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关于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精选)

关于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精选)

关于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对于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基于此。

关于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对于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基于此, 职业院校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 探索出一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寻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提高服务的质量

(一) 将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作为工作重点,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职业院校的师资资源非常丰富, 且具有平台优势。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出这些优势的作用, 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与企业一起开展全方位的员工技能培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职业院校可以凭借区域扶持政策, 开展就业培训活动, 培训针对的对象是进城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第二, 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鉴定功能, 并结合实际情况, 对职业技能鉴定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区域内开设职业技能鉴定站点,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第三, 将学院作为基础, 建立成人教育专业, 以满足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第四, 职业院校应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 构建师资培训基地, 利用职业院校严格的管理制度、优秀的师资资源和优惠政策等有利条件, 进行培训项目的开发和完善, 以此为基础, 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 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作为切入点

职业院校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器材, 科学理论也十分丰富, 职业院校可以借助这些优势, 帮助企业分析和预测市场, 并为企业提供先进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理念[1]。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加强合作, 共同培养优秀的人才, 打造区域技术开发和服务队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职业院校还要针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切实提高教师的服务水平, 促使教师的综合素质,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此外, 职业院校还要加大投资力度, 完善校内实验设备, 并强调实验实训内容建设的重要性, 以政府指导和企业需要为依据, 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学生的能力, 以此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 校内合作共同研究横向课题

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并鼓励教师队伍与企业一起进行课题研究, 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要求,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做好技术开发、转让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3]。其次, 职业院校还要将绩效考核制度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相挂钩, 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质量, 给予教师除去岗位薪酬的额外奖励。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和个人, 应该在给予其物质奖励的同时, 召开表彰大会, 并为其颁发相应的证书, 以此来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此外, 职业院校应该将校企合作共同研究横向课题作为工作重点, 尽量满足课题研究的基本需求, 例如:经费需求、立项需求等。并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三、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

(一) 建立制度对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保障

建立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管理条例, 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 培训人员、技术咨询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其次, 制定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换方法, 对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让给合作企业提供保障。此外, 还要制定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的条例办法, 促使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有据可依。

(二) 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 职业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有效的制度, 以保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 通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 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即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资源共享平台中应包括课程资源、教材开发资源、案例资源、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资源, 以此来促进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三) 建立先进技术共享制度

先进技术共享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职业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深入企业生产和技术研发的第一线,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职业学校应该为合作企业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 例如:场地、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等, 帮助企业完成生产项目, 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担科研经费;三是职业院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之中, 与企业共享科研成果。

(四) 建立实现基地共建共享制度

首先, 职业院校应该制定并出台完整的实训基地管理条例, 补充和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 并寻求基地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最终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和共享的良好局面。其次, 职业院校应该将“校中厂”作为尝试方向, 校中厂主要是指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职业院校, 并以此为基础, 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 由学校负责场地和设备, 而企业则负责资金、人员和技术, 校企合作共同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 具有生产性的特点。此外, 校中厂还有另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职业院校不仅要提供场地和设备, 还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 引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在校内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而学生需要参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从而为学生创造实训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厂中校是职业院校积极借助企业的设备和人员优势, 由企业员工作为实训基地的教师, 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活动, 借此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 使工学结合交替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宁波某职业技术学院就借鉴了法国的工学教学模式, 将企业需求作为基准点, 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形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步骤:第一, 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第二, 学校学习;第三, 再到企业实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增强区域关注力度, 寻找特色专业, 培养特色专业人才

是否具备特色和优势专业, 是衡量职业院校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特色优势专业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和优势专业学科的确定, 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人才,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此, 职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分析区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及时对校内的专业和学科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老旧过时的学科, 应予以取消, 以节省学校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职业院校应基于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 在校内适当增设一些符合时代要求,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科, 例如:软件专业、园林专业等, 并将其作为特色和优势专业, 集中资源对其进行重点建设。此外, 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 职业院校需要定期对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此来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在新时期背景下, 职业院校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 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式和教学模式, 并将区域经济服务作为切入点, 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水平。只有这样, 职业院校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和完善的服务。

摘要: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时, 必须要准确把握切入点, 并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 对现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次, 还要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以强化服务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希望对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院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21) :402.

[2] 王东, 曾国明.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16) :211.

[3] 陈绪龙, 陈若溪.地方高职院校构建产学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7 (1) :53-56.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