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内容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内容
公司始终把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在全矿范围内树立并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做到了“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人,以精细的管理要求人,以特色的文化塑造人,以温情的教育鼓舞人,以严厉的制度约束人,以优秀的榜样激励人。”并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行6s管理,及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在公司,有个“三美”的叫法,这三个“美”指的是生产环境美、生活环境美、职工作为美。
生产环境美:公司通过塑造精品人,创建精品矿,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力度,使井下环境变得更美更安全,从而为职工们创造出一个舒适、放心的工作环境。
生活环境美:公司围绕“组织结构清晰化、服务体系周全化,教育培训实用化,文化娱乐大众化,治安防范网络化,医疗卫生便民化,矿区环境优美化”的“七化”目标,做到软件与硬件并重,环境与发展兼顾,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矿区环境实现了美化、香化、净化、亮化,并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上进,文明和谐,安全团结的矿区人文环境。
职工作为美:公司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重塑,安全社区和学习型组织创建,职工行为有了质的变化。公司领导把关心职工生活,鼓励职工成长作为工作重点,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职工按时上下班,讲话文明,统一着装,爱护矿山一草一木,置身霍尔辛赫矿,能感受到这里处处荡
漾着和谐之风。
第二篇:化工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江苏安全督查的内容,我觉得安全评价尤其是现状评价也要特别注意这些内容。化工企业
安全检查手册
化工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方面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及其落实情况。
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工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做到一岗一责;是否将责任制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重点检查企业法人(董事长)和其他分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分工是否明晰、是否依法
落实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3、安全管理机构是否独立设置(安全只能与环保放在一起)。是否按规定配备足量专职管理人员(基本要求见附1):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见附
1)。
4、危化品生产企业是否以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规定标准逐月提取安全费用(提取标准见附2);安全费用是否按规定有效使用。
5、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文件是否及时收到;是否组织传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见附3)。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
1、企业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针对性:是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完善。
2、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台帐是否齐全并记录完整。
3、重点查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1)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今年以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已经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是否得到整改治理;未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是否做到“五落实”;隐患排查登记表是否记录完整。
是否建立了定期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安全检查是否流于形式;安全检查是否到位;对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或隐患,是否采取
针对性措施。
是否按省局规定建立并实施企业专家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是否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是否落实了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记录是否齐全,安全教育时间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新上岗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企业安全培训是否能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的
培训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知识考核,考核是否走过场。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法定考核合格,安全资质证书是否到期,是否按规定按期复训;危化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见附1),是否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相关从业人员。
(3)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前,是否进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检测分析,并
采取明确的作业防范措施。 危险作业是否实行分级管理并明确职责。
作业票证填写内容是否齐全、规范;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签发手续。
节假日动火是否严格控制。 (4)、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是否建立危化品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危化品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未批先建或不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是否有相应资质。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逾期未换证。
(5)、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有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的,是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
剧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销售台账和用户档案。
是否建立易制毒化学品流向(购入、使用、库存)台账。
(6)、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是否建立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并认真记录完整、齐全。 安全设施、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测检验,有无超期未检情况。
(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企业重大危险源是否经过评估。重大危险源是否编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巡检等监控制度。
4、应急管理。
是否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是否建立应急预案分级响应机制;是否建立与当地政府、周边企业、居民的联系
机制。
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并对预案及时进
行修订。
是否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装置制定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是否采取了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外排污染的措施。
二、作业现场管理方面 (一)总体布局。
1、厂区内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功能区划分是否明确;主要生产装置、车间、库房等的
安全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厂房、生产装置等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如操作室、控制室、分析室等设在装置内,或有门、窗等直接面对生产装置;紧急疏散通道不畅,工艺管道敷设不符合规范等。
3、厂区内是否设置风向标。
4、厂区内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品周知卡等;重大危险源是否有明显标志;设
备、管道是否按规范涂色。
5、是否有边生产边施工现象,或施工现场与生产作业区未隔离的现象。
6、作业现场是否按规定设置洗眼器、冲淋设施并有效适用。
7、作业现场是否设置个人防护用品(空气呼吸器、防护服、应急药品等)并正常保养,配置是否合理规范;是否按规定设置护品柜、应急柜。
8、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消防栓设置是否符合规范;消防通道是否通畅。
(二)工艺装置现场。
卜车间现场是否存在接管随意,有无捆、绑、吊、挂等现象:电器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2、防爆车间是否有不防爆现象,如检修工具、电气设备不防爆等。
3、装置内的地沟、电缆沟等是否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可燃液体进人沟内的措施;电
缆沟穿墙处是否密封。
4、装置自动控制情况:在易燃易爆部莅,是否设置超温、超压检测、报警和安全联锁等装置;是否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装置或设备.是否设置紧急泄压排放装置。
5、应急池设置是否合理、适用。
(三)储罐区、库房。
1、罐区是否按规定设置围堰,围堰是否有不符合的现象,如围堰有孔洞,堤内有机泵及配电箱,酸性储罐区基础、地面葙围堰未做防腐处理,围堰容积不符合要求等。
2、罐区内罐与罐之间的分布、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3、罐区、库区是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并保持适用状态;是否有相应的防雷、降温、遮阳、保温等措施;可燃气体、液体罐区入口处是否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液体储罐是否按规定设置冷却水喷淋装置。
4、储罐区管道穿墙部分是否密封;污水管道是否有独立排水口,并在堤外设置水封和
隔断阀。
5、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区,涉及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是否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是否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6、库房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危险品库房物料堆放是否符合要求;液氯、液氨等气瘸堆放是否符合规范;室外露天存放易燃易爆物料,是否有防晒棚及水喷淋设施。
7、剧毒品库是否实行“五双”管理;是否足量设置有毒气体报警仪探头,探头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设应急防护及抢险用品存放柜。
8、物料装卸区罐车装卸线和罐区围堰、装卸泵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燃液体汽车装卸点进出口是否分开设置,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卸料台、罐车是否设专用接地线;液氯、液氨等液体危险化学品接卸管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四)电气、仪表、安全附件。
1、易燃易爆场所防爆电机、泵等基础是否牢固,传动部位是否有防护罩,外壳有无良好静电接地;管道、阀门法兰等的静电跨接是否齐全、有效。
2、压力表、安全阀等是否过期未检验,压力表是否有超根警戒线。
3、储罐是否按规定设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是否设置高液位报警以及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装置;玻璃液位计是否有固定、保护装置;带压储罐各类安全附件是否齐全
完好。
4、反应釜是否按规范设置安全阀、放空管等;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放空管,
是否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
5、液氯、液氨等气化装置是否有水温控制措施,缓冲器和反应釜之间管道是否设置单
向阀,缓冲器放空口是否直接对空排放。
6、生产车间、罐区、库区等区域,生产、使用甲类气体、液体的场所内,是否按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探头,报警是否集中控制;是否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7、是否配备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移动检测仪器。
第三篇:二级企业培训师简答题重点内容
(七) 培训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
一、从项目开发主体看
1、指令性开发
2、自主性开发
3、个体开发、部门开发和企业开发。
二、从项目开发内容看
1、积累性开发
2、即时性开发
3、前瞻性开发
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1、培训项目的名称。
2、培训的目的。
3、培训项目的目标。
4、培训项目的任务说明。
5、培训项目的费用预算。
6、培训项目的经济效益。
第四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考试培训重点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培训要点
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基本知识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基本概念
三、环境监理工作要点
四、环境监理工作的管理
五、2012年山西省环境监理工作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基本知识
(一)建设项目概述
1.建设项目概念
定义: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
范围:工业、交通、农业、水利、市政、商业、文教、
卫生、科研、旅游等。
内容: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区域开发建设
2.建设项目分类(按建设性质)
(1)新建项目
(2)扩建项目
(3)改建项目
(4)迁建项目
(5)恢复项目
3.项目建设程序
①提出项目建议书
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根据评估情况进行项目决策
④根据可研批复编制设计文件
⑤根据初设批复做好施工准备
⑥组织施工建设
⑦验收合格,投产交付使用
⑧生产运营,项目后评估
4.项目建设阶段划分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
(3)设计阶段
(4)建设准备阶段
(5)施工安装阶段
(6)生产准备阶段
(7)竣工验收阶段
5.项目建设主要管理制度
(1)项目法人责任制
(2)工程招标投标制
(3)建设工程监理制
(4)合同管理制
(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范围
(1)工业建设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2)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交通运输工程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5)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6)其他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建设项目污染特征分类
(1)高能耗、重污染型:冶金、化工、焦化、石化、火
电等;
(2)以大气污染为主型:建材、机械铸造等;
(3)以水体污染为主型:造纸、制革、纺织印染、食品 加等;
(4)生态影响或破坏型:交通运输、水利水电、 林牧渔 业等;
(5)生态影响与环境污染复合型:煤炭工业、矿 产开发 等。
3.环保设施分类
(1)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设施;
(2)废气处理与回收利用设施;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设施;
(4)噪声与振动防治设施;
(5)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
(6)其他环保设施(监测监控装置、环保标识等)。
4.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4)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5)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6)污染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7)环境监理制度;
(8)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
(1)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立项阶段)建设单位:编制和报批项目建议书,对项目建设和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环保部门:参加厂址现场踏勘;对报批的项目建议书出具环保立项意见。
(2)可行性研究阶段
①建设单位报送项目建议书审批文件;
② 环保部门明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
③建设单位编制并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④环保部门对评价报告提出审批意见。
(3)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编制和报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其环境保护篇章; 将审查后的初步设计文件报环保部门备案。
环保部门:参加初步设计审查,提出环保审查意见。
(4)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 报送开工报告,进行项目全面开工准备;委托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
环保部门:制定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计划。
(5)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落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和要求,定期向环保部门书面报告环保设施建设情况及其他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环保部门:组织环境监察机构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
(6)试生产阶段
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委托展环境监测,提交环境监理报告。
环保部门:受理试生产申请,组织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
(7)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提交验收资料;验收通过后申办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环保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审查验收资料,组织现场检查,办理验收审批手续,进行项目公示; 下达总量控制指标,发放排污许可证。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基本概念
(一)环境监理的定位
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有关环 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环境监 理合同等,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 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 目各项环保措施。
(二)环境监理的性质
1、服务性
2、科学性
3、独立性
4、公正性
(三)环境监理的原则
1、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
2、权利和责任一致的原则;
3、总环境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原则;
4、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
5、综合效益的原则。
(四)环境监理的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
3、相关技术文件;
4、环境监理合同。
(五) 环境监理的范围
1、按监理的区域和对象划分
(1)受项目施工过程影响的区域;
(2)项目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
(3)项目建设配套的环保措施。
2、按建设项目类型划分
(1)涉及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
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2)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严重的建设项目;
(3)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
(4)环保部门认为需要开展环境监理的其他建设项 目。
3、按行业分类划分(山西省)
(1)煤炭行业:包括煤炭开采、洗选、配煤、储煤、煤炭发运等;
(2)电力行业:包括火电厂、矸石电厂、垃圾焚烧发 电 厂等;
(3)冶金行业:包括矿石采选、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烧 结与冶炼、金属锻造与压延加工等;
(4)化工行业:包括基础化学原料、肥料、农药、涂 料及颜料、合成材料、专用和日用化学品、化学纤 维等;
(5)焦化行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利用和煤焦化工 产品等;
(6)建材行业:包括非金属矿采选以及水泥、石灰、 砖瓦、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制造等;
(7)制药行业: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兽用药品制 造以及生物、生化制品制造等。
三、环境监理工作要点
(一)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1、核实设计文件与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相符性;
2、督查指导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3、通过宣传培训和监理,确保环保“三同时” 有 效执行;
4、搭建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环保沟通、协 调、 会商机制;
5、协助建设单位配合好环保部门的“三同时” 督 查和竣工验收。
(二)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
1、核实与比对
2、巡视与旁站
3、检查与追踪
4、记录与报告
5、类比分析
6、监测验证
7、专题会议
8、宣传培训
9、组织协调:#会议协调 #交谈协调 #书面协调 #访问协调 #情况介绍
(三)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1、签订监理合同;
2、组建监理机构;
3、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
4、编制监理方案与细则;
5、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6、参与环保验收;
7、向业主提交环境监理档案资料;
8、监理工作总结。
(四)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1、工作记录制度
2、核查认可制度
3、环保会议制度
4、工作报告制度
5、信息管理制度
6、质量控制制度
(五)环境监理工作要求
1、建立三大体系:(1)技术规范体系(2)业务管理体系(3)质量保证体系
2、抓好“四化”建设:
(1)业务规范化 (2)管理制度化(3)质量标准化
(4)资料档案化
质量保证体系: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经济措施
(4)合同措施
业务规范化: (1)工作的时序性
(2)职责的严密性(3)工作目标的确定性
管理制度化:(1)人员管理
(2)技术管理
(3)业务管理(程序管理)
(4)现场管理
(5)信息管理 (6)合同管理 质量标准化:(1)明确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 (2)制定质量评价方法;
(3)实施运行控制和记录控制; (4)实施过程和服务的检查和测量;
(5)落实质量日常考评和年终考核。
资料档案化:(1)日常工作记录; (2)各类监理报告; (3)会议记录纪要;
(4)环境监测报告; (5)工作文件与往来函件;
(6)其他相关资料。
(六)各阶段环境监理工作重点
1、
设计及建设准备阶段:
(1)工程初步设计审核:重点审核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平面布置、选址有无变化;
(2)设计文件环保篇章和施工图审核:重点审核与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要求的符合性;
(3)施工组织计划审核:重点审核施工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防范措施。
2、施工阶段:
(1)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
(3)环保产品质量控制;
(4)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措施的落实;
(5)与环保相关的隐蔽工程质量;
(6)与公众环境权益密切相关的环保措施的落实。
3、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
(1)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运行;
(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达标监测验证;
(3)环保应急预案;
(4)环境管理情况监理;
(5)社会环境影响监理;
(6)协助建设单位做好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准备工作。
(七)应重点关注的十个问题
1、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性质、规模、选址、工艺及环保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
2、治理设施工艺选择和处理能力与生产设施是否匹配;
3、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是否实用可靠;
4、主要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
5、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措施的落实;
6、与环保相关的主要隐蔽工程,如防腐防渗工程;
7、项目建成后难以或不可补救的环保措施和设施;
8、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防范措施和要求,如野生动植 物保护措施;
9、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与公众环境权益 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环保措施和要求,如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
10、“以新带老”,落后产能淘汰等环保措施和要求。
(八)认真处理的四个关系
1、与环保部门的关系
关系定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行为准则:受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
工作性质:提供技术支持
责任追究:对监理结论负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
# 防范施工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落实环评与“三同时”要求;
# 协助业主配合好环保部门监督检查;
# 搭建沟通渠道与平台;
# 为试生产和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2.与建设单位的关系
关系定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行为准则:受双方合同和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
工作性质:提供咨询服务
责任追究:对违约行为负法律责任
□咨询服务
# 受业主委托,核查设计文件、施工计划,提出合理 化建议;
# 受业主委托,对承包方实施业务监督;
# 协助业主落实“三同时”和环评要求;
# 帮助业主建立环境管理机制,组织环保宣传培训;
# 建立环保沟通、协调、会商机制;
# 协助业主做好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准备。
3、与工程监理单位的关系
关系定位:相互协助配合的平等关系
行为准则:受建设与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工作性质:各有侧重、业务互补
责任追究:对重大质量问题,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关系
相同点
#服务对象相同 #工作目的相同 #工作性质相同 #工作时段相同 #业务体系相同
不同点
#主管部门不同 #工作范围不同 #工作内容不同 #工作依据不同 #人员要求不同
4、与承包方的关系
关系定位: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行为准则:受业主赋予双方权责的约束
工作性质:实施监督管理
责任追究:对重大环境事故和严重不良后果负监管责 任
□环境监理单位对承包方的监督权
# 对项目施工组织计划的审核权;
# 对环保工程设备、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检验权;
# 对项目实工进度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 监督权;
# 对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事故和环境影响等 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权;
# 选择项目承包人的建议权。
□小结
摆正四个关系
抓好五项工作
建立六项制度
落实七项要求
规范八个程序
掌握九种方法
关注十个问题
四、环境监理工作的管理
(一)建立三大体系
1、技术规范体系
2、业务管理体系
3、质量保证体系
(二)推进四化建设
1、工作规范化
# 统一监理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和要求;
# 统一监理工作文件编制要求和审查标准;
# 统一监理工作基本表式;
# 统一合同文本和收费标准。
2、管理制度化
# 技术管理:技术审查制度;
# 机构管理:监理职责制度、资质准入制度、 考核制度;
# 人员管理:监理员执证上岗制度、监理工程师执 业管理制度。
3、质量标准化 #可测量 #可统计(可报告) #可核查
4、信息网络化
#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系统;
#建立环境监理管理系统;
#建立环境监理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环境监理沟通会商机制。
五、2012年山西省环境监理工作
(一)完善环境监理技术规范体系
1、制定环境监理工作技术导则;
2、编制重点行业环境监理指南;
3、统一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和报告编制内容和格式;
4、统一环境监理工作基本表式和合同文本。
(二)加强环境监理制度建设
1、完善环境监理技术审查制度;
2、落实环境监理基本工作制度;
3、建立环境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4、实行环境监理工程师执业管理制度;
5、严格执行环境监理员持证上岗制度;
6、实行环境监理单位考核制度。
(三)积极开展环境监理信息交流与宣传培训
1、搭建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平台;
2、建立沟通、协调、会商机制;
3、组织开展环境监理业务交流活动;
4、实行环境监理工作报告和情况通报制度;
5、加强环境监理业务培训。
(四)大力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
1、强化建设项目前期管理
#建立建设单位情况通报制度;
#建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环保审查制度;
#落实建设项目开工报备制度;
#建立建设单位诚信档案。
2、加大环境监理工作推进力度
#在全省七大重点行业全面推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 工作;
#对建设项目落实环境监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一次全 面督查;
#将环境监理工作纳入环保部门和环境监察机构日 常监管。
第五篇:企业文化重点
饭店企业文化塑造重点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共15分,每题3分,误选不计)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四、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
五、论述题(20分)
第一章
1、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 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饭店的发展目标上来。
(2) 约束作用:即用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约束作用。
(3) 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凝聚成为一个各部门同心协
力、上下团结如磐石的整体。
(4) 融合作用;即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自然的融合到整体去。
(5) 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于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饭店企业文化的特征
(1) 服务是饭店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
(2) 文化意识是现代饭店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
(3) 饭店顾客群的国际性决定了饭店企业文化的融合性特点;
(4) 饭店企业文化具有突出的人性化特征。
第二章
1、饭店企业文化定义:饭店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店风店貌、内显于员工心灵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服务意识。
2、饭店文化的建立目的:就是要在饭店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
神氛围。将饭店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这一核心点,对饭店的各方面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体现饭店文化的价值。
3、标准化服务的核心: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4、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5、服务人员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工作能力是训练有素的饭店合格职工的一个标志。
第三章
1、“强有力型理论”进行逻辑论证的三个基本点
(1) 在强文化企业中,全体员工目标一致,方向明确,步调一致,形成了取得经营业绩
的强大合力;
(2) 价值观念的牢固一致,使员工觉得大家是志同道合的一群,容易产生自愿工作或献
身企业的心态,就是取得经营业绩的力量源泉;
(3) 价值观念驱动,可以避免对官僚主义的依赖,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2、饭店企业文化的层级关系
(1) 核心层,即饭店文化精神层: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核心价值观、企
业伦理、企业道德等,即企业意识的总和;
(2) 中层,即饭店文化制度层: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等。
(3) 幔层,即饭店文化行为层:包括企业家的行为、模范人物的行为、一般员工的行为
等;
(4) 浅表层:即饭店文化景观层:以饭店的景观文化为主,包括饭店标志、饭店文化传
播渠道等载体。
(5) 表层,即饭店文化产品层:以饭店日常的产品为表现载体的产品文化。
3、饭店文化战略的构建重点
(1) 首先,饭店文化战略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构建
(2) 其次,培养个性的企业精神
(3) 最后,塑造符合本饭店企业文化特色的典型人物也有的说是企业英雄。
4、企业文化战略的建设过程
(1)口号阶段
(2)个人解释阶段
(3)理念提升阶段
(4)组织哲学阶段
5、饭店企业文化内涵的细化具体涉及:饭店的经营文化、饭店的管理文化、饭店的景观文化、饭店的产品文化。
6、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饭店应该培训一些基础的经营理念,如:主动性的市场理念、能动性的创新理念、有效性的竞争理念、快速性的应变理念,同时还需要一个诚信的经营文化。
7、饭店所需要的一些基础性管理文化包括:责权利对称性的管理文化、高效率的管理文化、人本主义的管理文化、有序化的管理文化、契约化的管理文化。
第四章
1、饭店的的首要价值是顾客的价值,其次是员工的价值,再次是社区的价值。
2、企业本身的价值不仅包括物质价值,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因为只有精神价值是其他企业学不会,也是员工带不走的。
3、根据国外提出的各种企业文化理论,管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企业价值因素排序的结论:
(1)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2) 共同的价值观念、经营观念、管理意识等软因素的价值,高于硬管理因素和其他软
管理因素的价值;
(3) 顾客第一,员工第二,本社区第三,第四也就是最后才轮到股东;
(4) 顾客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的个人价值排序。
4、饭店的企业价值要素:顾客价值(核心价值和基础价值)、员工价值、社区价值、利润
5、在饭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贯彻以下几个价值理念
(1)顾客的价值胜于一切 (2)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 (3)充分重视和挖掘一线员工的潜力和能力 (4)把自己作为社区的重要一员。
6、价值观定义: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评价的标尺,是人们做出各种行为之时,作为选择、取舍的评价标准。
7、构建卓越的价值观体系,就是要确立一个企业共享价值体系,即要保证这一价值体系的卓越性,又要努力获得全体员工(或大多数)的认同。只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并融会贯通才能构建出卓越的价值观。
8、经理人构建卓越的价值观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 深入细致的总结
(2) 具体生动的表达
(3) 坚持不懈的灌输
(4) 以身作则的执行
9、经理人传播和灌输企业价值观的方法:满足需求法、卓越激励法、群体感化法。
10、经理人企业伦理道德塑造的三个基本准则:关心顾客、关心员工、关心环境。
11、饭店一线员工工作最辛苦、待遇最低、所期望的“自我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自然对
饭店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
12、一线员工的企业伦理道德培育:理念引导、制度规范、行为约束。
第五章
1、饭店企业家的核心精神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改革精神、创业精神、宽容共事精神、追求卓越精神、诚信精神。
2、饭店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1) 广博的知识
(2) 坚持原则性
(3) 独特的敏锐决策力
(4) 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5) 迎接挑战,保持年轻的心态
(6) 善于为他人着想
(7)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人际交际有强烈的兴趣
(8) 深谋远虑
3、一线员工企业精神的培育渠道
(1)领导垂范:以身作则的引导
(2)榜样示范:通过宣传体现饭店精神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引导
(3)舆论灌输:通过各种舆论工具盒媒介,广泛传播企业核心精神,使饭店核心精神深入人心。
(4)教育培训:通过培训、研讨,强化饭店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可
(5)集体参与:放手让职工群众自己引导自己,发动大家就企业精神的培育提建议,想办法。
第六章
1、创新理念的来源
(1) 员工——创新思维
(2) 投入——创新投资
(3) 制度——创新激励
2、饭店的服务气氛对饭店服务文化的塑造举足轻重,影响气氛的因素包括:视觉效果、味觉效果、听觉效果、触觉效果、员工的着装和外貌也很重要。
3、服务质量定义:服务的效用及其对顾客需要的满足程度。
4、如何培育饭店服务质量
(1)应制定合理且明确的服务标准
(2)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
(3)制定服务绩效监督制度,以保证饭店员工的服务水准的一致性和长期性。
5、情感培训
(1)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员工的特长及能力,以及他们的个人目标。
(2)实行饭店企业向心力教育,增强员工的内向力,让员工了解饭店的企业文化、传统、目标,培养员工对饭店的信心和感情。
(3)帮助员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6、有效竞争的途径
(1) 理性竞争
(2) 规范性竞争
(3) 向竞争对手学习
(4) 通过增加顾客利益提高竞争优势
第七章
1、饭店对待员工的授权和监控之间的矛盾。在实际的饭店日常运营过程中,面对顾客的是饭店的一线员工,员工培训不足,待遇不高,服务质量难有保证,而领班、主管、乃至部门经理,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和对员工服务的控制,又很难有时间真正面对顾客,顾客体验不到饭店优质的服务。
2、推行人本管理方式
(1) 情感管理
(2)
(3)
(4)
(5) 民主管理 自主管理 人才管理 文化管理
3、“走动式管理”:各部门主管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与各层次各类型人员接触、交流,加强情感沟通,建立融洽关系,了解问题,征求意见,贯彻实施饭店的战略意图。
4、饭店的开夜床服务,对美国、日本客人来说是一项必要的、非常标准的服务,但对于西欧的客人来说却是一项多余的、不标准的服务。
5、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到
(1)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素质
(2)建立服务质量责任质,使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
(3)开展服务检测是服务质量控制的手段
6、如何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素质
(1)对服务人员的每一个动作、语言、表情、给出细致严谨的规范。
(2)注重对服务人员服务技能的培训和提高,使每个服务员都能掌握准确的服务动作和高超的服务技术。
(3)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人员的品行、素质。
7、“三检三控”:自检自控,互检互控,专检专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