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第一篇: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英雄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身--中专生如何征服沃顿商学院有一个中专生,几经奋斗最终被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MBA录取。听人说,90年代,沃顿商学院连续8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它每年只在中国招收20名学生等。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

第一篇: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

英雄不问出身

英雄不问出身--中专生如何征服沃顿商学院

有一个中专生,几经奋斗最终被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MBA录取。

听人说,90年代,沃顿商学院连续8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它每年只在中国招收20名学生等等。能被沃顿录取,我想这样的成功,离普通中国人太远。

中专生名叫乔惠存,一个来自东北齐齐哈尔的男青年。

乔惠存大致经历是:15岁考上辽宁轻工学校,中专毕业,到齐齐哈尔明月啤酒集团当技术员;24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26岁在几千名求职者中被中信总部录用;29岁辞职当老板,创办咨询公司;32岁,经过两年的考试和申请,被沃顿商学院MBA录取,现在美国念书。

“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

我见到刚刚回国的乔惠存。印象中他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底,一定要做成功!我相信这句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理念,成功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错,这一特点早在上中专时就显现出来,现象是跑步。

乔惠存中专时坚持天天跑步,晨跑4年,从没间断过,他永远比同室人早起两小时。

“开始我也起不来,我们寝室8个人,早晨都不吃早饭,8点爬起来直接去上课。我想要自己改变这种习惯,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步。可第一天起不来呵,一屋人都睡着,东北冬天多冷呵,零下二十几度,一出被窝冻得要命,我坚持早起4天,好了,不再觉得不舒服。

“有种理论说,人用三周时间就能改变一种习惯,我只用了4天。再比如说我练字,我母亲说我字写得不好,将来签个字什么的多难看,我就开始练,每天值日生扫教室的时候,在一片灰尘飞扬中我练半小时书法。到后来,跑步呵,练字呵,我不觉得有多痛苦,反倒能从中找出很多乐趣。”

乔惠存的好学和自律,让人觉得近乎残酷,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做到了。像练吹口琴,他直练得嘴唇都磨破了。中专4年,几乎没看过电视、没读过小说。

“这个社会倒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会按这个标准来塑造自己。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很枯燥,但我能忍受。因为每成功一步,我都会受到鼓励,有成就感,比如像我学外语。”

16岁时,他写了一篇日记,总结了10个必须学英语的理由。他们中专的校长常说:懂技术、能管理,会一门外语,是复合型人才的标志。

“我想我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必须学好英语。英语自学我坚持了11年,从中专第二年一直到毕业,每晚我站在走廊里,用小收音机听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英语讲座,11点听完了再睡。上英语课,每次大家都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才会叫我答,他说我是班里的„英语王牌‟。

“我的动力和毅力来源于我的梦想----成功。我有成功的欲望,而且非常强烈,越强烈我越想实现它。”

英语带给他新的机会

研究生毕业后,乔惠存去了他最想去的公司中信总部。“所有的人都不信,像我这样的经历,会被中信录用,他们还不信我没走后门。在中信,我不认识一个人,只递了份简历,据说往中信扔的简历有4500份,最后只录取了9个人。

“我也好奇为什么选中了我,后来听说是因为我的经历特殊,中专毕业,又在工厂工作那么多年,还有亚冬会给我写了两页纸的推荐函……”

19岁,乔惠存的同龄人刚上大学,而他已经回齐齐哈尔,到啤酒厂上班。在工厂5年,给了他很大空间,包括各种学习。

“工厂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很差,大家只喜欢喝酒和赌博。我对他们说;第一我不会打牌,第二也不会喝酒,就坐门口给大伙儿把门吧。我申请了这样一个看门的角色,坐门口看我的《新概念英语》。利用这5年时间,我把一至四册老老实实看了5遍。”

有次,乔惠存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啤酒研讨会,会上,只他一个人能用英语跟外宾对话,所以受到瞩目,拿到了所有的演讲稿。他用半年时间把这几万字的演讲稿、专业论文翻译出来,并寄给当时的中国啤酒协会会长齐志道。

“老先生居然当天给我回了信,5篇译文全部发表。这事在我们啤酒集团很轰动,因为有史以来没人在国家一级啤酒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在乔惠存看来,工厂的机制不是按人的能力来评价、选拔人的,于是决定先读两年研究生,充实一下自己,然后再做新的决择。

考研究生,对他这个中专毕业的人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在啤酒厂开报考证明时,别人根本不信他乔惠存,还能考上哈工大经济学研究生。

考研前,他挨个儿去见导师,都不愿要,原因是没录取过中专生,怕他即使考上了也跟不上。但考试时,乔惠存的英语成绩排名第一,复试也是第一。33人报考,最后录取了3个人。

他的导师开始也不想要,但后来说:“我不在乎他只有中专学历,就看中他英语比较好。”

“现在看来,在这样一个大型国企、这样一种机械化大生产的管理模式下工作5年,对我是极宝贵的经验,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帮助。比如读书时,我的很多同学,包括现在的外国同学,都没有这种工作和管理经验,我能讲出的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

“实战”中的危机让乔惠存选择了留学

“念研究生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时我有„转正‟的感觉,我终于能进正规、名牌大学读书了。哈工大是黑龙江最好的学校,对我来讲是殿堂。入学前半年,我疯狂地学习,英语提前过关,后半年免修,这使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否则我会被困在学习里。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是1996年在哈尔滨召开,1994年底开始前期筹备。导师把自己带的5个研究生都推荐去了亚冬会,面试后,乔惠存和另一个同学留下来。

乔惠存认为他在亚冬会组委会受到的“实战锻炼”,比MBA的案例教学还管用,尤其是谈判。

“组委会刚成立时,我们什么通讯设备都没有,领导让我出去谈几台寻呼机回来,我就去了哈尔滨最大的一家寻呼台,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项目。

“人家问我赞助了寻呼机,我们能有什么好处?我说可以替你们做广告,开通一条„亚冬会热线寻呼‟专线,结果我一次拎回5台寻呼机。

“因为不够分,第二天我又去了,这次想签约它为„亚冬会指定寻呼台‟,老板说你得答应我个条件,我就签。他说你毕业后,就到我这工作,我给你一个公司做经理。我说我才25岁,他说没关系,我说行呵,结果他就签了。我又拎了几台寻呼机回去,受到领导表扬。第二天,我为这家寻呼台策划的宣传仪式轰动全市。”

当乔惠存10分钟内签下“韩国大米”为“亚冬会指定大米”的赞助合同后,当即被投资老板任命为组委会洽谈部主任。后来他们连续为亚冬会签了方便面、矿泉水、可口可乐等一系列赞助合同。

“从1994年干到1995年底,整一年,我们这个部一共谈成了1500万元的赞助。亚冬会这份工作,让我全方位地进入商业领域。在拉赞助的同时,我要帮助企业策划,它怎样利用亚冬会赚钱。到最后,我能在30分钟内,策划出一个客户满意的建议书,我日后从事咨询业的许多理念,就是那时建立的。”

“我就是喜欢干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信公司是我工作过的最好的公司,我在中信学到的东西,是我一生不能忘的。但在中信干到第3年,我想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量,而它给我的空间和我想要的有一定差距,我就决定离开了。”

1999年,乔惠存注册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京城信达”。他说干公司这3年,最大的感受是特别痛快。“我们跟客户谈判,帮企业出主意,创造了很多价值,我能看到自己帮别人赚了很多钱,当然我自己也挣钱了,否则,我就没能力支撑连续两年的留学申请,包括各种考试费用。因为我底子差,所以我考的次数比较多,光是GMAT就考了6次、雅思3次、托福一次。”

“我决定留学是在我的公司鼎盛时,我们刚接下一个展览中心咨询项目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与世界知名的M国际咨询公司和财政部下属的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公司艰苦竞争后得到的。这次成功的挑战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更带来了危机感。

“据说M公司在这个单子上花了两年时间,开始我根本没想和它竞争,我只是家小公司,它是国际--流的咨询集团,只招清华、北大这类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或是毕业于美国、欧洲名校的毕业生。”

他想与M公司合作,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项目经理的办公室,但遭到了拒绝,人家说:“我们从来不跟小咨询公司合作。”

“那咱们见个面聊聊,行吗?”他又问。

“我们没有时间。”电话被挂断了。

“我有这样的心理:当别人蔑视我、嘲笑我、嫉妒我、排挤我时,我只有一种方式来回应:我要做得更好!放下电话后我默默地想,我一定要成功!我什么怨恨都没有,既然拒绝跟我合作,那我就跟你竞争,别看我小,但我有我的优势。”

在争来生意连同自尊的同时,乔惠存也认清了去路:“我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不够用了,凭我的实力和学历,是很难跟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可能偶尔我会赢,但最终还是竞争不过人家。而且我的公司很难做大,很难超越。我要留学,我得充电。”

2002年7月,乔惠存奔向了他梦中的美国。

“美国没有我想像得好,但沃顿比我想像得要棒。从外边看,它新建的大楼,设施是全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从里边看,我所接触的同学,个个不仅聪明,而且非常优秀。半年读下来,解释了许多我以前的困惑,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理念,在这里学到的金融知识,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在沃顿,有几十个国家的人,这里交融着世界各种文化……,到沃顿读书,我想我来对了!”

第二篇:共青团出身高官汇总

——现任书记、省长(市长、主席)

注:在共青团中央工作时,至少担任过团中央的部及以上领导职务;在地方团委工作时,至少担任过地市州盟等团委副书记及以上职务

汪洋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1981-1982年 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

1982-1983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1983-1984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刘奇葆 : 现任四川省委书记

1980.06-1982.09 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2.09-1983.09 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兼宣传部部长1983.09-1985.11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党组书记,中共安徽省委第四届委员(其间:1984.02-1985.10任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5.11-1993.08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1992.02获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张宝顺 :现任山西省委书记

1979-1982 共青团中央青工部干事,副处长,副部长

1982-1985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85-1991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1991-1993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任全国青联主席。

张庆黎 :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978.6-1979.1 借调共青团中央工作

1979.1-1983.1 共青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副处长、处长

1983.1-1986.3 共青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副部长

王乐泉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区委书记

1982年3月至1986年9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副书记

袁纯清 :现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1980年1月—1984年6月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

1984年6月—1985年5 月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公室主任;1985年5月—1987年3 月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

1987年3月—1992年12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1992年12月—1997年9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9月—1997年10月中央纪委常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周 强 :现任湖南省省长

1995.11 调入团中央书记处

1997担任团中央常务书记

1998.6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7再次当选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宋秀岩 : 现任青海省省长

1983.1-1983.12 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团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3.12-1989.2 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

黄华华 :现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1982-1985年任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罗保铭 :现任海南省省长

1981.091984.11 共青团天津市委研究室主任

1984.111992.04 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

强卫 :现任青海省委书记

(1987年6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

韩正 :现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0年6月至1991年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91年5月至1992年11月,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

秦光荣 :现任云南省省长

1984.12-1987.2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省青联主席

姜大明 :现任山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1982年1月至1984年6月团中央组织部干事;

1984年6月至1986年1月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

1986年1月至1987年4月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处长;

1987年4月至1990年6月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团中央组织部部长;

1991年12月至1993年5月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3年5月至1998年2月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6年3月至1996年5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8年2月至1998年6月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孟学农:现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代理省长。

1983年11月至1986年11月,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黄小晶 :现任福建省省长

曾任共青团福州市委统战部部长、共青团福州市委书记

韩长赋 :现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省长。

1986年至1990年,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长。

1990年至1994年,共青团中央常委、青农部长。

李成玉: 现任河南省省长

1978.6-1983.9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书记、党组书记

杨晶 : 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1983.10-1985.11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书记

1993.06-1996.03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

张高丽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1970年8月为石油部茂名石油公司工人,秘书,政治部团总支部书记,公司团委副书记。)

陈建国 :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969年3月为山东省烟台小钢联工人,车间党支部书记,厂团委书记)

王三运 :安徽省省长

90年7月起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

地方领导,在青年时代,当然也是出类拔萃的、优秀的。担任过团组织的领导干部不足为怪,如果算上各省市区的常委级的干部,那会更多,

比如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1995年1月任共青团中央青工部部长;1995年10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间:1997年3月至5月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1993年9月至1997年6月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读在职研究生);1998年11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2001年6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副部长级),全国青联副主席(其间: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另一位常委徐立金——1983年9月任共青团合肥市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85年7月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1990年5月任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还有赵树丛——1978年6月任山东医学院团委副书记;1985年2月任山东医学院团委书记;1985年8月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6年1月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山东省青联主席(其间:1987年7月至1988年7月挂职任山东省临邑县委副书记);1992年8月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党组书记;1993年2月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刘春良——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宣传部干事、秘书(其间:1983年3月至9月挂职任共青团遂平县委副书记);1983年9月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再如浙江省

夏宝龙——曾任共青团天津市河西区委常委、副书记、书记;

王辉忠——曾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巴音朝鲁——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常务、副部长级)、全国青联代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常务)、全国青联主席;

李强——曾共青团瑞安县委书记;

葛慧君——曾任共青团诸暨县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诸暨县委书记、诸暨县璜山区委副书记,共青团绍兴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几乎每个省都能找出多位共青团出身的地方领导干部。

第三篇:军人出身的新村建设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大小小的实验区不下一百处,著名的有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虽然这些旨在改造农村社会的运动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评说不尽。你所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些几乎全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乡建运动中,竟然有一处军人主持的新村建设实验区,它的主持人就是段绳武将军。

务农世家出身的现代军人

段绳武原名段承泽,1897年出生于定州市高头村,“家世务农,幼年肄读私塾,聪颖过人,品德醇厚,稍长益赋雄心”。后因受武训乞讨兴学事迹所感动,改名绳武。

他15岁从军,在北洋军王占元麾下当兵,一点点靠战功升上去,老直系的王占元部被后起之秀孙传芳接掌后,段绳武成为孙传芳麾下的一员大将,先任第9师师长,后为第1军代军长。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孙传芳大败,段绳武收拾残部于泰安,后移防宣化。1929年,段部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7师,段绳武被任命为该师师长。1930年辞官闲居北平,离开了混乱不堪的军界。

段绳武第二次从军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国共二度合作,冯玉祥、陈诚都力邀段绳武出山抗日,傅作义则建议他去做军队后勤补给工作,段绳武于是再披戎装。在武汉期间,段绳武认识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而相居为邻。周恩来很重视段绳武对伤兵考察后的设想,总政治部在审查了他的报告后,决定派段绳武为“后方勤务部总政治部中将主任”,主管全国伤兵工作。

在段绳武的主持下,首先设立了伤兵招待所。在备战区设立若干招待所,从作战前线每15公里设一招待所,向后一直延伸到后方医院。第二,成立政治大队。大队队员思想较进步,到各地伤兵医院慰问演出,还教伤员识字、代写书信等各种服务。第三,成立伤兵教育委员会。聘请社会知名人士研究伤兵教育事业的设计、开展与推行。第四是建立荣誉军人(当时对伤兵的称呼)职业协导会与“伤兵之友社”,解决伤兵退伍后的生存问题。第五是设立监理员室,旨在防止后方医院、残废教养院的贪污、剥削、医疗事故的发生。

段绳武主管伤兵那三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半夜想起什么,还要把其他同事叫起来,段绳武也因此被尊敬他的人称为“荣军之父”。但是在他44岁英年早逝后,国民政府后方勤务部这一项工作从此空缺,但他开创的荣军事业却没有就此止步。

创办“河北新村”

1931年夏,段绳武开始到包头创办实业,经营电灯面粉公司。遂又亲临河套实地考察,发现包头到宁夏之间,不仅沿黄河土地肥沃,还可通汽船航行,即写报告呈交山西军阀阎锡山,经批准后购置了一艘名为“飞龙”的汽船,开始在黄河包头至宁夏段试办航运。同时经营电灯面粉公司,还在包头周边洼地试种水稻获得了成功。

1933年夏,黄河在冀、鲁、豫三省先后溃堤,沿河地区遭受洪灾,尤以河北省长垣(今属河南省)、濮阳(今属河南省)、东明(今属山东省)三县灾情最为严重。段绳武得悉情况,速回河北省,与省内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名流(如末代状元刘春霖)联络,发起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以垦发边荒、救济贫民、建设新村为宗旨,实施向西北河套地区移民。

同年冬季,段绳武就移民事宜上书河北省政府,取得省政府支持,下文明令各县协助办理。但因当时官场流弊,地方官员都想乘机捞点油水,捞不到油水就不积极宣传、办理,一些人又对段绳武移民西北持怀疑态度,第一批只移民30户,又多抱着到大西北发财的动机,目的达不到多数又返回原籍或别走他地。1934年春,段绳武亲赴灾区各县动员,从长垣、濮阳、东明三县移来第二批灾民320人,安置在包头东南郊南海子。1935年春,又移来第三批河北灾民457人,先后安置于萨拉齐新农试验场和包头南海子。同年5月,段绳武又组织了第四批河北移民331人,多来自长垣、濮阳,另有开州、深县、安平、肃宁等县人氏,被安置于河套五原西20公里的新公中和曹柜。

为安置这些移民,移民协会花两万元钱向五原地商王同春之子王乐愚购置了700多顷“永租地”(即地商向达拉特旗王爷包租的具有永远耕种权的土地),其中有当时可耕地200多顷,其余皆为枳芨丛生、红柳遍地的荒漠碱滩,茫茫一片,实际有800余顷。移民一到,段绳武即抓紧时间组织生产,青壮年劳力挖渠播种,妇女儿童割红柳刨枳芨,割了红柳刨了枳芨,一是有利于垦荒耕种,二是红柳、枳芨可用作烧柴,还可编织盖房用的笆子或制作农具。由于组织得力,大家积极性高,当年不误农时地播种了数十顷大秋作物,秋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让3万多口人有了饭吃,也由此安顿了人心,有的灾民便给老家的亲友写信,说这地方“棒打兔子瓢舀鱼,灶火圪??逮沙鸡”,是个养穷人的好地方。第二年和第三年,又有一些农民陆续迁移而来。

据统计,自1933年冬至1935年夏,河北省移民协会组织了4次移民,共移330余户,1100多人。开支安置费9万多元,除河北省灾区救济会拨款5万元外,其余皆为移民协会募集。按河北移民协会相关条例规定,移民一到,即按户拨田贷款,每户土地100亩,贷款400元。第一年自由组合,开荒垦殖;第二年起,可独立经营,至还清400元贷款后,即可成为自耕农。移民对此“耕者有其田”的做法很是满意。

移民基本安顿下来之后,自1935年4月起,段绳武开始组织实施“新村”建设。首先在包头南海子西南数里处,建立了“河北村”;1936年,又在五原新公中东南建立“河北乡”。“河北乡”由南、北、中3个村子组成,南村30多户,多为长垣、濮阳、开州县人,以时任河北省民政厅长张吉墉之字幼青命名,称幼青村;北村最大,有五六十户,亦多为长垣、濮阳、开州县人,以时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哲元之字明轩命名,称明轩村;中村40余户,多为深县、安平、肃宁县人,以时任河北省主席冯治安之字仰之命名,称仰之村。新村建设为统一标准,四面筑四方围墙,迎南居中开大门,围墙四角筑有炮台,以防匪患;村正中为公共活动场所,有花园、运动场等,运动场中心立一高高的木架,上悬一个为招集村民集合时敲响的大钟。北面靠围墙与南面大门遥遥相对,修盖一溜20多间正房,正中为村礼堂,兼作小学教室,两边分别为村公所、合作社、仓库、碾坊、磨坊及其他手工业作坊,还有车棚、畜圈等。村内四处,按一定距离,分建村民房舍,一排排井然有序,每户房前留一块空地,供住户种菜,并专有一条小渠引水入村,供各户浇灌菜地。“河北第二新村”南、北、中各村分设村长、副村长,管理村中大事;还建立了村民大会,负责村长的选举和罢免,以及制定或否决村民公约等事宜;另有监察委员和调解委员,分别组成监察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各司其职。以上属村级权力机构,另外还有以下群众性组织:

自卫团,组织和训练青壮年村民,负责维护本村的治安保卫。经段绳武申请,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拨给步枪100支、手榴弹50箱,供“河北第二新村”自卫团使用。

教育委员会,负责办学,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段绳武曾到山东曲阜、泰安、唐邑等地考察,回来后倡导以“武训精神”募集资金,先后在包头南海子和五原新公中两个新村各建了一所小学,学校实行半农半读,授课与生产劳动结合,学以致用。

良心省察会,负责对村民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比如让村民通过到礼堂瞻仰挂在墙上的孔子、孟子、关羽、岳飞等古代圣贤和英烈的画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激励忠勇爱国的志气。同时还组织村民绘画、赏画、唱歌、演戏,扭秧歌、踩高跷――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给村民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村民自治会,公举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村民自治会,以自治的方式协助管理村里诸多闲事,如劝说和监督村民戒吸大烟、不赌不娼、不盗不劫、安分守己、勤俭持家,还要说服村民节约存粮,以备灾荒。

此外还建有合作社,分信用、供给、运销、利用4个分社,分别负责办理村民储蓄、物品供应、农副产品销售以及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等方面事务。

就这样,昔日的段师长,变成了段村长。他把全家都带到了荒原上,脱掉皮袍皮鞋,布衣蔬食,跟农民一起劳动,一起开荒。他为开发包头把个人全部资产消耗殆尽,全家搬到“河北新村”后不久4个儿子都染上肺结核,并发脑膜炎,因当时包头缺医少药,其中一个患重病的儿子终于不治埋在了转龙藏的地方。另三个儿子在送到北平亲戚家一个半月之后,妻子王庚尧收到了三个儿子全部夭亡的噩耗,身边只留下2个女儿。

移风易俗集团结婚

“河北新村”在解决青年村民婚姻大事方面,也有移风易俗之举。新村建立之初,移民中男多女少,一些青年男子的婚姻就成了问题。为此,在七七事变前,段绳武与北平救济院取得联系,得到院方热情支持,愿将院内抚养成人的孤儿女子嫁到新村。于是他在新村选好单身青年男子,每人照一张照片,寄往北平救济院,院方将这些照片发给院内的当嫁女子,女子们看照片选人,选好了就将照片带在身上。然后由新村和救济院共同负责,护送这些女子来到新村,凭所带照片认夫,结婚成家。这些女子从北平动身时,新村给每人两件布袍、两身单衣作为嫁妆。北平市政府也出资给每位姑娘买了一件旗袍、一个柳条箱作为陪嫁。

以此方式,1936年冬和1937年夏,两批共从北平救济院接来30名女子,第一批10名女子,均嫁到包头南海子的河北第一新村;第二批20名女子,则嫁到了五原新公中的河北第二新村。这第二批20位姑娘离平来绥时,正值北平市政府组织“1937年暑期西北考察团”到绥远考察,有关方面通过联系,便决定让这20名姑娘随考察团同行,考察团也便接受了顺路护送这20名姑娘到绥西结婚的任务。

当旅行团一行到达五原时,七七事变已经爆发,绥西各地也同样掀起了抗日热潮。就在这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的气氛中,考察团护送20位姑娘来到新村,目睹并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她们的婚礼。

1937年7月18日太阳升起之时,在河北第二新村中村即仰之村,几辆牛车拉着身着浅色旗袍的新娘们来到村中广场,身穿白褂蓝裤的新郎们早已在这里等候,他们带有羞涩的目光瞄着自己的新娘,怀抱鲜花的儿童最先迎上新娘,把刚从田里采摘来的带着露珠又散发着清香的豌豆花分送到她们手里。然后新娘们手捧鲜花,和各自走上前来的新郎一起,并肩走入礼堂。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北平和新村的父老乡亲,然后夫妻对拜。婚礼结束,全村百姓热情欢呼,大家拥着20对新郎新娘,扛着锄头或钢枪到村中广场,喊着口号游行了一番,以表民众的抗日热情。还有的手持钢枪的新郎与手捧鲜花的新娘请考察团的记者给照了合影。

1940年7月,段绳武因劳成疾在重庆逝世。临终前呓语,依然说,我要回河北新村,做村长去。段绳武建立的河北新村是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波力量,也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绝无仅有的由军人而为文化建设的罕例。历史的风尘掩盖不住曾经的辉煌,段绳武和他的新村事业终于浮出了水面,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第四篇:家庭农场注册登记

我市首家以企业形式登记的家庭农场在兴城诞生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前,我市首家以企业形式登记的家庭农场在兴城成立。

4月25日,缙云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东渡镇梨仓村的德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给合作社负责人麻虎强发放了工商营业执照。

德强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也是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设施最先进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有水果、蔬菜品种五十多个,总面积超过500亩,常年雇佣劳动力80余人,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触动了麻虎强,在缙云县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多方协调下,他向缙云县工商部门提出了注册家庭农场的申请,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缙云县工商局副局长 丁晓民:我们“家庭农场”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对农村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对这块登记有非常大的需求,所以说我想还是加大对这块的指导,做好登记的绿色通道,方便登记。第二个是加强对已经登记的家庭农场做好扶持的服务,比方说家庭农场的一些品牌服务。

有了家庭农场这块牌子,麻虎强更加坚定了把农场做大做强的信心。

缙云县德强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麻虎强:现在我们在尝试蔬菜配送这块服务,争取把我的基地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家庭农场。

第五篇:家庭农场登记承诺书

申请人申请办理(填写名称)家庭农场登记,拥有种(养)殖经营规模如下(根据有关文件详细描述规模情况):。

现承诺本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其他经营条件、经营模式符合家庭农场有关规定,若出现不符合家庭农场规定情形的,将及时办理有关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1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毕业生登记表家庭出身(大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