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
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
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
《烛之武退秦师》
1、素材开发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期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2、思维激活
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3、精彩应用
(1)想象画面型——
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暗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着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前途的生死难料,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也是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着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2)心理描写型
深明大义
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可能在不经意的哪一刻黯然熄灭。他的一生平淡如水,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自己总觉得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涂下生命的光彩一笔,来昭示自己的才华与报复。
他还在踌躇,曾经自己那么恨他,怨她,他让自己失去了年少的雄心壮志,失去了中年的忠心诚意。而现在,在自己垂暮之时,他却说,郑国需要我——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自己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又像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烛光又是一阵摇晃,烛之武挺身而出,犹豫的神色代之以满脸的镇定,他迈步而出,毅走向秦营。
(3)思维议论型
思维,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
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永远的烛之武。
【思维拓展】
一、秦晋联军围困郑国,烛之武临危受命、出城游说,他为什么选择了去劝说实力更强也更具野心的秦伯,而不是势力稍弱的晋公?
二、如果烛之武选择了去游说晋公,你认为他该怎么说?他也会像游说秦伯一样获得成功吗?
我喜欢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是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而去,郑国转危为安。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在那个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年代,有一群辩士,他们穿梭于刀光剑影之间,以卓越的辩才和超人的胆识,游说于各国之中,他们或语携风雷,慷慨陈词,或欲擒故纵,委婉机智,常常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轻轻松松地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真是“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啊!在这众多的游说者中,我最欣赏的是一位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只身赴险,说退秦师的英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是慧眼
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而去,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他是一个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能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在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下,最终他决心从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晋的势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的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和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35作文网
烛之武到了七十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提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了人生的最后的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乃成大器!
此时有声胜无声(广东卷)
语言与沟通 我有一本特殊的“语言集锦”,名字叫:语言的力量。题写在扉页上的话是:此时有声胜无声!(“语言集锦”既是结构文章的样式,又紧紧扣住作文话题。“此时有声胜无声”既暗示语言沟通的力量,又照应文题。)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下了郑国大夫烛之武语言的力量。我佩服烛之武,不只因为
他放下个人恩怨,为国挺身而出的高尚品质,更因为他竟能用一席话说退秦国虎狼之师,挽救了面临危亡的祖国。“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运,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简洁明了,步步紧逼,句句击中对方心理要害,足以让秦伯切感亡郑对自身的危害而放弃与晋国的联盟。这就是语言促进沟通的力量呀!怎能叫人不佩服?(第一个事例:烛之武退秦师。)
《战国策·赵策四》记下了赵国老臣触龙语言的力量。我景仰触龙,不只因为他知难而上的拳拳爱国之心,更因为他竟能在赵太后用“老妇必唾其面”堵死言路,局面僵持的形势下,用语言沟通,说服赵太后送出心爱的儿子长安君。我在触龙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语下,标注了醒目的着重号。这振聋发聩的语言也促进了我对父母的理解,与父母的沟通。(第二个事例:触龙说赵太后。)
(第一层主体内容:语言沟通在拯救国家危难上展示的力量。)
《建安诗文集》记下了一代才子曹子建语言的力量。我喜爱曹植,不只因为他在《白马篇》、《洛神赋》里展示的旷世才华,更因为他竟能七步成诗,打动执意刁难的兄长。在君权倾轧,命悬一线的关头,曹植以惊人的机智,七步之内,吟出“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泣血诗篇。冷酷如冰、杀心似铁的曹丕竟能顿生恻隐,转意回心,语言沟通的力量何其大哉!(第三个事例:曹植七步赋诗。)
《战国策·齐策》:“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记下了齐相国邹忌语言的力量,„„(*第四个事例:邹忌讽齐王纳谏,略写。选择引语,决不草率。)
《周恩来外交风云》:“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用东方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记下了共和国首任总理语言的力量,„„(第五个事例:周恩来外交应对,略写。选择引语,同样审慎。)
(第二层主体内容:语言沟通在挽救个人危难时展示的力量。)
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鲜活魅力;同时,它也时时告诫我不注意语言沟通可能会引发的严重后果----父母与子女、官员与人民、国家与国家莫不如此。
(总结语句,高度概括,点明话题,正反对照,推而广之,言简意赅)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唱。可是,请记住,这是一个有声胜无声的社会,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它自有构建社会的特殊力量!(引述“琵琶行”名句,引出《语言集锦》扉页题词,饶有兴味。同时使语言沟通别具力量的原因得到明确。)
我的《语言集锦》,记录着沟通的纽带,体现着语言的力量,见证着仇恨的化解,孕育着精诚的合作„„(结尾的样式意义:照应开头,完成新巧结构。*结尾的内容意义:沟通纽带、语言力量、化解仇恨、孕育合作----概括全文,突出主旨。)
简评:这是一篇结构新巧、内容充实、语言警策的作文。就“语言与沟通”的话题,文章采用“语言集锦”的形式,围绕语言在沟通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展开两层主体论述:分别涉及语言沟通在拯救国家危难上和在挽救个人危难时展示的力量。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含“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两个事例,两例在叙事议论上错落有致。第二层只“曹植七步赋诗”一个事例,着意于曹植、曹丕弟兄二人对照鲜明的描述。 类似于“语言集锦”的这种结构形式,包容丰富、过度快捷,特别适合考场写作。这篇作文的行文语言与“语言集锦”特别吻合。“„„记下了„„语言的力量”,“不只因为„„更因为”,包括略写事例都采用同一的语言形式,这些虽不是“集锦”的实际内容,却暗示着“集锦”记录的划一规制。而在对不同事例的具体叙议中,语言又富有变化,使全文灵动自如、热情洋溢。结尾收束语警策有力,见出作者对“语言与沟通”问题高屋建瓴的认识。
欣赏人生
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古典”与“浪漫”。
欣赏文学作品,我们能体会到“侠骨柔情”与“刀光剑影”。
那么,欣赏人生,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欣赏人生,使我们体会到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发,他们都以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历史。
欣赏人生,使我体会到了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志,体会到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这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靠乃翁”的爱国情怀„„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他们给了我们许的做人的道理——这便就是欣赏人生。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如何欣赏好自己的人生呢?
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明天构成的。昨天,已成为历史。今天,正把握在手中。而明天是一个未知数,它充满了向往,同时也充满了危机和拼博。
因为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当你将这些难题一一解答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看待人生有许多不同。
学会了宽容,因为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脚踩扁了的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你的脚下”这便是宽容。
学会了生活,因为生活从不简单容易,即使你生活在愉悦顺遂中,你也会遇到你要克服的困难。
学会了诚信,因为诚信是船,诚信是帆,因为诚信我们得以乘风破浪,也因为诚信,我们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朋友的支持。
学会了看待昨天,虽然昨天也被今天所代替,因为昨天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和借鉴的经验和得失。
欣赏自己的人生,永远不要轻言放弃二字。“爱拼才会赢”这是我们欣赏人生最经典的一句话,一个人不要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不把这些幻想变成现实,那你这就是空想象,一生一事无成,其实,谁会希望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要我们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低头,那么,你的人生将是充满精彩的。
欣赏别人的人生,把别人当成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欣赏别人的宽容,欣赏别人的事业,欣赏别人的诚信„„那么你还有什么快乐的呢?
徘徊在人生失败的低谷,在为恨而伤怀,微笑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把挫折当成了失败的起点,因为他积极而不消极。
因为积极者说:人生如一首歌,有低声也有高调,抑扬顿挫是人生美妙的旋律。
土地所以为人赞美是因为他丰厚坚实。
河流所以为人依恋,是因为他源远流长。
大海所以为人所羡,是因为他博大深沉。
欣赏人生,使我们共同进步。
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退让。
多么睿智的选择,面对着高傲的贵夫人,潇洒地退到一边,然后说一句“我通常给傻子让路”,多么有趣而又有力。的确,在人生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可以放下的怨恨时,为何不大度一些,让一步未尝不是一种有力的进啊!
忍让,是生活的常识教给我们的唯一的选择。就像一米八的男子汉,面对着一个只有1.5米高,0.4少宽的小门时,你该总不是昂首挺胸地直撞进去吧。相反,若肯低身侧腰,
那么你就会顺利通过,这就需要我们的变通一下,换个方式,偶尔地放下那师心自用的狂妄。
烛之武可以忍让,虽然曾不被王重用,但面临着国危家难时,毅然可以作出退让,所谓“国之不存,家将焉附?”他选择放下心中个人的怨恨,于是他的忍让,他出山了,他的一番言辞铸就了一个大侠的形象。
忍让,有时需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世间的是与非。蔺相如的忍让之气度,可使我们佩服。虽廉颇一再地挑衅,一再地的恶语相加,可是他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境界,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这决不是怯弱。试想若没有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将相和”又如何会成为佳话美谈,试想蔺相如若与廉颇争锋相对,寸利必争,国何以得存?
忍让,有时需要更多的意志和决心,人是情感上最易冲动的动物,若不能坚守住心灵最脆弱的最易受到伤害的地方,那么心的舞台只能缩小,反之亦然。司马迁可谓忍辱负重,他承受了心灵和肉体上的最残酷的打击,可他终究还是著成巨著《史记》,为何?凭得就是一种意志,一种韧性,这就是一种忍让,是对困难和挫折最大的承受和忍让。
项羽败阵则自刎于江边,若他懂得忍让,又何愁东山难再起?黛玉若懂得忍让,又何至于以泪洗面,泪尽而亡!杜十娘若懂得忍让,又何至于落得“花落江底香消亡”的局面! 一个人的生命途中,坷坷坑坑,再所难免。大门小门,都要通过。不要仅取一种生命的方式,要学会变通,既要懂得昂着挺进,也要懂得侧身弯腰。一味地只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轻狂,还不是落得被人家扫地出门的结局。
学会忍让,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
简评:这篇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鲜一点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点亮点吧。习作者说忍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胸,还需要一种意志和决心。文章贵在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这一篇还算可以
《鸿门宴》素材梳理及其内涵挖掘
素材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缺乏一定的写作素材,作文水平的提高显然是困难的。高中语文六册必修课本所选的144篇课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写作素材库,却又往往为我们所忽略,以为课本就是课本,空守宝山而不懂得挖掘,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藏的写作素材,对于素材积累问题的解决不失为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下面以《鸿门宴》为例,从项羽的角度,联系项羽在鸿门宴前、鸿门宴上、鸿门宴后的表现,至少可以梳理出如下写作素材和运用角度:
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
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
3.要善于应变、应对。 4.做事要果断。
5.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6.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素材运用
(一)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恭卑的谢罪,其傲慢轻敌的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内涵挖掘: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对对手不能过于傲慢自负。)
(二)范增向项羽进谏,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项伯却劝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对此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能正确对待两人的不同建议。
(内涵挖掘: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自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三)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攻打刘邦的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死刘邦,项羽默然不应。
(内涵挖掘: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
(四)鸿门宴上,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便非常坦率地说出告密者是刘邦手下曹无伤,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
(内涵挖掘: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坦诚相待只能被敌人所利用;为人处世,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点城府和心机;要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
(五)项羽讲究仁义,接受项伯的建议,在宴会上不忍杀死刘邦;刘邦参乘樊哙闯入军帐,斥责项羽,项羽也心存仁义,反而赐与酒肉,没有怪罪。
(内涵挖掘:讲仁义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心存妇人之仁只能被敌人所利用;仁义道德之光的闪现,如果没有仁义之心,项羽顶多只是一个残暴的君王,而非后人所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也不值得司马迁如此费尽笔墨为其立传。)
(六)鸿门宴上,刘邦隐藏了自己欲王关中的真实政治意图,却推托为是小人的“细说”而致使刘项不合;樊哙闯入军帐,将谎话说得义正言辞。项羽对刘邦君臣二人的言论没有认真辨析,致使自己受到了蒙蔽。
(内涵挖掘:不可轻易相信敌人,对待敌人的言论要细加辨析,以免受到敌人的蒙蔽。)
(七)樊哙勇闯军帐,为救刘邦而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面对项羽也能毫无畏惧地加以斥责。项羽却对樊哙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对樊哙的无礼行为不加怪罪,反而赐酒肉、赐座。
(内涵挖掘:英雄惜英雄,真性情的流露;宽容使人性显得更加伟大,真正的英雄总是能够宽以待人。)
(八)在鸿门宴上刘邦自降身份,曲意逢迎项羽,樊哙更是将项羽与怀王相提并论,项羽的虚荣心和尊严得到大大的满足。于是,项羽出于“不忍”之心和自得之意,错失了一次杀死刘邦的绝好机会。
(内涵挖掘:自矜功伐,最终不免要尝到失败的苦果;尊严不是别人嘴巴上给的,对待别人的曲意逢迎要有警惕之心;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会,识时务者方为真正的俊杰。)
(九)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自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一边是“急击勿失”的铮铮忠言,一边是“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的蓄意相谏,
并不纷纭的争论却扰乱了一个自矜功伐的心,失败自在情理之中。 话题①“团队力量”
01: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
02:团队的力量,不在于突出个人的棱角,而在于同伴之间的了解和配合,互用所长互补所短,形成整体的强大能量。完美的团队,力量是超乎想像的。就像刘邦,他拥有一支出色的队伍,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刘邦负责谦恭事人,樊哙负责临危救驾,张良负责善后,所以这支队伍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可见整体大于个体之和,团队力量至关重要。 话题②“面对突发事件”
01:面对突发事件要胆大心细。想当年汉高祖刘邦面对龙潭虎穴般的鸿门宴,没有惊慌失措,没有躲避,只带百余人赴会,做了一回刀俎上的鱼肉而后全身而退。这份胆识非常人所有。他用人得当, 小心布局,先是“卧底”项伯挡剑,再是樊哙闯宴,后是张良献礼,自己从宴会上顺利逃脱。大胆加上细心,成功地骗过了项羽,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
02:面对突发事件,许多人会茫然失措。其实,此时最需要的是勇气。鸿门宴营帐外,樊哙得知刘邦有险,他没有顾虑、没有退缩,第一时间闯入营帐,凭一身勇猛之气征服了项羽,保全了刘邦。其实,突发事件只是一个面具,拿出勇气打破它,事情就会出现转机。
03:当刘邦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难――项羽。40万大军进逼时,他没有慌乱,而是广纳良言,理智地听取张良的建议,周密部署,在鸿门宴上化险为夷。刘邦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理智,助他保存实力,终成霸业。所以说,拥有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那份冷静与理智,不会被打倒。
04: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不能慌,莫乱自己的阵脚。就像张良在鸿门宴上,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立即出去招樊哙进账,借其勇气征服项羽,使刘邦化险为夷。镇定是突发事件的敌人,只要冷静头脑,想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沉稳地走好每一步,就算处于劣势,也可保全自我。
第二篇: [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运用示例】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6. 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7.何为机智?何为勇敢?大人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聪明一点,不要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有的人是天生就聪明,有的人是后天塑造的。聪明的人总是三思而后行。勇敢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还必然要有计谋计策。并不是只有当面抓住坏蛋才是勇敢,能够依靠智慧来抓住坏人,才是真正的勇敢。就像烛之武一样,在说服秦伯时,并不是恐吓秦伯说:“小子,你要攻打我们郑国?不想活了吗?我现在就送你上西天。”而是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这就是烛之武的机智勇敢,难道我们不该学习吗?
8.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他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养精蓄锐,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0.“酒香不怕巷子深。”烛之武就是一壶香醇的美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烛之武年轻时,刻苦积蓄经纶之才,隐忍于世。在秦国围郑的危急存亡之刻,烛之武的才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改变了战局也改变了历史。
11.多少露了把脸!虽然半生漂泊,过着底层生活,年老时还冒着生命危险说服秦伯。在人生的风烛残年之时,却也亏他光耀了好一阵子。其实,还有多少人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怀才不遇,逢着奸臣当道的年头,也真是为难。烛之武悲惨了一辈子,不过最终在历史上露了把脸,可喜可贺。
12.《只靠一张嘴》
兵临城下,万箭齐发,刀光剑影,威力甚大,亦敌不过一张嘴。
古有烛之武凭嘴退秦师,后有孔明舌战群儒,实例甚多,然则口舌之争不可小觑。
利诱,威逼,软硬兼施,对敌人晓以利害,以言词挑拨离间,争取同盟,达成胜利,甚于以刀枪战于人。
只靠一张嘴,亦可通天下事,知天下人,掌天下权。
13.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虽然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艳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之后才是机遇。唯有心中有竹才能把握住机遇,创造成功。
14.烛之武虽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的牢骚与怨气,但是他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我想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的焦虑与渴盼。如果没有对国家坚固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他又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以及秦晋之间的恩怨如此了然?烛之武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烛之武的胜利,因为成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5.岁月给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满腹才学,却无人欣赏。岁月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增加了他的才干,他虽满腹牢骚,可锐气未减,也未自暴自弃,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明白机会只会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而不同的只是时间而已。
16.烛之武&佚之狐:
“狐假虎威”,依靠别人力量而自己获取利益。
佚之狐乃狐,自知其力不足,国危之时,上谏“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获得伯乐之美称。他必知“烛之武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实力不足矣”,却有为救国而甘于奉献,有第一次施展才华的决心,必会退秦晋。但此事之前,佚之狐不用此人,怕的是失宠,畏的是失权。则佚之狐是狐也。
烛之武乃虎,在深山“养精蓄锐”,在危难当前一跃而出。他具有虎的品格,为保其国,不畏生死,奋勇向前;他具有虎的性格:“果断,从多方向围攻”。烛之武是虎,是从高山冲下捍卫国土的虎。
佚之狐:
1.学会变通
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或许佚之狐把烛之武推出去是为了把说服秦伯退军的这个问题丢给别人,以求自保。但是在一些时候,尽我们的力量无法办到的事我们不能硬接下来,要学会变通,进退自如。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沉默,不会变通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2.佚之狐,其实就是那么“一只狐”。狐性太重,狡猾得很。可是偏偏这种人留下了一个好名声。推荐了一个人才。说不定还会有人说他是一个伯乐。如果他有这能耐,他干嘛不去秦国说服秦君。他也是贪生怕死的种。
3.国家面临危难,佚之狐与子犯的态度迥然不同。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子犯则请求晋侯下令进攻秦军。佚之狐显然是冷静的代表,他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慧眼识英雄地举荐了烛之武,事实上也充分地证明了佚之狐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采取硬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子犯主动请求进攻秦国,显然对其中利弊完全没有了解,只是冲动极了,不明事理极了。
4.做人要圆滑,不要太方正。懂得圆滑的人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取得成功。佚之狐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春秋战火纷飞的年代,做人更要懂得圆滑世故。你要知道你的命不是在你的手里,佚之狐荐烛之武一方面讨好了郑王,又保住了自己的命,还给了烛之武一个顺水人情。
5.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佚之狐是一颗又老又辣的生姜,在他驰骋政场的几十年,官场的腥风血雨早已见惯,他深知怎样在刀光剑影中保全自己。所以在亡国之秋,没有十足的把握说服秦伯的他,寻找到了一只替身羊——烛之武,既可以在烛之武没有说服秦伯时明哲保身,又可以在烛之武成事之后得到伯乐之名,作文素材《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分享好文◆佚之狐,一只狐,一颗又老又辣的姜。
6.乱世之中求生存之道已经十分困难,同时再要成就大事更是难于登天。然而,佚之狐做到了。他不是一只狐,而是一只鹰,一只有远见的鹰。他才是最后的大赢家。作为郑国大夫的他常伴君王左右,稍有不慎,就有被诛九族的危险。国家危难关头,当然需要他来支撑。退秦师那等惊险之事他当然不能直接做。于是便有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而佚之狐便是伯乐。
7.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为什么他不自己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我想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包票。稍有不慎者,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才举荐呢?从中可以看出佚之狐的嫉妒心理。所以一个人要学会承认他人的长处,正确地去面对他人,不要得了红眼病。
8.身处乱世,想要生存得风风光光不容易,佚之狐靠的就是圆滑。人如其名,佚之狐的确是一只老狐狸。他未必不能说退秦师,但只身入虎狼之地,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说动秦穆公,稍有不慎,惹恼了秦穆公自己身首异处不说,还可能被牢牢钉在历史的柱子上被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了个“伯乐”的美名。
郑伯:
1.“居安思危”——21世纪的我们更要有这种警惕,否则沉于安乐只会带来灭亡,当年的郑伯如果有这种警惕,那后来就不会被秦、晋围攻,险遭灭国之灾。就如同温室的花,最终因贪图温暖而遭受凋零的凄落。
2.做人要听得进良言,像郑伯,既然自己的能力不行,但他起码能听进别人的建议。最终成功地保住了郑国。既然你没有似水才华,那你应该听懂水流的声音。那样即使你不行也能成功!
3.一个人没有主见,就像没有灯塔的港口外那找不到方向的船,结果可能离港口越来越远。郑伯虽然没有离开属于他的港口,但如果没有别人的建议,他的君王地位恐怕难保。而且一个对宠臣的话笃信无疑的君王,如何能管理好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若不是这样,又怎会遭到别国的讨伐?
4.短之,亦是有所限度,取之于君昏。昏则昏矣,唯不能过,过则舟翻国亡。郑伯,不能选贤用贤且目光短浅,缺乏政治主见,为君之大过也。故独能听信佞臣谗言,任佞臣摆布,君王威严被踏于佞臣脚下,大好河山归于别国。由此观之,愈昏则行愈短。
5.慧眼不在于眼,而在于思想的深度和对事物的认识深度。郑伯就缺少这种选贤识才的“慧眼”,只能勉强说他有“眼”,至少他最后在国家危急的时候,能忘却身份去求烛之武。
6.人最可悲的,便是失去了自我。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幕后双手操纵的傀儡,你让它往东,他是断然不会独自往西的。郑伯便是佚之狐手中的提线木偶。徒有君王之称,至尊之位,却毫无内涵可言。一个君王,如果连主意都没法拿定,全仗宠信的权臣,那他的灭亡是注定的;而一个普通人,若是失去了主见,他便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想要抬手,却有可能支离破碎。
7.现代也有不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不过在那样一个年代,放下架子求贤的人也着实不多,大丈夫能屈能伸,关键时刻也别管什么臭面子了,承认错误,求贤若渴,这不也是抓着了烛之武想要的虚荣吗?生活中,你对尊严的看法是什么呢?什么事能让你抛下尊严呢?
8.从古至今“忍”就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是打不过别人不得不忍,另一种则是为自己长远打算,暂时忍让。刘邦属于前者,他建立了西汉王朝。韩信属于后者,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亦可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郑伯却同时面临了这两种情况,他选择了忍,打不过就谈,谈就得认错,输一口气两者都忍了,命也保住了。
9.郑伯听信谗臣,被佚之狐的“狐言”弄得昏头转向,仿佛进入梦境般飘飘欲仙。殊不知此时已跌入深渊――“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梦醒时分,他已变得贪生怕死,为了不做亡国之君,只好放下君王的架子向烛之武请求。分不清好坏,跌入深渊如入梦,梦醒时分,在深渊中进退两难。
10.人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郑伯可谓是那个饲马者,整天掌着鞭子寻找千里马,找到一个稍微出色的方视为良马,却不知真正的千里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把千里马当骡子使,到了千里马已成老马时,也来一句“是寡人之过也”,再次使用千里马,可谁知千里马也会老,他的能力也会渐渐减退。若早些使用这匹千里马,郑国也不会至于羊入虎口的危险境地。
秦伯:
1.当人们都怒斥你见利忘义时,可否有人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考虑?如果一个国家都衰败了,没有了,那么还有什么利益可言呢?为国家的存亡和兴盛着想,又有什么过错呢?历史也阐述了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仁义之君在乱世中大多是成也因仁,败也因仁,勇猛霸主在逐鹿中的结局也往往是不尽人意,英雄末路,而真正在乱世中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而又长久不衰功业的往往还是那些被称为枭雄的人,诸如曹操、秦伯,他们当断则断,毫无拖沓与犹豫,也绝没有毫无原则的义气仁爱。但当遇到重要抉择时,他们却又能考虑到最长远的利益,全无草莽似的冲动与义气用事,或许,他们在竞争角逐中略显险恶,重利轻义,但却又不可否认,这也正是于乱世中能否称雄的重要因素,竞争本就残酷,妇人之仁只会招致自己更为残酷的境地。
3.有些人天生是利益的崇拜者,同样是最出色的猎手,他们每天穿梭于钢筋水泥之中,追求利益是他们的职业,甚至成为了习惯。秦伯就是这样一位利益猎手,想瓜分晋国的战利品,便一起参战,然而烛之武前来告诫“大胃口”晋国的下一目标便是你秦国,你若不攻打我们,我们郑国愿成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伯看到这么大的利益摆在自己面前,垂手可得,便答应了。这就是猎手的本能,也唯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4.晋、秦之间应是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一旦对方于己无益,便趁机吞并。对于两国的君王,无疑晋侯更有远大的目光,他看到的不仅仅是郑国的土地,还有中原广阔的领土。他就好比是躲在树从中的野兽,一旦有猎物,必然能够把握时机。而秦伯正如海上捕鱼的船夫,让人一眼就看穿他真实的目的。人是为利益所趋,晋侯能够驾驭利益,而秦伯却被利益所趋。
5.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谋发展,必须学会怎样正确权衡利益,但千万不能唯利是图。秦穆公不是一个唯利是图之人,相反,我觉得他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君主。他曾让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也曾放弃了能轻松占领的晋国,又放弃了被围的郑国。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他笨,而是为了保全大局,维护其既得利益,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6. 秦国的强大,举世皆知。于是秦王变得贪利,在他眼里,利益永远是排在首位的。于是他为了利益,出兵攻打郑国。于是他为了利益,又放弃攻打郑国。他就在利益的左右下,做着墙头草。人要有欲望,但却不能贪婪,否则吃亏的永远是自己。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许多人为了一个“贪”,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为自己买了副“手镯”,在冰冷的牢房里度过余生!
7.话说:“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挨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世间小人难测也。古语云:惟小人和女子难养也。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中就曾说到:“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浊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确实,小人是很复杂的,因为他很会阿谀奉承。在你的面前会把你捧到天上去,而在你的背后,会做鬼脸,挥拳。甚至会踢你一脚。秦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小人可以说是最长寿的人,但也会遭世人唾弃。
8.利字当头,商人作风,不怕当场翻脸,就怕自己少一坨肉,尔虞我诈咱最在行。我想秦伯与烛之武订盟的时候一定一脸得意,但这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在情感和利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呢?从这一点上,我不得不佩服秦伯果真是一代霸主,那帝王特有的霸气与胸怀。
9.我是欣赏秦伯的,为他的深谋远虑,为他的惟利是图,会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都市是现实的,华灯熠彩,纸醉金迷。它的存在方式不再是迷梦般的天堂,而是真实的生活。就此来说,秦伯是明智的,为国之大利,为自己的国家能更长远更富强的走下去。“重利轻义”,而这所谓的义,也只不过是陌生人的一声问候般转瞬即逝而已。
10.利益与承诺,若要在两者之间选择,你会选什么?是像秦伯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弃对晋侯的承诺,还是即使面对利益这巨大的诱惑,也会坚持自己的承诺?两者就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11.远之,需君明。明,需君霸气。霸,野心也,扩张掠夺的愈多,行之越快则越远。更需君见利忘义。历来,“利”必跟小人有关,于君观,“利”也关系国之富族之强民之乐也,故君视利比命,此亦可称之为君重民生爱江山也。此为秦伯之所以行之远也。
12.利益的坚守者
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西戎——秦穆公,绝对是一个十足的见“利”忘义的真英雄。可以为利益披上戎甲,挥兵三千,同盟友一道包围郑国;也可以为利益,临阵调头,对盟友倒戈相向。这些的坚守,又怎能让“利益”溜走?
13.秦伯是一个唯利是图之人,为了利益,他可以不顾及盟者的利益,他可以不顾及自己曾许下的承诺,为了利益,他可以瞬间万变。这种人是不值得相信,他总会把你当作一个棋子,有用则为友,无用则为敌。在人生交友的路上,这种人是切不可交的,他只会让你受伤。
晋侯:
1.学会包容,不因为被人背叛而发怒,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学会包容,要像晋侯一样,懂得把握形势,理智退兵,学会包容,更要放眼未来,不要把眼光留在自己的脚下。
2.晋侯给人的就是一种镇定,仁义,大局为重的风范,而这也是作为君王所应该具备的气概,或许在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世界里这样的气度只会成为一种华丽的负累,一种值得敬仰的悲哀,但无可否认,这样的人是最能使人叹服,心甘情愿为之所用的,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历史的笔终会在颤抖中写下篇篇朝代更换,江山易变,而为君者此般风范,却能成为一种被永恒铭刻的碑文,被长久瞻仰的高度,被后人效仿的榜样。
3.忍是成事之本,晋侯从一开始流亡时就忍。忍到了当上国君之日,如今看着眼前的肥肉。他忍,最后成了春秋五霸主之一。晋侯以忍做成了大事。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一门艺术。能忍必会积蓄力量,挥出那致命一击。
4.当你进退两难,无法抉择时;当你尴尬时,不妨试着为自己找个台阶下。晋侯擅长为自己找台阶。当盟军背信弃义时,他不慌不忙地说:“失掉自己的盟友,是不理智的;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又反过来害人家,是不仁义的;用散乱的军队攻打整编的部队,是兵家所忌的!”这样既可以达到退兵目的,又不失颜面,实为明举!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摆脱尴尬。
5.不得不说晋候是一个能屈能伸,有胆有识的人。一个拥有强大国力的君王,能在别人背叛的时镇定并作出理智的决定实属不易。而这一切应该说与他流亡时所经历的岁月有关吧。由走过的经历而慢慢滋生出内心的品质,不大喜也不大悲,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如自己的遭遇般升沉荣辱。
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利益、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质、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说服他人、迂回比正面进攻的效果好、双赢、目的与策略、机遇与准备„„
观点示例
1、直接的观点
烛之武原先没有被重用,在关键时刻却能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显现了一个公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2、深化的观点
(1)可以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角做深入剖析。国家利益之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当国家不存在的时候,个体的公民就会沦为亡国奴,其个人利益也就无法保证。烛之武舍身前往秦营,既有其个人高贵品质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因素。这一点,郑伯已向烛之武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所以说,为国家、为集体作出牺牲是利国有利己的,是没有必然矛盾的。
(2)再联进一步联想道德品质与个人利益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但道德的影响是虚弱的,而利益的影响则是深远的、根本性的。正如名言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因此,牺牲个人利益是必须以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的,而绝不是无谓的匹夫之勇、无益的愚忠牺牲。
3、直接的观点
烛之武原本是为了保存郑国才去劝说秦伯退兵的,但他在劝说秦伯时却站在秦国利益的角度,最终说服秦国退了兵,这说明: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才会说服他人。国家之间的交往是这样,一个领导者对部属的动员说服也要这样,与竞争对手打交道更要学习这种方法。
4、深化的观点
(1)在很多时候,正面进攻没有迂回进攻效果好。正面进攻会明显地让对方看到自己意图,因而会受到对方的强烈抵抗。迂回进攻则可以避开敌人的防区而达到攻击的目地。
(2)要达到同样的门地,可有多种形式的选择,但必有一种是最佳的,也肯定有效果不好的。正确而适宜的形式对内容有积极的影响,而错误的形式对内容的达成有消极甚至相反的影响。
【运用示例】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
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6. 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7.何为机智?何为勇敢?大人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聪明一点,不要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有的人是天生就聪明,有的人是后天塑造的。聪明的人总是三思而后行。勇敢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还必然要有计谋计策。并不是只有当面抓住坏蛋才是勇敢,能够依靠智慧来抓住坏人,才是真正的勇敢。就像烛之武一样,在说服秦伯时,并不是恐吓秦伯说:“小子,你要攻打我们郑国?不想活了吗?我现在就送你上西天。”而是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这就是烛之武的机智勇敢,难道我们不该学习吗? 8.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他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养精蓄锐,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0.“酒香不怕巷子深。”烛之武就是一壶香醇的美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烛之武年轻时,刻苦积蓄经纶之才,隐忍于世。在秦国围郑的危急存亡之刻,烛之武的才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改变了战局也改变了历史。
11.多少露了把脸!虽然半生漂泊,过着底层生活,年老时还冒着生命危险说服秦伯。在人生的风烛残年之时,却也亏他光耀了好一阵子。其实,还有多少人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怀才不遇,逢着奸臣当道的年头,也真是为难。烛之武悲惨了一辈子,不过最终在历史上露了把脸,可喜可贺。 12.《只靠一张嘴》
兵临城下,万箭齐发,刀光剑影,威力甚大,亦敌不过一张嘴。
古有烛之武凭嘴退秦师,后有孔明舌战群儒,实例甚多,然则口舌之争不可小觑。
利诱,威逼,软硬兼施,对敌人晓以利害,以言词挑拨离间,争取同盟,达成胜利,甚于以刀枪战于人。
只靠一张嘴,亦可通天下事,知天下人,掌天下权。
13.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虽然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艳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之后才是机遇。唯有心中有竹才能把握住机遇,创造成功。
14.烛之武虽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的牢骚与怨气,但是他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我想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的焦虑与渴盼。如果没有对国家坚固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他又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以及秦晋之间的恩怨如此了然?烛之武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烛之武的胜利,因为成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5.岁月给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满腹才学,却无人欣赏。岁月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增加了他的才干,他虽满腹牢骚,可锐气未减,也未自暴自弃,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明白机会只会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而不同的只是时间而已。
16.烛之武&佚之狐:
“狐假虎威”,依靠别人力量而自己获取利益。
佚之狐乃狐,自知其力不足,国危之时,上谏“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获得伯乐之美称。他必知“烛之武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实力不足矣”,却有为救国而甘于奉献,有第一次施展才华的决心,必会退秦晋。但此事之前,佚之狐不用此人,怕的是失宠,畏的是失权。则佚之狐是狐也。
烛之武乃虎,在深山“养精蓄锐”,在危难当前一跃而出。他具有虎的品格,为保其国,不畏生死,奋勇向前;他具有虎的性格:“果断,从多方向围攻”。烛之武是虎,是从高山冲下捍卫国土的虎。
佚之狐:
1.学会变通
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或许佚之狐把烛之武推出去是为了把说服秦伯退军的这个问题丢给别人,以求自保。但是在一些时候,尽我们的力量无法办到的事我们不能硬接下来,要学会变通,进退自如。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沉默,不会变通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2.佚之狐,其实就是那么“一只狐”。狐性太重,狡猾得很。可是偏偏这种人留下了一个好名声。推荐了一个人才。说不定还会有人说他是一个伯乐。如果他有这能耐,他干嘛不去秦国说服秦君。他也是贪生怕死的种。
3.国家面临危难,佚之狐与子犯的态度迥然不同。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子犯则请求晋侯下令进攻秦军。佚之狐显然是冷静的代表,他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慧眼识英雄地举荐了烛之武,事实上也充分地证明了佚之狐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采取硬
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子犯主动请求进攻秦国,显然对其中利弊完全没有了解,只是冲动极了,不明事理极了。
4.做人要圆滑,不要太方正。懂得圆滑的人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取得成功。佚之狐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春秋战火纷飞的年代,做人更要懂得圆滑世故。你要知道你的命不是在你的手里,佚之狐荐烛之武一方面讨好了郑王,又保住了自己的命,还给了烛之武一个顺水人情。 5.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佚之狐是一颗又老又辣的生姜,在他驰骋政场的几十年,官场的腥风血雨早已见惯,他深知怎样在刀光剑影中保全自己。所以在亡国之秋,没有十足的把握说服秦伯的他,寻找到了一只替身羊——烛之武,既可以在烛之武没有说服秦伯时明哲保身,又可以在烛之武成事之后得到伯乐之名。佚之狐,一只狐,一颗又老又辣的姜。 6.乱世之中求生存之道已经十分困难,同时再要成就大事更是难于登天。然而,佚之狐做到了。他不是一只狐,而是一只鹰,一只有远见的鹰。他才是最后的大赢家。作为郑国大夫的他常伴君王左右,稍有不慎,就有被诛九族的危险。国家危难关头,当然需要他来支撑。退秦师那等惊险之事他当然不能直接做。于是便有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而佚之狐便是伯乐。 7.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为什么他不自己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我想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包票。稍有不慎者,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才举荐呢?从中可以看出佚之狐的嫉妒心理。所以一个人要学会承认他人的长处,正确地去面对他人,不要得了红眼病。
8.身处乱世,想要生存得风风光光不容易,佚之狐靠的就是圆滑。人如其名,佚之狐的确是一只老狐狸。他未必不能说退秦师,但只身入虎狼之地,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说动秦穆公,稍有不慎,惹恼了秦穆公自己身首异处不说,还可能被牢牢钉在历史的柱子上被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了个“伯乐”的美名。
郑伯:
1.“居安思危”——21世纪的我们更要有这种警惕,否则沉于安乐只会带来灭亡,当年的郑伯如果有这种警惕,那后来就不会被秦、晋围攻,险遭灭国之灾。就如同温室的花,最终因贪图温暖而遭受凋零的凄落。
2.做人要听得进良言,像郑伯,既然自己的能力不行,但他起码能听进别人的建议。最终成功地保住了郑国。既然你没有似水才华,那你应该听懂水流的声音。那样即使你不行也能成功!
3.一个人没有主见,就像没有灯塔的港口外那找不到方向的船,结果可能离港口越来越远。郑伯虽然没有离开属于他的港口,但如果没有别人的建议,他的君王地位恐怕难保。而且一个对宠臣的话笃信无疑的君王,如何能管理好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若不是这样,又怎会遭到别国的讨伐?
4.短之,亦是有所限度,取之于君昏。昏则昏矣,唯不能过,过则舟翻国亡。郑伯,不能选贤用贤且目光短浅,缺乏政治主见,为君之大过也。故独能听信佞臣谗言,任佞臣摆布,君王威严被踏于佞臣脚下,大好河山归于别国。由此观之,愈昏则行愈短。
5.慧眼不在于眼,而在于思想的深度和对事物的认识深度。郑伯就缺少这种选贤识才的“慧眼”,只能勉强说他有“眼”,至少他最后在国家危急的时候,能忘却身份去求烛之武。 6.人最可悲的,便是失去了自我。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幕后双手操纵的傀儡,你让它往东,他是断然不会独自往西的。郑伯便是佚之狐手中的提线木偶。徒有君王之称,至尊之位,却
毫无内涵可言。一个君王,如果连主意都没法拿定,全仗宠信的权臣,那他的灭亡是注定的;而一个普通人,若是失去了主见,他便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想要抬手,却有可能支离破碎。
7.现代也有不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不过在那样一个年代,放下架子求贤的人也着实不多,大丈夫能屈能伸,关键时刻也别管什么臭面子了,承认错误,求贤若渴,这不也是抓着了烛之武想要的虚荣吗?生活中,你对尊严的看法是什么呢?什么事能让你抛下尊严呢?
8.从古至今“忍”就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是打不过别人不得不忍,另一种则是为自己长远打算,暂时忍让。刘邦属于前者,他建立了西汉王朝。韩信属于后者,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亦可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郑伯却同时面临了这两种情况,他选择了忍,打不过就谈,谈就得认错,输一口气两者都忍了,命也保住了。
9.郑伯听信谗臣,被佚之狐的“狐言”弄得昏头转向,仿佛进入梦境般飘飘欲仙。殊不知此时已跌入深渊――“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梦醒时分,他已变得贪生怕死,为了不做亡国之君,只好放下君王的架子向烛之武请求。分不清好坏,跌入深渊如入梦,梦醒时分,在深渊中进退两难。 10.人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郑伯可谓是那个饲马者,整天掌着鞭子寻找千里马,找到一个稍微出色的方视为良马,却不知真正的千里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把千里马当骡子使,到了千里马已成老马时,也来一句“是寡人之过也”,再次使用千里马,可谁知千里马也会老,他的能力也会渐渐减退。若早些使用这匹千里马,郑国也不会至于羊入虎口的危险境地。
第四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学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人版高中-年级上册第四模块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模块的主题是:解读昨日的战争。战争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战争,金戈铁马,血雨腥风,战争的惨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候更会让人惊心动魄。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 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然后,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借助注释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第2段:晋师撤离。 环节3: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
1、文章开头给我们交待了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这样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交代可以看出郑国与晋国利害相关,郑国和秦国的利害关系不大,并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兵驻扎,这就使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烛之武能成功的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展现其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与郑伯的对话过程中,体现出烛之武虽然因长期不受重用而有所怨言,但是 11关键时刻还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识大体,明大义。毅然孤身前往敌营,夜缒而出,则表现了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3、这篇文章的情节安排很富有戏剧性,戏剧性性表现在哪里? 大敌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的推荐让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不受重用而推辞;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本文的重点是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表现出高超的劝说艺术、游说技巧。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概括说辞中包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分析形势,以退为进,博得好感。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亡郑陪邻,动摇联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存郑有益,利益引诱。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追溯历史,深入离间。 可见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巧舌如簧,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退秦师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的胆识以及高超的谋略和语言艺术。 环节4:拓展延伸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话题:
1、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2、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祖国行动。) 附: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 情节 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与本文相关的社会背景等有关知识。
2.落实文言字、词、句的积累,疏通文意。
3.分析烛之武的说理艺术,感受烛之武的人格魅力。
4.学习和领会本文的叙事技巧。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教学设计:
精讲课文 1.文学知识。《左传》原名《春秋左氏》,后人把它让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成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与《公羊传》与《谷梁传》纯用义理阐释春秋不同,《左传》是一本独立撰写而又自成体系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系统而具体的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事件,较为真实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左传》具有相当高的叙事成就,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徐庶委曲尽致,外交辞令亦精彩动人。
2.题目。三个问题。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怎样退的秦师,退秦师的结果。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总结四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秦晋围郑,郑危矣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四段:晋军被迫亦去之
第一段
晋侯指的是晋文公,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属侯爵,所以称他为晋侯;秦伯指的是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属伯爵,所以称他为秦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的用法,介词,因为。 于。介词,对。因为它对晋国无礼,状语后置句,交代了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
无礼于晋: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出亡途中,路经郑国,郑文公以“诸侯忘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没有对重耳以礼相待。
贰于楚:指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城濮之战之前,郑文公曾派军队准备联楚攻晋。楚打败,郑文公派人到晋请罪,与晋国结盟。郑既怂恿楚国攻晋,又与晋结盟,可谓贰于楚。 “晋军函陵”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晋军(在)函陵,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开端,讲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形势,为烛之武的出场打下了伏笔。 郑只得罪了晋,并且两军分开驻扎。
第二段
为什么要写烛之武的先辞后许?在简短的对话,你能听出怎样的弦外之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句。 (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已通矣,两个语气助词连用,加重肯定语气,表强调。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子亦有不利焉”,“焉”的用法,语气助词,表陈述。 (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烛之武答应了郑伯劝说秦伯撤退军队。
弦外之音:1.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推崇。2.烛之武的推辞。70老朽,屈居微职,英雄末路,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3.郑伯的话能够反躬自省,自责致歉,点明利益,情词恳切。 总结:先辞后许,烛之武的形象真实,增加了叙事的波澜。
第三段
问三:为什么烛之武能够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若亡郑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状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以”的用法,介词,用。敢,表敬意副词,含冒昧的意思。执事”,手下办事人员,一种客气话,实指秦伯。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界。远。形容词活用名词,远方的国家。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的用法,疑问代词,怎么。以”的用法,连词,表承接。陪通倍,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活用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的用法,介词,把。以(之)为,省略句。“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时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时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箱包。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共”通供,供应。乏困,形容词活用名词。不足。行而无资为乏,居而无食为困。这里指使者往来时资粮方面的缺乏。 “(晋君)许君焦、瑕”,省略句。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晨,“夕”,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厌通餍,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名词作状语。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将焉取之”,“焉”的用法,疑问代词,哪里。 “唯君图之”,“之”的用法,代词,指这件事。 “与郑人盟”,“盟”,与……结盟,名词作动词。 “(秦军)乃还”,省略句。
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军。
阅读课文第三段,讨论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首先坦言知亡,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立场定位
其次阐明利害,亡郑利晋,动摇秦君。先假设亡郑有益于秦,那就灭了郑国。接下来分析亡郑利晋不利于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最后提醒“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国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抓住心理:晓之以情动之以利
第三步替秦着想,舍郑利晋,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以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分析利弊 亡郑利晋,存郑利秦
第四步引史为例,晋君无信,挑拨秦、晋关系。从“且君尝为晋君所赐”到“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利用矛盾
最后推理角度推测未来,阙秦利晋,劝秦谨慎。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国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2 烛之武从临危受命到智退秦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形象?
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以至于“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进,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形象。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秦君,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烛之武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风采。“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之”的用法,代词,指秦军。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时指那个人,今义为对妻子的尊称。
第四段是故事的结局,晋军撤退。 板书设计: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
介词,用
以
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表承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代词,这件事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既东封郑
东,在东边
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军,驻军。
与郑人盟
盟,结盟
使动用法: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