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集锦)

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集锦)

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第一篇: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2019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回顾党史,展望未来-范文汇编敬爱的党组织: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承载了几十载的岁月历练,我们的党如今已生机勃勃,充满着春的气息,焕发着新的希望。回溯。

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

第一篇: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

2019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回顾党史,展望未来-范文汇编

敬爱的党组织: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承载了几十载的岁月历练,我们的党如今已生机勃勃,充满着春的气息,焕发着新的希望。

回溯历史,那一幕幕的惊心动魄,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那一段段的峥嵘岁月,依然让我们难以忘怀。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广大人民英勇奋战,**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束缚,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摸索前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向先进工业国转变,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日渐富足,现已基本实现小康生活,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国际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大国。

我们铭记历史,拼搏现在,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带着党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我们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好我们的专业文化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同时也要求我们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关注每天的新资讯新动态,时刻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不但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而我们昨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而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又怎么能为了别人而做好,又怎能为整个社会做贡献呢?但无论一个多么平凡的人,他活着都有他归属的国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在这个国家里奉献着自己的人生,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大家都为了生存而不断创造,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建设祖国的明天。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生存的大家庭,因此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构建美好而温馨的家。

现在,我们就要积极开拓视野,关注自己的生存世界,过去的我们要了解,今天的我们要珍惜,明天的我们要创造,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因为,党的未来,祖国的明天,还等着我们去开创。同学们,奋斗吧,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2010年4月18日

第二篇: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

时光匆匆,很快就要告别2020年了,让我们一起回顾与展望,在新的一年,加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大全五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一)

时间犹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这一年,也要过去了,也是二零一几年的结束。对于2020,我们应该思考、反思、回忆;对于2021,我们应满怀期待,也应该憧憬。

在2020这一年中,我曾经有过欢笑,也有泪水;曾经骄傲过,也曾经气馁过。这一年,我曾有两篇极品文,对自己十分不满意,我只要再努力,肯定能得特别多的极品文呢!可我还是没有努力,所以,极品文篇数很少。2021,我要努力写,争取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5月份的时候,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篮球赛,说实话,我们队只有那三个人,寥寥无几。而对方有八个人呢!看来敌众我寡,很难获胜。但我就像项羽一样,一战成名。连大家都很奇怪:3比8,怎么胜呀?但我们就在他们的怀疑下,取得了胜利。在2021,我不会赢得了骄傲,输了气馁,而会多加练习,争取下次的胜利!

但是有一次奥数考试,我曾失利。我在班中是老师眼中的“高材生”,成绩十分优异,坐在很靠前的位置。那次考试,妈妈叫我多复习一会儿,这样才能打高分。可我没听妈妈这位“高人”的劝告,直接进入了考场。答卷子时,我十分惊讶,想不到老师出这么难的题。于是,我那次考试打了很低的分,连老师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已成过去,在新的一年,我必成为班中的高材生,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令人最伤感的是,我妈妈不知为什么头痛和胃痛一起犯了,而且连开车上班的力气都没有了,同样,也不能做饭了。妈妈的病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连饭都不能吃。我一直在为妈妈着急,不知该如何是好。我都上网查了,使用了网上的各种方法,并且试了好几次,都不好使。后来,我冷静了下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把妈妈的病给治好了。我还荣获“小扁鹊”这个称号。2021我做事要冷静,才能把事做好。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新的一年,我会变得更开朗;新的一年,我会更加机灵;新的一年,我必将变得更好,进步会更大!2020,再见。2021,你好!

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二)

回望这个喜忧参半的2020,无论我是以什么方式去度过的,是否怀有留恋,它都过去了。

上半年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家人生病了,这场病也让我意识到父母的逐渐老去,开始害怕失去至亲。记得清明时去祭祖时,我一个坐在奶奶的坟前,却感觉睡在这方矮坟墓里的人似乎从没在我的生命中出现一样,就连残存的记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退。我开始害怕木心在《童年随之而去》里写的成为现实: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我害怕有一天,有很重要的人离我远去时我也会这样慢慢把他忘记。

尔后的上半年便是期待,期待龙哥的生日,期待《重启》,等来了《我的真朋友》,见证了优秀的井柏然,同时也看到了朱一龙不一样的地方。

下半年我当上了班长,就现在来看结果和过程都不尽如人意。但我想,尝试了也算是一项收获吧。下半年妈妈开始陪读,也让我渐渐意识我和家人在观念上的一些差别。而这个磨合的过程,也让我一点点地去更加理解我的家人,这一年来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你更坚强了,似乎以前让我哭泣的事现在我也能云淡风轻地泰然处之。

2020年我从以前美好的梦境中抽离出来,那些身边熟悉的人最终还是走向陌生,美好的事物归于邪恶。很多事情于我的观念中被改变了,但总之,一路走来,也算是收获颇丰。

期待2021年的幸运和美好都应运而生。我也会向着偶像的方向不断努力。祝语文老师新的一年:暴富,暴瘦,越来越漂亮,生活上的事也都顺心。

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三)

我的2020,并不像想象中顺利,不同于20_的崛起之路,我的2020更像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战况之惨烈,容我不细细描述。

然而站在2020的尾巴上,在12月31日的下午,我回想起整整一年来的风雨历程,即使未见彩虹,也自有烟雨朦胧的独特风景。这一年来,日子一天天过得紧张起来。从上学期末的紧张备考,到寒假全天排满的补课。从下学期一轮复习的开始,到理综合卷的磨练,风暴的洗礼愈发猛烈。这期间,我有抓耳挠腮的焦虑,也有喋喋不休的抱怨和题海无涯的绝望。但渐渐地,我也在磨练下学会忍耐与承受。

随着2020的悄然流逝,我逐渐明白,17岁的我,不再是少年,不再只是对未来充满幻想。17岁,将要成年的我知道生活与压力并存,知道抱怨不如接受,知道现实永远追不上梦想的脚步,但我不会放弃。还有2021。

2020年已到尽头,2021年曙光欲现,17岁的我,还不知道生活在学业以外的部分,还不知道世界在校园以外的样子。也正因如此,我还可以不必饱尝人世心酸,遍阅人情世故。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父母老师的庇护下,随着分数的涨跌而喜怒哀乐。在自己的一方小小世界里,重新拾起希望和信念,向2021再出发。

纵然过往遍布黑暗和荆棘,也要不弃希望,让星辰闪耀在黑夜里,让玫瑰绽放在荆棘上。纵然前路迷雾茫茫,未知方向,也要不惧未来,让梦想的光芒照进现实。拨开重云迷雾,终将看到远方。

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四)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二零二零年一去不复返,我们将迎来新年份2021年。想想2020做过的事和发生过的事,有喜也有悲,有时笑得前仰后合,而有时却泪流满面。但无论如何,皆是一份美妙记忆,寄存在历史中。

一、喜

经过我不懈地努力,古筝六级终于通过。中央音乐学院是艺术爱好者的圣地,但是这个学院非常严格,通过一级非常难。而我却连着通过了六级,只剩三个级没通过了,希望再接再厉,2021年再通过一级。

这一年中,我感悟到友情的宝贵。班级竞选“三好学生”,不善交际的我觉得没有一丝被竞选上的希望,但是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竞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竟如此支持我,纷纷举起了手来表示同意,我差点笑出了声,心里像有一只小鹿到处乱窜,有说不出的兴奋,最后,我被选为“附小好少年”。在领奖台上,满心的欢喜流露了出来,因为友谊的力量伴着我前进、前进,希望2021年再创辉煌!

因为我学习成绩最近一直名列前茅,老师选我当了“志愿者”。志愿者每天可以上图书馆帮老师查书籍,检查书有没有少的,有的话一定要调查出来为老师分。还可以下课到外面值周,帮助同学们,如果有同学做危险行为,我们一定要及时阻止他,可是有很多不理解我们的同学,总是在背地里责怪我们,这也让我们很烦恼。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我的“小职业”。

二、悲

我那可怜的太姥爷在12月10日,2020年最后一个月不幸去世了。爸爸连忙开车回到故乡巴彦县参加太姥爷的葬礼,听爸爸说,奶奶悲伤地泪流满面,听得我不禁泪水在眼圈里打转,唉,什么悲伤也没有失去亲人最为悲伤。希望在2021年全家团圆,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爷爷最近总是肚子疼,不得不上医院检查一下。结果终于出来了,原来爷爷大肠上长了一个肿瘤,不知良性还是恶性,这可急坏了全家,爷爷听了,也很悲伤。复查时,医生要求爷爷做一个手术切掉肿瘤,经过全家的考虑,同意给爷爷做手术。手术后,爷爷很快就痊愈,全家又恢复往常的笑容。

2021年亦有目标,让古筝考级每次都通过并达到优秀的评语。珍惜友情,学会善于交际,愿在2021年继续为老师和同学服务,让优秀成为一种常态。希望在2021年全家健康,万事胜意!

让我们跟已逝的记忆挥手告别,张开双臂去迎接美好的2021年!

盘点我悲喜交加的2020,憧憬未来美好的2021!

2020年回顾与展望话题作文(五)

2020,很特别的一年,很开心我们一起走过了一年,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

我很快乐,从运动会比赛到第二次月考,这中间发生了太多太多,时时回忆起在炎热的夏天,在树下的我们,红红的脸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加油!加油!刘一隆加油!”那是他最有精神的一天,他挥洒的汗水,最终代表着12班的坚持!他跑了4000米,瘦高的个子,脸上不服输的样子,很是佩服。还记得刘雅轩在大太阳底下在终点,牵着那冲刺互送每一位运动员,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喜悦。

还记得那天我调整好心态,走进校园。今天中午的体育课,正如石芙宁所写的一样。很奇妙,又很纯粹,我们一起拉着手,唱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歌,欢快又不失温暖,她那灿烂的笑容仿佛会治愈我,让我变得更坚强。她说着又拥我怀里,其实她也紧张,我们握紧手,说“我们一起跑,不就是800米吗,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一起加油!”。那个时候我才发现,也许我们是互相鼓励的好朋友吧!…………冲刺了!“你先跑,加油!”我紧随其后,我的成绩是4分20秒,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成绩,因为这是我和她的一次难忘的记忆。她带给我的,奇妙又纯粹……故事…未完…

是啊,她背后的光芒,散发着典雅的气质,她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啊,这让我明白,每一个人,在努力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目标,一个为此努力的理由。

一次月考,我取得了一个领我满意的成绩,这离不开很多人带给我的动力,每个人都非常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竞争者,但又不失温暖。

在这一年里,我交到了许多朋友,对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我慢热,但是自从当了蔡鑫毅的同桌后,他带给我的是学习的方法,有时候他很不正经,但他每次都很耐心的指导我,有时课间互怼中,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战友”吧!嗯,每个人都有优点,它正是我所需要学习的,12班,太多的人情世故在交杂在那里,让我不得不每天的反省自己。

我喜欢于欣鑫的乐观自信,钦佩石芙宁的不忘初心,欣赏关昊哲的坚定执著,羡慕刘芳仪的自在舒服……每个人,都有着忘不掉的瞬间,每一天在12班都演奏着美好的交响曲。

懦弱,自卑,让它随着即将回去的2020消逝。迎着新的自己,走向新的一年。每个人不同的笑容和力量,鼓舞着我继续前行。

2020,感谢有可爱的你们,我的成长离不开你们。2021,尽管来吧。

第三篇:2006年中国展览业回顾与展望

时光荏苒,我们虽然似乎还没有从繁忙的工作中回过神来,365天已经匆匆而过,转眼又到了盘点收获、总结教训、展望未来的时节。那么,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中国展览业呈现出怎样的宏观发展态势、市场运行特点以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呢?本章将以2006年中国展览业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课题组的一手调研资料为基础,对2006年中国展览业的总体运行态势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

第一节中国展览业宏观发展态势

以2006年中国展览业中发生的标志性重要事件为线索,我们可以发现,本年度中国展览业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如下8个明显特征:

一、展览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展览会作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06年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政府各部委负责人,经常通过参加展览会、在展览会上发表演说等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肯定了展览会在推动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促进商品贸易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从而大大地鼓舞了会展从业人员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二是对展览行业系统内的各种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例如,2006年1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应邀出席并作重要演讲,明确肯定了展览活动“在促进经贸、文化、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作用”;11月8-1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的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第73届年会中,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本届年会的召开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应邀出席了年会开幕式并致词。

二、行业立法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热点

2006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扶持、促进和规范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其中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工作成为年内会展业立法的热点。

早在2006年初,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四家国际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在本次会议上,中国贸促会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共同签署了《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共同声明》,号召中国会展业界重视会展活动中知识产权的保护。1月12日,商务部和工商总局、国家

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此办法从3月1日起开始施行。5月2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贸促会联合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蓝天会展行动”。对于会展期间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给予严厉打击。“蓝天会展行动”以宣传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以国际影响较大的展会为重点对象,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的案件为突破口,通过宣传、培训、交流、督察、通报等活动,全面提升我国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各省市也通过地方性法规、行业公约等形式相继推出了旨在保护展览会知识产权的相关措施。例如, 5月31日约200家展览业机构负责人在北京共同签署“守法诚信经营,保护知识产权”承诺书,共同签订了《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承诺尊重品牌展会的知识产权,不恶意盗用或侵犯品牌展会的标志、名称,杜绝假冒、侵权产品进入展会;10月份,广州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版权局联合颁布实施《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对展会中职能部门、展会举办方、参展商等各方面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

三、场馆建设结构性转移,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热点

2006年,东部发达地区的会展场馆建设明显降温,不少地区只是在延续以前的“二期工程”,新增项目减少。但中西部地区的场馆建设骤然升温,西安与武汉两城市的新场馆建设引人注目。

在西安,2006年4月7日,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的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奠基。该会展中心项目总占地1240亩,计划建设周期为三年。其中展馆面积10万平方米,将有5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和10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场,首期工程计划于2007年4月建成。该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规模宏大、配套设施完备、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会展场馆。

在武汉,湖北江城最大的会展场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于2006年年底在武汉新区破土动工,预计总投资70多亿元。该中心总规划用地1.75平方公里,其中主场馆20万平米,星级酒店近22万平米,会议中心3万平米,拥有国际标准展位12500个。博览中心定位为以展览、展示为主导功能,集会展、科技、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博览城。除此之外,由德国展览集团(GEC)策划的武汉CBD会展中心项目计划也宣布2006年内动工,2007年底亮相武汉。据悉,该会展中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投资5.67亿元,预计展览能力为3万平方米。

四、与国内强势会展资源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开拓中国业务的新途径

2006年,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会展巨头不仅延续了以往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合资公司以及代表处等传统做法,而且从2006年以来发生的国际合作事件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重点转向了与拥有优势会展资源的国内会展企业的合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2006年5月,郑州国际会展

有限责任公司和郑州香港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将由郑州香港会展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协议的第一阶段为期15年;(2)2006年6月12日,中国机床总公司和北京国机展览中心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展览及会议主办机构励展博览集团及其分支机构上海励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签立了一项长期合约,以共同发展和扩张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CIMES);与此同时,励展博览集团总裁麦克·拉斯布莱德10月18日透露,励展博览将与广交会承办机构探讨合作,为此双方建立工作组,该集团年底将会在珠江三角洲开设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3家中国分公司,而这个分公司很可能落户深圳;(3)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科隆展览国际展览有限公司11月份发布消息,双方已于2006年1月签署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双方经过10个月的反复讨论,在具体项目以及各个方面的密切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五、区域合作蔚然成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2006年,全国各城市之间掀起了新一轮的区域合作高潮。合作领域逐步深入到组展、场馆经营、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2006年6月,来自江苏、湖南、湖北、云南、上海、深圳等各省市12家展览馆的CEO和高层管理人员齐聚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与到会的其他11家展览馆签署了“中国展览馆相互推广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涉及展馆宣传、自办展招展、展会推介、广告等诸多方面;(2)2006年9月,第四届全国中心城市会展工作年会在长沙召开,在本次年会上,50个中心城市的会展代表成立了会展联盟;(3)2006年10月下旬,由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福建、沈阳、杭州和宁波十省市的国际展览公司发起的“中国国际展览联盟”在宁波成立;(4)在人才培训方面,由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服务中心推出的现代会展岗位能力证书的培训考试项目,在杭州、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六大城市开展,实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并实现证书互认。

六、业界活动数量多、层次高,从国内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

2006年,展览业内活动异常活跃,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数量多。据不完全统计,年内举办的业内交流活动大约有20次,同2005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层次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等4家国际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年内成功举办,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第73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更是吸引了全球同业的目光;三是从国内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年内多次举办了基于大陆与港澳台合作的业内交流活动,如由商务部台港澳司、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局和澳门贸促局联合举办的“《CEPA安排》框架下内地与澳门会展业发展合作交流会”、由澳门展贸协会等机构主办的“2006国际会展产业(澳门)研讨会”、由重庆市外经贸委、重庆南坪会展中心联合主办“港澳台渝会展合作论坛”等等。而且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的相关交流活动在业界同样引起了较大影响,如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等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会展业国际合作高峰会” 吸引了近200位海内外会展业高层人士参加。

七、教育培训发展迅猛,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培训成为新热点

2006年会展教育培训工作稳步发展,业内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深入。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动有两个:一是2006年3月,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议与展览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会展教育年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胜利召开。本届年会共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60多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就会展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会展教学与师资培养、会展人才培训认证以及会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会展教育论坛——大型会展案例学术研讨会”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议提出了建立大型会展案例库的构想。

除此之外,2006年会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会展专业人才资格认证项目的迅猛发展。2006年,除了中国贸促会与IAEM联合开发的注册会展经理培训(CEM China)项目继续受到业界人士青睐以外,长三角以及广州地区的会展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工作也有了较大进展。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服务中心首先在杭州、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六大城市开展现代会展岗位能力证书的培训考试项目;(2)由上海市人事局牵头,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上海世博人才发展中心、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共同推出《上海市会展管理专业技术水平认证》项目;(3) 2006年11月,《广州市会展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办法》和《广州市会展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正式实施;(4)2006年11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联合起草的《会展业职业经理人》协会标准项目已经完成专家征求意见,进入了最后的审批阶段。

八、行业组织稳步发展,新组织以从事研究、教育和培训为主

2006年,会展行业组织稳步发展,四家新机构正式形成。既包括国际会展组织的分支机构,也包括全国性行业组织,此外还有地方性行业组织。

这四家机构是:(1)由商务部研究院等单位发起筹建并由商务部主管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2)由商务部人事教育劳动司批准并在国家民政部备案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议与展览专业委员会;(3)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中国区办事处;(4)河北省会展经济学会。

第二节中国展览业市场运行特征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展览市场的运行特征,2006年课题组在2005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京、沪、穗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市场进行了重点监控。监控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展览会总体数量、行业特征、季节特征等方面对三个重点会展城市的展览市场进行监控;二是重点选取了35家展览会,对1436家参展商和714位专业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考察参展商和观众对2006年三地展览市场的反映。从最终考察结果看,同2005年相比,2006年京沪穗的展览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展览会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京、沪、穗三地分布比例基本稳定

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主要展览场馆公布的展览计划来看,2006年三城市大约举办了864个展览会,与2005年的950个相比,总体数量下降明显。这种现象表明,京沪穗三地市场正在逐步走出近年来简单地数量扩张的困局,展览会正在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课题组在关于展览会满意度调查中,得出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2006年三地展览会总体满意度高于2005年的调研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市场转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从京沪穗三城市举办展览会的数量看,与2005年相比,三城市展览会的地区分布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上海办展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0%;北京次之,占39%;广州所占份额相对较少,只占到21%。

二、展览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各城市的热点展会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比较吻合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北京位居行业领域前10位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比例从2005年的68.3%上升到了72.4%。其中“房产、建筑、装潢”类和“教育、培训、艺术”类成为北京展览会中最活跃的领域,这显然和北京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旺盛的住房需求以及北京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林立从而每年有大量毕业生的现状相吻合;上海位居行业领域前10位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比例接近去年的70%,其中“房产、建筑、装潢”类展览会在上海仍居首位,同时由于上海机械、化工、汽车、造船等制造业明显优势,从而决定了机械化工类展览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上海一样,广州位居行业领域前10位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比例继续和2005年的约70%持平。与珠三角地区的“世界制造业工厂”的区域发展特色相关,“机械、工业、加工”类展览会稳居总体数量的首位。

三、展览会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参展人员在企业的管理层级有所提高

从2006年参展人员在企业的最高职位调查中发现,不仅中高级管理人员占据非常高的比重,而且同2005年相比,参展人员在所供职的机构中的职位总体上有所上升。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由公司高层领导亲自带队参展的企业比重高达61%,比2005年的41%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公司中层领导带队参加的比重为32%,仅由一般员工参加的企业不足10%;而且,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海外企业中公司高层领导带队参展的比重更高,高出国内企业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海外企业,都对展览会这种综合性的营销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从带队参展人员在公司职位有所提高的调研结果看,展览会作为高效率的营

销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四、市场渐趋规范,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满意度均有所提高

随着国内展览市场竞争态势的加剧以及各种市场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京沪穗三地的办展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针对三地展览会满意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参展商还是专业观众,对三地展览会的满意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从国内参展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看,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约占六成,而2005年的相应比重还不到50%;其次,从国内参展商对参展后的业务预期看,2006年参展商表示参展后的业务预期肯定会增长的比重为46%,与2005年的36%相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最后,从专业观众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看,2006年满意度明显高于2005年。特别是国内专业观众,2005年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仅为43%,而2006年却达到了66%。这说明随着国内展览会的质量的不断提高,专业观众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提高。

五、民营企业在全部参展企业中占据“半壁江山”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展览会中最活跃的参展主体。2005年和2006年的调研结果均显示,民营企业在全部参展企业中占据44%的比例,成为所有参展企业中所占比重最高的类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和2006年调查结果都表明,国有企业在所有参展企业中已经成为比重低的类型,2005年的调研结果为9%,2006年的调研结果为10%。

六、中小企业成为专业观众的重要来源

从专业观众所在机构的员工数量调查结果看,派员参加展览会的企业,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以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一比例高达78%;其中100人以下的比例为47%,100至500人的比例为31%。

七、网络在展览会的组织和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因特网的普及,网络在展览会的组织及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网上浏览展览会有关信息已成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了解展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主办方通过E-MAIL方式向参展商以及专业观众发出邀请已经成为推广展览会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大学四年职业规划)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冯二友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行色匆匆。回顾一下过去,刚来到大学报到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大学四年快过了一半了,怪不得人们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的那个刚刚经历高考,对大学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大学我,现在已经对大学的一切都有了或深或浅的了解了,在大学的这两年,深深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更加成熟,对社会看得更加透彻。

一、回顾大一大二

下面我总结一下我大

一、大二的学习成果、个人的改变、领悟及存在缺点等各个方面情况:

1、参加各种活动,全面发展自己,扩展交际圈

在课外活动方面上,刚来就是军训,整个军训最大的印象就是“晒”,不过军训我们却让我们收获了友谊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大一暑假我和我们经济系同学到梅州参加“三下乡”活动,这让我收益良多。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感觉我也年轻了很多,那7天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流汗,一起努力,一起欢笑,只为能为梅州的小朋友该来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大二我作为志愿者探望老人院,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给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做多一点贡献,看到老人开心,我也很幸福。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认识不同的人,开阔眼界,虽然过程中,我有犯了很多的错误,但这我逐渐的意识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付出汗水和代价。

在社团活动方面,我没有参加学生会面试选拔,参加了勤管和公寓管理协会也被刷了下来。所以只加入了乒乓协会。在乒乓协会里,我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包括不同系的同学和学姐学长。作为乒乓球协会的一员,我积极参加协会活动,帮助部长处理小事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扩展了我的人际关系网。

在兼职方面,我在大

一、大二做的兼职多是为了挑战自己羞涩的性格。大一做过派单,扫楼,刚开始脸皮薄,每次和陌生人讲话都会脸红,特别是扫楼的时候,总会吃闭门羹,很多次都想要放弃了,在师姐的帮助下,逐渐摆脱这种羞涩,

1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冯二友

开始开朗、大胆起来了,内心也变得强大了。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缺点,兼职锻炼是最有帮助的。大二参加了一次蓝月亮的电商兼职,到大公司兼职,尝试了一回做白领的滋味。

比赛方面,由于我个人特长不多,对我的能力不够自信,大

一、大二里只得过一个封面设计的三等奖。我也有参加英文和中文的演讲比赛,可惜没有得奖,但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

2、巩固理论基础,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本领

学习专业课方面,入学以来,我一直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考前复习,不让自己有挂科现象,必修课认真学,选修课看着学。感觉大一的两次期末考试成绩没有与我的付出对称,大二在总结大一考试教训之后逐渐了解考试规则,期末考试成绩也因此有所提升。

至于考证方面,大

一、大二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英语四级考试、广东省一级计算机考试和二级photoshop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错过了报名机会,六级也还没考。

自学方面,大学培养自学能力是很重要的。我通过图书馆借书、在网上看视频和模拟练习炒股,基本掌握了炒股技术。

关于培养阅读习惯,这方面我是最失败的。大学的两年时光里,我只看过5本课外书。

3、克服自身性格问题,打好人际关系

刚入学那胆小的毛病经过大学的锻炼,已经改的差不多了。以前总是不敢也不愿与人交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挑战自己,主动认识不同的人,上课逼自己回答问题,让自己做很多“丢脸”的事情,这样,胆量就练出来了。不知不觉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QQ好友迅速增加。

生活上,与舍友从陌生到熟悉,两年相处下来还算融洽,不过有时候也会有小矛盾,但我们之间只要记住曾经真心对待的那一刻就好。

2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冯二友

总体来说,大

一、大二我学到到的知识并不多,现在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更不系统,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做的最好的是自己的性格弱点改变了许多,也开朗了许多,不过还有很多坏习惯要改。认识了很多朋友,但交往深的没几个。开始逐渐接触社会,但没有真正的经历社会的洗礼。大

一、大二要做的事情没做好,所以大

三、大四才要更加努力。

没有规划的人生是盲目地前行,人生需要好好规划。大学的开窍期是什么时候呢?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在这个时期突然发现我们寻找到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此以前,却是昏昏沉沉的,所以其实大二大三的同学们正处在关键时刻,要抓紧时间为自己选定未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次与社会上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交谈之后,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没有特长,更加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一个高中生没什么差别,刚好就应了那句网络红言“多么痛的领悟”。同时,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如何,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取得职业岗位的层次。大学是就业准备教育,大学生一毕业绝大多数人都将走向工作岗位。我们应该为几年后的就业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全方位的准备,珍惜大学时光抓好学业,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成功立业开山铺路。为此,我要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实现如下规划:

二、展望大三

大三我主要以学习为主,巩固好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为次。

1、学好专业知识,考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证书,往财务方向发展。

在大三一年的时间里掌握关于金融的专业知识,对金融有系统的了解,同时也要自学偏向财务方面,大三第一学期要考到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大三第二学期5月份考到会计初级证书。如今我的经济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不好,对于一个金融学的学生来说,数学是很重要的,所以大二暑假要重新巩固好经济数学和统计学。

在这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学习计算机技术很有必要。大三第一学期要考 3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冯二友

全国计算机Photoshop二级和网页设计证书,第二学期考全国计算机offices二级。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步骤还有实现出国的梦想,所以还要学好英语,这也是为自己的就业扩展渠道。为了保持自己英语能力,每个学期都要考一个证,大三第一学期考BEC即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第二学期考考BEC高级,大四每天坚持看英语新闻、听英语广播或看英语电视剧和电影。

2、多参与社会实践

从大二暑假开始,每个暑假都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我会尽量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银行,证券等地方实习,也可以找有关会计的工作。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些促销的工作,锻炼自己吃苦耐劳和口头表达能力。

3、多参加一些面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

面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同时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更为以后职业面试做锻炼准备。所以面试很重要,大三要多参加面试特别是企业的HR面试。多和师兄师姐、老师等人交流也可以了解就业信息,让自己知道该学什么,就业方向是什么。

4、发展一个兴趣爱好

大三要在大二打好功底的基础上,发展乒乓球的爱好,有条件参加有关乒乓球的比赛。

至于大四规划,我的规划第一步:没打算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要完成的心愿是“对得起父母”。让父母早点退休,我也不能一直拖着他们。再说,我读的是2B本科院校,学费贵很多,所以我也该早点独立,进入就业大军,早点接受社会的洗礼。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我打算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在实习期间锻炼自己,做好就业准备。

二、展望大四

4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冯二友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

我会在大三学习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上,系统化知识结构,在实习期间把专业知识化为能力。当然,实习期间也要好好学习,只有在实习期间才能更加精准的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为在实习过程中才会发现自己缺什么,该补什么。但是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实习期间我会努力应把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这样我才能在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2、坚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三大要素。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智商情商都具备。在实习期间,我要利用公司的环境努力锻炼自己,考验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大

一、大二主要做的是适应大学,巩固学科基础,找到发展方向,完善自身性格,修身养性,打好大学人际关系等,而我基本都做到了。大

三、大四的规划主要是学好专业课,系统专业知识,考到该考的证书,参与有关专业的社会实践,找工作实习锻炼能力等。大学四年是一个人塑造灵魂,全面提升自己的重要时期,所以要在大学的时候把该做的都做好,为自己的职业梦想打好基础。

第五篇: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本文对三个阶段税制改革进行回顾后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税制改革有五大成功经验:税制改革必须有理论突破为先导、税制改革中必须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税制改革要走渐进式道路、税制改革要与国企改革协调推进、税制改革中要强化税收的调控功能。结合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税制改革潮流,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经验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10―0053―0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税收制度先后经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本文在对三十年税制改革历程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三十年税制改革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评价改革得失,探讨新时期的税制改革方向和完善思路。

一、三十年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划分为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1.1978年至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1978年至1982年是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税制改革的推进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为税制改革的推进打下理论基础。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五届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初步形成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将建国后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成为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实施和工商税制改革。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关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等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关于征收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特别消费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筵席税等税收的法规。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至此,我国工商税制共有37个税种。这些税种按照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和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涉外税类、农业税类七大类。总之,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彻底摒弃“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税种,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要求,1994年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工商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转税。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营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改革后的我国税制,税种设置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规范和高效统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市场经济下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又推行以费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增值税的转型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

1.稳步推动“费改税”改革,将一些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转化为税收。2000年10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收车辆购置税,取消了车辆购置附加费。同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中央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农村开展税费改革,根据“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对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行了调整,明确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2006年3月14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

2.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对内外资分立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统

一、公平、透明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3.对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改革。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取代了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此外,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也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修改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纳

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范围,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提高了税额标准;2006年4月28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对烟叶的收购实行20%的比例税率。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税种设置进一步减少为19个,税制更加规范和统一。

二、三十年来税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税收制度改革的推进必须有理论突破作为先导。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其征税依据、征税对象、征税标准、税率高低等课税要素的确定,均需要有理论作为支撑。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对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认知,形成了国营企业只能上缴利润、不能上缴税收的做法,也就形成了“税收无用论”的理论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国家和国营(有)企业关系认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税制改革的理论突破。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出资者的两种身份和两种权力,从而才有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确定以所得税形式处理国家与国营(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且统一了税法,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为多种经济主体的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二)税收制度改革中必须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在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税制改革必须考虑到财政可承受能力,税制改革不能带来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对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改革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改革尚未创造出新增利益之前,改革的成本只能由财政来负担。另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需要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无论从改革,还是从发展、稳定的角度看,税制改革不能弱化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税收制度改革必须走渐进式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了优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税前扣除标准,这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国内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为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成为必然。同时,为减少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吸引外资的负面影响,在税制改革过程中也坚持了渐进式改革原则,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给予五年的缓冲期。

(四)税收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协调推进。税制改革必须以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的变革为前提,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定位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税收在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时的形式。同时,税制改革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正是1994年税制改革初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后,才有了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税种收入的规范化划分。

(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的干预,这就要求强化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优惠税率、税收减免、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来贯彻政府的调控意图,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税制改革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税种结构,开征新的税种或取消不合时宜的税种,优化税制结构,强化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控功能。

三、税收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的法治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为防止政府公权对私人产权的肆意侵犯,民主国家一般均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即“有税必须立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的原则,并且这一原则大都写入了宪法。而我国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仅为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找不到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从理论上讲,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要求税收要素和税收程序法的基本方面,均由立法机关立法,税收征管程序中的具体问题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规范。从我国目前各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大多数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立法层次较低。

(二)税收调控经济的功能还比较弱。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格局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确立起来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税收在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收入分配、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调控经济过热或过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仍为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税收在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仍有缺陷。

四、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税制改革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就必须贯彻“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建立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及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制度。

(二)税制改革与法治化建设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立足点,要求有健全的税法体系: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接受行政司法机关和社会监督,纳税人能够依法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税制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化原则,纳税人、税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于法,法外无税。推进税法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税制改革、税收立法调研,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三)逐步推进主体税种和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改革。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力争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在转型的同时,要推进增值税的“扩容”,即把有条件实施增值税的营业税税目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稳步推进营业税改革,适度调整部分营业税税目的税率和计税依据,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全面总结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经验,继续研究完善物业税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措施。以开征物业税等为契机,研究构建持续稳定增长的地方税体系,以使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事权相一56一统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更好地配合并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制体系。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应用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涉农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二,建立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体系。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推进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同时继续完善消费税制度,加大对高消费行为的税收调节力度;针对收入存量,则要完善财产税制,加大对个人存量财富的调节力度。积极鼓励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第三次分配”的税收引导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第三,建立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所得税、流转税的改革方面,进一步突出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引导,形成全方位、多环节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制体系。第四,建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继续完善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及继续深入推进区域性优惠政策向产业性优惠政策转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完善相应的区域性税收政策。区域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完善增值税、所得税等一些主要税种的收入归属机制,妥善处理区域间税收分配关系,保障区域间合理的财政利益。

(责任编辑:闫春英)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