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大全)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大全)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第一篇: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鲁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读起。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第一篇: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读起来过于刺耳,已经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必定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也正因为此,鲁迅的文章正在悄悄的淡出我们的教科书,似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应该被彻底清除。我认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鲁迅,理解了鲁迅精神,那么我们一定会坚信,鲁迅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认为,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警醒民族的责任感

鲁迅出生在十九世纪后期,那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意识形态统治民众二千多年, 长期淤积下来的毒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形成一种历史的惰力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阻力。鲁迅曾经说过 “凡是愚弱的国民, 无论身体怎样的强壮, 都只是示众的材料和无聊的看客。” 正因如此, 鲁迅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愿望, 改学文学, 认为对于 “愚弱的国民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由此看出,鲁迅是怀着深厚的对祖国的爱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来从事文学创作的。

从他的众多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他对当时中国人身上存在的种种劣根性的详实的刻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最犀利的嘲讽。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 既有农民式的质朴、愚念, 又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在奴才面前是暴君, 挨别人打, 说成“终于被儿子打了”; 失掉了土地, 却还常常夸耀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通过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特征, 烙上了鲜明的民族耻辱的烙印。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可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必须得到保留并发扬。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的人民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性格。比如,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同学,生活颓废,其表现形式基本是胡吃海喝、上网游戏、凌晨睡觉,上课补觉等。他们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辜负了父母,老师,社会对他的期望,更辜负了自己。我们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来到大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明确做人的根本。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由我们的理想给出。想当年周恩来的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多少热血青年的人生追求,而现在,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何以扛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呢?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没有中国少年,就没有少年中国,如果想要中国像少年一样蓬勃发展下去,我们的年轻人就必须朝气四溢,蓬勃向上。我们必须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 不惧强权的批判精神

鲁迅说过,他所写的文字遵奉的是革命前驱者的将令,而不是权势和金钱的指挥刀。在我看来,鲁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身上这种不畏权势,不受政治浪潮的影响,保持独立的思考,勇于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下面谈一谈鲁迅不畏强权的精神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对鲁迅一直有着高度评价,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种种这些事实给我们一种误解,认为鲁迅是拥护共产党的,是一个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创作的战士。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从他的作品里也没有一点歌颂共产党的文字,他只是单纯的在批判当时军阀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而与他的政治立场毫无关系。据2001年出版的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1950年曾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当时任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亲自回信答复“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的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这些事例表明,鲁迅并不是共产党的写手,事实上,鲁迅从不支持或否定某个政党,或者说某个流派,无论是新文化运动, 还是左翼文学、文化运动, 他都是既支持、参加, 又投以怀疑的眼光。可以说,鲁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坏公民”,因为他总是在不断的怀疑,不停的给当权者找麻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一定程度上说,对鲁迅这类文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政府的繁荣程度,因为只有繁荣的社会,自信的政府才能容忍鲁迅们的存在。批判对于落后封闭的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

反观当今社会,敢于批判社会黑暗面的作家越来越少,或者说,这些反对声音被主流的媒体,主流的价值观所埋没,使我们普通民众听不到这些批判的声音,可以说,这个社会越来越容不下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只有歌颂和赞扬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声音统一的背后,是声音被压制的愤怒,我们需要一个敢说真话,敢于批判的领袖,带领我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只有批判,只有争论,才能帮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走向辉煌。

三.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

深切关注现实, 求真务实, 客观全面反映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是贯穿鲁迅作品以及鲁迅一生的又一精神特征。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到, “为什么做小说吧, 我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在鲁迅的作品里, 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 是唾弃还是赞扬, 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一贯主张“ 写出实情”,“因为真实, 所以有力” 。他所捕捉和描写的生活细节总是真实的、常见的、客观的。比如《故乡》里少年闰土的纯朴、健康, 老年闰土的木呐、守旧“豆腐西施”贪小便宜拿了东西“ 飞也似跑了”的可笑;孔乙己落魄后仍舍不得脱下长袍, 及拿出茴香豆请小孩吃的迂腐善良等等。鲁迅一生都在用他那深切敏锐的眼光来关注现实生活, 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深刻的时代主题。可能正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太犀利,太真实,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是一个只会破坏不会建设的人,对任何现实永远不会满意,是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反对者。而我认为,这是鲁迅能正视一切, 无所畏惧, 慷慨大义的体现, 他不愿陶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不思进取,而是直面现实,发现问题。这种敢于批判自己的勇气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总的来说,鲁迅作品是深刻的、哲理的、思辨的, 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即使是在最简短的文章里,最平凡的问题里, 也可见到他活生生的精辟无比的见解, 表现了明确、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和高深透彻的理论造诣, 使人产生一种回肠荡气、回味无穷的美感。鲁迅是伟大的,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精神到今天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如今这个“另类文学”,“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社会,细细品读鲁迅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是爱国的力量,是关注现实,认真为文的力量,是不畏强权,敢于批判的力量。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一大批真正为人生、为社会、为人民从事文艺创作的文学工作者, 需要深入生活实际, 认真去观察描写那些中国的脊梁, 同时, 不惧邪恶, 勇于揭露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去武装人们的思想, 振奋国人的精神,实现民族的复兴!

第二篇:浅谈鲁迅精神之当代意义与“中国梦”

摘 要:鲁迅,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的制高点,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级大师,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思想和他本身所具有的的精神与思想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为什么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它在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进程中究竟代表了哪些关键和深刻的方面?以及鲁迅精神在当代有什么新的意义所在与其能给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给于何种其实与指导?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现、探讨、研究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应该从文学领域拓展到文化领域,从艺术深入到哲学。进入21世纪,鲁迅精神将毫无疑问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时代。

引 言

自上世纪

四、五十年代至今,关于鲁迅及其思想精神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歇,已经出现的文字数以亿万,可谓成果卓著。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鲁迅依然有许多还没有输出的话题。研究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我们要从其思想精神产生的根源出发,结合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全面的讨论,而不是片面地、主观的批评与思考。我们研究鲁迅及其思想的最终目标,也不是给与社会发展中的人和事以过多的指责,相反,我们是为了“极大地提高自己民族和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准和精神伦理面貌,使我们自己时代的思想文化状态从总体上超越鲁迅的时代”。①

一、 鲁迅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开启以来在中国文学界和精神界出现的一个伟大而崇高的社会存在。他的伟大,是他的思想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任何一个人,他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变人的灵魂,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提炼、描绘中国愚弱百姓的“劣根性”。鲁迅就像一台显微镜,于微小处细数“国民性”经络,为的是很好地解剖别人,解剖自己,解剖社会,让每一个国人都能以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去走出社会的黑暗。

(一)鲁迅精神的几个方面

关于对鲁迅的概括与与总结,历来众说纷纭。但总体而言,各家各派的 ① 朱铁志《精神的归宿》 说法还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鲁迅精神的思想核心,少有偏颇之言。鲁迅终其一生,都在独立的、深刻的思考上不懈追求,不论是早起产生的《文化偏至论》②中的“立人”思想,还是在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解放运动推动之下应“时”而生的《狂人日记》中的“吃人”理论,都是鲁迅站在弱势大众的一边,并怀揣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去进行思考的结果。鲁迅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社会活动,他都时刻关注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小情,并能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做出自己独特的反应,力图推动事态向着有利于国民大众的一面转变。在他看来,这种来自个人或是社会团体的推动力无论是大是小,只要有所帮助,就足够了。

在鲁迅的精神思想中,还有向真理、正义的不断追求,向恶势力的不断斗争。但这种斗争精神从来都不是盲目的、冲动的,恰恰相反,这种精神是有准备的、有价值的,正如像“鲁迅”这个名字中的“迅”所寓意的小狼③一样,他所所发出的批判言论,能够做到快、准、狠这三点。也只有这样,才敢于和黑暗的、落后的传统旧势力作最坚决的斗争,才敢于一阵见血地指出民族和时代的弱点。然而他不仅仅是对那些弱点的指出,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人,他始终是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最彻底的反思,剖析民族的劣根性和短板。这样,才成就了鲁迅过去和现在的伟大之处。

总体而言,鲁迅精神犹如一颗参天大树,有主干,也有其枝蔓,在睿智中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就像叶圣陶说过的,“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心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鲁迅精神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解释。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曾将鲁迅精神概括为三点,即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④,这是对传统的以爱国、勇敢、坚强为主要内容的三点论的深层次阐述。时至今日,面对大众对于和鲁迅产生的距离感,新时期的专家学者对于鲁迅精神作了新的概括,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即“立人”思想、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是鲁迅精神在新世纪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力争实现的。但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一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都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要去粗取精,用批判的眼光和态度 ②③ 《文化偏至论》写于1907年,与《摩诘诗力说》同为鲁迅早期的重要文言文作品。

《尔雅·释鲁》云:“牧狼,其子,绝有力,迅。”鲁迅的“鲁”取自母亲鲁瑞的姓,意在孝道。“迅”古义为狼子。 ④ 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举行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话。在此基础上,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在此给予鲁迅极高的评价。

2 去分析,因此,我们便不能否认批判精神仍是鲁迅思想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这一事实。

(二)鲁迅精神的时代意义

前文已经说到,研究鲁迅这样伟大的思想家,要从其思想精神产生的根源出发。只有这样才符合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上每一种思想精神的产生都以其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为依托,不可能凭空出现,任何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经不住历史的考验的,鲁迅的思想精神也不例外。然而根据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一哲学原理,鲁迅思想精神又和大多数思想产物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人眼里,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鲁迅作为其思想精神的主体,自身所处的时代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研究好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为后面的讨论服务。鲁迅所处的那个时代,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做奴力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力的时代”。⑤这也赤裸裸的道出了当时那种复杂的环境状况,社会黑暗、政府腐朽、民众麻木;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全无公平、全无正义。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更加坚定了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灵魂的决心。基于此,“立人”思想便凸显了出来。但要立人,我们应该清楚立人的第一要义,即什么是人?而后,我们要思考的是立什么?如何立?面对这些,鲁迅进行了深刻的、全面的思索,在这种全新的历史高度上,“国民性”的范畴才得以被逐步扩大。鉴于此,一篇《啊Q正传》才会真真切切地刺痛千千万万人的内心。在这里,鲁迅精神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对国情、民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勇敢面对而不逃避,能够用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看待利己与利人的关系。而后推至大众,用一颗博爱之心去唤醒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人们用健全的人格去强健自己的体魄,用不屈的奋斗与抗争去改造我们的民族之魂。

二、鲁迅“梦”与“中国梦”

鲁迅精神的核心,一言以蔽之,曰:“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将其解释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⑥这被学术界一致认为的具有超前意识的鲁迅思想,在当下社会,依然能找到其“魅影”。

(一)鲁迅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体现

⑤⑥ 出自鲁迅的《灯下漫笔》,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百姓生活的实质。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鲁迅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3 在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日上,上海鲁迅纪念馆公布了一份名为《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鲁迅仍具当代性。⑦这是一个很及时的信号,通过它向人们传递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那就是,当今社会,我们仍然有学习鲁迅的必要性。报告在“对鲁迅的关注度、了解度”、“对鲁迅的评价”、“鲁迅对社会的影响力”三个方面对鲁迅及其精神做出了评估与分析。其实,就像报告所显示的那样,鲁迅真的还没有过时。人们对鲁迅及其精神依然具有积极地、正面的态度与评价。当代社会,在“全球化”的冲击与影响之下,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健康、快速发展,中华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不可缺少三种精神态度,即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使鲁迅成为了“民族魂”不折不扣的代表人物,同时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又成为了当今拼搏精神的一种借鉴,使我们从中不断汲取养分,并通过努力使这种发展之后的斗争精神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丰富,不断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然而对于创新,鲁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鲁迅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那就是他在思想上和创作上的创新,后者属于文学创作的研究范围,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思想上的创新,就是鲁迅能从广大社会群众自身的需求上去去看待以自身解放、民族觉醒位代表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种改造要求各民族成员要具有自己的个性,具有对于明确目标的追求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自下而上充满活力。换言之,我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以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重,以国家和名族的共同需求与目标为指导方向,把握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的利益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和谐”更加深入人心。

(二)当代“鲁迅精神”与“中国梦”

当今中国,人人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那么,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梦,实现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需要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此时,如果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鲁迅,我想会对“中国梦”的理解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我们自己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也会有更高一个层面的领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说:“中国从鲁迅去世到现在,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几乎都 ⑦ 凤凰网资讯.,2011年9月24日。

4 要从鲁迅那里寻找思想根源,都要重新解释鲁迅,这个社会才能继续前进。”⑧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之日到今天,“中国梦”就始终没有中断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时期的中国“梦”应运而生。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把新时期的“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对于鲁迅,他放弃了读书显名之路,放弃了医学救国之路,以巨人之姿在社会的水深火热中举起了一个民族复兴的火炬,撑起了民族觉醒的一片蓝天。这是鲁迅的梦,也是被奴役和压迫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民的梦。鲁迅有很多的“梦”,他在作品中也很多次提到“梦”,他写梦,也做梦,但不论这些“梦”是文学之中的还是文学之外的,都是他的人民觉醒梦,中国富强梦,民族振兴梦。这些梦里面,充满了自由、民主与解放。鲁迅也曾在作品中这样写到,“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⑨他也说过,“去的梦黑如墨,在的梦墨一般黑。”然而,这“墨一般黑”的梦,也只有在那个“墨一般黑”的年代才会有。这里面也许会有些许的无奈,但不论有多么“黑”,我们看到的鲁迅都没有妥协,而是用自己的一支犀利的笔,一颗勇敢的心去冲出那在黑暗中禁锢人的“铁屋子”。不但要冲出去,还要把它冲破,这就是鲁迅的梦。他的梦是伟大的梦,这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是围绕着与黑暗抗争的。正如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⑩先生说的那样,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始终不曾绝望,一直是抱有极热烈的希望,他是在黑暗中追寻与播散光明。鲁迅的梦,是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走向富强,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梦。鲁迅的中国梦,是对于公平、正义、谦逊、坦诚的向往;是对于美好、圆满发达、富足的期盼;是对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和谐社会的憧憬。这与当下社会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不谋而合,这与其说是继承与发展,倒不如说是我们都是向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努力的结果。在今天的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个人有个人的梦想,国家有国家的梦想,以至于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每个人都在为这些梦想而奋斗,完成这些梦想,已不再遥远。对于我们而言,理想已不再是那么让人捉摸不定,有时候,我们甚至能够“看 ⑧⑨ 孔庆东《正说鲁迅》,重庆出版社,2009年12月。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北京《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五号。 ⑩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5 见梦想的色彩,能够闻到理想的芬芳”。

三、鲁迅精神之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其实,当今社会给予我们的很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这不仅是大自然实实在在的物质馈赠,还是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灵的慰藉。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却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复杂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了扭曲的现象。这时候,就要有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读鲁迅,研究鲁迅,正是在寻找这种能够指引个人或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发现,鲁迅的思想对于探索百年后的中国思想仍具有启示作用。以《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为代表的6篇鲁迅早期的文言论文中对于物质、精神、制度、文明的论述对于当下社会发展中相应的方面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实现立足于自己岗位的实践意义和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意义,就要对鲁迅精神保持时刻解读的思想准备。今天我们所讲的培养品德,提高素质一类的,正是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体现,重在塑造人独立、坚韧、坚强不屈的灵魂。另外,当代社会从上到下应该时刻保持一种自省的态度。鲁迅先生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们知道,让人承认或是面对自己的缺点确实是很困难的,更和况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1。然而恰恰是这种困难炼就了我们无畏的批判精神,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刻的自我反省确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鲁迅先生所具有的这些思想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的,这些都是来源于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一份对于人民的爱护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责任感。这应该是和《大学》中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吧。世间万事万物,一切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舍本逐末到头来只能是枉费心机。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重其科学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才会真正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11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到“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国文国史三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孔庆东.正说鲁迅,[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3]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7]朱铁志 .精神的归宿,[J].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篇:杨善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有些学生觉得,杨善洲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但离我们大学生有点远,宣传学习杨善洲的事迹,跟我们这些学生关系不大。真的是这样吗?

做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杨善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代人所缺少的。经过阅读了他的事迹和上网的查询,我有了如下的一些认识。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优秀共产党员杰出典范、植树造林的英雄标兵,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杨善洲同志精神,就要:

一、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有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乘机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二、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之所以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就是因为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杨善洲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还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和优秀品德。杨善洲同志无论什么时候都把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在任期间,为了贫困山区通电通路、早日脱贫致富,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忘我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汗水;他对群众真情付出、不计回报,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先后为灾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数十万元。退休后,植树造林5万多亩,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达3亿多元,他将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却不要一分钱。我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在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无怨无悔,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社会风尚。

五、学习他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精神境界

杨善洲同志穷其一生绿化荒山、建设生态的伟大壮举,是云南省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活教材。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他这种倾力生态建设、改善自然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的消费方式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森林文化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杨善洲曾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又回到家乡绿化荒山。他为官勤政廉政,确实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但我觉得,其“一辈子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一辈子对看准的事一做到底”的品格,也能给我们大学生干事创业送上一把金钥匙。杨善洲在位时没给家乡以任何特殊关照,但作出过“一定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承诺。为兑现此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家乡大亮山,带领一班人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在家乡建成了价值3亿元的林场,而自己却没带一根草走。22年,人生有几个22年啊!在这漫长的植树造林过程中,他长期住在山上的油毛毡窝棚里,经常提着粪箕到村寨道路上去捡牛马猪粪作为植树的底肥。为了节约资金,他还到集贸市场上去捡果核。有人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多不光彩”,而杨善洲则说,“我弯弯腰,林场就有树苗了,有什么不光彩,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他的这份淡定,这种坚持不懈干事创业的精神,留给后人的又岂止是一片绿洲?曾经读过一个很有意义的小故事: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觉得这事很简单,都回答说“能做到”。可是一年之后,坚持做到的仅只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这个小故事的启示是,哪怕再简单的事,要长期坚持下来也不简单。而干事创业,最需要的就正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忍人所不能忍,则能成人所不能成。很多年轻人干事创业,不是缺少激情和干劲,也不是没有干事创业的舞台和条件,而是在于不能把看似简单的事坚持下去,在于缺少像杨善洲那样矢志不渝的精神。现实中,有些大学生求职好高骛远、干事眼高手低,乃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自然就难以获得成功。从立足之处深挖下去,很可能就有清泉涌出。有时干事创业不成功,未必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毅力战中。就此而言,杨善洲对看准的事、做有益的事,能够那样执著,那样坚守,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学生好好学习吗?

第四篇: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一)“卑怯”的内心状态

这一意识在《阿Q正传》中有集中的表现。《狂人日记》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整体判断,《阿Q正传》却是他对国人性格的整体剖析。“国人的灵魂”的一般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的深层意识就是逃避现实的卑怯心理。

无论是作为一种心理性格,还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卑怯的精神根源都是中国封建文化和社会的伦理观念与等级制度。在这样的思想和现实存在中,传统中国人缺少平等机会和自我意识,相对于每一上级阶层和个人,都有一种本然的卑怯。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中国的历史也只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作为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二)否定“伦理政治”

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而现代文化相对来说是以利益和人为本位的。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出与人格的真诚,而在于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若脱离这种关系就会失去其价值,而成为乱臣贼子,成为孤独者,从而受到这既定伦理关系的排斥,被社会所抛弃。于是,“枪打出头鸟”便成了代代相传的立身处世的箴言。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便是这样一个以反叛社会、传统史,而以回归社会传统史,及时这并不符合他自己真正的内心欲望。由于思想与行为的与众不同,魏连殳被本家们视为一个异类,成为孤独者。鲁迅自己亦有过这样的思想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初起,鲁迅沉寂于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中。他在《呐喊·自序》当中说道:“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额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一种法制政治,而是一种伦理政治。伦理政治是一种非现代政治,现代政治应是一种民主政治。伦理政治的运行规则是等级制和德行论。等级制的本质是人的不平等,作为民,特别是最弱者,便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历来被视为是对封建科举制和知识分子弱点的批判,其实鲁迅真正所指,应该是对封建等级制和愚昧庸众的批判,不然的话,就无法理解作者对于孔乙己所表现出的那种沉入心底的人道主义同情。小说选择孩子视角,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意义:等级制的价值观念已渗透于整个社会。“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知识还是道德都必须通过权力环节才能获得价值的实现。

鲁迅以思想革命为先,对传统伦理道德全面否定,就是看破了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秘密。

然而近年来,文化保守主义以现代新儒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武器,借助于一种民族情感的保护,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操办盛大得到祭孔大典,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班,,还有热心者设立国学私塾,找天资聪慧小儿,行周礼,着汉服,吟诗诵经。而出版市场也搭国学热的快车,各种“丛书”“经典”铺天盖地。真是东风浩荡,浩荡东风,似乎前些年学者们畅想的“中国的世纪”就要到来。在这种文化复古的潮流中,鲁迅及其思想首当其中受到置疑和否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政治意识的淡化和文化意识的强化,这一判断的真正价值便受到愈来愈明显的怀疑,最早是《收获》杂志“走进鲁迅”专栏,发表的某些文章,表现出对于鲁迅思想与价值的怀疑。旅美学者刘禾在1993年发表了《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来自于斯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其理论是受弊于美国传教士的殖民霸权话语,进而批判中国的国民劣根性。2000年冯骥才发表文章《论鲁迅的功与“过”》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完全来自于西方人的东方观,他的民族自省得益于西方人的“旁观”。鲁迅的小说不自觉地把西方中心主义、殖民主义遮住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那些传教士“高傲的面孔”。批评者意欲重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复古与排外的时代激情下,从民间立场上对于鲁迅的文化选择再一次进行否定。 面对这种国学热合文化保守主义潮流,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乃至警觉。

第五篇:法律意识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所谓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根据它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作不同分类,如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进一步细分,法律意识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3〕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这种表述可以概括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正如刘旺洪教授所言:“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4〕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由低级向高级,由深层到表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只有当四要素产生最佳组织效应时,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1.大学生法律心理,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代法及法律现象的直接心理反应、感受、体验等,是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是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的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使片面性、盲目性、自发性降至最低限度,是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克服自身的偏激性而获取的。因此,大学生法律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1)辩证自觉的感性认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中,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使其更具全面、客观、正确的成份。

(2)乐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现象的心理取向。指大学生对新的法事物、法现象不是持漠然态度,而是积极主动学习、遵守、运用和维护新法律、新法规。

(3)主动积极的诉讼心理。大学生应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

(4)扬弃传统法律文化的心理机制。指大学生对于传统法律文化能够辩证接受的心理。

(5)对现代法制的充分信任感和依赖感。即相信现代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机关能够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包括自身利益);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合乎人性的,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从而确信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依靠司法机关解决是可信赖的。

2.大学生法律观念,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形态。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是法律心理与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处于法律意识水平的中间层次,在大学生法律意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法律观念的有无以及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法律意识的强弱。

3.大学生法律理论,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化、系统化的理性思维体系,是现代法律观的理论表现。具有系统化形态、指导性地位等特点,居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高级阶段,为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大学生法律理论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般理论(法理学)。它居于法学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探讨法律的普遍原理、为各部门法学和法史学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的任务。

(2)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部门法学,即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现行法律(国内法、国际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宪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内容。除此而外,还包括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4.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它是大学生对于“作为人格化了的法律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目的”的信念。法律信仰不仅来自于法制现实,是法律现实的超前反映,而且以具体的法制作为表征,并通过人们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加以实现。其内容包括所有法律价值的实现,其特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阶级性、交叉性和终极性。大学生法律信仰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及其实现,从而实现法治,最终实现人类生活的幸福。法律信仰是法制建设的奋斗目标,大学生因其在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地位而必须树立现代法律信仰。因为“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5〕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功能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自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有学者认为“建设法治国家总的说来,恰似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法、执法(包括司法)、法律意识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法律意识是结果”。〔6〕笔者虽不大赞同这种观点,但也从中得到了启发。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两条平行线,从硬的方面来讲,是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立法和执法,而从软的方面来讲,则主要是法律文化的培育,这其中当然包括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有“硬软兼施”,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因为法律意识虽属意识的范畴,是法律制度等物质范畴的派生物,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同时法律意识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法律制度等物质因素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早就说过的那样,“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7〕法律意识对法律制度的积极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事例表明,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8〕可见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来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把提高法律意识从自在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

2.导向功能。我们正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主义法制基础相当差,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加快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但仍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过去制定的不少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在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尤其是加快立法、加强执法(包括司法)更显迫切。立法的前提条件是客观条件的需要,这里的客观条件除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包括公众的法律意识的现状。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相关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处在

较低的层次上,法律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此而增加法的实施成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实施的关联程度较大,如果大学生能有较高水平的法律意识,这对法律的实施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实施的支持。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导向功能。这种导向是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的。

3.评价功能。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两个方面。就法的遵守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指社会公众把法律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而就法的适用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专门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得到切实有效和公正、及时的实施。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评价功能,即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法律是否公正,法律的实施是否有效做出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法制建设的进程。当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判断和辨别复杂事物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评价功能的发挥。

4.规范功能。统治阶级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法律这样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法律来调整习俗、道德和政策等行为规范,无法调整或调整不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依赖国家强制力外,还必须依赖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因为国家强制力仅仅是外部力量,而法律意识则是实现法律目的的内在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内因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可以使他们自觉按照法所体现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去规范自己的言行。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