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集锦)

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集锦)

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无论你是身处校园中,还是已经踏入社会,汇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一般而言,汇报的内容既包括对成绩的概括,对于不足的总结,以及对下一阶段目标的计划和完成方法的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

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

无论你是身处校园中,还是已经踏入社会,汇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一般而言,汇报的内容既包括对成绩的概括,对于不足的总结,以及对下一阶段目标的计划和完成方法的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旅游发展大会汇报材料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筹备情况汇报材料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第五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筹备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切实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旅发大会(以下简称“旅发大会”)各项工作,***市根据旅发大会工作要求,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旅发大会***市筹备情况汇报如下:

一、筹备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协调。

一是成立了***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和第五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工作组,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工作组、会务接待组、项目产业组、旅游产品及公共服务组、后勤保障及环境秩序组、交通安保维稳组等七个工作专项组,具体负责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和旅发大会筹备工作;二是细化工作方案,制定了总体方案和工作组方案,并对应各组职责细化了综合协调组工作方案、宣传工作组工作方案、项目产业组工作方案、旅游产品及公共服务组工作方案、后勤保障工作方案、医疗保障方案、环境秩序工作方案、安保方案、安全保畅方案、外事工作组方案等10个子方

- 12检查电梯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四是在活动期间选派监管人员执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驻点监督工作,对采购的重点食品及其原料进行抽样检验。对食品加工制作重点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加强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餐饮加工制作环境,冷菜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事前监督检查,填写检查笔录和监督意见书。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五是医疗保障方面,实行现场救援和分级转诊制度,伤员经现场医疗保障组现场处置后,由各医疗保障组根据伤情结合接诊医院条件进行分级转诊。六是对承担接待任务的酒店集中开展住宿场所卫生和生活饮用水专项检查活动,对接待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测,对检查中发现的公共卫生和饮用水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降低突发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组织对接待酒店住宿场所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确保活动期间住宿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二、需请求***政府解决的事宜

(一)嘉宾邀请事宜。请以***政府名义邀请东盟国家主管部门、旅游协会、旅行社及行业知名人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和全域旅游山地旅游权威专家、学者;省旅游发展委、省文化厅、省扶贫办等领导;对口帮扶***的政府和企业领导,金普新区管委会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人和旅游部门负责人;重庆、广州、长沙、武汉、成都、昆明、杭州、南京、石家庄、张家口、海口等主要客源地旅游部门负责人;省内各市(州)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人和旅游部门负责人,贵安新区管委会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人和旅游部门负责人;国内优强旅游企业及旅行社负责人。

(二)旅发大会经费事宜。旅发大会***市活动经费预算共计***万元,其中综合协调组***万元,宣传工作组***万元,会务接待组***万元,旅游产品及公共服务组***万元,后勤保障组***万元,交通安保维稳组***万元。

(三)车辆事宜。请市政府帮助协调***辆考斯特、**辆导播车。

- 5 -

第二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言材料

挖掘旅游潜能 提升景区品味

推动新浦旅游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新浦区人民政府

(2010年3月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年来,新浦区在市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朝阳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到350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总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6.4%。

一、夯实基础,措施到位,推动新浦旅游业发展攀上新台阶

新浦旅游资源丰富,有江苏第一飞瀑、以奇山奇水著称的渔湾,有以奇树、奇石享誉四方的东磊,有江苏“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之称的孔雀沟,有“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陇海步行街,其中渔湾景区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区,东磊景区2009年被评为“AA”级风景区。新浦区现有星级宾馆26家,旅行社69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13家、国际旅行社1家。近年来,为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我们主

1要做了“四个重抓”:

一是重抓景点规划开发。2009年,全区先后投入资金300万元,编制了新浦区“十一五”旅游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目标、新浦区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思路研究、渔湾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策划方案、东磊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策划方案、丹霞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年在建或已完成重大旅游项目11个,总投入近9000万元,其中景区投入资金2110万元,对东磊、渔湾、孔雀沟等3个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云台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孔雀沟生态园等被评为省级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加大对星级宾馆的升级改造,提升接待服务水平;特色鲜明的婚庆文化主题公园——青年公园建成并开放,深受群众好评。

二是重抓旅游管理体制。全区将旅游资源由乡村管理调整为区级管理,统一由渔湾风景区管委会管理,对南云台山片区渔湾、东磊、孔雀沟、舜帝陵等景点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旅游开发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重抓旅游宣传促销。精心组织赴外促销活动,宣传促销遍布全国10个省20个地区,与中国旅行社等200余家旅行社签订观光游览协议,连续7年开通冠名为“渔湾号”的郑州至连云港、武汉至连云港的旅游专列,客源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成功举办7届渔湾民俗风情节、3届玉兰花王观赏节,渔湾、东磊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此外,指导渔湾景区、东磊景区、孔雀沟景区纳入全市旅游“一卡通”,拓展本市旅游客源。

四是重抓管理服务水平。坚持“服务、安全、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理念,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引进与培训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广泛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诚信服务形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虽然近年来新浦区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交通制约。云台山外部交通不畅,一直无法协调徐连高速渔湾出口、242通道出口,制约了景区发展;南岛路作为通往渔湾、东磊等景区的主要干线,道路情况较差,造成游客出行不便,严重影响景区整体形象。二是资金制约。我区景区收入主要依赖门票收入,只能确保基本运转,加上区级财力有限,造成旅游景区投入小,景区层次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整体宣传氛围不浓。在市区部分交通干道及场所缺少旅游公益广告以及交通指示牌。

二、再接再砺,扩大影响,力求新浦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后一段时期新浦区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紧紧抓住全市沿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全市加快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和全区加快建设“实力新浦、美丽新浦、和谐新浦”的奋斗目标,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花果山、渔湾两个国家“AAAA”风景区的金字招牌,发挥《西游记》、《镜花缘》两部名著效应,深度开发名山名水名著资源,放大名气、吸引人气、聚合财气,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游、宗教文化游和农业观光游,着力建设渔湾山水风情区、东磊人文风景区、南云台农业生态区,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生态旅游转变,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新浦打造成为全省特色旅游强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为完成上述思路和目标,全区将重点在四个方面求突破:

1、深度挖掘资源,在打造特色精品上求突破。协助全市完成大花果山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指引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精品,以特色取胜,切实提高我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对渔湾景区进行后续开发,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将渔湾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避暑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型风景区,打造成苏北的张家界、华东的避暑山庄;发挥《西游记》、《镜花缘》两部名著效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重点将东磊景区建设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宗教文化、体验休闲于一体的“镜花缘”主题风景区;加紧研究开发孔雀沟生态旅游资源,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高起点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观光生态园,将孔雀沟打造成高层次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2、狠抓机制创新,在推进旅游多元化上求突破。首先,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依托区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资本开发建设旅游项目,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景区开发,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破解资金瓶颈。近期重点抓好樱桃谷景区、西隅生态园等一批在谈项目。其次,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在加快渔湾、东磊景区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的同时,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重点加快绿源观光农业园建设,启动孔雀沟农家乐项目,大力推介云台农场生态示范区及振兴花卉园,满足游客和市民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生态旅游转变。第三,大力推进客源市场多元化。坚持“政企联手、区域联盟”的机制,继续开展高密度、高强度旅游宣传促销活

动,在巩固苏南、中原客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上海、山东等地区的宣传促销力度,强化与上海、山东旅游界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入华东旅游市场。坚持以节造势,精心策划、包装和组织好南云台片区蔬果采摘节、玉兰花王观赏节,提升活动品位、扩大影响,以节活市、以节聚客。

3、完善配套功能,在延伸旅游产业链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以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在完善城市功能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塑造优美的旅游城市形象。围绕丰富和提升旅游六要素,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注重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酒店,加快苏宁广场、金鹰大厦、国贸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以高星级宾馆为主导、经济型饭店为基础的游乐住宿接待体系。进一步放大陇海步行街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推进万润商业街、巨龙路商业街以及盐河南路餐饮一条街等特色街建设,打响陇海商贸商务区放心消费品牌。充分依托云雾茶、樱桃酒等特产优势,加快万亩茶园、樱桃谷建设,深度开发一批以西游记为主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4、规范行业管理,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上求突破。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调控,大力推进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强化服务教育。加大旅游培训力度,在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增进“两情”、转变“两风”的活动,着力增进对行业的热爱之情、对游客的关爱之情,改进行风、改进工

作作风,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游客创造舒适、自由、安全、放松的旅游环境。

三、对加快推进新浦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我区于2008年成立了渔湾风景区管委会,对南云台山片区渔湾、东磊、孔雀沟、舜帝陵等景点实现统一管理。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议参照连岛度假区管委会、温泉度假区管委会,将渔湾风景区管委会批准为副处级单位。

2、尽快出台大花果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修编,南云台山片区各景点无法开发建设,建议尽快出台大花果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加快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一是完善云台山内部旅游交通网络,改变沿山转看景区状况,增加游客驻留景区时间,目前急需打通花果山景区到渔湾景区道路,构建以花果山为龙头,发挥渔湾、东磊特色的“大花果山”旅游格局。二是完善外部交通系统,积极争取徐连高速渔湾出口、242通道出口,拓宽南岛路,使其成为城市南部市政道路。三是提升旅游线路对游客集散功能,在旅游旺季增加专线密度,尽快开通高档次旅游客车专线。此外,在全市车站、码头成立游客集散中心。

4、加大旅游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区自筹资金投入景区建设,但是与景区建设发展需求相比,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目前,省旅游专项资金分配面广,分配额少,建议设立市旅游发展资金,集中有限资金,每年重点扶持1-2个景区建设。

第三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精神汇报提纲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精神汇报提纲

一、会议概况

市政府于2011年6月27日在临沂宾馆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期一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作重要批示。会议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主持,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市政协副主席杨爱华,市政府秘书长钱迎伟,市旅游局局长支富增出席会议,各县区县区长、分管县区长、市直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各县区旅游局局长及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旅游度假区、旅行社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市政府秘书长钱迎伟传达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同志的重要批示,沂水县作了典型发言,市旅游局局长支富增作了表态发言,沂南县、平邑县、蒙阴县、莒南县、临沭县和山东龙冈集团分别作了书面经验介绍,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了有关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分别作重要讲话。

二、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同志的重要批示,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的重要讲话中。

(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

张少军在批示中肯定了“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工作,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张少军在批示中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我市是旅游资源大市,开发潜力巨大。要把旅游业作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来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快发展旅游业,一靠高水平规划引领。大力度整合资源,深层次开发资源,编制一流的规划,打造一流的产品。二靠大项目带动。引进知名大集团开发运营临沂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抓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三靠宣传推介。将临沂整体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介有机结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临沂旅游的影响。四靠精细化管理服务。强化服务意识,以精细精致精品体现特色。

(二)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同志讲话精神

于冲局长的讲话主要分为什么要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作用以及对临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

于冲局长指出,发展服务业,必须高高昂起旅游业这个服务业的龙头,使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临沂市在“水”和“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了“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人水亲和、城水相依”的城市亲水特色。希望临沂市率先成为以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临沂物流、水城发展的翅膀;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要把旅游消费培育成拉动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消费是增量消费,要把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要打好红色游、历史文化游、生态游“三张名片”,整合营销资源,拉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增强城市

旅游的吸引力。就沭河古道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于冲局长指出,要整合古河道、古战场、古驿道、古村、古树、古墓、古温泉等资源,打造以古代文化遗存加现代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区。

(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同志讲话精神

张务锋在讲话中指出,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发展旅游业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具体要求。指出,旅游业是引领性强、综合效益高的“朝阳产业”,必须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和先行产业全力推动发展。近几年,我市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突破口,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建设景点景区,完善配套服务,取得很大成效。被誉为山东旅游第三极,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等称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总的要紧扣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四三二一”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商文旅引领”战略,坚持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塑造精品、彰显特色,加快打造“好客山东、亲情沂蒙”旅游形象品牌,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

要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为目标,突出规划引领、产业升级、服务配套和宣传推介“四大重点”,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做好做实规划策划,统筹规划城乡旅游业,统筹规划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统筹规划高质高端高效旅游产品;要做精做强产业产品,在“龙头”景点

景区建设、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旅游业态上求突破;要做全做优配套服务,健全旅游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手段,推行人性化服务,努力让游客吃得可口、住得舒适、行得方便、游得有趣、购得实惠、玩得开心;要做足做活宣传推介,搞好形象宣传,打造精品线路,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区域合作,实施促销奖励,推进沂蒙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走向全国、全世界。要创新政策举措,健全组织保障、工作联动、多元化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全市旅游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汇报好会议精神

立即向县政府领导全面汇报会议精神,向局党组会议及全体人员传达会议精神。

(二)落实好会议精神

充分发挥沭河生态优势,结合两岸人文资源,积极整合东岸大官庄清代地主庄园、陈官庄周汉古墓群、荞麦涧村大汶口文化遗址、石门驻地、“石门夜雨”景观、天河生态园林场的北方小九寨和西岸的岌山恐龙地质园、曹庄常林钻石发现地、白垩纪岱涧红石地质园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 “中国北方漓江”—沭河古道风景旅游区,以推动我市沭马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四、亟需解决的事项

1、增加宣传促销经费和人员编制

2、近期将拟定沭河古道植被景观改造提升规划,还原其原生态景观,确定古道两岸规划开发建设控制线、绿道、两岸滩苇植物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将充分利用沭

河古道的枯水期完成沭河古道绿化工作,在河道内广堆沙舟,栽植芦苇、柳树、凤杨树等,切实打造好河道水景。

3、加大对沭河古道的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边规划边建设、边建设边招商、边招商边推介、边推介边旅游”的工作方法,大手笔规划,大思路开发,尽快将沭河古道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的旅游亮点,并争创国家

AAAAA级景区。

第四篇:乡村旅游发展汇报材料

光雾山镇人民政府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3年我镇乡村旅游开始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截止2010年我镇共有农家乐45户,接待能力达1400余人,宾馆7家,接待能力1500余人。今年共因世博会的召开、景区建设、连续下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游客数量有所下降,共接待 游客5万余人,预计至 红叶节后,共接待游客约18万元,实行旅游收入720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约3000万元。

二、具体做法

1、坚持建设符合总体规划。在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聘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编制了《光雾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都是请镇规划建设科同志现场放线,设计图纸,在基础上就确保了不乱修乱建现象发生;

2、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及集镇建设相结合。参观总结了剑阁、苍溪等地的新农村建设风貌特色,对全镇及农家乐按照“川北民居”风格进行整体风貌改造,盖小青瓦,做坡屋面,统一墙面色调,画穿斗结构图案,白粉墙、座脊、色檐,万字格门窗,墙壁贴半圆木,提升了居民住房形象。

3、加大乡村基层

基础设施建设。昨年加大资金倾斜投入。昨年我县共投入6000万余元对进行建设。集镇和桃园寺新建广场,建垃圾处理厂及废水处理厂,新建了公共休闲服务设施、标志标牌、三星级厕所、街道统一铺青石板,统一绿化,完成了对桃园景区的道路黑化,感灵寺至大营村的道路硬化,铁炉坝到大坝的道路正在硬化之中,龙王村、普陀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

3、加大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展乡村旅游品位。、风管处、县委党校、旅游局、就业局等每年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营销、卫生、安全、统计、政策理论、服务技能等培训1-3次,并经常性带领专家深入业主进行现场操作指导。

4、加大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我们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因此风管处加大了环境资源的保护,设立有环境资源保护科,在各种会议上进行环境资源保护宣传,并引发小册子和宣传卡,让老百姓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5、加大乡村旅游整体品牌提升力度。我镇拟将铁炉坝、彭家坝、大坝、集镇分别逐步打造为三星级、四星级乡村酒店,目前正在打造阶段。

6、加大乡村旅游管理。制作统一的店招及标志标牌,按服务质量及硬件设施等统一评定等级,成立了农家乐协会,由农家乐协会统一组织协调,相互交流,外出参观,对外营销等。

7、加大政策倾斜。对异地搬迁进入集聚地的,实行移民政策,对实施统一风貌改造的,给予政府适当补贴,并给予信贷优惠。

三、效果明显

一是百姓思想观念的得到转变。我镇曾经是典型的山区,农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冬天打猎,夏季捕鱼,稻田很少,全镇插秧面积仅仅56亩,耕地也少,主产玉米、土豆,过年就仅仅是包谷馍馍沾蜂蜜,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很多一辈子都走不出居住的是大山,思想观念也得不到解放,通过政府引导和辅助,第一批经营农户开始尝到了甜头,迅速带动了其他农户也干起了农家乐;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服务质量和价格是任何营销永不变的主题。环境条件的改善可以大大提升回头客率。农家乐凭着地势的宽广,地理自然条件的优越,庭院都是芳草萋萋,绿树成荫,室内整洁美观,干净明亮,在提升服务质量 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三是缓解景区接待压力。光雾山全镇共有农家乐40余户,预计今年9月底达到70余户,。每户住宿接待能力大部分在30个人左右,多的可达80个,生活接待能力每户一次性在100个左右,住一晚、吃三餐,价格一般淡季在70左右,旺季在160左右。有棋牌、篝火晚会等服务项目,也可免费体验农事活动,免费品尝庭院野果。四是促进了干群关系和谐。通过农家乐的致富作用,农民深刻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干群关系更为和谐。

四、存在问题

(一)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只是吸引部分高消费的游客,而对于如何搞好低层次要求,包括做好旅行社的营销还欠缺思索。

(二)客人切身体验农事上欠缺,让游客感到除了打牌没有更多可参与的事情。

(三)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四)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文化节目品种单一。

五、发展设想

一是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维护景区形象。从游客的利益、经营户的利益、行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制订出台区域评比标准,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二是统一规划,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实力。乡村旅游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现有的蛋糕做大,必须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改造,集中升级。破除乡村旅游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局面,靠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

三是宣传引导,监督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我镇的乡村旅游是以光雾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和载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这是生存之本。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督促业主自觉养成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政策要求实施。

第五篇: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10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09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12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迎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青海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了文化品牌。2011年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活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9.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34.75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12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 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策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二)“明长城遗址公园”极具旅游潜力。大通“明长城”是现存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壮观的明代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近年来,我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将明长城保护与利用开发作为一

2 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

3 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10余次,实地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甘肃省永靖县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10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发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10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西宁市2011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11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4 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1000套,制作明信片2000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体现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犷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00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五)以高效化的宣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动员和组织全县旅游、宣传、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借助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利用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了大通旅游知名度。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印象大通》、风光摄影集《山水大通》、花儿歌谣集《花儿大通》、书法作品集《翰墨大通》,皮影图集《河湟皮影图集》。编辑出版了《老爷山》文学季刊。编制出版了《亚洲旅游—大通深度之旅》、《神奇的大通》、《大通旅游指南》等旅游丛书和旅游风光画册,制作了《瑰丽大通》、《奇山秀水大通游》风光DVD光盘,参加了2011大型真人秀节目《冲刺!中国》摄制组在大通的摄制工作。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国际乡村旅游长跑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报成功“2012年中

5 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功能区;农家乐服务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大通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产业

6 发展。

1、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建设鹞子沟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园区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娱乐演出业、休闲康体产业等综合性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休闲、登山、滑雪、滑草、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进一步提升鹞子沟文化品牌价值,把鹞子沟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

3、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东峡镇、塔尔镇农业民族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峡镇、塔尔镇采摘基地等资源,放大农业旅游示范区效应,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区;

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1、充分利用舞蹈纹饰彩陶盆、柴国柱、明长城、古羌文化和丝绸南路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2、充分利用广惠寺藏文化、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太元宫道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3、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四片瓦舞、老秧歌、

7 回族宴席曲、大通民间曲艺等资源,打造民间文化旅游品牌;

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5、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艺术节、土族安召纳顿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节、青海清真食品节、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广惠寺观经会等节会资源,打造节庆会展文化旅游品牌;

6、充分利用老爷山、鹞子沟、察罕河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

7、充分利用大通皮影、大通农民画、砂罐、刺绣、盘绣、根雕、剪纸、铜器、剁口袋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品牌。

8、充分利用国际长跑赛、国际徒步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鹞子沟体育拓展项目、鹞子沟、察汗河穿越赛等项目,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旅游品牌。

(三)突出文化聚合,加速旅游要素整合

大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文化中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立大通旅游优势地位的根本途径。

1、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绘画、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大通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大通的山“名”起来,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丰富、提升大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继续打造大通精品文化品牌,老爷山花儿会: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模“的要求,对花儿会进行全方位升级策划,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2012年中

8 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在前两届花儿会成功基础上,以大型综艺节目及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活动为重点,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大通模式”高层论坛、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会、大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大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通皮影,进一步开发皮影艺术,推进大通皮影原生态手工雕刻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立非物质文遗产展示区,让非物质文遗产进景区,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3、引导和支持各乡镇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

4、完善文化功能区,精心设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文化功能区,为大通文化旅游增添亮点。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业余剧团优势,开发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重点打造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精品剧目。

6、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7、精心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舞蹈纹饰彩陶盆、农民画、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县有特色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保持着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被称为“河湟老皮影”,形成了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舞蹈纹饰彩陶盆是大通最有代表的文化象征,以此设计研发适合旅游商品,其开发潜力巨大。

9 大通农民画有色彩艳丽、明快简洁、风格粗犷、装饰性强,非常适合于装饰。大通黑陶、砂罐、铜器制作等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收藏、馈赠、装饰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8、推进六大文化旅游产业链: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链聚集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盘活文化市场经济。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努力开拓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三是大力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和引社会资本投资大通文化旅游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四是积极引导旅游投资者建成一批集风情民俗、民族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五是提升农家乐的文化档次和服务水平,开成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六是加快建设大通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四、意见建议

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2、缺少国家级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县有“老爷山花儿会”和“大通皮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品牌,其他文化有待深度挖掘和精深打造开发。该活动应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化活动之中。

3、旅游和文化结合力不够强,彰显不突出,有待于整合资源和和进一步理顺管理和发展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