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文化传承论文
新课标在“课程定位”中指出:中学地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关心世界、中国和本地区地理问题的习惯;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一“定位”确立了中学地理学科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当前,实现“中国梦”是最重要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情感共鸣,是全国人民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当代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最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地理教学中弘扬中国梦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就要反思教学过程、挖潜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实践,实现地理教学与传承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反思地理课堂教学 ,在 反思中传承
1.1 教学反思的界定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再认识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行修正,调整,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它是一个认识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设计、片断、方法、活动、效果和学生达到的情感、价值目标的反思。
1.2 反 思 :教学中文化传承的几个方面
1.2.1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 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在预设中设计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问题。当然,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譬如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或者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抑或是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等。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文化传承。
1.2.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和渗透文化传承、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同时,做好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1.2.3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互为一个整体,注重反思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譬如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及好奇心、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环境中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道德精神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主动参与和合作共进的精神等等,对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2挖 潜教材内容 、在挖潜中传承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地理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因此就要在不断变化的内容中挖潜教材、更新题材,做好民族文化传承。
2.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挖掘地理教材中隐含的民族文化, 向学生传授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基本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从而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譬如学习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爱好,这些都渗透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些内容都来自教材,挖掘于教材,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内容。
2.2 挖潜乡土地理内容 ,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 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是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良资源。
2.3 挖潜多媒体资源 ,灵活运用传承素材
在教学设计中应综合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挖潜家乡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性的实践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设计地理探究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实现民族精神教育。
3创 新教学实践 ,在创新中传承
地理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模块、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自然生活,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生活感悟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
3.1 创新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学习, 尤其要增强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教学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献策活动。
3.2 创新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研究和植树、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同时因地制宜地整理和运用具有民族内涵的教育资源, 在校外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体验。
3.3 创新地理生活化教学 ,在生活中传承民族精神
生活实际是知识的必要来源, 也是学生知识运用和迁移的重要场合。民族精神教育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情景入手,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相关素材,加以开发和深化。同时通过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培育民族精神。
摘要:地理课程定位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传授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学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就要反思教学过程、挖潜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实践,实现地理教学与传承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关键词:课程定位,反思,挖潜,教学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