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各项工作管理制度
制度是通过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必须借助于有力执行才能发挥出制度规范效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牧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农牧各项工作管理制度
农牧局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法中队,在市场内设立了驻场检疫申报点,加大了对家禽交易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管力度。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方的畜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了共同巡查制度,执法中队检疫工作人员会同市场管理方,每天定期或不定期对市场进行共同巡查,填写相关记录表,并由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三是集中规范家禽屠宰检疫。对家禽屠宰点进行相对集中隔离管理,便于检疫工作的开展,检疫人员严格按检疫规程实施检疫,规范填写检疫原始记录。市场方配合检疫工作人员对小家禽屠宰点管理,共同规范小家禽屠宰点的车辆停放、消毒及清场活动。四是严格实施冻库产品检疫。指导冻库方规范建立一批一页的出入库台账;规范做好原始记录,照相保存内、外包装特点、生产日期及始发地检疫标识,并要求报检商家在照片和提供的检疫证明上以签字等方式确认
三、率先启动智慧动监建设,创新监管措施举措
在省市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开展了“xx智慧动监”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一是建立了养殖电子档案系统。村防疫员通过电子芯片耳标和移动智能识读器,采集辖区养殖户的基本数据,上传到信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建立了全区畜禽 养殖品种、存栏、出栏、死亡、耳标佩戴等发生变化的准确数据档案,提供了畜禽养殖情况的数据查询、分析处理的电子化手段。二是建立了屠宰场智能管理系统。设立了屠宰场智能门禁管理系统,贩运户必须通过扫描检疫证二维码或门禁卡才能进出屠宰场;设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待宰间、屠宰间和无害化处理间等屠宰关键点24小时监控。通过关键环节监控,解决了贩运户监管、动物准入、产品准出以及屠宰注水等难题。三是建立了应急处置指挥可视化系统。在动物疫情发生时,根据监管对象的地理信息、养殖数据,系统自动统计出扑杀动物和紧急免疫动物数量、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经费、应急物资与人员调度等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直观的分析结果,实现有效处置和有序指挥。四是建立了动监执法管理电子系统。在实施动物监察执法过程中,动物卫生执法大队和执法监督机构依据自己的权限进入系统,实现案件查处网上呈报、审核、审批和监督保证了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五是建立了动物卫生监管网格化系统。根据全区实际,划定四级网络管理系统,明确了不同级别监督管理员的工作重点;基层监督员按照网络级别实施日常监管检查,系统根据监督检查处理意见确定风险级别。通过网络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过系统能实时察看监督检查情况,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动物卫生网格化监管格局。信息平台建设,通过 “互联网+畜牧业”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各项工作,把我区的动物卫生安全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适度集中、强化监管”的思路,从我市的具体实际出发,既突出制度创新,又突出焦点管理,着力推进了生猪屠宰点的整合和压点,提高了生猪屠宰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我市近年来生猪定点屠宰点的清理整顿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997年底,全市约有生猪屠宰厂2600多家。至1998年8月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我市实行生猪定点屠宰许可管理,共确定了683家生猪定点屠宰厂,无序的屠宰行业得到了初步的规范。XX年11月,我市制定了《关于xx市生猪定点屠宰厂整合重组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了生猪屠宰整顿压点工作,全市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数量大幅度下降。截止目前,全市在业运行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共60家,其中只 有23家通过了新一轮核发换证。全市屠宰行业基本实现了适度集中、准入严格、监管到位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措施
统一规划,强化总量控制
我市按照“只减不增,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原则,以畜禽生产量、消费市场以及当地屠宰行业现状为主要考量因素,兼顾环保、防疫、土地、就业等其他影响要素,科学设定各区县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的数量,原则上各区县各设定2-4个,全市总数控制在39个以内,使全市生猪屠宰行业的规模、标准、规划更加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鼓励兼并重组,推进压点整合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厂积极参与整合,支持大型屠宰企业、养殖企业、深加工企业发挥优势,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参与整合重组,提高屠宰厂的产业化水平;支持中小型屠宰厂通过合并或合股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同时要求凡整合重组后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必须全面达到《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XX)的标准和工艺流程,符合生猪定点屠宰厂资质等级和标准要求。
强化政策保障,确保顺利推进
全市以XX年确定的各有关区县的规划定点数为基数, 对已建并被整合减除的定点屠宰厂,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其投资额的大小给予80-150万不等的压点补贴。对整合中新建的屠宰厂在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一系列的优惠。
同时,鼓励区县按照全市总体定点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定点数量,加快推进工作进展,对区县每整合减少1个定点屠宰厂,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奖励。此举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定点屠宰厂(场)的压点工作。
三、下一步打算
为确保我市城乡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的要求,着力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进一步推进生猪屠宰点的清理整顿
我们将根据农业部和省厅的新要求,加强研究,厘清部门职责,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压缩屠宰厂点,确保全市生猪屠宰点整合控制目标的实现。
全面推进“xx智慧动监”建设,实现风险分级管控
“xx智慧动监”的成功试点为我们开展动物卫生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构建覆盖全市的“xx智慧动监”信息监控平台,将实现对动物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多个环节、全产业链的综合监管和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可追溯。同时对监管对象实行风险分级管控,不仅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的 精准度,实现了从产地到屠宰以及检疫、监管、执法等工作的“流程运行,过程监管”。我市今年将在全市逐步推开“智慧动监”平台建设,确保我市动监工作的智能化、全域化和网格化。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查处打击力度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市将围绕重要环节、重点区域,督促屠宰企业加强进场查验登记、待宰静养、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自检、无害化处理等制度的执行,切实承担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与公安、食品药品、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跨部门监督执法合力,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非法添加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篇:体卫艺工作各项管理制度
体育常规管理工作制度:
1、学校有领导分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后勤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3、在体育课备课中,应将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列入计划,课前认真检查本课所用场地器材、教学步骤、教材安排,运动量要科学合理,切合学生实际。
4、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穿着,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5、认真做好学生课间操的组织管理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若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或治疗、转诊,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通知家长。
6、积极组队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体育课安全制度:
1、体育课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占用和随意使用体育课。学生必须按时到场上体育课,不得迟到早退。因病不能到场的必须出示证明(校医室、医院或班主任老师的证明)。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心脏病,哮喘等)必须向学校如实反映并登记在册。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戴符合学校规定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不合要求的学生,不得参加体育课。
3、学生应学会有关测试身体机能的基本方法,如在体育课中感到自己身体不适,应主动向教师提出休息或暂停上体育课。
4、学生上体育课前要认真检查自己的衣物,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和贵重物品上体育课。
5、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挥和安排下参与体育课教学,不能私自行动。学生在课堂中应认真听讲,有序活动,不和同学打闹,不做危险举动。
6、未经教师同意,学生不得随意搬运和挪动体育器材。如须搬运体育器材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并注意安全。
体育场地、器材使用保管制度:
1、场地、器材有专人保管,有器材帐目,有器材库。
2、体卫艺主任和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教育学生热爱体育场地、器材。
4、教给学生各种器材的使用方法。
5、教学班所用教学器材,由体育干部协同体育教师在体育室领取,课后,立即送回体育室。
6、库内体育器材要分类摆放好。
7、体育器材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办理借物的手续后才借给,须按时送还,如有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8、不是活动课时间,一律不借出体育器材。任何人不得将器材带离学校,违反必究。
9、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工具,人人要爱护。希望全体师生遵守本室制度。
体育安全防范及体育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制定如下制度:
1、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2、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3、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据学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必须在校园内进行。举行体育运动会或专项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同意方可。
5、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体育老师应迅速向学校报告,并启动有关应急预案。
(二)卫生工作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2、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室内卫生、教学卫生的管理。
5、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6、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7、体育课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8、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9、学校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二、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1、学校成立爱卫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领导全校的创卫工作和健康教育。
2、全校划分卫生包干区,落实到班级和责任人,各班级要坚持每日早、中两小扫,每周一大扫,节假日前突击扫。
3、卫生检查由校医负责,组织有关教师及值周班级的学生采用每日检查两次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
4、每日公布卫生检查情况,查出的问题由负责卫生检查的教师及时反馈给有关班级和责任人,督促整改。
5、领导小组、工会、办公室负责对全校教师办公室、各处室、餐厅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6、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卫生委员进行培训,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性。
三、学校环境工作要求:
1.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工作要求:
(1)教室内(包括走廊):要做到“一坚持”,“二消灭”,“三整齐”,“四洁净”,即:坚持每天清扫;消灭纸屑,消灭痰迹;桌椅摆放整齐,教学设置安放整齐,教室布置大方整齐;门窗玻璃洁净,桌椅地面洁净,黑板墙壁洁净,灯管电扇洁净。
(2)室外包干区:地面整洁无纸屑、垃圾和枯枝烂叶,有垃圾应及时清扫,不得随地乱扔乱倒垃圾,楼梯保持清洁,栏杆定期擦洗,地面无积水,拖地时拖把应绞干,不得到处滴水。
(3)要经常保持教室清洁,保证空气清新,有良好的通风。
2.个人卫生要求:
(1)做到四勤:勤洗衣、勤换衣、勤理发洗发、勤剪指甲。
(2)做到六不:不吸烟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纸垃圾,不乱涂乱刻墙壁和课桌、不攀折花草树木和践踏草坪、不吃零食。
学生视力监测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控”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防近”领导小组。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选先的依据,要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一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进行一次检测做好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三)、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板报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
4、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
5、利用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学生用眼卫生制度:
1、普及用眼卫生知识,训练学生用眼卫生习惯。
2、学生每天保证做一次眼保健操,做操时要达到准确,用力适当。
3、学生要保证正确的读、写、坐姿势,读书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睛与书相距一市尺,胸离书桌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市寸)。
4、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5、学生不要在光线不足、强、直射下看书写字。
6、学生不要躺在床上、走路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7、学生要定期交换座位。
校医室工作制度:
1、学校校医应在校长的领导下,为全体学生服务,每学期初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期末做出工作总结。
2、做好学校卫生档案内容的填写。
3、定期组织学生体格检查,对学生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出比较、评价和分析,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4、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5、做好教学、体育、劳动、设备、环境、饮水及个人等各项卫生监督监测。
6、积极开展近视、沙眼、营养不良、贫血、龋齿及牙周炎疾病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
7、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蔓延。
8、做好学生常见疾病和一般外伤的治疗救护或转诊工作。
校医室管理制度:
1、在校长的领导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和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2、校医室所有的药品、器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用后及时做好记录。
3、发现传染病立即报告校领导及有关防疫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对学生一般外伤应及时处理,重症病人立即送往医院。
5、妥善保管和使用药品。
6、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查病防疫工作。
7、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工作。
8、定期对学生体检,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学生体检制度:
1、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体检一次,建立并健全学生健康卡档案。
2、每学期给学生进行常规项目检查,有视力测试,身高胸围、体重测量、龋齿检查,发现有不良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家长反馈并提出纠正建议。
3、学生在校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做到及时处理,无条件无理由的立即送往医院,同时报告班主任、家长。
4、对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贫血等学生建立档案,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定期给予检查,观察治疗情况。
学校晨检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有效遏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学校晨检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校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检制度。
一.晨检人员:
班级卫生员、班主任老师、值周教师、值周校领导。
二.晨检报告:
1、在“甲肝、”“禽流感”、“甲型H1N1”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实行每日晨检零报告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处理。
2、在传染病流行时期,实行每日晨检,有情况者由班主任报告值周老师并报疫情报告员,并按照传染病应急预案处理。
3、常规晨检报告由班级卫生员统计并报告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员,作相应处理。
三、报告内容:
1、发现学生身体不适,通知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检查,(量体温)有发热症状(38度以上),马上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
2、学生患甲型H1N
1、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甲肝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方可来校上课。
3、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4、各班由班主任每天早操前对本班学生进行健康询问、观察,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5、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各班主任如发现有学生发生不良身体状况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员。
6、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于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缺勤原因并进行详细登记。如因病请假须了解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填写“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和“晨检记录”表,并报告给学校值周老师。在学生因病请假期间要做好家庭电话联系。在学生病愈返校上课后,要对学生的患病情况进行询问并做好补充记录。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同时报疾控中心。
7、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况,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课。
8、对已确诊患传染性疾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报告给学校值周教师做好登记工作,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到镇卫生院查验,班主任在见到卫生院的检查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
9、班主任是学生“晨检”的直接责任人,每天须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并按要求及时上交。主管卫生安全的校医和保健教师是学校指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认真做好全校传染病疫情的统计工作,对各班报告来的有传染病疑似症状和体征的学生进行筛查。对传染性疾病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三)艺术工作制度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一、艺术教育课程:
1、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
2、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学中使用经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
3、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进度、教案和教学总结。
二、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1、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各种艺术兴趣小组活动。
2、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每年举办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丰富学校的艺术教育,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3、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演出、展览和公益活动,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4、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应当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
1、学校成立体卫艺管理领导小组,有分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并明确校内艺术教育管理部门;配备艺术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规划、管理、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艺术教师,做好艺术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为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艺术教师应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有组织课外艺术表演、竞赛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4、艺术教师组织、指导学校课外艺术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
5、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器材配备目录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
艺术活动制度:
1、课内、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做到规范化。
2、课外、校外艺术活动要有计划、有师资、有措施。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措施、活动后有总结。
3、因地制宜,成立各种艺术兴趣小组,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学校每年六一节期间,举办校本课程的展示活动。
5、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生文艺汇演。
艺术团队训练制度:
为了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成立音乐和美术方面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为了加强对艺术团队的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1、每学年要制定训练计划,开学第三周安排好一学期的训练进度。
2、组建学校艺术训练队,科学系统地按进度、定时间、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并填写好训练记录本,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3、每次训练,教师要做好出勤记录,对于无故缺席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教育,保证学生训练的出勤率。
4、学期结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训练情况、出勤有一个综合评价。
5、每个艺术团队每学期可通过上级组织的比赛或学校组织的演出进行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美术组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作品展览,并组织好参观活动。
6、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要注意图片及音像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音体美器材管理与使用制度:
1、音、体、美器材安排专人管理,他人不得擅自处理。
2、管理员全面负责相关器材的管理,新购置的器材要及时入账,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
3、管理员每学年初要写出器材添置报告,供学校行政研究讨论,然后本着节约的原则,协助后勤人员购进必须的器材。
4、各类器材须摆放合理、取用方便,保管员要经常清扫器材室,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做到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注意日常保养、维修,保持器材的清洁。
5、音、体、美教师上课需借出器材时,必须填写好借用登记表,对器材的送取,必须轻拿轻放,不得拖拉碰撞,以免损坏。课后,如数还清所借器材,如有损坏遗失,教师必须查清责任人,负责做好索赔工作。
6、每学期末,管理员应认真清点登记,已损坏但能修复的,要及时修复,需报废的,要列出报废清单,属责任原因而损坏丢失的,要负责追索赔偿。
7、对篮球架、排球场地、单双杠等要检查,定期涂漆,以防生锈蚀。
8、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9、管理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音体美器材维护保养制度:
1、管理员负责器材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对大型设备的维护制订维护保修计划,并对器材实施定期维护保修。
2、固定在室外的体育器材设备,使用者不得私自挪用或个人使用。也不得擅自拆卸设备、更改设备地点。
3、教师要爱护器材,主动熟悉器材的维护知识,做好教学过程中设备的维护。
4、器材管理员在接到设备故障报告后,要立刻响应,抓紧处理问题。
5、当器材管理员对设备的故障不能解决时,应做出明确技术鉴定,并迅速报告主管校领导,由主管领导作出决定,是否外修,确需送校外维修部门进行修理的,由主管领导负责联系解决。
6、器材管理员直接管理的设备,一般每月日常维护保养不少于二次。
7、定期检查:器材管理员每月定期对器材维护检查一次。
第三篇:乡镇各项工作制度
中共陈青集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制 度 汇 编 1
党委工作制度
一、党委坚持定期研究党建工作。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务工作会议,研究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工作。
二、实行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党委成员每人分包联系一至二个基层党支部,切实指导党支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党员活动的开展。
三、坚持党建工作检查监督制度。每季度末,负责党务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要组织好有关人员对全镇党建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抓好党的建设各项活动的落实。
四、建立党建工作岗位责任制。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它党委成员都要按照分工,负起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年底考核干部时,要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列入考核。凡确定的党建工作没完成或完成不好的,不得评为优秀。
五、建立镇党委、支部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初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和本镇党建工作的实际,拟定基层支部和党员的目标管理内容,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考核。
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树立典型。半年进行初评,
2 年终总评,及时总结经验,每年召开一次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
财务公开制度
一、村委会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每年七月中旬,为 上半年财务公布日,翌年一月中旬为下半年公布日。
二、在公布日内,村委会向村民详细公布帐目。
三、财务公布内容包括:预决算情况;农民“两工”使用及以资代劳金收取情况;村干部工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镇政府要对村委会张榜公布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监督,以促进本制度的执行。
五、对公布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镇纪检部门要向党委政府作好汇报,并进行认真查处。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
一、自觉执行上级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在下村工作时,任何人不准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接受烟酒招待,否则如数交纳伙食费。
三、上级来人检查指导工作,一律在机关食堂吃份饭,实行领导对口陪客,杜绝一客多陪,禁止大吃大喝。
四、不准收受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各种礼品、馈赠、宴请,因多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物如数上交,由办公室处理。
五、不准无偿调用公车办私事,上下班不准车接车送,不准用公款或公车学习驾驶技术。
六、不准违反规定建私房;不准用公款建造超标准住房、装修住房。
七、不准利用本人可及亲属操办喜忧事借机敛财,不准用公款公物送礼;不准利用职务索要礼品和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八、不准违反规定借欠公款;不准购买手机和违反规定安装私人电话;不准用公款、公车旅游;不得借参观、考察、学习的名义游山玩水。
九、不准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安排在所属或下属单位担任需要回避工作职务。
廉政建设监督小组工作职责
一、检查和监督本村党组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真执行镇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各项决定,抓好廉政建
4 设。
二、经常对党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向村党支部和镇纪委反映党员遵纪守法的情况。
三、受理群众对党员、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和党员的申诉,根据情况及时向镇纪委反映,协助进行调查,在党委和上级纪委形成决议后,认真贯彻落实。
四、及时了解受处分党员改正错误的情况,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五、协助党支部监督村务公开。
廉政监督员职责
一、经常了解和掌握本村民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完成村委中心工作情况,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二、负责收集本村民组的意见及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村委会廉政监督组反馈。
三、发现本村民组党员的违纪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上报村级廉政监督组,并协助上级纪检、监督机关对本村民组案件的调查处理。
四、了解和掌握本村民组减轻农民负担情况,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党委民主集中制制度
一、凡涉及镇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其他涉及全体性的重大问题,一律提交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二、凡属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每个成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并按分工抓好落实。
三、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党委内,书记和委员平等,研究问题时,应让班子成员首先充分发表意见,而后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作出决定。即要充分发扬民主,防止个人说了算,又要避免对重大问题长期议而不决。
四、党委召开重要会议,应提前将召开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要求等通知有关人员。党委成员对某个议题有异议,应在会前对会议主持人提出,不得临时动议。
五、党委会研究重大问题,要实行表决制度,表决必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根据所讨论问题的性质,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凡涉及到与会人员配偶、子女及直系亲属的提拔、使用、奖惩等问题,本人应主动回避。
六、研究干部问题,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集体研究,报上级党委审批等程序进行。任何人不准把个人的意见当做组织的意见并以组织名义向上级党委推荐干部。
七、研究讨论重要问题,应充分酝酿讨论,然后进行表决。对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行调查研究和交换意见后,下次再议,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报上级党委裁决。
八、党委会必须有专人(一般是党委秘书)记录。
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党委民主生活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而要延期召开的,必须报上级党组织同意。
二、会前要根据本镇中心工作或党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确立重点议题,会议议题于召开前两天通知党委成员。党委主要领导或负责组织、纪检工作的同志,要广泛征求党内外同志的意见,将会议召开的日期和议题提前一天报告县委组织部、纪检会,邀请派人参加会议。
三、每个班子成员都必须按时参加民主生活会,若有事外出
7 和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需写出书面发言报告,委托其他成员代为传达,受委托人应当将生活会有关情况及时向委托人传达。
四、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敢于触及问题,揭露矛盾,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
五、对于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党委要及时进行认真分析、归类和研究,制定出整改措施,逐步抓好落实。
六、会后五日内将生活会原始记录、综合情况书面报送组织部。
目标任务考核及奖惩制度
一、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运行机制,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分层次分解到人。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成立考核组,党委书记负责,由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监督考核。汇总掌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情况做好全面记载。
三、实行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凡属全年性任务,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一小结,每半年一考核,年终考核总评。属于集中活动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活动结束后对新时期工作及时进行考评。
四、奖励先进。对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表扬,也可给予物质奖励,获县以上奖励的单位和个人,镇再进行一次性奖励。连续三年获县以上先进的,对主要责任或负责人重奖。农村党支部获省级以上奖励的,在上级下达增干指标时,支部书记优先推荐聘为国家合同制干部。
五、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含行政村)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资格。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对主要负责人予以组织调整。
六、干部职工年内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不得评先评优,并酌情扣发工资。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实行待岗或解雇。是领导干部的,报请县委组织部就地免职。
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制度
一、镇、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自觉置身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
二、坚持民主监督。镇成立由人大副主席、老干部、老党员、群众、知识分子代表组成的民主监督小组。负责基层干部群众对党委政府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组织一次调查了解,半年组织一次民主测验,包括评“庸人、懒人、馋人、
9 赌人”。对所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向有关组织和个人反馈,涉及到镇领导干部不便反馈的要向县委组织部作好汇报。
三、实行回复监督制度。对于基层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领导干部的个人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组织、纪检部门负责对问题调查核实,通过与信访人谈话、复函等方式认真负责的对反映出的问题做出解释和答复。
四、坚持领导个人重大问题谈话制度。对于犯明显错误的干部,党委政府要及时进行谈话,对于不适应现职工作需要调整的人员,调整前或调整后要及时谈话,对于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干部、职工,也要注意进行谈话。
五、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报告制度。个人违法违纪,工作中出现失误,个人建房、买卖私房、收受馈送礼品;家属、子女、亲属调入本单位工作,亲属提拔或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涉及家庭主要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等,要及时向党委进行汇报。正科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向县委作好汇报。
镇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一、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有关情况。
二、预算内资金的来源,运用和结存及预算执行情况。该入库的是否足额入库,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随意购买控购物品等违纪现象。
三、预算收支情况,各种集资、收费、罚款以及支出使用是否合理,有无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及乱支乱用现象。
四、决算收支是否真实。
五、任职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有无因失职、渎职造成的重大流失。
六、在任职期间的重大工程投资和其他重大经济活动。
七、任职期间借支单位公款及单位办公用品的归还情况。
八、群众反映和举报的其他经济问题。
党委议事规则
一、议事范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事项;党的建设的重要问题和发展新党员工作;机关和村干部的调整,任免及奖惩;制定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措施;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重大财务开支事项和重大项目投资;多数委员认为,必须由党委会研究解决的其他事项。
二、决策程序:首先召开书记会,在主要领导内部对议题进
11 行沟通,初步达成共识;而后,召开党委会,对会议议题共同研究,充分发扬民主,作出决策。如果意见分歧较大,应暂缓决议,或请上级组织裁决。
三、与会人员:全体党委委员及需要列席党委会其他人员,但列席会议的人员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
四、党委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可临时召集。与会人员必须超过全体人员的半数,如需表决,出席会议的委员必须超过三分之二。
五、对会议决议要做好记录,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并责成党委办公室或督办负责监督检查。
六、需要保密的决议,全体出席及列席会议的人员都要严守机密,如有违犯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七、党委涉及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事项,应先召开党委会进行讨论,而后召开党委扩大会,不得用党委扩大会代替党委会。
第四篇:工会各项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
1、基层工会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月工作,研究安排下月工作,商量决定重大问题。
2、工会工作委员会两月召开一次会议。
3、工会主席(主任)一季度一次,汇报、检查、布置工作。
二、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制度
1、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由工会负责。
2、职工代表大会由大会选举的大会主席团主持会议。
3、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不少于两次,第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
4、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通过。
5、职工代表大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临时的或经常性的专门委员会或专门小组,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有关事项。
三、民主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议事会、民主协商会,扩大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
2、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及工资协商制度。
3、认真执行厂务公开制度。
4、认真开展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
5、定期召开党政工联系会议,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及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四、工会经费管理制度
1、贯彻执行上级工会的经费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
2、收、管、用好工会经费,按规定及时足额上解经费。
3、从经费上保证工会工作的开展,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
4、在经费开支时坚持工会主席签字制度。
五、教育培训制度
1、切实认识到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和职工教育是工会的职责。
2、职工教育要符合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要求,满足职工愿望。
3、根据生产需要开展职工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4、职工教育要灵活多样,做到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多方法、多形式。
5、职工教育要稳步发展,积极与单位行政配合,做好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六、“双爱双评”活动制度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2、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思想明确,评选条件具体。
3、活动的开展与加强工会建设结合起来。
4、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和经营者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意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发扬民主,认真评选,及时公布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
七、厂务公开制度
1、加强运行机制,做到厂务公开规范化。
2、加强领导,积极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
3、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建立职工代表监督制度。
4、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突出实效,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
5、除有关商业秘密不能公开外,其它事项均应公开。
第五篇:会计各项工作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刻苦钻研业务,贯彻执行财经制度,维护财经纪律,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财务预算,及时掌握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控制预算外、计划外开支,合理使用资金。
三、认真做好各项资金的记帐、算帐、对帐、报帐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
四、认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
五、各种会计凭证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按期装订成册,交会计档案保管。财务档案的保管按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六、会计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收付业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出 纳 员 岗 位 职 责
1、严格执行《会计法》的各项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会计凭证有权拒绝办理。
2、按照财会制度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执行现金存取款制度,不随意超限额存放现金,确保资金安全。
3、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按时与开户银行对帐,保证数字准确,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授权批准制度
(1)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2)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3)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控制程序
(1)支付申请。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
(3)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控制措施
(1)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
(2)定期盘点现金。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3)限制接近。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4)票据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5)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 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部门 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由综合科负责,并指定专门地点 专人保管。
二、归档范围 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 银行存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
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账 簿等。
3.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 规定的月份、年度会计报表, 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有关部门对单位检查结论、审 计报告等。
4.其它会计核算资料。
三、保管
1.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 可暂由综合科保管一 年,期满后存入档案室由专人保管。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部会计档案的整理、 立卷、 保管、 调阅、销毁等一系列工作。
3.机构变动或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由原 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将全部案卷逐一点交,接管人 员逐一接收。
四、借阅使用
1.综合科建立会计档案清册、借阅登记清册、销毁清册。 2.借阅会计档案,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借阅会 计档案人员, 不得在案卷中标画, 不得拆散原卷册, 更不得抽换。
3.借阅会计档案人员, 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出外, 特殊情况, 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4、复制会计档案,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
五、保管期限
1.会计凭证保管 15 年。
2.会计账簿保存 15 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 25 年。
3.会计报表保存 10 年,其中年度决算表永久保存。 4.发票、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保管 5 年。
5、会计档案保管清册、销毁清册永久保存;会计移交清册 15 年。
六、销毁
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综合科提出销毁清单, 编制销毁清册,报局领导和市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对其 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保管 到债权、债务结清时为止。
2.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综合科、秘书科、上级部门 共同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以前要认真清点、核对, 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 有关领导。
七、本制度从2011年1月1日 执行
会计档案的整理
遵循会计档案的特点和科学管理档案的原则,会计档案的整理原则和要求如下:
1、整理的原则:会计档案整理必须遵循会计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保持会计档案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会计档案的保管价值,便于科学管理和查找利用的原则。在整理中,原则上应保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封装不能拆开来重新装订。同时,又必须考虑到作为档案来管理,必须具备一套科学管理的原则。
2、归档的具体要求。归档要求,就是会计档案的整理,要符合归档的要求,档案部门方可接收,进行科学管理。首先,要把本单位财务工作上的隶属关系搞清楚,你这个单位为独立核算单位的年代搞清楚,即什么时间是独立核算的,历年中有没有中断,中断后又什么时候开始核算的。每一年的经办会计人员姓名也应搞清楚。同时还要搞清楚有几种会计档案。然后应按年把历年来的会计档案集中起来,清点每一年度中和历年来会计档案有没有短少,并作好记载。 具体要求如下:
(1)制定会计档案的分类表,确定分类号。各个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形成会计档案的实际情况,依据南通市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案通用的分类表,具体拟订出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分类表,确定分类号。没有分类表,就无法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编目工作,因此,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档案分类表是一项首要的工作。分类中四大类中的小类,可根据各单位会计档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没有可不设。
(2)整理编目。此项工作必须在制定好分类表之后才能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A、凭证的整理。对凭证的整理必须严格按照原有的封装来进行,不可重新拆封改装,如凭证装订时,已有封装的,就不必再进行封装;如只有装订而没有封装的,必须进行封装。对凭证不必再加封面,也不必进行编张号的工作。
B、帐簿的整理。帐簿的整理主要是对那些没有封面的帐簿必须另加封面,按照文书档案的装订法进行装订,可加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封面可用质量好的牛皮纸并在封面上填写简要的内容,如某某单位某某年度某某帐簿。如果帐是死的,如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等,应保持其原有的面目,不必拆装抽出空白页,如果帐是活的,除上面所说的要另加封面装订外,可以将空白的抽出来。
C、报表的整理。报表的整理主要是按照报表的保管期限来分别整理,年度决算报表(包括年度财务分析)应整理成一卷,考虑到一年中年度决算报表比较少,可将几年的组成一卷,但必须标明起止年代。月、季报(包括月、季度财务分析)可整理成一卷或几卷。如年度决算报表短少又无法弥补的,应将月度或季度的报表上升作为永久保管。具体做法可参照文书档案的立卷要求进行,如编写张号、抄写卷内目录、装订等。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可暂用文书档案的那一套。
D、案卷的编号。案卷的编号必须以分类表中确定的小类来进行。
E、案卷目录的编写。依据会计档案分类的要求,案卷目录可分为帐簿类、凭证类、报表类和其他类四大本目录簿。在每一本目录薄中又可按小类分成几格,在每一小类中适当地留些空白的目录,以备逐年编写,每一小类即可用指示标记标明,便利查找。
F、案卷的排列。
按类别顺年度排列存放。凭证归凭证存放,帐簿归帐簿存放,报表归报表存放,并顺着年度的先后,依次排列。凭证的存放可根据凭证的大小,制作专门存放凭证的橱,并按凭证大类中的小类分别存放。如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这一小类按年度,月份的先后,依次排列。又如帐簿类,按小类分别排列。历年来的现金日记簿排在一起,历年来的总帐排在一起,其他帐同样如此。这种排列方法是由分类表和案卷号编写方法决定了的,也就是说非要按照这种方法排列不可。
不同类型的会计档案的凭证、帐簿等不能排列在一起,如企业会计档案的凭证和基建会计档案的凭证必须分开来排列,可用橱来分开,如愿同一橱内,应用标号区分。
G、建立各项制度并严格遵守。
归档制度。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财务会计部门每年产生的会计档案,按照归档的要求进行整理编目,在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之后,原则上应向本单位的档案室移交,具体日期可双方商定,是3月份还是6月份都可以。到规定的日期,财务会计部门必须把隔年的全部会计档案移交给本单位档案室,档案室应按归档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检查,如不符合,必须进行加工。档案室还应根据案卷目录簿对接收的会计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方可接收。在符合移交要求后,档案室不得拒绝推诿。对无档案室而有会计形成的小单位,其会计档案必须按照归档要求进行整理编目,要有库房有存放设备,有人专管或兼管,并应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会计档案可由本单位保管,应将一套案卷目录上交主管部门档案室保管。
保管制度。各档案室对保管的会计档案必须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要做到会计档案不受潮霉变,不被虫蛀鼠咬;要有存放设备并做到整齐美观;门窗要牢固;要有灭火设备。要想方法改善保管条件,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
调阅制度。查借阅会计档案必须建立严格的查借阅制度。本单位工作人员查借阅凭证、帐簿原则上不出档案室;外单位来查阅会计档案,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接待,如要复制亦必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外借,如因特殊需要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借用,但不得拆散原卷册,并应限期归还。查阅和借阅会计档案必须进行登记,并对有重大利用效果的事例应认真地进行了解,及时上报。
销毁制度。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对一些需要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必须从中抽出继续保存。经过严格审查,编造销毁清册,并经一定的批准手续,方可进行销毁,销毁批准权限和手续按国家规定办: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行政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报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