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第一篇: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家国之梦
毛泽东诗词中,不乏有关于梦的描绘,尤以写家乡湖南的几首为最。 如《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前四句,回忆往昔,别后之梦,依稀可见。是昔日的战斗之梦;怀念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后四句,写今天耕耘稻稷、劳动归来,改天换地的遍地英雄,迎着晚炊夕烟,展望日月换新天的未来,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之梦。这三十二年的变化,如真似幻,依稀梦境一般。是家国之梦,也是中国之梦。 再如《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1961年,毛主席收到老朋友(他年轻时代在长沙求学时的三个湖南老朋友:林业专家乐天宇、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和武汉大学校长李达)的礼物、信、诗后,分外高兴,引起了对家乡的怀念,忧思难忘,欣然命笔,写了这首诗相答。
这首诗整个场景都属湖南,自然所写之情景也立足于湖南。诗人的怀念之情通过九嶷山的神话传说,幻化出一个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正从青山绿水间,依傍清风白云,飘飘降临。(而九嶷山正是葬舜之处。这里也自然让人联想到《楚辞》里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二行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今天二位仙子又从青山白云之间乘风而下了,她们为何而来?一定是为情而来,自然会联想到诗人的爱侣、朋友以及过逝的亲人。为美丽的霞姑(杨开慧)而来。诗人又从忆念之情转入对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的感奋之情,以告慰“为有牺牲多壮志”先烈英灵。
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成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响彻湘江大地。通过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辉煌。其中“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友谊与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无尽眷念。“我欲因之梦寥阔,芙蓉国里尽朝晖。”对未来的憧憬,是家乡之梦,也是中国之梦。
更有那首专写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诗意神驰天上人间,想象丰富,更见执著情思,奇特梦幻: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杨开慧的好友,在湖南师范教书的李淑一,1964年写信给毛主席,怀念为革命牺牲的杨开慧和她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毛主席写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幻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自己所饮的佳酿桂花酒。迎候忠魂飘来,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自然联想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
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的心灵终于得到了胜利的告慰。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通过梦幻,强化诗境是毛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如
1、“胜利梦”: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何时缚住苍龙”,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势力,夺得最后胜利的期盼梦境。在其他诗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2、“建设梦”: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
3、“世界大同梦”: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
第二篇:毛泽东诗词中的树木
作者:汪建新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16版)
毛泽东出生于山区,从小就熟悉山、喜爱山。毛泽东在诗词中反复吟咏山,有专门以山为题的诗作,如《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七律·登庐山》;提到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毛泽东把山作为丰富的审美题材,写得仪态万千、瑰玮雄奇、神情飞扬,而对树木似乎着墨不多。其实,毛泽东诗句中的树木,同样也是含义丰富,令人回味无穷的。
毛泽东有几次专门提到了几种树,但具体所指却并不相同。《七绝·赠父亲》“埋骨何须桑梓地”一句中,“桑梓”是两种树,也是故乡的代名词。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之句。毛泽东诗句中的“桑梓”语意约定俗成,与他离开韶山外出求学的心境十分契合。在《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中,“杨树”指青蛙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既指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又指杨树、柳树两种树,特指洁白的杨花柳絮。而在《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中,“杨柳”不仅仅是树木,更是新中国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杨柳”不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泛指柳树,与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在古典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刘禹锡《竹枝词》)。
在《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和《七律·有所思》“青松怒向苍天发”两个诗句中,“劲松”“青松”说的都是松树,代表着正面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代名词。1944年,在《柳树和松树》一文中,毛泽东曾经高度赞扬松树的风格:“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岿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七律·冬云》“梅花欢喜漫天雪”当中所赞颂的“梅”,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俨然就是毛泽东的人格化身。被毛泽东推崇备至的“梅”,既是一种花,也是一种树,只是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花,似乎都忘了它还是一种树。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中,“蚂蚁缘槐”典出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槐”就是槐树,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毛泽东用“蚂蚁缘槐”表示对敌人的蔑视。“蚍蜉撼树”语出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此处的“树”原本是指李白、杜甫的诗文,毛泽东赋予它全新的内涵,泛指正义的力量或者事业。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枯木朽株齐努力”中,“枯木朽株”也不同凡响,绝非通常意义上的残枝败叶。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曾对英译者口头解释:“‘枯木朽株’,不是指敌方,是指自己这边,草木也可帮我们忙。”《古代兵略·天地》:“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楼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共产党领导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得道多助,就连“枯木朽株”也成为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一股力量,这是革命军队“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力量之源。
在有的诗句中,毛泽东提到树时,泛指自然生长的树,只是一种陪衬。例如,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天马凤凰春树里”中,用“春树”交代季节,表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在《五律·看山》“飞凤亭边树”中,飞凤亭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中,只见叶子不见树,黄叶表明秋天。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稿,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时值深秋,故曰“叶正黄”。
需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是偏于豪放的诗人,他的作品更多地呈现出境像阔大、气势恢宏的特点。毛泽东既见树木,更见森林,他诗句中的树木既有个体形象,更有宏观把握。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沁园春·长沙》);“万木霜天红烂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参天万木,千百里”(《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视通万里,放眼望去,着眼点不是单独的山峦,更不是孤零零的树木,而是群山逶迤,树木成林。再比如,“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赠父亲》);“踏遍青山人未老”(《清平乐·会昌》);“绿水青山枉自多”,“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在这些诗句中只见“青山”,未提树木,但却是处处树木参天,生长茂盛。这种“青山”是好的生态,是美的风景,毛泽东对其心驰神往,赞不绝口:“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清平乐·会昌》);“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雪》);“江山如画”(《念奴娇·井冈山》)。
当然,毛泽东对茂密的山林也不是一味地推崇,有时甚至会加以贬抑。比如《如梦令·元旦》“路隘林深苔滑”一句,山路狭窄险要,丛林茂密幽深,青苔 3 湿滑难行。这里的“林深”变成艰难险阻,不断激起毛泽东的昂扬斗志与征服欲望,正所谓“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第三篇:毛泽东诗词中的缩小夸张
本文发表于《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二期
毛泽东诗词中的缩小夸张
王光凯
毛泽东诗词意象海纳万物,气象万千;情感孕大含深,吞云吐日。其常用的夸张手法多为以扩大夸张表现诗词的磅礴气势与丰厚情感,这一点无须赘论。然而,毛泽东诗词也常常用另一种类型的夸张——缩小夸张,运用这种艺术手法营造的诗词意蕴也是孕大含深的。
善用数字缩小夸张。如:“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贺新郎读史》),猿到人进化过程是如此的艰辛与漫长,但词人却形容为“只几个石头磨过”,语言幽默风趣。又如“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义非常明显,“弹指”,言时间极短,弹指之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念奴娇•井冈山》),中国未来的巨变更是难以形容。毛泽东诗词善用数字缩小夸张,尤喜“一”字缩小夸张。如:“赣南那边红一角”(《蝶念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角多小,用“一角”一方面点出红军征战的艰难,另一方面又暗含“星星之火可以燎燃”之意。如“一唱雄鸡天下白”(《涣溪纱•和柳亚子》),叫曙之鸡鸣不已,词人只言“一唱”就表现了黑暗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瞬间拨云见日。
用词缩小夸张。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长沙、武昌一在湖之南,一在湖之北,二者相距不远,但还是有一定的路程的,词人用一“才”一“又”把时间化长为短,形象的表现了自己对长江的亲近与内心的喜悦,这种亲近与喜悦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分不开的。
取比缩小夸张。如“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很显然,这是一个借喻,“苍蝇”、“蚂蚁”、“蚍蜉”是这一组比喻中的喻体,比喻反动势力,此处主要指苏共及一切反华势力。词人在取比的时候,故意把反动势力喻为一些细小的事物,更能突出他们虽然白以为了不起实际上微不足道。又如“斥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鸥”、“昆鸡”以喻小人,“大鸟”、“老鹰”以喻罗荣桓同志,二相对比,突出罗荣桓同志高尚的道德,远大的情怀。前者取比就是一种典型的取比缩小夸张。
第四篇:中国梦(古文诗词)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挚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能熊熊薪传百代,星光灿烂挥散千秋。强国兴邦富民,萦绕复兴梦想: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浩瀚青史,概括于梦内。辉煌中华,浓缩于眼前。五千年风雨兼程筑造华夏辉煌,八千里山川河岳展疆复兴伟业。徐引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望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衰。浪淘何物?功归谁家?文化乃常青树,科学乃聚农宝。强国兴邦富民,难劫历史巨轮。驶至近今,国难重重。百年忧患,敌忾同仇。哀兵必胜,中华必兴。先烈抗战遍地忠肝义胆,何惜埋骨他乡报家国。志青改革漫天风旗雷鼓,何惧艰绕险阻展复兴。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水龙。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华夏儿女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转国运蒸蒸日上,启神舟傲傲凌空。
登梦瞭望,乾旋坤定。天引健,地包容。哀兵必胜,中华必兴。天地为我华夏护法, 日月为我中华论证: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我的中国梦
路 明
少年时代我有三个梦想:
不受列强欺负,
建个温馨家庭,
读好书写真情文章。
耄耋老人回首往事,
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三个梦都光荣下岗。
改革大潮风雷激荡,
新的形势引发新的希望。
新希望又演绎着新的梦想。
我真诚地希望,
作为社会的人都要挺直脊梁。
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要留下一点位置给理想。
不能在金钱面前卑躬屈膝,
世间万物并不都是外圆里方!
我急切地希望,
人民与公仆必须拆除那越筑越高的墙。
关键在于公仆承认自己是公仆,
不要本末倒置骑在人民头上。
权力要关在笼子里,
变成老虎苍蝇就让它灭亡。
我乐观地希望,
中国要敢于打仗。
为了中华崛起,
不能永远养晦韬光。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烈火能够炼出好钢。
生与死、铁和血,
才能拷问人性光芒。
既要敢打偷鱼者,
更要敢打重返亚太的野心狼!
只有立足于敢打,
建设才能一日千里;
只有立足于打胜,
和平才能永久辉煌。
八十说梦,
我期盼佳音伴我上天堂!
第五篇:从古诗词谈中国梦之我见
摘 要: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用舰船枪炮敲开了旧中国封闭的大门,涌现了一批批爱国救国人士。终于,中国共产党扛起了大任,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伟大的中华巨龙展现出即将腾飞的姿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愈加重要,而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定能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我的中国梦便是将汉文化古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让这承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积淀的唐诗宋词走向世界,传播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
古诗词、危难关头、民族生存、新中国、王力宏、文化、繁荣、李白、中国梦。
参考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饮酒》陶渊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武陵春》李清照。
岁月时光匆匆,青春渐行渐远。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是奋斗的时节,我们该努力地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至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一百七十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生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断抗争,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丁汝昌以身殉国;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驱,求索奋斗、浴血疆场。是他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书写了一首首回肠荡气的壮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壮举气吞河山;狼牙山五壮士,豪气惊天地,泣鬼神„„终于,换来了天门城楼上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戈壁滩上,“两弹一星”成功研制;香港澳门回归;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且力挫群雄金牌第一;浩瀚太空,“神舟七号”航天员成功漫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华巨龙正在腾飞!
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下,伟大的中华民族,载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的响起,当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还在努力,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文化繁荣是国家的软实力,民族的血脉,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同样也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以及民族复兴梦想实现的源泉!
著名歌手王力宏就多次表示“把华语音乐带到全世界是我的梦想,而这个梦想,责任需要所有音乐人的共同努力”。前几日,王力宏受邀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说:“很荣幸有机会促成我的使命——把东方流行文化带到全世界。”他演讲的题目便是“认识华流!”我想,这就是王力宏的梦想,他也正在为这个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
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我最爱诗词,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古诗词便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古诗词的金光。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汇集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诗人用他们的才学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有的像镜子,反射出历史的光环;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浇灌出心灵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显现出壮阔的气势!
遨游历史长河,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忘返;唱和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便浮现在眼前;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令人感动!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这便是我的梦,让美丽的古诗词走向世界,我在美梦中飞翔,飞向世界的故乡! 读李白,能读到面对怀才不遇,与敬亭山恋恋不舍的豪迈;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与友人忠贞不渝的情谊;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陈酿的人间无常变化的逍遥„„李白,一位飘荡在人间的仙。
还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动人,浪漫柔情,她像一朵开在雪中的花,纯洁高雅,还有一点点暗香浮动。“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一阵阵悲壮响彻我的心谷,“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断肠徘徊在我的心头。
辛弃疾虽在官场上,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失意,也有“路转溪桥忽见”的喜悦;苏轼在忍受“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中也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妙句,还有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不令人震撼!
无论是陶渊明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或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亦或是范仲淹胸怀天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体现着一种伟大的民族情怀,这些也是他们的梦,他们的民族梦!
美丽的古诗词,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在每个华夏后裔的血液中。它描写的不单单是宇宙人生、羁旅宴游、民生国计、边塞风云、春花秋月、岭云塞草、虫鱼鸟兽,更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涤荡,人生的启示,不仅如此,诗词把汉字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浸润着人们的心灵,熏陶着我们的情操。
我的中国梦,就是古诗词可以弘扬到全世界。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听到世界各地都在吟诵诗歌的声音!让中国的诗词文化走向世界,我想,这个梦想需要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站在高楼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我身上,我微笑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拾起力量为心中属于我的中国梦———古诗词走向世界,创造美好未来!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