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全文)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全文)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第一篇: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奋斗着 活下去任正非:奋斗着 活下去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十余年军旅生涯,43岁借款2万元创业,二十年低调如一。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他的领导下,华为成为中国高科。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第一篇: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奋斗着 活下去

任正非:奋斗着 活下去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十余年军旅生涯,43岁借款2万元创业,二十年低调如一。

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他的领导下,华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领先者,探索出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成功地由“活下去”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

任正非不断地与中国企业界分享着他的思考。《华为基本法》被认为是其个人哲学的体现,《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在理性与平和中发展》等都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读本。

领导力:从英雄到职业化

什么是好领导?在任正非的眼里,就是—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这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一句著名的话,也是任正非极为推崇的一句话。任正非进一步阐释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象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一样”。

创业时期,任正非在集体主义大原则之下,鼓励员工争当各个领域的“英雄”。华为很多高级管理者都是从英雄团队里选拔出来的。对于高层管理者,任正非主张“管理者应该明白,是帮助部下去做英雄,为他们做好英雄,实现公司的目标提供良好服务。人家去做英雄,自己做什么呢?自己就是做领袖。领袖就是服务”。

2000年以后,华为进入了职业化、流程化管理为特点的第二次创业阶段。此时,在任正非看来,无为而治是企业治理的最佳境界。所谓“无为而治”,就是企业不需要人控制也能自行达到既定目标,即通过内在控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要做到无为而治就要实现职业化管理。什么是职业化?就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的成本更低。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就使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对于这些高级管理者,任正非主张:“一定要摒弃想成为个人英雄的想法,淡化个人成就感,淡化创业者、领导人的色彩”。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任正非总结道:“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

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略,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第二代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战略思维:灰色管理

长期以来,华为的国际化战略路径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战略为人称道,其实,能够真正体现任正非战略思维的是“灰色管理”:“管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平衡力量,即灰色”。

2005年,任正非对变革的论述中,阐述了他的灰色思想:“我们处在一个变革时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强调规模,转向以生存为底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强调效益的管理变革。在这个变革时期,我们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接受变革的事实,学会变革的方法。同时,我们要有灰色的观念,在变革中不要走极端,有些事情是需要变革的,但是任何极端的变革,都会对原有的积累产生破坏,适得其反。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很难掌握的。”

“灰色”在任正非的概念里不仅仅在于变革管理上,作为战略思维,它几乎涵盖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到企业道路选择的各个层面。

任正非所谓的灰色管理不是指软弱、妥协,它要求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找到让员工心甘情愿去接受的变通方法。在处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上,任正非要求干部、主管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有浮躁的情绪,要戒骄戒躁、收敛自我,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智。他还要求干部、主管学会灰色管理,各级主管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在变革中,抑或是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都不应有极端的态度。

华为的发展历程显现了灰色管理思想的演进路线。创业初期,华为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员工素质不均衡,干部素质较差,这就需要充满“狼性”的“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但随着各项管理变革落实,一切管理都趋近于流程化、制度化后,这种严厉而苛刻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合。任正非认识到,企业的发展要保持节奏,宽严有度。1999年以后,华为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管理、提高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任正非开始在华为营造更细化、更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环境。

2009年,任正非总结道:“西方的职业化,是从一百多年的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它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并非是为了好看。我们学习它,并非是完全僵化的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我们二十年来,有自己成功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总结出来,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样板,而是一个有活的灵魂的管理有效的企业。”这正是任正非“灰色管理”思想对职业化和变革的深度阐释,是任正非企业管理路径选择的东方智慧。

任正非再次强调,“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内外部利益共同体

从广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涉及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还包括相关利益集团(管理者、员工、客户、供货商、所在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任正非对处理这两种关系上都有着独到见解。华为实行全员持股,股东和管理层几乎是一体的,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在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

为什么要实行员工持股呢?任正非清醒认识到,“公司的竞争力成长与当期效益的矛盾,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动力,但也会形成破坏力,因此所有矛盾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公司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利益,是不断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员工主要考虑的是短期利益,因为他们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在华为工作。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早期的激励机制,华为的这个平衡点就是员工持股。

同时,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华为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这种方式除了体现在公司内部,华为公司与员工之间通过内部股票,将利益捆绑在一起;还体现在公司外部,通过参股、合资、让利等方式将各个群体与华为结成利益共同体,即利益均沾。利益均沾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众多机构与华为展开合作。

将矛盾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合作协调关系,使各种矛盾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变矛盾为动力正是任正非处理此类问题的不二法宝。

在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指,“让公司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所有的意见进行统

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公司要避免对最高领导权威的迷信,反对各种形式的独裁专制,而避免这类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成立一套完备的体系,这样公司才能够得到‘无为而治’”。

关于这种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曾详细表述:“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门总经理为首的首长负责制,它隶属于各个以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专业协调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相关的部门,组成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管理。议事、不管事。有了决议后由各部门总经理去执行。这种民主原则,防止了一长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集体智慧”。

华为的这种制度打破了传统企业任人唯亲的弊端,不是领导人说了算,而是按全体公司员工共同的意见和决定来执行。这种分权的治理模式,可能使效率下降一点,但是也避免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

为进一步减少战略决策失误,积极稳妥地带领华为快速向国际化大公司发展,2003年华为又成立了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董事会下的EMT(经营管理团队)和四大委员会决策组织。华为新的决策组织与制度是任正非探索国际化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支点。“只有加强个人权威的否定,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组织,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组织。”

组织机构:不稳定的矩阵

1998年,华为员工近8000人,但组织结构仍沿用集中管理制度,管理难度大、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无法促发新的生长点,结构性危机日益显著。1998年初,华为开始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事业部制试点。在试点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华为先后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造,成立了多个事业部。2005年,华为收购英国电信制造商马可尼失利。这表明,华为的企业规模正在成倍地扩大,领导层如果仍沿用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自然是行不通的,改革和放权势在必行。为此,华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财经管理委员会和产品战略投资综合评审委员会对事业部进行控制。这标志着华为组织结构的重大转型—由原来单一的地区公司制向事业部与地区公司结合制转变。

任正非主张建立的是一种可以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矩阵式管理结构是公司的唯一出路,公司所有的制度都应有强化矩阵机构的思想,如充分授权、加强监督等。否则,官僚就会妨害公司的进步。但是,矩阵结构要不断演进”。《华为基本法》认为:“公司组织的矩阵结构,应该是一个不断适应战略和环境变化,从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演进过程。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华为所在的电信产业处于急剧变化中,必须建立起一种既可保持相对稳定、又可迅速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组织结构。华为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稳定的矩阵结构网。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任正非疾呼“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这不仅仅是应对危机、回到利润原点的权宜之计,更是组织流程变革的探索:任正非呼吁华为的组织和运作机制要从“推”到“拉”,从中央高度集权到“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我们过去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推’的机制,现在我们要将其逐步转换到‘拉’的机制上去,或者说,是‘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但并非意味着组织要去设各种功能的部门。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指在项目管理上,依据IBM的顾问提供的条款、签约、价格三个授权文件,以毛利及现金流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直接指挥炮火,超越授权要按程序审批)。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

同时,任正非进一步阐述了整个组织结构的运作机制:“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EMT会议,EMT成员只是在会议结束后,推动决议的执行。一线的作战,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客户经理要加强营销四要素(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融资和回款条件、以及交付)的综合能力”。

技术研发:掌握核心、开放周边

在技术上,任正非一贯主张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开放周边,使企业既能快速成长,又不受制于人。”

从创立之初,任正非就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他反复提醒:“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就是华为的生命。华为的目标是,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去赢得超过10%的制造业利润率,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

在以自主研发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任正非提出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盟,吸取、借鉴、购买已有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用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用任正非的话说,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优势更优势”。

技术在哪一个阶段是最有效、最有作用呢?任正非主张“要去看清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卖得出去的东西,或略略抢先一点点市场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正技术需求。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

营销:客户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任正非始终认为,华为公司总是不断地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在任正非看来,“必须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客户的价值观是通过统计、归纳、分析得出的,并通过与客户交流,最后得出确认结果,成为公司努力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就不会有大的错误,不会栽大的跟头”。

在“关注客户需求,才能做到客户满意”的思想指导下,华为经常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搜集信息,以用户的意见为努力的方向。华为对客户的细心之处,在于把关注客户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了加强对服务用户的认识,任正非在内部提倡自我批判,而客户经理制也在2002年转变为客户代表制。任正非说:“市场营销系统的自我批判因为身处最前线,最敏感,也最活跃。只有自我批判,迅速地调整、改正一切必须改正的错误,否则早就被逐出市场”。

说到底,客户是华为之魂,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就是为了客户。因此,华为从上到下都要围绕客户转,而不是只有一两个高层领导建立客户价值观,只有全体员工都建立了客户价值观,才能实现客户服务的流程化、制度化,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人力资源:不断新陈代谢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任正非坚持中国实际、引进西方管理制度的典型,但这方面华为时常惹人非议,“集体辞职”、“自由雇佣制”、“末尾淘汰制”。归结起来任正非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就是不断新陈代谢来激活队伍。

1996年1月,华为发生了一件被内部人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场部集体辞职。市场部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表面看来,这是华为市场部的一次重大变动,而任正非的真实用意,却更加深远。创业期涌现的一批个人英雄,许多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集体辞职,让大家先全部“归零”。而竞聘上岗,则体现了竞争机会的均等。

2000年1月,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这次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任正非坚持华为实行自由雇佣制,并将此写入《华为基本法》。他认为自由雇佣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使公司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对此,他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做出了阐释:“我们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我们主张自由雇佣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自由雇佣制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由于双方的选择是对等的,领导要尊重员工,员工要珍惜机会。自由雇佣制对双方都起到了威摄作用,更有利于矛盾的协调,是企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自由雇佣制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末位淘汰。任正非认为,“要激活整个队伍,必须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裁掉后进员工。在华为贯彻末位淘汰制,只裁掉落后的人,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或不胜任工作的员工。”

末位淘汰制实行到什么时候为止?“借用GE的一句话来说是,末位淘汰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整个组织激活。GE活了100多年的长寿秘诀就是‘活力曲线’,活力曲线其实就是一条强制淘汰曲线,用韦尔奇的话讲,活力曲线能够使一个大公司时刻保持着小公司的活力。

GE活到今天得益于这个方法,华为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一个

三、五年的短期行为。但也不会草草率率对人评价不负责任,这个事要耐着性子做。”

企业文化:从土狼到狮子

1988年到1995年之间,任正非主要采取粗放化的“三高”(高效率、高效率、高工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是它的“狼文化”,二者共同推动华为在国内攻城略地。华为的第一次创业是企业家行为,而其军人出身、浓厚军事色彩并且强调斗争性的个人色彩深深地影响着华为,他曾经对“土狼时代”的华为精神作了经典概括:“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任正非特别称道“狼”和“狈”的攻击组合,强调组织的进攻性(狼)与管理性(狈)。

当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大企业时,华为早期的“狼文化”难以与国际主流对话,难以实现跨文化的有效融合与管理。2000年之后,华为日渐淡化过去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狼文化”日趋弱化。华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继承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的传统,又要在新形势下追求规范、精准的职业化行为,被归结为符合国际化和职业化需要的普遍性商业文化。

2006年9月,华为三级干部后备队第一期结业。任正非在结业证书上写下:“只有牺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终成长为将军;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会有广阔的胸怀。”艰苦奋斗永远是华为企业文化的内涵。

同时,任正非和华为管理层开始积极探索华为文化的转型。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土狼心态逐渐变为狮子心态,逐渐走向开放和自信。“土狼时代”,成长是第一要务,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作为“狮子”,需要进行经营计划与科学协同。因此,理想状态是企业既要有狮子的整体竞争力,又要保持土狼的活力。

“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没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撑她持续发展,华为的文化就是奋斗文化,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么叫华为文化,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这其中体现出了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精准到位的职业化行为以及掌声和荣誉面前的平常心。

危机意识:活下去,仍是唯一的目标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源自他对市场的深谋远虑,渗透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于这种危机意识,任正非认为绝不是危言耸听,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在《华为的冬天》一文里,任正非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一定要让员工有危机意识”。

2007年,任正非再次警示:“活下去,仍然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今天IT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世界巨头快速的进步,我们仍不能有一刻的松懈。我们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我们要向‘狮子’学习,学习与借鉴别人的做法,还要想着如何与‘狮子’共渡难关,甚至向‘羚羊’学习如何跑步。无论多大的公司,无论在哪个阶段,管理者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存是唯一的理由。每个管理者,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跟公司一起奋斗着、活下去”。

第二篇:活下去的勇气诗歌

时间:凌晨-天气:无阳-

气氛:凄凉-

主人翁:我-

我揪开暧昧的紧紧吻在一起的那双空洞的眼睛-

努力地动弹几乎僵硬又近乎发霉不听使唤的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身躯-

接着我戴上友善的面具穿上华丽的皮囊-

那双无神发白的但却想吃人的眼神-

直勾勾地注视着某个自己却不知道什么方向却可能通向地狱的方向-

那颗被病毒感染的体无完肤且轻盈而缺乏脑浆的大脑-

思索着自己想半天都毫无头绪的原本无聊乏味的不相干的是非题-

然后我走向原本热闹可现在孤寂的泛黄落叶占据的阴寒无情的校园甬道-

迈着几乎抬不起来的颓废的步子向着一个越来越远离现实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目的行进着-

看到似乎有印象的同类总会发出牵强的毫无真心虚伪无比的笑容-

走到一个没有同类的地方-

我撕开面具扯烂皮囊-

接着出现全身涮白的骨骼-

然后我拿出工具箱把自己分成无数段又重新组合在一起-

我又变成了魔鬼-

受够了人类所谓的美妙生活-

不如魔鬼逍遥自在-

啊 我努力的牵出懒惰而又颓废的不忠实的思想-

我终于发现我是一个鲜活的人儿-

一个活生生的人儿-

过着连魔鬼都不想过的生活-

第三篇:坚强地活下去杂文随笔

《茉莉花开》是几年前上映的一部老片子了,昨日闲来无事便搜出来看看。这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婚恋故事的影片,分别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悲剧却一再地重演。她们像是被施了咒语似的,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三十年代的上海。情窦初开的少女茉和以经营照相馆为生的母亲相依为命。一天,一位自称电影导演的孟先生出现在茉的生命中。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内心的虚荣,让茉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她向往的世界里。很快,她便成为上海滩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与此同时,孟先生用看似关怀体贴实则欲擒故纵的手段俘获了茉的芳心,直到茉情不自禁地委身于他。不幸的是,当茉得知自己怀有身孕之后惨遭孟先生抛弃,无奈之下只得拖着笨重的身躯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

五十年代,茉的女儿莉爱上了同学邹杰,莉被邹杰身上所散发出的阳光气息深深吸引,很快他们便走到了一起。由于邹杰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境贫寒,而莉一直生长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在婚姻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冲突与矛盾。最终,邹杰选择了妥协,他们搬回了莉的家里,与母亲茉一起生活。莉因为不能生育而变得神经质,在自杀未遂后她领养了一个女儿,取名叫花。随着花年龄的增长,莉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燥狂症患者,她被自己的幻觉折磨着,最后甚至怀疑丈夫与自己的母亲及养女有染。邹杰百口莫辨,卧轨自杀了。深陷悔恨中的莉也追随着邹杰而去。

八十年代,莉的养女花长大了。她瞒着外婆和一起下乡的知青小杜结了婚。婚后不久,小杜便奔赴东北上大学去了。花苦苦地守候着小杜,好不容易盼到他毕业,小杜又提出要去日本留学。出国以后,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小杜移情别恋了。他回国提出要与花离婚,但花却发现自己怀了小杜的孩子。绝望中的花,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这个孩子。此时,年迈的外婆,也离她而去。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花倒在了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艰难地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在这部片子里,章子怡一人分饰茉、莉、花三个角色,戏份非常之多。她所塑造的人物,时常给人以任性、倔强而又强悍的感觉。如果说这是角色本身的个性使然,倒不如说是章身上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她的表演,有一种很强的暴发力。记得多年前看她拍的第一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时,印象非常的深刻。那时的她,眼神很清澈。骨子里也是透着一股子倔强与执着。我认为那个时期的她是最美的。现在,她所饰演的茉,也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清沌的造型却难掩眸子里的沧桑。她是柔弱的,却并不娇美。茉身着露背的旗袍晚装站在舞台上,艳光四射,腰肢轻摆,吟唱着那首经典的《茉莉花》这一场戏,本该是万种风情,千般妩媚的,但她竟媚也不是这个媚法,旧上海的奢靡与绮丽感全无。

一直比较关注女性题材的作品,对于三四十年代旧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尤为钟情。这部片子整体的感觉有些压抑。或许是因为生长在单亲家庭里,这一代代的女性,身上毫无例外地具有一种偏执的天性。茉因为太过于轻信而被玩弄感情,遭到遗弃后似乎变得对一切毫不在乎,但其实她终其一生都活在对过去回忆之中。莉因为缺少父爱,又急于摆脱母亲这种阴郁的生活状态,而嫁给了一个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遗憾的是她的神经质最终毁灭了一切。而在花的世界里,爱情仿佛是一场。她孤注一掷,用她的青春和爱作为赌本,去赌一个未来。只可惜到最后她还是输了。她爱的那个男人,或许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爱过她。值得欣慰的是,花最终选择了坚强。她站在花丛中微笑的最后那一幕,久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命历程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我无意于在此评判这世上是否真的有如此之多负心无情的男人。在感情的世界里,女性似乎更容易付出炽热、执着而又纯粹的爱情。正因为如此,爱情才得以成为人生中最美好而又值得期许的事情。但是,如果盲目地投入一段感情之中,并希望籍此来挣脱自身命运的束缚,却又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另一场与命运的抗争之中,这无疑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或许,只有选择坚强而勇敢地活下去,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篇:肖临骏:《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起风了”取自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著名诗篇《海滨墓园》中的一句:起风了,努力活下去!这就是宫崎骏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即使再糟糕,也还是值得活下去的。

自从上一部2008年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上映之后,宫崎骏退休的传闻就不绝于耳,对于喜欢动画的观众来说,这是再遗憾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当2013年他最新一部动画《起风了》上映的时候,观众的激动和期待之情可想而知。

这部动画片和宫崎骏曾经的作品大相径庭。那曾经在动画中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充满了日本民族的鬼怪精灵和像《龙猫》那样的纯真美好都已消失不见。这部动画的主人公已经长大,不再是少男少女。这是一个关于大人的故事,一部似乎不是很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电影。

但当我们真正地静下心来看完这部两个多小时电影的时候,就会发现,宫崎骏依旧还是那个制作了《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制作了《龙猫》的那个宫崎骏,他始终没变。《起风了》像一条线般串联起曾经的那些动画作品,是某种延续,更是对其的总结。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真实存在于上世纪的日本年轻人,并且因其后所制造的著名“零式战斗机”而享誉世界,他叫堀越二郎。故事讲述的便是他从小热爱飞机,并梦想以后要建造出美丽的飞机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在二战中日本用于大肆侵略他国的战斗机的制造者,这个角色本身就存在着矛盾与争议。而宫崎骏在最开始也或多或少因此而不愿意制作这部电影,但他最终愿意制作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或许正是被这个故事中的“矛盾”所吸引。

当我们仔细地回顾宫崎骏曾经那些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那些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典型的便是在《幽灵公主》这部电影的最后,人类与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始终在那里。

在关于《起风了》所有的争议中,“反战”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宫崎骏制作这部电影的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正处于右翼保守派的笼罩之下,再加上宫崎骏一直以来督促日本对于曾经犯下的罪行道歉,使得他在日本国内遭受了众多的指责与批评。

在网站公开的企划书中,宫崎骏就制作意图做了如下解释,“这部电影既非对战争予以控诉,亦非意图通过对零式战斗机的杰出之处之描写来鼓舞日本的年轻人,却也不想掩饰二郎真心打造民用飞机的心愿,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在宫崎骏的作品中,他一直反复言说着那些“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无论是那个勇敢美丽的那乌西卡,还是曾经胆小自私的千寻,她们始终都走在自己成长和梦想的路上,都在努力地不断奋进着,而堀越二郎同样如此。

作为主人公生活的背景,电影用了很大篇幅向观众介绍上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那时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横行,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年轻人普遍感到未来的迷茫和不可捉摸。宫崎骏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展示那时日本年轻人在外所受到的轻视与鄙夷。或许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二郎的同事本庄,他在电影里反复地强调国家的衰败和落后,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我们也很难否定在二郎想要制造飞机的这一动机里不存在为了国家这一因素。

这是宫崎骏在电影中必须面对的矛盾之一,他必须面对那个年代的日本,面对曾经的贫穷与落后。面对过去,实则是为了寻找为何日本最终走上侵略者道路的原因。这样的矛盾在电影中贯穿始终,宫崎骏小心地走在其中,点到为止,并未过多的渲染。这或许也是许多批评者的不满之处,认为他迷恋在清新优美的田园中,而忽略外面世界的残忍战争。肖临骏:《起风了》

第五篇:给自己一个理由,让世界活下去(定稿)

给自己一个理由,让世界活下去

——从《时间简史》重识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生物化学工会小组

轮椅上的霍金,用他那超于常人的思维和智商,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透过“物质”、穿越“时空”、重识“世界”的奇妙旅行。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时间简史》算得上是一部颠覆物质观、世界观的作品,物理学界探讨至今也仍无定论的“宇宙”问题再一次通过文字展示出其古老而神秘的本色。徘徊于哲学、天文学及物理学之间,“宇宙”这一概念既令人感觉新奇,但又尽显深奥,要探寻宇宙的奥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跟随霍金的思路,从最基本的“物质”出发,认清我们所处的“时空”,进而认识我们共同的“世界”。

首先,何为“物质”?

从哲学角度上讲,物质即一种存在,世间万物共享相同的物质基础,物质也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保持质能的永恒不变。所以,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也许今天的我就将成为明天的你,而未来某日化作山川草木风云雷雨也未尝没有可能,因为我们本身都是源于相同的元素。孟子有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绛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有这些儒家思想都与“物质”的哲学内涵共通,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人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也即他是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故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即“世界”,珍爱世界,亦即珍爱自己,难道爱惜自己还需要特定理由吗?

“物质”的这一内涵,早已体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崇尚的美好理念中,大和、大爱,自古便是中华人民所推崇的境界,这也将是这片古老土地不变的复兴梦想。

其次,“时空”为何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我们对时间飞逝的描述和感叹,但霍金却说,时间未变,只是我们在飞逝。霍金的理论衍生自物理学界泰斗波尔,认为时间和空间本是一个混合的概念,时空的本质是物质的散漫态,而时间只是物质状态变迁的一种度量。

时间仅仅作为一种标记,而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我们似乎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错觉:我们做的事情越多,生活越充实,我们所享受的时间便越多,就好比一部小说,好不好看并不在于长短,而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精彩。假若我们所留下的精彩在死后仍被后世人所记忆,不正意味着我们仍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空间中吗?就像我们欣赏美丽的日落,殊不知我们所看到的阳光其实是八分钟之前的光,因为光从太阳照射到地球需要八分钟的时间;而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却很有可能早已经陨落了,但它们却仍然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可想而知,人类发出的信息也可能会在地球灭亡后被其它太空生物接收,进而展示在它们眼前,这不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么? 可见,时空总是具有延时性,我们当前的生活必会对未来的自己或他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抓住当前的时间与空间,把握好自己的精彩生活,这正是“时空”这一概念引申出的哲学意义。

最后,“世界”又是什么呢?

形而上学地讲,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从他开始认识世界到他彻底遗忘世界为止,永远有多远,长不过生死之间。然而,物质是共通的,时空是延时的,你的世界终会与他人世界融为一体,你的生命也终会成为他人的生命。但是,生命终归是一次得之不易的体验,究竟要如何去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默默无闻是一生,轰轰烈烈亦是一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随意,都是一生,不过是生活的方式不同罢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古人的诗句很好地诠释了活着的意义。热爱并创造美好事物,在岁月磨损的纷扰中仍旧如萌芽般充满欣喜与感动微笑着热情地生活,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浪费时间,那我更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和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即便是最艰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些勇敢的尝试、那些执着的坚持、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满载着歌声和笑声的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当我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当我走的时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若曾用心地体会、真诚地生活过,并尽自己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这样的生命就是没有缺憾的。

每次翻开霍金的《时间简史》,复杂而深奥的概念和理论便会一遍遍冲击我的智商,但抛开这些蹩脚的定义,这本书隐藏着的却是深刻的哲学道理。每个人的世界在某一程度上总是共通的,故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的良性发展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迷茫、挫折,不过是生活的涟漪,只要我们坚信自己生命的理由,一切又都会重回正轨。因此,给自己一个响亮的理由,让你的世界更好地活下去!

从记住回家的路到孤独的价值

——读《周国平散文精选》三则

语文组 贺少君 其一:记住回家的路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周国平

偶然的到来,必然的离去,那么家在这样的生命之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家,一个不大不小的概念,却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也在家的庇佑下成长。家的故事最容易感染我们的情绪,随着它欢笑,随着它哭泣,那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其中,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感到累了,回头看看,那一定是家的方向。周国平在文中所指的家是自我,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是我们应该努力坚持的方向,是我们应该用心建筑的心灵家园。

寻找心灵的净土,安放我们的“家”。不可否认,分分秒秒变化的外部世界正在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改变着我们处事的方式方法,但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应成为导致我们丧失内心信念的根本原因。从唯心主义的角度看,信念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属于意识范畴,是唯心主义的核心。既是核心,我们就应该把握好它,不让我们的意识为外部环境所影响。能做到外在顺应而内在坚持的人,一定是个能记住回家的路的人。只有心灵上的留白,才是家的真正位置。

我们要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内心的财富。提倡一事一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经常作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也是相当有益的。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点滴并将之转化为心灵财富的人是聪颖的,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在这个反思、提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心灵之家的轮廓,更明确自己的方向,自然,这样的人不易或者说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在风雨的洗礼中,在坎坷的荆棘里,让我们记住来时的路。

其二:简单生活

“对于心灵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周国平 每一个人,都希望保有自己的一份纯真。许多伟人,虽然大脑处在某个领域的最尖端,他们的心灵往往都永葆儿童的单纯,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周国平还说到,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们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其实在我看来,简单与单纯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定义。

有人将《瓦尔登湖》作为一个隐居的最佳范本,也许对于作者自己来说他远离了闹市的喧嚣,来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拿了一把斧头,到康科德郊外的林中自己搭建了一座小木屋,然后劳动,其余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他的一切所需均依靠自己动手获取。也许这种恬淡而简单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但是我觉得,假使将自己放到这样一种环境中去,反而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会伐木,天天为了生存而烦恼,时间一长,在这么大的生存压力下一定不会对这种生活再有任何好感了。对我来说这就成为一种复杂生活。

我认为所谓简单,不一定非要简单到只有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所谓简单的生活,应该是去毫无顾虑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擅长的事,只有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像个孩子般那样对世界抱有无限幻想,本能的受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心灵的充实和满足,那就是最单纯最快乐的。

我们不愿意去过一种复杂的生活,那是因为有时不得不逼迫自己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甚至是去面对自己不想看到的一面,去面对人性的弱点,阴暗面。正如有的人喜欢一个人默默的坐在角落里静静思考,当他处于一种社交场合时,往往觉得不愉快。这样,无论在外人看来这有多容易,对他来讲也是一种复杂的生活。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属于自己的简单生活。心灵的满足,只有自己体会得到。

其三:孤独的价值

一个社会需要人的存在,一个人脱离不了社会。无论是伟人,君子或是小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脱离不了社会。正是由此,孤独在社会也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孤独常常被人当作一个贬义词,一个人若是经常需享受孤独,那么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缺陷。可是有如此想法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享受孤独的时光。关键只在于时间上的长短罢了。事实上,孤独就是人生的必备品。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未出现过一个人能不间断地生活在社会交际中。周国平先生便在文章的第二章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其中提到沮丧的人需要在独处中顺变。现在的社会尚没有这么明显,在古代的社会中,父母去世的需守孝一年,不论为官者或是平民。这已足以证明孤独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上愈加明显的盲从现象也与孤独有着密切联系。盲从便是由于一些思想缺乏孤独的培育,在应对事情的时候,未加深思熟虑,轻易的作出决断。人是一种富含创造天赋的动物。可许多人尽其一生,都未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但往往一些看似无才的人在一些幽闭的环境下,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孤独是孕育一个人才的摇篮。

然而有时,孤独又可以作为寻找自我的途径。这在宗教信仰中体现较多。正如《圣经》经常出现的故事情节,先知们在聆听神喻时,总是先走上一处山顶静思,通常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且不论他是不是真的听到神喻了,但至少他并不是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想起自己的信仰的。他们是在静思中寻找到了灵魂的方向。

就像是一个急性心脏病患者需要药品一样,一个正常人也很需要孤独。孤独的价值,不需言语,不需行动,只一颗不断跳动的心就能体会了。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读后感

——孩子教育的感悟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综合组 徐昌军

20多年前我在建平中学工作时,学校就在倡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样的教育理念。10多年前,我第一次阅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他是20世纪70年代,面对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编写的一份报告。报告中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科技发展的挑战、社会公害的威胁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和分析。从接受这样的理念到初读此书,我当时还是很朦胧、很含糊,理解不深。

书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而其核心是学会生存。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书中告诉我们,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

1991年我曾作为教练,带领建平中学五位初中学生,赴美国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这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和值得骄傲的事。而参赛结束,及事后许多年,乃至于到今天为止,引出了我的许多思考、探索、反思和追求。

从美国参赛回来以及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思考,开始问自己:你理解教育的含义了吗?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吗?你理想中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终希望得到的是什么?由此而开始了自己在子女教育上,怎样对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摒弃和借鉴的实践与探索。开始明确了适应和生存的含义,培养一个能适应社会生存的人才是主线。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有的父母则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读书。过度的爱护、保护,造就的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缩、心胸狭隘的小男人。有的父母运用各种办法为孩子选好了一条路,并预知排除掉一切障碍,从而使孩子能在顺境中成长。

当我孩子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时,我又第二次阅读此书、更多地体会到这本书的博大精深和高瞻远瞩。最近又翻阅了该书,让我深深的体会和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和知识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受这本书的影响,在我的子女教育观形成和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历经坎坷曲折,承受了许多的压力和责难,付出了难忘的代价。二十多年来,在朦胧、彷徨、坚信、坚持中走过。如今感慨颇多、受益匪浅。回想起来,以下几点值得思索和回味:

我注重了孩子的身心素质。让他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让他养成开朗活泼、善于交往、抗击挫择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让他注重保持三个心:追求平常心、遇事有耐心、树立自信心。 我培养了孩子的各项兴趣。在激发各类兴趣的基础上,让他有一个渴望和探索的梦想,从而为实现这一梦想去努力,去追求。尽量创造三种氛围:鼓励赞美氛围、和谐沟通氛围、创新进取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兴趣,去实现追梦的愿望。

我向孩子灌输了生存意识。学习、生活、做事的根本目的在于生存。生命是最可贵的,而维持生命的根本在于如何生存。就是将来长大成人了,自己养活自己是最起码的。在面对社会,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适应如何生存才是最关键的。就需要做到三不要:不要抹杀孩子的个性、不要磨灭孩子的思维意识和创新火花、不要忽视孩子的任何第一次。

我要求孩子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当你遇到任何事情,你去思考了,就会做出判断;有了判断才会选择。因此会思考是源,会选择是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间的任何交流和沟通,都没有对与错、是与非的强求。只有二点:你认为怎样?你打算怎么办?

我强调孩子要有感恩意识。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良师益友,要想得到多少,做父母的就得付出多少。在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孩子将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身心健康、自立自强;责任担当、明确方向;忠孝感恩、刚毅阳光”。如今这一目标已开始显现,并初见成效。也真正地体验到了愉悦和幸福!

读书也让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记事、议事、叙事、感事。这几年,每年上万字的杂文随笔,再加上阅读的感悟,如今翻阅回味,真是其乐无穷!读书让我享受到快乐!读书也给我生活和工作带来快乐!读书更是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完美的享受!

岁月如歌

——我读于漪《岁月如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语文组 孙丽杰

小时候,家离学校很近,对校园比较熟悉。于是在有限的视野里有了将来要做老师的愿望:羡慕手执教鞭,双手背在身后在学生们中间巡视的神气摸样,还有粉笔末翩然飘落在身上的快感。

后来如愿做了教师。在邢台一中明亮的阅览室里,我如获至宝地发现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我是个容易受到感染和鼓舞的人,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并大段大段地做笔记。偶尔,会出神地对着窗户想,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于漪啊。继而很快嘲笑和否定了自己——距离太遥远了啊。

后来发现世界真的不大,距离没有想象得那般遥远。几年后在文建中学会议室里,我们几位教师代表与刚为师生做好报告的于漪老师座谈。我当时很激动,不是因为追星,不仅是因为见到了于漪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我感到,曾经否定的我的一些想法,其实并不是如想象般遥不可及,只要心有所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我一如既往地对待工作,收获了许多,却有了更多的困惑:关于教师的价值,关于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做什么,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混乱无序所带来的繁重的工作量,还有对自己浅薄的专业修养急于求成的浮躁,对教育大环境的不太认同,对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的无奈,对学校教育对学生真正影响的不可预期,对目前教育弊端对孩子健康一生的负面影响等等„„总之,一时间,许多方面让人感到无助,许多方面都难以找到价值感,在专业上想要深入下去的点总也找不到„„我的倦怠感从未如此强烈。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觉得,于漪老师是很重视人文的,她的语文教育观就是“教文育人”,她对“育人”看得更重一些,所以自然就对如何“教文”不够重视。我认为,她关注的是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渗透,而对于语文学科本体上的贡献不是很多。后来在《语文学习》上,接连读到关于于漪的研究文章,读到她的语文教育思想。我这才感到是我的认识和了解的肤浅,才导致了我轻下结论的片面。这才引发了我读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和《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的冲动。

《岁月如歌》是于漪老师于2007年撰写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专著。这本书是于漪老师对自己走过的八十个春秋、特别是近六十年教师生涯的回顾、反思与总结。正如其扉页所说:“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岁月如歌》”。

在读的整个过程中,我陶醉在于老师的娓娓叙述中,惊叹于她灵动的教育教学智慧,并为她高尚的人格所折服。在她八十多高龄的现在,目睹她亲临教育现场,亲自为后辈指点写序,并高屋建瓴地点评教师的公开课。每一次,都让人倍受鼓舞,又给人学养的熏陶。她矍铄的精神状态,依旧慷慨激昂的演说,对年轻教师慈爱和期待的眼神,以及她竭力提携青年教师的鞠躬尽瘁,都让人无比敬仰。每读她的书,我都心潮澎湃,力量十足。我总会记得其中的几个片段:

于漪老师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书中《“门”在哪儿》一节中提到鲁迅的小说《药》中有个句子:除了夜游的东西,一切都睡着。一个“着”字有四个读音,在这儿应读什么呢?读zháo的话,后面还有一个“了”,才顺妥。于漪老师想到,做老师不能蒙学生,碰到吃不准的地方不能绕道过去、含糊过去。后来,于漪老师从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查到:all was asleep而不是sleep,才吃准了是念zháo。

在《用语言“粘”住学生》一文中,于漪老师说,“我的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清除语言中的杂质,提高语言的质量?我用了“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当时,年纪轻,有劲儿,追求完美。我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然后,背下来,然后,再口语化。这样一来,啰嗦、重复、语病大大减少。每天到学校,我要走20分钟才乘到公共汽车。这20分钟里我就把上课的内容”过电影“,在脑子里放一遍: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结尾;这个问题下去,学生怎么回答,回答不出,怎么引导,怎么铺垫„乘上车,有时继续想,乘过站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改造语言而且一堂堂课心中很踏实,无丝毫漂浮之感。课后,再记个‘教后’,简要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学的缺陷、不足,乃至错误。一步一个脚印,打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 还有于漪老师精彩的课例《晋祠》、《变色龙》等,于漪老师作为班主任,面对个性迥异、充满活力的学生,如何在爱的责任中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的乐趣(《拷问感情与责任》)等等。

这本书不能解决我具体的困惑,但是我却接受了于漪老师对我精神的熏陶,专业的感染,教师之路的引导。我发现,渐渐的,我以前对教师职业的喜爱,从最初的简单的向往,到后来日复一日的日久生情,蜕变为现在的深沉的爱。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它带给我的欢乐和担忧,融合进我生命的节奏中。并且在读的同时,我会问自己,我爱的是工作还是学生,我提高的是学生的语文成绩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把语文教学的哪个方面弄通了,而在哪些方面我还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每想到这些我都如芒在背。我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太多需要攻克的难题,有太多需要提升的空间。但是,我以此为乐。当我明白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的时候,我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又变得如此严肃和高尚,我知道唯有孜孜矻矻,夙兴夜寐,才能使我前进也许只有一小步。

我想大概我今后的职业之路会一直这么走下去。于漪老师的书将一直是我的精神力量,给我启发,让我不断深入探索下去。

岁月如歌,这如歌的岁月中记住了一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的教师,在时光的流转中,继续用她的真诚之心去触摸教育的美丽。

我眼中的读书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生化工会小组 乔瑜

曾经我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上山砍柴,却不幸发生事故,导致双腿瘫痪,那时他只有24岁。若干年后,他坐着轮椅,当上了佐治亚州州务卿,有人问他:“你怎么能这么勇敢的面对事实?”他说当时他不能面对,他愤怒抗拒,怨恨命运的捉弄,只是年岁渐长,发现抗拒对自己毫无帮助。那个人再问他:“过了这些年,你是否仍觉得那次事件是个不幸?”他断然否定,并告之经过了愤恨的阶段,他就开始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生活。他开始阅读并培养对文学的爱好,14年来,他起码阅读了1400本书籍,这些书拓展了他的领域,他的人生比以前所能想象的还要丰富,更重要的是,因此他开始思考,真正用心看世界!阅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感染于通过读书,可以使这个青年真正用心看世界。所以给了我一个启示: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阅读好书是一种好习惯。

周氏兄弟有两个出人意料却意味深长的比喻。鲁迅说:“读书如赌博。”比如打牌,它的妙处在于一张一张的牌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读书也一样,每一页都有深厚的趣味,赌徒中的高手是为打牌而打牌,专去追求打牌中的趣味,读书也一样,要为读书而读书,去追求读书的无穷趣味。周作人也有一个比方,他说:“读书就像烟鬼抽烟。”真正的烟鬼不在于抽,而是在于进入那种烟雾飘渺的境界。读书也是这样,就在于那种读书的境界——它是其乐无穷的。

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之后,喜欢看童话,读寓言;再之后看武侠,读言情;再然后看散文,励志类的书籍,浅浅淡淡的几句话,几个场景,时常叩人心扉。工作之前,读书对我而言,一直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工作开始,我曾一度因为读书而痛苦和纠结,那段时间我真正对看不进书的痛苦有了深刻的感受。当时我看到一些老师对于教育教学问题常常能侃侃而谈,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我很羡慕,但又很惶恐,因为我的所知实在太有限,所以面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学生事件的处理,往往无法深入的剖析,也无法适当的展开。于是我尝试买一些很专业的书,《教育统计学》、《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当时觉得文字苦涩乏味,或高深难懂,实在是看不下去,几年时间也就翻了寥寥数页,也没看出些什么,因此内心常常矛盾、着急。而近年来,我开始喜欢偏理性的、偏专业性的一些书籍,看之前的那些书不再抗拒。我在翻阅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时,能读进去,甚至有些时候产生了共鸣,心情也很愉悦。我现在已经明白了,读书不用过于心急,不用刻意找一些过于专业和高深的书籍,读些自己年龄段喜欢的书吧,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经验的积淀,自然会选择出适合当下的书籍,去感受、去共鸣、去受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现在需要多做的应该是一些教育教学的尝试,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思考,有一天曾经枯燥无谓的专业书籍自然会向我敞开心扉。我想,放开很多的要求,单纯的读书应该还是快乐的一件事情。钱理群先生建议青年朋友:读书,一定要沉潜下来,沉即沉下心来,潜即潜进心里,潜到生命的深处,潜到学术的深处。我想,只有潜进去,才能真正地从书中走出来!

时常会有些不爱读书的学生困惑“为什么读书?”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容易回答,却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所以把它放在了最后提出。说容易回答是因为有些时候读书是为了求知,有些时候是为了好玩,有些时候是为了改变命运等等。说回答不清楚是因为求知、好玩、改变命运等的途径不止是读书,从根本上来说到底是为何读书呢?钱理群先生说:青年人读书不止为了解答专业疑惑,更得思考“我要追求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等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想清楚,就无法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会影响到一生的发展。所以我想,读书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形成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当然,仅仅读书是不够的,因为书上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要真正内化进自己的心灵,一定要实践。在“生活”这本书中,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公益性志愿者活动,多去体验,这样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人就“立”起来了!

无论是成功的时候或是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快乐的时候或是沮丧的时候,无论是生气的时候还是无趣的时候,请读读书吧,你会发现原来这些感受别人也都有,我们每个人因为这些不同的感受而拥有了丰富的人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是教育的源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生化工会小组 李文莉

读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深深被李老师深邃的教育思想、师生真实情感,以及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也让我从书中认识了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与爱心的名师。

这本书记录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师生故事,记录着人间最美、最真挚的情感。书中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只有朴素的语言,这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我从每一页都看出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字字句句间诠释着一个“爱”字。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我的内心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每个人都需要爱,孩子更需要爱,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也是获取为师之乐的最大保证。李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是当好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是充满爱的情感。“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这便是李老师眼中最重要的师德。

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看似都很普通,但重要的是每件事情都看出了他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他能始终如

一、坚持不懈地呵护着学生不断地成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贯穿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细枝末节,包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值得每一位师深读、深思。

关于对万同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从中我们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和耐心。只有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他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实实在在、不掺一点杂质,这种爱细致入微。他会精心给每个学生过生日,在生日这天送他们一本励志的书,一本笔记本、自创一首诗。当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这种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深深地震憾了我;在课间他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假期中他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在草坪上和学生摔跤,斗鸡,打扑克等;李老师还经常把想家的同学或有特殊情况的同学请到家大吃一顿,让学生有种回家的感觉;他还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与学生同喜同悲,吃喝玩乐,打成火热一片,再玩世不恭的顽童也会敞开心扉,心甘情愿接受李老师的谆谆教导。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教师要以自己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