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精选)

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精选)

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第一篇: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综合计划管理部,甘肃兰州 730060)摘要:企业资源计划 ERP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力。ERP。

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

第一篇:企业培训分析问题策略

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综合计划管理部,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企业资源计划 ERP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力。ERP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 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企业实施 ERP失败的原因。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对 ERP本质认识不足,企业上下对其不够重视,认为购买了软件就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现状和企业现有生产,另外有业务管理流程与 ERP思想的不相容等原因。因此,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一是要企业彻底转变思想,提高对 ERP管理思想的认识和重视,主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领导力和全体人员教育培训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才能充分发挥 ERP的管理效益。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思想;业务流程重组(BPR)

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 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从技术层面看, 它是利用信息技术成果, 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包括人、物、财、信息等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 从而减少环节, 提高生产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管理层面看, 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

ERP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 它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嵌入到系统中去, 实现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以及企业间业务集成, 通过集成 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全面、合理、系统地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作用, 来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间的竞争正在转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能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管理。因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目前,应用 ERP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代名词。然而,ERP在我国的应用并不理想,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1、 ERP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1企业领导投资盲目。

国内企业投资 ERP系统的初衷大致有以下几类:企业上等级要求,在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效益及企业待遇等与此密切相关,企业为上而上;还有一些企业盲目的跟随潮流;绝大多数企业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但是由于对投资效益分析不到位,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引进,有些企业甚至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此外,企业领导者对 ERP的思想内涵和实施过程理解不全面、准确。把 ERP当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工具甚至是治疗企业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然而 ERP的内涵是丰富而广博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有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深入学习研究 ERP的思想哲理,只是看过几篇报道,听几次讲座或同行介绍,未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 ERP的实质,以为买来软件装上就行了,致使 ERP工程盲目上马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2忽视教育和培训,业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装备差、人员素质低的状况,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序不顺畅,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操作起来弊端多。对于 ERP这样一个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企业管理水平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要在中国应用好,企业及员工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补课,然而,相当部分企业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现。另外个别软件公司仅从商业经营的角度推销软件,不问津软件是否适合于企业的应用环境。

1.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首先, ERP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具有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然而, 90%以上的企业存在基础数据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有的企业 ERP项目已经实施 10年,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其次,生产过程不稳定。ERP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生产稳定运行及信息流畅传递,但国内企业的生产过程经常由于质量事故,如设备故障、加工差而停顿。企业管理者 80%的精力用于处理物流的重新启动问题,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经常无法按预定计划运行,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致使 ERP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再次,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由于历史的惯性,企业中的一些人员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市场意识不强。外部市场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合同不按期履行等等,都影响企业按市场规律和规则运

作。而 ERP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市场经济的产物,不但在管理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有差异,而且在文化背景、市场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差异。这些差异若不能克服或适应,ERP的应用实施就难以顺利、和谐地进行。

2 、ERP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坚持高层绝对领导的原则。

企业高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是实施 ERP成功的关键因素。ERP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管理、生产、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绝不是企业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商能做到的,必须有企业决策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如果高层领导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实施 ERP的目的与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中,不会在企业中为 ERP项目的开展营造足够的声势,使企业全体员工在意识上做好迎接管理变革的思想准备。那么在实施 ERP中,就会遭遇到许多方面的阻力,包括技术、管理、业务流程与人员等,直接影响 ERP实施的成败。

2.2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ERP的实施和应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新生事物。使用一套全新的工具来管理和运作一个企业,必然伴随着从企业领导到一般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有效方式就是培训、培训、再培训。因此,成功实施 ERP,必须重视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加人们对 ERP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通过培训可以使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什么是 ERP,它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那些变化,还要明确 ERP实施后各个岗位的人员如何进行新的工作方式。教育和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的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都是贯穿始终的,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还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知识库,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借助培训手段统一员工的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

2.3 ERP与业务流程重组 BPR相结合。

ERP系统的核心是实现对企业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其应用与企业业

务流程紧密关联。ERP只有在合理、优化的业务流程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而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在它现有的业务流程中都会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不能够首先对这些不合理的流程进行彻底改造,而仅仅是盲目地将原有的业务流程通过 ERP软件的实施进行自动化转变,并不能提高生产力或提高业绩,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实施 ERP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思考,而业务流程改造是企业实施 ERP阻力最大、最困难的部分,是决定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处理好业务流程问题是企业实施 ERP系统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牛鱼龙. ERP 知识与应用[M] . 深圳: 海天出版社, 2005.

[2] 朱小平, 程昔武. 我国ERP 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 . 中国管理信息

化, 2005

[3] 施光达. 确保企业ERP 成功实施

第二篇:服务营销策略7P海尔服务营销策略与问题分析

XX学院

服务营销论文

市场营销

二○一二年X月

海尔服务营销策略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海尔集团的宏微观环境、服务营销的“7P”策略、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领域中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之后对海尔的服务营销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等方法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分析;战略;7P;创新;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一、公司概况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服务营销理念

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

二、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世界局势继续是总体缓和、局部动荡,和平与发展继续是各国关注的两大主题。中国政局稳定,致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企业经营有法律保障;不断调整财政、金融、贸易和其它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外贸环境和条件。

(二)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六大重点的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在需求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产业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的转变;投入要素上,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趋势。整个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是有利的,对家电产品需求的迅的增加也提供了一个大好的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多地关心生活质量,人们的需求逐对由生理、安全需求层次逐步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发展,个性化要求前所未有的高涨,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越来越多。

(四)技术环境

新技术向微型化、模糊化、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成为家电产品一个新的房展方向。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规范化管理相。

2、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3、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4、独特的生产技术,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5、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美誉。

6、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逐步实现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

(二)、弱势(Weakness)

1、海尔集团某些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海尔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有大的突破。国际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而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海尔也是如此。

2、海尔企业明显倾向于一般本土企业,而且是传统电器产业,而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空间不大的产业。

3、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四、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三)机遇(Opportunity)

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在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四)威胁(Threat)

现在我国的家电企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海尔国际战略的发展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海尔的竞争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四、海尔策略分析

(一)营销组合策略分析(7P)

1、产品(product):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在产品开发上,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能否得到消费者购买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海尔鼓励消费者踊跃提出生活中的难题和建议,获取用户的信息后再对难题进行研究解决,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这一体制通过科技创新创造了用户,创造了市场,为企业获取了利润。

2、价格(price):不打价格战,重视价值

海尔对产品的定位是做到优质优价,不打价格战,打价值战。价格优势不等于低价格,一个企业应该以自己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建立起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优势。目前的产品和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质量,个性化设计,品牌,服务的竞争。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海尔采取的是拉长产品价格战线的做法,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称:“我们从一千多到一万多的空调产品都有,每隔50元,消费者就可以找到两款机型。我们会根据全国不同细分市场的情况来确定哪个市场上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在国内冰箱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海尔系列冰箱产品却能以高出国内市场同类产品20-30%的价格占领市场并畅销。在各种家电品牌纷纷采取有奖销售,降价等促销手段的情况下,而海尔在不降价的情况下,销售量在各类家电中仍位居前列,也说明了消费者对海尔产品价值的认可。

3、渠道(place):“多渠道发展,两条腿走路”

在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家电生产企业应针对自己的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灵活和理地进行渠道分析。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新兴渠道,无所谓谁优谁劣,而是针对所销售的不同产品类别,在不同的销售地域和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渠道优势和销售效率。家电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特性和产品特性去选择最科学、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销售渠道,使自己的产品在既定的目标市场中达到销售数量的最大化。像海尔,在国内市场中建立了自己网络化的经营销售渠道,而在国外采取的多是外商代理制,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是异曲同工,即以最适合的方式占领市场,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海尔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分销渠道仅仅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承担把产品从生产商转移到消费者的职能,渠道成员之间为简单的交易型的业务客户关系,因而无法营造和维持企业竞争力。鉴于此,海尔对营销渠道重新进行设计,即从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服务销售方式转变,从多层营销渠道向扁平营销多渠道转变。以顾客为导向,把处理与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以协调、沟通、双赢为基点,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4、促销(Promotion):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海尔的促销策略是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仅仅以市场为导向已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为此海尔开始把营销对象的选择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扩大到社会公众,在广泛且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社会公众中传播,维护和完善企业的形象,海尔集团的宣传促销活动都是集中于在“海尔”的目标社会公众中塑造、传播和维护海尔良好的企业形象。

5、人员(people)

海尔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在创造顾客满意和建立顾客关系过程中,服务人员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服务员工代表组织,能够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

6、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

由于服务本身是无形的,顾客常常在购买之前通过有形线索,或者有形展示来对服务进行评价并在消费过程中以及消费完成后对服务进行评价。服务场景的设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期望、满意度及其他行为。工作环境的设计同样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满意度。很多服务场景都需要设计有形空间和有形展示,以便能够同时支持顾客和员工的需求与偏好。同时,服务场景的设计必须能够吸引、满足、便利于顾客和员工二者的活动。在海尔的专卖店不仅可以看到海尔的各种产品而且还可以亲自体验,使顾客能对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7、服务过程(process)

海尔提供一站式服务流程,只要拨打海尔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海尔将提供专业的咨询和解答,如需要,安排优秀的工程师上门服务并详细讲解产品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工程师家中的其它海尔产品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存在其它问题,将一并解决,最后工程师会主动向客户讲解产品使用常识,指导使用。客户的服务信息将同步反馈至海尔客户服务中心,海尔客户服务中心会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客户的满意。

海尔星级服务的每次升级和创新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只有通过持续性推出亲情化的、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服务新举措,才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提升海尔服务形象,最终创造用户感动,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

(二)海尔具体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1、先卖质量

后买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

2、用户的抱怨是最好的礼物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根据顾客的抱怨不断改善工作,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信息迅速传递的资讯时代,顾客也会“移情别恋”。要留住顾客的心,就要不断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为此首先要为内部员工营造个性化创新的空间,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换取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使企业永续经营,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3、用户永远是对的

1995

年,海尔提出“星级服务”,宗旨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即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只要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给企业带来最好的效益。

海尔坚信,服务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收益,

而在于赢得用户长期的信任感。而要赢得长期的信任感,就必须先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做到“零距离”服务。

4、创造感动

创造感动,就是对工作充满激情;就是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就是用“心”工作,对产品用心,对用户用心。海尔人一直在创造感动,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专家所言:“在海尔国际化进程中,一定会以一个不断创造感动、极具凝聚力和创新变革的品牌形象,启动美好未来!”

5、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所以,用户的满意就是海尔的工作标准,不能对用户说“不”。

(三)海尔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

1、观念的创新:服务≠售后≠维修

在新经济下,对用户而言,服务意味着用户的满意并不是解决了已经出现的问题,而是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用户真正想得到的绝对不是产品出了问题你来把它修好,而是对他的尊重。过去狭义的把售后服务理解为用户家中的产品出了问题,企业上门提供维修咨询,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在海尔,我们把出了问题而被动予以维修或咨询解决,不叫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而叫补偿。因为产品本身就不应该出现问题,产品出了问题,造成了麻烦,然后给予补偿解决,那是最基本要做的,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真正的服务是用户在需求上的满足,是能创造用户感动,实现增值的服务。因此,在我们海尔,售后服务不是简单的维修,它即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产品开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服务能够把用户的抱怨、意见、建议等“最好的礼物”反馈给开发设计部门,成为下次要改进的重要依据。服务是获取市场资源的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渠道。事实证明,只有能够满足了用户潜在需求、给用户带来惊喜的增值服务,才能使用户成为企业的忠诚用户。

2、服务体系和流程的创新

可以说服务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和归宿点。在海尔,服务不是从把产品卖给用户那一刻算起,而是贯穿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前、售中、售后的整个过程。为此,用户的潜在需求和抱怨等不是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就能完全解决的,必须整合企业所有的部门和资源来推进解决,企业要想满足市场需求,让用户满意,就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服务系统。服务对企业而言,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不应该单单是一个部门。如果把企业服务完全推给某一个部门,这个企业不可能真正的发展壮大。海尔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即着手开始建立信息系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了电话服务中心,开通“9999”用户电话,并为用户建立档案。用户在购买海尔产品后,登记信息会被100%地录入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中,一旦用户有需要,可以在同一时间将用户的档案调出。2002年海尔集团售后信息流程再次提速,实现了与全国5000多家专业服务商的联网,电话中心接到用户信息后,利用网上自动派工系统在5分钟之内便可将信息同步传送到离用户距离最近的专业服务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除此之外,海尔还建立了服务网站,所有集团信息、客户信息、培训资料、市场信息、新产品信息、法律法规等均可在第一时间于网上查到,网站还开辟了BBS及网上会议室,专门供总部与专业服务商之间召开网络会议,网点与网点之间讨论技术、交流心得。同时服务人员会把用户的需求及意见建议通过信息系统即时传递到开发设计、质量改进或市场营销部,使信息得到增值。

3、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海尔,核心竞争力除了我们的创新力和整合力外,就在于我们差异化、亲情化的服务。海尔与其它同行业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我们的用户(客户)服务能够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客户)的需求,更能抓住用户(客户)的“心”,获得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海尔在服务方面做得更多的是为用户(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他们避免很多购买使用后出现的问题,把售后服务放在产品销售之前来考虑,从而使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自1994年以来,海尔的星级服务经历了多次升级,从1994年无搬动服务—1996年先设计后安装—1997年五个一服务—1998年星级服务一条龙—2001年海尔空调无尘安装—2002年一站式通检服务—2003年“全程管家365”,每一次升级都是通过深入市场终端去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去零距离检验用户的感受后而快速推出实施的,且每一次升级都走在了同企业的前边,提升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五、海尔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多元化水平低下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渐趋于对生活的一种“原质“追求,大家电成了必备物件,小家电则成了质量和档次的象征、高雅,实用的小家电倍受青睐。海尔集团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产品广度、深度有待提高。

(二)渠道建设不完善

海尔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流企业,其渠道建设并不是很完善,在国内还需要和一些卖场合作受至于人,这阻碍了海尔的发展,如何控制好终端将成为海尔下一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服务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一个涵义很广泛的概念,品牌策略是整个产品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服务品牌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它确立的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商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经营者忽视商标的作用,对服务上使用的商标不及时注册,到需要保护时才想到注册。商标意识不强的另一表现是,某些经营者只满足于做其他品牌的加盟店,不创自己的品牌。而这样做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创造品牌是开拓市场的必经途径,企业应该重视树立和发展服务品牌。

(四)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市场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很多没有达到要求,对服务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服务人员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层面,认为服务人员只要热情就能干好,正是这种偏见,大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有些服务人员,不了解顾客的心理,过分的热情反而引起了顾客的反感。有的企业认为培训服务人员,纯粹是浪费精力、财力、得不偿失。所以,多数服务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更谈不上工作中的培训。由于服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没有真正确立,这就大大影响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

(五)服务营销理念不明确

当前我国企业有了一定的服务营销理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买方市场上,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所需。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本身,重点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而不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六、海尔服务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产品设计多元化

海尔集团更应该做的是继续深入市场需求调研,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1、产品内涵应由此两方面进行延伸

(1)横向延伸,企业做产品不应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在当前的营销创新中,往往将产品和服务进行贴身捆绑设计,使产品功能和企业形象同时彰显。

(2)家电市场由原来单一的功能性需求,开始向功能性,装饰性,与房间的整体协调性并重转化,同时个性化消费倾向增强,数字和信息家电成为市场亮点。

2、多元产品设计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企业的灵魂。品牌的差异,应力求一种理性的质素来支撑。只有以产品升级和市场领先为导向,方能建构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家电的特点是需求多,品种杂,这种产品的非同质化决定了市场细分要尽可能的贴近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由于家电更新速度迅速,畅销产品极易被模仿甚至照抄,只有保证新品开发速度,才能确定市场领先地位。

(二)完善渠道建设

海尔应先依托现有的专卖店迅速扩张,完善终端市场,因为海尔本身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经验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完全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从而达到双赢控制自己终端的结果;其次我认为海尔可以在目前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终端。

(三)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

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的好与坏,而且更加注重企业的服务态度好不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考虑企业能否给他们带来满足,这就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能否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首先,企业要认识到在真正的服务营销中,服务才是实质的商品,而产品只是服务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都对服务营销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尽而不断努力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其次,服务不仅局限于企业的服务人员,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企业的“营销代表”,都能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尽而在消费者面前展示本企业的文化和实力。

(四)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在服务营销中,人是决定胜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挥。由于服务在顾客购买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消费者只能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中获得对本企业的印象,所以,服务人员的素质就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五)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

要走出企业对服务营销理念认识不足的误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服务营销是以顾客服务为目的而开展的营销活动,它更关注的是消费者接受服务的满意度,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的服务,可以说,服务营销不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种经营理念。所以,企业要把经营思想放在其产品的服务上,通过“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优质的服务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达到其经营的目的。如海尔所提倡的,“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某方面服务的全面解决的方案,海尔正是在这种朴实的服务营销观念的指导之下,以其优质的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靳医兵.

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J].

商业经济文荟

,

2001,(01)

[2]

何振亮.

为什么服务营销不足[J].

经营管理者

,

2005,(05)

[4]

吴剑平.企业文化与策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幸.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世界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28—36.

[6]

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7]百度搜索

[8]

万方数据库

第三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月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4.3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1.1农业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

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建设用地、商业住宅用地、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用地等都占用了大量肥沃的农地,汽车业的发展,各地开发区的盲目占地,都导致耕地面积的急剧下降。不断扩大的沙漠化面积,西部的退耕还林,又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土地上进行高附加植的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导致粮食用地的进一步减少,农业的比较效益过低,中西部大量土地被抛荒。除了量上的减少外,农地的质量下降更为突出,由于生态破坏,地下水和灌溉井的枯竭,大量土地被抛荒或变成旱地;长期的乱施化肥和农药,也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1.2农业投入劳动力的不足且质量低下。

在农村,农民依然很多,但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镇打工,真正留在农村的绝大部分是劳动能力较差的老弱妇孺。在中国农业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依然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生产模式中,一个核心家庭一般最多只能耕种10亩土地。随着农村青壮劳力的大量流失,有效劳动的供给不足,使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导致土地大量的抛荒或粗放经营,必然影响到粮食的生产。另外,那些留在农村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能力较低,其中90%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50%的为小学及以下,这也必然影响到农业产量。

1.3农业的弱质性使然。

由于农业是一种弱势产业,相对而言平均利润较低,风险较大,因此,很少有资金从别的领域转向农业,相反随着国有大中型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金融政策的城市导向,导致了农业资金单向地向城市流动,使农业发展的资本瓶颈更为突出。(4)农业单产的下降。由于土地质量的下降,水资源的枯竭,农业基础设施的老化,劳动力投入的质与量下降,必然导致农业粗放式经营,粮食单产在一些地区大幅下降。这样,随着各种生产要素从农业领域单向地向外流动,导致要素投入不足,使农业生产陷入困境。

2.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导致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

据1996年国务院中国粮食白皮书的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里,虽然中国人口出生率可能从1978年的2.4%下降到2020年的0.2%,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惯性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可能将达到16亿的峰

值,其间每年人口净增约1100万左右,按现在的标准计算,大约每年需增加500万吨的粮食供应量,到2030年大约需要6.4亿吨左右的粮食供应。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将由低蛋白质的谷物、蔬菜为主转为营养更为丰富的畜类、蛋类、鱼类、奶类产品,而这些高营养的食物需要更多的初级粮食转化,这样,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均粮食的消耗量也会增加,这也增加了对粮食的总需求量。

3.依靠国家储备和从国外进口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粮食供需的缺口的可能性不大,且有较大风险

国家储备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将丰年供给过剩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欠年之用;二是从国外进口以防止国内粮食的供给不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粮食可能长期供给不足,国家粮食储备将主要依赖进口。从现实的供应能力来看,世界粮食市场上粮食供应潜力有限,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增产能力有限,增产成本大。但随着世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人口众多,如果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其风险太大,并且,世界粮食生产有很大波动,进一步增加了供应风险。

三、当前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几个认识误区

1.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与欧美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因此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有人认为,亚洲人习惯于以谷物和蔬菜消费为主,欧美人习惯于以奶制品和肉类消费为主,因此,中国人的消费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增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将会有一个由快到缓的增长过程,其消费结构也有一些改变,高营养食品消费的比例将会有所提高,当 人均消费肉类达到年60公斤时,这时消费比例将会趋向稳定,人均粮食消费量将基本平稳,变得与日本的消费模式类似。这种理论听起来有些道理,然而却并不真实,因为

三、四百年前欧美人的消费习惯不可能也以肉类和奶类为主,人的消费习惯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断言亚洲消费模式将不会改变是缺乏根据的。2.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转移农民,只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适当地刺激,农村过剩劳动力就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增加粮食产量

这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确实是正确的,但现在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因为随着沿海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有效劳动力流入城镇,致使很多地方存在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我们就很难改变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零和搏弈。只有改变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变劳动密集型农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由劳动力量的投入转变为质的投入,才能变零和搏弈为双赢搏弈。

3.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耕地的增加潜力很大

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中国国土确实辽阔,但平均到13亿人口就很少了,并且过于贫瘠,大漠、戈壁、冻土,高山,沙漠化,盐碱化,缺水,使中国耕地

质量低劣。虽然各地可能少报了一些耕地面积,但和中国每年因工业化、城市化而减少的肥沃土地的数量相比,并不值一提,这些大部分是一些质量差或开发难度较大的土地,其生产潜力极为有限,如果再考虑到中国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话,中国耕地的增长潜力则更为有限。

4.迷信于市场经济,执著于比较优势,主张中国应该通过国际贸易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应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养殖、花卉、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放弃低附加值的粮食的自给自足,让比较优势来决定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来调节国内供求。从理论上来说这没有错,但粮食是一种战略品,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独立,不可能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因此,比较优势不适用于中国的粮食问题。

5.满足于现有的农业政策,认为渐进的改革可以确保粮食安全

我们应该看到,农业政策的伸缩性不大,如果没有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经营,只治标不治本,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粮食安全将不断恶化。

四、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标本兼治

1.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虽号称地大物博,但真正的宜农耕地并不多,加之20多年来摊大饼式的城市化,粗放式的工业化,盲目的开发区建设都导致耕地锐减。因此,要保证耕地供应和粮食生产,就必须改变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模式,对开发区进行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遏制耕地锐减趋势。此外,土地的低效利用也是限制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土地产权改革,加大产权的保护力度,来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

从当前和将来的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不可逆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模式难以维持,只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提高单个农民的生产率,才能扭转粮食生产不断下滑的趋势。然而,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受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的严重制约,只有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快速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顺利实现转型。要提高农民素质,除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之外,还必须彻底改革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农村教育面向农村的现实需要,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3.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

农业本身是一种弱势产业,加之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剪刀差”的压榨,中国农业已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通过外部输血来恢复元气。一方面,政府必须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制投入大量资金,以缩小城乡差距,增

强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改变当前对农业发展极端不利的金融政策,提高农民的信用额度,对农资贷款进行补贴和担保,为农业投资提供优惠待遇,以促进外部资金向农业的流入,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紧张问题。4.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也不例外,当今的农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因此,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大力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推广,以早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

5.进一步充实农村的社会资本,稳定农村、发展农村

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净流出,传统社区的瓦解,导致世风日下,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农村稳定与粮食安全必然难以维持。因此,必须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推行村民自治,组织农民,合乡并村,组建生态优美、邻里和谐、富裕文明的新社区。在发展农村物质文明的同时,抓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粮食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6.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制,确保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粮食流通和储存被一些部门所垄断,导致流通不畅,储备不足,成本过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放开了流通市场,允许私人参与粮食的收购、加工与买卖,极大地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由于鱼龙混杂,监管不严,又出现了市场垄断,调控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与存储体制,既要做到高效,又要确保安全。7.延伸农业产业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

只有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粮食安全才有长期的保障。

只有对农村进行深刻的变革,标本兼治,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农业生产模式,扭转粮食生产的下降趋势,保障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蔡运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A].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等.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2.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杜受祜等.中国粮食问题:现实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村观察,1996,

(1):22-26

4我国粮食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与政策走向--《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03期.

5.日益严峻的世界粮食形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04期

6.《危机跟踪·灰皮书》第7期:粮食安全

7. 黄季焜等.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M]. 1999. 20-35

8. 世界银行. 中国的粮食安全:长期问题与可选方案[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2-74

9. 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1997,(5):5-10.

第四篇:城市交通问题分析及改善策略

摘要: 城市交通与水资源、环境一直是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三大问题,随 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大城市、巨型城市快速涌现。在大城市中,交通堵塞司空见惯,部分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在部分地段,城市交通近于瘫痪。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对城市交通问题作出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城市拥堵交通结构规划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人口的增多,社会的进步,我们仅仅从城市的定义来看,城市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系统,然而城市的交通问题成为了不容小觑的麻烦。

世界上很多城市存在着交通问题。对此,发达国家尝试了多种措施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如利用公共交通的方式代替私人汽车的使用、扩展或延长道路、限制私人汽车进入中心城区的时间等。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更为严重,迅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大城市、巨型城市快速涌现。在大城市中,交通堵塞司空见惯,部分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在部分地段,城市交通近于瘫痪,此问题受到了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活动提高城市客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此外,我国城市中

占用道路和人行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积,往往很快就被各种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3、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就北京与东京比较,两市都有一个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数只有东京的3%,人行天桥是东京的4.8%,地下人行道只是东京的5%,每公里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15%。北京在全国城市中交通管理设施算是最好的,其它城市更可见一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北京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每年500人左右, 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约6人, 而日本东京为1.9人,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 人(均为1985年数)。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4.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近年来,全国大城市自行车每户拥有量一直保持在2辆左右,城市近一半人靠自行车解决出行问题。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

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有一些大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现了许多立交桥、高架路和城市环路,以为只有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问题,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缓和暂时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因此,我们在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上,一定要有一个超前的、合理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规划。

以上五个问题,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车多路少,现状道路已无多大潜力;车速下降,交通阻塞的趋势在逐渐恶化;公共交通发展步履艰难,汽车和摩托车增长势头强盛,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交通问题,又集中表现在大城市过度密集的市中心地区,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尚不明确,其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不得力。

二、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根据上面介绍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道路现状水平很低,功能混乱,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自行车道建设。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不建占地过大的大型立交桥和拆迁过量的高架路,要加强路口渠化,打通堵头和改造“瓶颈”地段,提高支路利用率,改善道路功能结构。提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路行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改变现有“三块板”的道路断面布置,建设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完善系统建设,注意节省用地,反对盲目追求高标准,才能节约交通总成本,提高交通建设总效益

2.合理调控交通需求,挖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用潜力

要制定和完善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化,使城市区域之间发生与吸引的交通总量和交通流分布强度相对均衡,并将无效交通量和过度密集的交通集散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准确把握城市交通需求应变化趋势,超前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的“车辆拥有”和“车辆使用”政策,合理调控城市交通量,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要优化发展公共交通,使其能够以快速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要合理确定城市

出租车的拥有量,使之与城市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

3.疏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

城市人口密度过密必须疏解,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由于大城市交通矛盾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首先要利用土地级差效应,把市中心区的工厂、仓库以及不适宜市中心功能的用地,迁到城市外围地区,适当分散城市的活动,从交通总量上寻找新的平衡。改造中心区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要有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还要为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不能因为单纯追求土地效益而超量增加建筑面积和人口密度,加剧交通恶性循环。

4.加强静态交通建设,着力解决好停车难问题

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中转站,静态交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交通秩序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全面加强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项政府工程,同时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停车场问题必须由政府领导牵头,组织公安、规划、建设、城管、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共同实施,协调解决。要依据城市建设及交通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坚持“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发展思想,从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植和保证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三是全面清理并严格控制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市区现有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和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审批新的路段,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确保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5.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

要建立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将交通安全和法规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真正做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从“小”抓起。其次,严把新驾驶员培训、考试关,要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考官定期轮换异地监考以及严厉惩处驾驶员考试中的舞弊和弄虚作假行为等等,来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新驾驶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驾驶员日常教育管理的新办法、

新措施,逐步建立起“社区为主牵头组织、公安警察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的新机制。第三,要多层次、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加强社会面上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的主体意识和实际能力,把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等同为随地吐痰和乱仍纸屑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交通文明意识、交通法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以及交通道德意识。第四,要科学调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创建“交通文明社区、交通文明村”等活动,构筑多方位、多层次、全民化、主体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真正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 。要突出抓住"三大群体",即:流动人口、车辆驾驶人和中小学生。针对"三大群体"的特点,强化媒体和社会面宣传,选择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案例,采取公开曝光、当事人以身说法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交通行为,营造严管氛围,提高全民交通法制和安全意识。

结语

总之,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城市化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立足于我国交通的现状,研究制定出既符合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又符合国情的完整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庞松.论交通结构调整与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环保,2005

4、姜帆.城市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北方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2

第五篇: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问题现状及策略分析

养老保障模式是指为保证老人在需要的时候得到赡养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的基础。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一)家庭养老,即指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养老方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 0% ,县(农村地区)占

38. 1 %。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另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1999年6月,农村97. 6%的老人仍然为家庭所供养。目前,农村老人中只有2. 4%的“五保”老人才能获得集体养老。

(二)土地养老。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土地分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对土地的使用和收益是父母的专有权利。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千百年来,这种让渡与受让的实践,要求年轻一代必须负责家庭养老。这不但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近乎于因等价交换而产生的强制性义务。直至今日,土地仍然在维系农村养老关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出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三)储蓄养老,就是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平时积蓄维持生活的养老类型。这在农村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年轻时有所为,年老时也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没有什么负担,生活上可能比子女要好些,因此他们没有向子女提出赡养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农民因为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了信心,认为只有钱财才是可靠的,因而在年轻时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四)集体养老,就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主要包括五保供养、优抚对象中部分老人的优待抚恤、农民退休养老和养老院制度。

(五)养老保险。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2000多个县(市、区)的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

二、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以家庭保障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形式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减轻了社会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养老形式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养老矛盾重重,赡养纠纷事件逐年增长。

(一)大家庭养老格局解体,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首先,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多个子女合力赡养老一辈的家庭养老基础和优势在逐渐消失。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子女结婚成家随即分家析产的现象相当普遍。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正在摧毁传统大家庭的养老格局,多子女老人吃“转转饭”的现象日益增多。据1982年到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从4. 3人/户降到3. 97人/户。199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降到3. 9

人/户;2000年又降到3. 44人/户。中国的家庭结构也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结构,1990年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7. 31%,其中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完全核心家庭占57. 81%,比1982年增长了4.92个百分点。家庭户平均规模的缩小和完全核心家庭的增多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普查时,城乡合计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在单身户和一代户中所占比例为25. 6%。据1992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12个省市的一份调查,老人中一代户的比例,城市达到41%,农村达到43% 。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 %;而据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这一比例已下降为50%左右。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家庭养老的负担。据来自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同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发布的《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青壮年群体正在缩水,老龄群体迅速膨胀。中国青壮年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到21世纪中叶,中国总计将失去18%一35%的青壮年劳动力。而此时,中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6%左右,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这种人口老龄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到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有1亿人左右,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城镇的现实,使农村家庭养老不堪重负。

再者,传统孝道的调整力度减弱。随着家庭人口外流,迫于岗位竞争压力,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学习或工作,子女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虽然老年人的收人通过子女汇款增加了,但他们在需要时却无法得到子女应有的照顾。传统孝道的调整力度受到削弱,健康不佳的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不足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影响着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土地养老形式在逐步弱化。历经时代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已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每人都可依其农民身份依法获得一份土地,而不再以对父母的赡养为必要前提。源于老一辈对土地等家庭财产的控制与让渡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存在的危机。此外,受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及土地收入的限制,加上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的现状,农村老年人单纯依靠农村可耕地养老的形式日显不足。

(三)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养老保障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有不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已经过上了温饱生活,具有了一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东莞、温州的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浙江省杭州市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一次性交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50元、60元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而有些贫困地区农民因难以承受其经济压力和风险,连一般的保费都无法收齐。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根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达不到保险的目的。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达不到理想的保障效果。

(四)农村集体养老面临困境,举步维艰。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在目前农村经济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其适用对象、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和特定性,集体养老难以普及化和规模化。

(五)储蓄养老固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银行储蓄的低利率、高膨胀、大额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人低的现实,使得单靠储蓄难以保障养老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针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悬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借鉴吸收各国立法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以维持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引导农村养老立法向城乡养老立法一体化过渡为目标,尽快建立健全独立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制度。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建议

从理论上讲,城乡养老保障立法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是城乡养老保障经济基础的巨大差异和政策性区别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障立法只能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即在城乡养老保障二元化格局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首先单独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该法的制定将会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法治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