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语言迁移是指:“由学习者的目标语和学习者已习得 (包括未完全习得) 的语言之间的异同引起的一种影响。”[1]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习过程中, 只要有学习, 就有迁移。
1语际迁移
语际迁移, 即母语知识向目的语迁移, 在语言学习活动中, 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 总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借助母语的知识来表达。正如Butzkamm教授的一个很好的比喻:“母语不是一件外衣, 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 弃之门外。”[2]
1.1语音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 在发音、规则和形式上有根本差别。汉语有19个韵母, 21个声母, 英语有20个元音, 28个辅音, 产生语音迁移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发音相似, 英语语音的/p/和/b/以及/t/的音, 与汉语相应的音相似, 因此学习者发这几个音时不会太困难。 (2) 汉语中没有象英语中那样的辅音群, 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一个韵母, 学习者在读英语时, 总习惯在辅音簇之间加一个元音。 (3) 汉语中无而英语中有的音, 如/θ/和//, 学生掌握起来也较困难。
1.2词汇迁移
母语在词汇中的正迁移主要表现为: (1) 词汇的概念意义一致。如sun (太阳) 、water (水) 等。我们对这些词已有基本概念, 只需学新的表达形式即可。 (2) 词汇的联想意义一致。如fox在英汉中都被看作“狡猾”、“奸诈”的象征, 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 (3) 汉语的偏旁和英语的词缀。汉语有很多表示意义的偏旁, 如江、河与水有关, 而树、林则与木有关。这与英语中的词根、词缀类似。如re- (again又、再) 、un- (not不) 、-ment和-tion是名词后缀等。记单词将词根、词缀联系在一起, 便于记忆。
由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其词汇意义也有很大差异, 除专用名词、科技术语等绝对等值的词外, 两种语言的词汇不可能一一对应;即使大体对应, 在词汇、词义以及用法上也存在差异。学习者局限于英汉单一对应的词义上, 便会犯错误, 母语干扰比较突出, 词义方面主要为: (1) 词汇在汉英语中内涵或外延不一致造成负迁移。如I lost my rice bowl. (我丢了铁饭碗) 照搬了母语的词汇。 (2) 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带来负迁移。如学习者常犯这样的错spirit and body health (身心健康) , 正确应为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3) 对词的蕴涵意义把握不准而造成负迁移。
1.3句法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不同的语系, 但在基本句型上仍有不少相似之处。
例如: (1) S+V eg.I’m coming. (我来了。)
(2) S+V+O eg.My sister is listening to music. (我姐姐在听音乐。)
(3) S+V+P eg.Jack is a student. (杰克是个学生。)
(4) S+V+IO+DO eg.She teaches us Chinese. (她教我们语文。)
(5) S+V+O+C eg.We asked him to get there early. (我们叫他点到。)
英汉语言中, 这五种基本句型的结构大体上一致, 这是汉语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正迁移。
同时两种语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习者用汉语结构套译出英语为负迁移。这种英汉句法差异主要表现在: (1) 表达结构不同。 (2) 语序不同。 (3) 问法、答法与说法不同。 (4) 适用场合与范围, 语气的缓急程度不同。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错误:
eg.I am student. (I am a student.)
eg.-Can’t you go and get the book yourself?
-Yes, I can’t. (Yes, I can./No, I can’t.)
eg.Our country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since 1978.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ountry since1978.)
1.4语篇迁移
不同民族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经常按照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思维, 而东方人具有跳动迂回式的思维习惯。东方人写文章通常是循着从具体到一般这一思路, 采用归纳法, 语篇发展呈“S”字形, 其论证过程遵循“转”的模式。西方人写文章则是从一般到具体, 采用演绎法, 开门见山, 提出论点, 直线向前推进, 论证过程逻辑严密, 语篇首尾呼应。
2语内迁移
语内迁移, 即目的语内部的相互迁移。泰勒 (1975) 发现, 初级阶段语际迁移占优势, 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 语际迁移减少, 语内迁移增多。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达成共性, 便能促进后面的学习, 产生正迁移。如学习了名词复数变化, 就可以把变化规则迁移到动词单数的变化规则中。名词family的复数形式是families, 那么动词study的单数形式也是goes。但是英语语法规则常有特殊性, 所以学习者往往根据已知的经验以偏盖全, 过度泛化, 臆造出不存在的结构。
3文化迁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密不可分, 文化不同, 则信仰、风俗等也不同, 学生有时会将本民族的文化套用到英语中, 导致错误。如, 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时, 往往会表示谦虚, 可能会按照汉语的习惯说:“No no.”而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中国学生说:“My father is a worker.”西方人会感到不解, 因为在西方国家, “a worker means a person who has a job”而在我们国家, worker指工人, 是一种职业, 英语应表达为:factory-worker。
4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无论何种形式的迁移, 其产生都不是自动的, 相反要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英语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 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智力,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定势作用、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及知识的应用等。
5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归根结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各种语言之间的迁移也掺和着不同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各种社会因素并非独立存在, 而是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和制约着语言迁移的产生。如果我们在二语教学与学习中善于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理解语言迁移现象, 将会更好地促进语言间的正迁移, 抑制语言间的负迁移。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母语的迁移不可忽视, 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的迁移现象, 学习者若能结合语言及文化的异同, 便能促使其在学习中的正迁移, 避免负迁移。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0.
[2] 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