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自主探索的途径
第一篇:谈幼儿自主探索的途径
探索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探索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经验介绍
[来 源] 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发表时间] 2009-03-27 15:01:3
4我园建园于1993年,坐落在北京南城方庄小区,2003年分园在西罗园小区成立。作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丰台区示范园,建园伊始我们根据园所所处小区周边环境、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园确立了自从“八五”以来跟随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研究所积淀的经验和优势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把信息技术作为探索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条途径和幼儿园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多年来相继开展了“信息技术与美劳游戏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科学活动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的整合”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创设信息技术化的互动环境,让幼儿最大限度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使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儿童得力的认知工具;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我园发展有效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服务于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领域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幼儿保持卓有成效的高效率的学习和体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养成探索、求新、独立、求实的个性品质,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更新观念,加强硬件和教师现代信息素养建设,使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走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设备和观念更新一起抓,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时上,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之两翼。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
从最早的幻灯机、投影仪到386电脑,一直到现在的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建设,我园始终坚持将资金重点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上,到目前我园每班拥有2—4台电脑,每班配备有数码相机摄像头,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配备了大量的软件设备,班内教师和幼儿使用的计算机实现了联网和上网,我园建设了自己的内网,其功能定位是服务于教师和幼儿,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内网实现了教案论文交流,教育教学课件、软件资料共享,教学管理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内网下载课件,进行教学,同时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学设施的网络化,使得学习资源可相互检索,共同利用,使学习资源的使用超越地域的限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可以供他们使用的内网,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上网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图片等资料,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绿色网络空间。同时我们进行了外部网站的建设,其功能定位于一是幼儿园的窗口门户,同时也是家园互动的交流平台,幼儿园定期发布幼儿园的热点新闻,家长可以上网察看有关信息,网站实现了幼儿园活动的延时的视频呈现,家长论坛和班级博克的建立,给家长、教师、幼儿园搭建了一个互动的教育平台,我园在2003年建立的分园后还建立了分园与主园间的远程监控和网络对话。例如在“新年”主题活动中,主园和分园的孩子们通过网络视频对话,讨论怎样设计、制作新年贺卡,并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内欣赏到对方的作品,两园的幼儿共渡新年。
我们注重教师观念的先导作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让大家了解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为此,我们努力培养一支掌握现代化技术,具备现代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使教师认识到学会驾驭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从1994年进行DOS的培训到目前全园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进行教学活动,这些都来自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着重考查教师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资源。要求全园的教师能熟练使用、操作计算机,能掌握Word 、PowerPoint、Excel、Flash等一系列操作方法。我园每学期开展一次课件制作比赛,使教师课件制作能力逐年提高,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论文、每月撰写一篇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教学笔记等,并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各自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操作水平和信息理论素养。
二、贯彻《纲要》精神,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形成园本课程。
从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入手,创新教学结构,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的理想切入点。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通过几年的研究,我们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树立了四个方面的观念。
即:以孩子为主体,倡导开放式的教学观念;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
充分相信孩子创造潜能,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观念;
全面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确立现代人才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
教师观念的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
1、创设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信息技术化环境。
我们本着有利于幼儿欣赏、有利于幼儿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幼儿与家长的互动和参与、有利于游戏的原则,例如在公共环境创设中以美劳作品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审美,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丰富幼儿的信息量,幼儿在欣赏我国传统的藤艺、纸艺、雕刻等传统手工艺的美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设备让家长、幼儿了解了很多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与发展和有趣故事。例如,液晶电视滚动播放录像资料和幼儿生活片断资料,摄像头记录幼儿活动的影像,MP3播放器和CD机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听资料,使幼儿和家长获得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与环境产生更为有效的互动。
由于幼儿年龄不同,为孩子们创设的计算机环境也是不同的,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引发幼儿参与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创设了富有童趣的计算机环境,让孩子不但乐于操作计算机,更加乐于来到这里游戏,同时从多角度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水平。比如在墙饰环境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卡通或动物形象,吸引幼儿自己取放光盘,并把取放光盘的方法规则通过图片物化在墙饰环境中,促进幼儿与环境产生有效的互动。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讲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加强,单独的进行计算机活动,很多时候不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把计算机活动与其它活动相整合,已达到通过计算机活动辅助幼儿学习进程的目的。
2、设置软件目录
为了培养幼儿做事有条理性,结合计算机活动涉及光盘软件数量、种类很多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商讨了要设置计算机区的软件目录,孩子们结合自己的需要设计软件目录的形式,并按软件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类,比如分为:益智类、影像类、音乐类、游戏类等,各班的孩子都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更加方便自己的计算机游戏活动,同时在软件分类后,孩子们结合自己不同的喜好,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软件内容,在这个活动中,也吸引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选择、推荐软件,大大丰富了软件资源。为了保证软件目录的有序,孩子们定期检查光盘是否方对了地点,在游戏时也关注着软件的完好性。
3、建立计算机游戏规则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保护幼儿健康
,老师和孩子们还共同总结了一些计算机活动区的规则,例如计算机游戏要轮流,孩子们制作计数器,利用计数器帮助自己排队,这样既不影响孩子进行其他活动,又在计算机旁站上了位置。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在计算机活动区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设立了此方面的提示。每隔30分钟要让孩子离开计算机以保证不要让孩子的眼睛过度疲劳,利用定时器规定上机操作时间。另外还有其它计算机游戏的规则,比如:上机前洗手、不要离电脑太近、使用鼠标的方法、安全提示等。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讨论,理解每条规则的意义,把规则用图画表示并贴在计算机旁边比较显眼的地方。将教育目标物化在环境中。
4、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使用
在与计算机进行互动时也少不了外部设备的参与,比如数码相机和摄像头,孩子可以利用数码相机记录下自己的作品并保存到班级资料库中,这一系列的工序都是有孩子自行完成,另外孩子们可以利用摄像头记录自己的作品、记录自己的舞姿,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将过去的表演进行再现,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计算机、数码网络产品的投入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幼儿在学习中可以上网查信息;可以在幼儿园的资料库中找资料;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用数码相机、摄像头记录下来;可以通过远程监控与分园的小朋友对话交流,信息技术产品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交流、互动的好朋友。使计算机区域与幼儿各个游戏区域很好的整合。这些都是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孩子们还可以利用打印机把虚拟的作品变为现实,当孩子们拿到自己的计算机作品时,他们的快乐是不可言表的。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讲授者——指导者)、幼儿的地位(接受者——主体)、媒体的作用(演示工具——认识工具)以及教学过程(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变革,从而构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如何把信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式,是我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对于2-6岁的学龄前的幼儿来说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幼儿园中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与环境产生互动又是孩子们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园从2000年开始,开放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黑板演示”到计算机(网络)、(CAI课件),教学手段质的飞跃给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为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的发展提供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让幼儿学会获得、利用、综合和创造信息,形成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为创设自主的学习条件,便于幼儿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向式和填鸭式的教学,走向多向互动式和主动探究式的教学。就拿大班的主题活动--《我的成长》来说,了解自己是如何来的,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教师让幼儿拿来照片和家长拍摄孩子成长的DV,让孩子看看自己身体成长的过程,同时利用班级中有一位教师怀孕的契机,开展了“我在妈妈肚子里什麽样”的主题调查工作,并将孩子们从网上收集的相关资料展示在环境,在教师带领下孩子们用数码相机和DV录下怀孕教师一天的生活,幼儿了解了怀孕的妈妈不容易,从中引发了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帮助妈妈、老师做什么,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孩子们体验怀孕的辛苦,孩子们将气球、枕头、鸡蛋、放在自己的衣服中,要带着自己的气球宝宝、枕头宝宝和鸡蛋宝宝进行一日的活动,让孩子真实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让孩子们把爱升华到爱家人到爱并尊重周围的人。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及教师的成长。
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这应该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研究,去思考,去创造;也应该是一种能体验成长欢乐——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的工作。但是,传统教育的功能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降低了它的挑战性和创造性,失去了它原本应该具有的魅力,也使得教师的生命价值难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这就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的是让教师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通过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性,发展创新精神。如通过网络帮助学习、掌握某种软件的应用方法,或者通过E-mail电子邮件对其进行跨越时空的学习指导,或者通过分组交流等以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计算机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
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反思型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地支持。例如,教师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数码设备,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地播放再现使游戏讲评时不再是枯燥的而
是生动形象的,教师利用数码相机记录孩子的成长,并利用多种软件制作成孩子的电子成长档案,并呈现给家长,使家长看到了孩子们有趣的成长故事。老师们都说,数码相机已经成为我们观察记录幼儿的另一支笔,而且是一只魔法笔。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逐步从经验型教师转化成为反思型教师。
第二篇:《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
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小学学生学龄的提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也应有所提高,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儿童进行早期数学教育,不仅需要研究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也需要研究了解幼儿计算能力发展 的特点。只有掌握幼儿计算能力的发展规律,才便于正确地确定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提出适宜的进行计算教 学的方法,同时也便于小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数学教学。为了不断提高我园的教科研质量,使我园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并能争取阶段性成果,特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关注幼儿实际生活中数学教育赖以展开的资源。在幼儿现实生活中就时就地取材,让幼儿感到数学就是他们身边一种看得见、摸得着、也是他们感兴趣 的、用得上的知识,这样,幼儿学起来自然会感到亲切和真实。
2、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孩子兴趣需要的 内容,能使幼儿能获得认识上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和 情感态度的培养。
3、重视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新《纲要》以新的知识观来诠释幼儿园教育 内容,强调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建构性和过程性,注重幼儿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三、主要工作
1、我们建立了课题组,积极在全园内营造教研的良好氛围,现场讨论研究工作,负责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学习,知道研究和总结成果.
2、重视理论学习,鼓励教师订阅优秀教育杂志,随时阅读,并鼓励教师上网 学习,增长见识,提高研究水平.
四、具体活动安排: 四月份: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游戏
游戏 游戏
游戏 五月份: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游戏 游戏 游戏 游戏 六月份: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游戏 找圆形 (数学) 把不一样的找出来(数学) 图形宝宝找朋友 (数学) 图形大集合 (数学) 拍皮球 (体育游戏) 彩色积木真好玩 (建构游戏) 滚圈 (体育游戏) 图形食品店 (角色游戏) 这是我的家 (数学) 宝宝送物品 (数学) 宝宝真能干 (数学) 把错的找出来(数学) 大马路真热闹 (建构游戏) 瓶盖来排队 (智力游戏) 各式各样的车 (建构游戏) 娃娃搬家 (体育游戏) 变得一样多 (数学) 分大小 (数学) 一一对应多吃少 (数学) 找一样多的 (数学) 大楼房 (建构游戏) 游戏 去春游 (角色游戏) 游戏 小兔跳彩圈 (体育游戏) 游戏 宝塔和亭子 (建构游戏)
第三篇: 浅谈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
【摘要】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和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保证儿童在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关键词】 幼儿 自主性游戏 指导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从教育方面来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幼儿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和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保证儿童在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1.有效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前提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只有在自由的、主动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订游戏活动计划,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四五月间正是蔬菜上市的季节,可组织幼儿参观菜市场,了解认识春夏季的蔬菜,在幼儿认识了各种蔬菜的基础上,让他们把认识的蔬菜带到幼儿园,设置一个蔬菜市场。
2.主动探索是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关键
自主性游戏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在科学发现区里,鹿俊鑫小朋友一次又一次把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放在装有水的盆里,似乎在思考什么,于是,他把我拉过去问:“为什么油泥把它搓成圆的时候放在水里能沉下去,把它做成小船的时候却浮在水面上呢?”我笑眯眯地鼓励他:“你再试一试,油泥还有什么情况的时候是沉的,什么情况的时候是浮的?”于是,鹿俊鑫再次认真地做着实验,几次实验后开心地拍手。这时,我启发地问他:“你刚才在做实验的时候什么是沉下去的,什么是浮在水面的?”鹿俊鑫小朋友马上把他发现的结果告诉我。 于是我和他一起做实验,然后告诉他沉浮的原理。他明白的点了点头说:“我终于知道了,谢谢老师!”
3.沟通交流是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钢要》(试行)社会目标要求:“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彼此之间地位平等,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进行交谈和讨论,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是教师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区角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幼儿学习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教师在指导时应捕捉时机,促进幼儿互动。在一次游戏活动时,建构区一位孩子拼好图后,对老师说:“我已拼好了,我想去画画,好吗?”老师看到画图区人已满,不好坐,而包装区有空间,就对他说:“包装区的孩子希望有人去帮忙呢。”那位孩子说:“我不会。”老师鼓励他:“小朋友会帮助你的。”老师带他到包装区,包装区里的孩子热情地说:“我来教你吧。”于是他们很友好地交流起来。 4. 教师应成为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钢要》(试行)里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 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自主性游戏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更多扮演的是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如,游戏的情节和主题、幼儿选择的游戏材料和具体行为、幼儿体现出的表征能力和社会性水平等。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够充分参与到游戏进程中去,并通过自身的语言、材料使用、行动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自主性游戏。
例如,当大班幼儿正在“厨房”做午饭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在做饭过程中如果发现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或做饭的程序步骤出现情况,应及时同幼儿交流对问题的看法意见。“油温够不够”“炒菜时放的盐是不是多了”“是先放酱油还是先放料酒”“肉应该切到什么样的程度”等问题,都能够迅速引起幼儿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并进而引发幼儿对游戏更强的参与欲望,进而找寻到最佳的游戏方式。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还较为稚嫩,故教师在游戏中更多的扮演的是支持者的角色。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
例如,在进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的游戏过程中,教师以主人朋友的身份到家中去做客。扮演女主人的幼儿在“客人”进入家门后,不知道该如何采取合适的家庭接待方式招待朋友。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客人远道而来,是不是感觉到口渴啊”“大家坐到客厅看电视时,是不是要吃些什么零食啊”。幼儿在听到教师的问题时,就知道在客人进门后,应该在其落座后端上一杯热腾腾的清茶和几盘零食,这样,既能使客人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又能迅速密切彼此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实际思考和动手能力就会获得明显的提高。
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则强调:“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揭示了儿童游戏在于儿童的内部需要和自发活动这一游戏本质。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作为教师,正确的来看待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看到孩子,看懂孩子并恰当的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鼓励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呵护天性,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钢要》(试行)
2.《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设计和指导》王进2009.1.24(网络发表) 3.《学前教育学》虞永平 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德育;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教育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但很多人片面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即是让幼儿学读、写、画、唱、跳等等,忽视了幼儿的早期品德教育。事实上,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且并不尽善尽美,幼儿期又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每周一各班老师带幼儿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唱国歌,随后由老师作国旗下的讲话,让幼儿在升旗仪式中受到爱国教育;教育幼儿见到老师和同伴要懂得问好,离园时懂得与老师和同伴说“再见!”,人家给你东西或帮助你时,要学会说“谢谢!”,会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幼儿在平时交往中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时;又如: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吃饭不依赖老师喂,饭后要漱口及用自己的小毛巾擦嘴巴,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叠被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良好的习惯慢慢养成了。另外在游戏时,要求幼儿不争抢积木玩具,不争抢角色,学会合作及分享,游戏后要求幼儿帮老师把场地收拾整理好、把玩具放回原处等,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失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2、在不同领域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领域教学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利用领域教学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语言领域中的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它是最能够也是最容易吸引并让幼儿受之影响的文学载体。如给幼儿讲《诚实的列宁》的故事,引导幼儿明白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讲《七色花》的故事,使幼儿了解自己有了快乐,有了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也会从中感到分享的快乐;《三只蝴蝶》的故事,让幼儿明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拔萝卜》的故事,说明了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听故事时,幼儿会全神贯注的,此时是最易于调动幼儿情感积极性的时候,他们时常会将自己引入童话故事的情节之中,从而通过故事引发了幼儿潜在的道德共鸣。音乐课《分果果》、《小娃娃跌倒了》等也是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帮助别人的好题材。又如上手工课《粘贴国旗》时,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国旗,红色的国旗左上角有4颗黄色的小星星及1颗黄色的大星星,每颗星星又有5个角,幼儿从中既巩固了计算的有关知识,又在动手粘贴的过程中加深认识了国旗,让他们懂得了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道理。
3、在节日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在“三八”节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奶奶、爱妈妈、爱阿姨教育,以及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教师节对幼儿进行尊师教育 , “五一”节爱劳动活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做老师、妈妈的好帮手;“十一”国庆节爱祖国活动,我给孩子们讲了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为祖国妈妈争光的小故事,使幼儿懂得了祖国妈妈和小朋友一样有生日,爱祖国就象爱妈妈一样。通过各个节日活动无一不在孩子心中掀起爱的波澜。
4、在参观游览中进行德育教育
带幼儿外出参观名胜古迹,组织幼儿观赏家乡的秀丽山河,丰富幼儿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利用春秋游组织幼儿到凤凰山公园、荔枝公园、古谯楼名胜古迹等参观游览,告诉幼儿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到处乱扔果皮纸屑及乱大小便,爱护花草树木等;带幼儿到步行街参观摄影展,从照片中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些活动都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难以忘怀,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5、在家园共育中进行德育教育
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配合。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幼儿都以“我”为中心。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从而变得任性、骄蛮、无礼、自私、冷漠。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使他们失去所得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家园园地》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培养幼儿爱劳动方面,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为幼儿代办,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变得事事依赖他人。建议家长可以利用过生日等机会,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食物,让他体验与别人一起玩的快乐。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孩子给家人分东西应先分给爷爷奶奶,再分给爸爸妈妈,最后才是孩子自己的,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好品质。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之,德育教育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新世纪人才。
第五篇:探索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实施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学前双语的师资标准、学前双语环境的创设以及学前双语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育 途径
随着中国世贸组织的加入,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随之热门起来,有研究证明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二至六岁,因此,英语学习在许多幼儿园的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相当一部分实施英语或双语教育的幼儿园正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如没有合适的教材,合格的教师,幼儿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出现相互干扰等问题,我园在探索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近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学习双语的意义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且还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幼儿学习语言是以情感交流为动机的,婴幼儿期,他们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等和言语等形式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也是通过动作等进行学习的。但是通过动作是很难实现复杂的交际和学习活动,他们便开始学习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往。通过语言学习知识获得经验并以一定的形式在记忆中储存,整理归纳这些知识的经验。
我园在开展双语教育同时把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交流工具和手段在幼儿园使用,在一定时间里,用汉语和英语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并在幼儿的英语学习活动中采取全英式教学方法。
(二)双语的相互渗透
由于幼儿从一出生接触就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每天听说均用汉语来交流,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中就有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并不掘弃母语,而是用母语带动英语的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两种语言虽然语言形式不尽相同,但语言内容即语言所指的实物及其表象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语言语言运用的某些技能也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在选择双语学习内容时,不仅考虑前后活动在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系统性,而且还应考虑英语活动的内容和汉语活动的内容与幼儿当时学习和生活发生必要的联系,将幼儿已获得的汉语经验和英语经验联系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并将期有机结合,同时,将这种经验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三)双语学习的顺序性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听话开始逐步达到说话,阅读等技能。幼儿只有经过一个沉默期以后才会说本族语言。在这个沉默期内,外界的语言输入在幼儿头脑中逐渐积累,形成潜意识,并逐步唤醒大脑中潜在的语言信息,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外界交流环境的刺激下,幼儿开始说话。由此可见,幼儿听话的能力远远超过了说话的能力,说的技能的高低决定于听的能力发展程度。而英语的学习与母语一样,同样经过沉默期。因此,幼儿园双语学习应在创设纯汉语的交际环境之外,还应创设一个模拟的纯英语的交际环境,让幼儿从中获得充分的听、说双语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汉、英配合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习中,主要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要求幼儿将掌握的语言、合理、自如地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真正起到第二语言的作用。
二、学前双语的师资标准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在多年的双语实践教学中,我发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我们在实施的双语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外语专业的教师会说不会教,而幼师专业的老师会教不会说。如何让二者合二为一,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双语教师比普通幼儿教师的要求更高,很多不但要具备幼师的专业技能,如唱、跳、弹、说、画、同时还要具备标准而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这一问题上我园采取:
1、专业教师自我完善
即专业英语毕业的教师在具备标准的英语听说的能力下同时还要有一颗童心、爱心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幼儿的心理学及教学法,并逐步掌握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以达到幼儿英语教学的要求,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2、幼儿教师专业培训
作为幼儿教师她首先具备了专业的技能与技巧,掌握了幼儿心理学及教学法。但在标准的英语听、说上就差距很大,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我园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法,及园内培训的方法。送出去培训即送到专业英语教师培训部进行系统的学习;园内培训即采取由专业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专业口语培训,并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3、外籍教师配合教学
我园在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的同时,今年聘请了外籍教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发现,外籍教师的聘用并不为大多数幼儿所接受,因为外教的聘用费用高,没有长期性(外教大都是一年一调整),再加上外教多数不会中文,除了与专业教师的沟通没有问题外,与其它教师之间很难沟通。而双语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教师,还要与各班老师沟通,探讨教学的最佳途径。外教其最大作用是标准的母语(指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外教),凡纯粹的西方文化,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外语的快乐,并感受优秀的西方文化及风土人情。
(二)开拓、创新的教育理念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及本土性,如何让这一语言在我们的母语环境中生根发芽,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素质及幼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还要有不断开拓求新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尝试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总结,出其可取及不足,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改进,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方法。
三、学前双语环境的创设
(一)精神环境
幼儿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母语的世界中,听的、说的全都是汉语。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是陌生的,没有任何感知和认识,全靠教师创设一个模拟的英语环境来拉近幼儿与这一语言的距离。为了达到较好的英语模拟环境,我们首先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积极创设英语交际用语环境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间哪怕是只会说一句话,也要积极用英语来表达,鼓励教师勤学、多问并提出了八字方针: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全园上下从园长到幼儿,每人都有英文名字,自一上班,看到孩子与同事,就主动用英语问候、打招呼,
并要求对方用英语回应。做广播操喊口令用英语,就连舞蹈律动也有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
2、带动家长营造英语交际用语氛围
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可分性是众所周知的,而双语学习中家庭教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早接,晚接的时间要求幼儿与家长用英语进行告别及问候,并长期以往的一贯坚持,我发现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用英语回答幼儿的问候。实在不会说英语的家长也能要求幼儿对老师说声“bye---bye’’及“see you’’了,在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家长开放时间,在英语活动这一超市中给每位幼儿家长发放“mony’’并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用英语购物,家长的积极性非常高,会说英语的家长带动幼儿说,不会说的家长也谦虚地让幼儿教,孩子与家长间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无比乐趣。
(二)物质环境
要想营造一个较好的模拟的英语环境,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墙面的布置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我园在创设这一环境中要求墙面布置汉英对照进行注解,并在相对应的对方贴上英语字标,如在门口贴上“were come to you’’或“please come in’’即(欢迎你,请进来),在水杯架上贴上“please have some water’’(请喝水)的字标,一方面方便教师及时准确地运用英语,同时也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幼儿记忆,并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四、学前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形象直观教学法
此方法就是通过实物直接地传授知识,以点概面,如教幼儿学习“banana”一词时,首先让幼儿感受其形状,再让幼儿品尝感知它的味道,同时让其幼儿感知其颜色,通过观察与品尝,幼儿不但学会了香蕉—banana,还同时学习了长—long;黄色—yellow;甜—sweet并学会了英语短句:banana is yellow banana is long; banan is sweet l like banana.
(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的组成部分,它与幼儿的心理及年龄特征非常贴近,易于被幼儿接受、并喜欢。因此,英语教学也离不开此方法。并且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游戏的范围很广,有体育游戏、生活游戏、音乐游戏等。我们在任一领域都有机地,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教学法。如:玩hide-and-seek(捉迷藏)的游戏:请一名幼站起来,等其他的幼儿闭上眼睛后,躲到教室的某一地方,当大家问xx xxx where are you’’ 时,该幼儿需要用回答:“l’m here, l’here, behind (in on) the tree’’为了参与游戏,幼儿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既复习了相关动物和教室相关物品的英语名称,同时也学会了表示方位的介词的用法。更重要的是,幼儿还能将这些英语用于日常的交往之中,
1、生活游戏的渗透
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角色游戏活动都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如:我们设计的月目标“有趣的数字”,在区域活动中,就用英语设计了多种有关“数字”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棋盘、时钟、图形、加减运算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在玩中掌握了数字的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字已经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角色游戏活动—“超市”是孩子们生活中有切身体验,且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英语巧妙地结合进去,在孩子能非常自如地用汉语玩“超市”这一游戏时,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要求幼儿用英语进行交流、购物,在汉语的
知识经验上,学习英语,幼儿不但感到轻松,而且充满好奇,激发了幼儿探索用第二种语言玩相同的游戏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懂得了谦让,学会了使用钱币,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买商品的时候,遇到不会说的单词,他就要主动让老师帮助,因此,小小的“超市”活动,是幼儿非常自如,主动使用英语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
2、体育游戏的渗透
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时,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在幼儿自主游戏时,要求教师尽量少干预或者不干预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尽情玩个够。我们还将存些英语体育游戏活动安排在相关的汉语体育游戏活动之后开展,作为复习。
例如:“wolf wolf whar time is it’’活动与汉语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是同一活动,幼儿为了学会这一游戏活动,必须学会这个问句并会回答“It’ s one o’clak’’等关于时间的短句。孩子在欢乐的体育游戏中学会了英语,并体验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联系。
3、音乐游戏的渗透
用英语组织的音乐游戏活动是以英语歌曲作为基本内容和载体开展的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歌曲或游戏本身,而英语单词或句子不是活动的重点。因此相当一部分歌曲的歌词幼儿未必全部掌握,有的歌词幼儿也未必理解其意思,但丝毫不会影响幼儿演唱和参与游戏。
例如:歌曲—“london brldge”“伦敦桥倒塌了”这一首歌曲,我们在幼儿会唱的基础上,首先在场地上画一条线,一边贴有苹果图案,一边贴有香蕉图案,由两名幼儿手拉手,搭成“桥”,其他幼儿排成一队边唱歌边排队依次从“桥下”钻过,歌曲结束时“桥倒下”套住一名幼儿,搭桥的幼儿提问,“what do you like apple or banana’’若幼儿回答“l like apple’’时便站在apple的一边,游戏依次进行,直到全部站在apple和banana两边后,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此音乐游戏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技能及身体的灵活性。
(三)儿歌教学法
汉语言有多种体裁:有散文、诗歌、古诗、谜语等,其中古诗讲的是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英语也同样有这样的表现形式,幼儿在朗读时,前后押韵,读起来趣味性强,象唱顺口溜一样,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例如:“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表现形式。“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ry on the bed / one feel off and bumped his heed / ma-ma called the doctor, the doctor saiel / no more monkeys jumpiry on the bed.”孩子在朗读时,边做动作边念,非常喜欢。
(四)谜语教学法
谜语是无论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它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性,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快乐。英语谜语也同样深受幼儿喜爱。例如:“rabbit’’一词可以用谜语:“l have two red eyes and two long ears / l have a short tail and eat grass and turnips / what am l ?’’ 用简单的英语说出小免的爱好及特征,让幼儿猜出动物名称。
(五)故事教学法
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类型,通过故事学习语言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的途径。故事语言的特征是简单明快,具体形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具有启发性等。通过英语故事学习,幼儿可以获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书面语言。让幼儿在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学习故事中重复次数较多的,结构较完整,较复杂而且有情节的完整的英语表达;幼儿可通过故事进行续编或者仿编。试行“纲要”
中对幼儿语言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艺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针对这一要求,采取中文故事译成英语故事,英语故事译成中文故事的方法,不仅幼儿易学,而且通过互译了解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并在中西方优秀儿童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文化熏陶。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优秀的外国儿童动画片,有“白雪公主”“狮子王”等,通过全英动画片,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并通过故事内容学习相关句子。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幼儿百听不厌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译成英文,幼儿园因为有了汉语故事的感知,在学英语故事的时候感到非常轻松、自如,尤其是多次重复句更便于幼儿记忆。在幼儿能熟练掌握这个故事的同时,我们还将这个故事排成“童话剧”,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同样优秀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也采取此办法,并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让幼儿看“an ugly duckling”这个全英语故事碟片,在看的同时,理会其大概的故事内容,并让幼儿边看边讲述你认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由教师翻译成中文,对说对的幼儿给于鼓励,说错的幼儿给于帮助,幼儿的学习兴趣极浓,当翻译正确时,我们看到幼儿的脸上洋溢着得意、幸福的自豪感,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以上这些双语学习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只是一部分,还需要教师在教育中不断摸索,寻求幼儿学习双语的最佳途径。经过几年的双语教育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幼儿对英语活动普遍产生了兴趣,在活动中能听懂教师的组织语言,主动使用英语,但是,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们对幼儿学英语的优势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水平,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幼儿英语活动的评价还停留在经验层次上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本项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今后我们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