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论文(通用)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论文(通用)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论文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经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日卒语》云:&l。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论文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经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日卒语》云:“又如题画山水, 有地名可按者, 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 有事实可拈者, 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知人论世, 用于古典诗词鉴赏, 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 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理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 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 才能准确捕捉诗歌背后的时代烙印和作者鲜明的个性印记, 才有可能准体会诗歌的形象、情感和主体。比如, 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 就有助于读透它。杜甫, 具有治国的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其诗, 往往与反映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春望》, 当作于“安史之乱”中, 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后,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感时伤别, 连本无情感的花也会“溅泪”, 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 “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40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感时伤别, 与诗人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相近, 所体现的诗风也是沉郁顿挫。知人论世, 这要求鉴赏者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 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传、笔记、诗话、词话等。唯有如此, 才能由“知人论世”而读懂读透作品。

2 沿波讨源

“沿波讨源”, 语见西晋诗人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在古典诗词鉴赏上, 会“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如, 读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其中的“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就不能不沿波讨源, 了解这是化用唐代人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 指《玉树后庭花》曲, 系陈后主所作。《隋书.五行志》记载:“祯明初, 后主作新歌, 词甚哀怨, 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 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于是《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王安石在词中化用杜牧诗句, 以古讽今。如何才会沿波讨源, 这就要求鉴赏者多读作品, 最好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读起, 对其后每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 也可阅读一些今人所写的文学史、诗歌史等。只有胸有成竹, 才能从诗词的语句中沿波讨源, 也才有可能读透作品。

3 挖掘意境

意境, 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竟境”这个词,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 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弛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并将“境界” (即意境) 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 “造境”与“写境界”,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 有无意境, 意境经营得如何, 是判断一首诗 (词) 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赏古典诗词, 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意境, 与另一个美学范畴的竟象, 二者同中有异。相同之处, 主要是在于二者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相异之处, 主要是在于竟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 而意象则是营造一首作品竟境的具体构件。不妨看一看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的诗《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自上山来看野水, 却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竟象有:遥远的天际, 冷清的河湾, 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 自然的绿水, 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 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 绿水绕着青山转, 山中有水, 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

4 比勘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 才有鉴别。”在鉴赏古典诗词时, 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 辨别其异同, 品评其高下, 这对读透作品是极为有利的。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 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 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如比较唐代诗人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与白居易《夜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鸣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听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这三首同题材的诗 (诗题也基本相同) , 都写听筝, 但其着眼点都不在表面弹筝者精湛的技艺, 也不在描绘筝乐的内容。而是“听筝之意不在筝”, 在借听筝以写人, 在这方面, 三首诗又各取所需, 各有侧重。李端的诗着重摹写弹筝者的神态而见其爱意;柳中庸的诗着重描写诗人听筝的感受, 并以此抒写自己的离情别恨;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表现诗中主人公“别有深情一万重”。在写法上, 三首诗也明显有别。李端的诗主要是巧妙用典, 以一生动的细节表情达意, 具有诗趣;柳中庸的诗主要采用新颖贴切的比喻, 将以形喻筝声与以声 (杜鹃之啼声) 喻筝声结合起来, 将表达筝之“悲怨声”与诗人之“离别恨”结合起来, 化无形为有形;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运用“空白”的技法, 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 我们便能读透这些作品。

在阅读和鉴赏古诗的具体实践中, 上述四种方法往往综合使用, 相互渗透, 这样更能全方位多角度准确把握诗意, 体味诗歌的神韵。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 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鉴赏古诗要得法, 好的方法使事半功倍, 探骊得珠。文章试从四个方面探求古诗鉴赏之法。

关键词:古诗鉴赏,知人论世,意境,比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