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全文)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全文)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第一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追寻红色记忆感知历史—记监测中心党支部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为了追寻红色记忆,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山水的。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

第一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感想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

追寻红色记忆

感知历史

—记监测中心党支部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

为了追寻红色记忆,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山水的美景,只是一片片瓦砾,一块块砖墙,却让我们感到更加骄傲、自豪。

焦庄户,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力地打击。走近介绍的展板,感受到历史熏陶。焦庄户地道战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最初只是用于掩护少量群众并储存食物,但是极易被敌人发现,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保护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焦庄户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地利用地道机动灵活地打击侵略者,开创了中国地道战法的先河。

走进地道,便能感受到曾经战争的痕迹,一个草棚、一座炉灶,都成为人民的武器。蜿蜒的地道,阴冷有些潮湿,800多米的距离,不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更具备单人掩体、陷阱、暗堡等战斗设施。一处处的精心设计,无不体现着焦庄户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行走在曲折的地道中,一人高的墙壁,有些时候还需要弯下腰,一边走,一边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战士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艰苦作战,并修筑了这样一条地下长城,他们正如电影《地道战》描述的那样,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历史的长河慢慢流淌,当年的硝烟已悄然远去,我们寻着先辈的足迹感知历史,面对这智慧与勇气铸就的画作,我们翘首仰望,那红色记忆让我们心中充满感慨,年轻的一代定会握住历史交予我们的接力棒,延续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发展的浪潮中阔步前行。

第二篇: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随感

缅怀先烈,坚定信念,提高意识,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参观焦庄户村的抗日战争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随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月5日,公司党支部组织机关党支部、机械设备公司党支部、测量中心党支部和京内部分项目党支部的10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村的抗日战争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纪念馆遗址主要展示了在战争年代焦庄户人民通过对敌斗争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这一特殊形式,同敌人开展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学习发扬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和共产党人情怀。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意识,热爱党、拥护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好本职工作,树立“学习、合作、创新、领先”意识,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来,为三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

听老师说要去参观地道战遗址,我们大家都非常兴奋。由于电影《地道战》的缘故,我一直对那些地道、对那些创意挖这些地道的当地人民充满好奇与遐想,想看看是怎样智慧的人民,能够利用自身的环境,将来犯的日本侵略军打得人仰马翻。

以前都是从历史书上和电影上对地道战有了一些了解。但不是特别明确。于是就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地道战的资料,以便参观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

现在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焦庄户地道战:

焦庄户地道战旧址 ,位于京郊顺义县焦庄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曾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军,焦庄户的地道就是平原地区人民在与日军作战中形成的,曾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焦庄户地道是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焦庄户村内及连接邻村的地道全长约33华里,内设有了望口、射击口、暗堡、大炮楼、指挥所,纵横交错、户户相通。焦庄户的民兵和群众利用地道隐蔽物资、掩护伤员、消灭来犯之敌,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奋起自卫,痛击来犯敌军和反动地主武装,使地道成为一座消灭敌人、保护自已的地下长城。焦庄户人民依靠地道创造出光辉的战绩。据统计,1943年至1948年间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6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以极小的代价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1964年,在焦庄户村建立了纪念馆,除陈列图片、资料及部分实物外,还开放了地下干道500米,供广大群众参观,使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情况。1979年,焦庄户地道战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50周年,重新修建了焦庄户地道旧址纪念馆,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写了门匾。修复后的抗敌炮楼和数百米地道,都再现了焦庄户人民抗敌斗争的业绩。

2010年10月23日,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当车慢慢驶入焦庄户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时,我们有些按捺不住了,变得异常兴奋。我们刚走进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的展览大厅,就被这眼前琳琅满目的冀东军民抗击日寇的照片、实物、图表、模型所深深吸引。听着导游人员的介绍,仿佛把我们又带回到那不堪回首的烽火岁月。

纪念馆共分4个部分。陈列内容以照片、实物为主,馆内还修建有以抗战英雄为造型的浮雕群和大型立体沙盘。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大家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地道。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非常有秩序的排着队,一个一个的进入了地道。地道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半人,高度也只有一人高,里面的空气有些潮乎乎的,地道里还有很多岔路,没有引路人的指引,恐怕真的会走不出地道来。进了地道,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人民的智慧以及人民力量的不可战胜。地道不仅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地道里还分布着许多射击孔,这些射击孔都只有一杆枪管粗细,对着交通要道,从地面上是绝对难以发现的。我们曾看过《地道战》这部影片,看到日本鬼子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子弹时,他们都傻了,根本不知道子弹是从哪儿发射出来的,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巧妙的是地道的进出口,有水缸进出口,有灶台进出口,甚至还有马槽进出口。参观的人不免发出感慨:难怪日本鬼子掘地三尺都找不着地道,这样聪明的机关只有中

国人才能想得出来。今天当我们自己身临其境时,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那样一个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之下,我们中国人没有被吓倒,运用聪明才智与日本侵略者周旋,把他们打得不知所措,气急败坏,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我们应该向领导焦庄户人民群众抗击侵略者的党员们学习,学习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主观上树立向群众学习观念,行动上主动争取并创造机会与群众接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与需求,发现群众的创造与发明,总结经验与教训,将发展与群众的需求联系起来。

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握现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全体参观人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的活动也能增强一个支部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激发人的热情和青春活力,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现在有些青少年的反日情绪越来越强烈,我觉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抗日战争纪念馆应该增加一些内容,让参观者体会到,他们所应憎恨的不应该是日本人民,而应该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让青少年知道,战争不仅会给其他国家造成灾难,也会给本国人民带来痛苦,从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

地道战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在河北平原抗日斗争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那一段在中国历史上到处是腥风血雨的日子,不忘铁蹄下山河沦陷的苦难,不忘硝烟弥漫下战争留下的创伤。

匆匆的岁月随风逝去,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们是在重温历史,记住历史,在追寻着那永远不被磨灭的历史,也是让后人沿着先辈的足迹永远走下去 ……

第四篇: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冉庄地道战遗址的感想

暑假期间,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圣地冉庄地道战,这次参观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通过参观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对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这些珍贵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桌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彼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这两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重上西柏坡,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度势,高屋建瓴的远大见树。为此,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 ,只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流血和牺牲做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第五篇:游冉庄地道战遗址

“五一”前夕,学校为了加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我们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同学们在车上有说有笑,一个个精神饱满。天空是那样明净的蓝,路旁的小树不停地向我们招手问好,春天的种子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发芽。经过汽车上的一阵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进了大门,导游阿姨首先把我们带进了博物馆。进博物馆之前,我仍在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一点也没有想到,这间房子里装满了日本人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与智慧。

1931年9月18日,野心勃勃的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日本人走到哪里,就把血腥和残忍带到哪里。仅在南京就杀死了我国30万无辜的百姓。据说,这样的惨案不计其数。

时的中国既贫穷又落后,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聪明的抗日军民想到了地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无数条四通八达的地道,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竟把地道的出口设在了锅台、井口、马槽、碾子。我不禁赞叹起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挠。

第一任党支书记张森林同志在为冉庄人民开会,讨论如何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时。李林锐——这个丧尽天良的日本人的走狗,向日本人告了密。日本人把张森林逮走了。张森林同志在日本人的强压下,丝毫没有动摇报效祖国的决心。终于,日本人把张森林同志杀害了。当时张森林同志年仅34岁。

接着,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地道。里面有灯为我们照明,可我们还是觉得黑漆漆很吓人。导游说,八路军和民兵的情况很艰苦,他们用仅有的煤油点燃马灯和煤油灯或是火把,用这微弱的光芒在地下兵工厂工作。

地下兵工厂总工有6个车间,说是车间,实际上只有几个锤子、铁片什么的,非常简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发明了榆木大炮,射程将近200米,还有让敌人害怕的连环雷。

地道里很冷,我穿着校服还觉得很凉。那时的八路军和民兵呢?他们不论什么情况下,差不多都只穿着一件单衣,他们不冷吗?

走在地道中,有很多贫口。听导游说,地道四通八达,有405个道口,总共

4.5万米长。不少地道的墙上有凹进去的部分,这是我军为了组织敌人进攻设的关口。我军会让一名士兵守在里面,如果有敌人进入,他一定不会过了这道门槛。就算敌人运气好,没有遭殃,那这地道的岔口也会让他不知身在何处,只能等着八路军为他收尸。

当我们重新回到车上,踏上归途时,来时的欢声笑语少了。我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