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第一篇: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2014年2月10日20点在央视播出,以下是整理的关于这些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1、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1926.3.12-)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受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核潜艇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杜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 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
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7、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8、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10、胡佩兰: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第二篇: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人物事迹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于敏: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赵久富: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张纪清: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陶艳波:“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木拉提·西日甫江: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肖卿福: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朱晓晖: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师昌绪: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陇海大院: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本“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爱·科学 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感动中国2014人物肖卿福】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包围,你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你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大孝之女”朱晓晖:住在车库里侍奉老爹13载】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第三篇:感动中国2015年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感动中国2015年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一、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二、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三、赵久富: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
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
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四、张纪清: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
颁奖词: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五、陶艳波: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爱心妈妈
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
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六、木拉提·西日甫江: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民警
颁奖词: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七、肖卿福: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
颁奖词: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八、朱晓晖: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
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九、师昌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颁奖词: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
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十、陇海大院: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
颁奖词: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第四篇: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2014年2月17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14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悬崖边上护梦人格桑德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的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崇仁厚德、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与精神。这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资源和软实力。
老子在世间万物中最崇尚的是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甘于处众人之所恶而无怨。格桑德吉等以柔弱的身躯彰显着传统美德和人间大爱,她传递的正能量是强大无比的,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种正能量。
格桑花开: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 她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她扎根高原,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偏远地区的孩子,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她用生命提携了边远山区孩子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她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向她学习,在我的教学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富有热情的为孩子们服务,关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快乐的,积极的,健康的成长。
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正气源泉、生命绿洲。我们不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不能不对他们鼓起掌声!在他们面前,自己觉得十分渺小;与他们对比,自己感到十分惭愧;向他们学习,会净化心灵、洗涤尘垢、提升境界,从而提高幸福指数。
第五篇:2015年评选“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物名单及其事迹之肖卿福:不惧麻风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
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说到麻风病,许多人都会望而生畏,肖卿福却和麻风病打了40年的交道。于都县黄麟乡安背康复村正是一个麻风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眼、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抹身子,将救治麻风病人之责时时记在心上,从没有过任何埋怨。
“当好麻风病医生,比当好其他医生确实更难。麻风病人也都是人,既然我选择了当医生,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为病人服务。”肖卿福这样说过。现如今66岁的肖卿福,仍然还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奋斗着。2010,肖卿福是全省麻防专业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麻风战线突出贡献奖——“马海德奖”“全省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