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过程中的石化现象分析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都会遇到如下问题:即使知道自己在犯错误并且有强烈的动机去改正,他们依然一直在犯同样的错误; 他们不断地在改正的同时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当他们注意到某些错误时也还是会犯除非他们时刻注意着这些错误。这些现象都属于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的内容,并且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们的兴趣。
关于“石化 ”现象目 前还没有 统一的定 义。语言 学家Selinker不断发展了石化现象的定义。一开始Selinker从两个角度定义了石化现象。从认知机制的角度“石化”被定义为:石化是表面语言材料下的一种认知机制,学习者倾向于在中介语过程中使用这种机制,而这与学习者的年龄和接收的目标语言规则多少无关。从与行为相关的结构角度“石化”被定义为僵化的结构包括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元语言系统。这也与学习者的年龄和接受的目标语言规则多少无关。Selinker于1978年把石化现象重新定义为:学习二语的一个永久性的停滞不前的状态,不管学习者的态度有多积极,动机有多强烈,有多么充足的机会去使用目标语言,这种状态都不能被打破,除非学习者在所有的语言规则都能达到目标语言的水平。1992年,Selinker又石化现象定义为持续的非目标语言的结构:石化现象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形成了一个停滞不前的中介语状态,也就是说学习者的中介语水平不能再发展进步。
从以上定义我们发现Selinker扩展了人们对于石化现象认识的视野,而且石化现象的定义也越来越抽象化。其他学者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石化现象。尽管石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被定义,比如石化现象是认知机制;是有关行为的结构;是一个过程;是二语学习的一个阶段等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石化现象是稳定的。
关于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Selinker认为主要有五个认知过程与石化有关,分别为:语言迁移、训练的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过度泛化。语言迁移被认为是产生石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当学习者不能正确地用第二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会倾向于使用母语的语言规则。练习的迁移也会导致石化现象。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也是导致石化现象的原因。一种学习策略也许适用于某种学习材料但未必适用于目标语言中的另一种学习材料。交流策略让学习者不一定非要和母语者交流,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石化。最后一个原因是目标语言材料的过度泛化。例如,学习者在学习了美式英语里”r”的发音之后,遇到单词后面有”r”的,他们总是发卷舌音,而实际上在英式英语里面单词后面的”r”是不发音的。
Krashen (1982)则认为情感因素和可理解性输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他认为理解性输入是习得二语的唯一方法, 这种可理解性输入必须是次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就是所谓的“i+1”。但是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的,否则学习者可能把不同的语言规则混淆导致石化。
Ellis (1985)认为石化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年龄因素和缺乏文化适应的动机,外部因素有交流压力、缺乏学习的机会和对学习者使用二语的反馈。年龄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年龄决定了成年人和儿童学习的差异。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通常成年人比儿童表现好, 而青少年比成人和孩子表现更好。此外如果更好地适应了目标语言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学习者便能更加成功地掌握目标语言。交流压力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学习语法之前。Higgs和Clifford (1982)是语法准确性运动的倡导者,他们认为学习者应该先学习一些语法规则,否则最后不正确的语言形式导致僵化。缺乏学习机会就是说如果学习者有足够的机会接受语言输入和练习的话他们会进步很大, 但前提是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否则也会产生石化现象。同时,缺乏正确的反馈也会导致石化。认知反馈是以某种语言形式比如单词、句子等来被掌握的知识。例如当学习者回答:“我懂了”可能会导致石化。因为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老师却认为学生都理解了进行新内容。
石化现象通常和二语学习的最终状态相联系, 简单点说石化是必然的。我们提到石化总是把它和稳定的错误形式相联系,而现在我们还会把它和稳定的正确语言形式相联系。关于石化现象本身就存在争议, 一方面石化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永久的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关于消除石化现象的研究也在进行着。然而石化现象到底能不能消除还是一个问题。如果石化现象可以被消除的话,那么关于石化现象的定义都要重新被解读,因为以上的定义都表明石化现象是不能被消除的。如果石化现象真的不能消除, 那么二语学习者必须承认他们所说的和所写的都是石化的英语。那我们何不坦然接受石化现象的存在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石化现象的不同定义,归纳了石化现象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见解,即石化现象是必然的,我们不要只看到消极的石化还要看到积极的石化,接受石化现象。
关键词:积极石化,中介语,目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