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需求调研报告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融资需求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企业融资需求调研报告
企业邮箱需求报告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邮箱?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在对“企业邮箱”而感到陌生了。如今,经济活动频繁、互联网应用深入等积极因素皆促使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从而带动了企业邮箱市场的发展。随着企业对通信需求的高速增长,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邮箱产品纷纷出世。那对于邮箱的使用者---企业来说,什么样的邮箱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企业邮箱,获得企业邮箱的方式有哪几种?
企业邮箱:以企业自有域名为后缀,可自主管理的电子邮件系统。
分类:自建邮局:企业自行购买邮件服务器,由专人搭建并进行维护,可提供基本的邮件服务。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或高校使用。
外包邮局:由专门的邮件服务商进行提供,企业无须投入人力财力成本,适合中小型企业。
那么,为什么企业会选择企业邮箱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运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营来说,需要不同的通信手段来构成与各界交流的平台。而电子邮箱以安全,快速,可永久性保存为特性深得企业认可。但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大,企业对公司形象的重视度加强,由此延伸出由自有域名为后缀的企业邮箱。但企业对邮箱的需求远不只是对形象方面的宣传,而更多的是真正应用方面的管理功能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邮箱的发展又一次经历革命性的改革。
企业对邮箱的需求分析:
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邮箱的需求亦不同,据了解,在企业邮箱服务的企业用户中,很多新生的中小企业都是伴随自身发展规模,逐步明确信息化需求的。其中不乏自建转外包,以及由低端服务转向高端服务的用户。它们不仅需要拥有稳定安全的邮箱系统,保持内外部通信的流畅,而且希望专业的服务团队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并对增值服务功能保持持续的需求。那么,从深度,广度,切合度方面进行分析,企业真正的需求点在哪些方面:
深度:产品功能、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
1、 容量及附件大小:
电子邮件始终是互联网第一应用,互联网应用和宽带网络通讯迅速普及,企业的信息交流环境与需求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多操作平台、多信息文件格式、海量数据存储与传输”已经成为企业邮件通信新趋势。企业用户对邮件通信的稳定性和专业性要求急速增高;电子邮箱用户的增多、电子邮件需求的增加以及单封邮件容量的增大,都会促使单用户每天需要的邮箱容量增加,这就对企业邮箱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如今推出大容量的外包厂商分别为:263G邮局,新网365G邮箱,中资源老板邮局无限量空间,35互联畅想邮无限量。
2、 安全、快速、稳定:
通信满足用户最基本的条件即为安全、快速、稳定。而企业为盈利性组织,对通信的要求更尤为突出。在如今庞大的邮箱使用群体的负载下,又有哪些邮箱产品能够真正的满足企业的需求呢?企业邮箱并非是一个软件,而是需要长期运营的通信工具。纵观企业邮箱市场,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若想保证其真正的安全、快速、稳定。是需要顶级而完善的软硬件架设以及人力财力各方面的投入成本,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运营群体。
3、 反垃圾、防病毒:
据艾瑞报告显示,2008-2009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垃圾邮件问题已经成为人类迈向信息时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若想解决此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由各方努力下,垃圾邮件数量整体为下降趋势,各家邮件提供商使劲全身解数来改善,致力于打造真正的绿色邮箱。
广度:不同领域的需求。
企业使用QQ、MSN等聊天工具,已成为降低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企业中对于即时通讯工具又有了新的需求。与此同时,即时通讯及办公系统的多样化也成为了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的难题。那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内部沟通,多家服务商推出内部即时通讯软件。包括:263EM,35EQ等。
而对于长期使用客户端的用户,内部调用企业通讯录便成为较为重要的需求,目前只有263企业邮箱支持客户端全局通讯录,可方便客户端用户实时调用企业通讯录。
切合度:邮箱推出的功能与客户需求有多吻合。
如今行业性质的创新及多样化,又带动了信息化的不断革新,企业对邮箱功能的要求和不同通信手段的整合变的随之复杂,那么在不同企业邮箱产品推出的各种功能是否真的切合企业使用需求便成为邮箱产品发展的趋势。现如今,企业日志查询,邮件审核,邮件召回,保密邮件等等功能纷纷上市,在保证其邮箱基本通信功能基础上,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又何不为是一桩好事呢?
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们发现提供产品故为重要,而邮箱是长期使用的通信功能,那么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知识了解的参差不齐,对于邮箱使用中的问题便会悄然而生,因此本地化的服务,能够及时解决客户问题的需求也随之显现。 企业邮箱市场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邮箱对于企业是何等的重要,而国家对于信息化的大力支持,导致企业邮箱市场爆发在即,各个领域都想来分一杯羹。接下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邮箱变成了一道难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目前较为熟知的几家提供商。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2007-2009年市场份额比例:
从图中不难看出,在2007年邮箱市场中,各家厂商所占比例并非很明显,排名前三的为263,35互联,尚易。而2008年,35互联夺得头冠,263排名第二,尚易仍居前三。到了2009年,邮箱市场已有了明显的改变,263以21.4%的份额位居第一,35互联及万网其次,此时万网已赶超尚易位居第三。
那么经过三年的争夺之战,最终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263企业邮箱一直是邮箱市场中专注于企业邮箱业务的提供商,可算是信息化改革路上的先行者。在多方领域评测中263一直位居首位,在2008年落后于35互联也由于当时35互联为求上市,以低价挤压市场,占领市场份额,借由行业内的传统品牌一直屹立于邮箱市场,虽前期市场表现很高,但用户满意度确处于较低水平,不难看出经过一年的沉淀,35互联的流失率也大大增加。原因主要也是因为35互联并非专注于邮箱业务,而且35互联70%为销售,不能提供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从而也会影响后期的市场发展。
其次,经过各提供商的运营体质边个,尚易被万网赶超也同样是因为专注度不够,而流失部分客户。万网借由虚拟主机中国第一品牌,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基础服务。万网走的是低端路线,因价格低,品牌大而抢占部分市场份额。
在2009年,263,35互联,万网三家服务商便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也为变相的垄断,263走的是高端定制化路线,35互联走低价路线,万网针对中小型企业,邮箱市场大战仍在进行,谁又能独占大份额,打造中国企业邮箱第一品牌,大家可拭目以待。
综合以上分析, 我认为,企业邮箱是企业对外沟通的重要工具,虽称不上核心应用,但足可以与嘴巴和耳朵之于人的重要性相比拟。由于目前我国企业邮箱的渗透率还很低,但企业的需求日益强烈,且有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因此企业邮箱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邮箱,是针对每个企业的需求而定,但是确定的一点是:企业需要的是同时具备通信运营服务以及邮件技术服务的提供商,并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完善售后服务的邮件运营商。
第二篇: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中小企业促进局:
根据安中企发〔〕04号文件安排,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调研,分行业、有重点的圆满完成了此次调研活动,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的产业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
二、我县中小融资需求的主要特点
1.资金需求持续性强,频率高。由于目前中小企业技术更新快,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中小企业需要持续不投入资金,用于研究开发活动和购置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以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2.融资需求时效性强。中小企业不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对于市场变化敏感度较高,投资项目有较强的时效性。
3.单次融资量相对较小。尽管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烈,需要持续资金支持,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抵押物小,单次需要融资资金额并不太大。
三、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结论与建议
1、中小企业获得间接融资支持的程度较低
调研中发现,中小企业一方面由于发展时间短、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等原因,大都无法获得银行信用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有形资产规模相对较少、金额相对较低,资产总体流动高,可用于抵押、质押方式贷款的资产规模较少,无法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对于融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从而也无法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质押贷款。
2.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支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我县投资方式单一,今后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运用中介担保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科学的投资支持方式。
3、“融资瓶颈”普遍困扰中小企业
目前,我县中小企业科研开发严重于依赖自有资金,“融资瓶颈”成为中小企业的普遍困扰,企业贷款门槛高,贷款周期短,这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从而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长期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价值低端,中小企业长期处于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链中“低附加值制造工厂”的地位。今后,在建立低碳环保的成长型企业的同时,创建一条有层次、有重点的企业融资解决方案势必迫在眉睫。中小企业是信赖于银行的,而银行的融资制度也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之路。
第三篇:企业用工需求的调研报告(精选)
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按照通知要求。9月8日我们实际到企业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化企业用工现状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家,实际用工人数1200人左右。
1、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目前最缺工的企业是几户大的种植企业(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白山宇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等)。他们是种植加工企业,一个是蓝莓种植加工,另外一家是绿色有机大米加工企业,在种植和栽培原材料方面用工需求大。
2、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我县产业化企业用工并不规范,没有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也很低,现在生产和技术工人月薪1500-2000元,其它员工月薪1100-1500元,并且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
3.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愿意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性别方面,主要与需求工种有关,如车工、缝纫工偏向女性,电工、机械工则需要男性等。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企业用工难(主要包括招工难和留人难),既有劳动力供求失调造成部分企业缺工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供求失调),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其实并非无人可招,而是难招到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工人难招。一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种植企业在种植及采收作物时用工量急剧增加,并且此时也基本是农忙季节。加工企业招工要求具备一定素质。二是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我县向外劳务输出比较多,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转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很多村屯基本都是老人小孩留守,又以朝族村 1
最严重,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占70%是45岁以上的,而且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三是每年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基本不回安图就业,而本地的职(技)校毕业生60%倾向到外地就业,导致本地年轻、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县企业用工供求矛盾愈显突出。
2.劳动环境较差,用工缺乏吸引力。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近几年来,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已大幅上升,特别是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与周边县城对比偏高,而我县各个企业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按日工作10小时和月工资1000元计算,平均工资每小时不到4元,加上劳动强度大,没有加班工资和节假日,造成企业难以招收工人或留住工人。有一定技能和熟练工人,或者通过在企业实践掌握一定技术的员工,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往往是马上跳槽。工资待遇偏低成为招工难和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做优做强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观;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劳动用工规范、工作环境优、工资及时兑现、福利待遇好、人本意识强的企业不存在“招工难”问题。
3.用工不够和谐,职工权益难以保障。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四无现象”。即无劳动合同、无用工手续、无社会保障、无休息休假,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等(问题),使企业从开始能招到人,到最后留不住人。
二是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一味追求高额利润,除了支付基本薪酬外,任意延长劳动时间,没有(甚至不)支付加班工资;有的企业靠压低工价来赚取利润,有的企业靠随意拖欠员工工资的方式来周转资金,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工人离岗或跳槽,对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劳动力宁愿
在家休息也不就业。
三、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帮扶。为确保我县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用工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多,我县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势必迅速增加,若不未雨绸谬,储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届时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显露,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一要立足本地劳动力资源,培植企业储备用工。一方面,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我县企业全年用工计划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潜力,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档案库;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尽快将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技能劳动力。人事部门要制定我县(生源)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返回我县企业)就业的优惠措施,并将其纳入用人管理计划,防止我县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二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招聘、代理、测评等功能,加快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交流协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就业跟踪服务,为劳动力的多层次、多渠道合理流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跨县、跨地区劳务联系,科学引进劳动力资源,缓解企业缺工矛盾。要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要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居民就业,鼓励劳动力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三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我县持续做强产业、持续改善民
生的工作目标,政府应加大培训转移,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如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给就业困难对象,兑现国家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补贴等,资金来源可从失业保险金的节余和财政预算安排的方式来筹集。使之更好用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县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2.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强化“善待打工者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一要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企业环境。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住,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美的工作环境是企业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吸引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二要为员工发展搭建良好的舞台。企业要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技能就业,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三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收益仍是其选择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应适时公开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核算、企业效益等,增加工人工资透明度,作为企业主合理地确定和兑现用工待遇应该是明智之举。政府要引导企业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吸引本地区和外来的劳动力到清流就业。四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依靠,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作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爱员工、赏识部下等人性化的管理,要依法用工,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照章办事,努力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努力营造奋发向上、争优创先的用工氛围,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人文环境;要培育员工“企业兴我也兴”的理念,使员工溶入企业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努力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激发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归宿感、成就感、荣誉感,做到感情留人、
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3.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环境的监管。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重大情况随时报,常规情况定时报”,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用工,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企业强迫性劳动、压低工资、拖欠工资、忽视职工劳动安全等不良行为,要保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工会法》赋予的权利,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工会组织中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员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人才倾斜,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为企业留人、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切实解决外来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跟踪落实政府制定的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广开招工渠道,吸引外县富余劳动力来我县就业,以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教育、公安、计生等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解决好其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外来务工人员在清流能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为建设长白山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的生态经济强县添砖加瓦,尽一份力。
第四篇:企业法律需求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服务包含了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属于中央提出的培养和大力发展的组织,更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行业性质和社会作用来看,知识产权服务业属于社会中介行业,这是对此类行业客观的定位,这种定位,决定了此类行业应当持一种社会中立的态度,是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行业。
目前我国各类经济机构约5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其中知识产权方面的经纪人日趋增多,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也相继成立,其中不乏一些跨国公司。他们在知识产权市场的交易中,为交易各方提供信息、咨询、代理等服务,其中以技术经纪人和知识产权代理人的队伍发展最为迅速,这些知识产权服务者为促进专利和与之有关的商品流通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回避风险最重要的是从业人员的信誉和能力,因此知识产权代理人的素质是相当重要的。我国目前对代理人身份的取得已设下了一些严格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代理人数量偏少,特别是专利人才匾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从事专利工作既要有技术背景,又要谙熟法律,并能熟练运用英语或英汉双语,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单从专利代理来说,根据自国家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XX年我国国内申请专利数量为25万件,其中84%由代理人申请,平均算来每个代理人一年要代理接近80个案件。专利申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一位代理人一年处理这么多的案件比较困难,也无法保证质量。此外,专利代理人才除了总数不足外,能够完成涉外代理的人才就更少了,而涉外专利几乎都要通过专利代理。因而,涉外专利代理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专利代理人才在数量分布上也不均衡。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7000名通过专利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的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以北京的从业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27%;其次是上海,约占总人数的%;广东位居第三位,约占%。北京的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从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人才的分布与市场需求有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专利 1
代理人的需求越大。不过即便如此,这三大地区的专业代理人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
随着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加重,为专利事务提供服务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所牵涉到的领域也日益广泛,很多传统服务业不但相继介入知识产权领域也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这类机构主要是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审计)事务所、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拍卖行等。
1. 投资与资产管理业:
我国传统资产评估的是有形资产,直到93年才正式开始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机构是指专门从事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法人中介组织。上海的此类服务机构有上海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现状不容乐观,它们缺乏鲜明的市场性,在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有巨大落差。一方面,企业缺乏无形资产评估的意识。以服务于市场交易为核心的资产评估行为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市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甚至还有萎缩。另一方面,评估机构本身在人员素质、评估经验和方法、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这些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主要来自法定评估,没有真正市场选择性和客观需求性。以至于发展到今天,无形资产评估的大量工作都集中在一些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法定业务中,在缺乏市场互动的情况下,沦为行政管理的一道程序,这与当初建立、发展中介评估机构为市场交易提供可供参考的价格的初衷完全背离。而且这种局面在经过市场整合的情况下仍未得到很好的扭转。我国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资产评估在目前评估的市场需求、评估的权威性、评估的手段和方法上都面临严重的考验。
会计(审计)事务所、公证机构等是提供专利资信服务的主要机构。我国现有会计(审计)事务所近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3万,具有注册会计师和注册审计师资格的分别占了约50%和20%多;公证机构3000多家,从业人员,万多人。这块领域是随着传统中介对知识产权新领域的拓展后开展起来的,可以为专利的转移和市场化提供金融、投资、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但由于他们的传统出身,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陌生,在相关业务工作中不能正确考虑知识产权的特性,造成严重的偏差。上海现有两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我国现有律师事务所5万多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有近80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了办事处。但目前我国还未实行专门的律师业务分类,原则上各家律师事务所均可以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知识产权的服务为特色的律师事务所,可是在国内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国外同行的竞争,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的发展亦面临挑战。
知识产权的拍卖,已经在国内成功地拍卖了不少著名商标,专利方面较少,但也有相关事例,可是知识产权的时效性、地域性等使得这个业务目前的开展不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对此业很少介入。但事实上,拍卖的成功与否对拍卖标的正确而合理的估价有着直接联系,这恰恰应该属于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
我国现有信息咨询企业约8万家,拥有的数据库占世界数据库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专利、商标数据库。不过从当前来看,一方面缺乏专业性的专项数据库建设,无法提供完整、及时的信息咨询的中介服务;另一方面服务人员素质良劳不齐,像拥有知识产权知识背景的具有高学历、高智力的咨询人员比较缺乏。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组建和设立。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
国有资产处置或转让、各种债转股所引起的公司、企业改制;
利用外资或民营资本并购或改组国有企业所引起的公司化改制;
各种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相互转化时所引起的公司改制;
内资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为外商投资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 3
非上市的股份公司与上市的股份公司互相转化所引起的公司改制。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治理与并购、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收购整体方案及融资方案设计;
资产、债权债务的处置安排;
在并购过程中涉及到的税务方案、劳动力安置和社会保障方案安排;
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
公司运营中的问题,包括公司上市、不良资产问题、股权转让、反垄断、信贷、担保、税收问题;
对国有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进行改组,以及其生产经营性资产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和海外公开发行或以私募的方式发行股票, 并将该等股票在国内或海外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交易;
各类企业在国内和海外债券及各种商业票据,并将该等债券和商业票据在国内或海外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交易;
为股票、债务、基金的发行、转让和期货交易等证券业务;
科技成果资产化、资产证券化;
合同签订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审查与财产调查;
合同谈判,起草、审查、修改、订立合同;
各种具体合同的适用,如合资企业合同、公司章程、技术转让合同、贷款合同、专利和商标许可合同、劳动合同、供应合同,购销合同等法律文件;
专利:
专利保护策略;
专利文献检索,专利监视和调查以及提供法律意见;
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等程序;
专利权的许可和转让;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解决;
专利纠纷解决;
商标:
商标保护策略;
商标查询,商标监视和调查以及提供法律意见;
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程序;
商标异议、复审及撤销注册不当的程序;
注册商标的续展和变更等事项;
商标权的许可和转让;
侵犯商标权的维权法律解决;
与商标或商号相关纠纷解决;
商号:商号是厂商名称的简称,亦称企业名称。它是商业企业法人的符号,是区别于其它商业企业、被社会识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商业企业法人以自己的名义和独立的主体资格进行商品流通经营活动,并承担责任的标志。通常它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取得法律的承认,在一定的区域内受有关法律的保护。企业依法享有专有使用权。商号主要涉及登记、管理、保护的法律问题。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公司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等法规给以法律保护。
商业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即专利技术以外的技术,包括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未授予专利权的技术以及不受专利法保护的技术。是指未被拥有人所公开的,处于保密状态下的技术情报、技术数据、技术诀窍、产品设计方法、工艺流程及配方、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专利技术具有公开性、独占性、时效性、区域性、新颖性。没有取得专利的技术,但相对已某些主体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通过技术秘密得到保护。
防范与保护:
(1)企业应当把具备商业秘密基本特征的经技术信息、技术秘密的事项,确定为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并做出标志,再通过一定的形式使有关人员明确这是本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
(2)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保密措施,明确保密职责;
(3)要向本企业的干部、员工进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观念,增强保密意识,知悉保密制度和公司规定,为自觉地保守本公司的商业秘密尽义务,自觉地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4)企业可以技术转让,但必须约定对方承担保密义务;
(5)企业可以权衡利弊,把商业秘密的技术秘密申请专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予以保护起来。
劳动合同关系的签订、终止、解除、支付经济补偿金、缴纳社会保险费、拟定员工手册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等问题;
实行社会保险统筹之前,离退休人员在改制后是否进入社会保险机构管理、公司重组、并购及清算程序中的人员转移、解散与安置的问题;
请长假、休病假及停薪留职人员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有关劳动合同、培训、工资、保险、工时、劳动保护等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或诉讼业务;
劳动保护、工伤及职业病方面的问题及劳动争议解决;
第五篇: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区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
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
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
1、工业;
2、建筑业;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批发和零售业;
5、住宿和餐饮业;
6、房地产业;
7、金融保险证券业;
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户企业,从业人员共**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数的62.9%。
被调查企业预计**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二)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20xx-2500元占7.2%,1500-20xx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年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三)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
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普工、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业务员、销售员等行业,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务员、普工、技工等。
三、原因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在减少。对于服务员、普工、技工等求职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随着市、县、镇、乡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招商引资,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办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劳动力的就业成本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主要出于农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求职者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主要出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增加了求职者在城镇的生活支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优势,大量求职人员选择在家就业。
(二)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与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有着中专或高中文化,他们普遍对普工和动手类的岗位不感兴趣,求职方向多集中在管理类、文员等劳动强度相
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岗位,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想谋求一份体面、稳定有保障、能长期规划的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高。
3、技术人才供求结构失衡。技工、高级技工等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随着我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成才观念和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从成才观念来看,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多,人们仍将读大学、当“干部”作为最主要的成才选择,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多。而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充分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能否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基础,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总量。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总体布局上,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要素投入上,在增加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上,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芙蓉区作为“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省会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在全省率先发展的领头羊优势,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发展
二、三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业热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二是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象范围上,把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只要到区内就业,实行与本辖区户籍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要结合芙蓉区区情,在全面落实国家六补一贷(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打破“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三是建立就业工作机制,强化就业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完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并实现区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与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接服务。要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数据库,及时准确反映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工作对策服务。要建立就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从用工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上岗状况追踪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畅通、动作协调的就业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是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提供人本服务。要谋突破、思创新、重策划,按照“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市场”的要求,开展系列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一月为就业援助月,利用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对象;二月到四月为春风送温暖月,为农村劳动者提供维权、政策咨询、培训、就业服务等;四月到五月为就业岗位直通车月,在各街乡举办大型招聘会,将岗位送到最基层;六月到八月为培训月,利用暑假的空档期,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类培训;九月为高校毕业生服务月,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家庭或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10月到11月为人力资源月,举办秋季大型招聘会,为企业用工牵线搭桥,帮助各类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12月为调研分析月,对企业、市场、用工单位进行随机走访,为全年用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来年企业用工提前做好资源储备。 五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定单式、对接式、储备式”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工需求。重点加强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继续升学的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进城劳动者和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规模,根据市场培训盲点,创新思维,拓宽培训工种;切实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组织开展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和创业意识培训。不仅局限在现有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还要推及跟随务工人员而来的家庭成员培训,如面对男性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推出家庭服务员、月嫂等有针对性的女性家属培训班等。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入街道、社区,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培训平台,并对接省、市培训机构,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培训能力,做大做强培训市场。 六是协调劳资双方关系 和谐就业环境。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力度,巩固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推进集体合同的“彩虹计划”,大力宣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定期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薪筹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直通企业的协调维权网络,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劳动纠纷信访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劳动用工领域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快乐就业。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打造芙蓉就业热土,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到位,必须要有以下“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要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全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防止政府职责部门化。《就业促进法》规定:扩大就业是县级以上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就业的指标只考核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基层街道社区。如“城镇新增就业”指标考核直接下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再到街道社区,而实际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否达到目标任务,首先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能否增加就业岗位,其次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工作质量。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就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联席单位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投入保障。要加大各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方面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发展建设资金中,建立就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协调使用机制,在国家就业资金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应结合区情,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弥补国家就业促进资金在使用项目、使用金额上的不足。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为例,国家就业资金培训补贴的最高标准为1000元,而要真正实现技能与岗位对接,1000元培训补贴还有待提高,在国家政策未能突破之前,需要地方解放思想,增加投入。 三是思想保障。新型用工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求职者加大了对工作的期望值,另一方面是企业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省、市积极的就业政策、培训政策,引导城乡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产业工人和服务业工种在公众中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劳动者树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择业观念,积极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要进一步强化宣传职能,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四是建设保障。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就业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就业服务和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有形体系和网上无形体系。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街道公共就业服务站为主体,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打造全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把有形的公共就业服务整合成为无逢对接的效率整体。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促进工作业务下移,在基层就业服务窗口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大厅的功能区建设和提升基层平台的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换代更新基层电子信息设备,提高街道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对全区就业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息的实名制管理,依托网上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供需信息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