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第一篇: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第一篇: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摘 要】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最能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片面社会化和低效化,欲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可以从古代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当代语文;传统教学;启示

【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is a certain utilitarian, one-sided socialization and inefficient technology,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teaching ideas can give 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contemporary language;traditional teaching;revelation

蔡元培先生就教育问题曾指出:“教育应该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①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之长”已经入驻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体系。但在百年的教学发展中,“孔墨教授之精神”却抛诸脑后。“孔墨教授精神”是蔡元培老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代表性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教学应该从中国古代教学中汲取优秀思想精华以指导现代教学的发展。但随着中国近代社会体制的落后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被排除在现代教学体制之外。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再次崛起,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优秀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1949年至今的语文教育我习惯称之为当代语文教育。在现在我国多数省份私塾之风渐渐兴起,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教学的部分缺失和中国传统教学中存在值得现代教学重新重视的内容。本文将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提取智慧精华,启示当代语文教学,以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观念。

一、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事业绵延几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活动。但是中国学生受教育后的综合素质在全世界排名的话,却无法得到一个靠前的位置。中国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人均素质估计应该是排在全世界倒数的。自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的六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素质教育,进步并不大。所以,中国的教育现状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因此语文作为一门承载母语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代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语文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

所谓功利,就是说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所获取的物质利益。② 而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指教学所追求的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并以百分比的方式作为教学结果的表现方式。语文教学活动对比其他学科,应更加注重人文性,更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培养。而功利化的表现使语文教学活动流向世俗,破坏了语文本身的人文精神。

(二)语文教学内容与师生观念片面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通过社会接触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向社会普遍标准靠拢,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物质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不平衡的发展,使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片面进行,表现为教学内容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偏向社会技术的传授,而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因与社会物质生活接轨较少而被忽视。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文本与精神相统一的,是主观与客观相 ①钱永生.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4),77. ②杨光钦.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4, (1),18.结合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但社会化是许多精神内被忽视,仅仅是对文本惊醒形式化的解读。

在师生观念上,当代社会师生观念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与平等的,认为教师所授不必全部接受,应有个人观念,但有时这种追求社会平等关系趋于片面,忽视了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展开。

(三)语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低效化

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而这里所说的低效,就是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即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过程不当导致所达到的教学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一般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向互动成为摆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高分低能、“仲永”现象①、博而不精、高学历犯罪形象、人才向外流失等。

二、中国古代教学智慧与当代语文教学

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欧美之长已进入中国百余年,其思想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取长补短固然是好,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其向外寻求,不如回归本源。

中华文化五千年,教育事业也同样发展了五千年,这五千年的发展同样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已。欲解决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历重重考验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其实已有了许多经验。即蔡元培老先生所说的“孔墨教授之精神”。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各家各派关于教学的思想浩如烟海,从中我们寻求智慧,用以对现代教学进行指导。

(一)教学目的——德才兼备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的教学目的是“君子”,即“仁”“义”“礼”“智”“信”皆具的人;魏晋时期对教学目标的阐释是“得意忘言”、“穷理尽性”、“越名教而知自然”;南宋时期则有“培养德才兼备,文物相资,博学多才的人才”的说法。由此我们看出,尽管时代流派有所不同,但在教学目的上,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德才兼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对比现代教学目的的功利化,中国古代教学目的不是短时间内的效益,而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受教者成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发展带来长久利益的贤才。

“德”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内得于心,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才”,不仅指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利用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

《左传》中写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这里立德为首。《中庸》总纲中也提到“尊德性而道问 ① 具体内容参见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

学”。这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教学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德才兼备应“以德为本,由才成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道,一个人若能自处在仁义中,那就是获得了最高的美德若是不能达到仁的地步,那就不能说获得了智慧。在《八佾》中也认为,一个人没有仁的心,就算有礼的意识和奏乐的技能也是没用的。这都说明了以德为本的观点。同时,“未知,焉得仁”的观点又说明学生会在掌握广博的知识、智能良好发展后进一步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事实上,我们无法准确分别德与才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德培养与才能提升在学校教学中不可有所偏颇,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了解,“德才”所展现出的教学目标,是古人对学生坚定的意志、勤学好问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重视,以及将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发展作为预期目标而前进。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目标的索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既具有丰富的到的认知,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完善的道德行为,并由德成才,由仁而知的人。这种教学目的观是人文性与功利性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体现。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确立德才兼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积极向上的对社会有力的人。

(二)教学原则——讲求实用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在现代教学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的功利化教学原则下,许多教学原则被教育者忽略,造成学生的教学结果产生落差。重新把握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的教育原则具有丰富性、形式多样,在教学活动中虽未明确提出教学原则这一明确概念,但就其发展表现过程,可以概括为“讲求实用”。其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四大教学原则是我们最为值得借鉴的方面。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中国教育家孔老夫子在因材施教方面堪称楷模。孔子重“知人”,他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科教学:对颜渊、闵子骞、冉伯牛等重视德行教育;宰我、子贡则注重语言口才方面的培养;子游、子夏着重向文学方面靠拢;对冉有和季路则注重仕途政事的说教。《学记》中总结“多、寡、易、止”①四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对此提出“长善而救失”,意思是说师者要能够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重视因材施教,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②

2.“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孟子提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纵之”,表明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启发教学成功的保证。朱熹提出“指引者,师之功也”,即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 ①指在学习过程中贪多、求少、认为知识简单和半途而废

②代新杰.学记中的学生观发微.[J].《兰台世界》.辽宁教育研究所,2012, (3),45.不是授而是引。①

3.“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里的“循循”就是循序而有步骤的施教。学记中用“学箕”、“学裘”等具体事例来说明学生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孟子用水流比喻教学积渐而进的过程。朱熹总结前人,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概念。

4.“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所谓“温故”就是再次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但是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一定会运用,因此在“温故”的过程中,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再次理解,达到“知新”,即得到不曾体会到的新的知识。

语文教学具有灵活性,文本内容的深度与教师的授课是息息相关的。在授课中,教师应用切实而有效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中国传统教学原则符合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思维发展心理,认知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社会效率上思考。这种讲求实用的教学原则,并未将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和同一终点线上,而是考虑了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确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事理结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活动的承载部分。教学内容社会化会因社会生活的需要,偏向技术传授,忽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中国悠久的教学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论语•述而》记载“四教”为“文”、“行”、“忠”、“信”,同时,孔子又根据分科设教原则,从伦理道德和知识文化方面设定教学内容,整理古代典籍,进行裁取改订,庄子称其为《六经》②,并成为此后社会教育的基本教材。中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德艺同厚”, “德”就是传统的道德教育。“艺”是社会生治中要学习的应用于实践的知识和技艺。因此为弟子开设了包括了百家、杂艺、农事等方面的课程。朱熹在设立“四书五经”的教材的同时,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设“教之以事”的小学和“教之以礼”的大学。从以上的教育家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内容的特点“事理结合”,这正是当代语文教学所缺乏的。

何为“事”,孔老夫子的“六书”可以称为“事”,颜之推的杂艺、农事等课程可以理解为“事”;何为“理”,“六书”可以称为“理”,颜之推开设的“百家”可以称为“理”。客观上看,“事”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外显的行为、操作,以实践为手段和目的的教学内容;“理”可以理解为内隐的理论、道理、规律,是以明自然规律和人心变化为目的的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事理结合”这一教学内容观中事的内容和理的内容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数量上相互均衡,地位上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这种教学内容观 ①吴邵兰.从朱子读书法看朱熹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J]. 韶关学院学报,2006, (7),164. ②具体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乐》失传,称“五经”

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实践去体会“事”的存在,进而在课堂上更加深刻的理解“理”的教学内容。

(四)师生观念——教学相长

师生观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总体看法和整体认知。上文所述的平等的师生观念并非予以否定,东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柳宗元更是提出了“教以为师”的观点,都说明了师生之间互为师友的观点,承认平等的师生关系,打这种平等绝非现代师生所讲的片面社会化的平等,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此有着更准确的表述,即“教学相长”。

中国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作为一种传统的师生观,有着其深刻的道理。在《礼记•学记》中明确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是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不断地学习、充实、完善、提高。在此之前,孔子在教学活动中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为学生解答疑惑时,共同进行学问切磋,肯定“后生可畏”。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语文教学活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是最具交流性的,无论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还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都是通过互相“倾听”各自的思想,互相切磋,从而共同进步。因此这对从师者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尊重、热爱学生的意识,还要有利于启发诱导的教学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有“学而不厌”的自学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凭借丰富的只是旁征博引,激发学生求知动机,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学”、“信其道”。是学生积极配合,主动求教,进而发现学生的新奇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指导学生的过程。①对比当代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以课堂学习为主,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国古代教育提倡的是“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尔奚以为?”表达了即使学的知识再多,不做亦无济于事。因此孔子主张的“学”是面向“用”的,以学获知,以用成行,达到“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学的过程中,通过感官接受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思考得出一定规律,上升成为理性认识,但是仅仅有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是学以致用。

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文化,无一不是“知”的对象,这些内容,总的可以归纳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最后都要应用于实践,即“行”上,进而用“行”来检验知的理性。

对于学生来说,其认识虽然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式的学习,接收和掌握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是一个“知先行后”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但在知先行后的前提下,传统教育者便更加注重“行”的过 ①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7. 5

程。

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的人文性使得很多的教学活动停留在思想的体会上,而学生的直接经验又不足以深刻体味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便需要师者透彻分析文本,创造合理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行”的乐趣,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其它时间刻意的去感受一定的事件,在学生的心理中留下一定的亲身体会,再通过文本和作家思想进行升华,成为人生体悟。

(六)教学结果——成圣成贤

学生受到教育后最终是需要为社会服务,需要通过社会的选拔。在当代社会,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看重的是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是不仅仅看成绩的优劣,更看重德行高低。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乃至被批判的科举制,最后考察任用都需要观其品质,考察被任用者在生活所在地的日常表现。只有确定了人才的德行,确认了人才是贤才,才会委以重任。师者向社会举荐人才同样首重学生的人品,继而看才能。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古圣先贤优秀思想的捷径。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注重形式知识,而是应该在思想上多下功夫,打下学生学习技能的道德基础,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栋梁。

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在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之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当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理念很多都是来自对传统教学智慧的继承和创新。这些传统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发展都深有启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①的确,教育也是同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继承本国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智慧对重新寻回语文教育的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①尤玉秋.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9,(9),77. 6

参 考 文 献

[1]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夏凤琴.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 乔丙辰.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5] 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

第二篇: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1919年5月4日,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当代青年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最终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这些已经过去95年了,五四运动本身早已成为了历史。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既然国家的宏观形势已经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死守着95年前的斗争方式去表达爱国情感。但纵观当今青年,却造就了“非主流”,“啃老族”、“月光族”等鲜明特征的当代青年,一些爱国和民族主义者的青年渐行渐远,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是挥霍着时间,虚度年华。谈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最多的是对现实的困惑,迷茫,空虚。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而当谈到关于爱国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则是冷漠淡薄,更不用谈关心国家命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我认为这是社会环境与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的原因,与当时五四时期的社会现状相比,当今社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往往就考虑自身的利益,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这个"小我",忘记了关注社会这个"大我"。而大学生所最关心的问题也就局限为自身的基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实现。学生只是社会的软弱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其自身不仅在政治上是软弱无能的,而且也缺乏社会的或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为什么青年越来越少?历史浩浩荡荡,然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状态却固执地停留在原处,没能走出悲愤而迷茫的荒漠。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五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首先应把五四精神融入自身的发展中,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改变单纯接受性的学习习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精神回顾,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不要出现信仰迷茫,要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应认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当代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应该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掌握各种技能,而我们作为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自强而努力学习。其次,要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爱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最后,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积极热心与于国家的大事,提高自己的民族责任心。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不能抱有麻木的心态,应学习五四青年的爱憎分明的精神状态,进行科学批判。我们在面对有些事件时,要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应该具有大国心态,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爱国,分清哪些是国外对我国的敌视,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用真才实学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才是爱国主义在当代学生中的体现,更是五四运动精神在当代环境下的宗旨。 五四运动事件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对五四运动精神的而理解与实践!去其形式,保留本质!那就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当代人最好的启示。

第三篇: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在探究了青年毛泽东的经历后,我们应该明白,毛泽东的成功和青年时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青年毛泽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学习的。

一、青年毛泽东的精神

(一)年少立志,胸怀天下

湘潭县韶山冲,在一片山峦绿茵环抱中,土墙草房间,水田杂陈。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一户条件较好的农家。取名泽东,意即“润泽东方”。 16岁之前,毛泽东一直在这里生活。16岁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两个方向:父亲计划他去县城米店当学徒;他自己则筹划到一所新式学校读书。两种主张互不相让。争吵之余,毛泽东开始四处活动,暗中借钱。一日父亲抱怨,不做学徒,家中一年少12块钱。毛泽东当即拿出12块银洋,说,“我明日离家。”临行前,他写了首诗,夹在父亲毛贻昌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的志向是多么远大。

(二)探求新知,追求真理

青年毛泽东从少时起就勤奋好学,其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求知求真理。读书不畏苦,方能得真知。青年毛泽东刻苦学习的态度,在于他一同求学的学习中是有口碑的。青年毛泽东刻苦读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常常因为读书而忘记了吃饭,实在饿了,就到伙房吃点冷饭,优势则连冷饭都吃不上。当时,同学们抱怨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图书设备少,食堂伙食差,厌烦学习。毛泽东出来不参加同学们的议论外,还进场开导他们:学习当然要适当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假如自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没有努力学习的决心, 纵然学习条件十分优越, 也还是学不到多少东西。毛泽东除了刻苦读书外, 还特别注意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 诸如不动笔墨不看书; 不耻下问, 虚心向他人求教; 喜欢独立思考, 不盲从他人意见, 等等。正是由于青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地求学, 不断地在刻苦学习中获取新知, 探索真理, 最终, 他的知识大为长进, 政治觉悟也大为提高。

(三)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青年毛泽东认为, 青年人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一种精神是必须大力提倡的, 那就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他在《讲堂录》的“ 修身” 一节中指出: “ 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 农则废其田畴, 工则废其规矩, 商贾则废其所鬻, 士则废其所学。业则废矣, 无以为生, 则杀身亡家乃随之。因而懒惰, 始则不进, 继则退行, 继则衰弱, 终则灭亡”。因此, 他主张:

“ 少年须有朝气, 否则暮气中之。暮气之来, 乘疏懈之隙也, 故曰怠惰者, 生之坟墓。他认为, 人的至刚至强的意志也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和考验, 努力奋斗而形成的。基于此, 毛泽东很赞成孔门弟子的“ 安贫乐道” 精神, 认为“ 安贫者能成事”, “ 咬得菜根, 百事可为。”毛泽东不仅赞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 而且, 他将这一精神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在长沙求学的几年中, 他利用一切机会自觉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 每到假期, 他总是身无半文, 仅带一把雨伞和几件换洗衣裳, 邀好友去乡村“ 游学”。渴了, 就到溪边喝几口水, 饿了, 就摘山里的野果充饥, 夜里露宿河滩边, 以大地当床, 月亮作灯, 自寻其乐。毛泽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既体察了民间疾苦, 又养成了自己能吃苦的品格。1918年, 新民学会成立时, 他把“ 不懒惰” “ 潜在务实” 等, 写进了新民学会的会章中, 希望会员们都能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能打硬仗的精神。

(四)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毛泽东认为人生态度不只是指对衣食住行等问题所关注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社会改造的个人感想, 以及对人类进步的处世态度。毛泽东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国家现状民族前途所抱的悲观态度以及厌世情绪, 作了严肃的批评。他主张个人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竭力提倡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才不胜今人, 不足以为才; 学不胜古人, 不足以为学” 因此, 青年毛泽东在求学中, 忍劳苦, 制嗜欲, 淡泊明志, 节俭朴实倾全力与读书学习、求新知、找真理之中。可见, 毛泽东在求学期间, 就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完成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业。1915 年秋, 毛泽东通过“ 征友启事” 的方式,联络了一批“ 刻苦耐劳的, 意志坚定的, 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这批人, 都是生活态度严肃, 不屑于谈论身边琐事, 几乎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他们谈论最多的是“ 人的天性, 人类社会, 中国, 世界, 宇宙”, 是怎样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的问题。1918 年, 毛泽东以这些青年志士为基础, 成立了进步社团新民学会。可见, 毛泽东不仅自己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就是结交的朋友, 也要求他们的人生态度必须奋发向上。

二、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毛泽东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丰富了各个方面的知识。他组织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他的书本以外的知识,锻炼了他社会活动的能力,也使他认识到改良救不了中国。

而如今的当代大学生,总是茫然地看着未来,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无聊,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玩游戏看电视,完全堕落了,这使当代大学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在这个年纪时,已经在思考国家的出路和民族的前途,已经在为自己的理想日夜不息的奋斗和积累着。强捻毛泽东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他理应成为我们的榜样,成为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而我们应该反思过去,下定决心好好利用未来的时间。在未来里,我们还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有着比青年毛泽东更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比青年毛泽东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还在等什么,还在犹豫什么,努力,奋斗,明天再我们脚下。正如毛主席曾今说过,“世界是

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第四篇: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由总书记提出和阐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就业 新常态 能力

面对汹汹而来的“新常态”大学生应对就业应有的能力

一、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已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反映,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四、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第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五、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六、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大学毕业生就业只是一生职业生涯的开端,绝不意味着一生只在一个岗位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面临很多机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可固守职业理想,白白错失就业良机,而应先尽力把握一个就业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含金量,提高技术、人际、管理等各方面之能力,为再次寻找理想职业做准备。

第五篇: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陈晓辉 来源:《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1期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的自然观散见在他的不同著作中。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由此提示当代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即按自然规律行事。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已构建了以生态自然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应继续朝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和方向推进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

自然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广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因为当今世界上无人语境下的自然,“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1]77。为此,本文论述恩格斯自然观时使用的是自然观的广义内涵。恩格斯对自然观的论述,主要散见在他和马克思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他自己独立创作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论著中。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恩格斯自然观核心范畴的界定。《反杜林论》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的诞生。“当我不得不探讨杜林先生的所谓自然哲学时,我正处在这一脱毛过程的中间。所以,如果我在理论自然科学的领域中总的说来表现得相当笨拙,那么这是十分自然的”[2]349。《自然辩证法》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的成熟,“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 [3]257。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当今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深入挖掘恩格斯自然观,可以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恩格斯关于自在自然观点的启示

通常“自在自然”的内涵,是指人类活动尚未作用过的自然界,如人类世界出现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产生之后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事实上这种状态的自然界,无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还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很少存在了。何况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因此,在此使用“自在自然”概念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借用“自在自然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这一特性,凸显本部分的内容是论述恩格斯对作为人类生存条件那部分自然界内在固有属性的根本看法。

恩格斯提出,首先,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3]385这是“辩证自然观的核心”[2]352。其次,自然界的

生活是由矛盾所决定的。“辩证的思维, 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这些对立,通过自身不断的斗争和最终的互相转化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化,来制约自然界的生活。”[4]317再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在自然界里,正是那些在历史上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辩证法运动规律,也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2]349最后,自然界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通过论述天体、地球、地质、生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恩格斯提出自然界在有限时空的变化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最高发展阶段是人的生命。

通过恩格斯对自在自然的论述,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能形而上学地认为是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的。因此,与自然相处时,人类应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念会产生正确的行为,相反,错误的理念也会导致错误的行为。现如今,内蒙古大草原之所以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因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适从自然”“师法自然”等观念一直指导着内蒙古游牧人的生产和生活。他们认为,只要适从自然,天灾就不会发生,草原、河流就会依然碧绿清澈,人们就会依然幸福安康。相反,在片面的“人定胜天”等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三门峡大坝,却因不尊重自然规律而使渭河40多年来(从建成到2004年停用)连年水灾不断,使渭河成为悬河,从而被作为水坝败笔列入了世界的水利史册。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首先,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要用生态伦理意识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要摒弃自然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作为人类的养育者,自然理应受到尊重和感激,但人类却决不做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奴仆。纵观茫茫宇宙,地球是目前所知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因此,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做出亲近自然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人类才有可能长久地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二、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恩格斯关于人化自然观点的启示 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把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指从纯粹自然变成拥有社会的性质自然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人化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对象性活动”时所涉及的一个问题。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自在自然被打上人类的目的和意识的烙印,按照人的方式和人的需要规定着自然的存在状态,从而转化为“为我之物”参与到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人类生活世界的运动过程之中。因此,“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131。

在汲取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新情况,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这一思想。他认为,首先,人通过劳动(实践)使自己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猿手变成了人手„„双脚也发展得更加适应于直立行走。„„此外,劳动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而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3]372-378。其次,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成为自然界的支配者,所以“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大自然的规律”[3]383。“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3]274自然界是不能离开人的。“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收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人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3]372自然界需要在人的支配下才能发挥作用。自然界只能为劳动提供材料,而人的劳动却能把材料变成财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383;“人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4]329;“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

为人们服务。”[3]275最后,人若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也会报复人类的。随着工业的加速发展,恩格斯深深地感到了人受制于自然的严峻问题,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集聚中心和贮存库„„”[3]383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384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改造自然。通过恩格斯对人化自然的论述,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顺应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所谓顺应自然,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为人类所用的某些资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顺应自然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工程按照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成都平原。该工程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时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时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相反,苏联的“黑风暴”则是不顺应自然而遭到自然报复的反面典型。自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开始垦荒,到1960年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行为一度使苏联的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表面上看粮食是增产了,但植被和表土结构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的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未能幸免。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经说:大自然启示给人类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只有适应地球, 才能分享地球上的一切。只有最适应地球的人,才能其乐融融地生存于其环境中。

三、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恩格斯关于生态自然观点的启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恩格斯曾提出“(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384的命题。这一命题的含义就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应该统一发展并融合为一体即生态自然。这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自然虽然也是人类的创造,但同人化自然相比, 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新的自然形态。建构生态自然是人类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或价值追求。

关于生态自然思想的论述肇始于马克思。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120当时,由于受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马克思世界观尚未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还很思辨。而恩格斯写于1873年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却弥补了如上的不足,并且明确地探寻了实现生态自然的路径。恩格斯说:要实行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仅仅摒弃“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3]385。

在这里,恩格斯告诉当代人: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2]633-634。当下,我国已建立了自觉保护自然的社会制度,工业化与生态自然一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走工业化道

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二选择。马克思曾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128这句话强调了工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也暗含了工业活动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局限性。当今,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工业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致力于消除工业活动带给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由此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还需要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认真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保护自然方面出台了不少法令、法规和制度,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更是加大了促进生态自然制度建设的力度。2013年10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一类立法项目。2013年12月,中组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中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的要求。2014年2月,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经过一年多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不履行监管责任等不作为行为的监督机制还很薄弱,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手段运用得也很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机制也不健全。今后,我国要紧紧围绕上述这几个方面进行机制改革,推进生态自然的建设。

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观的梳理和论述,我们得到了“当代人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的重要启示。同时,也由此看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1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论语对当代教学的启示(集锦)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