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研学旅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规划出台,湾区建设为粤港澳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交流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将对新一代青少年成长带来重大的影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统治学哲学,古代人们认为将学识、见识、实践统一起来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游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研学旅行传承和发展了这一哲学,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中小学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013年《国家休闲旅游纲要》中提出“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乐的课外实践活动。”研学旅行成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此后,在国务院牵头下,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极力促进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项综合实践课程。而如今在大湾区背景下,研学旅行有了新的内容要素。
广东历来重视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全国率先响应了国家政策,并出台了《广东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政策,认真发展与推动省内的研学旅行落到实处。对广东省研学旅行现状梳理如下。
一、优势
(一)研学旅行市场庞大
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这里的中小学生指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从广东省目前中小学生就读人数来看,研学旅行市场庞大,2018年全省小学在校生数接近1000万人,初中在校生数360万人左右,高中在校人数260万左右,可见,研学旅行市场庞大。
(二)发展基础好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近代西学东渐之盛地,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研学旅行资源丰富。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15个单位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自行组织遴选了研学基地与营地若干,各展览馆、纪念地、农业基地等为中小学研学奠定了基础。这里四季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旅行社等机构数量众多,为中小学生短期研学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开展研学旅行为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强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认知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而,广东省发展研学旅行有着天然的优势与使命。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是重要阵地。规划纲要完善大湾区各大城市的定位,在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的特色发展中,势必产生全新的知识题材,成为广东研学旅行独特的资源。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政府部门深度协作的契机,也是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省的经济水平势必上一个新的台阶,为研学旅行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协作,为粤港澳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交流学习、增进感情、和谐发展提供机会,引导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爱国爱乡情怀。
二、劣势
(一)游而不学,流于形式
“研学旅行”旨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旅行是形式,研学才是本质。但目前“游而不学”现象严重。虽然学生参观游览的地方并不少,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皮毛,反而会因为要去的地方太多,增加出行成。另外,目前市场上很多研学旅行机构仅将原来的初秋游、冬夏令营旅游项目重新包装,让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流于形式。
(二)机制未落到实处
就全省来看,现在以教育厅为主导的相关部门极力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政策一片利好,但事实上,很多研学旅行政策因缺乏明确的实施指向或因为推进的困难仍未推动,如专业研学导师至今没有权威认证,社会认可度低。一方面,是因为相关职能部门无经验可循,不知道如何开展;另外,也许是“小吏不敢放粮”的权责担当,大家都不愿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
(三)专业人员匮乏
根据《意见》,研学旅行在师资配备上,要求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专业人员。现在迫切需要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专业跨界人才,即研学导师。很多组织机构(旅行社为主)因找不到专业人才,一方面让传统导游转型学习教育学知识,另一方面,招聘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补充教育功能,二者配合来弥补在研学导师专业人员上的缺失,但因磨合度低,导致质量不达标,满意度差强人意,长此下去势必会增加旅行社的人力成本。
三、机会
(一)政策利好
近年来,广东省响应教育部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与鼓励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文件。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遴选和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等,对整个广东的研学旅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让研学组织机构开展活动有依据可循。
(二)多部门支持
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发改、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团委等众多部门参与推动研学旅行,通力配合为研学旅行保驾护航。如交通、铁路部门安排好运力,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文化、旅游等部门行实施景区、景点、场馆门票减免或费用全免,其他场馆(区、点)门票优惠价格低于普通票价格等。
四、挑战
(一)安全问题
研学旅行参与学生数量大,组织方的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原因。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都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尽管认同研学旅行的价值,但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和对安全责任的考虑,学校会“因噎废食”。
(二)产品设计难度大
虽然研学旅行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专业人员匮乏,符合教育部“初心”的研学旅游产品少之又少。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因为太赋教育目的而使之难落地;由社会机构开发的课程又因为不理解教育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设计一门课程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要进行诸多调整,很多服务机构望而却步。
(三)缺乏评估机制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对于课堂教学,必然有教学评价。今天,对于产品、服务以实施后的效果无权威的评估体系,基本上仍停留在从业机构内部对于整体运营的评估、调整。研学旅行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交一份评价表或总结汇报就算完成任务了。目前研学旅行组织机构几乎全部从体量上进行展示和宣传,而动则成百上千的学生,没有评价反馈如何保证教育效果呢?
综上所述,广东省研学旅行的有利条件明显,中小学生人数众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及先天的地缘条件是其内在的优势;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为广东省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诸多机会,旅行发展前景一片蓝图。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广东研学旅形产品缺乏深度,游而不学流于形式,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人才短缺等都是未来要改善的问题。安全问题、设计难、效果评估难等通病也是制约着广东研学旅游发展的因素。未来广东省要高质量发展研学旅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
五、挖掘湾区特色,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研学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在区位优势、经济发达、创新要素聚集、国家化水平领先等基础之上,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广东作为粤港澳大全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挖掘地区特色,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经济、文化、交通等转化成为研学资源,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新生力量搭建一个认识、体验、融入大湾区的交流平台。
(一)优化人才培养,多方位发掘人力资源
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广东研学旅行的质量发展。研学导师是实施研学旅行“寓教于乐”计划的关键人物,目前研学导师作为一项新兴职业,供不应求,因此应加大对研学导师的培养,这需要政策指导、协会支持和研学组织机构配合。研学基地和部分景区、文博展馆等也应培养一批定点的研学导师。此外,部分学校尤其是师范类学校也肩负着培养研学旅行人才的责任。组织机构需要结合研学旅行主体的年龄特点、素质教育的不同需求,结合旅行资源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计划。课程的开发人才可遇而不可求。未来要大力培养,组织机构为了解决这方面的人才短缺,还可以通过购买或服务外包的形式去弥补。
(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确保出行有保障
在教学管理上,由当地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配合,联动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开发广东研学旅行参考教材,学校可根据自身教育目标进行创新改进。配备符合资质的研学导师,合理分配带队人员的工作任务。在出行组织上,教育部门层面要建立科学的责任界定制、安全事故处理与落实机制,学校层面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活动方案以及应急处理预案,制定活动方案时要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者委托机构组织出行,做好行前教育,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落实安全保险机制。在经费保障上,要保证研学旅行能够普及到全体学生。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财政部门为发展研学旅行设置专项基金,设置专项奖励经费来扶持旅行社及教育机构进行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此外,还要考虑到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享受到研学旅行带来的教育意义。
(三)建立评价体系,回归研学旅行的本质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研学旅行的过程质量,防患“游而不学,组织松散”等问题。在质量评价体系上,形成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或社会评价的全面机制。学生可以对研学过程进行评价,也可对施教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研学导师要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填写工作日志,客观记录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参与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完成任务的情况,保留活动照片、学生作品等,从而形成对学生评价的依据。中小学研学旅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学期一次研学旅行,一直将延续到学生的高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每次的研学旅行的代表性活动、典型的事迹材料都记录、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小学生自己的研学旅行成长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要对家长回访,了解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在质量监控上,可以开发研学旅行质量监管app,建立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服务机构、研学基地、学生及家长多主体互动的研学旅行服务平台,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营造讨论社区,完善投诉与反馈机制,以评价促发展,让研学旅行回归其本质。
摘要:研学旅行已被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与新方式。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在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省研学旅行有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对广东省开展研学旅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地发展研学旅行的策略。
关键词:研学旅行,广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教基[2016]8号.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育部,201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2019-02-18.
[3] 杨海霞.浅析研学旅行发展下的专业人才需求[J].科技风,2018,36(26):33.
[4] 杨鹏.小学研学旅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 李先跃.研学旅行研究综述及探讨[J].高教学刊,2018,24(24):191-193.