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党员失联主要做法
第一篇:防止党员失联主要做法
防止党员失联工作机制
xx党支部防止党员失联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规范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联”党员存量、遏制增量,保证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一是要把党员培训作为党员评议的重要内容,明确每名党员培训学时。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提高党员培训的灵活度。通过请理论专家宣讲、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示范窗口现场观摩、微信党课集中研讨的方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夯实基层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内部管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等制度。三是建立党组织关系转接统一规范。建立统一的转接流程和转接手续。统一按照党员转接政策标准执行,不得推诿扯皮。四是优化失联党员排查和查找机制。每一季度集中进行一次专项排查,排查中重点关注建国前老党员、建国后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患大病党员的生活状况,以及党员有无违纪违法情况。
二、党员年审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每年年初安排开展一次党员信息审核更新工作,对党员的基本情况、隶属关系、工作变动、现实表现、参与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发挥作用等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党支部要根据自查情况对党员信息及时更新,分建立党员花名册,签字盖章后上报隶属党委备案留存。
三、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制度。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利用电话、微信等形式,每季度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督促外出流动党员每季度主动与党组织联系,以适当方式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第二篇:建设防止党员失联的具体办法
洼中高农场中学防止党员失联的具体办法
(一)协同联查“摸家底”。畅通渠道。建立党员档案查询的“绿色通道”,对失联党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不漏一个党支部、不漏一名党员;互动联查。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充分利用QQ“老乡群”、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体,发布“寻亲信息”、“寻友广告”,让失联党员最大限度的得到寻找,让党员主动回归党组织。
(二)强化考核“精业务”。靠实工作责任。把失联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的考核内容,认真落实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失联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工作有布置,管理严要求,领导常督促,年终有考核;强化业务培训。进行集中培训,让党务工作者进一步掌握“三会一课”、党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等基础业务知识,学懂学通学精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政策理论、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强化工作协调。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等队伍的作用,助力党员教育管理,利用下村入户的机会,掌握失联党员动态,从源头上确保党员不“失联”。
(三)常态交流“把准脉”。强化信息交流。通过QQ群、微信群、党建网、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实现“失联党员+互联网”深度融合,统一印制党员通讯录,实现失联党员管理精准化、可控化;完善信息推送。严格执行党费交纳提醒单制度,开通党费缴纳专用账户,将党费缴纳提醒单通过QQ、微信发送给每位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电话和短信及时提醒,确保每名外出党员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创新关爱方式。每季度向农村流动党员发一份信函、送一条祝福、寄一本好书,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四)搭建平台“促管理”。 设立活动档案。对经查找取得联系的党员,通过建立个人参加“三会一课”和缴纳党费、参加活动情况等基础档案,以及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日常党性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和履行义务能力。严格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党员进出、沟通联系、参加组织生活、党费交纳等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强化活动阵地建设,为党员活动提供场地,增强党员归属感。建立长效机制。在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失联党员排查长效机制,对重点失联党员进行每周一排查,每月一上报,直至失联党员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对经查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进行每周跟踪回访,及时掌握其日常表现情况,确保不发生“再次失联”情况。
洼中高农场中学
2018年3月
第三篇:二、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学习培训,坚定理想信念。社区党总支坚持把党员的整体素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结合社区党员的文化层次低、认识水平差和思想矛盾突出等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学、组织参观学、正反典型对照学、列出课题自觉学、心得体会交流学等方法,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组织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增强社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原创: 】感。运用电化教育等多种教育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区党员树立有利于社区发展进步的新风尚,增强广大党员建设文明、和谐、稳定、平安社区的信心,促进了社区的健康发展。
(二)组织开展活动,强化宗旨意识。社区党总支要求各党支部、党小组不仅要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还要根据形势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如:通过开展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党员联络走访活动、党员帮扶活动以及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开展“七一”党的生日庆祝活动等,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在活动开展的同时,社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走访部分老党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和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阶段社区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时期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指导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阵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结合“五好”支部争创活动,加大了社区阵地建设和社区党建网络设备的投入力度,抓好支部阵地建设,着力改善支部活动环境。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先后投入**余万元规范和完善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党员电化教学设施,以丰富党员活动内容,使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场所,党员活动有内容,支部活动有阵地,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员自身素质,以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如我们社区党总支通过入户,与下岗失业人员交谈等方式,了解到社区部分女失业人员,手特别巧,他们手工编织的毛衣、拖鞋、帽子等特别漂亮,拖鞋中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喜鹊闹梅”、“鸳鸯戏水”、“大鹏展翅”、“芭芘娃娃”、“福来到”,各种人物刺绣栩栩如生,十字绣、蜡染等各种刺绣各具特色。社区在给街道党工委请示后,就在社区成立了手工编织室,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搭建了平台,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了基础。
(四)区分不同层面,保证教育效果。社区党总支针对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有职无职等状况,分门别类,区分层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保证教育效果。首先,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对党员采用市民学校培训和支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包括党的知识培训、再就业培训、低保培训、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培训等)**余起,共计**多个学时,累计培训党员干部**余人次。学习培训从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带头致富谋求新发展、牢记宗旨树好新形象的“三新”教育入手,结合支部的“党员活动日”活动的开展,使社区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和增强,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其次,对年龄较大、文化偏低的社区无职党员,采取科技文化知识、就业培训为主、理论学习教育为辅的方式进行。对他们不仅从理论教育入手,更注重对他们掌握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第三,运用多种载体,在培训教育方式方法上,不断求新、求活、求实。为使新形势下开展的党员培训教育活动做到与时俱进,丰富多采。社区党总支结合实际,运用多种载体,积极开展评选“五好家庭”活动。三年来,社区评选出“五好家庭”**户,其中党员家庭占**以上。社区党总支还结合“七一”建党节、国庆、“春节”等节日的来临,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为党旗添光彩”、“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示范、竞赛活动。
(五)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在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三个环节进行公示;二是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制度,由社区党总支组织委员对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确保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程序严格。在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确定预备党员时,组织委员列席会议,实施有效监督和正确指导。三年来,社区共发展党员**名。
(六)开展设岗定责,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社区党总支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年以来,社区党总支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推出“有困难找党员”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问题**余起,为困难党员送去价值***余元的现金、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家。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设岗定责在社区”活动,按照“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原则,全体党员认领了“就业服务岗”、“纠纷调解岗”、“文明监督岗”等岗位。要求每位党员做到“四个一”:即管好一栋楼的卫生、承包一块地的绿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交一个需“帮教”的朋友。这些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拓展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树起了党员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第四篇:创新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创新党建新载体实现致富新跨越 ――金溪县创新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去年以来,县委因势利导,对合市镇创建党群众经济联合体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及时总结宣传,并把创建联合体为推进“三培两带”工程的重要载体,迅速在全县推开,取得了明显成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双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了广大农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目前,全县群众19500户,联合体成员平均收入达2万元,比全县农户平均收入高出近1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一是深化认识,积极引导。针对一些农民和部分党员干部对创建党群经济联合体心存疑虑、徘徊观望的现状,县委与时俱进,及时制定下发了建立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创建联合体的目的意义,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创建党群经济联合体是时代的发展变革与创新农村党组织职能定位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农民把握市场能力的需要,是农村“三培两带”工程的深入推进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并摆上重要位置,切实认真抓实抓好。同时,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通过召开专门会议、现场参观、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了观念,使创建联合体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二是党员干部领办,农民联合。在建立“党员干部能人库”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群众中的号召力及其帮带能力的大小,从中遴选出联合体领办人,并给他们颁发资格证书。同时,农民群众根据自身技能和从事产业情况,自主自愿挑选领办人,选择加入项目,然后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领办、群体自愿联合的方式,创建了技术指导型、信息服务型、资金担保型、户户联合型、龙头企业型等各类党群经济联合体。今年初,何源镇孔坊村委会主任、党员江书胜在镇、村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领办了水晶玻璃工艺经济联合体。由于该产业生产分户操作、老少皆宜、不误农活、零风险,能在家 1
门口致富,村民纷纷要求加入,联合体迅速滚动壮大,带动了千家万户。目前,该联合体成员已发展到160户,平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并带动了全镇640余户农民致富;计划到今年底可发展到1000户左右。
三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在创建之初,县委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合市镇创建党群经济联合体示范点,成效比较明显。目前,全镇共创建各类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39个,参加农户达1560余户,其中党员干部256人;黄栀子、葡萄、蜜梨三个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专业村、组48个。示范点建立后,县委及时召开了现场会,现场观摩感受,用身边的事示范带动身边的人。同时,我们还通过媒体宣传、“七一”表彰等方式,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发展联合体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个人和群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较好地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热情调动起来,智慧集中起来,创造力激发出来。
二、规范运作,促进发展
一是成立机构,组织领导到位。为了给联合体的顺利推进和不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县委成立了专门指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长,村建领导小组负责进行组织、指导、协商,县委组织部、村建办、农工部、财政、金融、公安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指导小组,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负责做好具体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同时,县委建立健全了不定期跟踪督查、点评通报、目标管理、考评考核等制度,促使联合体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措施,优惠政策到位。在政策上实行倾斜,县委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农技人员定点联系、联合体内部帮带等制度的同时,在联合体的项目引进、土地使用、办理经营许可证、税费减免、补贴奖励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措施和激励办法;在资金上实行扶持,与农村信用社联合,成立了农村小额信贷担保中心,简化办理信货手续。一年来,先后为经济联合体注入信贷担保基金600多万元;在技术上实行指导,以联合体为依托,积极开展农村实用
技术培训,组建了两个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小组,与县移动公司联合开通了“农事小灵通”信息网络,提供病虫害防疫、天气预报、市场供求等信息,从而为联合体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三是建立党组织,跟进服务到位。当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在同一产业或行业中形成一定规模,且条件成熟时,我们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适时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成立了产业协会党组织。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协会党组织29个,党员会员463人。协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为协会推荐人才,让党员干部挑起大梁,充分发挥他们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双向培养”,使一大批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使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加强对协会的规范化管理,督促协会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协会在产、供、销过程中为会员提供无偿服务;同时,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支持协会在提供种子、设备和销售等环节收取合理的费用,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12月,黄栀子协会党支部通过对市场供求的综合分析,预测到今年上半年黄栀子果价格涨幅将超过20%,并及时告知各黄栀子联合体,封存了干果30余万公斤,不仅使栀农增收40余万元,而且协会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注重实效,整体推进
1、找到连接点,实现了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有效转变。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它一头向市场延伸,收集、分析和开辟市场;另一头向生产延伸,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通过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群众,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直接连接起来,发展产业化经营,极大地提升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了联合体由组织推动向市场牵动、由项目启动向产业拉动、由能人带动向基地联动的转变,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秀谷镇陶家村党员干部王耀怀领办了蜜梨购销联合体,带领2名成员常年驻在广东、上海等地从事销售,搜集信息,每年为梨农外销蜜梨80万公斤以上,每斤价格比本地高0.1元,户均增收740多元,并带动了
全县各蜜梨经济联合体上规模上档次。
2、找到了切入点,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统一。“三农”工作的落脚点是农民增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也在于此。而我县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正是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是农村“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的拓展和深化,也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新型载体,通过联合体这种具体形式,赋予具有一定能力和实力的共产党员以义务和责任,使共产党员全面完成带头致富向带领共同致富的角色转换,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联合体这个新平台上得以充分展现,使党组织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去年以来,全县已有600多名联合体成员提出了入党申请,其中有100多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以来,仅合市镇又有100多户群众提出了加入联合体的申请,30多名党员和200多户群众已达成联合体协议。
3、找到了着力点,实现了工作方式上由应付向主动服务的转变。经济联合体的创建,使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很大转变,农村党员干部领办联合体,乡镇干部工作与联合体挂钩,使他们主动站在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沿,从过去“催粮要钱”等一般应付性事务转变到示范引导、导找信息、说服教育以及为联合体协调解决困难等为农民搞好服务上来,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得到切实改进,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广大领办联合体的党员干部被群众亲切地誉为“传经送宝的科技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帮贫扶困的贴心人”。
4、找到关键点,实现了农村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是形成了广纳群贤、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促进了农村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班子的整体功能;二是把农村各方面和分散在各个产业链上的人才组织起来,聚集和整合农村的人才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资源不足和浪费同时并存的问题;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培养和储
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效地解决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五篇:失联党员案例分析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基本稳定,地位比较突出,作用发挥较为明显,涌现出不少带头人和先进典型。但基层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党员流动性大、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不高、老弱病残党员多等现实问题,从我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党性意识偏淡。部分党员仍囿于过去种稻吃饭、养猪过年的小农思维,“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自主创新意识欠缺,个别党员甚至不具备党员基本素质。有的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奉献精神缺乏;有的精神空虚,不信科学信迷信,理想信念动摇;有的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交党费,不做工作,组织纪律观念松弛;有的经常参与赌博,思想道德滑坡等等,给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调查表明,认为农村党员党性意识强和较强的占67%,认为不强的占6%,还有27%的说不清楚。
二是队伍结构失衡,文化素质偏低。党员老龄化、文化程度低等现象较为严重。年龄结构上老的多,少的少。我县60岁以上的党员9950名,占党员总数的33.5%, 35岁以下的2992名,只占15.28%。学历结构上低的占大多数,高的占少数。全县初中以下农村党员805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1.5%,大多属于“老实听话,文化较低,本领不大”这一类型,有的甚至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常常连一些文件、资料都看不懂,难以真正领会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即使开会学习,也很难把相关精神真正入脑入心。
三是带富能力不强,模范作用偏弱。相当一部分党员思路不宽,致富无门,生活较困难,有的经常吃照顾、吃救济,自身致富能力十分有限。有一部分党员家庭经济状况还达不到全村平均水平,有的甚至是村里的贫困户,极个别村支部书记自己本身家庭就十分困难,几乎没有发家致富的项目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本领。还有少数党员,素质较差,自律不严,在群众中无威信,甚至起了反面作用。
四是责任使命衰退,参政程度偏低。走访中发现,少部分党员对自己的权利义务认识模糊,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村里事务等不热心、不关注,对党员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或抱无所谓态度。一些党员责任感、使命感欠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群众利益和疾苦漠不关心,有的甚至为一已之私与群众争长道短。还有个别村干部,把党员看成是一种高于群众的特殊身份,把村民付予的权力看成是自己谋私的工具,没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是居住相对分散,活动难以开展。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部分乡镇处于山区,大多数乡镇地域面积广,党员居住散,且交通不便,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弱病残党员行走不便。如某乡党员居住比较分散,党员要到村上集中学习,最远的要走1个多小时。
六是流动党员较多,“双找”工作较难。我县共有流动党员 名2431名,占农村现有党员的19.1%,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造成流动党员身份难摸清。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原支部活动困难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