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关于主体间性视阈下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探讨(全文)

关于主体间性视阈下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探讨(全文)

关于主体间性视阈下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探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地方现代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如何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已得到不断的探索与尝试, 诸如培养计划的更新、教学。

关于主体间性视阈下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探讨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地方现代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如何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已得到不断的探索与尝试, 诸如培养计划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等。然而, 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定教育过程的标定, 对于最能反映教育过程本质的师生关系往往被忽略, 教育目标的实现与教育活动内部要素的发展由此成为一个不和谐的矛盾。笔者针对当前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 试从主体间性这一视角对师生交往关系进行探讨和新的建构, 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促进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

1 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工程应用类课程是指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发展学生自身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课程[1], 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技能要求高、应用性突出等特点。

现有的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单调, “一言堂”现象较严重, 忽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教学内容上多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的传授, 与技术发展联系较少, 忽视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使得广泛存在知识落后于应用的现象, 学生进入企业只能从头学起;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限于理论教学, 轻实践教学, 虽然设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但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且多验证性实验, 少综合设计性实验, 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教学评价上,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的发展与否未得以合理的判断与衡量。

而新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 这一群体由于成长背景的不同, 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有较鲜明的变化, 他们积极、健康, 对新事物的接受力强, 价值取向多元化, 但也存有自我意识较强、自觉性不高、依赖性强、心理承受力脆弱等问题。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话语权, 表达个人想法, 敢于提出疑问, 富有创新活力, 具有开拓精神。但是在上述教学过程中, 学生相应的权力被教师有意无意的剥夺了, 学生发展的需要并不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得以有效体现。上述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 师生间目标不一致, 缺乏共同目标的吸引和联系, 师生间也就缺乏了和谐的交往关系。因此, 在当前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过程中, 师生间交往仍停留在传统教育中的交往方式, 即一种自上而下的线性单一的交往方式。在这一交往关系中, 教师是绝对的权威, 学生只是知识和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具有丰富意义的教育关系变成了知识授受关系, 教师无法走近学生、走入学生。学生客体从属于教师主体, 个人学习的发言权被教师的教学安排替代, 学生更多限于对教学和既定教学环节的被动参与, 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难以激发, 对知识更多限于记诵, 实践应用能力发展较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师生间缺乏合作和对话。

实际上, 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间这种单一、保守和僵化的交往方式, 是传统哲学“主——客体”观念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主——客体”交往关系使得交往的一方并不把另一方看作自己同样自由自主的主题, 而是一方控制支配另一方去实现某一目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平等性。因而, 师生间的“主——客体”交往使得教师“以我为中心”而自居, 只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传道授业, 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的所在和发展的需要;而学生只能作为客体接受教师的信息, 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权, 成为知识的被动掌握者, 而不是为社会、为企业所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 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教师和学生。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对话, 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一位优秀的教师, 不在于他的教学方法如何先进, 而在于他能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出发, 应学生发展所需, 启迪学生智慧, 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 当前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师生“主——客体”交往关系给本丰富的教育生活带来种种弊端, 阻碍着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使得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教育活动内部要素的发展成了一个不和谐的矛盾, 师生间的交往方式变革势在必行, 需要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互动合作, 以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主体间性视角的师生交往关系

2.1 主体间性的起源

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 主体性存在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中。在这种主体性观念的支配下, 个人将自身之外的一切都客体化、对象化, 通过改造客体实现自我价值。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个人主体性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到来, 也导致了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作为对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否定, 主体间性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提出。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 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交往性, 它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有三个内涵特征:平等性, 个体与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处于互为平等的地位, 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交互性, 在以上默认的规则中, 主体间相互影响, 相互对话和沟通, 以达到共同的理解为目的,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动首先是指, 使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 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2];和谐性, 主体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主体间性以主体性为基础, 以主体性为前提。真正的主体性须以主体间性为必要的补充, 主体间性是个人主体性的超越和发展。

2.2 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

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得我们要去追求另一种交往, 即师生的主体间性交往。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间为交往主体, 他们遵守平等的原则, 相互影响, 通过对话, 进而共同理解。在主体间性指引下的工程应用类教学中, 师生间由“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代替“主体——客体”的交往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经营者, 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构思和灵活的安排, 而学生同样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其中,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进行对话和沟通, 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平等性。在应用工程类教学过程中, 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是师生建立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立自主, 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工业工程认知现状, 加强与工业实践和工程现场的结合, 充分的了解学生发展需要, 由浅入深的展开工程理论知识, 加强工程实践、实验环节的有效训练。

交互性。师生间的交互性是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本质意义所在。工程应用类教育情境中,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其中, 二者的主体性缺一不可。教师通过虚拟构建工程环境, 设置一系列逐层递进的问题, 然后启发、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工程思维, 避免学生进入思维误区。师生间通过对话和合作, 师生间得以相互影响, 达到共识。在伽达默尔看来“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 富有情趣和美感, 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谈。真正的对话, 其结果不是一种拉平, 而是要激发一种突变, 生成一种新的东西。这种对话是在两个平等的对手之间进行的, 但平等不等于相同, 而是棋逢对手, 在碰撞和相互作用中, 调动出二者最大的潜力, 喷射出绚丽的火花, 从而使对话成为一种活泼的事件。”[3]

导向性。工程应用类课程教育要促进发展, 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何种师生交往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这个目的的实现。在主体间性的工程应用类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最新的技术进展、联系相关的学科交叉点, 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理论知识的积累、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兴趣的培养、工程思维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 教师在与学生不断的交往过程中, 教师通过学生的认知程度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交往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 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也会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师生间碰撞思想的火花。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下, 师生间通过对话和交流达到相互理解, 去获得共同的发展。

3 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建构

3.1 主体间性下教师观和学生观的建构

在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行为中, 教师眼中的学生多是知识的接受者, 只管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忽略他们的理解程度和发展需要, 对学生更多的是支配, 学生没有主动权、发言权和教育活动的参与权。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交往无疑让原本充满实践和应用意义的教育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然而, 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观念系。教师要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思想, 要将学生平等的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承认和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给予他们选择、提问、满足发展需要的权力和机会。教师要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联系相关的工程实践, 去发展学生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工程现场问题的能力, 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在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要求学生必须成为与教师平等的主体。我们固然承认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性, 但学生有独立的人格特质, 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有自己选择的需要, 他是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主体。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要求在教学情境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引导他们去发现并掌握知识, 锻炼自己的工程应用能力,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去真正获得智慧, 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

3.2 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实践的建构

应用工程类教学过程里教师并非唯一主体, 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提供部分工程实践训练, 单向度的教学过程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中, 师生同为教学主体, 教师的教不只是为了学生掌握某种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习得学习的能力, 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鼓励学生不同意见和思想的表达, 师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应用工程类教学实践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鼓励学生自学,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也让教师留有余力去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 教师不断的、富有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疑问、大胆假设, 逐步的获得问题答案;多设立综合性实验, 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力。

学生不能单一的以考试通过为完成学习任务, 应用工程类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交往关系要求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发掘他们专业研究的潜质, 将学科成绩与特长评价结合起来, 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高校教学中, 学生课外与教师的交往甚少, 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专业素养养成都是不利的。他们不仅需要教师知识的传授, 同样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外帮助其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养成, 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师通过课外对学生的科研兴趣予以关注和培养,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专业领域, 增强学生继续深造的自信心和原动力。

3.3 主体间性师生交往中的对话、理解和共享

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间在观念和实践新的建构中, 通过对话, 以求得对工程实践的共同理解。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主体, 教师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并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去关注和关心, 以朋友或伙伴的身份接纳和积极引导他们;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给予的引导, 愿意把教师当作朋友, 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求知愿望, 并提出疑惑和问题。师生主体间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理解他们趋向并实现和谐的交往关系。在整个交往过程中, 存在着共识与互识, 共识表明师生主体间的统一性, 互识表明师生主体间的差异性。师生主体的差异在交往过程中是不被泯灭的, 而是得到继续的发扬, 成就师生的个性发展。在互识和共识中, 师生主体都获得共同的发展。这就是交往的最高境界, 主体间性交往的无限魅力。

哈姆柴克指出, 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要件。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决定师生的教学态度, 影响教育活动的背景、方式和最终的教育成效。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有助于加强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 有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

摘要: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师生交往主体间性的缺失, 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沟通, 抑制了学生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必须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考虑平等性、交互性和导向性, 激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体交往模式, 通过对话和合作, 实现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 用交往的精神审视和提高工程课程教学实效, 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主体间性,工程教学,师生交往

参考文献

[1] 周振峰.高等院校工程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 2005, 17 (2) :8~10.

[2] 哈贝马斯[著], 洪佩郁[译].交往行动理论 (第1卷) [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

[3]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2 (6) :26~31.

[4]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刘黎明.在交往中建构个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 :22~27.

[6]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