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电视纪录片“隐拍”探论论文(通用)

电视纪录片“隐拍”探论论文(通用)

电视纪录片“隐拍”探论论文纪录片是影视节目系统中一个最具鲜明创作特色的节目形态, 它不同于其他任何影视节目, 它是以探索人类文明、自然世界、人的生存命运和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内容, 以“复原”现实与历史真实, 阐明抉择。

电视纪录片“隐拍”探论论文

纪录片是影视节目系统中一个最具鲜明创作特色的节目形态, 它不同于其他任何影视节目, 它是以探索人类文明、自然世界、人的生存命运和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内容, 以“复原”现实与历史真实, 阐明抉择, 解释历史, 增进人类相互了解为使命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它的美学价值与艺术品格体现在内容真、形式美、以事信人、以美悦人、以情感人, 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献价值。“真”与“美”相得益彰是它的最高审美境界。正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境界, 是其他任何电视节目不可比拟的, 所以, 它被人们视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 是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 是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不仅如此, 纪录片有着崇高的国际地位。在国际电影电视评奖中不仅只设电影和纪录片两项, 而且还以纪录片制作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国家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因此, 深入研究纪录片理论, 提高纪录片创作质量就成了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隐拍”的是纪录片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现在进行时态的纪录片的美学要求, 必须以纪实创作手法, 真实地纪录社会现实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 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强调保持生活流程及事件时空运动的完整性, 不允许创作者采取干预、虚构、扮演、导拍手段, 和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 只能以时间为序, 从真实地现实生活中采撷素材, 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 抒发情感, 升华哲理。以此来反映活脱脱地现实生活, 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 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 一种“真”与“美”相得益彰的审美享受。

因此, 在实践创作中, 很多国内外著名纪录片导演为了遵循现在进行时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和美学要求, 他们除了运用跟拍、抓拍、抢拍、偷拍、等拍和运用综合运动长镜头等纪实拍摄手法外, 十分重视运用“隐拍”创作方法。因为, “隐拍”是纪录片实现“真”与“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创作方法, 具体讲, 它是其它拍摄技法纪录被摄对象真实生活的重要保证。

所谓“隐拍”, 是指创作者在开机前和长期跟踪拍摄过程中与被拍对象之间建立自然、平等、互信友好关系, 使被摄对象不介意创作者走进他的生活、记录他的喜怒哀乐和窥视他的内心世界;使被摄对象不再对镜头产生陌生感、紧张感, 进而忽略摄像机“在场”, 从而真实地记录下对象日常生活自然状态, 避免表演意识与戏剧化模式, 使“明拍”达到“隐拍”一样自然、真实的效果。在具体创作过程中, “隐拍”又细分为前期准备“隐拍”和拍摄期“隐拍”。前期准备“隐拍”是指在拍摄前做好“隐拍”准备工作;拍摄期“隐拍”是指拍摄过程中继续做好“隐拍”工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常人在社会生活交往中, 一般面对陌生人都会产生一种距离感, 特别是一方想了解另一方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情感、或家庭情况、或生活经历等与陌生人毫无关系的事情时, 都会使人产生一种紧张感、恐惧感、不礼貌感和讨厌感。实际上, 纪录片导演、摄像记者与陌生的拍摄对象初次见面时, 同样会使拍摄对象产生这种紧张感, 特别是面对陌生的摄像机镜头还会产生恐惧感, 如果采取强行拍摄甚至会产生不礼貌感、讨厌感和拒绝采访拍摄。而采访熟悉的拍摄对象, 拍摄对象又往往会做出与平常不一样的有意表现和言过其实, 这些现象都有悖于纪录片要求的平实、平静、自然、真实的“原生态”美学原则。

所以, 在纪录片创作中, 创作者只有运用“隐拍”方法, 与被摄对象建立平等、互信、自然友好的关系, 尽快地融入到被摄对象的生活中, 环境里, 消除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的陌生感、紧张感和恐惧感, 让被摄对象忽视摄像机“在场”和进入自然生活状态, 这样才能真实地纪录下被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来。

那么, 在具体创作中, 前期准备“隐拍”和拍摄期“隐拍”的作用又有什么不同?实现“隐拍”又需要采取什么方法呢?下面具体探讨这两个问题。

2 前期准备“隐拍”的作用与方法

在纪录片创作中, 要想实现“隐拍”, 就必须遵循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因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纪录片创作者与被摄对象彼此之间从生面到熟面, 从有心理距离到无心理距离, 从不了解到了解, 到成为朋友, 到被摄对象消除拍摄顾虑, 消除面对摄像机的紧张感、恐惧感, 到忽视摄像机“在场”, 到进入自然生活状态, 无疑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 创作纪录片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切忌不能忽视拍摄前 (开机前) 做好“隐拍”准备工作, 因为, 拍摄前做好“隐拍”准备工作, 就是为了遵循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让创作者与被摄对象慢慢地相互认识, 相互了解, 建立互信友好关系, 让拍摄对象接受拍摄, 给拍摄期“隐拍”做好铺垫。

例如, 1997年1月, 我在拍《边城·老人·龙》之前, 只是听朋友说,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湘西茶峒古镇, 有一群古稀老人要自己凑钱, 亲手扎一条199.7米的99节长龙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消息, 凭着多年从事纪录片创作的职业敏感, 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纪录片好题材, 所以, 我便决定以现在进行时态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边城老人们扎龙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全过程。拍摄前, 为了与边城扎龙老人们拉近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 建立友好互信关系, 使自己尽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环境里, 做好拍摄期“隐拍”铺垫工作, 在初次与老人们见面时, 我没有帯摄像机, 主要是为了和老人们交朋友, 让他们认识我、了解我和我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在交往中, 我除了对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风俗习惯、职业、性格和古镇积淀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外, 还了解到老人们扎199.7米长龙需要七、八万块钱, 由于老人们有的是靠拉渡、有的是靠一锅饮食、有的是靠弹棉花、有的是靠开一片药店、做裁缝、帯孙子、卖鞋垫做小买卖……生活, 大家都不富裕, 所以, 老人们凑的钱离扎一条99节, 199.7米的世界上最长的龙和要组织一百多人训练舞龙所需的钱还相差很远, 有些老人一提起这事, 眼圈就湿润。看到老人们为了扎长龙迎接97香港回归祖国缺少资金而发愁, 我便诚心诚意的对老人们说:“我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让我们一起来克服眼前的困难好不好?”老人们听到我说要与他们一起克服困难, 都很感动, 异口同声的连连说好。从此刻起, 我不仅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而且成了“喜忧”拴在一起的好朋友。诚然, 我与老人们的互信交往, 无疑为拍摄期“隐拍”打下了基础。

3 拍摄期“隐拍”的作用与方法

拍摄前做好“隐拍”准备工作, 无疑为拍摄期“隐拍”做好了铺垫, 奠定了基础。但是, 摄像机和摄制组人员的出现, 仍然会使被摄对象产生陌生感、紧张感、恐惧感, 所以, 在拍摄过程中仍要继续做好“隐拍”工作, 要尽最大的可能与被摄对象拉近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 让被摄对象真正地了解你、相信你、亲近你, 最终达到不戒备你和消除被摄对象面对陌生摄像机的紧张感、恐惧感, 使被摄对象忽视摄像机“在场”, 进入自然生活状态。这样, 才能使创作者真正地融入到被摄对象平常自然的生活中, 环境里, 记录下被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来。

例如, 我帯着摄像机第二次来到湘西边城茶峒古镇, 为了让老人们忘掉我是电视台导演和消除他们面对陌生摄像机的紧张感、恐惧感, 我没有急于开机, 每天都把摄像机放在扎龙老人张忠宪家里 (扎龙的地点) , 吃住也不讲条件, 每天住在老街中一家只要5块钱一晚的小店漏风的木板小阁楼上, 吃饭在扎龙老人张忠宪家搭餐, 平时他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相处的很随便很融洽很自然, 像一家人一样;与其他扎龙老人们的相处也很自然, 犹如街坊邻居, 而且在他们面前, 我随时都把我放在晚辈的位置上。正因为我与老人们的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拉的很近, 所以, 相处不到几天后, 扎龙老人们忘掉了我是电视台的导演, 同时, 对见怪不怪的摄像机那“玩意儿”也无所谓了, 所以, 在拍摄中, 扎龙老人们按照他们平常的生活和扎龙的时间忙他们的, 我想拍, 就根据具体情况, 有时运用“跟拍”、“偷拍”、“抓拍”, 有时运用“等拍”、“抢拍”和综合运动长镜头等拍摄方法与技巧不声不响地静静拍, 不想拍就不声不响地关机, 互不干涉, 就这样, 历经半年时间, 真实地记录下了一湾碧水, 四围青山环抱一座古镇中的老人们拉渡、修渔船、岸边洗衣、弹棉花、做裁缝、洗菜、带孙子、开饮食、开药店、赶集忙营生、四位扎龙老人赶集买竹子乡民不要钱等平日里的自然生活和扎龙中老人们想说就说, 想唱就唱, 想开玩笑就开玩笑, 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状态, 以及湘、黔、渝两省一市边界数万乡民自发参加老人们组织的合龙、游龙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庆典活动和边城隘门村、磨老村一百多苗族土家族父老乡亲自愿参加99节长龙的舞龙训练, 和长龙在青山绿水之间横空腾飞舞出的“金踏板”、“车轮滚滚”、“紫荆花”、“中国版图”、“中、国、龙”造型字样和97字样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全过程。正因为此片采取了“隐拍”方法, 所以, 此片实现了“真”与“美”相得益彰的审美境界, 1998年该片荣获了“中国新闻奖”, 1999年作为国际文化交流节目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电视台播出, 2001年荣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际外宣电视片“金桥奖”一等奖。

其实, 凡是拍出“真”与“美”相得益彰纪录片的导演, 都懂得运用“隐拍”的方法。如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 在广西一个封闭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的红瑶山寨拍《龙脊》时, 他为了拉近与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 使拍摄能达到“隐拍”效果, 他与那里的孩子相处的很好, 并且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与一个叫潘纪恩的学生结了对子, 每年提供学费, 打算供他念完大学。几个月的拍摄, 他与寨子里的乡亲同吃同住同生活感情很深, 他在寨子人的眼里简直变成了寨子里的人, 拍摄完成, 摄制组走的时候, 全村1000多人都出来送他们, 一直送到山口, 哭声一片, 轻易不流眼泪的陈晓卿也忍不住哭了。所以, 我们在《龙脊》中看到龙脊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在教室窗外听老师上课的辍学孩子、潘纪恩与同学打架受罚打水冲厕所, 还有潘能高爷爷“望孙成龙”, 旁若无人的走进考场转悠看孙子潘能高考试, 后被监考老师请出教室, 还有潘能高爷爷为缺粮无米下锅发愁、勤工俭学的潘纪恩放假去矿山淘金……整部作品中所展现的生活都达到了“隐拍”效果。所以, 《龙脊》讲述的故事, 才那样的“真”, 那样的“美”, 那样的打动人、感染人、那样的引人深思和让人难忘。1995年该片荣获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与之相比, 国外很多纪录片导演也非常懂得运用“隐拍”方法。曾在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上, 一位外国纪录片导演谈到“隐拍”的作用时, 体会很深, 他说他在内蒙拍一家牧民的生活经历时, 为了真实地纪录下牧民的生活经历, 到了牧民家里, 他不上炕睡觉, 只用一块毛毯卷缩在蒙古包的一角, 就像牧民家的一只狗。几天之后, 牧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纪录片导演, 因此拍到了很多牧民家里的生活细节, 包括牧民夫妻吵架的情节。

日本导演佐藤真谈到他拍《家在阿贺河》时说:“在阿贺河边生活了4年, 我们帮助他们耕种稻田、在河边捕鱼、尝试分享他们的生活, 如果不是整个摄制组长期在村里生活, 他们不会达到像后来与我们交流时那样畅所欲言。”

可以说, 一位纪录片创作者, 如果忽视“隐拍”的作用, 就很可能会事与愿违。记得, 2008年, 一位在长沙电视台工作的学生打电话给我, 她说前几天有一位残疾人 (小矮人) 本来同意她去纪录她自食其力的生活, 可是, 当她与摄制组人员扛着摄像机与那位小矮人见面时, 那位小矮人却不同意拍了, 而且看到摄像机镜头就躲开, 结果只好“打道回府”。但是, 这一选题是经过领导确定的, 不拍下不了台。如果重新选题材, 弄得不好没有节目播出, 栏目就会“开天窗”造成播出事故。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 学生问我怎么办, 我在电话里对他说:上课给你们教得“隐拍”怎么忘了?她说什么叫隐拍?我只好在电话里给她重上了一堂什么叫“隐拍”的课。过了一段时间, 学生又打电话给我, 她说她拍的片子领导审片通过了。

总之, 纪录片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心与心交流, 爱与爱传递的艺术活动,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 一定要懂得社会交往心理学, 遵循纪录片审美创作规律, 在具体创作中, 要运用“隐拍”方法, 以心换心, 以爱换爱, 以情换情, 尽快与被摄对象建立自然、平等、互信友好关系, 融入到拍摄对象的生活中、环境里去。换句话说, 也就是在开机前和拍摄过程中, 要用心理学统领自己的审美创造艺术思维, 不要一确定选题和认为被摄对象曾经同意过拍摄, 就扛着摄像机去跟踪拍摄对象, 其实, 这种创作思维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 因为, 盲目地闯入被摄对象的生活中, 被摄对象是不可能进入自然生活状态的, (由于被摄对象没有进入自然生活状态) , 尽管你用尽“跟拍”、“抓拍”、“抢拍”、“偷拍”或运用长镜头等纪实拍摄手法, 你所纪录的生活就不可能是自然的和真实的, 更谈不上“原生态”。所以,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 在创作现在进行时纪录片的过程中, 首先要站在被摄对象的立场换位思考, 要先让被摄对象了解你、接纳你、相信你、亲近你、到不介意你走进他的生活、窥视他的内心世界, 到忽略创作者的“存在”, 和消除被摄对象面对陌生摄像机的紧张感、恐惧感、让被摄对象忽视摄像机“在场”, 这样才有可能记录下拍摄对象的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来, 作品也才有可能实现“真”与“美”相得益彰最高审美境界。

摘要:“真”与“美”相得益彰是纪录片最高审美境界, 也是纪录片的美学要求和审美追求归属。怎样创作才能实现它的要求和归属, 实践界和理论界在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中, 总结出了“跟拍”、“抓拍”、“抢拍”、“偷拍”、“长镜头”等多种创作技法理论。但是, “隐拍”这种最重要的方法, 却未得到学术理论归结, 诚然, 也就导致了这种方法仅掌握在少数有创作经验的实践者手里, 使很多没有实践经验的纪录片创作者, 特别是初学纪录片创作的初学者, 用尽了其它技法也始终创作不出“真”与“美”相得益彰的纪录片来。因此, 为探讨与完善纪录片创作技法理论, 本文对纪录片创作中的前期准备“隐拍”和拍摄期“隐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得出了“隐拍”是实现纪录片“真”与“美”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前期准备“隐拍”,拍摄期“隐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