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通用)

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通用)

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篇: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期末复习资料(附答案)2三、简答题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 答案: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2)任何结论都要。

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第一篇:六下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期末复习资料(附答案)2

三、简答题

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 答案: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

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3测验法;4间接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二) 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三) 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第

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注意使儿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第

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

答案:1.反复背诵或自我陈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的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此案料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等。3.间接地意义识记。年龄越大的幼儿,还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的组成规律,以帮助记忆。

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1内化作用。内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都是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外部动作。在幼儿期,逐渐出现由外部实际的动作向内部心理动作的过渡。在内化过程中,表征起着重要作用。

2过渡作用。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表象的二重性特点(既有直观性、也有概括性)也决定了它的过渡性作用。

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

答案: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2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3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再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1. 直观行动思维;2. 具体形象思维;3. 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变化。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

一、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中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二、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

三、意志的发生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答案: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

答案:

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部均衡。(学前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的发展)。

三、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往往有所差异)。

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的研究者认为,依恋的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

一、 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二、 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三、 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答案: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4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

答:第一,个体心理的发生;第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

答: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上。

18. 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在最初时期进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他们的含义是什么?

答: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最初使直观行动思维,然后是具体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

20.简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答: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称为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 答:儿童新的最近发展区式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能独立表现出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它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如果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宜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缺点: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答:学前儿童的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

答:学前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1)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2)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咱调节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词对随意(有意)运动和随意(有意)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用语言指示完成动作,形成暂时联系的困难日渐减少。

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度阶段 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这些阶段是: 1 口腔期(0~1岁):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 2 肛门期(1~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 3 性器期(3~7):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 答: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有:(1)前言语阶段。它又分为三个小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萌芽阶段。(2)言语发生阶段(1-3岁)。它包括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答: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

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什么?

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有目的,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心理发展地社会环境,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地部分。

四、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答案:(1)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2)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时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记忆有助于其他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式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合起来,使儿童能够把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3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儿童记忆的发展也影响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

3. 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案:1 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幼儿对图画和对故事的理解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趋势);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幼儿初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实际行动来理解);

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幼儿初期往往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幼儿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是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

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导致学前儿童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消极行为。)

2 情绪对学前儿童认识发展的作用。(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是有明显的表现。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 情绪对意识产生作用。(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时情绪的功能。) 4 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儿童情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 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的社会化,它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以幼儿总是守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渐渐的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应。) 5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在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5.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答案:

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1.自觉地行动目的开始形成。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的逐渐形成。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三、自制的发展。1.抗拒诱惑2.延迟满足。

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答案:1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能力(包括智力)和知识不可分割的彼此联系着,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掌握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通过掌握知识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能力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可能性。能力的形成反过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2能力和性格的关系。能力和性格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力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爱好倾向,自信心等等。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7.试述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1从简单到复杂。最初的心理活动知识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是感觉过程,以后出现比感觉较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凌乱到体系。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答案:

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心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规律性。)

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事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氛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相制约。(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着。)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二因素论。4.相互作用论: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第二,遗传素质极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 答案: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 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管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儿童心理本身不但不是消极接受外界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反过来对他们发生影响) (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儿童心理在一定范围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 (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部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周围事物。儿童心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表现在对周围成人心理的影响。而成人有时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3主客观因素因素互相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4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答案:1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2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新的主要冲突。冲突时阶段的标志。3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所表明的冲突时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4每个阶段的冲突如果处理的好,儿童能够恰当的对付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会遇到的危机和问题;反之,则将产生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出现病态。5每个人达到每个阶段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原则上按预定步骤发展,但从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变的速度和道路可以不同。

11. 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答案: 感知规律主要有适应现象,对比现象,知觉中的背景和对象的关系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这些规律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活动效果。(1)根据适应现象合理安排好幼儿园的生活制度;(2)合理利用对比现象;(3)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如背景与对象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12. 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 (1 ) 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2)具体说明

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1)①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②自我评价常常有主观情绪性。③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A 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和方向发展;B 从按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C 较多只根据某个方面或局部进发进行自我评价,以后逐渐能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2)具体说明

14.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应考虑以下问题:(1)幼儿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要避免无关刺激引起被试幼儿的分心。(2)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3)实验前要有“预热”,使被试幼儿熟悉环境和主试。(4)对幼儿的指导语要简明和肯定。(5)实验过程应考虑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准确记录幼儿的原话,对幼儿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也应记录。

15.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1.遗传因素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基础;(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物因素的作用:(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17. 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

答案: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确理解年龄特征得概念。首先,谈到儿童心理发展要提到年龄特征。年龄事儿童心理发展得一个必要条件,对心理发展有规律性得制约作用。其次,儿童心理年龄特在一定得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发出现的。最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中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年龄特征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典型与多样,本质和非本质的辨正关系。 18. 分析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表现。

答案: 无意想象是最简答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的特点及其表现如下:(1)想象无预定的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比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19. 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 答案: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是:(1)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的过程。(2)学前儿童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是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然后找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相似处。(3)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是:4岁以下儿童不分类,5-6岁处于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程;5岁半-6岁半,儿童发生了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藏特点进行分类的显著变化;6岁后,儿童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够依物体的功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4)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

20.结合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

答案: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其有两个特点:(1)笼统。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2)非常具体。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把词的含义理解的过宽或过窄。3-5岁儿童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是由于前两个原因所导致的。但是幼儿对具体名词的理解基本上难以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针对儿童这种特点,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孩子掌握词汇,这是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五、分析题

1. 试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下面做法的危害。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安排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要么学英语,要么学钢琴,要么学美术等等。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得,周六周日也不例外,生怕孩子贪玩。从不轻易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共同玩耍,而自己也不愿与孩子一起游戏。即使孩子想尝试做一些简单家务也由家长完全包办。

答案要点:家长的这些做法是不对的。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形式,但它代替不了游戏和劳动的作用。

在游戏中,儿童才能形成内部矛盾,并在活动中解决这一矛盾,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家长的做法会使儿童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片面和扭曲,这是很危险的。

2. “一个孩子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请分析其原因。 这是因为儿童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用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这时语词只有标志的功能。(2)动作的概括。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进行概括,但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借助于动作,在头脑中形成表象。(3)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因此可以说,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3.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答:教师能根据幼儿时期的感知基本规律,采用多种感知方式和渠道来进行教学,能强烈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的感知特点:(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2)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5)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结合案例进行阐述。

4. 有位老师记录了她的一次经验。班上小朋友抓了蜗牛,老师强制他们扔掉,谁也不肯。于是老师采用了纸折了一个“房子”,让他们把蜗牛都放进去,并答应他们吃完饭可以把蜗牛带回家。结果,孩子们吃饭特别快。请分析这个老师所采用的方法。 答:这位老师是利用了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只是伴随现象或副作用。但是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的则导致消极行为。这个案例中,老师一开始的强制措施,使孩子产生了不良情绪反应,幼儿也就不会出现老师的期望的行为。而后来采用的措施,符合了幼儿的需要,就使他们产生了良好的情绪进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5.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幼小聪慧,五岁赋诗,文才过人,深得当时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赞赏。他的家人引以为豪,就带着他到处炫耀,不加调教。到了20岁,王安石再见他时,发现他跟其他普通人一样,竟一事无成。

答:这个事例说明,遗传和社会环境,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作用。良好的遗传素质仅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只是决定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要将遗传提供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则依赖于环境和教育,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中家庭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6.试分析下面儿童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有一名男孩,5岁半进入小学二年级,成绩优异,6岁半在围棋大赛中名列前矛。他2岁时玩积木可以连续玩上几个小时;2岁后,看图书都能坚持半天不分心;入学以后,上课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 答案要点:这名男孩能取得优异成绩与他的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注意对心理过程的发展具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功能,儿童注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知觉等,影响着儿童心理的成熟。这名男孩在两岁时,注意就已具有很好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其注意发展的水平较高,超过了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为他从事各种学习和活动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促进了他的心理成熟,所以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7.下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应如何加以注意,试举例。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常在午睡后将左脚的鞋穿在右脚上,将右脚的鞋穿在左脚上,即使教师告诉他这只鞋是左脚的,他也会出错。而大班孩子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要点: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方位知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在幼儿方位知觉上,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能辨别前后,这正是小班幼儿的知觉水平。5岁使,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开始能正确的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8. 结合下面这个现象,分析幼儿的记忆特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教师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教幼儿背诵一首歌谣,有时孩子仍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在电视力看到关于儿童食品的广告,只需一两次就对广告词熟记于心。

答案要点: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发展的特点。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幼儿对广告词是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体形象生动,广告主体都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的记忆效果好。相反,教师要求背诵的是有意记忆,其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理解程度和是否有较强的积极性,因此效果往往不太好。

9.某小学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有一名六岁儿童前来应招,在测查中该生能够比较流利的朗读当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其他智力活动正常,最后该儿童未被录取。如果换了你做招生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做?请谈一谈你的观点。

答案要点:不会同意录取该生。智力超常的儿童并非只是流畅的朗读一篇文章。学前期是处于阅读活动的准备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识字的基础上,比较流畅的进行阅读,对孩子的言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只追求“识字神童”,不仅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反而有可能使儿童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给其带来不利的影响。

10.如果在幼儿园,一个小孩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是自己在一个角落自己玩。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孩子? 答案要点:这个现象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和某个小朋友闹矛盾,生气了;有的可能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被老师关注;还有的可能是性格比较孤僻,不爱和小伙伴交往等。因此老师对待同一种行为表现(孤僻),要分析其真正的原因,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在孩子的个性的整天中,了解孩子行为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如果我们不具体分析其原因,而采取同样的策略,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附答案)

一、 填空

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2、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

3、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上,随着时间变化,影子的()和(

)都会发生变化。

4、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日心说”的观点。

5、(

)可以证明地球在自传。

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7、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昼夜交替变化时因为地球在(

)。

8、热总会从温度较(

)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

)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叫做(

)。

9、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沉浮的。

10、古人用的水钟有(

)和(

)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新 课标 第一 网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

) 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

) A、 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传的科学家是(

) 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

A、铝勺

B、木勺

C、塑料勺

四、连一连 (1)

纸盒

气球 木块

沉入水底

石子 小刀

铅笔 橡皮

浮在水面

排球 泡沫

羽毛球 玻璃球

铅球 (2) 塑料

铝勺

传热快 铁锅

传热慢 木棒 课本

钥匙

五、简答题

1、把鸡蛋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的,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2、铁路的铁轨在连接处总是留出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的大小会变化吗?怎样的规律呢?

六、实验操作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有什么办法?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我的实验结论:

试卷答案:

一、

1、排开水量

2、热胀冷缩

3、方向

长短

4、哥白尼

5、傅科摆

6、北极星

7、自传

8、高

热传递

9、重量

10、受水型

泄水型

二、

1、∨

2、×

3、×

4、∨

5、 ×

6、 ×

7、 ×

8、 ∨

9、×

10、×

三、

1、B

2、B

3、B

4、A

5、A

6、C

7、C

8、A

9、A

10、A

五、

1、答:在水里放入盐。

2、答:有变化,冬天缝隙最大,夏天缝隙最小。

六、

我需要的材料:烧杯、热水、冷水、红水、胶塞、烧瓶、玻璃管、皮筋等。 我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1、 用红水注满烧瓶,瓶口塞入带有玻璃管的胶塞,用皮筋

标注玻璃管上红水的最高水位;

2、 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下降,用皮筋标注玻 璃管红水最高水位;

3、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上升,用皮筋标注玻璃管红水最高水位。对三个皮筋的高度进行比较。

我的实验结论:在热水中水位上升,在冷水中水位下降,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篇:六下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复习整理】六下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

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课后第3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12、《为人民服务》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课后第3题: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课后第3题:

①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②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

15、《凡卡》 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他的信。这篇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写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而成的。在表达式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的在法国科学院做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题中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课后第2题:

①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②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答: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后第2题:答: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补充事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上山手被草叶割伤,发明了锯。

课后第3题: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答:“?”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答:“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这句话重申文章开头提出的观点,与开头互相照应。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第三单元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第四单元

1、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3、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4、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7、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第五单元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

第1课《文言文两则》。 第2课《匆匆》。 第12课《为人民服务》。 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本14首古诗词:

近义词

辩斗(辩论)挪移(挪动)凝然(凝视)觉察(发觉)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 舒展(伸展)责怪(责备)歉疚(愧疚)萦绕(缠绕)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

窈窕(苗条)充足(充裕)娴熟(熟练)间断(中断)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

朴实(朴素)敦厚(忠厚)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

豁达(开朗)深邃(深奥)含糊(模糊)残暴(残忍)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

憧憬(向往)注视(凝视)璀璨(灿烂)激烈(猛烈)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

寄托(寄予)咨询(询问)陈设(摆设)审阅(批阅)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

慈爱(慈祥)奇异(奇特)捉弄(戏弄)欺负(欺侮)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

畏惧(恐惧)改善(改进)救援(救助)抵御(抵抗)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

吹嘘(吹捧)祈祷(祷告)庄重(稳重)侵蚀(腐蚀)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

辛勤(辛劳)协作(合作)鼓舞(鼓励)真理(真谛)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正)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勃勃生机(生机盎然)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万象更新(焕然一新)万不得已(迫不得已)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

反义词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

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

压抑(张扬)朴实(华丽)柔顺(暴躁)排挤(拉拢)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

豁达(狭隘)残暴(仁慈)幼稚(成熟)粗暴(温和)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

黑暗(光明)挺进(后退)兴旺(衰退)团结(分裂)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

普通(特殊)精致(粗糙)穷苦(富裕)幸福(痛苦)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

忧郁(开朗)野蛮(文明)凄凉(繁荣)寂寞(热闹)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

庄重(轻浮)溶解(凝结)刚毅(懦弱)纯净(混浊)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

普通(特殊)独立(依赖)风华正茂(风烛残年)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热腾腾(冷冰冰)

深信不疑(半信半疑)侃侃而谈(沉默寡言)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从从容容(匆匆忙忙)

勃勃生机(奄奄一息)不慌不忙(手忙脚乱)座无虚席(寥寥无几)养尊处优(含辛茹苦)

截然不同(千篇一律)一无所有(应有尽有)两面三刀(表里如一)整齐划一(七零八落)

安然无恙(面目全非)闻所未闻(司空见惯)若无其事(郑重其事)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第四篇:生物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江苏盐城三校联考05~0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苏教版)(附答案)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2005秋学期初二生物期末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小题,每小题2分,计100分)

1.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A. 细胞核B. 细胞壁C. 细胞膜D. 细胞质

2.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A. 吸烟B. 缺乏运动C.经常运动D.高脂肪饮食

3.酒精中毒(醉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并抑制人的()

A. 循环系统B. 中枢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 消化系统

4.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A. 温度太高B. 具有阳光C. 具有空气D.温度太低

5.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 脾B. 胰腺C.扁桃体D. 淋巴结

6.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 艾滋病B. 血友病C. 先天性聋哑D. 色盲

7.寄生在皮肤上的病原体,常引起的传染病是()

A. 血液传染病B. 体表传染病C. 呼吸道传染病D. 消化道传染病

8.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A.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B. 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C. 断尾的蜥蜴生出有尾的蜴蜥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它们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人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C. 科学实验证明,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D.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10.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目前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A.化学疗法B. 基因疗法C.放射疗法D. 骨髓移植

1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B.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D.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不同环境引起的

12.主要的遗体物质是指()

A.染色体B .RNAC.蛋白质D.DNA

1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A. 血亲关系远,子女易得传染病B.血亲关系近,子女易得传染病

C. 血亲关系近,子女易得遗传病D. 血亲关系远,子女易得遗传病

14.黄连素和板蓝根可以临时用于治疗()

A. 牙痛和感冒B. 呕吐和腹泻C. 皮炎和肺炎D. 腹泻和感冒

15.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

A. .同一群体中除生殖以外的联系行为B.同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联系行为

C.同一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识别D.同一群体中各成员明确分工

16.正常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3对B.22条C. 22对D.23条

17.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上装死,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B. 社群行为C.生殖行为D. 防御行为

18.碘酒和眼药水在家庭药箱中属于()

A .特殊药B .医用器具C. .外用药D内服药

19.和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

A. 家鸽B.家兔C. 鲤鱼D.青蛙

20.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A.寻找充足的食物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有利于进行生殖D.A、B、C三项都正确

21.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A.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D.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22.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焚烧的是()

A.海洛因B. 鸦片C.大麻D. 外国香烟

23.一株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A.播种B.压条C. 扦插D.嫁接

24.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组成是()

A.22对常染色体+XXB.22对常染色体+XY

C. 23对常染色体

D. 22对常染色体+XX或22对常染色体+YY

25.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A.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 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D.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6.成蛙不抚育幼蛙,但幼蛙也能有效地捕食昆虫,这种行为叫做()

A.适应行为B.学习行为C.经验行为D.本能行为

27.下列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利用植物的开花结果生殖新个体

B. 依靠植物的根、茎、叶生殖新个体

C.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水稻、小麦

D. 水螅的出芽生殖

28.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

A. 冠状静脉B.主动脉C. 肺动脉D. 冠状动脉

29.动物的行为是()

A. 神经系统支配的结果B. 动物天生具有的本领

C.动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D. 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的结果

30.可用于生产鸦片、吗啡、海洛因的植物是()

A. 夹竹桃B. 咖啡豆C. 虞美人D. 罂粟

3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SARSB.乙型肝炎C. 狂犬病D. 心肌炎

3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A. 39对B. 23对C. 12对D. 23条

33.父亲有耳垂(Dd),母亲也有耳垂(Dd),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DdB. ddC.DDD. .Dd或dd

3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

B.由于生物遗传变异,才能生物界不断进化发展

C.生物界遗传现象十分普遍,变异现象比较少

D.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

35.采用口对口吹气法时,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首先在病人颈上垫物,解开衣扣、领带等

B.吹气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C.吹气频率和呼吸频率相似

D.救护人员努力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反应就可放弃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36.猩猩能够学习比较复杂的行为,与这种学习行为密切相关的结构是()

A. 神经系统B. 内分泌系统C. 感受器D. 肌肉组织

37.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已被感染蛔虫病的患者B.蛔虫卵C. 蛔虫D.黏有蛔虫的蔬菜

38.人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

A.23对B. 22对C. 23条D.22条

39.染色体色是由蛋白质和()组成的.

A. NRAB. 脂肪酸 C. 水D.DNA

40.家庭药箱中一般不作为常用外用药的是

A. 云南白药B. 创可贴C.风油精D.眼药水

41.决定有耳垂的基因叫显微基因(用D表示),三对基因Da, aa, Da,性状表现为有耳垂的有()种.

A. 0B. 1C.2D.3

42.蜜蜂是营()生活的昆虫.

A. 个体B.群体C. 有时个体有时群体D.社会

43.乙型肝炎是属于()传染病.

A. 呼吸道B.消息道C.血液D.体表

44.在SARS流行期间,政府控制人员的跨地区流动,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哪一个环节.()

A. 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都不是

45.每年的()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A. 6月1日B.3月12日C. 4月25日D.9月10日.

46.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喝酒和抽烟.

B.吸烟主是危害自己,对他人无害

C.长期吸烟的人如果不抽会影响到健康.

D.青少偶尔抽一两支香烟没关系

47.果实是由()发育来的.

A. 子房B.雄蕊 C.花萼D.花冠

48.下列哪一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通过随风飘散的方式传播.

A. 苍耳B.虞美人C.蒲公英D.大豆

49.人类的常染色体的数目是()

A.23对B.1对C.22对D.46条.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50.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A.DNAB. ATPC. RNAD.以上都有

参考答案:

1---5A C B D B6-10A B B A D

11-15D D C D A16-20A D C A D

21-25B B D D A26-30D A D C D

31-35D B B C D36-40A A A D A

41-45C B C A C46-50A A C C B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中考网

第五篇:初二政治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慧眼识珠:(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70分)

1.好习惯一生受益,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培养的好习惯有

①有计划消费的习惯②勤于劳动的习惯

③节约时间的习惯④学习中勤于思考的习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属于良好的意志品质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①坚持自己的决定,克服重重困难,以达到行为目标

②能对行动的目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行动目标

③在行动中对具体情况作出迅速的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④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三国演义》中刘禅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草率行事,这是

A.缺乏自制力的表现B.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C.坚强意志的表现D.有主见的表现

4.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也深有感触地说:“有毅力者成,反者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关键

B.人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C.意志薄弱的人经过锻炼也可以变得坚强起来

D.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5.当父母下岗,或遭遇其它较大灾难及困难时,我们应该

A.责怪父母无能B.埋怨自己的命不好

C.与父母一起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D.辍学务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6.“你只管读书,别的事都有爸爸妈妈来做。”很多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对此你的观点是

A.家长应该重视子女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自理、自强能力

B.家长最重要的事就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C.家长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

D.我们还小,家长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

7.我们中学生外出不能按时回家的时候,应该

①隐瞒父母②由自己决定,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

③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④尽量早点回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为了防止代沟的出现,我们应该

A.坚持让父母听从我们的意见B.无条件地接受父母的任何要求

C.理解父母,努力与父母沟通,达成共识D.只要是父母的话,都要照办

9.小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进入青春期后,难免与父母发生矛盾,这因为

①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没有变,我们生理、心理发生了变化

②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我们了

③我们已经与父母一样,心理上完全成熟了

④我们渴望独立行事,父母却把我们当成长不大的孩子,于是就产生了矛盾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0.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让他自己分析原因,你认为小明应该说

A.你先看看你自己,不要总是教训人

B.得了,得了,知道了!

C.最近我学习不够认真,以后我一定好好学

D.烦不烦?整天烦死了!

1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

A.传授科学文化知识B.每天与书本打交道

C.传道、授业、解惑D.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

1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名言是

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我国把每年的定为教师节

A.3月12日B.9月10日C.6月5日D.12月4日

14.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的基础上。

A.学生胆大B.教师威严C.规章制度D.民主平等

15.课堂上,当你觉得老师的讲解有误或不当之处,你认为恰当的做法是:

①下课后到处宣扬②课后与老师交流意见

③打断老师的讲解,嘲笑老师的错误④等老师讲解结束后,向老师提出你的疑问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6.尊重老师就要

①绝对服从老师的权威②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③对老师要有礼貌④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维克多弗兰克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可以由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

A.保持良好的心态B.积极奋斗

C.选择自己的态度D.期待最好的结果

18.香烟店的老板李某因收购偷窃来的香烟而被查处,李某不懈地说:“香烟又不是我偷的,为什么要罚我?”这件事说明李某

A.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法律、道德的责任

B.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其想法是有道理的,不应该对他查处

D.他的行为就是盗窃行为

19.下列认识中能帮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的有

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④有钱能使鬼推磨⑤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⑥民无信不立

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⑤

20.成人的基本标志是

A.年满18周岁B.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

C.参加了十八岁成人仪式D.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21.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就可能

①关爱他人、关心社会②以天下事为己任③为人类文明添光彩④得到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心理健康将有助于我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B.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C.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D.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好内心的心理矛盾

23.当我们乘上飞机,“准时出发,安全到达”是一种承诺,当我们走进商店,“货真价实,买卖公平”是一种承诺,当我们走进……生活中这些现象说明

A.承诺有多种多样B.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

C.承诺给生活带来方便D.承诺必须履行

24.下列行为中,符合诚信原则的是

A.医生为了多卖些药,故意夸大病人病情

B.电视广告对产品的作用夸大其辞

C.回家晚了,谎称被老师留校的

D.医生为了病人能积极治疗,告诉患者说病无大碍

25.关于承诺,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红从不许诺,这样她从不失信

B.小刚只要别人有需求就会答应别人,所以经常失信于人

C.小明从不轻易许诺,但答应别人的事都会尽力完成

D.小霞很少许诺,而且经常推委自己的诺言,不尽力完成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儿的“责”指的是社会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的社会责任的是

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强对社会的了解②初中未毕业就参加工作,为国家创造财富

③经常到社区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④学习很努力,为将来为祖国做贡献积累知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7.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有着重诺守信的优良传统。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传统的是: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授人玫瑰,手留余香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李嘉诚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商人。有一次,他在伦敦宣布出售旗下一公司十分之一的股份。由于情况变化,暂缓出售可获更多利润,但他依然按原来宣布的时间出售。他说,还是给买家留点好处吧,赚钱并不难,难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誉。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这段材料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业无竞争不兴》B.《创新成就伟业》

C.《艰苦奋斗百业兴》D.《信守承诺成功之本》

今年上半年,在上海温州等地各大超市里出售的毒馒头再次引起人民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关注,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据此回答第29—30小题

29.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是

A.有行为就会有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B.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C.后果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后果的必然结果

D.有人的行为会产生后果,有的人的行为不产生后果

30.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由的,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

B.在理论上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但实际上是不自由的

C.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可见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不自由的

D.每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但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31.古人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我们在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与选择

C.我们在每次行动后应及时地反省D.我们在行动中应加强自律与自控

32.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做一个

A.对自己负责的人B.对家庭负责的人

C.对他人负责的人D.对社会负责的人

3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这说明

A.一个人只要自己想负责就能够负责

B.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C.只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就行了

D.只要有了知识和能力就一定是个负责任的人

34.作为中学生承担起中学生的责任,主要是为了

A.让自己凌驾于同学之上B.给父母亲争光

C.得到老师的赏识D.以上答案都不对

35.青少年面对一些突发事故和侵害,正确的态度是

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B.以牙还牙,报复对方

C.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生活情境分析(这里是展示才能与智慧的舞台,请运用你的聪明才智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祝你马到成功!共30分)

36.为了给患有尿毒症的儿子换一个健康的肾,郭珍珍每天清晨跑步1个多小时,约5公里的路程,并将饮食减半,2个月下来,被外界称为“暴走妈妈”的郭珍珍体重下降了23斤。经医院全面系统地检查,她身体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肾移植条件,尽管医生告诫她:“割肾是有风险的。”但她坚定地说:“只要把儿子救活了,我死也不后悔!”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2分)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与爱戴。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与父母之间渐渐有了距离。请完成下表,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学会正确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每空2分,共6分)

父母的思想落伍了,根本不懂现在的校园生活。这种现象说明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①▲。

父母不厌其烦的说教,我都快烦死了,他们越是不许我做的事,我越是要做给他们看。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出现了:

②▲。

中学时代是子女与父母产生矛盾的高峰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子女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最好方法是:③▲。

(3)我国古代把“孝”看成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百善孝为先”;今天我国的宪法也规定子女要赡养扶助父母。说说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赡养扶助父母。(至少写两点)(2分)

37.数学课上,小明可风光啦。在他的测验卷上赫然打着鲜红的“100”分,数学老师还大大表扬了他一番。说他对数学有很大兴趣,好动脑筋,思维能力强,平时做的数学题多,好钻研等等,说得小明好像打足气的皮球。

历史课上,小明可狼狈啦。原来他偷偷地在下面做数学题,被历史老师发现了。历史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对祖国和整个人类的历史缺乏了解,是一个忘本的子孙。说得小明好像瘪了气的皮球。

小明同学深感还是数学老师好,历史老师不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小明这样的想法对不对?(2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4分)

(2)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次老师的表扬或批评是什么?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说一说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尊重老师?(不少于两点,2分)

38.2011年10月19日下午2点半钟,一辆46路公交车行驶到南京三山街时,突然反常地拐向了路边。乘客们正要质疑司机,公交车却停了下来,车门也跟着打开。“司机出毛病了吧?”乘客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司机身上。只见司机晃了一晃,然后歪倒在驾驶室防护栏上不动了。“不好,司机发病了!”有乘客立刻报警。司机随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检查结果是,司机谢师傅突发脑血管堵塞,生命垂危。得知这一消息,乘客们很感动,因为乘客们看到:谢师傅晕倒的时候,手还抓着方向盘,脚紧紧踩在刹车上。谢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作为公交司机,就要时刻保证一车人的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位司机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作为司机,他有哪些责任(至少写出2点)(5分)?

(2)其实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不同的身份,请你从子女、学生、公民的角度分别阐述自己应尽的责任。(3分)

(3)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老子说过:“轻诺者必寡信。”作为初中生应如何学会承诺呢?(2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