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大全)

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大全)

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第一篇: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思考(2012-12-18 12:44:49) 转载▼ 标签: 分类: 调研报告文化 科技 融合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

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

第一篇:翻译的文化传递与融合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思考

(2012-12-18 12:44:49) 转载▼ 标签: 分类: 调研报告

文化 科技 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战略需求来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可行性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文化部文化创新奖、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7个项目荣获此殊荣,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4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从“一卡通”到“e卡通”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2. 数字文化家园: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力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0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置通达上海全市17个区县,221个街镇,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满足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最终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的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专业化服务,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宽带专网集成平台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0余部、整合了数万个教育课件,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在资源整合的同时,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辅导培训性、文化娱乐性等三大类互动服务。近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参与达744,549人次;举办公益培训16,190场,共计228,316人次参与其中;年服务已达到1,400多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中国元素、国际制作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全市58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完成市区两级图书馆和全市主要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完成全市2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数字化改造。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属于三大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平台,相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资源总量达到530TB;在城市社区、文化馆新建基层服务点,加强已建基层点的管理,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到“十二五”末达到基层服务点100万个,入户覆盖全国50%以上的家庭;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大力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形成。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4980万转移支付资金,用于选定的15个省级馆和5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制定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推广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确定了首批实施的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上网场所,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软硬件设施,增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把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数字资源传送到社区、城镇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国乡镇、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的消费能力和欣赏水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改革、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切实推进科技文化融合进程。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置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科技处)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上海战略需求来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相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多个项目荣获此殊荣。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3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上海兰基斯软件有限公司)、《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e卡通服务的读者无需申请,无需注册,无需开通,一卡在手,e路畅通,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e卡通服务以遵守知识产权为重,运用技术手段做到不同功能类型持证读者和不同授权电子资源的无缝关联和灵活关联,并实现从读者认证到资源使用进行全程管理,保证知识产权得到尊重,达到双方合作,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e卡通服务采用先进的LDAP技术和SSL VPN技术,并将读者IC卡系统、LDAP目录服务系统、SSL VPN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建成资源、技术、服务、管理四位一体、以服务主导的先进、安全、稳定、可扩展、便捷的服务系统,实现技术的整合创新;e卡通服务为保障家无电脑读者的使用,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区县分馆设立e卡通区县分馆专用点,让家无电脑读者到就近的区县分馆使用,实现服务的推广创新。e卡通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推进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的新平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移动计算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趋势主题,将在今后十年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以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以及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无一不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信息社会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的发展趋势,整合国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针对移动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借助3G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在手机图书馆运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以上海图书馆为主的上海主要文化机构联手开始建设面向大众的具有个性化、内容关联和交互作业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与研究”入选当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名单。

2. 数字文化家园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 “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8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臵通达上海全市19个区县,有效覆盖社区居民达560万,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50%。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达到600个信息苑点,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观念与边界限制,坚持融合创新的思路。在载体运用上,顺应融合发展、集成创新的理念,突破工作边界和行业边界,以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实现提升文化的科技含量、传播效率和内容产品的集合能力的统一。在文化引领上,探索“草根”与“精英”,“社区”与“社会”的文化融合,通过信息苑联网互动的平台和界面,打通社区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通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和有效落地的统一。在功能服务上,探索资源集成与分众推送的融合,打破产品、领域、条块的分割,“小文化”与“大文化”的边界,努力做到一个平台、系统内外、社区内外的资源集成,服务共享。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信息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为此,专门构建了宽带专网集成平台——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其中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就有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余部、与永乐院线合作的百姓影院近年新片200多部,与远程教育集团整合的数万个教育课件,与教委体委系统整合的青少年多媒体天地、电子竞技等丰富资源,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的、辅导培训性的、文化娱乐性的三大类互动服务。几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744,549人次、公益培训16,190场,228,316人次,年服务人次达到了1,400多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如今,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眼前的成绩,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例如纽约将城市定位为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其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自保公助”模式,又称“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模式,市场分散、民间主导,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并给予优惠,以使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在英国伦敦市政府资助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和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其公共文化的资助金额已超过中央政府。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各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文化机构与非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新加坡则建成了高度融合的全天候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效能。目前,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其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到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已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1)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网络传播、新媒体集成管理、云服务等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服务网络,实现对公众文化产品的普惠和精准投放,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

开展大型数字媒体舞台系统的研发,支持以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在公共文化场馆、剧院和建筑物等不同场所开展各类新型多媒体秀,打造一批数字媒体技术支撑的舞台文化艺术精品和多媒体建筑物立体投影秀等科技含量高的文化科技工程。重点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西岸传媒港等项目。

(3)支撑现代设计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开展参数化数字设计方法的研发,整合设计产业链工作流程,建设现代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众多设计单位应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项目,提升上海数字化设计水平,推动上海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展会设计等设计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中广国际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园、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环东华时尚产业基地等项目。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臵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

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

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 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

第二篇:论传统文化与当代民企文化的融合

[摘要]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多数民企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或盲目照搬西方企业文化,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和功能的分析,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民企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做到二者间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企文化 融合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我国民企的生命周期平均不到6年,许多快速发展的民企昙花一现,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所有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本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成长中一只“无形的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组成要素中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而,它能够把企业内各利益主体的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各方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减少相互间因矛盾而形成的内耗现象;

(二)、提高企业绩效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社会、企业、员工之间均衡的利益分配,员工履行职责时有明确的需求导向,同时,强调尊重、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因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三)、增强企业协调力的功能。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在物质利益分配、价值观培养、管理决策、战略决策等方面的认识都趋于一致,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各利益主体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也相对平等和透明,因而相互间的信任感大大增强,矛盾、误解、隔阂等容易消除,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四)、约束企业内各方行为的功能。企业文化中对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对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各方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五)、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在管理上向大众展示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崇高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积累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我国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与生俱来的,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深刻反思。经过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随即,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一股企业文化热潮。

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成熟企业,尤其是许多民营企业,基本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仅20余年,基本还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他们认为在企业创业初期,主要精力应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运作上,企业文化建设是进入成熟期后才需考虑的问题,是大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还有的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花钱,把企业文化看作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和作用。

2.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片面化。许多民营企业片面地理解为整几份材料,提几条口号,搞一两次文体活动,邀请培训机构老师作一场讲座,给员工一次外出旅游活动,出几期黑板报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理解,上述的一些活动,仅仅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如果企业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没有形成契合时代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在经营过程中渗入到每个员工和所有者(股东)的内心,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观、服务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共同的理念,所谓的文化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

3.把广告宣传当成企业文化。许多民营企业认为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及企业形象套上

一、两句时髦的广告用语,在电视上播放,就是企业文化。

4.家族色彩浓厚,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特点是往往将其成员分为“自己人”和“外来人”,浓厚的以血缘和裙带关系为主的管理模式易淡化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形成各自利益共同体,弱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优势无从发挥。

5.盲目效仿西方企业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及企业文化的研究和管理领先于我国,许多民企认为只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就可解决问题,甚至有人专门拿西文的企业文化与国内传统企业文化相比较,从中指出传统文化的缺点和弊端,进而对其进行否定和抛弃。事实上,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任何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它就会水土不服,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如何融合

1.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地理环境、历史成因、民族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应地,不同国家和地区或民族,其企业文化也就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把企业和个人看成一个纯粹的“经济人”,“经济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可能会损害社会其他主体的利益,因而强调规则,所有“经济人”应在统一规则下实现自身的目标,注重制度、规则或契约是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二个特点;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竞争,竞争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保证,竞争导致优胜劣汰,是没有人情的,而所谓的人情是其他范畴的事情。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即是利益文化、制度(规则或契约)文化、竞争文化。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和”的文化,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中庸”文化,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体现在思想的差异上,西方文化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而中国文化则强调要“重义轻利”。西方文化强调以“制度为本”,一切要服从制度,以制度约束人,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讲究人情。西方文化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中国文化则认为要“仁爱”治人,以“和”对待竞争对手。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文化在经济往来中直面利益,不同主体间主要以利益为纽带而结合,而中国文化除讲利益关系外,很大程度上渗入情感的结合,讲究人际圈;西方文化处理利益矛盾时往往对事不对人,更多依靠合约或诉讼解决争议,中国文化则更多“看

人处事”,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到万不得已是羞于在法庭上见的。西方文化勇于面对竞争,竞争中的成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中国人,尤其是有一定成就的人士,一旦在竞争中失败,则认为是很丢脸面的事情。

既然中西方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作为成长在中国土壤的民营企业,可否完全照搬当前盛行的西方企业文化呢?答案是否定的。橘在淮南为橘,到了淮北则为枳,口味坏得不可入口。有证据表明,现在全球合资企业是最难经营的企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冲突,如中法合资的广州标志汽车公司因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合资不过几年就宣告解散。美国许多著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吃不开,弄坏了好几个案例,并不是人家的东西“不好”,而是不适合中国企业的缘故。

2.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反复告诫人们要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老子强调“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表面上看,与当代西方主流企业文化是相冲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矛盾的。实则不然,企业构成要素中除了资本、技术等物质的东西外,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根本是人,资本的运作靠人,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在人,生产要素的配置取决于人。我国传统思想中“和”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仅契合了世间万物发展的要求,也是所有社会活动必须遵从的最终法则,通过“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超越任何西方文化的人类最高思想境界。德治、仁爱、礼让等思想,并没有否定个人利益、社会竞争和社会法则,而是对以“功利”为导向,以“契约”管理为手段,以“竞争”促发展文化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环境危机不断加剧,“9.11事件”的爆发等,说明西方原有的唯我发展观、唯物质观、唯制度观已存在许多与社会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传统思想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日本不少企业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被尊为“日本工业之父” 的涩泽荣在其所著的《实践论语》一书中坦言:“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松下公司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韩国学者安炳周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西方对东方文化非常器重,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那么,中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当代民企业文化结合呢?这在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下面以我国厦门经济特区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为例,论证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民企文化的成功融合。

厦门建安集团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1974年的小型乡镇建筑企业,到1994年时,这家仅有临时四级资质的小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陷入内无资金和技术,外无市场的困境,企业多次被主管部门停业整顿,员工半年发不上一分钱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领导希望公司现任董事长孙吉龙接手担当活企增效的重任。经过孙吉龙的努力,企业当年扭亏。1998年按上级政府要求实行民营改制,2000年公司组建为厦门建安集团,成为厦门市第一家晋升国家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民营企业,2005年成为厦门市第一家获省级著名商标的建筑企业。如今,公司已成为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主,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实业投资并举的现代化企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晋升福建民营建筑20强、厦

门企业100强、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和当地纳税大户行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居福建省行业领先水平。

为什么建安集团能在10余年的时间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厦门市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呢?董事长孙吉龙说:“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秉承中华传统思想的优秀企业文化”。

四、建安集团企业文化整合

建安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为目标,倡导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三者的统一,构建以“和谐”为本的企业文化。

1.树立正确的利润观,强调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

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要求个人的作为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其实企业利益的实现也是不能违背社会道义的,恰恰是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违背社会道义的企业终将被公众、市场所抛弃,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那么,创办和经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通过对世界500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百年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惟一追求目标。建安集团很早就树立了企业利润必须服从社会目标的思想,强调企业必须有“利”,但“利”必须取之有“道”,企业若仅顾己利,而损社会之大利,则必不长久。为了表达对社会大利的责任,公司1996年就提出了“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的远大目标。当时在办理企业变更注册登记时,公司向当地工商局提出申请注册经营期限为100年,当时经办人从未遇到这样的先例,感到十分惊诧,经过请示后准许经营期限为50年。这件事说明了管理者要把企业当作一项长远事业来经营的精神。

为实现百年企业的目标,建安集团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先奉献,后索取”、“做事讲信用,做人讲良心”等准则贯穿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企业行为上:建安集团强调决不为短期利益做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十几年始终保持竣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工程合同履约率达100%;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建安集团非常注重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十几年安全生产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在与客户的经济往来中,坚守不骗、不瞒、互利共赢的原则,连续12年被评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讲质量、重安全、守信誉,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最大源泉。

2.以人为本,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建安集团始终把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财富,形成了完善的员工分配、激励、培训、提升机制。甚至对农民工的管理,公司也是无微不至。建筑行业是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又是最艰苦的行业,公司董事长孙吉龙常说:“欠建筑工人的血汗钱,天理难容”。十几年来,公司从未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的工资,这在业界是非常少见的。遇建设方工程款拨付不及时,公司都无条件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如,1998年春节临近时,公司承建的某房地产项目因业主资金困难无法按时拨付工程款,而公司本身资金又很紧张,面对焦急等待领钱回家过年的一大批农民工,公司董事长孙吉龙果断决定,向银行贷款50万元用来发放工资。“以人为本”的文化凝聚了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之心。近年来,许多企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而建安集团却从未遇到过。

3.树立尽孝报恩理念,强调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君子施恩不图报,知恩不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

建安集团把感恩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董事长孙吉龙常说“没有父母,哪有我们,没有师长,我们就不懂„礼义‟和„道理‟,没有祖国,我们就没有和平安定的环境,没有人民,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哪来?所以,我们要懂得报恩,报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祖国之恩、人民之恩”。企业发展了,个人富裕了,但孙吉龙从不忘却“俭”、“朴”之风,上班走路,出门坐班车,永远只抽

三、四元的牡丹烟。但其个人和公司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却从不吝啬,每年公司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费用都在企业利润的10%以上,累计捐款已达一千多万元,还在全国各地资助贫困学生近500人。为了把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不定期、不定项的日常捐助行为,提升为一项专门事业,2007年公司还专门设立了福建省建设系统和厦门市第一家由企业发起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慈善机构——厦门建安慈善基金会。在公司感恩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员工自觉地形成了“我为公司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我们都在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自豪感。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用通知,不用发动,5月13日公司总部大门口就自觉地排起了为灾区同胞献爱心的捐款长龙,跟着前来捐款的还有许多员工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小孩,5月23日公司组建援建灾区小分队时,因报名人数太多而只好采取抽签的方式。文化把一颗颗感恩的心凝在了一起。

厦门建安集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一个企业只有突出自身特色,建设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文化,才能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张一青孙春晓:民营企业文化与竞争力[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3]张运芳:最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用手册[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4]王元珑:如何再造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J].当代经济,2005(1)

[5]王再今:民营企业文化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3(10)

[6]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篇: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一种恒久动力支持系统,影响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这个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企业文化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在企业兼并与重组的过程中,文化的融合则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建设企业文化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明晰建设企业文化的立足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过程中的主旨精神。

企业文化核心目标:塑造“企业人”

理解企业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企业文化重在“化人”,即帮助企业的员工真正实现由一个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的中心目标就是塑造企业人,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人”的塑造。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却倾向在“人”之外设计方案、展开工作,例如,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购买篮球队、足球队、歌舞团等文娱项目。而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导方面,充其量只是辅助性工具,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塑造人心、改变观念,从而帮助员工实现由一个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何谓“企业人”?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员工才称为企业人,当我们谈及人的时候,在哲学层面讲,人是一个身心复合体,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个二重性的存在。人既有灵魂,还有肉体,是灵与肉的存在。从人的身体角度讲,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但除了身体之外,人还有心灵,心灵的建构构成了人类文化成长最广阔的空间。从人的二重性这个角度来分析,企业人讲究全身心融入。作为一个企业老板,都不能容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职工,即人虽然在我的企业但是心就没有投入进来,或者说心从来没有在过我的企业。但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绝非纸上谈兵,现实中经常发生,这就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塑造的“企业人”。

而企业人的塑造是一个过程,这里我们可以把员工的企业实践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合格——投入——创造——忘我。第一个层次:合格员工。“格”代表企业的规章制度,合“格”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即要求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中规中矩地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一个企业老板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就是合格员工。第二个层次:员工全身心地、投入性地开展工作。投入性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到位、行为规范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心理认同、文化认同问题。第三个层次: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企业创新的最基础工程。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把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做好,企业才有可持续的创新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老板眼中不能仅仅盯住高端员工,高端员工当然是人才,但是,这些高端员工的昨天和前天可能就是企业的普通员工,我们应把企业创新的眼光放在企业最基层的地方,对有培养潜质的基层员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这种帮助就是雪中送炭式的帮助。一个人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雪中送炭,而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难做的事也是雪中送炭。从效果上讲,雪中送炭最能赢得人心,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可以先在一些企业的细节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专门设立一个信箱——职工合理化建议箱,让员工每月至少提一条关于企业的创新建议或合理化建议。目的就是培养员工的这种创造性的意识,并让每一个员工都形成这种参与意识,而且应该变成一个刚性要求。最具可操作性的企业创新行为往往来自于企业第一线。在一线操作的员工,可能比工程师的感受更直接,更能知道哪种方法更到位、更效率。假设有一个3 000人的企业,一个员工每月提一条建议,就是3 000条建议,按1%的合理化采中率,则共有30条,用到企业革新上,形成的效益就会很可观。

最后,员工是忘我的员工。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忘我的员工是在企业价值观层面的一个要求,并不是说让大家实实在在地真正地忘我。例如,有企业的口号是: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员工并不喜欢这个口号,许多员工说看到这个口号感觉老板像张着血盆大口要一口吞掉员工。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倡忘我精神?是因为即使做不到大公无私,做到先公后私还是具有可行性的。特别是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企业的员工能不能真正把企业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考虑,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培养忘我精神就是要让企业获得一种企业精神的成长未来、成长空间,例如企业愿景,它就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期望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有忘我要素体现在其中。

从管理的高度来看待文化融合与创新

当我们从塑造企业人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的时候,要进一步明确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是一种管理诉求。而文化管理则是建设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30多年,企业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三个历程,特别是对于国企来说,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更深刻。如果把10年作为企业成长的一个阶段,这30多年正好是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这三个阶段。通过文化建设来超越传统管理视野,提升企业凝聚力,打造高绩效团队,这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所不容回避的首先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倡导“管理在现场,指挥在一线”的口号,领导干部要和员工搞“三同”,说明那时候的主要管理模式是经验管理。经验管理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征,那就是在人性假设方面,它是一种“经济人”的假设。在老板的心中,员工是经济人,来企业一天则企业发一天工资。员工也定位自己为经济动物:我来企业并没有别的奢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经验管理的最大优点是领导能够随时掌控企业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经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一线中去了,那么相对应地,企业家对企业的战略、对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精力投入就减少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企业家要用80%的时间去思考企业的未来。这句话说明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战略谋划是很重要的,而在经验管理模式的背景下,企业家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在企业内部,有时甚至要合衣而睡在办公室,完全不可能拿出这么多时间来思考企业的未来。但是,在目前这种激烈的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相比起内部处理的细节问题,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经验管理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因为要层层监督、层层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太高。从本质上讲,现场管理的本质就是监督管理,企业家在一线的原因在于企业家不相信自己不在的情况下员工会好好干活。而人的心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逆反心理:你越不相信我,我就越不出活。监督管理的客观效果加剧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见,经验管理是人治,人治会经常导致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企业文化融合要正视文化差异、各美其美。两个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正视文化差异,不要简单粗暴地把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说到各美其美,企业都有自己辉煌的过去,成长的历史,应正视兼并企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简单地忽略这种企业认同,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费孝通先生在说到两种文化交流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首先着眼于不用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如何相处,其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也具有这种特点,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历史,要看到不同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只有通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形成文化合金,打造出一个“合金”企业文化。合金意味着文化形态的新的形成,而不是简单的原有文化的相加。

文化融合中的常见问题

文化融合中的常见问题,首先表现为集而不团,忽视文化跟进。虽然整体的协调到位了,但是文化的跟进却没有跟上,而企业最重要的是应该文化先行。第二,漠视员工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企业的老板不要以一种强势的行政命令方式来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塑心工程,即塑造心灵的工程,和制度不一样,制度是束身工程,即制度是约束规范人的身体行为,而文化是塑造心灵的,所以文化的提升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提升工程。束身容易塑心难。制度推行不难,难在老板能不能从我做起,如果能做到,那么制度不难做到。最难做到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要大家从内心拥戴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启动慢,不能操之过急。世界500强企业对文化的改造周期平均为6~8年的时间,而中国的企业许多都是巨无霸的企业,从业人数在500强前列,所以我们解决文化问题,肯定会比500强还要难。所以,大家不要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搞文化建设。因为文化解决的是文化认同问题,心理塑造需要时间。我国有句古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就是心理沟通需要时间,对员工精神境界、思想观念的塑造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第三,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好多企业重组后又各奔东西了,就像拉郎配一样,最后也没有真正地解决心理的沟通和认同问题。貌合神离,说明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第四,文化传统、资源的流失。应通过有效的途径把我们的传统资源保持住。不管怎样重组,都要知道企业文化资源最可贵的地方在哪,不能像某些老板做房屋规划和房地产改造一样,在一夜之间把四合院推倒,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者,根本不考虑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一个社会越走向现代化,它越有一种文化的记忆,而这种文化记忆是让一个人心理认同的外在标志性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电子手段,把企业的旧厂房拍下来,建一个数字的档案馆,留给后代一些生动的回忆;另外可以让一些老员工讲讲过去,留些音像资料,形成企业记忆。历史很重要,而人一走就把这段历史全部带走了,要进行抢救式管理。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时间性,它是和记忆、历史、时间连在一起的,有历史的文化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文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第一步,培育核心价值观、愿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愿景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为企业精神,即企业应确立一个非常独特的真正能体现企业性格的企业精神。目前这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企业文化个性化不强,尤其是国有企业,出现雷同化的企业精神。例如:团结、奋斗、拼搏、和谐等等。企业应该在文化再造过程中解决文化个性问题。如“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丰田的,还有“特别能战斗”,这是开滦煤矿的,这样的企业精神才是个性化的。

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的核心,人们对于在企业再造中,改变企业精神心存疑虑,担心这样做会让企业伤筋动骨啊。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企业原有文化精神非常到位,就无须改变,需要的是认真去维护它。就像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样,它具有时间隽永性。这八个字囊括了做事、做人两个方面,成为激励清华学子的精神坐标。一个好的企业精神一旦确立,就要守护,而文化最难得的就是守护。我国有一句形象的话说“人走茶凉”,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好的企业文化是“人走茶不凉”,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在这30多年中,其企业领导人平均调换了六任,不能因为企业一把手的离去或企业家的更替而改变企业的文化,经常更换企业精神,会动摇军心,使基层员工感觉到文化不严肃。

第二步,包容、理解和信任机制的建立。文化需要包容,一定认真面对我们所整合的企业文化资源,考虑他们的感受。国家与国家的交流互通中,强势文化要考虑弱势文化的感受,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是如此。再造企业文化要特别关注弱势文化方的感受,比如兼并了一个小企业,但小企业也有历史,也可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只有建立包容、理解和信任机制,才能做到良好沟通。

第三步,打造文化融合的优秀团队。文化重组后,为了让新的文化尽快实现文化再造,实现文化造血同盟,可以在企业中成立一个试验区,从一个车间或班组开始,首先把优秀文化示范性展示出来,并流传下去。

第四步,建立有效的文化沟通渠道。一旦在文化重组中出现文化冲突、文化摩擦,应该有一个文化沟通的渠道,不要把文化的情绪积累下来,企业应在一些细微的方面要及时化解矛盾,化解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创新的建议与思路

文化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文化创新和文化守护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没有守护,就谈不上创新,文化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失掉。如果一个文化没有沉淀,每天都在创新,那就不叫创新,文化创新是与文化坚守连在一起的,文化需要一以贯之,先坚守后创新,而且坚守越长,文化认同就越到位。

将文化与战略有机结合,确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将文化与战略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文化渗透到管理之中,避免文化的两张皮现象——文化是文化,管理是管理。文化要真正可持续发展,应该像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一样,必须要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管理环节中去,这也有利于文化的量化。现在,企业文化已成为许多企业考评的重要依据,但事实上,文化量化是很难的,因为文化要解决认同问题,许多文化是不能量化的。企业要给文化留出一些空间来,避免有形的方面做得越多,内在的东西可反而被忽略了。如果文化量化过于刻板,有的员工可能会有意识在有形的文化层面上做文章,表面一看每一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实际上呢,心理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文化还是要塑心的。

将文化与战略结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培养高层管理者的文化自觉。企业高层要有培养价值人,维护外圆内方管理模式的管理自觉。“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文化落实不到位,企业家要首先看到自己的责任,是自己没有做到位。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这既是荣耀又是责任,而且责任更重。其次,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参与。企业文化既是老板文化又不是老板文化,强调它是老板文化是在强调高层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但企业文化的最后落脚点还是要落到基层员工的层面上,这就是文化落地问题,要让文化真正渗透到员工的内心,从这个层面上讲,这又不是老板文化。

注重解决文化的承传问题

第一,要具备持续性文化实践心态。文化不能一蹴而就,文化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实践心态。企业文化不能忙起来放一放,闲来无事想一想。有些企业家始终把文化看作干扰企业正常工作的要素,应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意识问题,确保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第二,应注意持经达变,返本开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持经指手持经典,就是要把企业在几十年成长过程中的经验自觉维护。不能为了求变而不顾传统,企业历史越长越要注意这一点。达变就是要有变化。每年,海尔的文化手册都要修订,因此企业每年要面对新的形势。在不变之中谋求变化,即持经达变。返本开新,即企业家应经常带领员工们去反省,对于我们企业几十年的成长来讲,最重要的资源究竟是什么?当反省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找到了根本。这也是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清理,通过这种清理来返本开新,当我们知道我们过去的辉煌,我们才知道未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第三,培养文化建设的平常心。文化建设不能没有平常心,平常心是建立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上的。如果一个企业家只想赚钱,不想把企业做久做长,那么文化上就可以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一旦企业希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文化问题。人生最难得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做企业最难得的也是如此。培养平常心要克服急功近利,要克服投机心态,就是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这样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台塑集团老板王永庆曾经说过:永远不要做投机生意。我们知道房地产业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具投机性的行业领域,而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富豪排行榜上,行业比例最高的恰恰是房地产业。这个数据发人深省,如果都去搞投机,就没有人去踏踏实实做实业了,而实业救国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回到脚下最坚实的土地上,以一颗平常心去吧企业经营好。

培育员工的信仰与境界

培育员工的信仰与境界,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话题。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讲,中国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信仰缺失。信仰缺失就会导致人人什么都不怕,人总要有所敬畏,才知道底线,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树立这样的意识: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会带来员工事业的成就,使员工找到企业幸福感。同时,积极开展对员工人生信仰的培育,使之与企业愿景息息相关,达到员工与企业的真正互融。

企业健康模式: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强调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和全过程学习。通过学习,知识冲破个体限制,迅速在组织间传播,形成自我强化作用,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学习型企业有如下几个特征:汲取先进文化理念、突破思维上限、有效沟通与对话、寻求团队共识。

面对现今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企业首先要树立其不断汲取先进文化理念的意识,并在实践中予以贯彻,不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

理解“学习型企业”的关键,是要将企业视为一种生命体,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上限,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的思考方式。学习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习永无止境。

有效的沟通与对话要特别注意不同级别之间的对话。在企业内部,同级别之间对话一般来说没有障碍,而极差越高,对话就越困难,中国有句老话叫君臣无对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效的沟通和对话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从而让文化处在一种有序健康的状态之中。

寻求团队共识。团队上、心理上相互认同,行为上相互影响,并追求整体成功。一个优秀的团队,每个成员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之中,没有失败者。当一个企业真正通过这种文化创新、真正成为行之有效的学习型企业的时候,就找到了企业文化再生的源头活水。学习的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即总结过去的工作,有什么教训值得汲取,有什么经验可以共享;知新意味着下一步的工作要开展了,哪些工作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学习就是解决思维相互交流的问题,在这个阶段,知识冲破了个体的限制,在组织之间传播,最后形成了团队合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在这方面不仅要有理论的探讨,更需要企业家们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活动,提炼出对整个中国企业文化的提升可资借鉴的经验出来。

第四篇: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一说法。的却,作为中国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吃”多么地看重,在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每天都要考虑三个重要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这纯属一个笑话,但是我认为来形容我们中国人关于吃这一方面的特点却为之不过,甚至相当贴切。很好笑的一个事实,我们中国人的嘴都很刁,广东人吃不惯川菜、相对重口味的北方人吃不惯南方菜的清淡。我们中国人对于放进自己口里的东西都相当着重,没办法,口味这东西繁多,如果吃另外一个口味对我们自己来说的却是一件难受的事情,正如中国人到西方国家吃冷盘、西方国家的人来中国吃川菜,能否适应是一个问题,喜不喜欢又是一个问题。很明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是在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之后的中西文化碰撞出现的首层交融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在通过时间的磨合,中西文化之间差异与融合最新表现在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列强统治区域,如上海、广州等各大商埠地方出现。呈现出“中菜主导、西菜渐入”的局面。在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感性的中国,理性的西方,当然,我们很有必要首先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

感性的中国。中国根据地域的不同可系统区分为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每个菜系之下又会细分成其他菜列,则如闽菜,闽菜当为八大菜系之一,其下细分成福州菜、漳州菜、厦门菜、泉州菜、莆田菜五小菜列。每个菜列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味,但是它们总体属于闽菜系。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为;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意情趣、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为:营养均衡、个性突出、强调精加工、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我们很容易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看出,我们在关于吃这一方面所着重的地方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对于吃是一种感性的吃,而西方则更是一种相对于感性的理性的吃。为什么两大饮食文化系统的差异会如此突出明显?简单可以从中国为固定耕种农业文明,而西方则是提倡冒险海洋文明这一理论来分析。中国,虽然古代中国战争剧烈而频繁,但这毫不影响目前世上仅有的古文化体系的延续与发展,它偎依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发展。处于亚热带与北温带,气候相对宜人,降水量东南向西北递减,农作产品丰富,为典型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典型特点是固守家园,在安定的环境里面自己更新,简单来说,就是耕种。我们都知道虽然中国人的耕种是属于精耕细种,但从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主导的农业社会生产效率还是低下的,原因是在中国的主要劳动群体阶级为农民阶级,农民阶级人口众多,但是狭小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则是难以足够支持他们的需求,在安定的社会环境里,人口密度迅速增长,甚至难以达到自给自足的局面。所以,农民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随着后来精耕细种程度的上升,低层次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民开始追求相对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受我们古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所影响,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平衡,人们追求物质层面的同时,相对注意饮食当中菜式的美感、情趣,更高的层次是在达到美感、情趣统一之时还能同时兼顾医食结合。在我们熟悉的菜式中就有极多这样的例子,如闽菜系中得首席古典名菜“佛跳墙”,所谓“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佛跳墙用料精奇,有海参、鲍鱼、鱼翅、鸡肉等十几钟珍贵原料,这些都是相当鲜美的用料,辅料也相对复杂,有桂皮、猪油、姜皮、葱段等等,在通过繁杂的制作之后,色、香、味俱全的“佛跳墙”才诞生,这佛跳墙味道鲜美,虽然是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食欲,在融合“平衡”的思想之后,人们在满足食欲的同时,在选材与制作的过程之中,满足各种人群的食疗需要。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还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鱼翅含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患有防治功效;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利于滋养、柔嫩皮肤黏膜,是很好的美容食品。鱼翅味甘、咸,性平,能渗湿行水,开胃进食,清痰消鱼积,补五脏,长腰力,益虚痨。鱼翅和鸡肉相互协调,给食用的人最好的食疗效果。

理性的西方。西方国家没有如中国一样分成几大菜系,直接是每个国家有每种口味,西方菜也有很多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出名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但总体来说西方国家差不多,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对的体系,但这两个体系并非对立,而是对立统一。所谓的对立统一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相互交融之后而言的,因为在中国还没有被西方文明打开封闭的枷锁之前,两种饮食文化虽然早有碰撞,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很难在封闭性极强的中国人之中极难生根繁衍,正如西方的传教士曾经在中国传教,但是中国人貌似对西方的宗教并不感兴趣而已。

从选用材料方面来说,西方选用原料与中国人一样重视,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这与中国就不相同了,干货是中国菜式中重要的角色,很多菜式都需要用到干货,干冬菇、干红枣等等,中国厨师甚至有意识地制作腌菜等来丰富他们的原材料,皮蛋则是西方人难以接受的一种食材,皮蛋的英语表达问“100-years egg”直译就是100年蛋,的他们认为皮蛋是世界上最恶心的东西,他们很难想象中国人能够将皮蛋置于口中甚至吞下去,实际上,皮蛋于我们心中,是一种异样的美食,皮蛋瘦肉粥相信大部分人都十分喜爱。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西方人喜欢新鲜的原材料而弃这些腌制品。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由选材方面我们可以简单形象地下定义为植物的中国,动物的西方。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饮食当中常常离不开素菜,甚至我们更偏向素菜,这没办法,我们的是农业大国,农业更重视其中的种植业而不是畜牧业,蔬菜、粗粮都是我们主要的营养摄入资源。但是西方则是不一样,他们是海洋文明,提倡理性思维,喜欢大口吃肉、红肉、白肉,有时是罐头,追求的是营养的价值搭配齐全,蔬菜在他们之中占很少的比例,虽然他们也有沙拉这些菜式,但他们更热爱肉类。

从烹饪方式来说,相对于中国的西方则是没有中国这么麻烦,它们没有中国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等等奇多的烹饪方式,西方人喜欢清蒸。西方人强调饮食之间那种科学与营养,清蒸的却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而中国的烹饪方式则是很容易造成营养的流失。

西方人受到西方哲学“形而上“的思想影响,它们的烹饪没有中国的多样,它们对于烹饪的创新力度也很小,厨师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而是沿袭西方人传统的标准与规范,然后不断重复机械的制作。这不能怪罪于厨师,或许寻根与西方人对“食”的看法了。西方人“食”的主要目的与中国人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营养的摄入,而不是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味蕾上的享受。中餐更注重食品间的“渗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匀称;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齐全”,即保证营养的搭配和匀称。因而只要营养足够的情况之下,其他都可以宽容剩余的条件都可以暂且放下,甚至可以连味道也不是首要考虑条件,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在中国人眼中看来这是一件相当奇怪的事情,但是事情就是如此。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这就是感性的中国饮食与西方的理性饮食。在偌大的美国,在纽约的牛扒和华盛顿的牛扒味道相差无几,今日吃的是土豆牛扒,明天是牛扒土豆,没有相对的风味,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土豆牛扒的营养已经足够了,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改良,由于食客的极度宽容,他们的厨师也没有那个去考虑改变牛扒的必要。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这一点与中国相对而言也是不一样的,中餐的装盘立体感也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美感对于中餐是一个分量相当大的评分标准,,但是在可食性这一方面,中餐则是稍逊与西餐了,中餐在烹饪完毕之后,主菜通常置于碟子中间,凭借精细的刀工用红萝卜、白萝卜、豆腐等其他可塑性强的食料雕琢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点缀品,但是这些点缀品起到的作用也顶多就是点缀,很少食客会去食用这些点缀品,大都是主菜食用后,点缀品仍旧处于空碟子中,最后就会被遗弃,这貌似与之前所提及的与自然和谐共处不相协调,但是这与中国人的宴席文化有关。

中西饮食文化中,在关于宴席这一部分是极度不一样的,在中国,工作的事在酒桌上办这似乎是潜规矩,一杯酒下肚,一切都可以慢慢说,一切都可以慢慢解决。但是西方人在宴会上从来不会提及工作的事情,他们的宴会都是以交谊为目的。我们中国人习惯围餐,一群人围坐成一桌,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桌子中间依次放上各种菜式,由食客自己选取。各项主菜制作精美,除了烹饪味道美味之外,还格外强调它的外在表现,中国人强调味道的搭配与匀称,主要体现在主菜上面,点缀品只是用来提升菜式的客观性因为中国人眼中的宴席,一场好的宴席则是关乎到自己面子的问题以及关乎于能否解决问题,菜式的卖相则是宴席的好坏的体现,则是前面所提及的可食性相对于西餐较差的原因。但是西方则是流行自助餐,没有固定的位置,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一特点。

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也开始了很多的融合,如在烹饪方式中,中国很多菜式尝试冷盘的方法,如鱼生等。而西方则是尝试中国各种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等,但是相对来说,效果不明显。最简单的其实并不是烹饪方法的融合,而是食材的融合,尤其是调料方面,如原本属于西餐中的番茄酱、沙拉酱等在中餐中的运用。当今的中国也认识到自己在营养方面不及西方,也慢慢修改美味压倒理性营养的思维方式。在烹饪食物的时候,注意营养的保留,例如注重清蒸、冷盘等方式。

第五篇: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策略探讨

[摘要]创新职校学校文化,应加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文章通过对当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加强职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探索实现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从而使培养的职校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职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不同的校园文化锻造出不同的学生品格和不同类型的人才,而特定的师生群体又固化着特殊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决定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建设有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中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就业要求,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势必要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企业需要新型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如果继续封闭守旧则无法胜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任务,而“校企合作,共谋发展”为两种文化的融合提供可能。

一、当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个性不足,缺乏中职特色

当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脱离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没有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当今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照抄普 1

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出自己作为职业学校的特点。由于职业学校发展建设时间不长,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仿效普通中学,没有自己的特色。以校训为例:随处可见“勤奋、求实、团结、拼搏、刻苦”等字样,而能鲜明体现职业学校专业个性特色的内容则明显不足。由此可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发展步伐。

(二)因循守旧,缺乏现代气息

我们的校园文化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治学格言、立身之道等,一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等耳熟能详的内容充斥板报、橱窗和宣传栏,而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成才途径以及本专业发展的动态等现代信息则少而又少。这与改革年代“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企业文化相比,现代气息实在不足。

(三)封闭办学,缺乏职业特色

综观目前的中职校园文化现状,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办学开放程度不够,脱离市场主体,缺乏“职业” 特色,忽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职教育是定向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一线合格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像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企业一样,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应该闭门造车式地疏远企业。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中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未能把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性人才的目标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划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职业氛围缺失。这就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上的尴尬局面。

因此,在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快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这样的中职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有特色的、系统的。

二、加强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

(一)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校只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毕业生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的需求。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协作共识的团队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很多毕业生刚上岗,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臵,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学校管理育人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学生没办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管理。比如企业员工的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差异与限制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二)培养职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育人为核心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这种校企文化的互补性对中职的学生成才尤为

重要。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是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的心理健康素质外,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找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三)推进职业学校特色内涵建设的需要

职业学校引入企业文化,凸现学校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凝聚师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向心力。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职业教育是以招生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家长对学校产生信赖感,也有助于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而广泛就业,又如同无声的广告,对招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联动效应。同时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职业学校要引入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必须依靠学校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而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又必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职校校园文化的立足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在建设职校园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凸显职业性特点,突出行业性特征,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职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成功地实现对接。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寻求两种文化的对接口,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就要求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就要使师生员工把“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认同为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生子女多,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

一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其进行职业性格塑造。突出“职”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二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其就业的需要,同时重视职业训练活动。三要提升学校的职业氛围,把学校的实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强调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二)寻找职业文化的渗透处,注重活动宣传策划。

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注重宣传活动内容

的策划,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讲授,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有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精神。学校要把一些优秀企业文化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系统中来,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纳。二要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和理解企业文化。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员,真切、客观地去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三要邀请企业文化学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这种讲座可分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广义企业文化内容的讲座和面对具体专业甚至某一具体企业狭义企业文化的讲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引入,也使学生通过这种引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内容。四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内容的展示。这种展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进入企业,通过企业的厂景、厂貌、文化宣传、人员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另一种是将某一个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在校内进行展示,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的展示,实实在在地把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

(三)搭建认识企业的大平台,注重校企联姻合作。

职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努力争取校企零距离的对接,真正地实现校企文化互融互动,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找出了对新世纪中职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

具体的讲,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

接获得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培养学生的过程之中,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二是做好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学生的实习经验也是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学生们只有深入到企业中去,深刻地体验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地适应企业的选择。三是加强校企的全方位合作,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好地相通相融。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文化活动,企业也可以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在相互参与中彼此借鉴,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包容的整体。可尝试按照企业的架构组建班集体,在一些订单培养班,学校可尝试以企业的名称来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臵班干部,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结合企业和专业的特点规划班级活动。如此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到职业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陈林青.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13-15

[2]彭建胜,王宗凡.以职业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8(4):107-108

[3]刘汝.企业文化在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与主动导入[J].广西轻工业,2009(2):142-144

[4]张旭曦.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007(7):25-27

[5]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7):182-18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