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大全)

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大全)

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篇: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手术科室)商河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与考核标准 临床科室(手术科室)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相关目。

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

第一篇:科室与质量与安全管理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手术科室)

商河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与考核标准 临床科室(手术科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相关目标 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监测手术后并发症及感染例数,手术后感染

1

病例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9.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10.实施“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1.实行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

(二)相关评价指标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3.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4.CT检查阳性率≥70%。 5.MRI检查阳性率≥70%。 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8.治愈好转率≥90%。 9.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0.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11.麻醉死亡率≤0.02%。 12.尸检率≥15%。 13.医院感染现患率≤10%。 14.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2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17.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18.平均住院日≤15天。 19.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20.病床使用率85—93%。 2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22.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2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 24.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25 非计划在手术例数<0.5%

3

(三)质量考核标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扣分标准 扣分 1.是否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否按评估结果调整诊未进行评估扣5分□;评估不准确扣3分□,未按评估结 疗方案。 果调整诊疗方案扣3分□; 2.是否建立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未建立相关制度扣5分□; 报告、审批制度; 3.是否有违反制度; 违反制度一次扣10分□; 4.重大、新开展、毁损手术前是否按规定报告 重大、新开展、毁损手术前未按规定报告一次扣20分□; 5.是否违反围手术期管理 违反围手术期管理一项扣5分□;

6.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是否达到60%。 每下降1%扣5分□;

7.是否违反麻醉工作程序; 违反麻醉工作程序扣10分□;

8.麻醉前是否进行访视; 麻醉前未进行访视每例扣5分□;

9.术中麻醉意外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术中麻醉意外处理不及时、正确每例扣10分□;由此导致 的纠纷另行处罚。 4

4.是否全程观察麻醉复苏; 未全程观察麻醉复苏每台手术扣20分□; 2.运行病历是否遵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 每项不规范扣3-5分□; 是否对运行病历未进行实时监控扣分 未实时监控扣5分□; 3.是否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 未落实核心制度每项扣20分□; 5.是否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 未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分别扣住院医师、主治医师5分□, 副主任医师以上扣10分□; 6.是否落实护理管理。 未落实扣3分□; 7.是否规范治疗,合理用药,是否严格执行《抗菌药不合理用药一次扣20-30分□;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8.是否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抢救病人; 未按流程抢救病人扣10分□;

9.是否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 并发症与医院感染事件瞒报和漏报一次扣20分□;

10.抢救成功率是否达到80%。 抢救成功率每下降1%扣5分□; 11.有创诊疗操作是否按手术诊疗管理进行管理。 有创操作参照手术诊疗管理,每违反一次扣10分□; 5

12.是否拟定重点病种扣分; 未拟定重点病种扣5分□;

13.对重点病种是否进行质量监控管理。 未进行质量监控管理扣5分□; 14.是否建立“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制度;危未建立制度扣5分□;未登记、报告每次扣10分□;未处 急值是否及时登记、报告;对危急值是否做出处理。 理每次扣10分□ 相关评价指标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每低于标准1%扣10分(不足1%按1%计算)□ 3.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每低于标准1%扣10分(不足1%按1%计算)□ 4.CT检查阳性率≥70%。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5.MRI检查阳性率≥70%。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8.治愈好转率≥90%。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9.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每低于标准1%扣10分(不足1%按1%计算)□ 6 10.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高于标准扣10分□ 11.麻醉死亡率≤0.02%。 高于标准扣30分□ 12.尸检率≥15%。 13.医院感染现患率≤10%,特殊科室如ICU、血液科、高于标准扣10分□ 肿瘤科≤15% 14.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每低于标准1%扣2分□(不足1%按1%计算)

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高于标准扣10分□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每低于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17.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每低于标准1%扣10分□(不足1%按1%计算)

18.平均住院日≤15天。 每超过1天扣2分□(特殊科室)

19.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高于标准扣3分□ 20.病床使用率85—93%。 <85%扣20分□(特殊科室) 2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19次/年求扣5分□ 22.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每超出标准1%扣5分□(不足1%按1%计算) 7

2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人达不到要求扣20分□ 90%。 24.已出院患者对医疗 低于标准1%扣5分□ 非计划再手术例数

1例扣100分 服务满意度≥90%。 医疗服务安全和指令性任务 1.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高少开展一次扣10分□; 医疗服务安全意识。 2.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纠纷。 未及时报告和处理扣20分□; 3.认真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积极参加政未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扣20分□; 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医院的科室质量管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本身就

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科主任的技术水平、管 8

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室的质量水平。除同行科室所发生的质控扣分,质控小组成员承担50%。 专家评审,作为一般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没有能力直年终质控扣分,末五名扣除该科科主任院长基金的35% 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评价是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及经常性工作。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各级人员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本科室的质量教育、检查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收集汇总本科质量管理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定期向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控科汇报质量管理工作。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科室所发生的院感扣分,院感小组成员承担50%。

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年终院感扣分,末五名扣除该科科主任院长基金的15% 9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0

11.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12.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其他评价指标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1

二、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 12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核心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

1.是否推诿病人 推诿病人扣30分□;

2.危重病人是否派专人护送 危重病人未派专人护送扣30分□; 3.执行是否到位 执行不到位,每次扣30分□; 4.是否书写门诊病历 未书写门诊病历扣10分□;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是否及时查房 未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分别扣住院医师、主治医师5分□, 副主任医师以上扣10分□; 2.查房是否规范 查房不规范扣3分□ 3.疑难、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有科主任(外出无科主任(外出时为科副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查 时为科副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查房记房记录扣10分□ 录 13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是否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未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扣20分□ 2.是否及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未及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扣10分□ 3.疑难病例讨论内容是否规范 疑难病例讨论内容不规范每项扣5分□ 4.讨论记录本记录的内容与病历是否一致 讨论记录本记录的内容与病历不一致扣5分□

(四)会诊制度 1.是否私自外出会诊 发现私自外出会诊扣50分□ 2.是否按规定带回会诊邀请单和会诊费 未按规定带回会诊邀请单和会诊费扣5分□ 3.院内会诊是否按规定时限到位 院内会诊未按规定时限到位扣5分□ 4.记录内容是否规范 记录内容不规范扣3分□ 5.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是否覆行相关手续 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未覆行相关手续扣10分□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抢救是否规范 抢救不规范扣10分□,造成后果另行处理 14

2.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是否有漏登或有登记病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漏登或有登记病历中未记录,每项扣3 历中未记录 分□ 3.病危通知书是否上交临管部 病危通知书未上交临管部每例扣3分□ 4.病危通知书内容不规范或未书写 病危通知书内容不规范扣2分□,一次未书写扣10分□

(六)手术分级制度 内容略。

每项不符合要求扣10分□

(七)术前讨论制度 1.术前是否进行讨论 术前未进行讨论扣20分□ 2.术前讨论内容是否规范 内容不规范扣5分□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是否进行死亡病例讨论 未讨论扣20分□ 2.是否按规定时间讨论

每延迟1天扣5分□ 3.讨论内容是否规范 内容不规范每处扣3分□

(九)分级护理制度 15

1.是否按要求分级 未按要求分级扣5分□ 2.分级与病情是否相符 分级与病情不符扣3分□

(十)查对制度

执行是否到位 执行不到位每次扣5分□,造成后果的按相关条例另作处 理。

(十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每发现一份乙级病历扣20分□,每发现一份丙级病历扣50 1.病历甲级率≥90% 分□。 2.是否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手术每发现一例不及时扣10分□,记录不规范每处扣3分□ 记录、抢救记录 3.病程记录是否及时书写与整改 病程记录未及时书写与整改,每次扣5分□;

4.出院小结与病程记录内容是否规范 出院小结与病程记录内容每处不规范扣1分□。

5.病历中是否有粘、贴、涂改情况 病历中发现粘、贴、涂改,属重大缺陷,按乙级病历处罚。 16

6.是否及时完成常规检查和必做检查的(拒检应未及时完成常规检查和必做检查的(拒检应有患方签字), 有患方签字) 每次扣5分□。

7.门诊病历、门诊日誌合格率100%,门诊处方合每发现一份不合格扣5分□。 格率≥95%。 8.各种检查申请单合格率100%。 每发现一份不合格扣3分□。

9.出院病历及时归档率100%。 每推迟一天扣10分□(每周二前归档,上周五出院以前病 历)。 10.是否知晓病历复印程序 病历复印程序(含客观病历)知晓知识考核:不知晓每人扣 2分□。 11.拒绝、放弃抢救、检查、治疗或病重以上自拒绝、放弃抢救、检查、治疗或病重以上自动要求出、转院 动要求出、转院等,是否有患者(近亲属)意见等,缺患者(近亲属)意见及签名,发现一次扣10分□。 及签名

(十二)交接班制度 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执行双签字

一次不到位扣5分□;未执行双签字扣2分□ 17

(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见临床用血项 其他重要制度

(一)随诊制度 1.是否执行到位 执行不到位扣10分□; 2.是否有虚假行为 有虚假行为扣20分□。

(二)知情同意制度

1.实施手术、麻醉、输血及血制品、有创操作、实施手术、麻醉、输血及血制品、有创操作、危重病情告知 危重病情告知等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等每发现一次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扣10分□

2.实行CT、MRI、介入及内窥镜等高额项目检查,未履行告知手续每次扣3分□

使用高值医用耗材以及自费或高价药(最小包装>100元),是否履行告知手续 3.知情同意手续是否规范及完整 知情同意手续不规范、不完整每处扣2分□。

(三)住院时间超过30天管理 18

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有无分析,评价,病无上报扣5分□ 无分析扣5分□ 无讨论扣5分□ 无查房 历讨论,查房及上报。 扣5分□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9

20

三、临床合理用药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每次扣20分□; 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每少于一次培训扣10分□。 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每年至少进行2次医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 健全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每一环节不到位扣5分□;

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做好细菌耐药监测。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 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每一环节不到位扣5分□;

障合理用药。 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每一环节不到位扣10分□; 药品、放射药品的购臵、使用与安全保管。 对抗菌药物,消化药物、心血管药物、营养药物、抗肿排名前十位,每人次扣5分□;未进行及时整改扣10 瘤药物及生物制品等前十位用药量,实施排名并监控,分□; 及时进行超常预警并定期公布 按照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择用药,做到用药适应1.抽查的100张处方和20份住院病历(运行病历10 症明确,无明显的药物配伍禁忌,无重复用药情况发生,份,归档病历10份),低于1%扣5分□; 合理用药合格率≥95%(着重对抗菌药物、消化道药物、2.无分析评估报告扣5分□; 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营养药物和生物制品进行评3.药占比每超1%扣5分□; 价);药品收入比例不超过本院总收入的45%; 21

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江西省抗菌药1.抽查10份I类切口的手术病历;看围手术期预防性 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合理使用抗菌药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情况,不合要求每例扣10分□; 物并对抗菌药物进行评价;建立抗菌药物监测网,抗菌2.抽查内科病历归档病历20份,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25% ; 物合理性情况,不合要求每例扣10分□; 3.看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是否超过25%,超过标准扣20分□; 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须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未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每例扣5分□; 药敏试验; 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送检率≥60%; 送检率不达标扣分□。; 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未按规定执行每次扣5分□;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配备4名以上无工作记录扣5分□,无临床药师培训计划扣5分□; 专职临床药师(乙等医院3名以上),建立临床药师制1人未培训扣5分□; 并履行职责,落实临床药师培训工作计划; 成立ADR工作小组并有工作记录,落实药物不良反应监无报告登记记录和监测记录各扣10分□, 测报告制度并按要求报告ADR例数。 设立“药学咨询窗口”,并有咨询工作记录;每年至少1.未设立药学咨询窗口扣5分□; 编写发布《药讯》四期; 2.有无咨询记录扣5分□; 3.每少一期扣10分□; 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监测的药物不少于5种;1.未按规定要求进行监测扣10分□; 开展药物生物利用度、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2.未开展每项扣10分□。 22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3

四、临床用血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无输血指征者,每次扣20分□;

2.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100%; 每次输血未签订知情同意书,每次扣20分□,填写不规范 扣5分□。 3.输血前完善相关检查项目;规范填写输血申请无故未行输血前检查者,每次扣20分□;未规范填写输血 单,履行审批(主治以上医师审核,大量用血医申请单,未履行审批手续,每缺一项扣10分□。 务科是否审核)手续。 4.严格遵守取血制度;输血前严格进行双人核输血科取血时取血者与发血者未核对扣20分□;输血前未 对;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进行双人核对,每违规一次扣20分□;输血完毕后将血袋叉配血申请单上。 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每违规一次扣5分□。 5.输血记录准确及时。 输血记录不规范每次扣5分□;

6.严格执行输血袋回收制度。 输血袋在24小时内未及时交回输血科每次扣5分□。 24

7.成份输血率≥90%。 每下降1%扣10分□; 8.规范开展输血注不良反应检测、登记、报告和输血不良反应未及时报告到输血科扣10分□,发现1例未 调查处理。 调查处理扣20分□;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5

四,激素类药物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有无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无用药指征扣5分□

是否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无案扣5分□ 方案不恰当扣5分 应用疗程剂量是否符合要求给药途径是否恰当 剂量不合乎要求扣2分□ 给药途径不合要求扣2分□ 疗程不合格扣2分□ 对不良反应有无记录及分析处理 无记录扣2分□

五、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1.是否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未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扣5分□;制度未落 26

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实每项扣10分□; 章制度; 2.是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1.科室未建立感染管理小组扣5分□; 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2.院感小组未履行职责则科室所发生的院感扣分□,院感小组成员承担50%。年终院感扣分□,末五名扣除该科科主任院长基金的15%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未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扣5分□;责任一处未落实扣5 明确; 分□; 4.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是否合理; 设施布局不合理扣5分□;

5.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工作流程不符合要求每项扣5分□; 6.是否建立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未建立制度扣5分□; 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7.是否按规定报告; 未按规定时限报告每例扣5分□;漏报1例扣10分□

8.是否指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未制定制度扣5分□; 27 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9.是否存在违反规范的情况。 违反规范每次扣5分□ 10.是否有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每超过1%扣2分□(总计10分); 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臵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上述医院感染率≤10% 11.是否建立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无制度扣5分□;

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1项制度未落实扣10分□; 12.是否存在违反手卫生规范的情况。 违反手卫生规范,每次扣5分□; 13.是否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相关证明未进行审核,每次扣20分□; 关证明进行审核; 14.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否实施了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未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灭菌, 28

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 每件次扣20分□; 15.监测效果是否达标。 监测效果不达标,每次扣10分□;

16.是否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未按规定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每例次扣5分□; 17.是否按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未按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每例次扣10分□; 18.是否按规定进行耐药菌株监测 按规定进行耐药菌株监测,每少一次扣5分□; 19.是否建立员工职业安全制度; 未建立员工职业安全制度扣5分□;制度未落实扣10分 □; 20.发生职业暴露是否及时报告 发生职业暴露未报告扣10分□;

21.相关评价指标 ①医院感染现患率≤10%,特殊科室如ICU、血液科、每超过1%扣5分□; 肿瘤科≤15% ②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每下降1%扣2分□;

③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每下降1%扣10分□;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9

六、感染性疾病科质量考核标准 项

目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执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医院1.查看资料,缺一项制度扣5分□;

制度管理 30

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法定职责,做好各项公共卫生2.传染病漏报1例扣20分□,死亡病例漏报1工作,按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建立健全传染病报例扣10分□,肺结核(危重病人除外)病人未及时告管理制度及首诊报告制度,传染病漏报自查制转诊每例扣10分□,肺结核病人未痰检每例扣5分度,死亡病例报告制度、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制度、□;不明原因肺炎病例1例未报告扣30分□。上述网络直报制度并落实。 病例报告不及时或卡片填写不规范每例扣5分□。 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率100%;肺结核病3.实地查看感染性疾病科,病人就诊流程不符人转诊率100%(危重病人除外),肺结核病人痰检合要求扣5分□,抢救设备未备齐或不能正常使用率90%;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扣10分□,缺少1种抢救药品或1种抢救药品过期告率100%。 扣10分□; 感染性疾病科布局合理,与普通门诊分开,有4.每季度抽医、护、检各2人员考核传染病防单独入出口,设有预检接诊室,急性呼吸道感染门治相关知识,对传染病防治知识不熟悉每人扣10分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设有抢救室和治疗室,□。 抢救设备和药品完好率100%。 每年至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一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31

新生儿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卡1.新生儿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 介苗,每次扣20分□; 乙肝疫苗、介苗的免费首针接种,接种率100%。 2.一周内未及时转卡每例扣5分□。 卡介苗首乙肝疫苗接种卡在接种后一周内转至其长期针接种 居住地街道疾控部门。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七、病案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32

1.是否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违反有关法规、规范,每次扣10分□; 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 2.医疗文书书写是否真实、客观; 病历书写不真实、客观,每次扣20分□; 3.医疗文书书写是否及时、准确、完整、规不及时、准确、规范每项次扣10分□; 范。 4.是否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未建立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扣5分□;

反馈制度; 5.是否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运行病历未实时监控与管理扣10分□;

6.病历质量达到规定水平。 甲级病历率≥90%,乙级病历每份扣20分□;丙级病历每份扣 50分□;乙级病历超过3份或丙级病历超过2份,取消科室及个人评优评先。 7.是否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无病案管理制度扣5分□;

8.病案保存时限是否符合规定。 病案保存时限不符合规定,每份扣5分□; 33

9.是否建立病案借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无病案借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制度扣5分□;

制度; 10.是否遵守病案借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违反病案借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制度,每次扣10分□;

料制度; 11.借阅病历,是否遗失或破损; 借阅病历,每丢失一份扣50分□;借阅病历,导致病历不完整、 破损的,每份扣30分□; 12.借阅病历,是否按时归还。 借阅病历超过时限归还,每超过一天扣10分□;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34

35

八、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扣分 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 序。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扣每次扣30分□;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

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 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 30分□; 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查对制度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 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36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患者未建立腕 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 带每发现一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段(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 分□;

5.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每个部门落实不到位扣10分□; 有记录 目标

二、提高用药安全

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药柜无专人管理扣10分□,误用风险的药品无醒目标 度/规范

志并分区放臵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2.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未认真核对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 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30分□; 3.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发现一次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扣20分□,由此导致的差 配伍禁忌 错扣每次扣30分□; 37

4.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输液配制和输注违法规范每次扣20分□;由此导致的 医院能集中配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 差错扣每次扣30分□; 5.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考核各科医护人员对常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不了解扣 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 每次5分□,临床使用药品时未加强巡视和观察扣11字证明 分□; 6.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临床药师未履行职责每发现1例不合理用药扣临床药师 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5分□;1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未提供咨询服务扣5分□。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每一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扣20分□; 目标

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除紧急抢救外执行口头或电话医嘱每次扣10分□,由 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 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38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殊情况下,对医紧急抢救时未护士未向医生重述口头医嘱或未实施双 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 重检查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30分□; 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接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者未规范、完整记录和进行复述, 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并提供给医师使用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

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每次扣30分□; 师使用 目标

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发现未完善术前准备下达择期手术医嘱每次扣10分□; 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手术部位未标志每次扣10分□; 3.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未制定扣5分□。

制度与工作流程 目标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9

1.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臵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 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未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感染每 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次扣30分□; 3.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使用不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 感染每次扣30分□; 4.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不合要求扣10分□; 制的基本要求 5.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手术后的废弃物未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每次扣10分□;

求 目标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未制定或不合实际扣5分□; 40

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包含项目不符合实际情况扣5分□;

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 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目标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41

1.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对上述特殊患者或体检人员无防范跌倒措施扣10分□; 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

挽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未建立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扣5分□;

3.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未认真实施防范跌倒的措施每个环节扣10分□; 4.护理服务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对象的配臵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扣5分□; 合理(开放床位与出勤护士比为1:0.4) 目标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未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扣5分□; 2.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未认真实施防范压疮的措施每个环节扣10分□;

3.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无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扣5分□;

目标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42

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发现1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扣10分□; 件的制度(非处罚性)与措施 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报告活动 3.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未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扣5分□; 4.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未进行针对性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扣10分□; 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目标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未对患者(家属)提供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每次扣5分□;

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在手术前(或有创性操作)前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确 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 认患者身份每次扣10分□; 3.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告未告知每次扣5分□; 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 43

4.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未公开扣5分□;

径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44

第二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卷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团队(4.1.1.1)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陈泓 杨承蓉 陈中华 黄海燕 龙嘉 组长:陈泓

副组长:陈中华 杨承蓉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陈泓 杨承蓉 陈中华 黄海燕 龙嘉 组长:陈泓

副组长:陈中华 杨承蓉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小组成员:陈泓 杨承蓉 陈中华 黄海燕 龙嘉 组长:陈泓

副组长:陈中华 杨承蓉

科室三级医师及诊疗小组的科室的各组员名单:

科主任:陈泓本科副主任医师 一组(神经外科专业):

陈泓副主任医师 杨帮华主治医师 黎小兵住院医师 二组(泌尿外科专业):

陈中华副主任医师 程绍旭主治医师 三组(泌尿外科专业):

龙嘉副主任医师 蒲波主治医师 谯正华、黄博住院医师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4.1.1.2) 1.组长职责:

(1)负责整个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监督。 (2)指导副组长安排、布置医疗质量管理事宜。 2.副组长职责:

(1)在组长的领导下,带领组员及时完成科室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工作。

(2)定期检查组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各项工作记录情况。

(3)督促未完成工作的组员完成工作,对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组员可随时更换。 3.组员职责:

(1)在副组长的领导下,认真完成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积极参加科室有关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会议及工作。

(3)对质量管理工作有权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和院质控办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管理检查 工作,每份终末病历由科主任和质控员负责质控达标。

二、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 (病 历、处方、申请单、 报告单、护理等),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每月上报病历检查结果。

三、对执行十三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医疗技 术项 目等进行管理。

四、对各项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每季度1次管理小组会议,分析评判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 结归 纳,并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报告科主任批准,协助科主任督促落实。

七、负责向院质控办反馈本科室质控工作进行情况,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 及操作规程造成后果的事件,写 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4.1.1.2)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治疗与安全意识。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念。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治疗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精神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并按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落实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式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是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性改进实施方案(4.1.1.2)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x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收住院;b. 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三、考核内容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院外部分医疗活动等多个组成部分。其考核内容按过程分为:

(一)门诊医疗

分诊护士:

①对一般病人应测量血压,发热患者应测量体温。

②加强巡视,视病情轻重,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提前就诊。 ③根据病人主诉指导分诊,发现传染病患者要及时隔离,并指导就诊。

④复查再分诊,保证患者专科专治。

2、首诊医师:

(l)首诊医师负责制:a、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b. 建议专科门诊就诊。c.收住院。 (2)第二次就诊:

①原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收住院。

②新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门诊治疗。

(3)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接诊医师应:a. 收住院 b. 患者拒绝住院应履行签字手续。

(

4、当患者需入院诊治时,应由开具入院通知单的医师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二)病房医疗:

l、24小时内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应给予初步处理。

(2)由经治医师做出初步诊疗意见并完成病历书写。 (3)必要时由主治医师提出并请示上级医师组织科内讨论、科间或院内会诊。

(4)急、危、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看并于6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入院三天内

(1)确诊者按诊疗常规进行。

(2)未确诊者,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组织科内讨论、科间会诊。

3、入院后1周未确诊者,必须进行科内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确诊者按诊疗计划实施,2周内仍未能确诊者须进行院外或远程会诊。(特殊专业按诊疗常规执行)。

4、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①药物选择:a制定专科用药规范并严格执行;b.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②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③根据病情、疗效及时更改、调整用药方案。④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对其它脏器及其它疾病的影响。

(2)手术治疗①.术前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审批;②.按手术常规操作;③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后处理。

(3)特殊诊疗按各专业诊疗常规执行。

5、转归:

(1)治愈——出院,专科门诊随访。 (2)好转——专科门诊随访。

(3)未愈——患者要求出院或转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4)死亡——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l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及时上交病案。

(三)出院

1、治愈者由主治医师审批,向上级医师汇报后即可出院。

2、好转者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向患者交待专科门诊继续治疗或返院治疗的注意事项,并批准方可出院。

3、未愈者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向病人做继续治疗指导并批准方可出院。

4、管床医师必须在患者的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小结”。 注:

1、根据病情,不受时间限制及时组织各种形式的会诊,如院外会诊、远程会诊等。

2、重危病人应床边交接班,每天有交接班记录。

3、报告方式:对病危病人须将病危通知单送交医务处;对特殊、紧急抢救病人须电话报告医务处;对死亡及入院两周未确诊病例应书面上报医务处。

四、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1、门诊医疗质量由各门诊部负责考核、统计;基础质量由医务处、护理部、科教处等职能处室负责考评。住院医疗环节质量由质控办牵头对正在诊疗过程中的“活病历”随机抽查,按考核表内容逐点考核,一般每个月对每个医疗组考核1-2次;终未质量主要由病案室质控组负责考评。

2.分析各项诊疗活动对整体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对各质控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按合格(√)、轻度缺陷(1)、中度缺陷(2)、重度缺陷(×)分为四个级别进行定性标化,并在质控考核表扣除相应分值。

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①病房医疗质量监控量化考核的满分为80分,如检查的各项所得总分大于64分为合格。

②各质控点(考核中每单项)检查实得分数占应得分数的百分数≥80%者为合格,70%~79%为轻度缺陷,60%~69%为中度缺陷,< 60%为重度缺陷。

举例说明:如共检查三份病历的“入院三天内每日记录病程”一项,应得分合计6分,而实得分为4分,则该质控点得分4/6=67%,定为中度缺陷。

3、质控办每季度对各质控点缺陷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一次,并排出名次,张榜公布。科室考核分值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4、重大医疗质量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视情节给予罚款,取消先进科室评审资格和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等处理。

第三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 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二)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

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

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每天检查交接班记录及运行病历完成情况,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情况。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排查。每月20号前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输血病历,术前讨论,及疑难病历讨论等。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四.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将科室医师分组管理。第1组: 第二组

五.:上级医师负责检查并监督医疗文书书写情况,如有缺陷,应负一定责任。

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每月组织1-2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1-2次技术操作培训。

七、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八、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九、严格科室新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对重大及特殊手术要监督上报,并组织术前讨论。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五部分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病历书写和术前讨论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落实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三月份: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

四月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五月份:查对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落实

六月份:会诊制度的落实

七月份:知情谈话制度的落实

八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九月份: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落实

十月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十一月份;新技术准入制度落实

十二月份:总结全年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第四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 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

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每天检查交接班记录及运行病历完成情况,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情况。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排查。每月20号前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输血病历,术前讨论,及疑难病历讨论等。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四.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将科室医师分组管理。第1组: 第二组

五.:

上级医师负责检查并监督医疗文书书写情况,如有缺陷,应负一定责任。

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每月组织1-2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1-2次技术操作培训。

七、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八、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九、严格科室新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对重大及特殊手术要监督上报,并组织术前讨论。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五部分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病历书写和术前讨论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落实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三月份: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

四月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 五月份:查对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落实 六月份:会诊制度的落实 七月份:知情谈话制度的落实 八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九月份: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落实 十月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十一月份;新技术准入制度落实

十二月份:总结全年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内容

1、运行病历专项质量检查情况

运行病历质量综合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 至少抽取5份以上运行病历或抽取科室内每位医师3份以上运行病历,按照《西平县人民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面检查运行病历的书写质量、各种签字是否及时、各种知情同意书是否及时签订以及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内容,并对每一份运行病历的质量形成总结性评价或点评。(2)运行病历质量日常检查:病历质控员不定时随机检查运行病历质量,记录病历质量检查记录表,并督查整改情况,纳入每月科室质量检查反馈

2、抗生素应用

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病例指证掌握情况

3、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与分析

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检查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及分析处理措施。

4、检查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情况。

5、检查输血病历输血情况及医嘱书写规范情况

6 检查特殊检查及治疗登记情况

7、核心医疗制度专项检查情况

检查术前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交接班记录情况。

8、三级医师授权执行情况的调整与分析

检查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及签名情况。

9、重大手术及特殊手术报告情况

10、院感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分析

检查院感知识掌握情况,定期培训

11、住院超30天以及出院两周和30天内再入院患者分析

12、质量检查反馈的问题分析、整改及改进效果评估。

13、制定下次改进措施

第五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7.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 8.医疗废物的管理;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

(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