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困境的根源探究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校肩负着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的社会责任。高校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各种思潮碰撞的平台,大学生也受到了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如何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本文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困境的根源作一定的探究。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外部困境的源流
困境之一: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分化与分层已经对社会提出了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法制建设的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既有进一步迅速发展的机会,又蕴藏着各种矛盾和危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在行为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困境之二: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
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传媒技术, 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 向青年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达到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扩张的目的。处于思想认识能力较弱阶段的大学生, 由于处世较浅, 容易被这些宣传所迷惑, 从而给他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了影响。
高校是学术交汇的园地, 各种思潮密集汇聚, 学生的时代嗅觉十分敏锐, 思维观念也十分活跃。因此,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西方的某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对时代性问题把握得更为准确, 对西方某些观点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清楚, 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困境之三:思想层面来看,主要是主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弱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社会思潮沉渣泛起, 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淡化、摇摆与虚无。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 理想信念, 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思想境界虚无, 精神生活空虚。
困境之四:互联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开放的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趋于平等,范围也更加凸显无国界化,这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可以主动地掌握和控制媒体传递的信息,大学生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一些在老师口里重复了一万遍的真理,可能被他们嗤之以鼻。过去是教师“让你知道什么,你就知道什么”,现在是“我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这说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成效还有待增强。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在弊端的症结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 向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为之努力, 且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主要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方面。
2.1 内容理想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首先,核心价值教育目标理想化。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不是以真实生活所贯穿的价值追求养成为基本目标, 而是竭力为学生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英雄人物作为价值样板, 以共产主义为感召, 以英雄人物为榜样, 以期使学生成长为拥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想人格的人。忽视日常生活中价值基本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荣辱观意识。
价值教育的理想主义倾向于将扭曲了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信念灌输给学生, 要求他们一切为了国家, 一切为了集体, 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抹杀个人利益从而否定个人价值的存在。
核心价值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为道德规范和价值教育的切入点, 教导学生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 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教育理想化往往使其效果适得其反, 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使学生既不可为又不可违的价值教育, 最终将导致学生的伪善。
2.2 泛政治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高校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不同领域核心价值教育的特殊性, 且多数采用政治教育的方式, 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社会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照本宣科,分析问题只是政治理论单调的循环求证,解答问题也只限于从政治理论到政治理论的枯燥阐释。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往往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而忽略了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忘记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效果最终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
其次,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政治化, 以政治价值教育目标取代道德价值教育目标, 把讲道德和讲政治完全等同起来。虽然道德价值教育与政治价值教育内涵相近, 但两者毕竟属于截然不同的范畴, 承担不同的功能, 不可或缺与替代。
最后, 核心价值教育方式政治化, 把道德规范问题不加分析, 一律上升为政治问题, 以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论之, 以训诫、强制等政治教育手段取代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以对政治教条的记诵取代了对道德价值的思考与热爱, 道德价值教育沦为追求政治正确而死记硬背的冷冰冰的考试。
2.3 知识与意识形态脱离的教育思想倾向
当前高校课堂上也出现了所谓“话语系统的转换”,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的口号变成了为分离而分离的借口。在这种思想主导下,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以是否远离意识形态为标准,以对现实意识形态的批判表明其非意识形态立场。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躲避现实的意识形态,主张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迈向科学化,就必须“价值中立”。这种一味地把学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思想成了某些人的“学术情结”。这实际上已成了以否定马克思主义为标准的“教条主义”,如果以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岂有不萎缩之理。
尽管这股思潮受到了广泛批判,但是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不同领域和层面得到渗透。一些文化论者以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为标榜,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中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尽批判之能事。
就知识层面来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年来提倡的“教书育人”遇到了新的困难,实质问题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传道与授业,是多年来被尊奉的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学术专业化的快速递进,教师的传道与授业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就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不过是传导知识的中介,教师个人对于理想信仰的态度与此毫不相干。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信仰和理想教育的自觉性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强调广泛性、一般性的多了,而先进性、特殊性少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介绍多了,而真正有说服力的释疑解惑少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也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激情共鸣就非常符合逻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有这些说明,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4 具有较多的封闭性、防范性的核心价值教育
本来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素材,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磨砺意志,并在生活世界里践行教育的要求。然而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不敢让学生深入讨论,害怕学生思想发生迷乱。
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原则化,重“应是”的理论灌输,而缺少从“应是”到“实事”的理论指引,不能让受教育者学会在客观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创造。对于敏感的问题等更不敢让学生去直面,害怕学生出现“自由化”。这种情况导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学生“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 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我们总是先设定一种模本,力图用其剪裁生活并教导人们去过这样的一种“标准的生活”,结果个体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被抛到人们的视域之外。这种以追求“标准生活”为取向的教育模式,不仅使人的现实生活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更严重的是,它使我们丧失了寻求自己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高度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这种现状强烈地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融通,向生活世界回归。
所以,一度核心价值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真心呼唤,造成了其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知道未来“标准的”生活是什么,而不知道现实生活该怎样度过。正如弗洛姆在其著作《为自己的人》中所描述:人征服了自然,人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人应当怎样生活,却茫然无知。
2.5“外灌”的教育手段简单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看作教育过程的主宰者,把受教育者看作是“被给予”的“水桶”,作纯粹的理论灌输,并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将教育活动看作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活动,形成了“权力—服从”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往往单向灌输,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的个性和能力,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向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往往从教育者自身条件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其结果使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知识的优势不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实际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多重人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大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形成唯书唯上、随大流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消泯,虽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2.6 文化内涵欠缺的核心价值教育
过去,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薄弱,文化底蕴贫瘠。从学理上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根本旨趣在于,用科学的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为从根本上说,大学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熏染实现“育人”的目标。大学的全部工作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就是“化人”,教化人,熏陶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当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多种阶层的存在, 也将产生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 其趋利性特征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蕴含黑色、黄色和灰色文化, 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挑战。这种文化特征在校园文化中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将大学的文化融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构建生活化、理想化以及主导化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
3 结语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人民群众,也确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生命线”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表现出理想化、圣人化和理论化、规范化的特征。存在着远离人的主体发展需要的倾向,在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 教育方式方法僵化呆板, 流于形式, 目标过于完美, 理论脱离实际, 导致实效性不大。
在此情况下,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开展核心价值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 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 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目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外部困境;同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弊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法) 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8.
[3] 张耀灿, 等.现代思想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