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及优化研究
一、研究背景
高职旅游类专业是旅游、管理学和文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 它包括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 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 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 再加上旅游企业常常面临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境, 故不管是旅行社、景区还是酒店等旅游企业大多希望与学校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1]。可见,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有着巨大的天然优势和必要性。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宜兴, 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鉴于上述情况,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开始探讨适合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旅游旺季, 旅游企业工作人员需求数量上升, 导致员工高负荷运转, 不仅影响到员工满意度, 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相反, 旅游淡季, 旅游企业工作人员需求萎缩, 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冗余, 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作为旅游人才的供给方, 采取“淡进旺出”方式, 在旅游旺季将学生安排在企业进行实践, 旅游淡季学生回到学校进行教内教学, 不仅可在旅游旺季助地方旅游企业一臂之力, 促进地方旅游企业的良性运作, 推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岗位实践机会, 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淡进旺出”的内涵特征
(一) 旺季企业实践, 淡季校内教学
旅游行业季节性明显, 虽因地域差异各地旅游淡旺季稍有不同, 但总体来说, 一年当中以3月份~5月份、10月份为旅游旺季, 旅游客流以“春节”、“五一”、“国庆”等公休假为高峰。文章“淡进旺出”中的“淡”指的是旅游淡季, “旺”指的是旅游旺季。“淡进旺出”就是在旅游旺季安排学生在企业实践, 旅游淡季安排学生在学校上课。
(二) 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企业实践和校内授课由校企共同实施 (见表1) 。考虑到学生一年级以公共课为主, 故一年级只安排一周的企业观摩, 意在让学生对专业岗位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因为第三学期学生进行导游资格证考试, 故未安排企业实践, 集中校内教学, 以期提高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
三、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现状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从2012年开始实施“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模式, 涉及学生数量520人。模式实施以来, 学校与宜兴建工国际旅行社、宜兴运通旅行社、宜兴春光旅行社等12家旅行社,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宜兴竹海风景区、宜兴云湖风景区等6家景区, 宜兴花园豪生酒店、宜兴艾美酒店、宜兴帕佛伦斯酒店等5家酒店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并开展了系列合作。
(一) 专业指导委员会决策专业建设事宜
旅游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 且由行政部门领导作为负责人。一方面加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规范和协调功能, 积极发挥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领、指导作用, 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另一方面, 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 校企进行课程改革, 共同实施课程教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项目式教材、多媒体课件、项目案例等教学资源, 研讨教学方法和方式。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为了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网络课程, 通过网路平台, 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沟通交流。
(三) 校企互兼互聘, 互帮互助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 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并为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研讨解决方案, 也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这不仅增长教师的科研和专业技能水平, 为今后更好教学奠定坚持基础, 而且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服务质量,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做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四、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实施四年多, 为了对模式进行总结和优化, 对2014级——2017级学生及合作企业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的形式进行, 共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问卷195份, 问卷有效率达到96%, 为了保障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 且因三年级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较长, 所以学生比例较大。调查组针对8家旅行社、4个景区和4家酒店发放了问卷48份, 并进行了详细访谈, 有效问卷达到100%。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学生和企业对“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 企业实践时间有待调整
通过调查显示, 高达76.3%的企业对“淡进旺出”实践时间的安排不太满意。大多企业反馈, 从企业实践时间方面来说, 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未安排企业实践, 且第一学期实践时长只有一周,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淡进旺出”体制, 希望每个学期旅游旺季都能安排一定的实践时间, 并且每学期的实践时间可以循序渐进, 从少到多。这样既不影响理论课程的教学, 又可以增加学生和企业的接触机会, 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企业岗位的工作能力。
(二) 实践方式需进一步优化
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学生认为第四学期直接顶岗实践压力比较大。大多学生反馈, 实习之初由于对企业了解不够, 且对岗位的具体操作流程不太熟悉, 再加上企业一般不安排跟岗, 要求直接上岗, 所以工作压力较大, 问题也较多, 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甚至影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知, 学生希望能够在刚进入企业时安排一阶段的跟岗实践, 对企业岗位操作熟悉后再顶岗;同样, 大多企业也反映, 虽然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整体专业素养较高, 但大多数学生在实践之初不能完全胜任工作,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再加上实践时间较短, 所以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困扰。
(三) 学生在实习单位的稳定性不够
“淡进旺出”方案实施过程中,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学校确定实践单位名单后, 由学生自行选择实践单位,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每学期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实践。当被问及学生是否三年会在同一家单位实践时, 高达82.6的学生选择“否”, 主要原因归结为:首先, 大多学生希望自己在校期间能够多接触一些企业, 增长见识;第二, 学生认为在同一个单位实践会觉得无聊, 多换几家单位可以感受到新的环境和氛围。学生频繁更换实践单位, 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便, 这一结论在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 高达96.4%的企业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固定在某一企业进行实践。多数企业认为, 学生到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锻炼后, 对工作岗位从陌生到熟悉, 刚能够独立顶岗的时候, 学生就选择更换单位, 无形中将企业当做了培训机构, 这对企业方是不公平的。
(四) 校企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初, 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了系列规章制度,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出现制度流于形式, 未能完全执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认为校企在实习生实践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 在调查中58.6%的企业认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较强, 但是整体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学生的敬业精神较差, 做事马虎且态度较差, 更有部分学生以自己是实习生的身份为理由, 不愿意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不接受企业管理。第二, 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不够;第三, 企业安排给实习生的工作强度较大, 且对实习生的人性化关怀还有待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 学生虽然从学校走向企业, 但在思想意识中, 大多学生认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员工, 所以经常会以实习生的身份讨价还价, 以期逃避企业管理;第二, 部分指导教师职业素养不高, 责任心不强, 不重视学生实践指导;第三, 学校专业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 很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过旅游管理工作就进入高职院校任教[2], 企业实践技能水平不高, 对学生实践技能指导力不从心;第四, 学校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够, 导致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在实习之处安排学生直接顶岗, 并按照一般员工的劳动强度要求实习生。
五、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一) 优化实践时间、长度和方式
“淡进旺出”要优化, 实习时间、实习方式、实习时长等是较为关键的问题。首先, 为了能够让学生和企业双方更好的认知, 应该增加其接触机会, 在实习时间方面做到每个学期都有出有进;第二, 学生在上岗之初, 独立胜任岗位的能力还不足, 所以在实习方式方面, 应该采取循序递进的方式, 从企业观摩到跟岗实践, 再到独立顶岗;第三, 为了兼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 校外实践总时长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 故在控制校外实践总时长的基础上, 可以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实习时长也逐步增加, 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在岗位的实践机会, 又可以为企业输送真正的劳动力。
(二) 引导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正确认知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是学校之外的另外一个学习场所, 但因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与学校的教学性质截然不同, 企业不仅提供学生实践技能知识, 同时也要求学生能有回馈。所以在专业教学中,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实践, 逐步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服从企业管理的良好职业素养。
(三) 组建优秀的校内外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基础之一, 为了能够保障校内外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必须组建一支既通理论, 又精实践的教学团队。但是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大多直接来自于高校, 企业实践经验较少, 甚至绝大多数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为零;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虽然实践经验丰富, 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 且有部分技术能手学历均在本科以下。这就要求校企教师共同沟通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企业教师增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教师增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并且一方面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研讨交流, 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先进企业培训交流。
(四) 优化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包括管理制度与相关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校企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 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相关规章制度, 并且制定详细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相监督约束的合作体制和评价方式, 保障学生保质保量上岗、企业合理安排实践、学校积极督导学生。
摘要:旅游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特征,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以“淡季校内教学, 旺季企业实践”为核心, 探索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近六年的实践, 专业建设和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 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前期经验和教训的分析, 提出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以期在推动学院旅游专业发展的同时, 为其他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专业,淡进旺出,人才培养,高职
参考文献
[1] 王玉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路径研究[J].度假旅游, 2018 (10) :153-154.
[2] 李亚男.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10) :209-210.
[3] 姜海涛, 王艳丽.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旅游类专业“134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28)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