)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田良玉,2006年2月,(41-42)

【3】《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愿意及对策》,张晓萍,2011年9月第1期,(98-99)

【4】《农村消费信贷发展调查分析》,娄耀萍;梁爱香,2009年6月(74-76)

【5】《拓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探究》,李稳香,2010年6月,(42-43)

【6】《关于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思考》,徐充;张志元,2009年第九期,(37-43)

【7】《论我国消费领域拓展方向》,于海山,2004年2月(66-68)

【8】《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张俊;曾凯,2010年(4)

【9】《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状况及调查研究》,倪晓倩,2009年8月

【10】《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杨婧;周发明,2009年4月

【11】《农村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胡志诚;唐健,2010年第12期

【12】现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刘化,2004年5月

【13】《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支撑研究》,隆宗佐,2007年4月

【14】《改善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周淑玲,2006年2月(45-73)

【15】《农村社会保障从法律角度的思考和完善》,饶常林,2007年1月

第五篇:幼小衔接研究文献综述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他们认为幼小衔接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79年,布鲁芬布伦纳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纳的生态学理论为有效衔接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幼小衔接有据可依。从出现至今,幼小衔接问题始终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的只关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到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互相协作,使得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更为现实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古语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为幼儿提供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持,是的幼儿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拟从幼小环境差异、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管理工作、幼儿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具体的梳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国外研究

布鲁芬布伦纳早在1979年就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生上的过渡①。”布鲁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的发展。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中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之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地影响②。

(一)国外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关注和担忧是国外研究内容的一个重点。麦金泰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安全(独自乘坐校车)和学业方面(知识!学习兴趣); ①②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同时也比较担心儿童的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的友谊!与他人相处以及专注于学习任务的能力。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该研究显示家长更关注的是儿童在学校的情绪适应问题。另外,澳大利亚的家长还关注到儿童的如厕、饮食、喝水、卫生等与生活相关的具体问

①题以及安全、儿童入学年龄等问题。

(二)国外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在入学准备期望方面,早期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认为儿童学业技能的重要性次于社会性技能。在韦斯特的研究中,教师列出了入学准备中儿童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身体健康;能够用言语表达他们的需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新近研究表明,教师认为社交技能!对于他人的感情敏感并且能够分享的品质都很重要。另外有研究发现托幼机构和学校教师对于入学准备的观点有所不同。学前机构教育者比小学教师更强调学业技能对于入学准备的重要;小学教师则更强调儿童对于学校的情感态度和儿童对小学生活制度的适应学前机构教育者和小学教师都认为儿童入学的年龄是影响幼小衔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研究中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国外研究越来越关注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认为儿童能够在幼小衔接中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这越来越被视为儿童人权的一部分。国外研究者调查了儿童自身关于入小学时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看法,结果显示儿童认为自己应该了解有关交往和互动!学校规则!做事的方法和程序!班级和教师等方面的知识,在情绪情感和学习能力方面做好准备等。其中,同伴关系、学习能力、学校规则与做事的方法程序是提名最高的几方面。与此类似,道科特对澳大利亚儿童的调查也发现,儿童认为规则和情感态度是影响幼小衔接的最重要因素。同样,德国、冰岛和意大利的有关研究也显示儿童都认识到了幼小衔接中个体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界定,宏观上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连接状态;微观上则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因素。幼小衔接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对其有颇深的研究,各自对幼小衔接也有不同的认识。赖瑛学者认为幼小衔接要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⑥。这一观点与国内许多学者的观点相一致,有些学者只关 ①②

③④

⑤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 to school.UNSW press,2007: West, I, Germin-Hausken,E&Collins, M.Readiness for kindergarten: Parent and teacher belif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NCES93一257,Washington, DC,1993.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 UNSW press, 2007 ③ Lin, H一L, Lawrence, FR & Gorrell, J.Kindergarten teachers’views of children’s readiness for school.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3,18(2): 225一37.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UNSW press, 2007 ④ Margetts, Kay. Transition to school. What children think abou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is going to bedifferent thins? Summary 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ECERA Conference,2008 ⑤Dockett,S&Perry,B.Starting school: What do the children sa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Care, 1999,159:107一19 ⑥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注到宏观层面上的幼小衔接,而赖瑛学者则提出了幼儿身心发展这一理论,使得幼小衔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为幼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关于幼小衔接的内涵界定,安红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他强调二者衔接的一个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幼小衔接的期望①。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同属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本身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幼小过渡中的问题,使得幼儿能够更快的接受小学生活状态。

2.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环境差异对幼儿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很大的身心影响,有些幼儿接受不了新的环境,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星学者从幼儿的视角全面的阐述了幼儿园与小学环境的差异对幼儿身心的影响,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化使得儿童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以及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不一致,对儿童的学习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制度以及生活管理不同是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的观点: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时间较多,中午有午休时间,生活管理比较宽松;而小学教学时间较长,生活节奏相对简单,作息制度十分严格②。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些幼儿适应不了改变了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

3.师资力量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影响

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不可避免的弊端,有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有重视这项因素,并针对其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究其情况太过于现实,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张红学者对幼小衔接过程中薄弱的师资力量有这样的看法,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规律,小学教师不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两者始终没有办法相结合,原因都在于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使得幼小衔接出现很大的漏洞③。关注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学者还有陈景凡,他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大纲、幼儿心理特点等方面说明缺乏既了解幼儿特点又明白小学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④。他的论述更加全面具体,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深刻影响。

4.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与协作

幼小衔接若想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与小学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也关注到这一点,并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郭小红从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使得二者互相不够了解,无形之中加大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为幼儿平稳过渡带来了负担;二是幼儿园与小学同时缺乏协调工作,没有主动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得幼儿对新的环境产生很多的不适,学习和生活上面临困难⑤。不同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缺乏沟通,王雅明 ①②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 ③张宏.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④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⑤郭小红.关注幼小衔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学者是这样认识的,他认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园,幼儿园做了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小学的发展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并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少与幼儿园的互动,造成幼小衔接教育的单一性①。与郭小红学者不同的是,王雅明明确地将幼儿园视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充分论述了幼小分离、教育单一性的现状。

(二)幼小衔接对策研究分析 1.幼儿园、小学、家长三向联系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与小衔接过程中,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国内研究学者有少一部分意识到了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针对其认识,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著名学者李玉杰这样认为:幼小衔接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幼儿园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并熟悉小学的环境与学习情况,增强适应性。另外幼儿园也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足的地方,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②。以上研究确实涉及到三向合作的方面,可是可行性有些欠缺,在可行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方面要数王慧学者了,他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三向合作的实行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他这样论述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针对本班的工作与实际,召开家长会;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知道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各方面的准备;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的组织和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作法可以为更多的幼儿园所采用,具有高度的采用价值。另外针对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有以下具体措施:幼儿园组织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上课等活动。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育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生活,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③。

2.重视儿童教育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较弱,多小学环境、生活、学习等因素适应慢,使得身心受到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因此,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策主要是从加强幼儿入学前的培养以及增强幼儿自身能力两方面做具体的论述。学者黄丽清针对幼儿社会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幼儿社会适应性应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与任务完成的能力、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论述中关注了幼小衔接儿童适应弱的最关键点,提出了加强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举措,为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提拱了保障④。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心理素质以及本身的兴趣,这些因素影响了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要重视幼儿进入小学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教育。学者陈娟和 ①②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③王慧.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J].幼教天地 ④ 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问题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4) 王丹杰早在1995年就发现并关注这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行对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首先,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构建别具特色的幼儿观察室,让幼儿在特色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丰富课外知识,做好进入小学的知识储备工作。其次,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幼儿入学的能力储备工作;最后,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向幼儿提供小学生必备的生活常识,组织好幼儿离园前的教育活动,实现进一步与小学靠拢①。作为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对幼儿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增强幼儿入学的社会适应性,幼儿更好过渡提供保障。

3.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内容目标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幼儿园与小学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有所改变,另外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协调。研究学者赵幼敏和刘磊在幼小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围绕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好全面衔接教育,以降低由于衔接不力带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的过渡②。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同成为幼小衔接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的采取措施对此进行解决。

幼小衔接作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更好的解决,将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中。通过对已有教育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幼儿教育角度来看,要重视幼儿教育社会性适应的培养,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进入小学的自信心,做好各方面的储备工作;从教师的角度,幼儿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建立深厚的联系,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培养最新的观念;从教育机构的角度,要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深入了解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小学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要适时进行调整,做好小学与幼儿工作的协调与运作,使得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从政府工作部门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对幼小衔接采取高度关注的态度,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有效衔接顺利进行,对于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政府要进行监管,争取尽早的遏制这一情况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衔接问题,研究问题一定要深入到本质层面,切勿根据表面现象作出没有切实意义的研究。现存的研究确实指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问题太过于表面化,提出的意见也不够符合现实情况,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幼小衔接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深入研究,剃出家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幼儿向小学的过渡顺利并且平稳。

①② 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赵幼敏,刘磊.幼小衔接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行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2]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3]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4]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5]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6]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7]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8]崔淑婧,刘颖,李敏谊.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04) [9]赵艳杰,吕晓.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10]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11]吴亚英.帮助孩子从容入学的家园合作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12]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13]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 [14]尹芳.从教师专业化看幼教与小教教师教育衔接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